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和盡量避免「信息不對稱」?

你所理解的信息不對稱是怎樣的?有什麼辦法可以消除信息不對稱,從而避免損失?


信息不對稱的原因有兩個方面:
1.信息渠道。
2.信息處理能力。

「21世紀最重要的是什麼?人才!」這是葛大爺在《天下無賊》里說的一句十分經典的台詞。今年是2014年,《天下無賊》2004年上映到現在,正好十年。
這十年里,從國際風雲波譎雲詭,到日常生活豐富多彩,變化鮮明。而在知識教育普世化,人才因迅速膨脹而貶值等諸多因素下,抱著那種「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心態,依舊以一個「過去」的人才定義為標準,去試圖改變命運的人,很不幸,我看到了好多失敗者。
十年前這句話還被奉為圭臬,可如今,早已黯然失色。
同樣,對於信息不對稱的理解,還僅僅停留在老案例,舊教科書上的話,那麼,你在知識層面下的信息不對稱中,已然成為逆勢者。
為什麼那個村裡中學還沒畢業就出去闖蕩的狗蛋,十幾年後衣錦還鄉,開著李華看一輩子報紙喝一輩子茶水,拿一輩子hui色收入(甚至能鋃鐺入獄)都買不起的某訂製級豪車,鄉親們一瞬間忘記了那個從小到大獎狀貼了一牆的尖子生李華,之前對李華考上公務員的種種誇耀,恨不能全部收回來,貼在狗蛋身上,而李華只能望著絕塵而去的狗蛋,懷疑這一生?
對不起,讓我告訴你。
村民們不曉得李華口中,吏部尚書所對應的那個人可以釋放的能量。所發出的驚嘆或艷羨,只是基於李華對其」釋放的能量「所做出的具化描述,李華知道在村民眼裡,可以吃海參鮑魚的,便是富人,李華就可以說,吏部尚書天天吃海參鮑魚,哦,原來這麼厲害。那大家就都懂了。
而這些,都只是李華在村民對於外面世界,或者說信息接受的極限上,做出的解釋。村民甚至分不清楚公務員的概念,想當然地以為,當官=公務員=有錢。而在這種理解程度上,不管李華當的是村支書,還是一個比較新潮的公務員,比如可以是市婦聯主任的助手,或者是海關安檢看X光掃描的小兵,在村民對於這種沒有對公務員的判定範圍有一個清楚的了解下,那他們聽了後,會擺出」O「的嘴型與我懂得的表情,然後笑嘻嘻地說:」當官好啊。「
在狗蛋沒回來之前,李華擁有對公務員信息解釋的壟斷權。
顯而易見,李華信息量要大於村民。
這就是一種信息不對稱。
在這個信息為王的時代,信息可以是對於哪裡有優質人脈的把握,也可以是資源的優先調配權。
人才只是作為一個環節,被劃歸信息的宏觀範圍里。
但因對信息的未知,在上述例子中,便是體現的信息的局限性,自身會主動或被動地導入誤區,很多時候,這種被導入誤區的過程中,我們防備心很低,甚至引不起一絲懷疑。
對於信息不對稱,我們會產生很多誤解,有時候的誤解,甚至是誤解中的誤解。
所以對於題目,我的看法是,從書本中將「信息不對稱」這個名詞抽離出來,結合實際。
我所認為的信息不對稱,本質上是一種「不均等」。
不均等是一種雙方的狀態。在不均等狀態中,掌握信息量大的,佔據主導信息資源優勢的,為順勢方,而信息量小,在信息上處於被動的,為逆勢方。

順勢方可以憑藉截斷信息流,控制話語權,引導逆勢方價值觀等方式,對逆勢方施加自身影響。

大家對於吏部尚書這種高高在上,玄而又玄的職位,很少有人能夠說,我見過,我告訴你們吏部尚書的日常是怎樣怎樣,所以大家絕大多數都保持在一個」信息接收不充分,甚至是未知「的狀態,但是,即便李華說得眉飛色舞,但沒狗蛋脖子上拇指粗的金鏈子,亮晶晶的大手錶,一個半人高,引擎聲震天的大汽車迎面而來的衝擊力來得更實在些。所以任你李華說得再天花亂墜,有用嗎?狗蛋不需要說一句話,他用他世俗社會所取得的認可,以默默無言的方式,告訴李華,在財富的定義上,我贏了。
我對這種以純物質成果造成的碾壓持保留態度,因為我要著重講的是,在這一再臭大街不過的鄉村傳說里,你或許已經與我看出了它的真正本質:

狗蛋從最直觀的角度,滿足了村民心底原始級慾望(此處為金錢),以一個勝利者(信息不對稱破壞者)的姿態,打破了李華對於成功定義的壟斷。在狗蛋沒回來之前,大家都認為,從這小山溝溝里走出去,並能混出個樣樣,取得成功唯一的途徑便是像李華那樣用功讀書,將來成為一個官(公務員)。
而走出這個山溝,現代社會呢?現代社會下的,人文、科技、宗教等諸多領域,對於成功的理解一樣嗎?肯定不同。但最起碼有一點,這些成功的定義,絕對不會是如此狹隘。
對於成功的定義,體現了村民,狗蛋,李華之間,信息渠道的差異性。

而這,正是一種信息不對稱。
李華認為自己是成功,還是失敗,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極力維持這種信息不對稱,無論是出於什麼目的。但是,不幸的是,狗蛋的出現,打破了這種信息不對稱,村民們發現,哦原來狗蛋竟然比吏部尚書過的都滋,吏部尚書一天可以吃一個鮑魚,狗蛋卻能吃十個。這小子真行啊。

回到「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這句話上。
這種心態,不能說錯,錯的,是對這句話的理解。「苦中苦」二字是此句中的「因」,以「苦」疊加為二字,強調吃苦的必要,從而推導出,成為「人上人」的果。
給人造成一種吃苦越多越能接近成功的錯覺 。
可是,要成為「人上人」,就一定要吃苦吃得停不下來?
為什麼一些人不需要吃苦,卻已然成為「人上人」,有的甚至一生下來,就呼吸著我們呼吸不到的、那種頂峰獨有的、稀薄的空氣?
出身,教育程度,三觀評定標準,以及一系列的被叫做「眼界」「格局」之類的東西,構成了我們自身的理解力。我更認為,用思辨能力來形容它,更為妥當些。
有人對「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理解,認為吃苦越多便能博得成功資本,有人更願意借吃苦的方式,將人踩於腳下,成為名副其實的「人上人」,有人對這句話不贊成,覺得它是狗屁,而有人則保持一種辯證的態度。
在這些迥異的看法中,正是「思辨能力」在施加影響。
它,才是 信息不對稱 這個怪物身後的龐然大物。
思辨能力,決定了信息處理的威力。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史玉柱可以從保健品跨行到網遊,這便是信息渠道所不能代替的,信息處理能力的作用,有了自己對於信息不對稱下,所做出的行之有效的應對方法,才能逆轉在信息不對稱下,自己信息渠道上的劣勢。

人生而平等。
法律,道義上,這句話我很贊成,但在「信息不對稱」這個命題里,卻不適用。
若是平等,哪會來信息的不對稱?若是平等,為什麼有些人生於塵土之中,有些人居於祥雲之上?
若是平等,為什麼有人隨隨便便的努力便能換來巨大的成功,有人窮其一生為理想努力,卻一事無成?
這句話定義了我們作為人的尊嚴,但卻不能定義我們的全部。
正如信息不對稱理論所帶給我們直觀的感受一樣,我們思維也許對其理解會局限在信息經濟學上的教授課堂案例,而往往忽視了這個理論在現實生活中發揮的巨大作用。
而我對其理解,是基於現實生活,這對我們「如何有效解決問題」的思維,會是一種極大的鍛煉。


如果你在信息不對稱中,總是被欺負,我雖然給不了你金錢,地位上的幫助,但是我給你提供的這種思辨能力,這種思維能被鍛煉,甚至能被充分調動起來,為自己適用,那麼,你遲早會得到自己想要的。

在我高中時,應試教育打著素質教育的幌子,以分數衡量一切。我還記得我們高中課堂上,每次老師只念那幾個學習排名前幾的作文,而且灌輸著,他們的寫作格式,甚至從開頭,內容,到結尾的考試公式,就是作文規則,甚至要求我們傳看並背誦他們的作文。每次作文課,老師讀起那幾個熟悉的名字,同學們理所當然地發出讚美,被讀作文者理所當然地享用著這些讚美,老師理所當然地引導著這些讚美。
等等,有些不對。
為什麼,每次都是他們幾個?
為什麼,學習排名前幾的,作文就一定好?
為什麼,當普通同學借鑒他們的成功方式,寫出的優秀作文,拿不了高分,而他們,依舊拿高分呢?
是什麼衡量標準,在其中發揮作用?

遺憾的是,那時候我的思辨能力還未達到今天這個能力,甚至以我現在的能力,在我們這行的大佬面前,還只是入門級。
能力低,我不怕。因為我已經具備了思辨能力中很重要的一種方法——對事物基本的判斷及懷疑能力。

可我那時做了一件極其愚蠢的事情——我將三個」為什麼「,寫進了作文,卻忘記了最後一步。這個看似細微的錯誤,導致了我吃盡了苦果。
我被語文老師大批一通,我至今還記得她說的一些話,」自己幾斤幾兩,都掂量不清楚,作文能寫夠800字嗎?「
我被打擊到了,徹底地,打擊到了。
我還以為,我可以去思考懷疑一個我認為具有漏洞的運作機制,但我發現,我連說話的權利都沒有。
在這種限制下,我高中一度犯了一種名為」恐筆症「的病,一看到小方格,一看到800字,一看到以XXX為話題這類的關鍵字,就發抖,大腦空白。

我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我也沒必要知道。因為規則,已經牢牢禁錮著我,我只有屈服。
很不幸,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那些大師們精彩紛呈的個人表演,那些文學大家,一度不入當年語文老師法眼的大家們,寫出了值得點32個贊的文字,字字珠璣,看得我熱淚盈眶。
在知乎上,更大的世界,由點及線及面,把我眼中的世界,鉤織得更加完整。
而我現在,一直在想,如果我帶著如今的所學,甚至只是把自己專業的起步級技巧帶上,回到高中時代,是不是可以展現一種更加獨到新穎的思維,去將寫作方式的那些極佳的信息,公之於眾,哪怕只是我們高中,哪怕得不到老師的認可,哪怕只能感動同學。

可是現在想想,如果可以回到過去,僅憑我一己之力,很難。

沒有一種被認可,可以具有說服性的身份,更直白地說,是沒有話語權。即便去逆轉大世界,小社會,微型範圍內的那處小小的」信息不對稱「所造成的既定事實,都會受到重重阻力。

個人力量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卻是打破信息不對稱的重要組成。近些年來,輿論的力量也越來越大,我們也可以發聲,這是一種進步。

在人類社會中,生活水平低的追求較高的生活水平,生活水平較高的,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而現實是,在經過所謂的個人奮鬥後,有人依舊是民工,有人依舊只會掃大街,有人依舊是老媽子。你能說他們不努力嗎?他們也努力了,並且十分敬業。我真見過大中午41度高溫下依舊有清潔工把街邊垃圾一一拾起,也見過朋友支教回來給我們看的那些讓人潸然淚下的小朋友們,一雙雙如饑似渴的大眼睛,只有最樸實的願望,那就是念書。

朋友說,他們去支教,不是長達幾年以上的長期,根本屁用沒有。帶給小朋友的那些先進的社會主流的價值觀,要麼是他們聽不懂,要麼是小朋友們固執地認為,只要念書,念好了書,出了大山,什麼也就有了。每次朋友感動之餘,都會流露出深深的無奈。你真的,在這些大社會背景下的信息不對稱面前,感到有心無力。
但是有的小朋友真能聽懂,但是,絕大部分貧窮的家境,多病的父母,已經將他們拴在了大山裡。

我們市裡中心的天橋下,有一個乞丐。他平時主要工作是坐在天橋的台階上乞討,人流多的時候,他會跟著人群上上下下走上幾十回。我觀察了他幾個月,經過我的推導計算,他每天上上下下做的功,換算成搬磚量,足足有將近一百塊磚。以我們市的薪資標準,這些搬磚量可以夠他每天三頓吃饅頭加二素一葷,完全沒必要這麼沒尊嚴地活著。

後來我實在忍不住,問他,」您今年多大了?「」39啦。」「那為什麼不找點工作啊。」「因為……我是乞丐啊。」他最後一句到回答的有些不好意思。可是,乞丐就不能找活幹了嗎?
我又問他,「中石油您知道嗎?」「知道啊。「」那讓您去中石油您去嗎?「」啊,去啊。「」那不給您安排關係進去,您自己去,去嗎?「」他媽的當然不去啊。「
我承認,我當時問他的語氣有點調侃的意思。但是,我也終於弄懂了"信息不對稱"下的一個關鍵問題:

既然發覺到信息不對稱,並有可以逆轉這種不對稱,甚至有可以打破不對稱規則的機會,為什麼人們就是不做?


答案很簡單:自我否定與,對短期收益的認可,大過了長期收益的認可。


因為功利心在作祟,使我們喪失了對於一件事物基本的思辨能力,以至於,哪怕這件事只要堅持下來,並長期去做,就會獲得巨大收益,但僅僅因為其需求一定量的時間付出,便放棄了這件事。而我們往往會看重那些短期收益很大的事情,哪怕將來會損失更大,喪失了思辨能力,便喪失了對於」信息不對稱「是否打破的選擇權。

而自我否定又是使我們對信息不對稱放任不管熟視無睹的另一原因。明明看到北大保安僅憑自己努力,中學文憑都可以自學英語,做翻譯官,但我們卻會對自己這種正能量效仿的想法給予重重一擊,」哎呀,我怎麼能做到像他那樣呢?「」人家多努力,我多懶啊,就懶下去好了。「別等著七大姑八大姨,街里街坊給你打擊,自己就把自己廢了。

在看下面的方法論之前,請你不妨思考一個問題,什麼時候,機場成功學被指責成雞湯文的?而又是什麼時候,你對成功學裡面主角的光環感到習以為常,並覺得那些只是神話,並離自己很遠?

老實說,我之所以想到」信息不對稱「這個理論,不是書本上的二手車案例。而是發生在身邊的一件很現實的事。在我們家鄉,我媽他們這一代人,穩中求勝,認為投資也要是硬通貨,不動產,稍微有一點風險的投資,哪怕在我的解釋下,後續收益再大,她都不敢做。幾次事實都是證明了我是正確的。
可是她依舊不聽。到不是我媽她這個人固執己見,而是在她稍微想要展開手腳的時候,從身邊的同事到老闆,到家人,除了我之外的,絕大多數人都會不同意她這麼做。我媽也承認,輿論的力量,有時候演變到最後,會徹底接管對於」信息不對稱「事件的處置。
前幾天 @孟小七 孟同學,在這個題同一篇熱門文章,在人人、知乎、貼吧、豆瓣、空間、微博發表,大眾反應會有什麼不同,如何看待這種差異?中做的九宮格,被某恬不知恥的大V盜用,還反咬主人,這件事,該大V想以信息不對稱的方式,讓知乎先進的優質原創內容,流入微博,並以為自己做的天衣無縫,無人所知,但還是難逃正義,或者說,是正確輿情引導下的正義。
這種信息不對稱,就應該被毀滅。

這是我最後一個思路,也是我幾經思索,對於解決」信息不對稱「的方法論:

用制裁「信息不對稱」的破冰思維(這裡的破冰思維可以是一個行業中引入的新技術,新指導思想,也可以是一個改進產品的idea),去引導那些還未破碎的思維(保守性思維方式),先是打出針對這塊冰層布下的思維點,然後再由點及面,實現對信息不對稱中錯誤輿論導向的終結。

對自己要做什麼,有一個清晰明了的方向感,知道自己獲得與付出的比率,並做到付出成本的下降。用經營自身資本的方式(思辨能力尤為重要,尤其是自己對於自身行業的理解,是否能吃透,在此基礎上,以實踐來收割自己思維領悟出的理論,增值自身資本),讓自己的話語權,更加強大。

我認為,舊的、落後的、以不為人知的目的故意安插的思維,勢必要被新的、先進的、引人向上,以個人發展為基點帶動整個社會發展這個終點式思維,徹底代替。


寫這篇答案的目的,一是為了提供一個自己的思路——對於「信息不對稱」的另一方面的理解。就比如大家對於「信息不對稱」的了解,差不多是基於《信息經濟學論》的名詞解釋。而思路本身,我認為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可供討論的話題,我就很高興了。我也在這裡希望有什麼其他看法的同學,能與我進行我所追求的,那種思想的碰撞。(還要感謝毛姐姐對我的邀請@毛羽立)

還有就是為了向知乎那些各個專業,無論是美食,科技,政治,歷史,IT,職場,還是文學領域的大牛們致敬,因為正是你們無私的奉獻自己的知識,見解,幫助了許多因「信息不對稱」導致的自身格局眼界局限,或因某一行業信息掌握不到位,而未能大步向前的人。我由衷希望,我們也可以出一份力。

我們都可以,是的,我們。

————————————
聲明:轉載需與作者聯繫,不允許任何亂改署名的、未經同意的轉載。


第一名的回答非常好,我非常贊同。很專業。但是我自己有一點特殊的看法,和大家來交流一下。我可能會以更加直白的語言來解釋這個概念,以便於大家能夠更加直觀的理解。
準備睡覺了,但是用手機刷知乎後,看到這個題目,就忍不住打開電腦回答一下。
如何理解信息不對稱?
首先解釋一下信息不對稱是什麼?信息不對稱就是你在你的年齡階段或者說收入水平,見識水平,能力水平,信息的獲取和感知經驗下,無法能夠理解更高層級人的思想和理念以此阻礙了你向上發展的通道或者說是浪費了你的時間。

抱歉我用更高層級的人這樣的詞語,但是現實的社會明明是存在的。我想看過《一仆二主》的朋友都知道,張嘉譯扮演的老闆司機和江疏影扮演的白領,江疏影所扮演的白領得知到張嘉譯所扮演的老闆司機的真實身份後的態度上的反差,這就是能夠解釋什麼是更高層級人了。

信息的不對稱是由什麼造成的?
問到這個問題,我們要首先思考一下,在如今的社會中,是什麼造成了信息的不對稱。通常的答案就是職業,家庭,收入,生活環境,閱歷。而最本質最核心的東西是什麼?造成這種巨大差距的是什麼?
我覺得是上進心。

雖然我曾經寫過一篇答案,就是關於家庭環境對人的出生有很大的影響?我在我的答案中詳細的贅述了家庭環境對人生的意義。但是如果只是對於人生抱有消極的態度,在明知道能夠改變的情況下,而不付出努力,這分明就是一種懶惰。

可以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說明這一點,我的童年少年就是活在信息不對稱的時候,老師講的都是什麼父母離婚,然後小朋友學習變得非常好的故事。還有就是什麼棍棒下面出孝子,錢是一分一分省出來各種各種奇葩的理論,我的童年少年時代,你可想而知。

後來,自己有了一點經濟自主權之後,開始發奮學習,在父母的不信任中,還是考上了一個大學。因為那時候離高考的時間並不多了,所以爸媽是對我考大學不抱任何希望。但自己還是順利的拿到了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其中的經歷不就再贅述了,這只是一個普通人的故事。但是題主你問我怎麼能夠消除信息的不對稱?當時我的信息就是不對稱的,我沒有任何對於大學的概念,我沒有任何對於學習的方法,我沒有任何對於專業的了解程度,我很多東西都沒有,但是是什麼支持我當時一天一天的不間斷的學習呢?就是一點殘存的上進心。

我試想過,如果我知道學習的方法,如果我知道對於大學的概念,如果我了解專業的知識,等等等等,我可能會走的更好。但是我沒有,我都沒有。

第一名的答案說的非常好,就是就是沒有辦法在長期的效益和短期的效益面前做出正確的選擇,而我也只是在我沒有資本的時候努力的賺取資本,也就是高考所能用到的知識。而對於其他的事情,我還真沒有考慮過。當時的想法,就是只要能上大學,不管什麼專業我都去。

這就是我當時最真實的想法。

信息的不對稱可能存在於我們的生活處處,我們與父母之間,同學之間,愛人之間等等等等,太過於平常,也太過於普遍。
我和我父母之間就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我父母說的我可能聽不進去,我說的我父母嘲笑我太幼稚。但是又能如何呢?現在父母在很多方面是無法阻礙我的,可以說在絕大部分事情上。我覺得人生,就應該由你自己來把控。很多事情可能因為你自己不了解,你自己不清楚,你失敗了。但是我覺得人都是善於原諒自己的,你會以最迅速的方式做出最正確的選擇,但是如果是別人給你的意見或者是建議,如果不經過自己的思考盲目的接受,我想對你一生的影響要遠遠超出你自己對於你自己犯錯的遺憾。


有什麼方法可以消除信息不對稱?避免損失。
我覺得沒有辦法消除信息不對稱,最好的辦法就是去做事,去生活。然後根據你自己的理解找到消除信息不對稱的方式,然後堅持的去做。這就是消除信息不對稱的最好的方式。


以上。


你錯了。
你不應該避免信息不對稱而彌補損失。因為那是不可能的。
信息不對稱是擁有信息的一方可以用來碾壓式勝利榨取果實的方法,如果你能避免,那麼世界上那麼多贏的人是哪兒來的?存在即是合理,這種贏家的存在決定了信息不對稱是難以避免的。所以你要做的不是避免信息不對稱,而是,利用信息不對稱,去碾壓比你更弱勢的人來賺取利益。

就好比去賭場玩
你要贏的對象從來不是莊家,是那些肥羊……


你的地圖上全是戰爭迷霧,對面電腦上是地圖全亮。


信息時代的21世紀,一些古老的法則並沒有從根本上被顛覆。這個世界上最有價值的信息一定是通過信任的管道流動的。而不會委屈於其它任何的載體

信任有哪幾種?目前來說我只發現兩種:1:社交關係的親密 2:共同愛好的話題性

基於此,本質上來說比特海百分之八十的信息都是垃圾。門檻的形成,並沒有有因為信息時代,信息的扁平化,而根本上改善。 信息不對稱依然是信息商業時代最本質的因素。

每一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行話,在銀行界,鑒別內行的一個方法就是問他知道ftp不? 在黑產界就是問他知道啥叫脫褲不?在信用卡pos領域,問他mcc是否跳馬?在資源界,問他屬哪個0day組,op是誰?

基於門檻的信息價值認同成為信息時代扁平化趨勢的抱團。 有了常識,才會形成基於常識的方法論提升。

沒有常識,在行業內的建樹基本等於空談。世界上並沒有免費的午餐,在這個組織內,本質上還是屬於各自方法的利益交換。積累,日拱一卒。成為你真正的門檻。


上面的答案都非常好,這裡個人談談自己對於此問題的看法,偏實踐。

掌握信息,從技術角度來看,大致有 :
1.看電視
2.刷網路社區
3.閱讀
4.社交

從效率角度來說,排名(個人看法)是 :
社交 &> 刷網路社區 &> 閱讀 &> 看電視

從長期效用來說,排名(個人看法)是 :
閱讀 &> 社交 &> 刷網路社區 &> 看電視

如果年輕人(我本人已經不年輕了)想做點事,那麼(從信息掌握角度來說)最好遠離電視節目,適度刷網路社區和社交,最後需要高強度的閱讀。

年紀小時候,聽說過書獃子的傳說,但是以我自己的身邊人(起碼面對面有一定程度的溝通經歷)為樣本來說,能算書獃子的最多只有半個。在我了解其生活狀態的人群中,閱讀能力(和意願)和其所取得的成就是強正相關的。


我們所有學習的本質目的不過就是為了或多或少得減少信息不對稱。比如當年你做題訓練備考,就是在慢慢消除你與出題人間的信息不對稱。你現在所學的專業、技能,你就是在慢慢消除與本領域已從業人員的信息不對稱。

信息不對稱永遠不可能避免,而且在宏觀的層面上看,信息不對稱也促進了專業化的發展,提高了效率。

看一下楊小凱教授在評論弗雷德里希.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是怎麼說的吧:市場制度的功能並不是讓所有人分享所有的信息;恰恰相反,市場制度會促進專業化造成的信息不對稱,因而使得人們不需要知道其他專業知識,但卻能享受所有專業部門的產品。因此市場的功能在於,當每人只知道整個社會的信息的極少一部分時,人們卻能充分利用這所有部分信息的集合。


子夜降臨,是單身狗們求種的時刻。

你望向床邊空曠的枕頭,眼角有一絲淚水划過。

在猶豫了三秒之後,揮揮手,擦乾了淚水,掏出了......手機,打開了陌陌探探積目他趣搖一搖陷入了沉思:這麼多的妞兒,我特么到底該選誰?!

手機里,范冰冰的頭像不斷閃爍,高圓圓的身姿嫵媚誘惑......你趕緊打開聊天記錄:哥哥,約嗎?快餐800,包夜1600。

你喜出望外、暗自竊喜:卧槽,干發了!沒想到今晚還能約到個一線明星!你趕緊掏出手機,立馬準備轉賬......

突然,你想起了一個問題:要是今晚約了范冰冰,萬一李晨知道找上門來,我該怎麼辦?他那麼壯我怎麼打得過啊?!

你正猶豫著,腦子當中浮現了隔壁王二狗躺在浴缸里,周圍一身冰,一根管子,一張紙的場景,那紙上寫著:你的腎,我拿走了......

你一拍大腿,恍然大悟:800塊約范冰冰,,這很有可能是仙人跳啊!!

你為自己的機智點了一個贊,但同時也暗自心驚:這些范冰冰真是太危險了,居然想騙我的腎......換一個APP吧?

"哥哥,出來喝一杯嗎?"——同城交友章子怡。

「老公不在,我一個人在家好寂寞」——一夜騎劉亦菲。

「毒龍鑽、冰火、飛天,我一個不會......」——激情夜王祖賢。

......

馬德!今晚撞邪了,不是王祖賢就是章子怡!這些APP就不能正經一些嗎?

你越想越氣,怒火攻心,突然想起了前兩天在街上收到一張天上人間的代金券——滿五百抵三百,沖三千送五千,全國3289家連鎖店,你,值得擁有!

卧槽,全國3290家連鎖店,這企業良心啊!再也不怕仙人跳了!

於是你......拿上代金券,打開房門,一路狂奔,終於到了那金碧輝煌的門頭。

走廊兩旁的大波黑絲們嬌艷欲滴,你望向那一排排大長腿,心想:正規的,就是靠譜!這波,穩如狗!

最後!

最後你消費了1980,洗了個腳,洗了個......腳!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信息不對稱&>?

信息不對稱就是:你想去洗腳城找小姐,最後你發現這特么真的是個洗腳城!

那麼&<信息對稱&>又是什麼?

信息對稱就是:不管對方頭像是范冰冰還是章子怡,你都知道這特么是個摳腳大漢。

如何避免信息不對稱?

1、進店前先看看大眾點評,是不是真的有這個店,再看看網友評論,是不是真的是個洗腳城——信息渠道是首要。

2、自我判斷,是范冰冰還是摳腳大漢?用腳想也知道800塊是約不到一線明星——經驗技能很重要。

以上。


我知道,你不知道
你不但不知道,你想知道也比較難知道。

視情況而言 可以減小不對稱,不過要真正消除比較難

我有一輛車準備到二手車市場賣掉 ,我做了非常好的維修和保養 ,看起來接近全新 外觀上根本看不出來它經歷過7次車禍4勝3平 。剛好小明也有一輛配置差不多的車,真的接近全新, 因為急缺錢要賣掉 。你不懂車,又需要買 。你不知道車的真實情況 於是就不對稱了。
我的「戰神」只要998,你就抱回家,看起來差不多的小明的車要9998 。你覺得配置差不多,我的更划算,想買的我,就是不對稱常常會帶來的的 「逆向選擇」 。
你肯定也不傻 ,自己不懂但是還是有人懂,於是你請了懂車的大明幫你鑒定,這是解決辦法之一。大明果然看出了我的車經歷過車禍,也看出小明的車是優質二手車。你買了小明的車,為了表示感激,請大明吃了一頓。就是你為了消除或者減少(大明不一定能看出全部問題)不對稱付出的成本。


還有的不對稱因為雙方地位的差別,可能只有自己消化掉。


我覺得由於人自身的局限性,根本沒有辦法消除信息不對稱,就像不管是眼睛還是攝像頭都會有盲區,何況渺小的我們看這個大千世界。而世界是這麼的大,宇宙的浩瀚,時間的無窮,宏觀的說,我們窮其一生都沒有辦法解決信息不對稱,一個人可能窮盡幾十年研究才成為一個領域的學術泰斗,站在這個領域的巔峰,他也只是消除了已知的信息不對稱,對於人類還不曾探索的、未知的,依舊迷茫。往小的說,這個學術泰斗在另一個學科里可能只是小白,這依舊是信息不對稱。空間上有信息不對稱,我在這裡很難完完全全知道另一個地方的事情,我知道最多只是別人給我看到的,時間上有信息不對稱,我現在很難知道過去的事,我知道的是史書家留下來的,真實的是什麼,誰也不知道。即使是同樣的時間地點同樣的事,我們會有不同看法,我們可能有溝通障礙,這也是信息不對稱,我不是這個意思,你以為是某個意思,詞不達意等,這應該與每個人的經歷相關,不同的經歷造成了信息不對稱。

感同身受就是為了消除信息不對稱,雖然不曾經歷你的經歷,但我用我的心,換你心。同意某位答主所說,多去經歷,盡量減少信息不對稱的損失。可是信息是個這個客觀存在的事物,而回饋在外面腦子裡的就變成主觀的,人的局限性就在於沒有辦法客觀的像鏡子一樣去反映事物,總是帶著主觀情緒的,無論我們如何克制,就連我們曾經經歷過的那些事情,我們客觀存在的記憶,在我們回想時也帶著我們的主觀色彩,被粉飾被遺忘被挑取等……甚至都不是原來的樣子

兩個人很難相互理解,穿平底鞋無法理解穿高跟鞋,除非她真正穿過,大城市的人很難理解山區里的人,因為他們沒有那樣生活過,我很難理解領導人,理解政治的險惡,理解商場的無情,因為我沒有經歷過,我的猜測只是從書中,可是書和親身體驗怎能劃等號呢?

說了這麼多雞湯該打住了吧,其實我想表達的是,多看書多思考多問前人的經驗,這是為了提高效率,然後多經歷多失敗多總結多重試,小馬過河的故事大家應該都聽過,別人說的只是參考,只能自己親自走一走才知道水有多深,因為這個世界沒有捷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共勉。


先說一下我的經歷。
大學剛剛畢業,現在在一家國企工作,只是工作地點不盡如人意。
剛上大學,選的專業是就業很好的。一學上就獲得一個信息,只要你成績單夠漂亮,有一定社團工作,你就靠自己實力可以穩進國企(國企一些性質大家都清楚吧),作為一名沒有任何背景的人,我看到了希望。
整個大學期間,我拋下很多東西,專心學習,畢竟天資不高,花的時間也多,還好成績也不錯,績點有過3.9幾的,相對重要的課程都可以上90分,拿了很多獎學金。
當然也參加了社團,當過部門部長。
基本上滿足了各種要求。
大概在我想著可以自由選擇喜歡的工作地點時,情況變了,在我畢業前一年,該國企招生名額下降,大概是過去招生多,飽和了。這時我得到信息,這種情況下,潛規則變得重要了。
家裡到處託人找關係。
而我也做了妥協,不敢報原本想去的工作地點,選擇了保險的偏遠地區。
班裡幾個同學並不抱希望,報了幾個希望很小的熱門地方,早早就簽了私企,靠自己繼續努力。
結果,等待錄取結束又獲得信息,今年由於習大大的緣故的,你只要優秀,就可以不用被潛規則,所以我去了偏遠山區,因為工作地點的原因,還和女朋友分了手;我同學毀了約,去了原本以為進不了的大城市。
------------------------------------
說實話,現在很後悔。
我不知道這算不算信息不對稱,但是,對某些人,像我,能獲取信息的途徑本來進少,獲取的信息也不一定全面,而且,就算獲取了足夠的信息,該死的,有時候信息還會變!
會想,如果那時候......現在可能......
但已經過去,不可能重來。
還好,我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以後的路也知道怎樣走。
走出大山,逆襲回去。
首先,要努力。像過去一樣,做好自己的工作,作為逆襲的資本。
相信自己,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既然不能避免信息不對稱,反正結果總是對與不對,那就相信自己,追求自己想要,同樣會有對與不對的結果,可那是自己的選擇,你才是自己的主宰,沒有什麼要可惜的。
有一句話一直很喜歡,沒有了我就沒有了世界。
大概晚上閉上眼睛睡覺的時候就是這種感覺,世界原來就存在於你的思維中。
有點唯心主義。


首先說一下,信息不對稱,粗糙的說他是一個2D說法,3D的說法我覺得叫信息缺失。為什麼這麼說,不對稱基本上說的是人與人,行業對行業,但放在面上來看就是真實的信息缺失。
我依然覺得目前我們國家以及我們的人民真正缺乏的是分享精神,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拿著一塊拼圖,這張拼圖上有一部分自己的真相。
好比說,我們經常會主觀臆斷的評價一個行業,評價一個人,但實際上我們並不了解,我們真正了解的是什麼?我們自己和我們自己的行業,我們在這個行業圈子裡生存,我們對這個行業有發言權,這就是你手裡那塊真相的拼圖。
如果每個人都能把自己掌握的真相拿出來,那些流言,謠言,無知愚昧不攻自破,我們拼成一副完整真相的版圖,人人都能看得到,那麼我們的信息就是完整的,再也沒有什麼缺失,不對稱。
在我看來這也是知乎在做的。


信息不對稱就是:我們都在追求女神,我知道她喜歡什麼,但你不知道,或者你以為女神喜歡雞蛋灌餅加十個蛋。

如何消除信息不對稱:
0.意識到女神的品位不是你所想的,清空假設。
1.有錢,給她閨密錢,買信息。
2.有權,如果她告訴你她的愛好,你就把魚塘承包給她。
3.有人,成為她閨密的朋友,腹黑套取信息。
4.有聰,眼耳口心,觀察分析。基於智商和情商的推斷。


階級是依靠信息劃分的。互聯網帶來了階級扁平化,但是不會解決所有問題。很多真正的優勢信息都是通過勤奮與智慧創造出來的。與其說是信息不對稱,不如說是知識鴻溝。


儘管這個詞用裝逼的語言表達一個簡單的道理的做派讓我作嘔,但我還是覺得這個詞確實道出了一些關鍵。

這個詞表達的道理極其簡單:
信息的創造者或發現者、
信息的獲悉者、
未獲悉者,
三者對信息的掌握程度不同,
以至於當這個信息可以帶來利益的時候,
三個主體獲利程度天壤之別。

說大點:
省長知道哪裡馬上要開發,
或者就是他規定的,
那麼他就是信息的創造者或發現者,
他就能提前布局,
獲利最大,
他告訴了他情人的弟弟,
這個人就是信息的獲悉者,
他就可以調動資源參與,
至於其他未獲悉者,
大概就沒有什麼利益了。

說小點:
你在辦公室擼管,
你就是信息的創造者,
雖然你沒有什麼利益,
但你可以避免讓他人知道以對自己保護,
而假如我是你同事,又獲悉了,
那我可能搜集證據把你開除,
我就獲利了。


事情就是這麼簡單,
但此事無法避免,
因為它是具備條件後,
又被利用的,
被用來獲利,
受益者自然不會想消除它,
只有未獲悉者有動機,
但未獲悉者的真正動機並不是消除它,
而是「在自己是未獲悉者時消除,在自己是受益者時加強」,
顯然,
在任何一個「信息不對稱」案例中,
都是弱者想削弱,
強者想加強,
而在所有的案例中,
強者之所以是強者,
就是因為他對此信息具有絕對的主動權,
所以,最終,
結果只會向強者企圖的方向發展-被加強。


我媽媽對別人家孩子信息的掌控。


世間一切遊戲和賭博以及概率,都不是公平的,這些都是信息的戰爭而已。(出自《遊戲人生》)


你讓不知道「信息不對稱」這個詞的那些人怎麼辦?


無疑信息不對稱是可怕的,各行業的精英掌握著行業的資源人脈和信息的流通。打破針對個人的信息不對稱我個人的理解就是通過努力不斷的螺旋上升,就好比打遊戲升級,級別越高能力越強升級越快。回到信息不對稱這個話題就是能力越強則針對個體的信息不對稱就越弱。打破群體的信息不對稱則需要分享,就像知乎這樣的社區,新事物必將瓦解和取代舊事物,大勢所趨。


謝邀,樓主邀請我一定是想從行為經濟學來聊一聊吧。其實信息不對稱(asymmetric information)是個經濟學術語。而且確實有很多相關研究。我在我的知乎專欄發了一篇文章從一個小角度描述了下關於這個問題,一個行為經濟學家(Schelling)的一點小貢獻。 非嚴肅行為經濟學研究中心

文章如下

****************************************************************************************************************

今天打開知乎,發現有人邀請我聊一聊信息不對稱。知乎問題: 如何理解和避免「信息不對稱」? 發現這個問題已經有5千多個人關注。並且很多深刻的回答。我來總結下哈:新信息時代,信息比別人少,就相當於損失了幾個億!人們生來不平等,小屁民信息比當官的少太正常了!這黑暗的社會啊,讓我哭一哭吧!

本文角度和以上都不同,如果想看這些,請去看高票答案。本文角度比較小清新,適合腦子累的時候看哦。

我來聊之前想講一個人,一個真實的人。Thomas Schelling(托馬斯.謝林)。 謝林的維基百科

謝林是個經濟學家,並於2005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即使在知乎也可以算得上事業成功了吧(科科)。他得諾貝爾獎得原因,是因為他加深了我們人類,對衝突和合作的理解(conflict and agreement)。下面要講的這篇故事就是他的著作(the strategy of conflict 衝突的策略)里的一個小插曲。

兩個大兵傑克和希斯在同一架灰機里,灰機被打掉了隱形的翅膀。無奈中,這兩個大兵打開了降落傘迫降。飄啊飄啊,飄到了一個小村莊。兩人被降落到了不同的地方。低頭一看,完了,這年代手機還沒開發出來,通訊機也壞了。被命運分散的兩個人該如何相遇呢?

(圖片來自《衝突的策略》)

普通村民給了他們兩個每人一張地圖。如上圖。x,和y是傑克和希斯的降落地點。但他們互相不知道。中間有一條彎彎的小河。穿過小河的有幾條歪歪扭扭的小路。那麼問題來了,請問傑克和希斯在沒有通訊的情況下如何重逢呢?很簡單,就是同時走到,小河和道路的唯一交叉點。這是圖中最明顯的,最唯一的,最不用思考的,相遇地點。這一個點就叫做focal point (焦點)。在這個故事裡,完美的ending,就是傑克和希斯同時走到這個focal point。四目相對,不可描述。

但另一種情況,傑克和希斯都是很自私的人。並且都很不喜歡走路。可以從圖中看到,如果傑克是Y,那麼傑克並不想走到焦點那裡去。因為跟希斯比,傑克要走更多的路。這傑克就不開心啦。傑克覺得自己跟希斯比好像是一個loser。每次都要遷就他,現在連在異國他鄉都得遷就希斯自己吃更多的苦。但是傑克轉念一想,如果自己不走的話,可能兩個人永遠重逢不了。最終也不能算一個好的結局。問題來了:如何讓傑克在和希斯的競爭中取勝呢?這裡就要提到信息不對稱了。傑克這時,可以利用的就是信息不對稱來完成自己,既能壓榨希斯,又不至於兩個人都輸,的不可告人的目的。

利用信息不對稱,把自己獲得信息的途徑封死。逼對方來遷就自己。

在傑克和希斯的小遊戲里,從大方向來說,只有兩個人合作才能共贏。如果兩個人永遠不見面就都回不了家。但從小方面來說,這兩個人相比,肯定有一個人得犧牲更多一點。(畫外音,不覺得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的小遊戲嗎?婚姻,同事,一起租房的人。。)兩個人都知道對方想找到自己,也想找到對方,但又都不想在這段關係中犧牲更多 。在這種情況下,傑克可以做的:對外放出自己所在地點(Y),並且封鎖自己獲得任何信息的方法,比如躲在山洞裡不見人,比如假裝自己聾了聽不到或者聽不懂當地人說話。然後傑克需要做的就是:sit back,relax and wait for 希斯 (翹著二郎腿,吃著瓜子,等著希斯上門來找)。

當信息不對稱時,也就是希斯知道如何找到傑克,但傑克不知道如何找到希斯。那麼勝利的小天平,就開始偏向信息少的那一方了。為了共贏,希斯必須犧牲。而這一切,可能都在傑克的計劃之中。。。。

結束語:Schelling的偉大之處在我認為是說人話,雖然自己懂得多,但不去搞高深的術語讓大家聽不明白。反而,他擅長在平常的故事中揭露別人想不到的更深刻的道理。這個故事就是一個例子。這個故事人人都聽得懂。但他揭示的可能是我們平時不會去想的一個角度,就是信息少的那一方,會不會在博弈中反而有優勢。而你,會不會利用這種優勢。

今天看知乎,發現一個問題。正好可以用Schelling的博弈理論來解釋。一個女性是丁克,結婚後,單親的老公常常覺得很對不起含辛茹苦養大自己的母親。於是在一個爭執的夜晚,哭著跑了出去。

(鏈接在此:知乎提問: 我是丁克,可是老公覺得對不起他媽媽非常自責,我該怎麼辦?)

如果把婚姻想像成一個帶有博弈性質的合作遊戲。這裡有兩層意思。1.雙方只有合作才能共贏。不合作都輸。(兩人結婚給各自帶來的好處,大於自己單身時的好處)2.結婚的雙方得到的好處不是相等的。可以理解成婚姻中必須有一個人多付出。假設男生是這個需要多付出的 (對,我們經濟學就是愛用假設),假設婚姻給兩人帶來的效應是11。現在這個故事就是,如果兩人結婚,男方拿1,女方拿10。但如果不結婚男方拿0,女方拿0。所以兩人都有共同的意願去結婚。但婚後,男方可能有小想法了。心想說:欸,你說,我們分贓能不能分的更公平一點。比如說我拿個6,你拿個5。女方一聽就氣了,你個sb,結婚前對1,10分贓沒有意見。現在怎麼開始咧咧了。於是乎,男方這時要做的可以1.威脅如果不同意,就離開。2.封鎖自己信息獲取方式。(即文中所說的哭著跑了出去)。

這樣就可以利用信息不對稱,把自己獲取信息路徑封死,逼迫另一方迎合自己的要求。

這樣之所以能成功還是因為這個遊戲的本質是合作遊戲。即雙方合作,才對大家都好。不合作,大家都不好過。

另外說一說第一個方法,威脅。這並不是一個好方法。因為第一傷感情。第二威脅了別人也不一定相信是真的,反而會被反威脅。(即妻子說,好啊,離就離,現在就去離。)

所以看似Schelling的故事中,傑克和希斯不能溝通。好像很特別的條件,但其實現實中例子比比皆是。因為溝通不信任,略等於不能溝通。


真正的結束語:行為經濟學只是提供了一個看問題的角度。希望大家不要對號入座。尤其是那個提問的丁克的老公。很有可能人家只是性情中人。但你的行為在博弈輪里看,很牛逼哦~ 科科

~~~~~~~~~~~~~~~~~~~~~~~~~~~~~~~~~~~~~~~~~~~~~~~~~~~~~~~~~~~~~~~~~~~~~~~~~~

如果有興趣看全文的話,請移步我的專欄。非嚴肅行為經濟學~

非嚴肅行為經濟學研究中心
知乎專欄


推薦閱讀:

怎樣把信息轉化成知識?
如果 π 是合取的,「π 包含整個世界」就成立了嗎?
如何才能沉澱下來被碎片化信息腐蝕的浮躁的心?
如何克服大量信息帶來的焦慮感?

TAG:行為經濟學 | 信息 | 信息不對稱 | 計量經濟學 | 信息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