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英雄本色》三部曲?

看完一二三,感覺一部不如一部?不知道是導演的原因還是自己的原因。


范振鈺!


我倒是覺得三部各有水準。有同學說第二部純屬撈錢沒有水準,趙日天和我表示不同意。張國榮臨死前在電話亭通話那段,不輸第一部小馬的最終時刻。至於第三部,應該是老徐自己獨立操刀完成的,很長,一度以為是紀錄片(哈哈),風格陡變,所以沒有繼承一二部的風格傳統,全篇充斥的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無奈,但是有各位大咖的參與,並沒有覺得就低第一部一。當然,第一部確實是公認經典。還有,背景音樂(好像是口琴奏的)很贊。


先說下《英雄本色》誕生的幕後故事。

一:新藝城,《英雄本色》的出品公司。

香港的電影市場由各大院線控制,在六七十年代,院線分國語片和外語片兩大陣營,大家各玩各的,井水不犯河水,但是在70年代末,隨著香港經濟的繁榮,本土文化意識覺醒,粵語片大行其道,不僅取代了國語片,還搶佔了外語片的市場份額,在這種情況下,香港商界大亨雷覺坤決定把旗下的外語片院線改組為粵語片院線。

但是邵氏和嘉禾這兩大中文電影製片公司都有自己的院線,他們不可能把片子送給競爭對手放,沒有片源,院線沒法生存,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雷覺坤就投資了一家叫做「奮鬥電影公司」的獨立製片公司,取了個名字叫做「新藝城」。

雷覺坤家大業大,只做後台老板,並不插手具體製片業務,新藝城由麥嘉、石天、黃百鳴三人經營,其中麥嘉股是製片人,石天是演員,黃百鳴是編劇,但拍戲不能沒導演,於是就從嘉禾把吳宇森請了過來,拍了創業作《滑稽時代》,票房不錯,收了500多萬港幣,不僅給了雷老闆一個交代,還在香港影壇打響了招牌。

吳宇森當時是嘉禾的簽約導演,冒著吃官司的風險跑出來,化名吳尚飛給新藝城拍戲,對新藝城有恩。

二:徐克,《英雄本色》的監製。

香港電影的監製制度,就起源於新藝城,監製融製片人和投資人的身份於一身,凌駕於導演之上,對整部電影有生殺予奪的大權,監製的代表人物,就是徐克,很多影迷耳熟能詳的經典作品,比如《笑傲江湖》《東方不敗》《新龍門客棧》《倩女幽魂》等等,他都是監製,而不是導演。

徐克1979年拍《蝶變》出道,在80年代初連續拍了《地獄無門》《第一類型危險》等影片,因為風格怪異超前,爭議不斷,叫好不叫座,票房慘淡,加上拍戲屢屢超支,在1981年的時候,已經沒有投資人願意找他拍戲了。

新藝城在《滑稽時代》之後,又請了不同的導演拍了幾部戲,比如午馬拍的《歡樂神仙窩》,蔡繼光拍的《不準掉頭》等等,麥嘉還親自上陣做導演拍了《追女仔》,但這些人都不穩定,午馬是邵氏的人,蔡繼光是TVB的人,麥嘉自己是老闆,管理整個公司,哪有空天天泡片場,所以急需找一個專職的導演。

這時候吳宇森大力推薦不被看好徐克,徐克到了新藝城之後,改頭換面,向市場妥協,拋棄了天馬行空的「新浪潮」,拍了《鬼馬智多星》等一系列大受歡迎的喜劇片,一舉成為新藝城的王牌,風光無限。

所以,吳宇森對徐克有知遇之恩。

三:吳宇森,《英雄本色》的導演。

吳宇森是個電影天才,早在中學時代就玩8mm攝影機拍戲玩,後來進了邵氏,給當時香港最紅的大導演張徹做副手,張徹非常器重他,視之為接班人,不過邵氏體制僵化,吳宇森混了幾年都得不到獨立執導的機會,於是轉投了嘉禾,在嘉禾雖然做了導演,但日子過的不怎麼開心,因為嘉禾一直讓他去拍惡搞風格的喜劇片,雖然票房不錯,卻並非真正想拍的東西,因此非常苦悶。

1983年,吳宇森和嘉禾合約期滿,轉投新藝城,但此時新藝城已經成為和邵氏嘉禾並駕齊驅的大公司,人才濟濟,吳宇森來晚了,沒拍戲的機會,只好去了新藝城台灣分部當經理,在台灣廝混了三年,毫無所得,直到1986年,才重新回到香港,進入了徐克的電影工作室。

徐克在1986年已經大紅大紫,是香港影壇第一名導,手上資源豐富,創作靈感也很多,為了報恩,就支持吳宇森去拍只有幾頁大綱的《英雄本色》,不僅給了很大的自主權,還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議。

吳宇森鬱郁不得志,自有一股孤憤之情,他把這種情緒融入到了電影中,再加上當時同樣鬱郁不得志的「票房毒藥」周潤發和為邵氏立下汗馬功勞卻慘遭解僱的狄龍,珠聯璧合之下,於是就迸發出了燦爛的火花,完成了一部精彩的電影。


…………

背景說完了,再來回答問題。

《英雄本色1》是天時地利人和俱全,因緣際會之下誕生的傑作,可遇而不可求,但香港是商業社會,電影是一種文化商品,追逐利益是每個電影公司的終極目的,《英雄本色》票房口碑雙雙爆紅,沒有理由不趁熱打鐵拍續集撈一筆,所以《1》還沒下線,《2》的拍攝就提上了日程。

吳宇森本人反對拍續集,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在新藝城和徐克的強烈要求下,只好捏著鼻子拍了第二集,大凡有才華的人,脾氣都硬,稜角都尖,控制欲也很強,在拍《1》的時候,因為是「報恩還人情」,加上並不重視,徐克只提建議,沒多插手,但在拍《2》的時候,徐克大權獨攬,指手畫腳,引起了吳宇森的強烈不滿,最終反目成仇,多年友誼化為烏有,在《英雄本色2》拍完之後,兩人分道揚鑣,老死不相往來,再也沒有合作過了。

這一部因為監製和導演的嚴重衝突,加上目的不純,應景撈錢,製作的很粗糙,所以質量最低。


吳宇森走了之後,過了兩年,在1989年,徐克決定炒冷飯,親自來拍《英雄本色3》,把故事放在越南,此舉大概有三個原因,一是徐克幼年在越南長大,有情懷,二是想和吳宇森當時正在籌拍的越南題材《喋血街頭》扳手腕,三是像《倩女幽魂》123重複拍一樣,利用金字招牌再撈一筆。

這一部有些地方拍的很好,但總體而言,並不怎麼出色,一來徐克不擅長拍現代題材的電影,二來徐克大概也沒怎麼用心去拍。

總而言之,《英雄本色》系列中,第一部水平最高,第三部次之,第二部是純撈錢的敷衍之作。


一是經典,周潤發,狄龍,張國榮都在巔峰

第二部是為了賺錢硬拍的,我就說一個細節,一開始叫狄龍去美國找Mark II的時候,先說了在美國老老實實做人,立馬又說什麼都擺得平。。。尼瑪這麼矛盾的台詞是在10秒鐘裡面連續出現的。。。


第三部告訴你事實是英雄無力,面對越蚣只能逃跑,面對南越軍隊也是毫無辦法,只能看著家鄉淪陷,牌匾被砸,夯抗被回歸。
喬峰救得了宋一次救不了兩次,郭靖至終擋不住拖雷安達的兒子只能自殺,張無忌武功絕倫最後算不過野心家豬重八,令狐沖只能逍遙於江湖外,陳近南遭受主家的背叛


第一部 是經典,第二部稍差,第三部已經跳出前兩部的格局,就藝術角度,已經遠遠超越了前兩部


其實我最先看的是第二部 所以只談是第二部的江湖情懷 可能是徐克主導所以看得出用拍古裝片的手法用在現代故事只不過吧刀劍換成了槍拍攝的手法是一樣的我印象最深的是反派旁邊的保鏢小庄最後他和周潤發那場手槍對決,沒有躲閃近距離對射,之後周槍沒子彈了反派又給了一下把,就好像古裝片里最常說的那句話,我不殺手無寸鐵之人「簡直就是把古代這種俠客對決照搬過來」。還有就是大BOSS在走的時候給小庄的錢他看都沒看就直接出去了,這種就是把他那種不是為了錢只是為了找一個對手,是不是很像古裝片裡面的殺手一生都在找一個屬於自己的對手/


導演的原因。吳宇森編劇的電影總不合邏輯。


單純的看看


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現在,造假幣的成了英雄。


參考教父三部曲


不會啊我覺得三部其實都蠻好的。第一二部是連起來的。不得不說,發哥,哥哥張國榮還有狄龍演的都很好。尤其是那個夠義氣的小馬哥。而且第三部有梅姑參演,是個新的故事。但梅姑真的將那種大姐大的氣質,和為了愛的人而不顧一切的感覺演出來了。同時選取的時代背景也很有特色。是部好片


推薦閱讀:

有沒有那些讓你難忘的電影瞬間?
亂世佳人的最後,你覺得巴瑞德會回來嗎?
有哪些你差點因為名字而錯過的好電影?
觀眾看了三遍都看不懂的電影,是導演的問題,還是觀眾的問題?
畢志飛的親爹是誰?

TAG:電影 | 電影史 | 電影評分 | 電影鑒賞 | 英雄本色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