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賞斯克里亞賓的奏鳴曲?

雖然他在奏鳴曲方面的創新在音樂史上挺有地位,但自己不大能欣賞。

有知友聽斯克里亞賓的奏鳴曲聽出感覺的嗎?談談體會?


個人是斯克里亞賓的忠實粉絲......這個問題下好像沒什麼人談後期作品。我最偏好的是第八奏鳴曲Op.66。斯克里亞賓是神(滑稽),他的作品不能用正常人的邏輯來衡量。

斯克里亞賓在第五奏鳴曲之後寫的奏鳴曲都是單樂章的,我覺得這其實是以奏鳴曲為名的一種新的作品形式,但是又跟他的poeme這一形式有別。在後期奏鳴曲中比如說第八奏鳴曲,都有貫穿始終的和弦("神秘和弦")和樂旨。這些材料會以各種意想不到但是又恰到好處的方式使用在作品當中。所謂恰到好處是保持一種節奏感。斯克里亞賓的作品裡節奏是很重要的(這裡可以看出肖邦的影響。並不是只有早期作品才聽起來像肖邦,而是在後期作品中化成更加抽象的形式罷了。)

(第八奏鳴曲開頭部分 http://mlib.boom.ru)

前面有人提到發光的鋼琴,這是斯克里亞賓的第五交響曲(火之詩)中要求使用的一種道具,是可以發出十二種顏色光的設備(不過我不是很喜歡這部作品)。斯克里亞賓本人據說有synthesia的問題,就是他的聲音感覺跟視覺是混合的,不過不知道是真的如此還是他自己臆想出來的(滑稽)。

還有人提到在作品裡標註"發光的",這可能是指他的vers la flamme op.72這部作品。其實這部作品也類似他後期的奏鳴曲,不過要更加具有實驗性。在這個"lumineux"的標記之後進入到作品的高潮當中,可以說對應著這部作品的意象吧。不過這裡可能就沒有什麼真正的東西在發光了。

(Vers la flamme 中段 http://imslp.org)


Scriabin 是自己非常喜歡的一位作曲家。這裡簡單說些作爲愛好者的感受吧,專業的地方還望方家指正。

單論奏鳴曲,我先想到的就是Piano Sonata No. 9, Op. 68 『Black Mass』(黑色彌撒)。

Scriabin最顯著的兩大特點,就是音樂性的色彩感神祕主義了。竊以爲這首黑色彌撒就是很好的體現。

欣賞這首曲子,你彷彿置身在漆黑的夜晚,四周涼風陣陣。漸遠漸近,是黑暗的幽靈的腳步。曲子中出現的無所不在的顫音,就像是跳動挑釁的來自地獄的火焰。樂曲的最後,快板變爲急板,就如同成羣結隊的幽靈的狂歡,他們手舞足蹈,歌著彌撒。最終煙消雲散,天地惟有蒼茫。

個人以爲, 欣賞Scriabin 最好是在嗑藥後——至少喝些酒,欲醉未醉——這樣才能更好的感受。

題主說的,「但自己不大能欣賞」,除了對音樂的色彩認知以及對神祕主義的瞭解不夠深入之外,Scriabin 作曲的「無調性」(atonal)也是造成理解其音樂的難處之一。

但其實,雖然其音樂聽上去天馬行空、不著邊際,實際上的結構是很嚴密的

這一部分涉及專業的知識,自己就不班門弄斧了。文末我有貼一篇很專業的分析,有興趣者可以參考。

總之,如果能夠把握上文說的三個特點、難點,那麼對於Scriabin 的欣賞就能更加深入了。

當然,想要真正的理解一個作曲家,單純聽他的幾首鋼琴奏鳴曲是遠遠不夠的。是以答主在文末貼一篇對於其傳世名作、也是最爲難理解的交響曲 Le poeme de l"extase(狂喜之詩)的賞析。

此文寫的很好,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作個參考,而且也能對Scriabin 有一個更爲深入的瞭解:

俄國作曲家史克里亞賓信奉神祕主義,相信人可以透過直觀的方式與神溝通,甚至與整個宇宙溝通,就可以與神或宇宙合一,這時就會產生「神祕體驗」,還有他認為性高潮,其實也是「神祕體驗」的其中一種呢~因為那是與別人身心靈上的「合一」,這使他在音樂史上爭議很大。而這位怪異而才氣極高的作曲家,卻不幸在1915年,因敗血症以43歲英年早逝。


在1905年,他曾經寫了一首很長的詩,叫做「狂歡之詩」,裡面充滿了沉醉於性愛的暗示,他後來將這首詩的感覺與氣氛(不是歌詞喔)入樂,直到三年後的1908年,才完成了一首為大型管弦樂團所作的交響曲,只是名字已不是「狂歡之詩」,而是「狂喜之詩」,聽起來就比較沒那麼放蕩了,這詩的一些片段很值得引述,至少可看出史克里亞賓是用什麼樣的「感覺」,來構築這首單樂章交響曲的:


心靈,帶著渴望生活的翅膀,展翅飛翔,到達虛無的頂點。

在夢想光芒的照射下,浮現了一座魔幻世界。那是如天堂般的感覺,心靈在嬉戲,心靈在渴望,

用夢幻來創造世界,沉浸於愛的幸福之中。

在創造力不斷上升的途中,從靈感的最高處,進入慵懶~然後召喚他們去花叢裡吧...

一起陶然大醉,忘掉一切。

但突然...黑暗節奏的預感顫抖著,它粗暴的進入這迷人的世界,

還好神聖意志的光輝,很快就掃除了這令人恐懼的幻影。


這是什麼啊?或許光看這些詩句,會覺得這是哪個精神失常者,或是過份熱情者所寫的,但其實這是描寫著他個人的狂喜狀態,而且還「亂中有序」喔:因為這裡有個典型的模式:那就是先是上升到狂喜之境,然後進入慵懶般的精神恍惚,最後遺忘一切,永遠沉浸在「愛」的喜悅裡,與愛人,或是和宇宙合而為一。

了解這層意義後,一向被視為困難作品的「狂喜之詩」,就簡單多了。這裡有不斷向上升騰,達到壯麗顛峰的管弦樂,也有立刻變得慵懶的段落,兩者反差很大,也是這部作品的精彩之處。又為了表達「合而為一」的境界,他使用了變奏方式,幾個動機與主題不斷變奏,從序奏直到最後,確保整首曲子都用相同的要素組成,所以不要看這曲子好像只是自由的狂想,其實結構是非常嚴密的,史克里亞賓的音樂都有這個特色,指揮家、鋼琴家阿胥肯納吉稱他的作品是「非常完美的」。


那和聲呢?史克里亞賓曾說:旋律與和聲,完全是一體的兩面,而他在這部作品中所用的和聲,可說是由全音音階組成的,和聲中的組成音之間有相隔全音的關係,讓那麼多音同時演奏,這當然也是表達「合而為一」的方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AnVrdQ3qFk
以上是由大指揮家 Salonen,在英國BBC音樂節,指揮愛樂管弦樂團演出「狂喜之詩」的影片。一開始(影片0:07處)就出現了上述所謂的全音和絃,見下圖紅框處:

組成音分別是降D、降E、F、G,剛好都隔一個全音,這樣的和聲顯得混濁混沌,與半音階和聲的不和諧有所不同,長笛後來吹出了「序奏的第一動機」(影片0:11處),然後曲子轉為C大調和聲,原本混濁混沌的氣氛似乎得到緩解,這時小號吹出了「序奏的第二動機」(0:47,如下圖),這個動機非常重要,在後面會大大的開展:

再來就是曲子的第一主題了(1:05),由豎笛吹出,是個標準的半音階式的主題,迂迴往上,表達出無限的憧憬,基本上是無調性,但到1:56分時,又聽到了雙簧管吹奏的「序奏的第一動機」,與這第一主題結合在一起,這是第一次的「合而為一」。


然後「序奏的第一動機」開始變奏(2:11),豎笛與第一小提琴加入了裝飾的音型(2:14),然後獨奏小提琴又奏出了第一主題的變奏,到後來長笛又吹出「序奏的第二動機」的變奏(3:42),這裡有增五度音程的旋律,我發現史克里亞賓很喜歡這個音程,在他的作品中多有出現,尤其是在充滿色彩感的第四號鋼琴奏鳴曲裡:

然後如進行曲的法國號聲音響起(3:46),這裡又是「序奏的第二動機」的變奏,然後小號吹出第一主題的變奏(4:00),雖然這聽起來很像一個新的主題,但確實是第一主題的變奏無誤,當然「序奏的第二動機」也不時會進來插插花(4:13),這次是用第一第二小提琴,到了4:34,連「序奏的第一動機」都進來插花(4:34),這算是第二次的「合而為一」。


這時長笛開始「發作」,不斷向上升騰又向下(6:29),興奮到達頂點,然後又落入沉靜,再來又是小號吹出第一主題的變奏...等等,就是這幾個主題動機而已嗎?沒錯,就是這樣。

由這些主題動機等引來的高潮一波接著一波,短笛的聲音不但尖銳,而且音符繁多,炫人耳目,如同光芒閃爍(9:43),讓人想起史克里亞賓說:我的狂喜之詩必須向著太陽來聽...

然後又聽到了序奏的第二動機,這回以原樣重現(10:20),我們等於回到了曲子剛開始的時候,第一主題也依序重現(10:41),然後這些動機與主題又開始變奏,進行曲的法國號聲音又響起(15:12),小號又吹出第一主題的變奏(15:48)...正當要進入高潮時,曲子卻意外慵懶下來(16:00),這就是我所說的:是先是上升到狂喜之境,然後進入慵懶般的精神恍惚。


然後開始是大量長笛的顫音,表現出恍惚、筋攣的狀態,序奏的第一動機&第一主題紛紛在管樂器、弦樂器上出現,速度明顯加快,然後序奏的第二動機由小號吹出(18:17),曲子終於進入了尾聲。尾聲是由這小號吹的序奏的第二動機,與八隻法國號齊奏第一主題的變奏(18:38)共同組成的,其中加了管風琴鐘琴鐵琴等樂器,木管樂器大多都在顫音或震音,還越來越高亢,最後「序奏的第一動機」也改變節奏加了進來(19:26,小提琴聲部),這算是第三次的「合而為一」,這是曲子最壯麗的部分,完全是一片欣喜若狂,還好管風琴與鐘琴的加入讓曲子有了些宗教氣氛,不然真的會令人聯想到他原本的設定~那就是表現「性高潮」的狀態...


但此時又突然中止(19:49),再度表現「先上升到狂喜之境,然後進入慵懶般的精神恍惚」的情境,最後由短笛、雙簧管、小提琴等齊奏出「序奏的第一動機」的變奏(20:14),讓此曲頭尾得以相連,最後樂團奏出明朗的C大調大三和絃,燦爛光輝的結束,這樣的尾聲非常激勵人心~但此曲1908年紐約的首演並不成功,在二十世紀早期,其手法與思想也太驚世駭俗了,讓當時的聽眾與評論家都是一頭霧水,甚至還有人說:像看到一堆綠色猴子在天空中跳舞(這想像力也太豐富了吧),這曲子瘋狂,敗德,難解的印象就揮之不去,還好後人慢慢已經接受,反而覺得作風大膽,新鮮有趣,現在被評為是史克里亞賓管弦樂曲的最高傑作,「狂喜之詩」終於憑著其本身在狂想與嚴謹之間的平衡,得到了遲來的肯定。

文/夏爾克


謝邀!

聽進去了就是緣分,聽不進去也不是啥遺憾!

我幾乎聽遍了他所有的作品,不係統地分析過其中一些。總的來說要想在這裡掰扯他音樂的無與倫比之處實在是過於艱深,必須得經過一定時間的學習聽他的作品對比他的譜子才能體會到其中的奧妙。我覺得可以明確的一點是,他音樂語言之天馬行空源於他蜘蛛般的一雙大手和超高的演奏技巧,當你能夠演奏到那種程度才能將它描繪在五線譜上。「更新:可能他手不大」

總之你們記住他是全人類最偉大的作曲家就行了(?′ `?)!


沒有人說Scriabin的第二「幻想」奏鳴曲Op.19咩?

最贊的版本莫過於Pogorelich的
Alexander Scriabin: Piano Sonata No.2 In G Sharp Minor, Op.19 "Sonata Fantasy"
Alexander Scriabin: Piano Sonata No.2 In G Sharp Minor, Op.19 "Sonata Fantasy"

以下為引用,侵刪。原文地址:【磚】斯克里亞賓升g小調第二鋼琴奏鳴曲
和我個人對這首作品的感覺並不完全相同。我個人感覺它是一首很致郁的作品(沒錯,就是我最喜歡的那種風格),給人以表面強作平靜,而內心哀慟、不斷翻滾,肝腸寸斷的「痛而不言」之感。(純個人主觀感受,不喜勿噴)聽的時候總會不禁想到苦澀無奈的少年時代,不禁啜泣。

原文:
1892年,二十歲的斯克里亞賓到拉特維亞(Latvia)遊玩,波羅地海的景色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也因此興起了寫作以「海」為背景的作品。1893年他到了牙塔(Yalta)時著迷於黑海,在月光下的閃爍、平靜,就更加深了他創作海為主題的決心。1895年他到了熱那亞(Genoa)感受了地中海的壯麗、燦爛之後,他終於開始著手將多年來引發創作的動機逐步整理和寫作而創作了《升g小調第二鋼琴奏鳴曲「幻想奏鳴曲」》Piano Sonata No.2 in g-Sharp Minor "Sonata Fantasy" Op.19 。作品於1897年完成,他還給作品加上了「幻想奏鳴曲」的標題。根據作者自己的說法,這首奏鳴曲寫的是海洋:第一樂章所表達的形象是「南方的靜夜」,「蒼茫的、滾滾的大海」,「溫柔的月色」;結尾的急板是「洶湧澎湃的、一望無際的海洋」。這是一部浪漫而又變幻莫測的作品,充分體現了斯克里亞賓當時的美學觀念。

全曲共有兩個樂章:

第一樂章,行板,升g小調,3/4拍,奏鳴曲式。呈示部第一主題體現出幻想意味,這個主題以B大調變形,甜美的第二主題也是B大調,與第一主題對比,在充分發揮鋼琴技巧後結束呈示部。發展部轉C大調,右手第二主題,左手第一主題,轉g小調後為第一主題發展。再現部以E大調再現第一主題,第二主題的再現充分體現鋼琴技巧,最後在第一主題變形中構成沉思的終結。作品中有細緻的、如水晶般的段落,和聲風格統一,但已經流露出一絲飄忽不定的感覺。

第二樂章,急板,3/2拍,自由的奏鳴曲式。這個樂章有如火一般的激情、像大海的膨湃,與前一個樂章形成強烈的反差。第一主題有快速的經過句風格,經各種轉調反覆後移至第二主題,降E小調。從降b小調而進入發展部,第二主題經C大調、降b小調、升c小調、E大調、升g小調變化而進入再現部。再現部以第一主題始,第二主題以升g小調發展至高潮。結束於升g小調和弦。


斯克里亞賓的前期/中期作品真的很好聽啊...
第二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
第四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
第二交響曲第三樂章
第三交響曲第二樂章
狂喜之詩

狂喜之詩是偶然在柏林愛樂宣傳Petrenko的視頻中聽到的 Petrenko不執指揮棒 怒目圓睜 雙手強力揮動 最後樂曲在極為炙熱的氛圍中結束
第二交響曲第三樂章的短笛的聲音 就像是杜鵑鳴叫 整支曲子都沉浸在一種清晨睡意朦朧的氛圍中 樂曲中展現的動機完全是神性的、自我的

神的清晨,在他自己看來也是新奇的

來自《飛鳥集》

波德萊爾的《惡之花》里有一首《高翔》 述說的是人的精神的高揚 和斯克里亞賓的精神不謀而合

在池沼的上面,在幽谷的上面,

越過山和森林,越過雲和大海,

越過太陽那邊,越過青霄之外,

越過星空世界的無涯的極限。

我的精神,你在輕飄飄地高飛,

象陶醉在水波間的游泳名手,

你在深深的無限中恣意遨遊,

懷著不可名狀的男性的喜悅。

早就聽說斯克里亞賓會在樂譜上寫下「這時音樂應該發光」 於是對於斯克里亞賓和他的音樂充滿了敬畏
是怎樣的音樂才會發光啊?


並不是專業人士…但是Scriabin是我很喜歡的一個作曲家,他的奏鳴曲是他創作的很重要的一部分作品。他早期的風格是很像肖邦的,比如前四首奏鳴曲,都是旋律優美很有浪漫主義風格的,從格式上來講也遵循比較傳統的奏鳴曲寫法,有快、慢樂章。但從第五首奏鳴曲開始他獨立於勛伯格等作曲家創立了有他獨特風格的無調音樂(atonal music),而且也顛覆了傳統奏鳴曲的格式,整首奏鳴曲只有一個長樂章,沒有key signature. 據說他有通感,每個和弦對他來講都是一個不同的顏色,這個在他作曲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影響。不記得是哪首曲子了,但是記得有一首曲子他要求演奏的時候要配上彩色燈光的效果,感覺很炫酷…


我覺得atonal music一向都有些難欣賞,因為樂曲的走向永遠不在意料之中。第一次聽到第五號奏鳴曲的時候覺得簡直摸不著頭腦,但是第二次聽就忽然喜歡上了,之後越聽越覺得妙,聽過現場版之後更覺得很震撼。感覺可能多聽聽就慢慢喜歡上了


前5首都可以,第六首開始不行了。


只想說第四首太好聽了,第一樂章滿滿的情慾感


推薦閱讀:

有哪些讓你眼眶濕潤的情歌?
為什麼費玉清總是抬頭唱歌呢?
你還一直在聽王傑的歌嗎?
你為什麼卸載了網易雲音樂?
哪些歌曲讓你感覺到淡淡的溫暖?

TAG:音樂 | 鋼琴 | 古典音樂 | 作曲家 | 奏鳴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