二戰後美國和蘇聯的軍事崛起和倆國瓜分德國科學家有直接的關係么? ?

二戰後美國和蘇聯的軍事裝備一直都是領先世界的,這和二戰結束後美蘇瓜分德國的科學家和專利設備有直接的關係么?而且倆國的軍事裝備精細度上也有差距,美國的裝備比較精尖,蘇聯比較粗獷。這和當時美國主要搶奪科學家,蘇聯主要搶奪科學設備有關么?


美國和蘇聯強在哪裡?
強在能把東西做出來,做出來還能用。
而不是和德國一樣狗急跳牆,拿出一堆不成熟、不實用的東西上戰場;更不會和三德子一樣搞出一堆根本無法實現末日方案讓後世精神三德子拿出來吹……

不要笑話蘇聯的木頭飛機,木頭做航材還能保持飛機性能不處於過分劣勢,這個換了別的國家根本不可能做到。偶爾一兩個型號還成,廣泛使用木頭做航材,那套航材選材、加工體系,真的只有蘇聯一國玩得起……


戰後米蘇的領先,和獲取二戰德國的技術,是有一定的關係的,但是是局限在一些個特定方面的,是屬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二戰德國相較於米英,技術領先的方面屈指可數,戰後米國搶奪人才,也是都側重於這些個方面的,例如站大頭的火箭技術,不得不說德國的火箭技術領先於其它國家數十年,米蘇戰後的火箭皆以仿造德國火箭為基礎。。至於德國其它方面,例如航空等等,都是現代吹噓成分較多,米英的技術水平都是強過德國的,例如航空部分,米國只要了82個德國航空專家,只佔所有1500名引進專家的5%,吹上天的德國坦克,戰後基本無一個專家被美蘇英所引進。關於米國人到底對什麼感興趣,可以去看看引進人才的operation paperclip里那被引進的1500個專家都是干點啥的,除了火箭人才佔了絕對大頭外,其餘電子,情報,空氣動力學等等方面的人才基本都是平均分布的,基本是只撿最好的要。蘇聯也是會搶奪人才的,只不過搶不過米國人罷了,米國的意識形態和生活水平比起蘇聯的確是更有吸引力的,於是蘇聯也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去搬設備了。蘇聯也是會搶人才的,也有過德國科學家的回憶錄為證,只不過蘇聯人的用法和米國人不同罷了,米國人會讓德國專家融入到米國自己的體系中來,一直工作下去,而蘇聯僅僅是簡單的榨乾價值後就送回東德去了。


有關係,但是關係不大,實際上在二戰後期,美國的科技水平很多領域已經超越德國了,原子彈就是一個例子,德國還忙著造他的宇宙無敵大炮呢,還玩炸藥呢,人家都核時代了。 蘇聯雖然技術比美國和德國弱,但是戰後大部分科學家還是去了美國,蘇聯分到的比較少。而且戰後,蘇聯還是繼續玩政治清洗,那些科學家價值發揮有限。

實際上,如果說瓜分科學家對科技的貢獻,最大的價值應該是希特勒上台開始反猶,由於反猶,很多猶太科學家去了美國,對美國科技發展幫助巨大。 猶太科學家不願意去蘇聯,一方面蘇聯是布爾什維克,共產主義在那個時候還是挺嚇人的一個詞,而且39年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期間,德國和蘇聯算是個蜜月期,斯大林那時候也迫害猶太人,或者逮捕後送到德國去。另外布爾什維克是無產階級政黨,猶太人很多都是很有錢的,去了怕被當做資本家打擊掉。

-----------------------------------------------------
補充的分割線。

說道戰後的德國科學家這個方面,其實大部分戰俘的確是被美國人拉走了 。如果深入了解整個2戰歷史看,德國和蘇聯的戰爭是最慘烈的。德國對蘇聯人的屠殺不亞於猶太人,基本迫使蘇聯亡國。這個深仇大恨,哪怕是准愛因斯坦級的大神科學家,卻了蘇聯,也不一定能有活口。包括科學家,包括軍人等很多德國人,在戰敗的時候的投降時候,都要加上一條條件,就是准許向美國投降。大部分人知道,向蘇聯投降基本是沒活路的。美國雖然參戰,但是德國和美國的完全站在國際政治舞台和經濟版圖以及道德層面的對抗,沒有真正的相互屠戮的深仇大恨。所以,只要有選擇權,大部分德國佬是向美國投降,這對戰後美國技術的發展有一定的貢獻。 但是前提也是因為美國當時的自由知識與輿論的環境,良好的科學研究基礎,強大的經費支持這3個層面。


有,至於有多大影響這個只能就事而論
畢竟美蘇兩軍在德國投降前後可是各種搜刮德三的工廠和工程技術人員
有用的拿來繼續開發,不如自己的就拿來看看

鷹醬這有馮布勞恩,直接作為美國登月計劃的設計總師,還有一個比較有爭議的,就是德三的ho229,到底b2是否抄沒抄229,咱就不討論了
蘇聯這也是搜颳了大量的德三工廠,毛子繼承的比較出名的就是將鐵拳150型號火箭筒發展成了現在的rpg,其他的還有德三的一眾噴氣式戰鬥機,毛子在米格15定型前的一票屌絲噴氣機有的可是直接復刻的德三的技術
而且雙方鼓搗德三的技術裝備,在戰爭中就一直進行了,毛子有個坦克兵的回憶錄就寫了,44年底的戰鬥中,上級指示要在戰鬥中多繳獲德國的先進技術裝備,然後這個作者繳獲了兩台夜視儀而拿了勳章


講真,德三有毛病
真的
你一個國家社會主義,怎麼就投了資產階級敵人呢


美國的科技崛起得益於戰前二戰的排猶政策,導致大量的猶太科學家逃離德國以及後來的德佔區,其中大部分去了美國。


二戰前軍事已經崛起了


非也,美蘇在二戰時候科學技術一點不比德國差,甚至有些地方已經是超越。而且美國二戰前二戰中就開始吸收大量外國人才,例如大英,還有因希特勒逼走的科學家,這些人才對美國科學發展很有利。當然還有美國是土豪,二戰唯一一個本土(珍珠港算是特殊)基本沒有被炸的大國,科學家可以很安全研究科研。蘇聯的話,那當然是妥妥的社會主義優越性(嘿嘿),古拉格集中營還專門把一堆科學家收集起來,算是監獄設計所。當然最重要還是斯大林的五年計劃,用盡吃奶力氣推動整個蘇聯科學技術發展。看看蘇德戰場,陸軍和空軍方面,蘇聯武器和德國武器沒有明顯的代差,甚至某些方面蘇聯更好,當然海軍除外,蘇聯海軍在鋼叔規劃裡面設計很美好,但是現實很殘酷,戰爭和海軍高投入,讓蘇聯海軍一直到60年代以後才算起來。

而且最重要是消化能力,美國不用說,一戰時候就已經是世界第一經濟大國,科研、人才用錢就可以解決不少,這就提供消化德國拿來的技術。而蘇聯,沙俄底子雖然有,但是很弱,在五年計劃同時,普及教育,重視教育,二十世紀20年代後期出生的蘇聯人基本都不是文盲,而且各種大學建立,為蘇聯人才提供保障。


沒有直接關係,即便戰前,戰中,英美的科技也沒有落後於德國,部分技術是完全碾壓。蘇聯雖然相對較弱,但亦不缺乏強大的機械工程。


當時美國對待科學家的政策是鼓勵支持,即有成果就有獎勵,沒成功不獎勵的辦法。蘇聯採取強制懲罰的方法,即上邊下命令完成指標,沒完成的的要懲罰,或者說一定要被看到研究成果。兩者比較效率質量可想而知。前者在一些細微的高精尖領域迅速發展,後者為趕指標出成果應付領導,只能出些看得見的(粗糙的武器)。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阿富汗戰爭?
說說蘇聯睡眠實驗的情況?
1954年,蘇聯為什麼會將克里米亞分給烏克蘭?
石油騙局是真的嗎?
為什麼蘇聯在 1949 年後大規模援華?為什麼蘇聯要幫助新中國建立起相對完整的工業體系?

TAG:蘇聯 | 美國軍事 | 軍事裝備 | 二戰德國 | 蘇聯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