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一款與陌陌走差異化路線的陌生人社交軟體,哪些功能會更重要?

目前陌生人社交同質化過於嚴重,基本以陌陌"約炮流"為主,如果讓你去重新去定義一款陌生人社交軟體,你會認為哪些功能有價值,哪些是核心訴求?

本人的目的當然不是免費調研,只是頭腦風暴,產品或營銷探討。
還有我們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從約炮這個怪圈裡跳出來,約炮絕對不會是一個產品的核心訴求,營銷噱頭更多。

陌生人社交其實有很多有趣、有價值的點可以去探討:
1、找到對你有價值的人或者小群體
2、怎麼樣可以建立初步信任
3、雙方交換信息等等

期待看到更有深度的、答案。而不是各種抖機靈,曬段子。


我想到了好多點,如果非要只能說三點的話,我想將以下三點作為主要:
1. 興趣劃分:要麼無限精細化,要麼不走尋常路。
2. 稀缺性的打造。
3. 「去性別化」。

1:興趣劃分:要麼無限精細化,要麼不走尋常路。
讓你能夠產生和陌生人交流的慾望的,自然是共同的興趣。而且這個「興趣點」還必須是獨特的,少見的而恰好你擁有的。舉個栗子,如果你看到一個興趣標籤是「星座達人」或者是」減肥狂人「,你能產生共鳴嗎?這一點,陌陌最初也想在這方面打造鋒利,唐岩自身也提到了的:

「絕大部分人的興趣都是很庸俗的,」唐岩拖長了腔調,似在教化受豆瓣小清新影響過深的我們:「讀書、電影、音樂……這些爛大街的興趣是不能直接拿來社交的。旅遊,誰 TM 不愛旅遊啊,是個人都愛旅遊;攝影,只要是個女的,誰 TM 不愛攝影啊;我是吃貨,誰 TM 不是吃貨啊……這些全沒意義。」

看到我們困惑的表情,唐岩如師長般開始解讀:「興趣社交,只有在把興趣細分到一個極致的、非常小眾的領域時,才可能出現。比如你和一個人都喜歡某個小眾明星,只有在這種情況下,你才能不管其他維度,也就是不管那個人的性別、年齡、地理位置,你都能跟他聊得很 High,但其實這種靈魂上的朋友是很少的。」

36氪專訪陌陌CEO唐岩:陌陌,唐岩的理想國


但是我覺得陌陌在這一點還做得不夠好,興趣劃分還不夠細,不夠獨特。如果是我,我會將興趣標籤劃分為多級目錄,從大到小地篩選,比如我選擇了」文學「,在」文學「下面查找到了」安妮寶貝「,然後又細分看到了一個標籤讓我眼前一亮,這個標籤叫做」愛上姓林的男人「,於是我砰然心動,等到我的好友推薦里發現同樣有這個標籤的人,我就會像在異國他鄉看到了「老鄉」一般,頓時湧上無限強烈的述說的慾望。這樣的標籤就是細分到極致的。興趣這東西,越是細分化小眾化就越能引起共鳴。


2. 稀缺性的打造。

當你打開社交軟體時,系統為你「推薦」的一長串「可能喜歡的人」的名單,你會不會眼花繚亂?就算是我想結交陌生人,可是一下子湧上來那麼多,我看都看不過來,又要選擇和誰聊天搭訕?

之前我看到過一款定位為大學生的交友網站,每天新緣分-tataUFO,這個網站最先打動我的是它每天只為用戶推薦一個有緣人。雖然沒有用過這網站,但是它這個功能確實打動了我。如果我是用戶的話,那麼我會每天都有期待吧。就像是每天有個為我量身定做的禮物在等待著我,而不是像其他類似的網站那樣,宛然一個超級大賣場,一打一打的交友對象等著跳樓大甩賣。


3. 「去性別化」

和陌生人聊天是一種需求,這完全是一種傾述和探索新奇的需求,和兩性之間的那種需求是不同的。陌生人交友軟體很容易就淪落為「約炮」軟體,很重要的兩點「1. 突出性別,2. 突出地點。(基於LBS)

如果真的想要做一款純粹讓陌生人交友的軟體,那隻用滿足用戶表達和傾聽的需求就行了,其他的沒必要。所以,第一點,在用戶資料的管理設置里,並不設置登記」性別「,並且將頭像庫做得十分豐富精緻,盡量吸引用戶使用系統頭像,這樣就可以盡最大可能將用戶性別隱藏掉。第二點,不必要將地理位置添加進去。我們和陌生人的聊天僅僅是一種志趣相投的聊天,而並非主動尋求進一步發展。

其實陌生人社交很難演化成熟人關係鏈,這裡面包含著很多學問,比如隱私,我們在陌生人面前是完全展現的經過包裝的自我,或者說是隱藏了部分信息的自我,我們可能傾向於在某方面和陌生人無所不談,但是在另一些方面我們是對陌生人絕口不提的。

因為這樣,所以如果做陌生人社交軟體,我們沒必要像個月老一樣非要使盡渾身解數將兩個陌生人往一塊兒拉扯,我們要做的僅僅是通過」興趣「標籤讓他們認識,剩下的,是他們自己的事。


————————————————————————————

以上僅僅表達個人觀點,有偏頗之處請指正賜教。


陌生人社交核心是匹配和信任的問題,作者提到的三個點,需要有一個共同的線下場景就能解決,同時解決匹配和信任的問題。
在同一個線下場景的情況下:
1. 雙方既然能在同一個場景下,興趣點或者供求關係是更容易匹配的。
2. 雙方本身在同一場景,很容易線下見面,也更容易建立信任。
因此,陌生人社交有一個很重要的點是通過線下同一場景來建立線上關係,同時維持以後的線上關係,這樣的關係更深。陌陌現在是反過來走這條路,先通過線上積累大量用戶,再通過線下活動加深這些用戶的關係。現在還剩下的機會點,就是通過線下到線上,來建立陌生人的關係。


將貼吧、知乎、微信作為基本體,選擇性結合。

貼吧:
「貼吧以興趣主題聚集志同道合者,提供一個言論自由的平台,幾乎人人都可參與。」但是它算不上社交軟體。以「共同話題」集合用戶,知乎的「話題」有此作用,但是知乎的話題主要在推薦大牛和問題答案,社交性不強。

總而言之,要不以月拋為核心價值,以「共同話題」作為陌生人之間的聚集點,是一個可取的想法。

知乎:
「專業性強的知識問答社區。」有一定社交屬性,但是也是知識社區不是社交軟體。如果要做一款社交軟體,可以向知乎借鑒的是,首先它沒有照片牆,沒有過多的個人情緒「宣洩」處,更多地在展現用戶的知識見識和內涵。在用戶的資料設置方面,完全可以借鑒這種模式,資料的模板不關注用戶外在個性方面,關注用戶的教育就業經歷等等(參照知乎)。其次,「點贊」這一功能也是可以借鑒的,把它放在顯眼的位置。點贊數之類的放在個人主頁顯眼的位置。之後,網站。網站首頁可結合貼吧和知乎首頁。

微信:
在微信剛推出的時候,我玩微信。後來因為某個原因,一直到現在,都沒有用。新增的功能了解不多。只能說說印象中的可取之處。其一,通訊錄。做一款社交軟體,通訊錄非常重要。可以做能分組的通訊錄。其二,朋友圈。與共同話題相適應,可以開設一個「生活圈」功能,顯示好友的動態和關注話題的推薦動態。


上面說的可能有些含糊,具體簡單化一點(增添了其它創意):
註冊綁定手機號碼,一人一號,資料簡單真實(帶自我評價關鍵詞以便找到類似的人)。可關注話題,話題貼吧式,有點贊相關功能,一人只能有一個坑,可以修改內容。有通訊錄(不公開),有生活圈可看好友及關注話題動態。有網站,網站首頁有精選內容和用戶。有群組(類似qq群),得贊數達到一定值的用戶可創建。有私信制,陌生人不能發語音和圖片。


暫時想到這麼多,想噴我的理清思路再噴。


因為新項目開動,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1-是什麼驅動我們去認識陌生人?
2-如何可以高效達到目的?
3-認識了之後,還要做什麼?

1-是什麼驅動我們去認識陌生人?

1. 直接利益驅動,獲取幫助:現有朋友圈缺乏具有某種特性的人來實現某種利益,達到某個目的。
例子:緣創派,婚介戀愛平台
2. 情感驅動:
+ 找到同類,驅逐孤獨感;以same為例。
+ 展示個人,獲得認可和成就;以各類興趣社區,網路遊戲為例。

不管是哪種,都是在熟人圈裡沒有能力獲取,或者不被鼓勵去爭取,甚至會有些尷尬的,因此才訴諸陌生人。(近距離的陌生異性-&>艷遇的可能,因此,陌陌被稱之為」約炮神器「不難想像)

更進一步,**尋找陌生人,且規避熟人,這是更隱藏的需求。**

2-如何可以高效達到目的?

基於上面的討論,各類熟人或者所有人社交軟體的導入通訊錄,社交關係這種方式,對於「找到陌生人」這個目的和心理,基本不適用。

所以陌陌採取了LBS,查找附近的人,這是一個尋找陌生人的維度:附近的陌生人,才有儘快進一步接觸的可能。
」漂流瓶「,也是一個探索陌生人互動的方式。
Same採取了頻道方式,通過某個主題聚集起感興趣的人。

在陌生人的維度里,需求和目的變得直接,不用寒暄,沒有牽掛,直奔主題。
-我就是為了找創業夥伴來的,直接從創業項目,創業需求出發。
-我就是為了找結婚對象來的,從對象要求,結婚要求出發。
-我就是。。。。

換句話來說,基於陌生人需求的產品,先展示你能滿足我需求的地方,然後再談其他。舉個例子,同樣是陌生人交友,由於細分需求不一樣,產品的功能側重點就不一樣:陌陌裡面,照片和地點很重要;世紀佳緣裡面,照片,家庭,收入很重要。

3-下一步呢?

不要走得太遠。

陌生人社交很容易做死,因為現有的設計,讓活躍分子都變熟了,因此也就不需要在你的平台上繼續活躍了。

一個產品,不可能同時承載陌生人和熟人兩種矛盾角色的需求。否則就是四不像,誰都滿足不了。

舉個小例子,陌生人平台的IM,多少人都只會說這麼一句話,加我微信/QQ吧 :p。

因此,我們要做的,是在」陌生「這條道路上,挖掘到極致:讓TA更快更爽地滿足最關鍵的那一個需求:
如何能更快,更準確地找到能幫助自己的人?
如何能更大程度上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成就感,驅逐孤獨?

具體如何,還需細細思量。
----------------------------------------------------------------------------------
212 update:

接上篇產品思考丨為什麼要認識陌生人之後,進一步探討陌生人社交問題。

以陌生人屬性用戶屬性的產品,需要解決兩個關鍵問題。

效率信任

因此,我們要做的,是在」陌生「這條道路上,挖掘到極致:讓TA更快更爽地滿足最關鍵的那一個需求:
如何能更快,更準確地找到能幫助自己的人?
如何能更大程度上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成就感,驅逐孤獨?

思考總結:
1. 解決陌生人第一句話聊什麼,對於高效滿足需求至關重要。

* 強目的需求:第一句話應該直接發布自己的目的需求,面向大眾或者某個特定對象。
* 情感需求:為用戶設想第一句的場景,請吃飯?約看演出?對某個主題發表看法?等等,然後才能自然開展對話。否則,就只有想約x的人有這個動力去騷擾一個個陌生人了。。。

所以動心儘管UI很好,交互很有新意,但我還是會卸載。因為我知道xxx和我很多愛好一致了,然後呢?我要突然去找一個我完全不認識的符號聊天么?聊什麼?
另外一個陌生人電話應用,比鄰,據說男女比例35:1,也很活躍,原因嘛,大家可以想像得到。這就從另外一個極端說明了,剛需的力量啊。

2. 信任來自於一次次需求的滿足。所以不斷強化第一步,並展示出來。
* 階段一:展示需求滿足數量: XXX人已經在這裡實現了願望;xxx次線下活動已經舉行;
* 階段二:基於數據沉澱,給用戶信譽評級。

*以下為產品信息總結。*

[心跳](【WISE 1.0現場】拿興趣標籤做陌生人交友也是有學問的,看看「心跳」怎麼玩)
&>通過興趣標籤匹配好友,通過點紅心或者點 X 做選擇,只有當雙方互相翻牌時才自動匹配為好友。

心跳最妙的部分是匹配的部分。
1)讓你選擇自己的興趣標籤(維度)

![心跳 1.jpg](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74713-608b99f1ce0f2509.jpg)

![心跳 2.jpg](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74713-55f16d5983a19e78.jpg)


2)根據標籤來推薦適合你的人:

![心跳 3_副本.jpg](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74713-adba67850f6f0b2e.jpg)

然而,這麼妙的匹配,卻還是敗在了沒有「第一句話」上面。
我關注了你,然後呢?沒有然後了。

[微聚](陌陌招安後誰佔山頭?微聚上線11個月融資上千萬美元,補缺陌生人社交)
&>相比陌陌以「人」為導向的特徵,微聚有著更強的「事件」屬性。社交的發起方式不是「我要聊某個人」,而是「我要做某件事,同時塞個合適的人給我」——用焦一的說法,這是一種「目的前置」型的社交。

**從陌生人社交需求的場景出發**,而不是直接找某個人。
多數人感到寂寞無聊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要做某件事(找人泡吧、逛街、吃飯、約 X 等),而不是要見某個人(這在熟人場景才會發生)。

以集體活動為契機,為用戶創造最初的聯繫,同時從興趣、地理位置、性別等維度過濾掉大部分無效「勾搭」。
用戶評價系統塑造新人。

二度人脈互動
虛擬禮品女性激勵機制(類似yy)
與大眾點評合作,O2O導流

[趴客](想找人一起二,又擔心被約炮?趴客幫助你隨時隨地找到志同道合的小夥伴)
&>很多事並非自己不想做,而是找不到合適的人。比如大半夜想去後海划船,或者突發神經質,想騎車溜一圈大北京城,想每周五約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跑跑步….

一對多形式
以線下活動為主要單元,搖一搖查看附近的活動
通過活動累積信譽度,解決信任問題
無IOS版本。

[pogo看演出](http://a.36krcnd.com/photo/b128ac703909d7148d4a0ad17905e075.jpg!w3)
&>一,建立一個以搖滾樂為主心骨的演出資料庫;
二,打造一個樂迷可在其中自由交流、暢所欲言的線上社交環境。

以演出為線下事件,聚合感興趣的人。
人可以基於這個演出事件來發表言論,或者私信,開展社交。

![找po友2.jpg](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74713-6af103d7e12c3475.jpg)


[快約](陌生人社交還有潛力可挖,快約推價值社交平台,讓用戶將技能轉化成實際價值)
&>搭建一個價值社交平台,讓有某一領域專長技能的人將將個人價值變現,同時讓有特定需求的用戶發現身邊的這些「專家」,是快約 (Android,iOS 版正在開發) 要做的事情。

技能需求的交易平台,發現身邊的兼職機會/向陌生專家求助/學習
通過費用託管,仲裁等方式來提升信用度
目前看到最火的是約模特和攝影師

[隨遇](「隨遇」,將照片摺紙飛機寄成信,隨機發送給100個人)
&>用戶拍一張照片或錄製一段視頻,系統會將其隨機發送給 100 個人。收到的人處理這個「漂流瓶」也簡單,喜歡可以加關注,不喜歡就翻過去,當然也可以立刻回復對方,形式也可以是一張照片、一段視頻,或者是幾個字。

以隨機發出話題為單元,讓陌生人有事可做。

[8pm](短視頻可比照片更靠譜,基於8秒視頻及LBS的陌生人社交產品 8 PM 會是下一個陌陌嗎?)
&>短視頻替代照片,互相關注後可以開始聊天

用戶先錄一段 8 秒短視頻 (可從本地視頻上傳),填好基本的用戶信息之後,即可查看身邊的人。使用機制上,同樣採用了 Tinder 這種你情我願的方式,用戶可對呈現出的短視頻點「X」或者「愛心」(也可左右滑動),雙方點「喜歡」之後,即可互發文字信息,暫不支持圖片和語音等富媒體功能。

目前沒有IOS版本。

[脈脈](LinkedIn版的「某某」:基於二度人脈關係的職場社交產品「脈脈」,利用社交關係打造真實的人脈圈子和匿名的職場社區)
&>專註二度人脈的職場社交應用

導入手機號碼關係,有實名動態和匿名八卦,看到諸多招聘或者求職的需求。很活躍。
脈脈已經不能算陌生人社交了,且做參考吧。

![脈脈.jpg](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74713-c4e7bf3df340fce7.jpg)

[某某](約基友的閨密,約閨密的基友:基於「朋友的朋友」二度人脈關係的私密約會應用「某某」上線)
&>專註二度人脈的社交應用

導入社交通訊關係(微博等),然後發起聊天。目前IOS上搜不到。
![某某.jpg](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74713-724ebaf55bce397d.jpg)

來自:喵在野的胡思亂想地


作為陌陌的重度用戶,可以說兩句。

從陌生人社交的心理來講,社交應該是不存在負擔的。只是第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第二點,陌生人社交的心裡期望值不會很高,但如果一直被潑冷水、沒人搭理,也會導致用戶的試錯感加強。所以需要在滿足用戶社交心理的基礎上增加一點期望值。

第三點,陌生人社交的發起點是偷窺感和炫耀心理。只有同時滿足雙方的需求才能達到「狼狽為奸」的目的。

要想做差異化產品,一定要分析清楚陌陌的優勢。

就如打敗微信的不可能是另一款微信,而是另外一個更好玩的。
打敗陌陌不可能是另外一個「約炮」軟體,而是更能滿足「求炮(泡)」心理的。

以上。


社交功能差異化,目標人群細分化。
向下半身靠攏的社交軟體過於繁雜的時候,向上半身靠攏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向!
知乎如果做成一個社交平台而又不改初心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向上半身靠攏的方式很多,主旨就是做個註冊加入者篩選的機制!比如一個專業做旅遊影像記錄的app,一個專業做運動的app軟體。

還有一個要指出的是:社交的定義應該更寬泛,所有的有互動有受眾的軟體都可以發展成社交軟體。有了這個理念,做出一個陌生人社交軟體的方向就寬泛多了吧。


我覺得是興趣圈子,例如,植物專家和植物控、園藝師、果農等,普通植物盆栽愛好者、水果殺手(吃貨)等,他們組成一個圈子。

微博只能解決發現大v和關注大v的功能,其實並不能滿足粉絲求教等訴求(或者解決的不好)。微博只能解決大v信息發布的訴求,但是大v若想繼續運作,顯然不太允許。


套用一句話,不具備約炮指令的社交工具都不是一款好移動互聯網社交產品。

調侃歸調侃,但實際情況是,結交新朋友、約炮等行為經過這麼多年的各種發展實例證明,這就是用戶剛需,不管你的社交產品如何設計,用戶總能藉助社交工具達到各種約炮的目的,這個是社交的原罪,也是所有社交類產品的潛在核心,個人認為大可不必糾結,一句話,我不阻止不提倡,愛約不約。

回到題主的問題,怎麼與陌陌的陌生人交友走差異路線。

首先我們先簡單分析下陌陌,排名第一的問題提到過的興趣劃分,通過位置服務劃分興趣小組,將周邊的同類用戶聚集進行交友,這個陌陌已經在路上探索了,效果還行,但還存在很多問題:

一是劃分還不夠細緻;二是充斥著大量的唱歌泡吧活動等興趣群,魚龍混雜,這和qq群在本質上沒有任何區別;三是這種濫竽充數的興趣小組也無法有效的從社交弱關係轉化為強關係,譬如我從群里認識一個mm,也聚會見過一次了,感覺不錯,私下咱們加個微信吧,期間打得火熱,從此陌陌很少登陸過,過了幾個月,不合適分手了,又登陸陌陌繼續加群或搖一搖,上述這種情況應該很常見吧。拋開興趣小組不說,普通的加陌生好友也很難轉變為強社交關係,so個人是比較看衰陌陌的,目前的體量已經到一定高度,很難再有提高了。

社交的價值在於認同,我加一個陌生人,不管是想約炮或者別的,至少都是認可了我加這個陌生人可以給我帶來價值:約炮、熟人加好友、共同興趣、極度無聊想聊天、對方是名人、諮詢問題等等,基於目前最大的熟人、約炮社交工具已經被微信陌陌們佔據了,所以還是得從弱社交開始著手。個人認為最大的價值,就是從場景結合事件來做社交。打個比方,我出差到廣州,想去廣州酒家吃飯,但我只有一個人,不好點菜怎麼辦,我創建一個吃飯的事件,設定一個截止日期,相當於一個臨時群,我可以設定範圍比如目的飯店周邊10公里或全城,同時你可以發出邀請,距離你範圍5公里的符合條件的陌生人都可以接到邀請,事件完成後小組自動解散。是不是很好玩,是不是感覺類似論壇發帖,但集成了位置服務後可以發揮出巨大的能量。有個回答提到了開會活動等場景,也完全可以通過產品與線下進行結合。

基於事件的社交工具,本人認為是以後的一個發展方向,至於如何對事件進行分類,產品如何規劃,那是一項複雜的工作,這裡就不啰嗦了。

至於國外流行的閱後即焚的社交,我想說:有多遠滾多遠,中國國情不適合好么親。神馬?你說強社交在哪裡,你還準備想和微信分一杯羹?能有一條活路,能騙到vc給你投資就行了好么!


利益,無利不起早,無利也不找陌生人。
約炮是利益
獲得知識是利益
趕集58那樣的交換是利益
搭車拼飯是利益

相比利益我覺得網上與陌生人聊天的神秘感會越來越淡,基於興趣愛好找陌生人聊也不靠譜,有更細分的網站不去何必找陌生人浪費時間


從多年前的QQ個性簽名開始,到現在的微博、朋友圈,每款產品定位不盡相同,但有一件事情我們一直都在做,就是將自己做過的某些事情或是產生的一些想法發出來,渴望得到回應。不過大多數人估計已經習慣了這種每天彷彿對著行色匆匆的人群喊話的表達方式——你的聲音傳到了他人的耳朵里,可卻沒人理你。。

其實既然選擇將一些內容發到互聯網上而不是寫在自己的日記本里,我們都是渴望與他人交流的。但是微博上的交流方式是不平等不平衡的,而很多人沒有辦法主動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朋友圈」,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尤其對於內向型性格的人來說,他們周圍往往都是命運安排的親人、同學、室友、同事,除了八卦家常難得有什麼共同語言,但即使到了網上,也常常是現實關係的網路版。即使現在有豆瓣小組、QQ群,陌陌上也有群組,通過自己的興趣去結交陌生人始終不那麼容易。

為什麼?因為這些方式始終需要你去主動做很多事情,主動加入一個組織,學著裡面「老人」們的說話方式,戰戰兢兢、小心翼翼地試圖融入這個圈子,而且面對著的是不知道名字、看不見面孔和表情的陌生人,這對於introvert們來說,其實比在現實生活中加入什麼興趣小組直接與人面對面交流還要困難。但心思敏感喜歡胡思亂想的introvert內心應該更渴望得到認同、需要與人交流。


所以我設想了一種這樣的交流方式:你繼續對著廣場上的人群喊話,但這一次計算機會通過關鍵詞匹配將你說的話傳到也在談論相關內容的人那裡,你們都會出現在彼此的時間線上,如此其實已經完成了某種程度的交流,然後你可以對感興趣的內容做出回應以進行進一步的溝通。

App的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迴音」。
你不需要再重新註冊一個賬號,一個一個地添加「好友」或是「關注」,只需要綁定任何你平時活躍的社交賬號,有選擇地將其中部分內容同步至這裡,你就可以在自己的時間線上看到跟你發布的內容有相關性的他人發布的信息。

比如你最近剛看完三體,於是在豆瓣上標記了看過寫了幾句評價,而另一個人發了一條微博寫了自己看完三體的感受,你們就會出現在彼此的時間線里。

又比如你終於去嘗試了傳說中的雕爺牛腩,在飯本里嚴肅地吐槽了這家店,你便會看到微博豆瓣等其他網站他人發布的有關雕爺牛腩的內容。

如果你現在正在追美劇Shameless,看完最新的一集之後發了一條微博或者到豆瓣該劇的評論區吐槽,你就可以在「迴音」里跟其他正在追這部劇的進行討論。

可能你是一個跑者,今天訓練完之後發了條微博「奧森10k,天馬備戰中!」,你的時間線中就會出現一個人說「剛報名了天津馬拉松,明天開始去奧森LSD」。

又假設你是一個羞澀的碼農,你也可以驕傲地發一條微博說:寫了一夜的代碼,終於把XKH#JTF*EDEY的問題解決了。說不定就可以看到一個姑娘說:好想找個軟體工程師做男朋友!剩下的事情就只能靠你自己克服羞澀了。。

你也可以直接在「迴音」中「喊話」——「又搶到了華星IMAX廳最好的座位,後天有沒有人一起去看《地心引力》?」然後你就可以看到前一天一個人的「喊話」:想看IMAX的《地心引力》,可是身邊沒一個人想去,求結伴。


還可以基於地理位置,看到跟你在同時同地發布過內容的人。又或者明天你想去哪裡玩兒,在那附近的人中尋求一個嚮導、諮詢一些問題。
沒有比通過這裡買賣二手物品更好的方式了吧,你發一條求二手Macbook Pro,就可以直接看到其他所有在出售MBP的消息。

這裡的消息流通一定是雙向的,也就是說你看到別人的信息,則說明對方也一定看到了你的對應信息。決定是否推送某條信息的時間差由內容性質和相關內容的頻率來決定,看過一本書的時間差可以是幾個月,約人看電影的話自然兩三天就失效了別人不會再看到,同一位置的有效時間可以是一個小時之內,出售二手可以到出手為止。

以上是我對於這款「交流」應用的初步設想,是昨天看到這個問題之後一下子想出來的,完全基於我自己的個人需求和對於微博、豆瓣等社交網站的片面觀察。。。很希望能聽到大家的想法。

如果有知友覺得這個想法靠譜可以拿來實現的話,請一定要找我去做產品設計!交互視覺都沒問題!最崇拜的就是能把各種想法變成現實的工程師了!


荷爾蒙驅動在大多數情況下是這類產品的初始「原力」,只是在什麼節奏之下,在不同的時間階段里來強調,或者在某個階段去荷爾蒙化。

由約會約x轉到更為廣泛的興趣,需要把握火候。所以對於希望直接切入陌生人社交的產品,這個初始的動力很難脫離開,而掌握的不好,就變成一直打擦邊球了,長遠來說產品風險很高。有助於荷爾蒙安全、可控的「釋放」的功能,對於這裡產品更為重要。

不僅僅是功能,早期的種子用戶也非常重要,控制不好,很容易變成劣幣逐良幣,破壞了氛圍和信任。

例外是有的。跳出來一想,知乎這樣的平台,不也是陌生人社交的好例子么?這幾年下來,在知乎上結實了不少好朋友。


我們已經在做,敬請期待!絕對令人眼前一亮。在這裡我先講幾個key point:
1、註冊無門檻:簡單、簡單、還是簡單。神碼郵箱驗證、重複密碼輸入、手機號綁定都不需要。千萬別整什麼微博、QQ登錄,沒什麼用,最後為他人做嫁衣。而且陌生人社交要這些關係鏈反而是負擔

2、男性:挫敗感要弱。別把功能設定的每個男人都好像性饑渴般,就好像使用陌陌,深刻體會「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3、女性要輕騷擾:用過陌陌的女性用戶應該都能理解重度騷擾的可怕。女性是有需求,但女性也需要婉約。


綜上,我們在努力,就快了!


我在想著既然能閱後即焚(內容),為什麼不能加後即刪(人)?

你可能問我,好友加了為什麼要刪?我想跟你說,QQ上有多少殭屍好友,就是加了不說話。

目標用戶:真正的朋友。
加後即刪:需要在一定的時間內進行互動比如一周,一周沒有任何互動,好友自動刪除。最後留下的都是和你經常有交集的,跟你活躍的人。

產品狗來噴吧、


把地理位置具化到某棟建築物,進入建築物才能找到在這裡面的人。
把點對點溝通換成以某個話題而聚集的群聊。
群聊後互相感興趣的再進行關係沉澱,成為好友,進行一對一溝通。


1,不做「只過嘴癮」的社交(陌生人交友為了什麼?最終的目標達成)
2,把用戶迅速且有效地趕出「虛擬世界」------------會捨得把用戶驅逐到線下的產品才是好產品(引入「實際收益」)
3,半小時內不能讓你擁有個date,那就是產品的失敗(互聯網快速約會!--參考「拉勾招聘」)
{快速約會的組織端?快速約會――從陌生人到戀人只需8分鐘。no,I dont want this mode!
also,not like thisOnline Speed Dating }
4,「即時」重於「預約」,產品整體氛圍就是快速約會,引入社區型話題,凸顯約會攻略以及成功範例。
5,UGC只做引導和後期反饋。(like淘寶評論)
6,大數據時代,數據,數據,數據!通過對用戶的行為分析,達到合適匹配(很多系統有此功能)
7,(如果局限在one people 2 one people的話)最重要的是:怎樣讓陌生的兩個人,產生強烈共鳴,共鳴到想「上床」的地步!
8,(如果one people 2 one kind of people 類型的話)最重要的是演算法,判定用戶。
9,若是興趣聚合,個體群體中的角色感表達,有的取向表達,有的取向收集吸收。有時趨向表達,有時趨向吸收。(「正交試驗」思考方式的引入,不局限於「多維度社交思考」)


PS:我們為什麼要注重「chat」?「chat」是不是成為用戶去判定他所遇見的用戶適不適合的一種方式?現有的app是不是過分強調了這種方式?有沒有平行的方式讓用戶去判定?

此答案已被摺疊,摺疊原因:
&


我一直在想,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會把時間浪費在交友軟體上。約炮?每次一上米聊陌陌看到各種稀奇古怪的異性長相就讓我直接退出了。而且跟陌生人有什麼好聊的?到底別人都在聊什麼?
想不出來。

如果老闆說要做陌生人社交產品,我的思路會從「如何製造聊天契機」開始。
1 用戶可以選擇場景:網吧,遊戲機室,KTV。進入後可以與相同場景的人聊天。
2 在同一場景下有廣告牆。展示當前加入的新用戶和最能侃用戶。

這樣一來就變成論壇了。。。

其實百度貼吧挺好的。


如果核心需求是約炮的話就從約炮角度出發。假設有人要約炮,遇到的核心障礙是:
「勾搭對方不回怎麼辦?」

個人覺得功能上可以這樣設置:
1.進入軟體要先充值作為押金(比如100元)
2.A男向A女勾搭,無論女生是否有興趣都得回復,如不回復,A女賬號會被扣錢(克服核心障礙)
3.如女生表示對男生感興趣,露出電話號碼給該男生
4.如果A男被足夠多的女生貼上標籤感興趣,他會非常有成就感與虛榮心,同理A女
5.A男如果被很女生貼上標籤標示不敢興趣,魅力值過低,他必須付費去掉這個負面標籤(收費點)
6.和酒店簽署O2O協議做開房分成(收費點),男女雙方約炮成功後步驟1充值的100元會返還
7.想要繼續約炮,就得繼續把押金交給軟體


一款專為網路和單機遊戲玩家設計的GameCenter

少不更事的時候,我也經常把一些遊戲里獲得的成就或者不爽什麼發到朋友圈人人這種地方。

後來我不幹這種事兒了,因為發出的信息從社交層面太過低效。

一、獲得認同感低下:傳統非細分的社交軟體上三姑六姨都有,即使你在遊戲裡面干成了一件挺牛逼的事兒,那些不玩遊戲的、和你玩不同遊戲的,哪知道你這算個蛋?誰給你贊?就算有零星的你真的滿足么…

二、信息的社交有益度低下:對於很多不玩遊戲的姑娘來說,分享這種信息對於你的形象分毫無幫助,甚至扣分。你當然可以說那些妹子不是你的菜,那你要在這種地方找打遊戲的妹子效率也太低了吧

有人會說不是有論壇什麼的…我想說現在論壇在社交層面社已經落伍,有很多問題:1.彼此直接存在壁壘難以打通.2.社區不真實魚龍混雜,社交難度高3.即便現在有個別論壇開始做移動化用戶體驗都挺差的…

那如果這樣一個app設計出來會是怎樣一種體驗呢,腦洞大開來一發

軟體在遊戲內部都做了嵌入,遊戲內的成就可以直接分享到app上:於是有這樣的信息推送到了你遊戲內好友並被編輯推薦到了同一遊戲玩家的時間線上:李二蛋獲得分享了他在魔X世界獲得的成就:伺服器第一:xxx!

獲得了幾百個贊
你微微一笑:真TM爽

你打開定位,發覺附近有一個標籤相同的妹子,於是你私信了過去,因為有共同話題很快你們聊得甚是投機…


不需要賬號 沒有各種圈子 打開分配同時打開的用戶 只有文字發送功能


我一直有一個設想中的App,名字叫「和你」。

每個人初次使用時要會要求進行選擇,比如:
你想要和誰吃一次飯?
你想要和誰爬一次山?

除了系統默認的事項,還可以增加自定義事項。

每個事項都允許勾選很多人。

若勾選了未註冊用戶,勾選之後會匿名發送簡訊或郵件通知,提醒她有人勾選了她,讓她註冊登錄後進行使用。

如果兩人匹配上了,就通知雙方。

為避免尷尬,雙方還可匿名聊天一段時間,直到雙方都決定展開行動。

現在很多情況是大家都邁不出第一步。

這個App可以緩解當下日趨冷漠的好友圈聯絡問題,重建社會生態。

進一步發展,可將好友關係從一維升級至於二維。


推薦閱讀:

移動互聯網與LBS有什麼區別與聯繫?
Apple Pay 在中國會水土不服嗎?
友友邀請答題,答題後無任何迴音,這樣對答題者禮貌嗎?
斯柯達昕銳車能不能用來跑滴滴?
滴滴順風車賺錢嗎?

TAG:互聯網 | 移動互聯網 | 產品經理 | 應用程序Application | 社交軟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