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評價《罪惡王冠》這部動畫?

一直覺得是部催淚動畫。


本文的中日雙語版本曾經以同人志形式在C82上發布,而會日語的朋友則推薦直接讀中文後的日文版。

動畫考察12 「萌」時代「小故事」交流問題中從父權的崩壞到母權的包容—從《罪惡王冠》說日式網路創造力(中日雙語)

前言

宇野常寬在他2008年出版的著作《00年代的想像力》中,通過對從《EVA》到《DEATH NOTE》的一系列作品的考察,結合日本人所處的世界的環境構造在近20年以來的變化,做出了以下論斷:在日本經歷了高度經濟成長時期之後的從「不自由卻很溫暖(容易理解)的社會」到「自由卻很冰冷(難以理解)的社會」的變化中,以1995年的平成年開始的經濟不景氣和地鐵沙林毒氣事件為節點,人們對於在這個經濟發展神話破滅的社會中自我實現的不信任感,導致了作品中的主角實現了從以碇真治為代表的「家裡蹲式的心理主義」到以夜神月為代表的「生存遊戲中的決斷主義」的想像力變遷。(宇野的觀點筆者已經總結在了動畫考察9 從碇真治到夜神月的想像力變遷——家裡蹲式的心理主義到生存遊戲中的決斷主義里)宇野在書中主要是通過思考動漫迷所消費的故事的變化,來推論引起這種變化的社會原因。而筆者在本文中想要闡述的,則是反過來的一種思路,也就是通過思考社會和環境的構造和變化,來揭示作品的魅力和內涵。如此反覆,我們在從作品中獲得對於現實世界的啟示的同時,還能在現實中發揮我們從作品裡獲得的創造力和創新意識。而這種將故事和現實相結合的思考往複運動大概就是像本文一樣的作品評論的主旨所在了。

1. 「萌」時代「小故事」

宇野所提到的從「家裡蹲式的心理主義」到「生存遊戲中的決斷主義」的背景里,存在著一個價值觀的變遷。也就是曾經人們的「以社會整體為參考形成價值觀」的方法因為經濟的崩潰和全球化的進程而崩壞,評論家東浩紀在他的《動物化的後現代》中主張,面對這個既自由也混亂的優勝劣汰的近代世界,人們所共有的是一種在這個社會整體所代表的「大故事」下讀取一個或者數個個人所選取的趣味和價值取向所代表的「小故事」的行為方式。於是人們在經歷了碇真治的家裡蹲式的苦惱後,最終都無意識地選擇了夜神月的決斷主義式的處事方式。伴隨著這種後現代狀況的深化,大的故事被解體,人們不再從歷史或者社會所給予的大故事,而是從信息的海洋這種靜態存在的資料庫里讀取跟自己的欲求相符的信息而各自生成了一個個「小的故事」。這裡的「小的故事」可以舉出班級幫派、大學社團、網路論壇等等的例子。於是,人們不再需要曾經提供生存意義和價值觀的交流——東就把這個稱作了「動物化」。

然而,用這種由故事生成的共同性,或者說以一種多元宇宙中島宇宙的集合體來看這個現代社會的時候,這種島宇宙間的交流就真的沒有必要,也不復存在了么?可以說,小到網路上的「爆吧」,「人肉」,大到恐怖主義活動的連鎖報復,在這個基本屬於和平年代的現代世界上的各種小故事間的摩擦和碰撞仍然是此起彼伏的。為了安定和有效率的發展,這種交流不僅是應該存在的,也是很有必要的。(此處文字轉自動畫考察9.5 「萌」時代「小故事」交流問題——從美少女遊戲,網路人肉到江蘇衛視非誠勿擾)


2. 「父權主義」到「母權主義」

說到交流,筆者認為主要存在兩種形式,一種是以歐美為代表的「父權主義」式的交流,另外一種則是以亞洲,尤其是日本為代表的「母權主義」式的交流。前者原指以男性為中心的權力,現指主張自上而下式的國家與市民或者家長與子女式的交流;後者原指以女性為中心的權力,現指一種主張接收包容各種價值觀的交流。從其原意是參考了父母對子女的態度這一點就可以判斷,我們常說的所謂萌某個女性角色,其實是一種父性愛的態度。這裡想再次引用在動畫考察探尋FRACTALE的真相里引用過的社會心理學家的埃里希·弗羅姆關於父性愛的一段。

父親的愛是有條件的愛。這個原則就是「你滿足了我的期待,達成了你的義務,跟我長得像,所以我才愛你」。

(中略)

可以看出父親的愛的性質中順從是主要的德,而不順從則是主要的罪這個事實——作為懲罰就是父親的愛會被撤回。

弗羅姆在將母性愛的原則視為「無條件的愛」的同時,定義父性愛為「有條件的愛」。而「萌」也與此類似。正如東所說,我們萌美少女角色的容姿、動作、性格。而當對象和我們自身的要求——「萌的屬性」乖離的時候,我們就不會對她產生「萌」這個反應。對於萌平胸屬性的宅來說巨乳只會是多餘的脂肪塊,而只是對著角色追求無條件的愛和被承認的宅來說具有某種暴力性的蹭得累(傲嬌)只會使人感到煩躁。就像這樣,與期待不符的存在就會被歸為「萌」的對象之外(父親不再將其看做自己的女兒),成為不再對其投以「萌=父性愛」的感情的存在。而這種父性愛很好地對應了前者的「父權主義」式的帶有價值導向性的交流,同時,母性愛對於子女的無私的愛則很好地對應了後者的「母權主義」式的接收包容各種價值觀的交流。

最近成為話題的動畫中有不少作品都能看到對「父權主義」和「母權主義」這一組概念的各種方式的體現。例如2011年年初的《魔法少女小圓》中原本眾多魔法少女都是不拘一格地為了自己的目的和信念而犧牲自己戰鬥著(父權主義),最後小圓通過對於整個世界規則的修改,實現並承受了所有魔法少女的靈魂寶石里的污穢(母權主義);2011年春天的《那朵花》中,在面麻事故後大家都不歡而散尋求著各自的生活(父權主義),最後面麻的出現接受了每個人的傾訴使得友情復燃超和平busters重新複合(母權主義)。而諸多例子中最明顯的,就得數2012年年初完結的動畫《罪惡王冠》了。


3. 霸權動畫

在日本存在這麼一個網路用語:「霸權動畫」。這是指的在某一段期間內動畫作品中DVD和BD賣的最好的作品,例如可以這麼說:「《魔法少女小圓》是2011年的霸權動畫」。

想讓「霸權動畫」從荒蕪中誕生幾乎是不可能的。大賣了的原作的動畫化(或是人氣系列的最新作)、有著觀眾號召力的製作人員、實力派的動畫工作室、以人氣聲優為中心的配音陣容、足夠的準備期間、加大力度的宣傳活動、使這些成為可能的充足潤澤的預算……在這一系列多種多樣的要素疊加而成的地基之上加以「運氣」這個最後的不可控力的時候,動畫粉絲才會受到巨大的撼動,「霸權動畫」才能誕生。就像1989年連載開始後漫畫累計銷量近億的周刊少年Magazine看板作品《第一神拳》中鴨川會長的那句名言:「並不是努力了就會有回報,然而!成功的都是經過了努力的!!」

而本文的主體,與上一篇的動畫考察11 在盛夏等待的五大主題(那朵花,拜託了老師,龍與虎,我的女神,E.T.)同樣是3月底完結的兩季度共22集的動畫《罪惡皇冠》(富士電視台系列)中,卻堆砌了遠遠超越了一部動畫為了成為「霸權動畫」所必要的要素。

由將《超時空要塞Frontier》引向成功的關鍵人物之一——吉野弘幸擔任系列構成,

《惑星奇航》(《PLANETES》)的大河內一樓以副系列構成的身份參加的劇本構成(需要注意的是,獲得極大成功的《CODE GEASS反逆的魯魯修》

里是由大河內擔任系列構成,吉野擔任副系列構成)。導演是在《DEATH NOTE》

和《學園默示錄HIGH SCHOOL OF THE DEAD》

中揚名的荒木哲郎。製作公司則是因《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

等一系列的國際性的成功作品而成名的實力派工作室Production I.G.。配音是由梶裕貴、茅野愛衣、花澤香菜、竹達彩奈等主演級的聲優擔當,廣告和包裝也是由製作出一大半「霸權動畫」的ANIPLEX擔當。

在這之上,遊戲公司Nitroplus也參加企畫,與《魔法少女小圓》

的虛淵玄並列為該公司的主要寫手的鋼屋作為各話的劇本寫手參加。角色設定原案是以pixiv為中心獲得網路上絕大支持的redjuice著手,

音樂是以《醫龍》系列而聞名的澤野弘之製作,

主題歌也跟角色設定同樣是由獲得以網民為中心的用戶人群絕大支持的、創造了眾多初音未來和Black Rock Shooter的名曲的supercell的ryo編寫。

放送檔也是近年來放出像是《交響情人夢》《那朵花》等人氣作品的noitaminA。可謂是固若金湯的完美布陣。

然而,該作DVD、BD第一卷的銷量在Oricon上卻僅僅停留於1萬張左右。雖然最近光碟銷量不景氣,大家都保守投放,累計銷量3000張就能收回成本,超過5000張就可以說是人氣作品了,然而考慮上述豪華的布陣,該作的製作方的期待值一定很高,說不準在企劃期還曾想衝擊《魔法少女小圓》等級的銷量。然而就算考慮了多多少少的誤差,這個數字仍然可以說是大幅低於了企劃的預期,可謂是投入和回報不成正比。

為何會出現這種狀況呢?當然,作品的質量和評價並不會必然性地與銷量之類的可視數據相掛鉤。曾經的《宇宙戰艦大和號》和《機動戰士高達》就是在播出時因為不受歡迎而遭到了停播,而後至今的人氣度可見一斑。然而《罪惡王冠》今後也會像這兩部常青藤作品一樣長久穩定熱賣么?恐怕不然。這裡的原因,筆者認為大概就是一種在該作品和圍繞這部作品的言論空間里的日式網路創造力中所顯現出來的、從父權的崩壞到母權的包容的演變趨勢了。


4. 超越霸權的罪惡

在動畫考察9里和本文文初筆者提到了,決定價值觀並給予個人生存意義的「大故事」崩壞後,面對這個自由而混亂、優勝劣汰的生存遊戲的世界,個人從「家裡蹲主義」到「決斷主義」的態度轉變的想像力在從《新世紀福音戰士》到《DEATH NOTE》的一系列ACG作品的主人公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那麼在了解了這個大的想像力轉變的背景之後,讓我們再來看看《罪惡王冠》的主人公集。集有著「家裡蹲」式的被封印了的記憶和傷痛,而對於造成自己「怕這怕那」、「過於在意旁人意見而畏首畏尾」的態度,有著明顯的自我認識並渴望改變。於是他做出決斷,加入了葬儀社並獲得了王的力量,使用體現了周圍人內心的void作為武器戰鬥。因為自己的力量而最終不情不願地當上了大家的領袖的集,在這種某種意義上使用別人生命的戰鬥中,失去了周圍唯一支持溫柔的自己的祭之後,確實感受到這種力量承載著他人的生命。卻因為這樣支持溫柔的自己的祭的犧牲,反而諷刺性地開始了一種祭所不願意看到的、父系權力式的暴君統治。

在這種統治下成功脫逃封鎖時,卻最終被周圍人所背叛的集,在被另一個父權式暴力的體現的涯剝奪並一度失去了王的力量之後,就像他的名字「集」的含義一樣,使用他的真我——作為自己內心的體現的void將包括自己曾經的父系權力式的統治在內的一切罪惡的結晶聚集包容了起來,從而解救了這個世界。然而他卻沒能解救女主角祈,只是承擔了她最終因使用void而失明的雙眼。這裡對於走出「家裡蹲」而在某種程度上是不情願地選擇了「決斷主義」的集來說,自己無論是以溫柔的形式、還是霸權的形式,都是一種父權式的態度選擇。而最後他選擇的、包容這些無論是自己又或是他人(就像最後一話中集所感受到的大家的故事都流向他)的「決斷」的一切後果,就像上文里提到過的「相對於有條件的父愛,母愛是無條件」的一般,是一種母權式的包容了。

在這裡,父權式的選擇某一種價值觀,或溫柔、或殘暴,對於片中的複雜的世界局勢,又或是對於經歷了這也不是、那也不妥的集來說,都不是一種具可行性的方案,而只有無條件地接受一個個父權式的價值觀霸權的好與壞、對與錯、功與罪,背負這一個個命運的總集合,才是「集」這個名字被賦予的命運和這種命運所書寫的母權式的包容。

同時,將作品裡的世界投射到現實中的時候,在由《新世紀福音戰士》中碇真治父親所象徵的父權式自上而下的價值觀統治和生存意義供給的「大的故事」失效後,人們漸漸不再從由地理或人文分類的社會整體中獲得生存的意義和理應遵循的價值觀,而是各自選擇各自的「父權」的價值觀。於是人們所信奉的價值漸漸不再以國籍或地域來分類,而是在這麼一種愛我所愛,信我所信的小的故事中(在《罪惡王冠》里就是各自所抱有的故事和背負的命運),在互聯網這個催化劑的作用下,以興趣和利益的不同分別組成各種群落(如哈韓、哈日,又或是動漫迷、軍事地理迷)。而這就是筆者在動畫考察9.5 「萌」時代「小故事」交流問題——從美少女遊戲,網路人肉到江蘇衛視非誠勿擾中提到的「萌」時代「小故事」交流問題了。為了支撐這種——存在內部成員之間的交流問題的,通過各自的小的價值觀和「故事」獲得承認的、「政治」和「文學」脫節的小集體、小羅曼(romance)並立的——世界,也就是為了支撐在《罪惡王冠》里各自為政的學園裡的狀況的,就不能是像選擇了某種或溫柔或殘暴的治理形式的、曾經的集的「父權的決斷」,而只有選擇最終話里集所選擇的、承受和包容一切故事的「母權式的對應」了。這就是《罪惡王冠》給予我們的深層次的啟示了。

既然這部作品給予了我們的作品觀和社會觀這麼多的啟示,那麼我們又該如何解釋在第一節里提到的它叫好不叫座的現實呢?很多人說這部作品的影像面和音樂面都很到位,確實地,其高水準的畫面和音樂很難讓人聯想到這只是一部電視動畫作品。同時,很多人將病端指向作品裡欠缺的邏輯性和人物性格態度的一貫性。也確實地,在集還是一個剛剛獲得王的力量還未理解自己的力量的意義的時候,贏弱的他受到了幾乎周圍一切人的支持,並在關鍵時刻受到建議行使中央集權式的將人分為三六九等的治理方式;而當他真正開始行使這種權利的時候,卻又遭到同樣是周圍幾乎所有人的反對和怨恨,並最終導致了對他的背叛。這裡雖然可能會存在人性陰暗面的一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理狀態和推卸責任的弱點,但是這種態度突變還是難免會讓人感覺有些許唐突。於是這裡的問題就是,在評判像《罪惡王冠》這部動畫作品的時候,我們究竟是應該從其給予作品觀和作品所處的社會背景中的人生觀帶來的意義所代表的學術角度,抑或是應該從其銷量和流通量所代表的經濟傳媒角度來評價呢?從前者的角度考察時,我們的評判可以保有信息強度(也就是意義),卻不得不放棄一定的媒體戰略(流通可能性);而反過來,從後者的角度考察時,我們的評判可以保有流通可能性(也就是可讀性),卻不得不放棄一定的評論意義。於是就有學者走前者的路線,批判後者缺乏深度;媒體人走後者的路線,批判前者的不具普遍流通性。這種各走各的路互相排斥的狀況給評論界也帶來了一種與前面所說的「父權」式小利益集體對立的狀況。那麼,我們此處需要的就是運用《罪惡王冠》教會我們的一種同時包含了兩者的「母權」式的評論,也就是第3節和第4節中筆者分別從流通性和含義嘗試考察的立足點。

5. 日式網路創造力

正如前面所述,人設畫面和音樂主題曲成為了《罪惡王冠》閃光點,而這兩個閃光點中體現的一個重要的要素,不論是從pixiv中脫穎而出的人設rejudice,亦或是從niconico和初音未來中脫穎而出的supercell的ryo,就是日式網路的創造力了。

之所以筆者將niconico和pixiv所代表的網路文化稱作日式網路,是因為她與最早從美國西海岸矽谷發起的先鋒主義網路文化是截然不同的。在美國,最初網路的發展主要是以「官對民」、「權威對民眾」的這種對立的範式從黑客發起的,當時政府和國家機器所控制的資源和信息知識通過黑客的鑽空子而流出,對於網路信息資源的公共化進程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從而使網路獲得了發展。這種先鋒主義精神也決定了美國今天的網路文化是以政治、新聞學、學問、技術前沿等的公共領域為中心獲得發展了的現狀。當初網路傳到日本的時候,也曾有過一種「網際網路能夠推動社會變革」的預想。然而,雖然都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於是乎就容易聯想到技術能夠決定和改變社會,可是仔細想想就會發現,科學技術總是作為社會的一部分而存在的,所以事實上是社會的意識形態才決定技術的使用方法。那麼這裡我們就要談到日本社會的文化性了。在2008年,有學者就指出日美的社會各自可以用液體分子的活動和氣體分子的運動模式來模擬。

也就是日本更具液體分子運動模式的濕性,美國更具氣體分子運動模式的乾燥性。(其中藍色為發散的氣體分子,紅色為黏著的液體分子)而從自然環境的濕潤和乾燥來分類的話,日本的濕潤氣候和其農耕社會也恰好與這種重視人與人之間聯繫的液體分子粘著型社會相對應,至於美國,其相對乾燥的氣候和游牧社會則對應了美國重視個人獨立的氣體分子發散性社會。而若有會日語並感興趣的人,在看過這篇(日本社會は母権制である -行動様式のドライ?ウェットさの視點から-)關於「日本社會是母權制——從行動樣式的乾燥性與濕潤性的視點看起」論文之後就會發現,上圖中藍色的氣體分子運動模式(模式D)所代表的就是一種相互離散移動的游牧文化,也就是一種以男性為中心的歐美乾燥型社會,而上圖中紅色的液體分子運動模式(模式W)所代表的就是一種相互接近(一體化)融合和固定的一種農耕文化,也就是一種以女性為中心的日本以及東南亞的濕潤性社會。這也就在一定意義上說明了,為何歐美的家族成員間的關係相較東南亞更為疏遠的原因。而這裡文化上以女性為中心的特點也恰恰體現在了以《罪惡王冠》為例的當代日本作品中的母權制。(參考江藤 淳的《成熟和喪失》(1967)土居健郎的《「依賴」的構造》(1971)河合 隼雄的《母性社會日本的病理》(1976)等經典文獻也會發現類似的結論:歐美是父性原理的 切斷,而日本則是母性原理的 包含)

弄清了日本文化中更重視人與人之間的聯繫這個社會性,我們再來看被這種社會意識形態所決定的網路技術在日本社會的運用,就會發現:日本網路比起內容更注重形式,更注重人與人相連的那種關係性,而網路文化也與美國的先鋒主義文化不同,更注重於「萌」這個詞所代表的私人領域的興趣和亞文化的範疇。也正是如此,日本網路成了各種互不相關的興趣世界子宇宙的並立世界,而主要的對立也不再是國家機器的權威對抗民眾,而是興趣文化社群的子宇宙之間的對立,也就是前面所說的一個個「小故事」間的對立。記得一個世紀以前夏目漱石在他的題為「近代日本的開花」中的演講提到,歐美的近代化是內發性的,而日本的近代化是單純模仿式的外發性的,所以才是不行的。而今天日本的這種重視關係和聯繫的社會性使得其網路文化遵循了與美國不同的演變途徑,以及這種演變獨樹一幟導致的世界範圍內的成功,正好證明了夏目漱石的話沒錯。也正是這種內在化了的、融合了日本文化的演變才帶來了日本網路的今天。

說到日本的網路文化就不得不說說日本最大的論壇2ch,國內很多宅人常去這個論壇獲取一手資源和訊息,而這個論壇的名稱「第二頻道」的由來卻鮮有人知道。之所以該論壇起名「第二頻道」,是因為論壇開設之初電視還佔有極為重要的媒體地位,當時重視聯繫性而敏感地怕落伍的日本人(現在有些30-40歲以上的日本人仍然)都主要是靠電視獲得社會信息,使得自己在社會中不會變得落伍或不合群。於是原本應該「反映」社會的電視這個媒體卻因其巨大的影響力在重視人際關係的日本社會中成為了「決定」日本社會氛圍的一種基調決定者,也就是一種「大的故事」。而日本關東地區並無2頻道這個台,於是2ch就成了人們獲得電視上獲得不了的訊息的窗口。可以說,在重視聯繫依附性的日本社會中,網路這個媒體想要獲得其一席之地,必然需要借用原本在這個社會裡有重要位置的電視媒體。

在比較電視和網路媒體的時候,我們有必要引入電影這個媒體。在Architecture(建構學)或是在傳播學上,如果說電影院中固定了內容的電影傳播了一個具有「信息完結性」的內容的話,那麼網路就是在傳播一個「永不完結」的、在其用戶體驗反饋中不斷更新的「永遠的β版」媒體,而電視在網路的登場之後,則漸漸開始拋棄了電影式的「信息完結性」而偏向網路的互動性,於是就有了各種由觀眾主導的選秀,各種民選的名人和新人在電視上登場,也造就了今天網路的畫師和編曲活躍在像《罪惡王冠》之類的作品當中。而像最近電影泰坦尼克的更新3D版重歸影院,則是網路對於甚至具有「信息完結性」的電影的一種影響的體現。可以說,日益主流化的網路媒體帶來的不僅是一個新的平台,更是一個對由電視、電影、廣播等等組成的整個媒體架構Architecture的更新。

日式網路的另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其創造力並不是像美式網路依靠個人的才華和魅力出頭的一種「America"s Got Talent」式的存在,

而是一種消費者們無意識的群體消費活動帶來的新世代的創造力。Web2.0的交互性以及各種博客和播客的普及,使得以往的單純的信息消費者的用戶和觀眾能夠成為發信者,然而這裡需要注意的是,他們卻不一定能夠具有創造力。例如美式網路之代表的Youtube的宣傳口號就是Broadcast Yourself,

也就是將自己呈現在網路空間上,於是就有了種種露臉的翻唱,或是熱舞,這些都是個人才華的一種展現。當中具有創造力的人被認可後才可能脫穎而出,可以說這裡就繼承了一種美國夢式的DIY開拓精神。於是這種個人主義和個人的前台化對應的就是網路實名制的Facebook。這也就是在網路出現的早期,未來學家所預見的一種美式網路的personal publication的未來,也就是producer和consumer的綜合體,在是消費者的同時也是創造者的prosumer的概念的誕生。

6. 「無名明星」的「母權性」

而在日本,網路的創造力則呈現在其對同人文化的延伸,也就是各種觀眾參與型彈幕動畫,MAD動畫和niconico上「歌ってみた」

「踴ってみた」

的二次創作。這些二次創作,都是在對原作品的世界觀、角色性格、亦或是人物外貌和關係的消費的同時,通過重組或者外延這些要素對於「如何將作品為了某種或某幾種需求」這個目標實現最優化後再創作的過程。這裡比較明顯的是一種日本式的槍打出頭鳥的文化,可以說日本的消費者更像是幕後的producer,從AKB的選舉決定演唱會出場人選和站位可以看出,一開始也許是秋元康這個製作人將她們推選出來的,但是到了後期,卻可以說是由一個個粉絲在選舉中,或是wiki中對成員們生活經歷的編寫中,共同創造出這個國民偶像團體的形象的。這點在國內的超級女聲之類的節目當中也是大同小異。而從網路或者網路時代中走出的「網民星」就或是像初音未來、

MAD中的偶像大師

一樣的網民智慧結晶的虛擬偶像,又或像是口罩姬

和Zombies

一樣帶著面具或口罩展示自我的幕後人物,也或像是GReeeeN一樣永不露面的牙醫歌手。

這些例子中儘管一開始也許有保護隱私或者營造效果的目的,但是其受到追捧的結果可以說是體現出了——這個時代的日本比起美國式的銀幕前的個人英雄主義更為崇尚幕後的producer。網路時代同樣是消費者成為了發信者,在美國則是展現為個人主義漸漸抬頭,一個個嶄新的個人形象出現在了前台;而在日本則是一種以角色、藝名或者綽號的形式匿名、集團式的製作。相對於基本上倡導實名制的Facebook,這種匿名性就展現在了2ch的匿名性之上。這種匿名性在一定程度上就保護了發言者和參與者的隱私,使其不必太過在意自己的言行後果,而這種包容性的空間也是與前面所說的母權包容性是相通的。

日式網路創造力給我們帶來的啟示,其實和日本的各種文學影視作品給我們帶來的啟示是一樣的,正如筆者在動畫考察11 在盛夏等待的五大主題(那朵花,拜託了老師,龍與虎,我的女神,E.T.)的日常主題里所提到的,在日本這個母權式的社會環境當中,雖然槍打出頭鳥、個人難以突出重圍,日本人卻並不刻意在常識的外部尋找新的可能性,而是在無意識中這種母權式的故事和日常的內部深處就實現了集體創作。就像夏目漱石所言,需要的並不是在外部,而是一種沉下心去根部挖掘的精神。而這就是日式網路創造力的所在。


郭文放

2012年5月2日初稿

2012年7月28日C82改稿

2014年7月23日最終更新

日本東京


本文出自: 動畫考察 - 知乎專欄

【專欄已於2016.6.26開啟讚賞,您的讚賞將直接幫助豐富和提升對動畫的考察】


日文版:

(「萌」時代「小さな物語」の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問題における)父権の崩壊から母権の包容―『ギルティクラウン』から日本式ネット創造力

はじめに

 2008年に出版された『00年代の想像力』において、著者宇野常寛は1995年の『エヴァンゲリオン』から當時最新の作品?『デスノート』までの一連のアニメ?実寫作品に焦點を當て、この20年間日本人が住む世界の環境変化及びその変化が如何に作品內の世界観とリンクしているのかについて、以下のように結論付けた:高度経済成長期以降「不自由だが溫かい(分かりやすい)社會」から「ある程度自由だが冷たい(分かりにくい)社會」へと転換していく中で、1995年の平成元年不況と地下鉄サリン事件を転換點に、人々の経済発展神話消滅した社會への不信感がかつてない頂點に至った。そして、その不信感がまず『エヴァンゲリオン』の主人公?碇シンジが象徴するような引きこもりの心理主義の想像力に繋ぎ、やがては『デスノート』の主人公?夜神月が象徴するような決斷主義の想像力までに遷移させた。このように、宇野はいわゆるオタクが消費する物語の変化からその背景にある社會的原因を見つけ出し、その両者と連動したロジックが作品に持ち出す味付けを解明した。そこで、筆者はその作品から環境という迴路を逆手にとり、まずは社會背景の構造変化からその背景における作品の魅力を論じ、それから又現実に投影してみたい。それは、作品世界と現実世界との間で行き來することで、作品から現実世界への啓示を得られるだけでなく、現実世界で作品から得られる想像力とクリエイティビティをも発揮する可能性が秘められているからだ。そして、このような思考往復運動こそ、本文のような評論が目指すべきところであろう。

「萌」時代「小さな物語」

 宇野の言う引きこもりの心理主義からサバイバルゲームの決斷主義という流れの背景に、ある価値観の遷移が存在している。それはかつて社會全體を參考に個人の価値観を形成する方法論が、経済の崩壊とグローバリゼーションの進行と共に崩れたことによるものである。すなわちかつてない情報の多様性と利便性が社會全體のイメージ像を摑みにくくしたことである。評論家の東浩紀が2001年に出版された著書『動物化するポストモダン』に、この遷移に関してこう主張した:人々がこのような自由かつ混亂な近代社會において、唯一共通するものはこの社會全體を代表する「大きな物語」の下で個々が選んだ趣味主張と価値観を代表する「小さな物語」を読み込む行動様式である。彼の言う通りに、人々は混亂する中で碇シンジのように悩む末、無意識的に夜神月の決斷主義式を選ば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このようなポストモダン狀況の進行により、「大きな物語」が解體した中で、人々はもう歴史や社會から「大きな物語」を受信するのではなく、情報の海という靜態の存在であるデータベースから自分と合った情報だけを抽出して一個一個の「小さな物語」を生成した。ネット上に棲み分けられている掲示板、學校にある様々な部活がその「小さな物語」の現れである。そんな狀況の中で、今まで生存意義や価値観を提供するための越境する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がまるで必要ではなくなった――東はこれを「動物化」と稱した。

 しかし、このような物語生成の共同性から、ないし一種の多元宇宙中の島宇宙の集合體から現代社會を見たときに、果たして島宇宙間の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は本當に必要ではなくなり、存在しなくなるのだろうか?この平和な現代社會において、小さなネット上の炎上から大きなテロ事件の連鎖まで、「小さな物語」の間の摩擦やぶつかり合いが途絶えずにある。そんな中で安定的かつ効率的に発展するためにも、このような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は存在するべきであり、十分必要であると言える。

「父権主義」から「母権主義」

 ここでは二つの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の様態を提示したい。一つ目は歐米が代表である「父権主義」式の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であり、もう一つはアジア、特に日本が代表である「母権主義」式の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前者は元々男性を中心とした権力で、ここではトップダウン式の國家と市民、親と子式の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後者は元々女性を中心とした権力で、ここでは多様な価値観を受け入れられる包容力に満ちた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だ。この點においては、元の意味の父親と母親の子に対する態度から見ると分かりやすい。よく言われるあるキャラクターに萌えるというのは、実は父性愛の態度に近い。では、そもそも「父性愛」とは一體何だろうか。たとえば社會心理學者のエーリッヒ?フロムは父性愛についてこう記している。

 父親の愛は條件つきの愛である。その原則は「おまえが私の期待を満たしているから、おまえの義務を果たしているから、私に似ているから、私はおまえを愛するのだ」というのである。

[中略]

 父の愛の性質の中においては、従順が主な徳であり、不従順は主な罪であるという事実が見られる――その罰は父の愛が撤回されることである。

フロムは母性愛の原則を「無條件の愛」だとする一方で、父性愛を「條件つきの愛」と定義する。そして「萌え」もこれと同様のことが言える。東が言うように私たちは美少女キャラクターの容姿に、仕草に、性格に萌える。しかしそれが自身の要求――「萌え屬性」と乖離していた場合に、そこに「萌える」というリアクションは発生しない。ツルペタ屬性の持ち主にとって巨乳は不必要な脂肪の塊だし、ただひたすら無條件的な承認をキャラクターに欲している人物にとって、ある種の暴力性を備えたツンデレはウザいだけだ。

 このように期待を裏切る存在は「萌える」対象から外され(父親から自分の子だと見なされなくなり)、「萌え=父性愛」を注がれない存在となる。このような父性愛は「父権主義」式の価値観誘導性のある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とピッタリ相応していて、同時に母性愛の自分の子に対する無私な愛は「母権主義」式の多種多様な価値観を受け入れる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とも相応している。

 最近話題になったアニメ作品の中にも、このような「父権主義」「母権主義」の概念がいろんな形で含まれている。2011年年初の『魔法少女まどかマギカ』では、各自の目的と信念の下で自分を犠牲して戦う魔法少女たち(父権主義)をまどかが世界のルールそのものを書き換えることによって、全ての魔法少女のソウルジェムに溜まった穢れを吸収した(母権主義)。同じく2011年春の『あの日見た花の名前を僕たちはまだ知らない。』では、ヒロインのめんまの事故死以降、バラバラになった皆が各自の目的で生活をしていたが(父権主義)、幽霊めんまの出現により皆がやっと心の奧のめんまへの想いを言葉にして吐露することになり、嘗ての友情の印であった超平和バスターズが再復活することが出來た(母権主義)。しかし、その數々の例の中で両主義が顕著に現れているのはおそらく2012年年初に完結したアニメ『ギルティクラウン』であろう。

覇権アニメ

「覇権アニメ」というネットで生まれたジャーゴンがある。ある期間內に放映されたアニメ作品の中で、もっともDVD?BDを売り上げたタイトルのことを指す言葉で、たとえば「『魔法少女まどか☆マギカ』は2011年の覇権アニメ!」のように使う。

「覇権アニメ」が何もないところから生まれてくるケースは極めて珍しい。大ヒット原作のアニメ化(ないしは人気シリーズの最新作)、集客力のあるスタッフ、実力派のスタジオ、人気聲優中心のキャスティング、十分な準備期間、入念な広報活動、それらを可能にする潤沢な予算……といったさまざまな要素を積み重ねて整えた下地に、「運」というコントロール不可能な最後の力が加わったとき、アニメファンは大きく揺り動かされ、「覇権アニメ」が生まれる。

『ギルティクラウン』(フジテレビ系)は、「覇権アニメ」になるための要素を、必要をはるかに上回る水準で積み上げたタイトルだった。『マクロスF』を成功に導いたキーパーソンのひとりである吉野弘幸がシリーズ構成を務め、『プラネテス』の大河內一樓が副シリーズ構成として參加するというシナリオの布陣(ちなみにスマッシュヒットを飛ばした『コードギアス 反逆のルルーシュ』では、大河內がシリーズ構成、吉野が副シリーズ構成を擔當)。監督は『DEATH NOTE』『學園黙示録 HIGHSCHOOL OF THE DEAD』で名を馳せる俊英?荒木哲郎。製作會社は『攻殻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など數々の國際的ヒット作で知られる、世界に冠たる実力派スタジオのプロダクションI.Gキャストも梶裕貴、茅野愛衣、花澤香菜、竹達彩奈といったいずれも主演級の聲優を集め、広報やパッケージの展開は「覇権アニメ」の大半を送り出しているアニプレックスが擔當した。

さらにはゲーム會社?ニトロプラスも企畫に參加し、『魔法少女まどか☆マギカ』の虛淵玄と並ぶ同社のメインライターである鋼屋ジンが各話のシナリオとして參加し、キャラクターデザイン原案はpixivを中心にネットで絶大な支持を集めるredjuiceが手がけ、主題歌はこれまたネットユーザーを中心に若者に高い人気を誇るsupercellのryoが書き下ろす。放送枠も『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や『あの日見た花の名前を僕達はまだ知らない。』などを送り出してきたノイタミナであり、どこをとっても失敗するはずのない布陣になっていた。

ところが蓋を開けてみれば、DVD?BD1巻の初動売上枚數は、オリコン等のデータ調べでは1萬枚強にとどまった。累計売上が3,000枚を超えればペイライン、5,000枚を超えればヒット作と言われる昨今だが、上述した通りの豪華な布陣から考えて、関係者の期待値は相當高かったことだろう。あわよくば『まどか☆マギカ』級くらいには考えていたかもしれない。しかし、その數字は、多少の誤差を考慮しても大きく下回ってしまった。

どうしてこんなことになってしまったのだろう。當然の前提として、作品の出來栄えや評価は、売り上げなどの目に見える數字と必ずしも連動するものではない。かの『宇宙戦艦ヤマト』『機動戦士ガンダム』とて、本放送時には打ち切られている。しかしながら『ギルティクラウン』の場合はどうなのか。恐らくその二作のようにはならないだろう。ここで、筆者はその原因を作品と作品をめぐる言論空間に存在する日本特有のネット想像力の中の父権の崩壊から母権の包容への変遷に探ってみたい。

「覇権」を超える「罪」

 まずは『ギルティクラウン』の主人公?集をみてみたい。集は「引きこもり」式の過去の封印された記憶とトラウマを持ち、他人の意見が気になりすぎて、自分のあれこれ心配して思い切りが悪いところもすごく気になるのでいつも変わりたいと願う。その結果葬儀社に入り、王の力を得て、周囲の人の內心の現れであるヴォイドを武器に戦う。自分の偶然得た力で目立ちたがらない集は不本意ながらもリーダーとして選ばれ、ある意味人の命を使って戦う。そんな戦いの中で、自分の「優しい王」というポリシーを唯一支え続けてきた祭の死が彼にその命に掛っている力の恐ろしさを思い知らせ、皮肉にも力の効率化と安全性のために集は「優しい王」を捨て、「父権主義」的な暴君統制を選ぶ。このような父権統制下に街の封鎖からようやく突破できた皆が集にはむかい、もう一人の父権主義式暴力の體現である涯によって集は一度力と片腕を失う。再び力を得た集は自分の內心の體現であるヴォイドを使って、その名のように、自分のかつての父権主義的な統制を含めた、全ての人の罪の結晶を自分の身に集結し、やがては命を失うはずのいのりに掛かった呪いまでも背負い、全ての罪と憎しみを自分が包み込んだ結果、世界を危機から救った。

 この「引きこもり」から脫出し、ある意味不本意ながらも「決斷主義」を選んだ集にとっては、父権主義的な覇権を選ぶにしろ、優しい王を選ぶにしろ、どっちの選択肢もただ単に父権主義的に態度を選んだだけである。そして最後に自分と他人の「決斷」した物語の善し悪しを全部包容すること(最終話に集が感じる皆の物語が彼に流れてくるということ)は、まさに母親的であり、母権主義の包容性そのものである。作品世界では、父権主義的に価値観を定め、厳しかれ優しかれ、今まで自分を取り巻く複雑な世界形勢を経験してきた進退窮めた集にとっては選択肢には入らない。集という名前に付與された運命のように、無條件的に父権主義的な価値観の相違を受け入れ、良い悪い、正しい間違いといった、一個一個の運命の集合を全て背負うことだけが答えであり、それこそが母権式の包容なのである。

 作品の世界を現実に投影してみよう。『新世紀エヴァンゲリオン』の碇シンジの父が象徴する父権主義的なトップダウン式の価値観統制と生存意義を供給する「大きな物語」が失効した後に、人々は地理學?人文學的に分けられている社會全體から生きる意義と信じる価値観を取得するのではなく、各自が自分の信じる「父権」的価値観を選ぶようになった。そして、人々の信じる価値自體も國籍別や地域別では分類しきれなくなり、「自分が愛する物だけを愛し、信じるものだけを信じる」ような小さな物語(『ギルティクラウン』の中の各自が抱いているような物語や背負っている運命)の中で、インターネットという觸媒の影響もあり、それぞれの趣味とプロフィットの下にいろんな群落が形成された(韓流好き?アニメ好き?軍事好き等々)。そんな內部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の問題を抱えている、小さなロマンス並立の「政治」と「文學」が分離した世界を支えるため――即ち『ギルティクラウン』の學園內の各自思い思いにやっている狀況を支えるため――に、嘗て集の父権主義的な決斷で選んだ優しい?厳しい政治では到底適わないので、最終話の集が選んだ全ての小さな物語を受け止め、包容する母権主義的な対応こそが選ぶべき選択肢である。そして、これこそは『ギルティクラウン』が與えてくれた「小さな物語」間の交流性に関する啓示である。

 では、視聴者の作品観?社會観にそれだけの啓示を與えてくれたこの作品がどうして予想より売れなかったのだろうか。映像面と音楽面だけはよく評価されているように、高水準の畫面と音楽は、テレビアニメとは思えないほどの出來となっている。作品の弱點を「欠陥したロジック性とキャラクターの性格態度の一貫性」に求める人もいる。確かに王の力を得たばっかりの軟弱な集に、力を駆使するよう勧めていた周囲の人々がピンチを乗り切るために、やっと力を使い覇権を狙い始めた彼を真っ先に反対し憎み、最終的に裏切ったのは唐突だ。ここで問題になっているのは、『ギルティクラウン』のようなアニメ作品を批評する時に、作品が類似作品の作品観と作品が存在している社會背景の中の人生観に與える意義という學術的な角度から評価するか、それとも売上と流通量という経済とメディアの角度から評価するのか、である。前者の角度から評価した場合、批評に強度(意義)こそあるが、ある程度メディア戦略(流通可能性)を諦めざるを得ない。逆に後者の角度から評価した場合、批評に流通可能性(可読性)こそあるが、ある程度批評の意義を諦めざるを得ない。そして、前者の道を行く學者たちは後者の強度の無さを批判し、後者の道を行くメディア人たちは前者の普遍性の無さを叩く。そんな各自「己の道を行く」お互い排斥しがちな狀況が評論の世界にも前にあったような「父権主義」式の利益小集団対立しあう狀況を齎した。そこに必要なのは、『ギルティクラウン』から授かった、同時にこの二種類の評論を含んだ「母権主義」式の評論であり、そして、それも前文に筆者が流通性と意義両方の角度から考察してみた立腳點である。

日本式ネット創造力

 前文の通り、キャラ設定、映像と音楽主題歌が『ギルティクラウン』の誇るべき特徴である。その特徴から表わされた一つの重要な要素は、pixivから頭角を現したキャラ設定のrejudiceにしろ、niconicoと初音ミクから才能が現れたsupercellが選んだ若き歌い手のryoにしろ、どちらも和式のネット想像力と親密な関係を持っている。筆者がここでniconicoとpixivが代表するようなネット文化を和式のネットと呼んだのは、その文化自體は最初アメリカ西海岸のシリコンバレーから始まった、パイオニア精神の満ちたネット文化とは全く違うからである。

 アメリカにおける最初のネットというのは、「オフィシャル対民間」、「権威対民衆」という対立の図式の下で、ハッカーたちによって発展して出來たのだ。當時のハッカーたちは初期ネットワークのいろんな破綻や盲點を使って、政府や國家機器がコントロールしていた資源や知識?情報を盜み出し、最終的にネット情報資源の公共化進行に大きな役割を果たせ、ネット自體をも発展させた。そのパイオニア精神があったからこそ、今日のアメリカのネット文化が主に政治、情報メディア學、學問、技術などの公共領域を中心に発展した狀況になっている。そのネットワーク技術が最初に日本へ広まった時も、アメリカと同じような社會変革の予想が立てられていた。しかし、その科學技術のイノベーションが社會を決め、変えていくというもっともらしい考え方は、日本というアメリカと違う國においては安直過ぎたのだ。実際、科學技術自體も社會の一部として存在しているのに過ぎず、それ故に多くの場合、社會全體のイデオロギーがその技術の応用方法を決めてしまうのだ。

 それでは、どうして日本社會においてネットワーク技術が違う形で応用され、違う和式のネット文化が形成されたのだろう。ここでは、2008年に大塚いわおが書いた論文「アメリカ的,日本的なパーソナリティの認知と気體,液體の運動パターンとの関係」を參考したい。著書における大塚の結論は、日米の社會は液體分子と気體分子それぞれの運動パターンで參照することが出來、そして日本人は液體分子運動パターンのように液體的であり、アメリカは気體分子運動パターンのように気體的である。※図1(図1の通り、青いのは発散的な気體分子、赤いのは粘著的な液體分子)自然環境の濕潤さと乾燥さから分類しても、日本の濕気のある気候と農耕社會の伝統はちょうど人と人のつながりを重視する液體分子粘著型の日本社會と対応していて、アメリカの乾燥した気候と遊牧社會の伝統は個人の獨立を重視する気體分子発散型のアメリカ社會と対応している。

 同じく大塚が2000年代初頭に発表された論文「日本社會は母権制である -行動様式のドライ?ウェットさの視點から-」からも、この図の中の青い気體分子運動パターン(パターンD)が離れて各自離散した運動の遊牧文化、即ち男性を中心とした歐米の乾燥型社會を代表し、赤い液體分子運動パターン(パターンW)がお互い近付けあって、融合し定著した農耕文化、即ち女性を中心とした母性原理の「包含する」機能を持つ日本及び東南アジアの濕潤型社會を代表していることが分かる。それはある程度歐米の家族の関係が東南アジアに比べて疎遠であることの説明にもなるが、興味深いのは、ここの文化上の女性を中心とした特徴は『ギルティクラウン』のような當代の日本の作品の中で母権主義という形で現れたことである。

 この日本文化における人と人のつながりを重視する社會性を再認識した後、もう一度その社會イデオロギーによって決定されたネット技術の日本での応用をみてみよう。日本のネットは內容より形式、人と人がつながっている関連性を重視しており、それゆえネット文化もアメリカのパイオニア精神と違って、「萌え」という単語が代表しているような個人興味領域とサブカルチャーに特化している。つまり、日本のネットはアメリカの國家機器の権威と民衆の対立の代わりに、お互いに相関しない興味世界子宇宙並立空間となり、それによって形成された趣味文化グループ間の対立、即ち「小さな物語」たちの間の対立で成り立っている。一世紀前に夏目漱石が「近代日本の開花」という名の講演會において、「歐米の近代化は內発的で、それに対し日本の近代化は単純に見よう見真似の外発的なものであり、完全なる近代化とは言い難い」と述べた。そして、今日のアメリカと違う道を辿った関連性を重視した日本ネット文化と、その特殊な文化表現が世界的に成功したのは、まさに夏目の話を証明した。すなわち、その日本文化の変化を融合した內発的な変遷が日本のネット文化の繁栄を齎したのだ。

 日本のネット文化を論じるときに、日本最大のネット掲示板2chから目を離してはいけない。海外のオタク達も、よく情報入手しに行く同掲示板なのだが、彼らの中には「2ちゃんねる」という物に込められた意味を知っている人は少ない。當初掲示板を立ち上げた時に、テレビというメディアがまだ大変重要な地位を占めていた。連攜性を重視する、時代遅れになりたくない敏感な日本人は、主にテレビから最新の情報を得て社會性を保っていた。そして、本來社會を反映するはずのテレビというメディアが、そのあまりにも大きすぎる影響力を用いて、対人関係を重視する日本社會における、お茶の間の雰囲気から社會全體の雰囲気を決めるものとなった。(それも一種の「大きな物語」と言えよう)

 「2ちゃんねる」と名付けられたのは、関東地域においてチャンネル2が存在せず、ネット上の2chが「テレビからでは得られない情報の窓口となる」からだ。連攜性を重視する日本社會において、ネットというメディアがその立ち位置を得るためにも、まずは社會において重要な位置を持つテレビ媒體の力を借り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と言えよう。

 テレビとネットメディアを比較する場合、映畫を取り入れると面白い。アーキテクチャーとマス?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の理論からすると、もし映畫館という箱ものの中に流されている映畫が「情報完結性」を持つ內容と言い、そういった意味で映畫は「完結された」メディアと定義するのであれば、ネットはユーザー體験とフィードバックによって更新し続ける「永久に完結しない」β版メディアと言えるだろう。そしてテレビも、ネットの登場以降だんだん映畫のような「情報完結性」を脫ぎ捨て、ネットの交互性に近付けたと言っていいだろう。

 視聴者が選ぶ出演者、視聴者が決める番組內容、今となっては視聴者が番組に出てもおかしくなくなった。そんな中、ネットの描き手と作曲家が『ギルティクラウン』のようなテレビアニメ作品の製作に參加することも、この流れの結果と言っていいだろう。最近の映畫『タイタニック』が3Dになって劇場に戻ったことも、ネットが「情報完結性」の持つ映畫にまで影響を及ぼしていることの現れである。

 だんだん主流化になりつつあるネットメディアが齎したのは、新たな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だけでなく、テレビ、映畫、ラジオ等々のメディア全體のアーキテクチャーの更新そのものである。

 日本式ネットのもう一つの重要な特徴は、アメリカ式のネットのような個人の才能と魅力によるアメリカ人気のバラエティ番組「America"s Got Talent」式の存在ではなく、消費者全體が無意識の消費活動の中に作り出す斬新なる想像力である。ウェブ2.0の交互性とブログ、Youtubeなどの普及が今まで情報消費者だったユーザーと視聴者を発信者に変わらせた。しかし、その発信者と成りえた人たちは創作力を持っているとは限らない。あの有名なYoutubeはキャッチコピーをBroadcast Yourselfにした、そして、ユーザーが顔を出して歌ったり、踴ったりして個人の才能を不特定多數の人にアピールすることが出來るようになった。アメリカのフロンティア精神の下に、その中から創作力のある人のみが選ばれ他のメディアまでに頭角を現す。ここでの個人主義と個人の前面化は実名制のFacebookとうまく連動している。それは、ネット初期に未來學者が予想していたアメリカ式のPersonal Publicationの未來、すなわち、ProducerとConsumerの総合體である消費者であると同時に創作者でもあるProsumerの概念と相応している。

「無名スター」の「母権性」

 日本ではどうだろうか。日本のネット創作力は同人文化の延長線にあるように思える。すなわち視聴者參加型の弾幕動畫、MAD動畫、niconicoの「歌ってみた」「踴ってみた」などの二次創作のことである。この様な二次創作は、本家の世界観、キャラの性格、或いはキャラクター外見と関係性を消費しているのと同時に、それらの要素を再編成、或いは外延する試みである。そして、それが作品をあるニーズに向けて最適化し再創作こととなる。ここで顕著なのは、日本式の「出る杭は打たれる」という橫並び文化である。日本のコンテンツ消費者たちの一人一人はむしろ舞台裏のプロデューサーとなった。AKB総選挙やコンサートの立ち位置など、今となっては普通のことを事例にとって見ても、最初はプロデューサーの秋元康が彼女らをプロモートしたのかもしれない。だが、ある程度の人気になってからは、この國民的アイドルグループのイメージは、その一個一個のファンによる選挙、或はWikiでの書き込みによる記録で描かれていると言っていいだろう。ネットやそのネット時代から登場した「スター」たちは、ある時は初音ミクやMAD動畫の中のアイドルマスターのメンバーたちのようなネットの住民の知恵の結晶でできたヴァーチャルアイドルであり、ある時は愛川こずえやZombiesのような仮面やマスクで顔を隠し自分をアピールしている「無名のスター」、又ある時はGReeeeNのような正體をずっと曬さない歯科醫歌手などである。それらの例に、最初はプライバシー保護や雰囲気作りの目的があったとしても、似たような「仮面スター」達が次々と出てくることは、今の日本ではアメリカ式の前面化した個人スター主義よりも、舞台裏のプロデューサーたちの方が受けていることを証明していると言わずを得ない。ネット時代に同じく受信者が発信者になったとしても、アメリカでは個人主義が台頭し、才能の持つ個人が次々と前面化したのに対し、日本では、キャラクター、ニックネーム、芸名などの形式で集団式の製作が行われている。そして、実名制を謳うFacebookに対して、この匿名性が2chの匿名性と化した。その匿名性も一定程度に発言者とメンバーのプライバシーを保護し、自分の言動にそこまで気を遣わなくて済み、「母権主義」的な包容性のある空間となった。

最後に

 日本式のネット創造力が與えた啓示は、日本の「ギルティクラウン」のような映像作品の啓示と一緒である。それは、日本という「母権主義」的な社會環境の中で、「出る杭は打たれる」から個人はなかなか前面化しないが、日本人はわざわざ常識の外部から新たな可能性を探るのではなく、無意識の中にこのような「母権主義的」な物語や日常の深い內部から集団創作を実現した。まさに夏目の言う通りで、必要なのは外部のものではなく、落ち著いて文化の核に存在する潛在力を掘り起こすことである。そして、それこそが日本式ネット創造力である。

―2012年C82書下ろし版―


期待太高了,導致摔得很慘。
現在回頭看,主要問題:1、世界觀的展開細節粗糙;2、劇情的實際執行存在問題,邏輯混亂;3、劇中人物塑造出了問題,平衡性不足,潤滑不足。

其實還是能看的,比現在不少東西強。


目前看了前12話,只談個人感想。罪惡王冠是個大雜燴。有酷炫的特效,高大上的bgm和各種殺必死,也的確有內涵,說了很多東西。短短十二集,每集單獨抽出來都不錯,有熱血的機戰,有展露腹黑的鬥智(雖然都是以外掛為作戰計劃的核心),有被朋友背叛的黑暗,有海邊遊玩的福利,有解脫朋友之弟痛苦與哲學思考,有缺少關愛的官二代,有失落後幼馴染的激勵,還有結局大場面的拯救世界加回憶殺。問題就是主線支線日常或糅雜不清,或彼此分裂。如果這是以前50多話一季,可以幾級日常一集主線的長篇,這樣沒有可以,可罪惡王冠一共只有22話,編劇把太多內容放在裡面了,使節奏變得非常混亂(比如說白血球和原處之石,整個出現都非常突兀毫無鋪墊,結局失落聖誕節降臨時我恍惚間以為自己退了動畫去打寄生前夜了),可以說罪惡王冠本來會是一塊優秀的玉石,但是工匠卻將其打碎後以極其不恰當的方式拼了起來


婊王冠是因為他當初是揚言要超越魔法少女小圓,結果高開低走,後面還做了負面營銷。
其二,26集的篇幅並不少,影視動畫想講道理要靠好的故事而不是強行展開,動畫編劇不是哲學家,就算剖析完了王冠也沒什麼太了不起的道理,知乎有人寫過剖析,自己去看,而且,孤芳自賞的哲學家並沒有人會欣賞,畢竟動畫是泛娛樂產物。
第三,在有限的篇幅里選擇犧牲表現強項港道理,作為腳本家的堅持我是很欣賞的,但除此之外,也是才能頂不上去的表現。我看過他的不少腳本,感覺就是大河內沒有定位好自己,他不是一個能講出太多道理的作家,他的特點是能很好的把握故事的高低潮的運用,他還沒能走出魯路修的影子。
還有,我十分噁心這種彷彿不負責任的噱頭做法,就好像現在遍地走的炒話題刷數據的國產網遊一樣,進去一看就懵逼了。做的不好,誰都可以婊,反正也不缺真愛/腦殘粉洗地。太寬容了反而會傷害到這個動畫人圈子的生態,我特么就不點名四月某大作了,科科。


每個人對動漫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吧。說一下我的個人看法吧。
首先,先從動漫的角度說,罪惡王冠是一部非常優秀的作品。Production I.G公司不需要去多說,其公司生產的動漫質量相對都比較高。雖然這種東西不能夠去量化評判,這裡就說說我個人的想法。罪惡王冠的畫質是優秀的,如果我打分可以打到A+,從王冠的畫質,打鬥動作流暢度與精細程度,還有部分3d效果呈現等等,在當年都是屬於極高水平的。11年的作品能夠打到這麼高的素質,幾乎可以和同為10月番的fate/zero媲美。bgm與音樂上,我會給S,這部作品完全就是澤野弘之個人秀,也可以說是澤野弘之真正為廣泛大眾所熟知的一部作品。當然澤野弘之的音樂製作水平並不僅僅是通過這個作品表現的,比如說高達獨角獸。澤野弘之的bgm不需多說,插入曲β?ο?更成為了acg圈的神曲,其中的音樂部分則是由egoist和supercell負責(實際上有很大共通),保持了其團隊一貫的質量。人設和聲優我會給A,祈妹的人設我給S(我不廚祭妹),綜合來看其人設美如畫,聲優陣容質量很高。原諒我動畫看得少,梶裕貴在之前好像沒有擔任過動漫大作的主角,王冠算是第一個,從此也開啟了梶裕貴的飛黃騰達之路——no.6的紫苑,加速的肥豬,魔笛的阿里巴巴,巨人的艾倫小天使,子彈的變態蓮太郎等等。其餘的聲優中有資歷比較老的肉村,坂口,子安,也有當時剛剛出道時間不是特別長的毛衣,香菜(姑且算是出道不久吧),竹達彩奈。每個人對角色的詮釋都是不錯的。在這些方面王冠做的很穩定,我覺得可以和fz媲美。而其最大的爭議點則在於其劇情。
關於劇情,看過動畫作品後的人會給出兩種評價——極好和極差。我個人是偏向前者的。首先我再談論這部動畫的時候我自己也未能完全的領悟到動畫所表達的全部內容。我看了不止一遍但是可以說並不能夠完全看懂。首先從差的方面來說。就像是前面冊無米空醬童鞋所說,這部作品有硬傷,其一是tv動漫對一些問題的交代不夠,很多背景只是簡單地提了一嘴,但是並沒有詳細的說明,所以造成了看動漫時對於一些概念或者是前因理解模糊,其二則是一個看似草草收尾的結局。不得不說這部動漫我剛剛看的時候我認為是神作中的神作,這部動漫也常常和勒魯什去比較(當然我也覺得勒魯什是一部優秀的作品,勒魯什和王冠好像是正好相反,一個是結局救全作,一個是結局毀全作),但是隨著劇情的發展,我也產生了一些疑惑,尤其是在動漫過半之後。後來我補玩了《失落的聖誕節》,回頭又看了一遍,也有一些自己的理解。
編劇是吉野弘幸是和大河內一樓,這對負責人還共同負責過另一部動漫名字叫做《反叛的勒魯什R2》,注意是R2,就是那個前面坑爹結局救火的R2.而第一季勒魯什的負責人中則沒有吉野弘幸。吉野弘幸的作品我都十分喜歡,其中除了勒魯什之外最經典的則是高達的種子與種命(原諒我是種子廚,有人會噴種子種命就是偶像爛劇balabala之類的,每個人有自己的不同看法拉~)。所以說這對組合的實力我是十分信任的,並且抱有極大期望。
首先是從中二的正常向來。這是一部動漫,而且是一部面向於綜合性觀眾群體的動漫,就像是第一版fate/stay night中DEEN選擇了第一個坑爹的fate線其目的是為了迎合廣大觀眾的觀看需求。這裡有把妹有後宮有扭曲的戀情,有打鬥有矛盾還有一些看似影射政治的內容。如果從淺層及角度來解析其實蠻簡單地。首先一個追星(祈妹)少年因為機緣巧合碰到了視頻里的明星,然後拿到了不該拿到的力量(王的力量),莫名其妙的被捲入了一場風波中。這個劇情很合理,也是日本動漫通常的開篇手法。然後就是集從被動完成任務,對自己的現狀十分猶豫,再到擁有了友情愛情,以及主觀能動性,融入到了葬儀社設個團體一直到第一次Lost Christmas,涯第一次領便當。集所獲得是王的力量,而涯的死毫無疑問是對王的力量的解放。沒有了領袖的團體毫無疑問擁有者王的力量的集自然要承擔其力量的相應代價。於是集成為了反抗政府團體(被困在隔離區外的東京)的首領。而他身邊的人對他的力量有所懷疑,包括他的朋友們。為什麼祭會死。集和祭是王冠里支持率比較高的cp,祭的死很隨便,一次任務,然後擁有王的力量的集莫名其妙地送了人頭,搭上了就她的祭妹子,妹子又被流彈掃到了void,然後被一些人看到了。這裡一切安排其實是合理的。首先為什麼選擇祭死。祭妹死後造成的一個直接的結果是void的本質初步曝光,被毀壞void的人也會隨之死亡,這個是集自己也不知道的,而祭妹的死無疑是一個導火索(谷尋看到了但是沒有告訴集真相)。而這些人中包括是原有的葬儀社成員(阿爾戈),學校成員(亞麗沙,颯太)本身已經對集未知的能力產生了不信任感,而祭又是這個群體(不包括祈妹和相愛相殺的基友谷尋)唯一一個可能對集有疑惑但是卻全心全意對待集信任集的人。祭妹的死毫無疑問對集是一個打擊,也增強了其對基友和女友的依賴性,對自己的權力握的更緊,這也是集黑的主要原因。作為首領,一不能得到周圍人的信任,而不能信任別人,這樣一個孤獨者只能儘可能的保護自己,所以造成了這種黑化。而之後體育館裡供奉院的亞里沙知道void碎裂後人也會死的真相後所組織的幕後反抗組織以及涯的復活,然後讓集變成了楊過。這個就是對黑到高峰的集一個直接的打擊,打到了谷底。這個也是日漫常用的手段,然後主角幡然醒悟到了人生的哲理與智慧,不計前嫌,為了世界palapala打敗了強敵最後拯救了世界。這個是從正常向的角度來說,整個劇情是沒有太大的問題,可能表達上並不盡善盡美,但是說得通,也不至於是集同學中二病發作,我要成為世界的王之類的,集有懦弱,有勇敢,有自私,有無私,這正是一個正常人應該有的。集這個角色看似普通但是並沒有模式化,類型有點像是基拉大和(當然我宇宙超級無敵人棍王要比集更糾結些)。而正是因為各種的矛盾,這個角色沒有那麼高標偉岸模式化,反而在一些人眼裡懦弱,天真,中二,這些不利於做一個偶像但是有利於作為一個藝術形象來塑造。
這個動漫有一個前傳遊戲,好評如潮。我在看完動漫後玩了一遍,雖然短小,確實是神級的遊戲,值得去玩。而且其中對前傳的交代而我覺得整個動漫的核心圍繞的是救贖與因果。有人說eva是神作,也有人說eva是爛作。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其中作者運用了大量宗教的元素。給人一種不明覺厲的感受。王冠也是一樣的。但是至於作者是為了故弄玄虛還是真的有想法這個就是見仁見智了。而我對這個動漫的中心理解是救贖與因果。
集的救贖即是主線,但卻是最普通的一條線。集完成的救贖是對自己的救贖,就像是最後他吸收了颯太的病毒,吸收了世界上所有的病毒犧牲自己(祈妹替他死了),集的void是一種包容,能夠使用他人的void的同時也承受著他人的void。集的能力是公平的,這也是作者心中王的力量所應該的樣貌。這個合《道德經》中所說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而祈妹和真名,這兩個角色實際上就是一個角色。祈妹是容器,是真名的復刻,首先說道這些要說的是祈妹有著自己獨立的人格(這也是隨著情節不斷的發展開來的),一切要追溯到上一次lost Christmas。真名和特里坦(恙神涯)之間是可能存在感情的,但是在第一次聖誕節真名欺騙了涯說:「我曾經喜歡過你。騙你的啦。」並且將其「槍殺」(其實沒有死,斯圖裡奇和卡羅爾將其救下,參看遊戲失落的聖誕節),而涯知道其被感染真相後一直致力與拯救真名,並且最後選擇了借集之手來解脫真名。涯對真名一直是深愛著的,涯承諾做真名的騎士但是並沒有保護他,於是在第一次默示錄結束後,他一直在為此而努力,最後拯救了真名,完成了救贖。而真名在默示錄結束後知道了一切後,對涯說:「你一直是我的,只屬於我的,真正的騎士,特里坦。」真名也完成了她的救贖,也合第一次聖誕節中的欺騙。
真名對集的救贖則是通過祈妹,櫻滿真名愛著自己的弟弟,但是並沒有得到怯弱的弟弟的回應,而祈妹子和集得到了真正的愛情,祈妹是真名的化身,實際上完成了真名愛上自己弟弟卻不能夠得到認可的願望,完成了救贖。而集在最後解放了真名,停止了啟示錄的發生,真名原諒了集,有些人會疑問為什麼要原諒?集只是拯救了世界。因為集在上一次啟示錄中真名問集是否願意稱為亞當,當時的集已經被病毒侵害,而年紀還小的集拒絕了真名,並且稱之為怪物,實際上最後的原諒也是與上一次啟示錄相對的。
而配角之間也是這樣的,比如谷尋,從開場就出賣了集,到最後幫助集完成救贖。關於谷尋這個角色爭議很多,這個角色遠遠不是一個路人,而他和集的關係一直也十分微妙。谷尋對集有恨有感激也有慚愧,恨在集殺了他的弟弟(雖然是有原因的),但是從全篇來看谷尋一直給予了集最大化的幫助,可以說沒有谷尋,可能在隔離區時他們已經集體便當了。,有人質疑他慫恿櫻滿集稱為王,但是實際上這個是當時最切實際的辦法。谷尋對集是忠誠的,可能他比集更適合做世界的王,只是沒有王的能力或者叫做豬腳光環。而毫無疑問剪刀是除了祈妹胸中劍最優秀的武器。颯太等角色感染了病毒和王的能力有關,集最後使用王的能力吸納了這些病毒,完成了對他們的救贖。還有一些反向的救贖內容,更類似與因果。比如莖道修一郎最後死在了她妹妹也就是他害死的集他爹的續弦和研究繼承者櫻滿春夏面前。
這些是從角色上的,其實看看void,就是對自身的救贖,實現自己的願望。是對自己所遺憾的,或者是所期望的救贖。輪椅娘綾瀨的void是腳,自閉的颯太是照相機,對一切充滿愛的祭則是能治癒一切的繃帶。
啟示錄,也就是lost christmas的存在意義是什麼?這是一種對世界的救贖。失落的聖誕節中有這樣的話:世界是子宮,子宮是死,所有的東西,在出生之前就已經腐爛了。結合新約聖經這裡其實也說出了啟示錄的目的,通過重新洗牌的方式對現有的世界進行的改變,這個和eva中的幾次衝擊意義相似。但是最後人類通過對末日的反抗與征服,自己去構築這個世界。這個也是王冠所想要傳輸的積極意義吧。
王冠我只是針對幾點說,可以說的還有很多很多,由於篇幅太長我就不去說了。
王冠的劇情費解主要原因在於其對背景交代不足。所以說最後的聖誕節加罪惡王冠遠遠能夠起到1+1&>2的效果。王冠並沒有想像的淺薄,這個就從很多方面可以看到,比如說刻意宗教化,比如說啟示錄,來源於新約聖經,真名的意思在基督教中是生命之源。包括失落的聖誕節中的主角名字命名都是有實際內涵的包括Scrooge,Carol,Present,Past等等。當然筆者對於這個動漫也是結合自己的理解進行分析,可能有過度分析等問題存在。我可以理解一些人說爛作畢竟動漫是給人看的,第一眼看不懂可能真的就把它當做了爛作。但是作為動漫本身,或者說是熱愛這部動漫,對這部動漫仔細去思考,去回味的動漫迷們,可以發現所有的劇情沒有無意義的,每一個關鍵點都有相應的內容區進行解釋,在一些地方編劇設計的伏筆都能夠十分巧妙的點破,可以說作者對於這部動漫是用心的,那些說沒有錢不好好做的人完全是無理取鬧了。


教訓就是:
1)只靠會起名字是寫不好設定的。
2)不是塞的東西(元素)多就叫設定豐滿。


這是我最喜歡的地方。


看了幾個答案,深感夏洛特被洗白的日子不遠了。
不過無所謂啦,動畫本來就只是消遣,看的都是優秀的片子和都是爛片有什麼區別呢?
不過看見有人把網管吹成優秀作品還是想笑。業界這樣子看來能混不止五年。


看動畫看久了你會發現一個問題:動畫一直分不用腦袋看的和用腦袋看得。
b站知名up主靠著噴了中二王冠火的一發不可收拾。不得不說,lex噴出了我們的心聲。
回答第一名的答案大體思想是:力挺,良心動漫。的確,你要是單從畫面上來說的話,《王冠》的確算得上一部好的作品。這部作品人設美美噠,動作帥帥噠,所以視覺衝擊力棒棒噠。即使現在有些動漫,也難以追的上中二王冠的腳步。要是硬說有作畫崩壞,我也看不出來,反正我是2被速看得,光線等等的美麗動人。
但是呢?
劇情簡直強行喂翔,台詞還非常中二。結合前面我說的,動畫分為用腦袋看的和不用腦袋看的。在整劇開始,介紹世界觀、人物和背景並證明了,這部劇不是逗比搞笑片,不是賣萌賣腐片,是一部恢宏的ss級大片。也就是說,要讓觀眾帶著腦子看,看到最後,觀眾吐槽:md真爛。
這部片子我總共看了3回,第一次看:哇塞!吊爆了! 第二次看:mdzz 第三次看:真傑寶好玩,哈哈哈。
這部片剛出來時候的確好評很高,人們也都天天追的不亦樂乎。往往我們看完一整部再回顧的時候,發現這片子好像是個SB片,然後又重新看了一遍,第二遍看完:不禁感嘆,mdzz.
然而為啥這麼多人愛看呢?
屌絲看到了祈,擼的感覺身體被掏空;腐女看到了xx和xx和基情,強行CP,自我感覺良好;中二少年:我也要有王之力!
綜上所述,這片沒有那麼神,不能看得男默女淚。就當是個裝b番,看個樂看個特效也就罷了。


其實王冠沒什麼好洗的,除了劇情之外都是一流。劇情的問題在哪兒,用爛梗推起來的動畫很多,但CG就做得耳目一新,荒誕卻有實感。GC做得意外的差,想學EVA塑造嚴肅氛圍,人物邏輯有無法自恃,和製作的優秀形成巨大反差。


如果你追求的是娛樂性的話,罪冠並沒有什麼錯處,但如果想看懂什麼,那還是算了。劇情太過牽強,從頭到尾都是一條線推動著,但卻並不是命運的線,而是作者所畫的一條直線。這樣就讓你失去了很多思考的空間。
不是王的王被稱為王並且推到了王的位置,偽王開始在排演好的舞台上開始了表演。實話說如果櫻滿集換個性格的話,很多東西都能關聯起來。但是作者非要加上溫柔的王的稱號,這點才是最違和的。


優秀的人設,優秀的音樂,優秀的聲優,以及令人失望的劇情。

很難理解GC在大陸會有這麼高的人氣

中後期的死人,斷手,強姦,建國,都是惡趣味

要不是音樂棒我絕對不會補完。


本人是罪惡王冠的FANS,以下言論可能導致一些人不適,請有選擇性地謹慎閱讀。
個人的閱歷:入宅7年,看的不多——200部上下
我先來反駁一下一些對劇情的批評:
①:生性懦弱的櫻滿集在遇到楪祈之後可以在高達面前不動如山。反駁:楪祈就是櫻滿集的勇氣來源,男主在初期就是為了楪祈而戰鬥,這種設定並沒有什麼不妥。
②:青梅竹馬各種示好表示沒啥感覺。反駁:一般的動漫男主都是這樣的。CG里的魯路修也是被夏利各種示好表示沒啥感覺。單獨把櫻滿集拉出來黑未免有點不公平。
③:香菜被耍完流氓之後既往不咎。反駁:這是櫻滿集黑化之前的劇情,祭妹死了之後男主和基友翻臉不認人那正是櫻滿集黑化的表現。黑化之前和黑化之後來對比實在是有失妥當。換成是楪祈的話,黑化之前會寬容,黑化之後也會當場就爆發,這種劇情並沒很么不妥,反而是塑造了櫻滿集一個普通人的形象。
④:有所成長的領導者會提防身邊的壞人。反駁:櫻滿集即使黑化之後,本質上仍然是一個【溫柔的國王】。櫻滿集有變的地方,也有不變的地方,櫻滿集的的成長是變得更堅強,而櫻滿集的一些特徵從開頭到結尾都沒有改變,比如溫柔和善良。沒有刻意提防壞人正好符號櫻滿集的性格。這與CG是不一樣的,和EVA也不一樣。差不多是他倆的糅合。
⑤:男主智商堪憂。反駁:那就要看如何對比了,要是和夜神月和魯路修比起來絕對是渣渣,但和碇真嗣比呢?男主的智商又高了不少。和在座的各位比呢?我不想多說。
⑥:男主讓人捉急,為了祈妹隨時爆發小宇宙。反駁:楪祈就是男主的力量來源,沒有楪祈的愛男主不可能成長,這並不矛盾。
⑦:作品的人設。反駁:罪惡王冠的人設讓我代入感非常強烈,我並不認為他的人設是空洞的。如果有人不同意,我們可以逐條分開討論。
⑧:男二對白富美用完就扔。夜神月對高田清美也是用完就扔啊,用完就扔表示沒有感情,並不證明男二渣啊。
⑨:莖道修一郎因為嫉妒殺了自己的好友。反駁:只是限於篇幅沒解釋清楚而已啊。要是罪惡王冠不明不白那妖精的旋律簡直沒法看了。既然二觭人生性都殘暴,那為何娜娜僅僅因為有一個藏間當精神支柱就很溫順了?這也限於篇幅解釋不通,並不能說劇本不好,也可以參考EVA的莫名劇本。
⑩:達利魯·楊虐殺成性,說洗白就洗白。罪惡王冠本質上是講述了少年的成長,一直沒讓達利魯·楊死的原因就是更多的描繪他的成長過程,但也是限於篇幅,描寫的比較薄弱。達利魯·楊洗白的分界點就是他殺死了他的父親,可以推斷他和男主角一樣都是擁有童年陰影的人。
十一:關於基因的問題我不做評論,認真看過之後再來批評這是觀影者的基本素質。
十二:男主沒有成長。反駁:如果是櫻滿集沒有成長,那請問碇真嗣從頭到尾有沒有成長?
-----------------------總結-----------------------------------
黑罪惡王冠的基本有這幾種情況
一:看了之後沒代入感,黑
二:期望很高,失望很大,黑
三:一集棄,黑
四:不知道GC是啥,反正別人黑我也黑

&嘴上說不好看,其實身體還是很誠實的嘛~&

還有你們所謂的神作EVA。宗教符號根本就是故弄玄虛,讓動畫看起來很酷,如果不考慮EVA本身的社會影響,脫去神作的外衣,EVA只是一個不入流的機戰動畫。而EVA有帶來了什麼社會影響?推動了日本動漫產業的發展,這沒錯。拯救了日本?去si吧!那按你們這麼說,那還要設立一個諾貝爾動漫獎咯?
雖然產生了巨大的效益,但EVA是一部被過譽的作品。
關於BD銷量。由於不同國家有不通的文化,所以一個作品在不同的國家可能有不同的受歡迎程度,罪惡王冠不受11區人待見,但是卻受到了天朝人民和其他國際友人(譬如美帝)的歡迎,這和PSV某寶銷量比日本都高是一個道理,如果僅僅看日本宅男喜不喜歡就評論一個動漫的娛樂性和藝術性的話,恕我直言,是狹隘的。
我初中時特別喜歡看動漫,到大學反倒不怎麼看了,看了很多動漫,但我還是喜歡看中二病櫻花庄罪惡王冠這種淺顯易懂的動漫,百分之九十的動漫設定都是不合理的,從本來就是娛樂大眾的東西,非要學習所謂的宗教或哲理或者其他的一些高深的東西。還不如把那些時間用在讀書和與人交流或者感受大自然上,讀書使人明智,與人交流就會體會真正的人生,感受大自然,才能領悟真正的哲理
櫻花庄 中二病 CL 罪惡王冠 這是我最喜歡的四部作品,我不慫,我認為我有權利發表我的言論。
水星領航員,星際牛仔,敢問小學生們看過么?
一些人喜歡看輕鬆的動畫,一些人喜歡嚴肅的動畫,這本身沒什麼不對,但若是某喜人認為自己很優越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本人兩者都看,所以,我絕對不會站在任何一方的立場發言。
歡迎噴子來噴,我不會生氣,因為即使是憎恨我的人,也是沐浴著別人的愛出生的。——罪惡王冠

ps:有的同學說我言辭過激,這沒錯,原答案也懶得改了,但有些人直接開噴這就是你的不對了。。但是麻煩噴我的小學生想想,你到底是因為一個作品不好而噴他,還是因為別人噴他,你也跟著噴從而得到一種集體認同感。罪惡王冠是一部不錯的商業動畫,如果你連這個都不承認的話,我真的無話可說。


非常一般的作品。
當時動畫連載的時候看了幾集後就棄了。
後來逛B站,刷微博。人人都說神作神作,關注度很高。等連載完後。把後面的一口氣看完了。
看完之後的感覺是 失望,失望,失望。

說是神作的人
究竟有沒有把全部都看完?
是不是平時很少看動畫?
是不是就看了一下人設?覺得女主有點可愛?
?????
個人覺得,罪惡王冠真的是非常一般的作品。
勉強可以看得下去的程度。
如果別人叫我介紹動畫給他看,我一定不會介紹。


催淚嗎?倒是不覺得。

唯一享受大概只有配樂,如果硬要再加一個,那就是從妹子身體里抽出又黑又硬又長的大寶劍了。

劇情和角色都沒法令我起興緻,總有點給人膚淺的感覺。


當別的作品是用人物去襯托宏大背景的時候。
日本動漫的格局就局限在個人身上,再宏大不過的背景,也不過是襯托少年的成長,普通人內心的掙扎。即使突破一點,也只是一群人的掙紮成長。

想到大河內一樓的另外一本作品,星空清理者,前面如此宏大的鋪墊,講的是人類對宇宙的渴望以及對犧牲的無懼的時候,後半部居然把主題回歸到愛上,一下子就把整體的格局降低了3級。

你說好不好?當然好,觀眾喜歡看,又容易產生共鳴。但是看多了,就有一種不過如此的感覺。100年前的日本文學是這樣,20年前的EVA是這樣,現在還是這樣。

為什麼?日本人看問題的格局就是如此。他們的生活也是如此,只能在一成不變的社會中作為個體掙扎罷了。


猶豫了很久要不要回答,最後還是打算髮表自己的觀點,講道理一個作品一千個讀者會有一千種解釋,所以我的回答僅代表我所覺得的客觀感覺,不吹不黑,能找到共鳴的再好不過,覺得有失偏頗的,也歡迎指出,當然,腦殘粉和無腦黑請出門右拐。

先說優點吧:
首先音樂好這個我覺得沒爭議,OP和ed精彩不說,拔劍神曲更是拉高了格調不知道多少。其次,初期【記住我說的是初期】人設好,男主平凡卻不失志氣。女主三無屬性也很是惹人喜愛,男二聰明過人,霸氣外露,各個配角也不是沒存在感,不僅推動劇情,而且刻畫很細緻甚至反應著人性內在的一些黑暗和光明,讓人愛的起來,恨得起來【讓觀眾能夠在拋開刻板偏見的情況下去討厭一個人,也是這個角色設計成功的證明】

再說缺點:其實gc嚴格來說的缺點只有一個,但是十分致命,那就是劇情處理的硬傷【別跟我bb說什麼你行你上,評價動漫要是都奔著抬杠去的話就沒意思了】,其實gc的劇情架構還是很好的,雖然糅合了機甲,戰爭,玄幻,校園這些複雜因素,但是前期處理上並沒有太偏頗,畢竟我們是在中二里聊中二,你要是拋開了中二那就沒得談了。
我要說的是,劇情的展開的缺陷。如果說就單單第一季里【懷中抱妹殺,徒手拆高達】的主線讓劇情緊緊圍繞於此,並且在男二的光榮犧牲下結束的話,那麼OK,這個劇真心不錯了。但是它卻出了第二季,可以說大部分吐槽和黑,都集中在了第二季。第二季給人的感覺是【讓櫻滿集,成為王】的過程。也恰恰就是從小祭的死,男主黑化開始,整個劇情崩壞了。因為故事的感情線完全圍繞男主,但是男主的成長過程其實並沒有體現出【王】所擁有的氣質,所以導致了後續劇情發展的尷尬。緊張的氣氛,強大的敵人,艱難的處境,這些看起來最能夠將男主磨練成王的條件,因為無法將男主成功的刻畫,毀於一旦。
集黑化的那段時間是王么? 不,他只不過在鎮壓在統治,儘管他是為了所有人逃出去,但是他的武斷變成了魯莽,讓他眾叛親離。集在最後獲得第三基因組時成為溫柔的王了么?沒有,他只不過是想通了要去戰鬥而已,接受自己的命運。在他打敗男二後成為王了么?也沒有啊,看上去確實成長了,可是和【王】不搭邊啊。

王,最重要的是能夠凝聚人心的力量。王不一定是這個組織里最強的戰鬥力,但是一定是最具有核心存在意義,有著能讓所有人可以為你而戰的魅力。顯然,集並沒有達到這個要求。【如果有人覺得王一定要是這個組織里最強大的存在,最具有戰鬥力的那個的話。那麼抱歉,你還不太適合看這種類型的動漫,日常向的,搞笑的可能更適合你。】加上很多角色背景都還沒交代清楚就莫名其妙地死了搞得很突兀前後故事的銜接過於緊湊,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黑gc的主要黑點。

啊,明顯缺點說了很多啊。真感謝大家能堅持看下去又不會想順著網線過來打我。之所以,我揪著缺點說了很多是因為——我真的很喜歡這個動漫!!! 從人物,到故事框架我都很喜歡,我曾經幾次動筆想去寫一個自己編的GC版本,但是都沒有勇氣,因為我要是寫的話,會奔著虛淵玄的那個路子走,所以後果大家懂的。。。。。但是這並不影響我喜歡GC,以及我對它的批判。
總的來說,這個故事真的算是比較可惜的一個,很好的背景和框架卻沒有用到極致,所以也只能算是中等偏上的作品。如果要我一句話總結的話,那就是【既難為王,就別勉強】這句話適用於我對他所有方面的評論。

以上
【希望有缺點的地方,大家能指出來批改,我將不勝榮幸。那個啥,純粹是來噴我的就算了,不喜歡和人撕逼】


音樂神作不評價

人設光櫻滿集我覺得可以給95分(非常的飽滿和具有現實意義,當然商業性上講祈最吸粉),其他人物都是各有特色非常鮮明

作畫和美術整體質量不錯

以下具體談談劇情,這也是GC被噴爛作的原因,其實這要看評價一部作品看以它哪方面為主,我是劇本流,覺得有故事的作品故事是核心。

曾經開了個帖子自己談過吉野弘幸,現在搬用一下——

GC的問題和槽點——大背景世界觀衝突隨便而兒戲、邏輯漏洞和人設崩壞隨處可見

GC的價值——自我救贖主題

複雜世界觀的作品要求

其實像gc、cg、mf、高達這種複雜世界觀的作品,尤其是以戰爭為元素的,最根本的就是以主要角色的第一視角反映世界觀衝突的內核,既然有大背景下大人群的衝突,主角群就必須擔上這個重任,這類型里高達0079和cg是非常優秀的典型。然而在吉野的作品裡,背景的大衝突完全是為了主角的第一視角衝突而服務的,主要角色間的個人矛盾擴散到整個世界觀來承擔,以至於龐大的世界觀背景失去了該有的重量感而顯得兒戲,mf和gc都有大批大批的人而死去,然而卻死得毫無意義,只要主角群坐下來好好談談說不定就能解決避免犧牲的事情。既然有大背景衝突,就該談大問題,比如高達0079表達不同立場下人類群體利益的衝突(zion公國與地球聯邦)、cg表達了種族立場的衝突(布列塔尼亞帝國與11區殖民地),這些都是不可調和的矛盾,也是現實生活中人類經常需要思考的大問題。

複雜世界觀的劇本,簡單一句就是擔子有多大責任就有多重——主角群視角背負了反映背景世界衝突的任務,那麼他們就該負責任地去反映和深刻思考這些問題。

然而在吉野的劇本中,哪怕有很複雜的世界觀設定,他卻沒有能力提出問題(大河內一樓是能提出問題但是經常腦洞大開暴走),或者說他根本沒有大問題的概念,大局觀缺失。他的敘事重心,經常都是主角第一視角的內心矛盾——主角該如何面對自己?如何解決內心的矛盾?道德和慾望的兩難狀況該如何選擇?——而這些矛盾都不該以整個世界來承擔,主角視角承擔著世界觀大問題的重任,而不是因為主角擁有無人可比的力量所以個人行為得失而波及了全世界。吉野弘幸劇本上的「問題」,根本就不需要複雜世界觀的背景,也不該讓整個世界來承擔。

gc具有吉野弘幸一貫的毛病,世界觀為主角服務而顯得隨便和隨便,邏輯漏洞和人設崩壞隨處可見,但是完整地挖掘了一個「自我救贖「的主題。

GC的「問題」

跟吉野的真·爛作mf相比,gc是提出了真問題,並且是解決了真問題的。

與mf相同,gc的矛盾和衝突也是個人層面的——該如何面對自我?

一開始的櫻滿集就對自我帶有各種不滿——懦弱、不夠坦誠、不懂的與人相處,這點e1為了救祈而完成了自我突破;
隨之而來的,便是涯出現後其領導者的其領導者的能力和大家對他的追隨讓集非常妒忌和羨慕,這點在4~6集得到解決,一步步擁有了真正的同伴和朋友。
e9因為潤的死亡,集必須面對自我恐懼(不知道誰規定的,主角成長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經常就是克服恐懼),延續這個矛盾迎來了第一期的高潮,集振作起來為大家而戰,至12集結束。

gc二期是劇情暴走和邏輯人設崩壞的篇章,但我個人覺得比一期有價值,因為二期真正進入了深刻的主題探討——面對自我的醜陋與罪惡和自我救贖的完成。其實吉野弘幸的問題一直都那樣,只是gc二期衝突更為深入,所以劇情就更爆了而已,一期基本都是套路(櫻滿集一期的問題許多動漫都有),所以就小爆,但不大爆一期的邏輯就沒問題嗎,衝突就不蛋疼嗎?葬儀社反GHQ的目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劇本從來沒有表現葬儀社眾人的信念和抱負,不過是在e2簡單刻畫了一下GHQ虐殺平民橫暴的一面,但葬儀社組織反政府活動不同樣連累很多人死嗎?集一開始不加入葬儀社是合理的,後面為了祈強行加入……就跟公主為了蘭卡而加入軍方一樣……),GHQ和日本本地政府的利益鬥爭一直沒有捋清楚,還有最讓我無法吐槽的就是世界觀的矛盾根源原來是姐弟家庭糾紛,爆發病毒連累了整個24區……這些大問題一期就存在了,比起2期的集黑化更讓人無法吐槽。

到了二期,集因為祭的死走了極端,進入黑化,各種被賣跌倒谷底,在祈被擄走後重新自我振作完成自我救贖,這段可謂整個GC的精華
雖然我不是不能理解,但是集黑化的確是崩人設了……根本上集是一個溫柔善良的人,放手讓基友颯太去死,明知大家的void被毀會死去還瞞下來,這一點都不櫻滿集,真正的櫻滿集沒有像涯那樣的領導者能力,但他會用自己的方式,打開真心和大家交流,尋求大家的幫助同時為了大家而戰鬥,黑化後的集……嘴上說了是為了大家,做的事情卻是不顧大家死活,這真的很不櫻滿集,祭的死讓他走極端合理,但是也應該更促使他想要保護重要的人,人物的前後轉變的確是生硬而不合理的。

當然,吉野弘幸當系構,必須學會的事情就是努力選擇性無視腳本上的崩壞和漏洞,盡量說服自己「看不見看不見「,然後去努力感受態他想要表達的東西,在我看來,關於櫻滿集自我救贖的故事,還是非常感人的。

e15祭的無私犧牲、e18為集而奮鬥的祈,e19集重新注入genome選擇贖罪、e20集和颯太的和好,e21集和祈對對方的心意,e22集對大家的溫柔……我認為這些絕對是真正有價值並且打動人心的,雖然情節前後承接有不可避免的漏洞和生硬,但並不妨礙其光芒,櫻滿集遇到的問題其實非常具有現實意義,許多人都會遇到——那就是」如何面對自我」的問題,許多人總會變得跟櫻滿集一樣厭惡自己、和他一樣犯下無法彌補的錯誤,但是能夠做的,就是和集一樣贖罪,成為一個非常非常溫柔的人。

因此,雖然我是吉野弘幸一生黑(因為mf),我並不認為吉野弘幸的劇本創作是一文不值的,最起碼gc不是(對,我的言下之意就是mf的確是一文不值的),gc各種設定模糊混亂、情節人物崩壞等都是無法洗地的,但gc表達出來自我救贖主題的價值同樣也是不可否認的

題外話——大河內一樓

說到gc,順便談談大河內一樓。

大河內一樓跟吉野不一樣,顯然他是有大局觀的(雖然經常腦洞收不住),e15的校園動蕩和e17的叛亂被賣寫得相當精彩,這種生動的權力角斗是吉野寫不出來的,但是大河內能夠駕馭,還有集重生e19相當酣暢淋漓。

當然了,大河內也要背鍋,e15的集黑化和e17的集被賣典型就是大河內式的腦洞太大,他這人在有人壓的情況下,腦洞開的秒就是神作展開(如cg的e24尤菲莉亞之死),沒人壓隨便開腦洞的結果就是革命機……他跟吉野不一樣,腦洞暴走但能自成一套情節承接,吉野則是為了強行製造第一視角衝突總是犧牲其他造成各種漏洞和崩壞,最典型的就是e15集因為祭死開始黑化是大河內寫的,這是大河內式腦洞;而e16集黑化的具體表現就是吉野弘幸寫的,這集里櫻滿集的各種行為都找不到足夠的動機去支撐,這是吉野式的崩壞……【吉野寫凪(來自風平浪靜的明天)的集數也是如此,吉野劇本都是藥效強勁……)

當然無論如何,大河內敘事的功力我是相當佩服的,gc凡是他擔任腳本的集數,敘事的層次感、情感曲線的鋪排、如此複雜的多線敘事卻能做到一氣呵成的暢然,實在是讓人忍不住拍手稱快~~


除了劇情一切都好,鑒定完畢。


我覺得這是一個自我成長的故事,故事的主旨已經借楪祈的口中說出來了,主角也是普普通通的,唯一不同的是,他在成長的過程中愛著、恨著、承擔著突如其來的重擔,一邊犯錯誤,一邊救贖自己,唯一不變的,是愛護他人的那顆善良的心。而動畫中和現實中唯一的不同是,善良的心得到了愛情的回應,畢竟主角,笑。


推薦閱讀:

為何說手塚治虫是日本動畫廉價化的締造者和罪人呢?
1998年口袋妖怪劇場版《超夢的逆襲》是否就是口袋妖怪劇場版的頂峰?
罪惡王冠真的很爛嗎?
《銀魂》中有哪些你喜歡的CP,土銀/銀土的就算了,呵呵?
同為code gease系列,為什麼亡國的阿基德人氣遠不如反叛的魯魯修?

TAG:ACG | 日本動畫 | 動漫評析 | 罪惡王冠 | 如何看待評價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