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歷史上沒有出現類似歐洲的全身板甲?

之前看到知乎某兩位大神討論天朝歷代主流盔甲樣式,又勾起了我的興趣,很好奇為什麼天朝冷兵器時代幾千年盔甲樣式繁多,但是沒有類似歐洲的板甲。
披掛式鎧甲的集大成者大家津津樂道的明光鎧感覺也是板甲和鱗甲或者鑲嵌甲組合起來的,防護能力類似於板鏈複合甲。明清時期的布面甲更是感覺偏向於「防彈」...
冶煉技術和鋼鐵產量什麼的應該勝於西方世界,記得南宋鋼鐵產量就已經完爆世界其他地方了。即使有超級龐大的軍隊規模也可以保證鎧甲軍械的充足供應才對。


月經問題了。
很多答主說的差不多了,顧則羽,人渣等答主講的不錯。說穿了板甲在世界範圍是個非主流。至於高贊的 @在貴州吃臘肉 這位就純屬娛樂了,底下評論看了眼也是群魔亂舞。
在發明水利鍛錘之前,板甲的製造需要用靠匠人用鎚子等工具將熟鐵板敲成一定弧度,很費人工。換句話說就是成本太高。尤其是很多全身板甲需要依據所有者的身材去訂製,並不適合大批量大規模生產。而歐洲之所以流行也是歐洲特殊的模式下有那麼一群土豪貴族騎士大爺們捨得自己掏錢花重金搞出一堆堪比藝術品的全身板甲罷了。
而扎甲片就容易得多,很容易大規模生產出一定規格的甲片,然後按需要穿繩綁縛起來,甲片損壞維修起來也方便。非常適合中國這種需要由國家統一訂製大規模生產的模式。
有人將板甲能不能製作歸為技術不行,甚至說中國古代鍛造技術敲不出弧面是很無聊的行為。
將薄鐵板敲出一定形狀很難?
喏,下圖古朝鮮半島出土的短甲實力打臉

注意下面圖的這個出土馬甲
其實東亞的馬甲都差不多這樣子(可參考中國古代兵書的馬甲)
也是敲成貼合馬臉的形狀…同樣的技術敲出一副板甲又有什麼難的?古代朝鮮半島都會的玩意……至於這個古有多古?高句麗百濟的時代………

因此,我覺得相比吹板甲…為什麼不吹吹歐洲發明的水力錘鍛降低了鍛造的勞動強度從而降低了板甲生產的成本?
這才是值得稱讚的技術進步

至於吹板甲關節護具手指套什麼的…
喏下圖,五指關節是活動的,有什麼難的?


因為看到 @在貴州吃臘肉 的回答所以點進來了。第一次批判大V的回答感覺有點小興奮呀。

其實個人只是想糾正幾個或者說傳播已久的幾個關於板甲的錯誤論點

——————————分割線——————————

這是一個很廣為流傳的一個論點,即認為是中國馬匹不好導致沒出現板甲具裝

這是中世紀歐洲戰馬的質量

以下是中國主流軍馬的質量:

蒙古馬

河曲馬

哈薩克馬

利川馬

大宛馬

我們可以看到同時期歐洲的東亞軍馬的質量其實是差不多的。而所謂現在的高頭大馬實際上都是後來育種產生的。

而當時中國就已經有成熟的具裝重甲騎兵了

歐對了這是同時期歐洲加洛林騎兵的畫風

當然這裡還得證明重裝扎甲和全身板甲重量是否相當。

這是漢朝扎甲的數據,最厚可達3MM

從《騎士與風爐》採用的數據來看板甲最厚也不過4MM

而且這兩個厚度都屬於只有高級軍事人員才有可能穿上的裝備(沒記錯的話日本大名的盔甲也是這麼一個厚度)

所以全身板甲和重裝扎甲並不存在重量上的差距,也就不存在馬匹導致沒出現板甲的情況。

遼哭死在了廁所

還有如果我說哪怕是被明朝趕到北方吃沙子的蒙古人都有具裝騎兵你信嗎?

「鐵騎」被拿來與「控弦」相對。

而且之後明朝對付北方的車營需要裝配火器可以看出這些肯定是重裝騎兵部隊,如果是輕裝騎兵的話估計也就和漢朝一樣拿弩對付就完事了。

由此可見同時期中國要對付的敵人實際上並沒有差到哪裡去。

(在此說明,對付北方游牧民族,機動性確實很重要的,中國對付北方游牧所用的騎兵在西方也能算重騎兵,希望不要有人因本文以為對付游牧民族是不需要機動性或者別的啥的。)

宋朝是13世紀歸西的,歐洲成型的早期全身板甲是在15世紀左右出現的,這時間上錯開來的太嚴重了吧。

總結一下該論點認為裝備大量破甲鈍器的北方民族是導致中國沒有出現全身板甲的一大原因。

講道理呀,按照這邏輯論證出來的不應該是「中國沒出現重甲」嗎?無論是板鏈甲,扎甲,布面甲,碰上這情況,又能比板甲好到哪裡去。

而且說的好像歐洲沒有這些一樣

鶴嘴鋤/釘頭錘/騎士戰錘(名字呢么多主要是我搜到的說法有這麼多乾脆全上了)據說一擊可貫穿2MM板甲

頁錘,這個不用多介紹了吧。

斧錘,據說被此物殺死的大多數是頭顱被砍裂

對了則么能少掉著名的長弓吶(絞盤弩就不提了)

你可能會說歐洲人普遍拿的是刀劍,這些呀,都是少數的

歐洲人照樣拿劍破甲給你看。

論生存環境之兇殘,板甲並沒有比其他形制重甲的生存環境更好。

——————————————————————

中國沒發展出板甲有一個原因就是:

板甲並沒有比同時期中國(明朝)裝備甲胄要好到哪裡去。

首先我們得確認當時板甲的防禦力水平

出自《騎士與風爐》

我們可以看到歐洲板甲厚度必須達到4MM才能在100M的距離內完全免疫所有火繩槍。

而4MM厚度不可能普及的(就算普及也得是犧牲了防護面積的半身甲),畢竟都是鋼鐵鍛造的,而且都是人,難不成歐洲白人都是鋼筋鐵骨嗎?

明顯不是。

而在民間愛好者的測試當中普通板甲/大塊鋼板表現出來的防護水平

連擋火銃都有點玄乎(個人感覺這測試距離略近)

而同時期中國扎甲和布面甲表現出來的水平

鄭成功打荷蘭人時候的記錄

(如果這士兵穿的不是布面甲,那估計荷蘭人打的應該是大明神選了)

重扎甲評價(以下為機翻)

「敵人的士兵用各種武器。有些人用弓箭和箭頭掛在他們的背上;別人除了左臂的盾牌,右手有一把好劍;而許多人用雙手將一把強大的戰刀固定在一個男人的一半長度上。每個人都被保護在身體的上部,一層鐵鱗,彼此相似,像屋頂的石板,手臂和腿都裸露。

這使得槍支子彈完全得到保護,但仍然有足夠的自由移動,因為這些大衣只能伸到膝蓋上,並且在所有關節上都很靈活。」(The enemy』s soldiers used various kinds of weapons.Some were armed with bows and arrows hanging down their backs;others had nothing save a shield on the left arm, and a good sword in the right hand;while many wielded with both hands a formidable battle-sword fixed to a stick half the length of a man.Every one was protected over the upper part of the body with a coat of iron scales, fitting below one another like the slates of a roof, the arms and legs being left bare.

This afforded complete protection from rifle bullets and yet left ample freedom to move, as those coats only reached down to the knees, and were very flexible at all the joints.)——《被忽略的福摩薩》荷蘭長官揆一所著

對了當時荷蘭人的槍是這樣的

狗鎖式火槍,應該有上面的musket滑膛槍的水平

對了當時明軍還有裝備板鏈甲

「騎馬的武士手拿長柄火槍。柄長六尺有餘,帶有長約一尺的槍身,其上插有刀刃,故槍身分為兩部分,一旦靠近武士就會開槍。

他們的衣服外層是紅色的毛氈,裡層用鐵鏈連著一塊被切割成大約三寸四平方米大的鋼片,有著像道服一樣長長的下擺。

盔甲是用磨白的鋼製成,護臂也是鋼製,刀槍不入。」——《德川家康.乾坤夢1》

而現實當中穿著全身板甲的歐洲騎士可是根本沒有挽回對裝備板鏈甲的奧斯曼土耳其戰爭的一點頹勢。

包括科索沃戰役(1389年)尼科堡戰役(1396年)瓦爾納戰役(1444年)攻陷貝爾格萊德並征服匈牙利(1521年)摩哈赤戰役(1526年)直到1529年維也納戰役,基督教國家們才挽回了顏面。

而奧斯曼土耳其除去僕從國軍隊和部分士兵會裝備一些歐式板甲或者其部件外,主力還是板鏈甲。

如果板甲呢么厲害那麼同時期的中國肯定會像引進火器那樣高效率地引進並仿製板甲,畢竟當時洋人在華也不是呢么難找到,區區板甲難道比大炮還機密?

然而事實是沒有。

——————————恭賀大V光臨的分割線——————

大V說了,我這是加了一個「等」字,只是省略了,不代表我忽略了他們。

那我們確認一下歷史上中世紀(從隋唐算起吧)的中國主要要對付的游牧/漁獵民族有誰。

契丹(遼),羌藏(吐蕃/西夏),蒙古(太多了),女真(金/滿清),突厥(東西突厥)

這裡面遼,西夏,蒙古,金,滿清都確認是擁有相當數量的重裝騎步兵的

那剩下的突厥和吐蕃吶

突厥

伊斯蘭化前的突厥甲

中亞和阿爾泰山的壁畫,證明突厥也是有具裝重騎兵的

吐蕃的具裝騎兵

「人馬俱披鎖子甲,其制甚精,周體皆遍,唯開兩眼,非勁弓利刃之所能傷也。」——《通典 吐蕃傳》

看來中國古代(唐——明)期間周邊的游牧/漁獵民族都是有相當數量的重裝騎兵呀。

而且我之所以舉遼和明朝蒙古的例子主要原因是因為前者是史書記錄中可能是最不重視重騎兵/衝擊騎兵的一個勢力

「夷狄用兵,每弓騎暴集,偏攻大陣,一面捍禦不及,則有奔突之患,因置拐子陣以為救援」——《武經總要》

而後者則是一個部落聯盟,符合普通人印象里的游牧/漁獵民族的畫風。

如果就連這兩個都有相當數量的重裝騎兵的話那就不存在因為針對游牧民族作戰要著重於機動性能而不弄板甲這麼一個論點的存在。

同時您在「等」這個字上面玩文字遊戲。

那您如何解釋一下「中國歷史上所謂重騎兵放在歐洲未必算重騎兵」這句話則么玩文字遊戲?

重騎兵定義有兩種:

一種是按裝備劃分,這個是普遍看法。

另一種是按照功能劃分,即近年比較流行的「衝擊騎兵=重騎兵」這麼一個定義,來源沒記錯的話來自阿徹瓊斯的《西方戰爭藝術》

按裝備劃分相信諸位眼睛沒毛病,上面呢么多具裝騎兵應該都可以算重騎兵

按照功能劃分……

「於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遂斬漢一將。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與其騎會為三處。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軍為三,復圍之。項王乃馳,復斬漢一都尉,殺數十百人,復聚其騎,亡其兩騎耳。」——《史記 項羽本紀》

我更不用把某天命之子的幽州突騎拖出來了。

至於中原王朝能否造出3MM厚度的板甲

這一點我是無法打包票的

因為我的原文說法是「如果中國想仿造板甲,估計也是沒問題的,但是板甲並沒有展現出能讓中國去仿製它的戰力。」畢竟技術這玩意是可以學的,明朝請的西方技術人員並不少,難道連盔甲製造工匠都請不來?程子頤都自己鍛過用大塊鐵片連接起來的板甲衣「全鐵甲」了要是請原班人馬來鍛造還造不出來豈不就成了玄學問題了(PS:據我所知歐洲板甲的鋼鐵質量也高不到哪裡去)

而我的原文也通過奧斯曼土耳其對板甲的態度證明了板甲本身並沒有呢么厲害,最起碼在傳統的鐵甲形制面前它並沒有多少優勢。

(別扯火器,尼科堡戰役里裝備板甲的法國騎士就和裝備板鏈甲的西帕希騎兵對A過,結果是法國騎士落敗,雖然這當中也有騎士老爺們事先衝擊了距馬以及土耳其弓箭手的原因,但也證明板甲並非神兵利器)

————————恭賀大V修改回答的分割線——————

啊,一覺醒來,刷一下知乎就看到大V修改了他的回答

把「中國歷史上所謂重騎兵」改成了「塞外民族所謂重騎兵」

然而還是沒能論證出「因為長期外患是塞外民族輕騎兵所以為了機動性中國沒發展出板甲」這一論點是正確的

不過在這裡,他補充了回答,說這類重騎兵「使用時間不長」「保有量低」。

既然他提到的是蒙古,那我就專門論述明朝蒙古吧。

首先明朝車營是需要用來對付蒙古重騎兵的(不信往上翻)

所以理論上講車營用了多久,那蒙古重騎兵就使用了多久。

而車營最早的話應該是嘉靖25年(1546年)曾銃的《套虜陣圖》的問世,正式建制則是到了嘉靖37年左右(1558年)俞大猷的大同車營的問世(因為軍費問題規模龐大的曾銃方案慘遭槍斃,大同車營實際上是曾銃車營的低配版)

而車營最終是被用到了明末對滿清的作戰當中(1644年,此處不算南明)總共用了98/86年。

而明朝享年是276年。

無論是從曾銃算起還是從俞大猷算起,車營在明朝的應用都是差不多佔了整個明朝的三分之一。

嗯,使用時間不長,保有量低……

這裡大V首先就明確了觀點,認為「中國造不出來歐洲那種較薄的板甲」

(先明確他這裡說的是中原王朝,沒有局限於任何一個單獨王朝來講)

而大V的論據是啥?

從全文來看大V是認為中國冶金技術不如同時期歐洲。(即含有大量的硫)

泰利柯特《世界冶金髮展史》

有大量硫且必須節省著用的中世紀歐洲鋼……

(中世紀結束目前有1453年東羅馬滅亡為節點,1648年三十年戰爭結束為節點,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為節點這麼幾種說法,還有一些我就不列,各位自己看吧)

如果連這種鋼都能拿來造板甲那我實在不明白中原王朝則么就做不到了。

——《技術史》

熟鐵打造的盔甲,而且這還是16到17世紀了

我有幾點很奇怪

1.你這算是翻臉不認舊賬了還是說你把中原王朝開除出中國序列了?

OK,你不認舊賬了可以,但是我最初提中原王朝具裝騎兵是為了論證馬匹問題(恭賀大V光臨分割線以上都是我最初的原文,除了後續應評論區要求修改了機翻的嚴重錯誤以及增加了關於破甲武器的內容以外基本沒改)我也沒說你提了中原具裝呀。

2.我中間的分析無一不是以明朝為對象,我已經明確表示宋朝總體已經和全身板甲出現時間錯開了完全沒必要提,我說的是明朝不是宋朝呀喂。在你眼裡中原王朝是只有一個宋朝嗎?

————————恭賀大V又修改回答——————

新論點——「板甲是奢侈品所以西方此方面技術比中國好,而且這也限制了板甲在中國的產生。」
「一件蝕刻工藝的雙重功能甲(作戰和比武雙用途)的價格在1527年定在了70佛羅林,一件胸甲加強的實戰盔甲50佛羅林,一件蝕刻的輕甲25佛羅林。1547年,創記錄的天價——1258佛羅林,則來自斐迪南因為擔心戰爭而為他的兒子大公斐迪南2世所訂購的Eagle garniture盔甲。……………Roth曾嘗試計算在格拉茨購買盔甲的實際成本。在16世紀晚期,馬的平均價格是30佛羅林,而牛是15佛羅林。1600年的平均工資大約是5佛羅林每月。1617年到1626年,購買一件胸甲需要5佛羅林,而1578年~1596年一件輕型騎兵甲需要7.5~8佛羅林。當然,騎士甲會更貴,大約35佛羅林。1579年~1630年, 一件步兵甲需要花7佛羅林,其中1.5佛羅林是材料成本,而剩下的是製作成本。盔甲板材是每sam(約為140kg)10到12佛羅林。 」——————《騎士與風爐》(其實我想吐槽該書原譯應該叫《騎士與高爐》吧。)
我們可以看到這裡的板甲都有分檔次
往簡單里分那就是:土豪用甲,精銳用甲,炮灰用甲。
他們都是板甲。
所以板甲不算奢侈品
算奢侈品的應該是「蝕刻」「鍍金」「鑲嵌」「王侯級」「性能更好的」板甲
同時貼一下明朝甲胄價格
「其甲衣甲裳頭盔面具護項護肩掩心臂手鞓帶等。皆須熟建鐵□斤折一。並毛氊布襯煤炭工食。欲求精好。所費不□。酌量中等費用。每副非十二兩不可。」
——(明)徐光啟《皇明經世文編·恭承新命謹陳急切事宜疏》
一套包括胸甲,甲裙,頭盔,臂甲,面甲,護頸,護肩的全身甲,十二兩銀子,防護力水平大致應該和騎士甲差不多

明朝士兵每月工資為近4兩銀子

止增募南兵二萬。月餉一兩五錢。教練三年而成。

鋒兵每月給餉二兩一錢安家衣鞋銀二十兩。其能舉六百斤以上者每加百斤。每日加銀一分。隊兵未習藝者先給月餉一兩五錢待藝成照例加給。

——《皇明經世文編》

也有二兩到一兩五的存在

換句話講,一套明朝重裝全身甲差不多要一個明朝士兵3/6/8個月

而一個歐洲人,最起碼一個奧地利人,要買一套騎士甲要7個月。

啊,也大差不差。

所以同時期板甲對於扎甲沒有成本優勢,我在這先說明。

但也沒有貴到成奢侈品的地步,這一點請牢記。

————————恭賀大V雙修改回答——————

又來…………

………………

這腦補的。

所以呢?我已經說了照你這邏輯該得出的是「中國沒有重甲」而不是「中國沒有板甲」謝謝。

剩下的就是大V更新的一批歐洲育種出來的高頭大馬的圖,我不清楚這到底有啥意義,但還蠻好看的。

————為接下來介紹關於東亞地區大塊金屬甲的分割線——————

雖然嚴格來講中國並沒有狹義上的板甲(穹殼且一體大塊金屬板)但是存在廣義上的板甲(採用相對於小型金屬甲的鱗扎甲和金屬環的鎖子甲而言的大塊金屬板製成的板甲)一般來說相對於狹義上的板甲,後者會被稱為「板甲衣」

歐洲1361年的「板甲衣」

而中國歷史上能算得上是廣義板甲的最早鎧甲就是隋唐明光鎧

步兵用甲

而與之形制形似的個人認為是曾流行於朝鮮半島及周邊地區的一種甲

伽耶甲

日本甲

我們可以看出這可能是由一塊到多塊大塊金屬板組成的一種盔甲

然而個人估計此甲防護水平可能並不咋滴。

因為

百濟

高句麗

都是小型甲片甲作為精銳用甲。

而隋唐精銳部隊也是用小型甲片甲或者兩種混合

而中朝日這三大東亞文明勢力裡面最執迷於大塊金屬製成的甲的當屬日本

《雜兵物語》中的御貸具足

現實中出土的足輕用具足

德川家康的當世具足,其金屬大小反而下降了。

德川家康的另一套當世具足,這反而加大了金屬面積。

順便一提,第一套南蠻胴可能是1588年印度果阿邦領主送給豐臣秀吉的那一套,所有時間早於此的南蠻胴基本屬於偽造,比如織田信長那一套便是其後人為了將其塑造為革新者而造的。

(南蠻胴的防護水平應該有上面提到的50弗洛林的實戰板甲水平,畢竟拿來送人的不可能太次)


以上基本全是扯淡。扯什麼鱗甲和板甲的防禦效果,什麼馬匹問題……簡直是侮辱智商。

板甲的興起於歐洲近代軍事制度和社會變革直接相關。

板甲興起的時代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而不是什麼貴族打仗要贖金的中世紀,那個時代的戰爭已經絕不再是騎士之間的遊戲,而是政治實體之間為了政治、經濟、宗教和領土生死相搏的真正戰場,如果你是一國國王或者一位高級貴族,你大概可以寄希望於敵人俘獲你換取贖金,其他人?呵呵,文藝復興時代戰死殺場的國王和公爵都有一大把,指望敵人對你手下留情?騙三歲小孩呢?

文藝復興時代,除了文化上的人文主義興起和宗教的改革之外,

政治上,各個國家的封建王權加強,但傳統的封建貴族階層在政治地位、軍事素質和經濟實力上的優勢依然存在。

軍事上,古典步兵復興,火器開始出現,紀律、訓練、精良的武備,歐洲中世紀的「步兵=徵召農民=裝備低劣、缺少訓練、士氣低迷」的情況已經過去,騎士們對步兵的碾壓時代一去不返。

經濟上,農業大發展,人口繁衍,金融興起,近代財稅制度逐漸建立,各個國家的財政能力空前增強,戰爭規模急速擴大。

在以上的背景之下,歐洲的騎士階層並沒有放棄他們的傳統,而是選擇把傳統的作戰方式推上了新的極致。由於戰場比從前更加危險,敵人的步兵組成堅定的超長槍方陣,飛速發展的火器更是讓騎士們在戰場上陣亡變得非常容易。因此騎士們為了自己的小命兒,不得不自己掏錢尋求更好的保護。

事實上,歐洲國家由政府掏錢裝備騎兵已經是非常晚近的事情,在此之前,文藝復興時代的歐陸戰場上,仍然是從中世紀流傳下來的自備裝備的軍事貴族們充當騎兵。而不是國家由統一招募、訓練和裝備。這種狀況直到法國憲令騎兵團的出現才有所改變,即便是在法國憲令騎兵團中,國王也只是給騎兵們支付薪餉,而士兵的裝備需要按照「置裝敕令」自行購買。

但幸好,從中世紀延續而來的騎士階層普遍具有較好的經濟能力,因此自己掏錢保護自己的小命,積極性還是充足的。

在不差錢的主顧的刺激下,西歐各國的鐵匠們開始爆發出令人矚目的創造力和生產力,制甲工坊開始在歐陸遍地開花,義大利北部和南德意志的鎧甲盛名負於歐陸。15-16世紀,被稱為是西方鎧甲的偉大時代,這個時代的西方板甲達到精工細作的頂峰,輕盈堅固,簡約威嚴,但可惜的是,歐洲騎士們並沒有因為精良的板甲而煥發出第二春,十五世紀末的義大利戰爭證明了,只有在優秀的統帥和其他兵種的協調配合之下,騎士們才能取得勝利,否則,他們只能在高速發展的火器、長槍方陣、工事和野戰炮兵面前受到殘酷的失敗。

漫長的十六世紀,歐洲正在全方位的變革,國家常備軍制度進一步完善,火器飛速發展,戰爭規模不斷擴大,騎士與戰場上的其他兵種同樣變成了消耗品,而騎士們最經不起的就是消耗。

封建騎士的傳統培養方式是成本極高的,雖然這種成本是自負的,但是家庭教育、侍從見習,裝備購買等等不僅需要家族式的傳承,也需要雄厚的經濟基礎和一個階層的龐大圈子(至少年輕騎士需要跟著長輩見習。),但面對十六世紀殘酷的戰爭,往往一場損失慘重的敗仗就意味著一個地區的騎士階層的一掃而空,子弟們沒有長輩可以完成他們的教育,孤兒寡母也很難守住家傳的家產,因此,騎士階層在十六世紀如同黃花一般凋零。輪燧手槍的成熟也開始威脅傳統的騎兵橫隊長槍衝鋒的傳統戰術,最終法王亨利四世的騎兵改革,徹底奏響了騎士們的謝幕曲。

到十七世紀,隨著近代國家構建的完成,常備軍制度的徹底成型,軍隊中的騎兵不再是由本國封建貴族組成的徵召兵,而是成為了徵召兵、僱傭兵和常備兵混雜的情況,而軍隊裝備的全員國家化也意味著曾經昂貴的優質鎧甲失去了市場。國王們的訂單數量巨大但出價吝嗇,制甲工坊也只好降低自己產品的質量來推高產量。但鎧甲的發展速度本來就不可能超過火器,因為鋼鐵的性能和人體的體能都是有限的。更何況鎧甲還在倒退。最終的結果就是鎧甲徹底被淘汰出戰場,士兵們穿著國家統一配發的制服,握著上刺刀的火槍走上戰場,排隊槍斃的時代也就來了。

綜上所述,西方板甲本來就是騎士階層對抗軍事變革的產物,是西方國家武裝興起時代舊的軍事集團對於新生事物的應對。雖然板甲無疑是強大的……有些傻逼總是熱衷於掰扯鱗甲扎甲和板甲的效果如何如何的差不多。騙鬼啊,四十斤的板甲三十六七斤鐵,四十斤的布面甲三十斤鐵,四十斤的鱗甲和扎甲能有20斤鐵就謝天謝地了,在鋼鐵性能差不多的情況下,相同重量板甲比其他鎧甲的鐵量多多了。

硬要說為什麼中國的鱗甲和扎甲一直用到清朝,我覺得更多的是國家武裝的原因,由於華夏漫長的國家武裝歷史,鎧甲成為了國家暴力鎮壓人民的法寶,民間不得造甲,因此也就沒有了競爭和創造。國家造價,要求的就是數量大能量產,在古代中國不缺人力的情況下,製作大量甲片然後組織人手穿系自然是最有效率的方法。一方面是沒有需求,一方面是現實需要,於是鱗甲扎甲布面甲就這麼流傳下來了。


首先這差不多是個網路盔甲圈的月經問題。然後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大,應該說是沒有完全確切的定論的。簡單的幾句話也說不清楚。所涉及的面太廣,眾多答主的答案看起來挺可笑的,主要是以點概面、時間線錯亂和嚴重缺乏基礎的盔甲常識,然後就是民族情緒太重了。

我也只能勉強從幾個方面來回答,但是每一個方面都不可能脫離其它背景來說明,所以下面的幾個大方面里會有很多穿插的內容,會顯得比較雜亂,需要耐心閱讀。

一.

我們先縷一下時間線,以防出現一些錯覺。(我會用時間對照的形式來大致表達,對比歐洲 中東 東亞三地主流的盔甲類型列裝類型

公元世紀——————西方盔甲——————中東盔甲——————東亞盔甲

1-4世紀 半身鎖子甲,鱗甲,亞麻甲 札甲, 鱗甲,亞麻甲 半身鐵札甲

5-9世紀 短擺鎖子甲,鱗甲 札甲, 鱗甲 ,鎖子甲 兩襠鐵札甲,鎖子甲

10-11世紀 長擺鎖子甲 札甲, 鱗甲,鎖子甲 披掛鐵札甲,鎖子甲

12-13世紀 全身鎖子甲,板甲衣 鎖子甲,札甲 披掛鐵札甲,鎖子甲

14世紀 板甲衣,早期板甲 札甲, 鎖子甲 布面甲,鎖子甲

15世紀 全身板甲,晚期板甲衣 中東板鏈甲,鎖子甲 布面甲,鎖子甲

16世紀 全身板甲,晚期板甲衣 中東板鏈甲,鎖子甲 布面甲,鎖子甲

17世紀 3/4板甲,半甲 中東板鏈甲,鎖子甲 布面甲,鎖子甲

18世紀 胸甲,3/4甲,半甲 中東板鏈甲,鎖子甲 布面甲,鎖子甲

19世紀 胸甲 中東板鏈甲,鎖子甲 布面甲,鎖子甲

這是一個十分粗略大概的時間劃分,因為歷史上有很多後世人穿戴一二百年前盔甲的情況,所以這只體現一個盔甲發展的脈絡,但不完全體現裝備情況。自13世紀之後,歐洲盔甲呈現出50年一小變,100年一大變的狀態,而中東與東亞的盔甲類型則不再變化,僅在細節上有所變化;如中東板鏈甲,雖然外形上變化非常大,但是總歸逃不出甲片與鎖甲環連綴的形式。這也可以看得出,蒙古人沒有大戰板甲騎士,中國也很早就用上了鎖子甲。另外布面甲實際上與歐洲的早期板甲衣同屬一種盔甲類型。它由比札甲鱗甲大的多的甲片鉚接於皮革或紡織物外層上,相較札甲鱗甲更加輕便,抗衝擊能力更強,產生的原因是金屬質量的提升。這也可以一定程度上佐證,蒙古人接觸到了早期板甲衣後,改裝出了自己的布面甲,然後帶回了中國。而明代的全鐵甲式則是北印度地區的伊斯蘭風格的板鏈甲。也就是說不管是舶來改造還是本土出現,中國自始至終沒有生產過嚴格意義上的板甲(板甲不等於鐵板拼出來的甲,如果這樣的話,布面甲也算板甲)。

二.

談一下需求問題,沒有需求更好更新盔甲不會憑空出現。同樣的,沒有技術積累,即便有需求也很難達到。

談到需求就應該談一下盔甲的作用。很多人認為打砸器,也就是西方的權杖戰錘,東方的骨朵鞭鐧,都是對付板甲的利器,因為中國很早就列裝了這些打砸器,所以中國不需要一個沒有用的板甲出現。其實這正好是相反的,板甲恰恰是能最好防禦鈍器的盔甲。差不多每個盔甲對比貼都有人提到板甲被打變形,人被擠死的情況。然而我實在是想不清楚這算什麼缺點,因為能把板甲打到變形擠死人的程度,換做其它盔甲人早就死了。這裡也要重點強調一下,很多人把人和盔甲的關係搞錯了,盔甲是提高生存機會的東西,他的損耗遠沒有人命重要(如果有人非要抬杠說炮灰不值錢,那我告訴你,能穿甲的命肯定比甲值錢,實際上我還真沒聽說過人命不值錢的呢)。也就是說,一鎚子下去,札甲鎖甲因為自己能變形,所以沒被損壞,不能說明比板甲更能應對鈍器,因為衝擊力全被人體吸收了。另外無論什麼甲,都是要穿內襯的,從沒有裸穿盔甲的玩法,內襯的作用是吸收衝擊和提高外層鐵甲阻擋箭矢的效果。

自14世紀以後,東方盔甲類型再沒有大的發展,也基本上是一種類型應對所有情況。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西亞出現了奧斯曼帝國,中亞存在一個莫卧兒,而東方是明清帝國,三大地區都存在一個一家獨大的統一政權,在軍事上往往是通過動員和後勤來打壓對手,相對對於技術的需求就下降了很多。那麼歐洲,特別是傳統歐洲(中西歐,南歐,北歐)的盔甲,是因為什麼原因而變化的。我個人認為,早期板甲的出現沒有特別的指向性需求,他的出現完全是技術積累到位,和英法百年戰爭催生出來的。早期的板甲無非就是相較之前的全身鎖甲和板甲衣,對抗打砸器的能力更強了。雖然這時,法軍已經開始使用火門槍(跟三眼銃一個技術水平的原始火器),但這些火器並不能對板甲造成太大傷害,板甲也並不是刻意為應對火器而出現的,可以說這是技術發展的一個巧合。15世紀開始,板甲發展到了第一個巔峰,成為了冷兵器時代的最強盔甲,較為廉價的混搭板甲也全面列裝了部隊。同時重型火繩槍也出現了,雖然板甲不太好應對這種武器,但軍隊的主力還是冷兵器,板甲並沒有刻意去應對火器的威脅。而到了16世紀,火器已經成為了主力兵器之一,板甲的發展方向也由應對冷兵器變成了應對火器,這一時期的馬克西米利安板甲是冷兵器盔甲的巔峰類型。板甲應對火槍的思路在開始是改變胸甲外形,由圓穹形向雞胸形改變,胸甲與身體之間的空腔也變得更大,首先在外型上形成跳彈設計,其次增加緩衝空間。再就是加掛第二層胸甲和加厚胸甲的厚度。因為重量的分布變化,板甲由全身覆蓋變成了捨棄了小腿部分,也因為火槍威力的提升,最終形成了捨棄軀幹以外防護的胸甲。


未完待續


謝邀


這個問題很大,也很有爭議。我只能說說我個人看法,不喜勿噴。


首先我要說明的是,板甲的出現是因為火器的出現,在火器出現以前,從古羅馬帝國時期已開始較多地使用鎖子甲,之後歐洲主流鎧甲一直都是鎖子甲。差不多一千年的時間內,歐洲除了各種頭盔形制在改變,鎧甲一直都是鎖子甲為主。幾乎沒有變過。直到到了15世紀,水力鍛造技術得到普及,英法百年戰爭中期,通過水力鍛造,歐洲正式出現了大家印象中的板甲。導致板甲出現的原因就是14世紀出現的現代意義上的火槍開始流行開來,公元15世紀歐洲火繩槍已經比較廣泛列裝。即便如此,早期板甲鋼質較差,表面甚至不曾拋光,在1432年佛羅倫薩與錫耶納戰爭的聖羅馬諾戰役中,盔甲略呈黑色。直到15世紀中期在冶金技術的發展下才出現了現在我們看到的明晃晃的所謂白色盔甲。等到16世紀,普通的哥特式、米蘭式板甲就已經有點扛不住了,出現了在一塊較薄的甲板上段打出大量隆條,甲板與身體保持一定距離,可有效防止鎧甲洞穿或造成對人體的鈍傷的馬克西米利安式板甲。最終在17世紀初,全身板甲徹底被淘汰出歐洲部隊序列。


我們看同時期的中國,在歐洲板甲興起的時候,那會是明代中期,我們都知道明代也是有火槍的,據《涌幢小品》記載:「綿甲以棉花七斤,用布縫如夾襖,兩臂過肩五寸,下長掩膝,粗線逐行橫直。縫緊入水,浸透取起,鋪地,用腳踹實,以不胖脹為度。晒乾收用,見雨不重,霉鬒不盡,鳥銃不能大傷。」所以可見,明代時期,對於鳥銃這類火槍的防禦,棉甲已經可以抵擋了。棉甲和板甲的造價區別。我覺得不用多說。是個人都能知道那個更便宜划算。而再看明帝國的對手,基本沒有什麼用火器的敵人。那麼棉甲其實已經夠用。包括清八旗沿用的明代布面甲,對於明軍火器的防禦完全足夠。明代的火槍技術算不上領先,那麼沒有去引進造價更高的板甲是很正常的事情。而到了明末清初這段時間,在歐洲板甲也已經被更強大的火器徹底淘汰。所以其實板甲盛行的時間並不長,只能算鐵甲對抗火器的最後一抹餘暉。


不僅僅是中國,板甲除了歐洲國家流行,在世界範圍內並不算主流盔甲。即便歐洲的鄰居奧斯曼帝國,沒少見歐洲全身板甲的鐵罐頭騎士,人家也沒有引進板甲。這也是因為奧斯曼帝國擴張的主要對手還是其他阿拉伯國家。注意是主要對手,並非沒和歐洲板甲老爺們打過。唯一引進了板甲的就是我們熟悉的鄰居日本。日本的南蠻胴的一度盛行也跟日本戰國時期鐵炮盛行有著直接的關係。


還有一點就是,中國並非沒有出現全身板甲。

內蒙古博物館收藏的元代鎧甲

明代《武備要略》插圖

現存長城博物館的明代鐵甲


由此可見,中國並非沒有想到全身板甲,只是沒有廣泛使用。所以我個人觀點就是,對手使用的武器不同直接導致盔甲的發展走上了不同的方向。


------------------------------------------前排廣告位-----------------------------------------------


合作媒體


喜歡冷兵器的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冷兵器研究所(lbqyjs)


中國的鐵礦品味普遍低。
相較於中國,歐洲的鐵礦品位不是一般的好。
在爐溫普遍不超過1200攝氏度的古代,難以使用液態冶煉除雜。只能是塊煉鍛打。
由於鐵礦品位低,中國人為了煉出合格的鋼鐵,發明了炒鋼加百鍊鋼的技術。因此要得到同樣質量的鎧甲中國人的工藝更複雜,成本更高。而整塊的鋼鐵板甲跟其它鎧甲相比需要更多的鍛打除雜。所花人力、成本也就最高。

所以最終只有歐洲人在煉鐵方面走得更遠搞出了全身板甲。

也因此,火藥發明於中國,但是槍炮鑄造成熟於歐洲。

歐洲人因其礦產資源優勢佔了大便宜。


這得從板甲的消費者、使用者的需求說起。在大件冷鍛工藝成熟的條件下,板甲的造價依然是非常昂貴的,打造出整塊的大面積且厚薄均勻的穹隆甲所需的工具在那個時代算是高端裝備了。

而且板甲無法標準化量產,一副板甲的設計需要根據使用者的具體身材特徵量身定做,一副完整的騎士具裝板甲需要測量使用者的19根不同部位骨頭的參數,以及人體各個部位的維度大小,熟練工匠才能設計出合身的板甲,而且如果使用者的胖瘦特徵、頸椎特徵一旦發生一定幅度的改變,那麼具裝板甲就需要更換部件。如此下來,一副板甲就算拋開用料成本和鍛打成本,其邊際成本也是非常高的。傳說聖女貞德的那副板甲的造假為100個金幣(雖然其中有傳說成分,但板甲的造價是用金幣計量的)

那麼誰能用得起板甲、誰又需要用板甲呢?只有軍事貴族和 有一定積蓄的僱傭兵才有能力去消費板甲。

下圖西歐騎士的板甲,工藝要求非常高,亮點在於各板甲之間關節處(如手肘、膝蓋等)的精細銜接,至少說明14~17世紀的西歐工匠在金屬加工的精密性上已經有了一定建樹:

雖然板甲出現較晚,大約出現於14世紀的歐洲,但是東西方文明的大分流可比這個時間段要早。


西方的分封貴族體制從羅馬帝國解體一直發展到工業革命的上半段。人類歷史上所謂貴族,多數就是軍事貴族的衍生,貴族無非是由部落中的職業軍人發展而來,通過壟斷武力而鞏固上層社會地位,成為國家機器的基石,這其實也是古代的一種分工,貴族專門負責國家暴力機器的日常運作和對外戰爭,尤其是西方文明、伊斯蘭文明、扶余文明(包括日本),後來唯一能終結軍事貴族統治的就是後來經濟體制和生產力的飛躍式變格。

而且在歐洲將近1800年的歷史中,職業僱傭兵制度盛行,僱傭兵市場使得眾多的領主、國王們在和平時期能夠降低軍費開銷,局勢緊張時再招募僱傭兵擴張軍力。僱傭兵收入豐厚,消費能力強,而且惜命,他們也為板甲市場提供了強勁的消費需求。


對比華夏文明,中國的分封軍事貴族體制在漢代就已經蛻化成了世家貴族,不一定要負責國家軍事武力,到了隋唐時期,由於科舉制度的逐步實施,連世家貴族都慢慢退出了中國歷史舞台。到了宋代,隨著科舉制度成為社會跨階層流動的唯一渠道,真正意義上的血統貴族在中國已經瓦解了。貴族不屑於當兵,連平民老百姓也不情願當兵,從事軍事戰爭即不是上層社會人士的責任,也不是窮人逆襲的最好出路(那時讀聖賢書才是最好出路,其次是經商),到了重文抑武的宋代,更是出了「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俗話,絕大多數人當兵的目的就是混口飯吃。那麼即便宋代的大件冷鍛工藝發展起來了,板甲也沒有消費市場,根本就沒有人會去定製這種奢侈的武器。


有人會問「為什麼朝廷不出錢去給軍隊配備板甲」,西方出現板甲的時候,中國已經到了元末明初,元朝即便掌握了板甲鍛造技術,在元末蒙古貴族退回漠北的時候也會把板甲工匠一起帶走。即便是之前的宋代已經掌握了板甲的鍛造工藝,防軍人勝於防川的宋朝也不可能去花費如此大的財力去大規模裝備軍隊。更何況板甲需要量身定做,國家定做的板甲部件在原來的士兵退役之後再重新配發給新來的士兵,很可能身材不匹配,非常麻煩,後勤運行、訂購、保障成本極高。而且從現有的宋代鐵器的化學分析結果來看,含硫量偏高,鍛造工藝比起唐代還退步了。到了明朝,雖然打壓武人地位的現象比宋朝有很大改觀,但是傳統貴族體系更是蕩然無存。而且明朝設立了軍戶制度,僱傭兵是不被長期允許的(話說由於中國皇權的防民意識,中國僱傭兵只是在唐朝藩鎮割據時期和五代十國時期短暫地出現過)。造價昂貴的板甲同樣沒有市場需求。

也許宋代、元代、明代能偶爾鍛打出了整塊的胸甲配備給高級將領,但大量且持續性地鍛造板甲是不大可能的。


明朝時期,火器在軍中逐漸推廣,在防禦火器時,綜合成本因素,棉甲的經濟性比板甲更好,明朝的財政是赤字情況居多,盈餘情況居少,在朝廷的成本壓縮下,選擇應用板甲的概率就更小了。


中國和西方文明由於所處環境的不同(包括地緣環境、內部環境、氣候環境、資源環境等等),兩者的社會結構、產業結構、戰爭形式都朝著不同的方向發展,相異之處越來越多,背離幅度越來越大。諸多因素導致在中世紀末期,西方在金屬器物有關的生產工藝上開始超越中國,關於這點,可以詳細參見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的著作——《大分流》

下圖是芝加哥學派 代表人物 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 教授:

不僅是中國面臨這個問題,接受了科舉制度的東亞國家都面臨這個問題,朝鮮就沒出現過板甲,越南的板甲則是18世紀從法國人那引進的。

有人說日本接受儒家文化影響相對較小,沒有科舉制,也沒有太監等等,軍事貴族體制(武家社會)一直保留了下來,所以在16世紀的戰國時代誕生了縮水版的板甲——南蠻胴,這說法有種日吹PPT的既視感。顧名思義,日本的板甲 「南蠻胴」就是在「南蠻貿易」中從西方引進的,和越南的板甲一樣,都是舶來品,一段時間後再仿造。(所謂「南蠻貿易」就是指日本與16~18世紀間與葡萄牙、荷蘭、西班牙等國進行的貿易,期間日本的「鐵炮」、「國崩」等火器都是從西方引進並仿造的)。

即便日本從西方引進了板甲的製造技術,而且軍事貴族體制比起西方有過之而無不及,然而日本的鍛造工藝水平依然無法做出西方那樣的板甲,比如下面這幅日本高級武士的「南蠻胴」鎧甲,已經是日本的「南蠻胴」中板甲比重最高的,但依然無法像西方其實鎧甲一樣全身 被板甲包裹,更無法實現關節處的板甲銜接(很明顯日本工匠在大件鍛打精密度上不如西方人):

更多的日本「南蠻胴」只是像下圖中的這幅一樣,僅在胸部和脛骨前安裝板甲,然而日吹已經快把日本仿製的「南蠻胴」吹得秒殺宇宙了:

但即便如此,「南蠻胴」在當時的日本算是最強的鎧甲了,一般的火繩槍「鐵炮」是難以擊穿這種鎧甲的,那該用什麼武器擊穿這種鎧甲 呢?就是上圖「南蠻胴」鎧甲左邊的大型單兵火器——「大筒」,也是在日本與西方的「南蠻貿易」中的舶來仿製品,源自西方的大型火繩槍——「南蠻筒」(是「筒」,不是「胴」)。


中國沒出現板甲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馬匹的不同:十字軍東征之後,西方開始逐漸從阿拉伯世界引進優良馬種改良戰馬,歷經多代培育,後來西方的重騎兵戰馬的血統很多包含身材強壯的敘利亞馬種的近親,負重能力和暴發能力強,能夠搭載穿著厚重板甲的騎士,甚至馬匹自己也披上鎧甲後,依然能高速衝鋒。

摩爾人和阿拉伯人等回教勢力入侵歐洲的過程中,也給歐洲帶來了一些優秀的馬種,為後來歐洲的馬種交配、改良提供了優秀的血緣。

下圖為歐洲在15世紀收復失地運動勝利時改良培育成型的安達盧西亞馬,身體健碩強壯,很受騎士們的喜愛:

下圖是腓特烈大帝和他鐘愛的戰馬的雕像,戰馬氣質威武(腓特烈大帝本人身高2米左右,有說1.98米的,有說2.03米的),那麼這匹戰馬該有多高大呢?

下圖匈牙利人引進的阿拉伯馬,改良成的沙加—阿拉伯 馬:

沙加-阿拉伯馬成為了匈牙利、波蘭騎兵的優良戰馬,在負重狀態下衝刺速度快,在對抗奧斯曼帝國的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下面是腓特烈馬,高大而華麗,體力強勁,非常受容克軍事貴族的青睞:

。。。。。。品種太多,不逐一列舉了。


但中國卻沒有這麼好的馬種,雖然漢朝一度為了打敗匈奴,從大宛國引進了強壯的汗血寶馬,但是東漢末年由於無人照顧,任憑這些汗血寶馬和中華田園馬亂交配,幾代雜交過後,戰馬品種就回到了中華田園馬。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中國對外戰爭的戰術需求和西方文明完全不一樣,中國自古以來,長期的外患就是長城以外的游牧民族、漁獵民族,這些阿爾泰民族是靠騎兵作戰,而且大多數時候是以騎射為主的輕騎兵,對北方民族的作戰非常講究機動性。(塞外少數民族的一些所謂重騎兵,放在歐洲未必算得上重騎兵,真正按照歐洲標準能算得上重騎兵的估計也就金國的鐵浮屠,西夏的鐵鷂子雖然這裡有個「等」字,但還是有很多噴子要來噴我不知道「蒙古重騎兵」,這類重騎兵使用時間並不長,除非形成大帝國,否則保有量低

下圖壁畫為金國的重甲騎兵 鐵浮屠:

下圖為西夏壁畫中的重甲武士(很可能是鐵鷂子武士):

可見與華夏文明對抗的北方民族的重甲也不是板甲。


草原民族的騎兵作戰的風格是:利則進,不利則退,退則化整為零,機動性是決勝的第一要素,華夏文明與這樣的對手作戰,保持機動性是非常重要的,退則要要確保在形式不利的情況下能夠迅速撤回後方要塞,進則要確保能夠追擊敵方的輕騎兵。宋代精銳部隊戰績差的原因之一就是其精銳部隊穿著厚重的步人甲(重約28~33kg),雖然能防輕箭,但機動性差,宋朝重甲布兵在調動部署上已經被北方對手甩開一個層次。

厚重的板甲自然就會降低軍隊的速度機動性(除非中原王朝能確保打造出較薄的板甲),板甲在中原王朝軍隊中的實用性也就欠佳。因此,在戰術層面上,板甲在中國古代也是沒有多大市場需求的。


還有一個原因是鐵礦石的差距:從五代十國起,中國失去了對西域的控制,到了清朝又閉關鎖國,中國獲取中亞、印度產的高品位鐵礦石的貿易成本大幅攀升,中國本土缺乏高品位鐵礦(那時的工藝用低品位鐵礦石鍛造大件板甲韌性不夠)。而西方則在查士丁尼時代之後高品位鐵礦開採成果連連,這也就導致中國後來在冷鍛手工業上相對西方面臨著物料成本劣勢,制約了中國的冷鍛手工業發展,從而制約了板甲的鍛造。


中國幾乎沒有出現板甲還有一個原因:北方游牧民族普遍裝備 戰錘、狼牙棒、戰斧等 半鈍器兵器(草原民族在日常生活中會經常使用這類軍獵兩用器械,便宜耐操,幾乎是人手一個,裝備率遠遠大於歐洲,而且草原民族經常拉硬弓,臂力大,掄起狼牙棒來耍得溜),下圖這種狼牙棒本身就是錘 和 尖錐的 結合體:

從戰爭的經濟性來講,錘、錐、斧 這類鈍器 或者 偏鈍器對付 身著板甲的士兵是最具有經濟性的。在狼牙棒的重擊下,板甲未必會被刺穿,也未必會裂開,但基本會變形,撞擊能量被金屬板甲以形變的形式吸收,板甲一旦形變壓迫人體,那就慘了,有的騎士就因為板甲受到重擊後形變,活活被板甲卡得窒息而亡,即便板甲再怎麼改進設計,狼牙棒要是重擊在板甲上,人體一定會承受巨大的應力,被砸下馬是很正常的,穿著厚重的板甲被砸下馬,板甲本身的重量就足以讓人嚴重摔傷了。

考慮到華夏文明的對手的騎兵普遍裝備的狼牙棒等兵器,中原軍隊裝備板甲的經濟性進一步下滑。


有人說:「戰錘、戰錐這類兵器歐洲也有」,歐洲當然有,印度也有,但是古代草原民族是幾乎每家每戶都有狼牙棒這種工具,這是牧羊、狩獵的必備用具,軍民兩用。敢問歐洲軍隊方陣中這類半鈍器的配裝率達到多少?有10%嗎?


一些反對鈍器對板甲作用 的人拿著現代工藝製作的板甲進行敲擊實驗,然後得出的結論是板甲的形變不是很嚴重。。。15世紀的鎚子的硬度不會比今天的硬度差太多,但是15世紀造的板甲的韌性和現代工藝造的板甲就差太多了。拿著現代工藝造的板甲本身就意義不大。

更何況板甲作為那個時代的奢侈品,窮一點的騎士一生可能只能買一部板甲,常年征戰風餐露宿,板甲難免逐漸鏽蝕,變成下面這樣:

而且板甲是整塊大件金屬板,鐵鏽孔隙會在整塊大件內蔓延而不被阻斷。

板甲鏽蝕後,金屬相內部空隙生長,金屬相大幅改變,韌性大幅降低,下圖是鐵鏽微觀圖:

如果敲擊在鏽蝕的板甲上,板甲的抗震能力一定會大打折扣的,(鏽蝕對金屬板抗震蕩的效果的減損大於對金屬板抗剪切效果的減損,也就是說金屬板鏽蝕後,防禦戰錘的敲擊能力比防禦利劍刺擊的能力 下降更嚴重


更關鍵的是——半鈍器或者鈍器對板甲騎士的最主要殺傷並不只是把板甲敲變形,而是尋求用足夠的動能將騎士砸下馬,一旦身穿幾十斤鎧甲的騎士墜馬,那個墜傷基本可以直接使騎士喪失戰鬥力。


下面是扮演《超人》男主角的猛男 克里斯托夫·里夫在馬術運動中墜馬後,經過搶救後仍然身體癱瘓的報道,

----------------------

以上還不算誇張,墜馬致死的事都時有發生,古代小說、傳記中墜馬而亡的事很常見,下面這則新聞是現代馬術中墜馬而亡的報道(現在這種事也不少):

-----------------------

有人說這是克里斯托夫·里夫運氣不好,下墜時著力點不佳,那麼克里斯托夫·里夫如果穿著幾十斤厚重的板甲墜馬,板甲墜落時產生的動能疊加到克里斯托夫·里夫身上,會使什麼結果?不癱瘓也得癱瘓。

至於麗貝卡.布萊克,本來就是墜亡,如果穿上板甲,墜亡場面更慘。


有人說:「騎士被狼牙棒砸下馬時,板甲可以作為墜地時的緩衝,受傷就不會那麼重了。」——其實,板甲不僅不能作為墜馬時的緩衝,反而會造成更嚴重的撞擊傷,因為板甲的硬度比幾乎所有的地表 都要硬,而且板甲是整塊鍛造的,墜馬時板甲對人體施加反作用力的過程中幾乎沒有緩衝空間。

----------------------

長期與西方對抗的奧斯曼帝國正是在急迫的破甲軍事需求下,於15世紀進化成了火器科技強大的火藥帝國,那時奧斯曼帝國的火器一度短暫領先西方,雄踞亞洲之巔(居然有日吹說日本在16~17世紀的火器是亞洲最強,日吹PPT無下限,說得不好聽點,波斯賽法維王朝的火器都可以吊打德川幕府)。

下圖是影視作品重現 1526年 Mohac 戰役中 奧斯曼帝國 耶尼切里軍團用重型長管火繩槍 殲滅歐洲天主教聯軍騎士的畫面:

同時,奧斯曼帝國裝備的強弓硬弩也是首屈一指的,這可以有效殺傷穿著布甲的歐洲士兵。

憑藉奧斯曼帝國強大火器對歐洲板甲的遏制能力,外加性能強悍的弓弩和大馬士革刀,蘇萊曼大帝帶領奧斯曼帝國走向了16世紀的巔峰。

蘇丹的耶里切尼近衛軍團的崛起,某種程度上也象徵著歐洲、西亞戰場上騎士對步兵 從絕對碾壓時代 退化到相對優勢時代。

奧斯曼帝國生於強敵環視的地緣政治環境中,在與強者的頻繁對決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軍事技術,即便是在17世紀以後奧斯曼帝國走下坡路的過程中,仍然能經常和西方國家、沙俄在大規模戰役中打成平手,甚至獲取勝利。甚至到20世紀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奧斯曼土耳其依然能在達達尼爾海峽戰役中擊敗十幾萬英法聯軍。

反觀17世紀的清朝,康熙派鼎盛時期的清朝軍隊圍攻500名沙俄哥薩克駐守的雅克薩土寨,1年都打不下來,最後俄國人還是因為沒糧食了才投降的。

(與強者做對手往往能變得更強,但如果辯證地看,與強者做對手,一旦慘敗,將會粉身碎骨,奧斯曼帝國就是個例子)


同樣,西班牙為了對付法國騎士團的板甲,也發明能夠擊穿板甲的西班牙重型火繩槍,如下圖中間士兵所持:

後來日本仿造的用於破甲的火器——「大筒」 的原型就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這種重型火繩槍。


波斯賽法維王朝作為什葉派的領袖,長期領導什葉派對抗奧斯曼帝國的入侵,並且與敵人的敵人——歐洲哈布斯堡家族結盟,在與哈布斯堡王朝的交流中,在迫切需要防禦奧斯曼帝國強大火力的需求下,波斯的軍事貴族和土庫曼僱傭兵也開始仿製並裝備了縮水版的板甲(縮水部位有點類似日本的南蠻胴),:

而受到波斯賽法維王朝影響的莫卧兒帝國,也傳承了這些板甲製造技術,莫卧兒人征服印度河流域後,融合了印度的獨特設計元素,創造出了下面這種板甲:

而這些文明最終都沒有機會同 中國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萬曆抗倭援朝戰爭期間,日本武士只有個別將領裝備了「南蠻胴」),所以中國自然也就沒機會去仿製板甲。

到了清朝時期,中國的甲胄工藝急轉直下,八旗兵能配發棉甲,棉甲成本划算,防禦火器的效果不差,戰爭實用性不錯,適合大清國情;綠營兵連棉甲都未必能裝備齊全,戰力最強的湘軍大多只能裝備下面這種皮甲:

畢竟當時清朝的主要對手要麼是已經接受了藏傳佛教的蒙古,要麼是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蒙古和吐蕃一樣,一旦信了黃教,武士立馬變僧侶。另外,在貧窮的清朝社會,農民剛起事能有把長矛就不錯了。清朝前中期沒有接觸過強有力的對手,即便經濟發展良好,也不可能產生板甲,哪怕只是塊拿破崙胸甲騎兵那樣的胸甲。

軍事需求中不需要堅固的盾,往往也意味著不需要鋒利的矛,這也是導致清朝在火器發展、利刃兵器發展上都倒退落後的原因之一。(日本的幸運之處——就是地緣上身處清國之旁)


想多了,清朝時期,人均財富一直都很低,冶金工藝在明朝的基礎上也沒有什麼實質進步,造板甲,別想了。到了洋務運動時,好不容易清朝具備了大件冷鍛的技術能力,板甲已經退出歷史舞台了。


----------------------------------

冷兵器領域的噴子特多,本文還在修改語句時,各路噴子們就已經趕來了,文章沒仔細看、沒看懂就噴一大堆:

比如我說「也就金國的鐵浮屠、西夏的鐵鷂子等」,我加了一個「等」字,懂漢語的人應該知道「等」是什麼意思,然而噴子們就哀嚎「遼國有重騎兵要哭死在廁所」、「蒙古有具裝騎兵」云云(顯擺得好像蒙古具裝騎兵是什麼新鮮事);

本文從中國歷史發展談論中國軍事貴族體制瓦解,談到漢代、隋唐、宋朝,結果噴子們跑來噴:「板甲成型的時候,宋朝都歸西了!」,這些噴子是要彰顯自己知道板甲出現的時間嗎?

還有,這幫噴子假設出的宋代工匠一定能鍛造出不超過3mm厚度的板甲,所以推理出宋朝能裝備和軋片甲等重量的板甲;

再還有,我文章中並沒談到中原王朝的重騎兵,這幫噴子就要來大談中原王朝的重裝騎兵,噴我不知道中原王朝的重騎兵;

不勝繁舉

。。。。。。

噴子嘛!就喜歡自己斷章取義甚至會憑空製造出一個東西來噴,刷存在感,人品可見一斑。


中國古代,民間禁止私藏鎧甲,鎧甲也絕對不允許出現買賣。這是殺頭的重罪。

既然這東西不能賣,自然一切以政府採購為準了。就算一些高級將領本身對於更加堅固、華麗的鎧甲有需求,也沒有權力和能力驅使工匠們發展出一種全新的、需要很大技術投入的鎧甲類型。板甲自然發展不起來了。

等火器漸漸成為主流之後,東西方的鎧甲都是順著之前的思路進行演化的。西方把鎧甲做的更厚,更厚,哪怕捨棄了全身的防護,也要加固致命部位。東方則是儘可能地在降低成本的同時,增加對火器的防護能力——真要正面衝鋒了就多穿幾件。


中國有甲騎具裝的騎兵啊。那都是重騎兵。南北朝時期北朝重要的戰略突擊力量。前段時間看書,了解了那個時期的重騎兵狀況以及北齊強悍的「百保鮮卑」甲士。包括後世的大唐玄甲軍等,都是甲騎具裝或者半具裝的強力騎兵。後來隨著戰爭形勢的變化逐漸消失,但是沒了不代表沒有存在過。


鍛造工藝水平的問題,同時期中國選擇了廉價耐用的布面甲,適於大規模戰爭,元明清三朝都大量使用。同時火器的大規模使用使得盔甲需求越來越低,明朝有做出了板鏈甲,但類似歐洲的全身板甲中國一直做不出來,板甲大規模生產需要水力鍛錘等技術,不能大規模裝備的話板甲意義也不大。清代時也就買來玩玩,沒有投入實戰使用。
個人認為布面甲到清代已經發展到巔峰了,算是中國古代最優秀的鎧甲形制了,沒有點出全身板甲科技樹也沒什麼好自卑的。
明代「板甲」:

布面甲:

其實中國制甲工藝非常牛逼的,清代乾隆這件鎧甲簡直就是藝術品,耗時4萬工時,使用60萬個小鋼片製成,堪稱中國古代盔甲巔峰之作。


武松退役了,接替他的是武大郎,武松的那套札甲拆開,去掉一些甲片,重新連好後給武大郎穿,正合適
武松退役了,接替他的是武大郎,武松的那套板甲武大郎穿了不合適,只能回爐重造一套小號的給武大郎穿

另外明朝(包括明鄭)與西方也打過幾仗,沒見有什麼「佛郎機人盔甲精良,刀槍不入」的記載,明史對荷蘭的記載是:

其所恃惟巨舟大礮。舟長三十丈,廣六丈,厚二尺余,樹五桅,後為三層樓。旁設小囪置銅礮。桅下置二丈巨鐵礮,發之可洞裂石城,震數十里,世所稱紅夷礮,即其制也。然以舟大難轉,或遇淺沙,即不能動。而其人又不善戰,故往往挫衄。


我不同意技術論,要知道宋代的冷鍛技術已經很牛逼了,所鍛造的鎧甲除了強弩和鎚子,其他的武器很難對其造成有效的傷害。而唐代生產光明鎧胸甲的技術同樣可以生產板甲,唐宋時期的生產力也相當發達,要少量集中裝備板甲並不是什麼難事。然而並沒有這麼做,原因嘛~我覺得除了樓上說的戰爭規模和貴族制度問題,以及體制問題外,還有一些問題沒有說到。
中國古代也不是沒有過重騎兵和重裝步兵,像鐵浮屠也是時有出現的。然而這些鎧甲雖然造價不菲,而防禦力也驚人。卻任然是金屬片組成的。原因如下:
1. 東方這邊的軍隊相比起防禦力而言,更加重視靈活度。這個可能和中西方的身體素質有關,畢竟西方人的力量的平均值強於東方人,而身材高大力量爆表的同時也勢必在靈活程度上遜色於東方。由於戰爭的殘酷程度不同,導致了東方戰場更加血腥。為了保命靈活性是必須的。
2. 由於歐洲的板甲大多是貴族自行準備,而所謂的大規模裝備,數量也十分有限。因此他們可以一件一件的鍛造,可以把鎧甲的各個部位打造出不同的樣式。而像鐵浮屠這樣的鎧甲以及中國古代其他的鎧甲,往往都是數千,甚至上萬套的裝備。而由相同樣式的鐵片組合而成的鎧甲比起板甲而言,更加有利於大規模加工生產。鐵匠們只需要打造出相同大小的高強度金屬片即可,鐵片的打造比起板甲的鍛造容易太多了吧,相比起有製造板甲水平的鐵匠,這種只需要打造金屬片的鐵匠一抓一大把。鐵片打造好後,集中由專人負責打磨和編織組裝。生產效率得以大大的提升。
3. 由金屬片組成的鎧甲容錯率很高。像是板甲,如果鐵匠疏忽,把肩甲的尺寸弄錯了,或者雜質沒有去除乾淨,那麼整個肩甲必須得重新返工,鎧甲的完成就得向後推遲。而像東方的鎧甲在製作過程中,如果鐵匠疏忽打造錯了一部分鐵片,那對於鎧甲的完成影響並不大,因為還有很多相同規格的鐵片可以使用。假如組裝鎧甲的人喝多了,在組裝上出來問題,那麼,大不了酒醒後,把裝錯的鐵片拆下來重裝,那也比西方那種整個肩甲回爐的速度要快挺多吧。
4. 維修方便,當一場戰鬥結束後,修復板甲需要鐵匠把整塊鐵甲拿去修補,這需要掌握專業技術人才能完成(再不濟也得是個鐵匠學徒吧),而由於規格大小不統一,導致替換也非常麻煩。而老祖宗們只需要準備好備用的鐵片,找兩個受過訓練的隨軍民夫就能把破損的甲片換下來,把備用 的甲片裝上去。(如果備用的甲片沒了,那也可以從戰場上回收嘛,前提我軍沒有被人追著跑^_^)

很多時候我們其實代入了很多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待古人,往往忽視了古人的生存環境和經濟環境,從而把條件理想化。考慮了很多因素後,我認為中國古代的工匠和軍事領袖們在鎧甲這個問題上已經做出了非常聰明的選擇。


我相信很多冷吧大神會反駁,還是插一句嘴

首先說一句,西方戰爭戰略縱深細,作戰人數不多,騎士老爺的裝甲當然能更精銳,傭兵甚麼當然能穿好甲,那是生財工具,以中國去看那就是將領或精銳禁衛部隊的裝備。中國作戰人數多,第一線部隊動不動幾萬幾萬,裝甲當然要易生產,易維修,這樣比對不公平。

板甲這東西,打一杖後:甚麼,還要保養,真是渣渣。如果是扎甲,換一換甲片就可以再用,挺方便的,板甲要麼穿了個洞,要麼屈曲變型,無法換一兩塊組件,只有維修,保養功夫就大行多。

另外別太計較重量,很多人認為板甲很重,騎士跌落馬就很危險,這是錯的,板甲雖重,但鱗甲、鎖甲也不輕,往往扎甲的重量比板甲更重。

而西歐後來發展出騎士下馬能徒步作戰,實際上板甲其實不防礙徒步作戰機動性(當然比無裝甲差,這是與其他甲相比),如果不是一次性沖鋒,騎士步戰更能發揮板甲性能

問題是裝甲樣式作用,根據超大論壇的某大神實驗,相同材質下,板甲和鱗甲實際防禦和想像中完全不同

一般認為板甲是防箭,不防鈍器攻擊,這是錯的,由於會改變形狀吸收衝擊力,板甲防鈍器效果不錯,反而防箭比不上鱗甲,要麼射不穿,要麼就是............. 輕箭、流彈還可以擋一擋,重箭就別想........

一般認為鱗甲防箭差,剛相反,多重甲片將穿刺力分散,箭很難射穿鱗甲,「強弩之未不能穿魯縞」呀!只要甲片夠多,基本上箭是很難射穿,相反鈍器之下,不論幾多重甲片還是無法防震而受傷,而且被打彎甲片可能弄傷身體

這就不難看到兩種作戰模式差異

看看雙方對手,西方戰爭都是騎士老爺面對缺乏訓練的對手,作戰衝鋒格鬥是主旋律,面對強弓硬弩機會不多,(該提長弓嗎? 實際上歐洲發展出大規模箭雨時間比想像中遲,差不多到百年戰期間),戰鬥基本是一個衝鋒就解決的問題,對比起弓箭反而經常見到鏈加重鎚巨斧這些東西,板甲當然比較理想。

東方要麼就是游牧弓騎兵,要麼就是強弓硬弩,而且威力大到喪心病狂,你看蕭撻凜,他老哥只不過巡邏一下,被宋軍看見,身披重甲還是被床弩一箭射死。所以東方戰場鱗甲更有優勢

板甲很好,但鱗甲也不壞,所以別老提中國技術不足沒有板甲(連羅馬都有板甲,說明板甲技術不是很難),而是東方戰場板甲不如鱗甲

另外,有空可以看看《流言終結者》紙甲的穿刺防禦能力相當強,其核心只是「多重紙」。

還有一個用裝滿水的汽球防彈的射擊實驗,結果是現代手槍只能穿過七個汽球

所以防穿刺還是多重甲片有優勢,板甲的大甲片做得再好,不如兩塊做得不好的鱗甲小甲片


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外戰爭烈度的不同。戰鬥烈度越低,戰士個人戰鬥力的作用就越大,而且戰損小,補給壓力小,只有這種低烈度戰鬥中,全身板甲這些精美優秀的裝備性價比才會突出。西方戰爭頻繁,但是戰爭烈度卻不高,小規模的衝突勝負由幾個騎士的對決來決定,幾百個全身甲的騎士甚至決定戰役勝負。但是在中國這種戰爭烈度爆表的地方,幾百個全身甲的騎士也許能決定幾場戰鬥的勝負,不過在動輒幾萬人會戰,戰事一打就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戰役里,幾場戰鬥之後就會面對補給問題,這種騎士死一個少一個。中國的戰爭烈度決定中國人的裝備必須儘可能武裝更多的人並且具備良好的修復和補給能力,降低一點防護能力和戰鬥力可以用數量彌補,所以全身板甲不會是合適的選擇。我們的選擇一定是最適合我們自己的實際戰場的,因為是用無數生命在檢驗的。西方人用刀叉,中國人用筷子,筷子不如刀叉精美,但一定是適合中國的。


手機答。
我說一個不太靠譜的答案:中國古代將士的性命沒那麼值錢。
中世紀騎士既是戰士,又是統治者,其親自上陣的機會如此多,況且打仗輸了又不一定有亡國滅種的危險。
所以騎士們在打仗時首先考慮的不是勝利而是安全。即使被俘,還能活著被贖回來。
板甲這種超高成本的防護裝置,能保證生命安全,但是對作戰不一定有好的作用。
至於中國古代,為統治者打贏仗才是第一位的。板甲的性價比沒有那麼高。


因為沒有好馬……
你覺得扛著50斤大米還能打仗嗎?


……前面那些答主也是醉……
其實直接原因只有一個,鍛造技術不過關,板甲要求的是大型的穹面錘鍛。需要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才會出現。中國至今沒有板甲出土,但是有過記載(明末一本書,叫什麼忘記了,至於形制嘛……和鴨梨老爹的那副差不多)


中國本土沒有發展出板甲技術,主要原因在於盔甲發展方向不同。

隨著武器的發展,在考慮負重能力的基礎上,鏈甲和鱗甲的防護力開始出現不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東方將鱗甲甲片做得更厚,取消重疊部分,用內外襯底連接,形成了布面甲。北非,西亞到印度,則是在重點部位用大塊甲片取代部分鏈甲,形成了鏈板甲。而西歐,首先採用了鏈甲上附加大塊甲片來強化,甲片越來越大連成一體,形成了板甲。

布面甲和鏈板甲的性能並不差。但從長遠的看,隨著戰爭和技術的傳播早晚會被板甲取代。之所以沒有發生,是因為武器火力的提升,使得這一進程被中止。

而在較短時期內,沒有被中國引進,主要原因在於經濟性。

板甲在原產地並不貴,但是如果進口,不論是走陸路跨過大半個亞洲和半個歐洲,還是走海路,跨3個大洋。運輸附加值都會極高。而本地製造,缺少基礎學科和大型弧面製造技術也使得人工附加值非常高。只能作為高層的奢侈品存在。

============================================================

@在貴州吃臘肉 真是集流言之大成者,說瞎話都不用打草稿的。

============================================================

紙糊的水平早晚要看李鴻章


樓上這麼多回答真是,我也醉了。既然是討論板甲,那麼一定是古代(廢話),中國古代長期高烈度的戰爭中都沒產生的東西,難道不正說明了一點,不!需!要!嗎???!!
不要低估古人的聰明,中國的鍛造技術在古代還是滿可以的,很長時間內處於領先水平。為什麼哪怕在戰爭持續時間和烈度都很大的幾個時間段如春秋戰國、三國等時期都沒有產生全身板甲呢?肯定是因為戰爭不需要。戰爭需要的時候,秦國時代就產生了近似流線型的箭簇和設計精巧的大型弓弩,以及設計及其精良的劍。之所以沒產生全身板甲,肯定是由於戰爭不需要。
那肯定就要問了,我們覺得全身板甲很有用啊,這玩意兒擋砍殺擋劍.........中國古代打仗,動輒數萬人,即便看三國志,輕騎突襲人數往往也以數百騎,銜枚疾走的偷襲者人數就不用提了,而正面攻擊等的戰士數量就更不用說了。在一個數目如此龐大的軍隊打仗的時候,我們的老祖先開始朝向智謀化方向發展,而不是武器精良性能,突襲、輕兵往往發揮很大作用,全身沉重板甲的騎兵往往只適合開始時候的正面衝撞,而且還要面對中國大型弓弩的威脅;即使;其次,全身板甲的機動性能非常差,近身肉搏簡直是廢物,在只適合先期衝撞的情況下,對方完全可以放到陣內用長矛長戟弄下來砍死,因為用大型弓弩已經廢掉一批全身板甲的兵了。所以,這種兵種在中國就成為了戰爭的敢死隊,而且完全不適合奇襲作戰,這對於一貫相信「以正合以奇勝」的滿腦袋謀略的中國人來講作用不大,效率太低了。
中歐古代板甲差異的產生的根本原因其實是戰爭的規模和烈度,以及戰爭的形式問題。所謂鍛造技術,中國很長時間內是領先的,這個不成立;另外是造價問題,造出來沒太大用處,誰會造呢?我們想著很好,擋砍殺擋箭護身,其實那是非常沉重的,戰爭的機動性差,在中國以奇襲和近身肉搏搞大規模戰爭的國家,全身板甲還不是廢物一個。


一,用不著。
二,做不出。
用不著是因為天朝重甲和弓箭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弓箭可以解決大部分輕甲,重甲可以抵擋大部分弓箭。而戰術上,天朝長期是在和游牧民族作戰,所以和東歐,中東一樣,不需要常常用到重甲,因為機動性無法保證。裝備上,早期板甲對於傳統的半游牧半定居民族並沒有任何優勢,瓦爾納戰役中西歐聯軍被新興的土耳其打得全軍覆沒,板甲騎士並沒有佔到多少便宜,這場戰役還用上了胡斯戰爭大放異彩的戰車。還有就是,等天朝接觸到火繩槍的時候,板甲對火槍已經沒多少優勢了,除了貴族使用的優質鋼板甲外,普通的板甲只能靠加厚來維持流彈的防禦,這一點從騎士與風爐後面的各年代板甲厚度就能看出來,17世紀的板甲達到了8毫米厚。
做不出就簡單了,天朝沒法解決高硫鐵的問題,因為煤炭煉鐵不脫硫磷,造出來也太脆了,無法防彈


推薦閱讀:

《韓信破趙之戰》中有一句是「右倍山陵,前左水澤」,為什麼要右靠山呢?左靠山不行嗎。?
美援助大批導彈為何落入敵人手中?
蘇聯在丟失東方大片精華後,為何還能造出武器最終反敗為勝呢?
鄭和下西洋船用動力是什麼?_?如今,航母都怕惡劣天氣,暗礁,他們如何避免的?
如何看待F-35A今年爆出多起的醜聞?

TAG:歷史 | 文化 | 軍事 | 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