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香港這個城市?

比如現今/未來在中國/世界的地位。


這是一個讓人感到寂寞的地方。

早上八時許,人多。
地鐵一如既往的擠,換乘時各人爭相奔跑到對面月台。
車門開了,能擠進地鐵已很不錯,不敢埋怨身旁正玩手機而屢屢碰到自己的男士,
因為大家都煩躁。
各人都在看手機,我也看看。
刷了一下臉書,誰去旅行了,誰畢業了,誰的小孩怎麼了。
很多讚,留言也不少。
偶爾刷到百中有一的負面狀態。
「(幾十次的辭職感言)」
「(對生活的種種哀思)」
「(不愉快的點點滴滴)」
沒什麼人理會。
誰也不敢碰太多負能量,生活已經太累人了。
呀。
忽然想念朋友。
傳了個訊息給朋友,不外乎是問好幾句。
雙勾且很快變藍,表示對方已收到了。

這是一個要求甚麼都要快的地方。

吃飯時間一小時,在餐廳門口排隊時間十分鐘。
不爽的話可以買外賣,如果你想在工作間吃飯的話。
而我想呼吸下外面的空氣,雖然污濁又不自由。
終於坐下,點餐。來得快,我吃得也快。
看看外面還在排隊的人龍,一時半了。
讓我吃得快的不是惻隱,而是,
上司給的活還沒幹完,得趕緊回去了。

這是一個奇怪的地方。

下班。今天地鐵的人竟然不多,謝天謝地。
大概是我加班了好一會的緣故。
地鐵裡坐滿人,站的人也有幾個。
一女士進車廂,看外貌大概六、七十歲,染了髮。
一眼看去不算太老。
兩個站過去,玩電話的大概一直沒發現她。
打盹的也沒有發現她。
獨是一個坐在一角的老男人,發現了她。
就在車門再次打開之際,老男人站起來,指指自己的座位。
女士沒有道謝,就這樣坐下。
男人站在一旁,背向著我時,我發現也有好些白髮。
未知年紀是否相若,未知女士是否知道。
只知我心有戚戚焉,又說不出話來。
只能捂著我不太舒服的肚子,挨著身後的紅柱。

……

而那個雙勾且早已變藍的訊息,
他還沒有回覆我。

……

隨便寫,隨時匿名。


很好笑,很諷刺,2013年英國經濟學人報把香港評為「全球最宜居城市」的冠軍,超過了阿姆斯特丹、超過了大阪、超過了許許多多容易讓人聯想到幸福感的城市。當時香港寫手陶傑 在他專欄里這樣寫道,

「西方文化霸權」發現,香港除了摩天大廈群,還有郊野綠地、有登山古道,雖然有中國大陸吹來的塵污,七除八扣,洋人還發現殖民地時代留下的醫療制度:醫生不收紅包,護士見到洋人,笑容特別溫暖,因此「西方文化霸權」欽點香港為「全球最適宜居住城市」。「西方霸權」看不見香港中國蟻民住的劏房,也看不見黑人聚居的重慶大廈,……

我想說的,是四個字,山水人情

不想開口談政治,想談談山和水。

郊野綠地、露營、村子裡的野猴和西貢的野牛,綠色的山環抱的海洋,島嶼,濕氣帶來的低雲和夏天熾烈的陽光。我敢說,香港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能夠在半小時內,從密集到讓人恐懼的辦公樓居民樓公屋劏房的壓抑下,走進有如同太平洋島嶼一樣悠閑的沙灘海洋、設施齊全的郊野公園登山古道的地方。

世界上若有第二個這樣的城市,請務必告訴我。

西貢有個沙灘叫大浪西灣,很多人聽說過,很有名,我在 跑步和公益怎麼相結合? - 楞次定律的回答 提到過。大浪西灣的旁邊有一個小沙灘,叫咸田灣,因為不通機動車,只能靠雙腳行走過去,所以沙灘的沙子很細很白,經常有鬼佬在那裡紮營帳露營。晴天的夜晚在西貢露營,可以看到漫天星星。
香港的山和水就像是小學每堂課間的十分鐘課間,無論上課多麼無聊,那間歇的喘息,是單純的,治癒的。

好山好水好地方,就會有人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香港有很多人,不同地方的人,帶著不同的目的,以不同的方式生活著,在繁體和簡體的文字中編織著對抗,在口音與口音之間編織著揣測,在利益爭鬥中編織著無奈,在複雜中編織著複雜。
有江湖,也有人情。人情這東西很妙,可以善良,可以險惡,甚至可以消失。很多地方都如此。所以不能說香港人是好的,香港人是壞的。

這個問題,作為一個知乎提問的回答,我想我就寫到這兒。

——————————————————————————————————

評論區有人比較城市的綠化。城市綠化比香港好的,成百上千,也許隨便一個歐洲小城市都可以比得過。但是,在作評價的時候,每個人都會帶著自己的眼光和生活經歷去感受。我在這裡,所以,我寫我的感受。

汪曾祺討厭香港,他在《香港的高樓和北京的大樹》里說,香港的高樓令人窒息,讓他無比懷念北京的大樹;他在《香港的鳥》里說,香港太城市化,只有居民手提的精緻雙層鳥籠,沒有鳥能夠在這城市的天空自由地飛。

然而我喜愛香港的高樓,喜愛它狹窄的街道,喜愛周末的旺角街頭嘈雜的車聲、骯髒的尾氣和壓抑的人群,我喜愛觀塘工業區夜晚路邊停著一排排貨車,街道昏暗沒有路燈,車輪下積著污水。這高樓和街道讓我更加喜愛她的山水和島嶼,我喜愛他們如何能夠奇妙地並存。
也許地球上確有類似的地方,在我未曾去過的角落——但我肯定地說香港獨一無二,和汪老肯定地說香港沒有鳥,是出於一樣的心情。
因為我曾在大嶼山離島的鳳凰山上凌晨徒步登山等待雲海和日出,我在那裡望見了港口和海洋。因為我曾在八號風球停課的日子一個人爬上教學樓頂吹風,看遠處卷卷的灰雲如何飄過雪青色的水波和深綠色的海島。


(香港歷史博物館藏品,我手機拍大家奏合看)

此照片攝於一八,九九年八月第十二任港督Sir Henry Arthur Blake接見新界鄉紳,當時棚內掛著"萬民仰望"四字橫幅。

政治:

商人政府

在我看來此照片反照了香港百年來的社會結構,只是白衫者更多不是鄉紳,而是商人。當英國人從從維多利亞城的四環(西環,上環,中環,下環(今灣仔及銅鑼灣)向外發展時,華商開始被納入架構,而華商被批準成立東華三院等組織來協助管理社會。

香港港英政府一直都是一個商人政府,非官守議員一直由洋行老闆,後加入華商等擔任。由於是一個商人政府,所以香港的港英政府政策一直是"賺錢至上","效率至上","商業自由至上"等為香港的核心價值。

這些核心價值不是未曾受到過沖衝,如一九二五年持續到二六年的省港大罷工,還有六七暴動,但正是因為六七暴動造成工會勢力的大衰弱,加上時代的機遇,地緣優勢,大量廉價勞工,市場需要等香港經濟長時間的高快速發展,形成一種對未來樂觀與港英政府核心價值相合的"獅子山下精神"。

香港的核心價值一直發展到今時今日就是快速的社會節奏,願打願崖的工作上的強大競爭,社會的抑鬱與人情的散離,發達地區中最高的工時與最底的褔利。當然香港的核心價值是香港今時今日成功的秘密,只是這跟大多數香港人無關。

左翼崛起
回歸後,由於基本法上寫明的民,主化的過程,政治上左翼政黨崛起,這十年來"獅子山下精神"提得少了,提得多的是"公平","公義"等名詞。由於香港內部的壓力的增大,加上政治上民,主化的作用,令香港行政效率在回歸後大幅下降,造成香港發展停滯的主要原因,加上香港在產業升級過程中,仍有大量低學歷移民,造成工資一直無法上升,社會貧富差距更拉大,左翼政黨更強大的死圈圈。

文化:

香港本地文化事實上很慢的形成,早期內地湧入香港的人民來自四方,形成一個城市之中,不同地區操不同的方言的現象,如在六十年代前在銅鑼灣以東主要講閩南話,銅鑼灣以西才講廣東話。而五十年代後,偷渡來港的主要為廣東人,廣東話在六十年代才開始有主導地位,而在六七暴動後港英政府決定推行廣東話政策,以廣東話為載體的香港本土文化才開始形成。

港味
而所謂的香港本土文化是一種帶有樂觀主義的市井文化,這正是貧富差距大與經濟高速發展結合香港核心價值的表現。而為什麼現在香港的電影少了所謂的港味?在我看來正是因為上述元素的消失。

沒有所謂的中西文化合壁
香港並不是什麼一個所謂中西文化合壁的地方,香港現在的只是一個大都市文化,全世界的大都市文化都相近。香港核心價值的商業至上形成了香港人的法制觀。被著所謂英國外衣,但骨子裡則還是流著中國人血液,還是中國人的社會。

香港這個地方很美麗,但卻又那麼地殘酷,你會輕易地深深愛上她,可是她大概不會愛你。


有一艘漂亮華麗的郵輪,層級明確,歌舞昇平。你可以在一個格子間安度晚年,享受齊全的設施和標準的服務。

但是船就這麼大,船不會長個兒。

你眼看著出港的碼頭,從小漁村發展成小鎮,再人來人往,竟成了國際大都會。

三十年前,漁民上船都畢恭畢敬,吃一頓自助餐可是了不得,回鄉要炫耀許久;十五年前,小城居民有了閑錢,也開始興高采烈排隊上船,出海三四天感受下時髦的生活;

如今,大都會的市民眼光挑剔了——「你的船真舊,這麼多年還是那些泳池餐廳小劇院,就連演出歌手歌單都不變,沒意思」。

三十年前,郵輪上刷盤子的大叔一個月工資就頂岸上漁民一年工資;十五年前,小城居民削減腦袋也要把孩子送到郵輪上,能別回來就別回來;

如今,大都會的土豪甩來八個億,換了十個億的郵輪貨幣——「拿去花,好好改造一下,要不然再過三十年肯定得沉」。

這是一艘郵輪?不,這是一座鋼鐵孤島。太平洋上的大逃殺,每天都在這裡發生。勢力的糾纏,權力的爭奪,成王敗寇,號角嗡鳴。唯一卻忘了,自己終究是登記在冊的,一艘有名有姓的船。

這船,就叫香港。


我作為一個交換生在香港大學交換過半年,決定以一個學生的角度來寫一寫香港。

首先香港是一個充滿壓力的城市。從快速的電梯和匆匆的步伐就可以看出來。晚上十點,公交車上還有西裝革履的人在電話談論工作。我在交換的時候試圖申請過銀行的實習,發現香港的競爭非常非常的激烈,要求也很嚴苛。同樣的一家銀行,在美國的時間要求和人數要求要寬鬆許多。香港本土的學生要面臨大陸很優秀學生的競爭,而且還要面臨及其昂貴的房價,壓力可想而知。

其次香港是一個充滿限制的城市。不可否認,香港在金融業的地位,很多人會說上海如何如何,但就現在看來,香港在金融業要領先上海很多,是可以和倫敦,紐約相提並論的。但是,香港大部分都是外資銀行,領導位置基本由外國人把持,作為中國人是很難爬到最頂端的。另外更重要的是,香港沒有良好的創業氛圍,高昂的地價,金融的傳統,讓年輕人很難通過創業立足。就拿香港大學來說,最最熱門的就是商科,也就是說大多數年輕人都是去金融業,選擇餘地是相對小的。

香港的限制還表現在嚴苛的規則。我說的嚴苛是給人的感覺。這種嚴苛的感覺和新家坡有著相似之處。標明罰款額度的標語警示常常在樓道和街上看見,對著裝的要求顯得很死板和壓抑(比如女生high table 時永遠都穿黑色的裙子,圖書館不能睡覺等等細枝末節的東西都能讓我感到嚴苛,整個人是不能放鬆。我想了這個問題很久,為什麼我在美國,在英國,在日本這些規定很完善的地方都沒有這種感覺,偏偏在新加坡和香港就有呢?我覺得香港的規則在表達上透著「限制」,而不是服務於人和社會,缺乏的是一種人性化和關懷。當規則在表達上是透著對其他人的尊重和對社會的尊重,這種規定是易於被心甘情願接受的,但如果規定讓人看來是單純的限制,就讓人感到壓抑了。
這可能和香港的文化有關,香港是一個缺乏人文的地方。新加坡也是。

說說香港很贊的地方。在我去過的地方中,香港的交通是數一數二的,其中小巴是一個神奇的存在。可以花和bus差不多的價格(或者略貴)體驗半taxi的服務。小巴速度極快,在香港的上下坡上飛馳,不亞於過山車,我和幾個同學都叫瘋狂小巴。在熟悉香港地形和語言後,小巴是非常便捷的出行選擇。另外港大的地鐵估計過兩年也要通車了,去銅鑼灣更加方便。香港的吃自然也不錯,當然前提是有錢。路邊的小店一兩次還可以,吃多了也就這樣,早茶的話對我來說都很好吃。唯一的缺點是蔬菜少,讓我每天必須買果汁來補充維生素。

香港現在正處於交叉路口,整個城市的狀態是焦慮的,浮躁的,迷茫的。一個沒有核心價值體系的地方自然會迷茫,因為沒有屬於自己的東西。由於呆過一段時間,香港還是會給我親切感,希望香港能找到屬於香港的道路。


正在為期末複習IT,看到了這個問題,順便過來說一說。
在香港呆了一年。沒有來香港之前,我以為香港會是一個嚴肅,亞歷山大的城市。通過一年的認知,我認為以下幾點會是我喜歡香港的原因。
1.令人折服的服務行業。
這裡的折服是表示那種讓你挑不出刺的意思and這裡的服務行業所指的範圍很廣。上一次在網上看到澳門人吐槽過去旅遊的香港local他們老是投訴酒店的服務不到位啊之類的問題,什麼事都要投訴。稍微有一點不稱心,香港人就會投訴。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香港人其實是被慣出來的,以至於到了別的地方就會覺得服務不到位。是滴,香港的服務行業真的很到位。而且總是那麼高效,至少目前為止我接觸到的都是這樣。不管是開學初去辦理手機卡,還是在學校網上交學費延遲的處理問題。總的來說,香港給了我一個溫暖的美好印象。以至於每次事情完後總會向女友感嘆,他們態度好好哦。
2.有序而穩定的城市交通。
不知道這一點可不可以包含在第一點裡面。在上班下班的高峰期,大家都自覺排隊上車。所以在香港你總能看到一長隊人低著頭玩兒手機排著隊。另一方面,香港的車流很有秩序。所有的街道都很窄(至少我認為),但是司機總能駕駛著大巴小巴穿梭在這些縱橫交錯的道路。順便舉個關於交通溫暖的栗子。上一次在上學途中,路經一個公交車站,看到了這一個畫面:公交車到站停下了,然後司機離開駕駛位,把車前門打開,把一塊踏板放下來了(連接車與地面的一個斜面),轉身去和一個女士把坐在輪椅上的一位老人給接到車門,最後幫助那位女士一起把輪椅推下了車。過後我一直在思考這到底該感嘆香港大巴設計的合理(踏板),還是該感嘆司機的熱心。總的來說,很溫暖。
3.公平競爭的環境。
我是這樣理解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還在大學裡面,沒有接觸過多的社會氣息。香港是一個得靠實力生存的地方。你可以拿獎學金,那你就得自己努力提高GPA。你想要獲得實習機會,那你就得改善自身綜合素養。所以我敢推測,社會上也是這樣的風氣。換句話說,我目前認為在香港,或許大陸所強調的人脈關係一定程度的在有一些行不通。你行你就上,不行就不要BB。這句話在香港真的是這樣。想靠拉攏關係提高GPA真的有些行不通.....(不要吐槽我)

對於第一名的答案,我目前還沒有感到過多的壓力吧。- -
目前為止就這些吧,後續想到回來補充。
這座城市總是在一些細節方面感動著我,吸引著我。我愛香港。


在香港住過一年半,身份不同,對香港的感受也不一樣。
做學生時,對香港的一切都很新奇,就像樓上所有所說,每天都有新的發現,我也曾經深夜一個人走在天橋上欣賞城市夜景的時候暗自發誓,一定要留在這裡。
後來不做學生了,擺在面前的是生計,香港就變成了擁擠、冷漠、生活成本高、內地人沒有容身之處的地方,冬天陰冷得睡不著覺,每天獨自面對幾平米的小房間和簡陋的傢具。
現在來到了美國,很慶幸離開了香港,至少現在就算流浪,也有流浪的空間了。


才呆了一年半 了解不深入 只能從個人角度分享一點點

一,我接觸到的香港人都比較友善且有禮,沒有明顯排斥內地的傾向
剛剛到香港來時不會游泳,在小區泳池裡認識了好心業主和救生員教會了我游泳。在泳池沒有電子設備,問他們路的時候還給我畫下來。

現在上班了,公司里除了我都是local。同事對我都比較好,之前工作沒怎麼上心我的leader也不厭其煩地教我鼓勵我。

當然會有同學在FB上PO一些反內地的言論;也有一次在海港城有個女人不小心扔垃圾搞到很大聲,旁邊兩個香港女人就不停說「仍個垃圾而已用不用這麼誇張阿,肯定是大陸的」云云。

二,我接觸到的香港人都比較勤奮
之前上學的時候,作業最先做完的成績最好的都是local。

我有些朋友除了一周上五天班外,周末兩天都有兼職,且我沒聽過他們怎麼抱怨

三,公共場合大家都比較守秩序
上班無論坐地鐵還是巴士,基本上都很安靜。(都在玩手機)

有一次排隊坐地鐵,有人插隊(香港婦女),被一個港男拉回來。

四,普遍比較愛運動
公眾泳池裡從小朋友到中老年人都有,且很多;路上隨時都能見到跑者。

五,基本生活成本太高,購物卻划算
這個不用說了吧,吃住行很貴,買衣服化妝品等等便宜
補充:普通的房子住房環境不好,小,窄,去朋友家一個還算不錯的小區,三室兩廳也就60平米的樣子(個案,豪宅另論)有陽台晒衣服算比較高檔的了。。。

六,氣候
很熱,熱的時間很長,我記得第12年12月份我還穿短袖。但眾所周知,空調很勁。
很濕。


我內地的朋友呆久了基本上對這個城市沒什麼好感(好像除了我大家都不喜歡。。),可能因為接觸的人不一樣(本人社交圈窄小,看問題會比較片面)
目前來說我還是比較喜歡這個城市。暫時想到這麼多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


評判香港各種不好儼然成為了知乎的政治正確。
任何城市都有好和不好的地方。

這種有預設立場的問題不回答也罷。


很多人都覺得香港是冷漠的,我覺得香港的冷漠是適度的,只是覺得你還沒到需要關懷的地步。我當年從陌生人見面都要扯半小時閑篇兒的加拿大來到香港,懷抱一大摞書站在樓門前硬是進不去門,看準跟著一個人進去還被他直接把門關在我臉上的時候我也詛咒過香港人的冷漠。但是我肚子痛的靠在牆根時,會不時有人過來問我需不需要幫助。我搭車坐反了方向到了總站才發現去問司機,他看我一臉茫然的樣子直接帶我到對的車上還囑咐司機提醒我在哪裡下車。我獨自一個人在外面租房子的時候一天晚上管理員敲門說樓下投訴冷氣滴水在他家冷氣上很吵,我說那我先把冷氣關了吧等修好再開,管理員說不要阿現在這麼熱你關了冷氣不能睡覺,樓下可以先墊東西在冷氣上讓滴水不吵,你快點找房東來修就行了。
所以你看,香港也是一個很有人情味的地方呢。


慢慢逝去光芒的明珠,如同電影明星一樣,逐漸老去,但風采依舊。
陰雨綿綿在輪渡上,看著前方煙雨蒙蒙的中環高樓,一種奇異的感覺油然而生,我心中只有一個聲音:讓這一幕永遠留存。
引用我專欄裡面的一段話:

一個精緻,老舊,成熟,回味綿長的東亞老城市。
凡真正城市化超過六十年的城市,都長的一個模樣---城市的每一個細節都讓你覺得不是隨意的,是有原因的,是讓你感動的。

在香港沒有徹底淪陷之前,我希望有緣之人都可以平靜地去看她最後一眼。


在香港工作五年了,簡單說下感受:

香港的優缺點都很明顯,先說優點
1,公共交通非常發達(地鐵、巴士、小巴等),班次密集,運營時段長,非常方便。巴士幾乎永遠都有座位,以前搭巴士上下班的時候感覺很好啊 哈哈(全部雙層巴士,搞不懂內地整天喊堵堵堵,卻沒有一個城市推廣雙層巴士)
註:最近看到回復里不少知友說不對,xx市也有雙層巴士啊。請注意: 「有」和「普及」是兩個概念,單純說有的話柬埔寨可能都有呢。

2,無論駕車也好,排隊也好,總體比較守秩序,隊伍無論多長都幾乎不需要人去維持秩序,也不會有人插隊,搭乘電動扶梯已普及左行右立觀念(台北也已全民普及),地鐵閘機也好站台也罷,很少需要工作人員去維持秩序,全憑自覺

3,小偷小摸的不能說沒有,但肯定比內地少得多,所以走在大街上沒有那種保護錢包的緊張感。同事們也經常把iphone 相機什麼的丟桌上就去吃飯開會啊什麼的

4,因為是貿易港免稅港,物流發達,國際品牌眾多,購物方便,價格合理,假貨少

5,市中心多,印象中內地的城市市中心一般只有一兩處最多三四處,香港可能超過十處甚至更多,每個中心區域的商業服務業都很齊備,附近居民不用出遠門就能享受便利生活

6,政府廉潔,ICAC權力很大,整體社會風氣比較廉潔,對香港的公務員廉潔之風我有親身體會,很晚了不展開說了。記得香港在全球廉潔指數排行上是前十名,亞洲第二,僅次於新加坡

7,因為有很多外籍人士在香港工作,自然國際視野和國際包容性更好

再說缺點:
1,樓價昂貴,人均居住面積非常小,普通工薪家庭三口四口之家,一般都住四五十平米的房子,在我們泱泱天朝看來也忒小了點吧。反正我的親戚同學朋友們來香港這方面的不滿意度最高

2,吃也貴,人的最基本需求一個吃一個住,香港都貴,哈哈

3,政府比較軟弱(當然往好聽了也可以說是mz)所以市政建設、基建工程、拆遷工程阻力重重,這也嚴重拖慢了香港的經濟發展,街邊大量老舊居民樓沒法像內地那樣大刀闊斧的重建。開發商也因為巨大的補償費用望而卻步。城市管理部門也沒有內地那種市容市貌的觀念,所以很多小街區凌亂陳舊

4,這些年內地發展很快,香港人對內地人的偏見已經減少,但確實還存在。這個我也不是很怪香港人,畢竟很多人對大陸並不了解(當然也有人無知的讓人髮指,原因參見第6點),再加上大陸自己也做得不夠好,整天讓毒奶粉、地溝油上香港媒體頭條,你說他能對大陸評價高嘛?偏見確實有,但也要怪我們頭條上得太多太勤快。各位想想看,你是不是會看不起某個省的人?你是否對朝鮮有偏見?如果是,那就不要埋怨別人的偏見了,因為我們也有!要想根治這種偏見,唯一的辦法就是讓祖國強大、強大、強大到讓偏見者的每一根汗毛都心服口服

5,擁擠。按理說香港1100平方公里相對700萬人口來說正經不小了啊,可壞就壞在太多山,然後一堆所謂環保人士又整天抗議不讓填海,搞得自遏咽喉,沒有了進一步發展的土地。所以我覺得香港並非沒有潛力,只是被有限的土地束縛住了

6,誇張的說,是狹義上的文化荒漠。大家都知道香港的狗仔隊很出名,why?因為他們在香港有肥沃的生存土壤。連上了年齡的大爺大媽們都只知道看花邊新聞明星緋聞跑馬六合彩,報刊亭里永遠是滿滿的八卦雜誌。剛來香港的時候覺得挺有意思湊個熱鬧,可很快就厭倦了,整天看這個明星出門買的什麼菜,那個明星在誰家過的夜,一丁點營養都沒有!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看見香港一個非常主流的八卦雜誌,封面是偷拍的關之琳在超市買香腸,配的封面大字標題竟然是關之琳發揮女性本能專挑又粗又硬的買。差點笑噴了 哈哈哈

先說這麼多,回頭想到什麼再來補充,希望對大家有點幫助 哈;)


同事前段時間腿骨折了,去了私立醫院,動了手術植入了固定鋼板,住院兩天,花費四萬八千港幣。昨天去複診,骨頭癒合差不多了,要安排手術把鋼板取出,預計花費三萬港幣,住院預計也是兩天吧。

我問他為什麼要花錢?公立醫院不是一天一百塊港幣,手術,麻醉,住院,藥費全都包嗎?

可是他說,不要忘了香港的公共醫療資源永遠都十分緊張,在公立醫院裡看病,不急的疾病,比如鼻炎吧,今天預約,兩三年後才能排到過來看病非常正常,即使是骨折這樣的緊急事故處理,也要看當時有沒有空閑的手術床位,所以也是有機會要忍著疼痛等待空位或者安排轉院。要知道這期間身體發生任何閃失,為了省錢都是得不償失。

但這不是最大的問題,他有個朋友,之前是手臂骨折,去公立醫院動了手術,結果在手術過程中,醫生一不小心把一根神經切斷了,最後搞得這個朋友無法順利攥緊拳頭好多年,半個小時也完成不了這個動作,現在都在恢復之中。

我問他醫院不會負責,當作醫療事故嗎?同事說這個都是事先簽了協議的,手術有風險,不能算醫療事故。

--

故事說完了,補充幾點背景知識吧。

香港的醫學生畢業後會先在公立醫院做醫生,工作十年左右,臨床經驗豐富之後,會應聘到私立醫院工作,或者自己開私立診所。從公立到私立,醫生賺的更多(是翻幾番的更多),醫院環境更好(是天壤之別的更好),患者的身份和素質也上升一大截(從最底層的窮人,變成花的起錢或者買得起保險的社會中產以上),大多數醫生自然選擇這麼一條職業規劃道路。

反過來講,在如此的自由經濟體下,貧富差距巨大的社會分層,最終也使得窮人流向公立醫院,中產以上盡量選擇私立醫院。其實政府這方面做的真的很不錯,不管你有沒有錢,你一定看得起病,公立醫院一天一百塊,不要說手術費住院費了,就算開點進口葯這點錢都不夠。之前看過一篇文章,說政府在公共醫療上的投入非常大,來公立醫院看病,政府幾乎報銷了所有費用的97%,也就是說一天一百塊,大概就是總費用的3%而已。

可是呢,公立醫院的環境和醫治水平有究竟如何呢?我說出同事這個例子,並不是映射香港的公立醫院醫療水平都是如此糟糕,恰恰相反,以我在香港生活這幾年的所見所聞來看,我覺得香港的公立醫院提供的服務是很專業的,醫生的水平也很不錯。但如果去縱向對比,這個案例在香港本地就會有些象徵意義,就是說其實本地的公立醫院只能給市民提供一個「最低保障」。感冒發燒來這裡看也許OK,可看大病的話,「最低保障」往往不能最好的解決問題。本來能多活十年,可是「最低保障」多活五年,你知道了你幹嗎?

這樣無奈的事實,在資本主義高度發達的社會就顯得十分殘酷:我清清楚楚的明白,我可以得到更好的治療,獲得更長久的生命,但這一切,取決於我有沒有錢。

拿同事那句話結個尾吧:香港,就是有錢人的天堂,沒有錢,活著還是很痛苦的。

--

20160419更新
記得之前看新聞,2015年香港考大學產生七名狀元(考試全科優秀),最後全部去了港大醫學院學醫,頗具代表性啊!


繁華背後是冷漠和壓抑,熱鬧背後是孤獨和寂寞。建議只去一次,只去維港,就像去上海只去外灘,留下的都是美好和驚嘆。


一直想了解曾經貧窮的香港是怎麼成為現在的香港、怎麼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基地轉型為現在的亞洲金融中心,今天終於遇見了:

在二十世紀上半葉,香港的經濟發展水平和金融業的發展,無論規模、實力,還是影響力,都無法望上海之項背。然而1937年上海受到日本侵略而淪陷,大批銀行家和商人紛紛南下,香港的民間財富陡增,海派文化也一併南下,糅合在香港根深蒂固的市民文化和潮汕傳統中,開始形成一種似雅又俗的港派文化。滬港兩地之相通相生,大抵在這個年代開始變得日漸頻繁。

上世紀40年代後期,隨著南京國民黨政府的潰敗,滬上資本開始大規模湧入香港。據不完全統計,從1948年開始到50年代初期,上海(包括長三角地區)移民帶去的財富占當時香港社會總財富的1/2以上,商界大佬包玉剛、董建華都是當初這些上海移民的後代。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急速湧入的人流和財富,改變了香港的社會結構——華資迅速崛起,在經濟上漸漸形成與外資能分庭抗禮的力量,華人群體的文化程度大幅提高,從而保證了華人社會文化傳統的完整,也撫平了香港不少殖民地式的文化割裂。

進入冷戰年代後,內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內外雙重的壓力下關上了國門,與正在急速變化的「外面的世界」從此隔絕。「大上海」漸入沉寂。這一沉默就是半個世紀。

而這樣的歷史的翻雲覆雨手,正成為了香港的繁榮起點。

戰爭的動蕩給香港帶去了資金、設備、專業人才和大量人口(1949年之前香港人口約50萬,1949年後湧入的難民達到100萬左右,1949~1978年間「非法」移民又達到100萬左右)。上世紀50年代後期,香港開始步入快速發展的軌道。電影《雷洛傳》描述的大體就是那個年代香港的「野蠻生長」——糅合著「黃賭毒」的中小商業繁榮,人口膨脹推動著樓市啟動,充滿賭性和投機欺詐的證券市場,洋資和華資的明爭暗鬥——整個城市充滿了赤裸裸的慾望和張力,既生機勃勃,又蕪雜沉淪。

舊上海的支柱工業——紡織業,成為了香港的第一桶金。1953年,美國允許香港製品輸入,並成為港製品最大的出口市場。從業人員達到60多萬(占當時香港人口的20%以上),紡織品和成衣佔香港出口產值的50%以上。中小型的成衣廠和商貿行遍布全香港,這種盛景,一直持續到上世紀70年代末內地改革開放。在作家亦舒的好多部作品中,這種場景一再出現——無論是獨立上進的新都市女性(《流金歲月》蔣南孫),還是艷光四射的淘金女郎(《嘆息橋》李平),都是成長和浮沉於香港「大堆亂糟糟的布板、面料、樣品」之間(忽然想起一個有趣的細節,這些書中的女孩子,籍貫都是上海。而作者亦舒,也是生於上海,5歲才隨家人南遷去港)。

整個上世紀60年代,香港的經濟增速為12.7%。到1969年底,香港的人均GDP從1961年的412美元上漲到了829美元,和內地1992年(417美元)到1999年(865美元)的上升水平相當。和所有國家或地區的發展史一樣,對財富的渴望化成港人源源不斷的動力。港人的勤奮和敬業精神,在這個時期已經成為城市標杆。

經濟的繁榮推動了香港文娛業的發展。海派文人文化和潮汕市民文化的影響尤其深遠,南方式的精緻與譏誚,文人的敏感和細膩,加上時局動蕩中底層生活之艱辛,殖民商業都市的冷漠與金錢至上,再加上一些「客途秋恨」式的尋根宿命感——這些毫不協調的元素在急速變化的時代中,以一種奇怪的方式被解構和重組,構造了一套非常獨特的香港文化和語言體系。「小人物」的自我奮鬥、自我調侃和自我救贖,始終是香港文學影視作品(上世紀60年代~90年代)的靈魂。

細想起來,香港的文人也像商人——文字是商品,是用來養家糊口的。所以金庸的作品是報紙副刊的連載,以「好看」和「受讀者歡迎」為第一要務。亦舒,倪匡,黃霑,林夕……無不是「接地氣」的高手。

上世紀60年代末期,香港已經從轉口貿易港成功轉型為出口加工製造+貿易航運中心。但是,金融(服務)業還不是主業,證券市場也處於蠻荒紀元——整個市場上交易的股票只有數十隻(主要是英資的滙豐、置地、九倉、太古船塢等),經紀幾十人,流動性極度匱乏。

1961年,香港股市交易額曾一度突破10億元大關(合14.14億港元)。當時的這一歷史新高主要是因為怡和洋行(香港歷史最悠久的英資洋行)上市所致。怡和控股發行90萬股,每股16港元,超額認購達到56倍,開市價即達31.25港元。然而第二年,香港股市的交易額又回落到8億元以下。隨著越南戰爭、中東戰爭的爆發,英鎊貶值,加之本地的銀行擠提事件,股市交易額一路下滑到4億港元。

市場之缺乏深度,可從一個小事上看出端倪:當時的「經紀」是一門壟斷性的職業,傭金大約在0.75%~1%。客戶要參與到證券市場的交易中,需要向「經紀」的「跑腿」下單,這些「跑腿」用自己的資產擔保其客戶,然後才可通過經紀進行買賣。

然而,曙光已經隱約出現。

上世紀60年代香港的混亂社會秩序,使得港英當局下決心調整政策,一是零容忍地打擊腐敗、整肅警隊(後來香港TVB劇集里神通廣大的「廉政公署」就正式成立於1974年。當年廉署招募大學畢業生達到6000港元一月,相當於一個普通白領的10~20倍的薪資)。「廉政風暴」過後,港英當局逐漸轉軌為現代化透明化的高效政府。法治社會雛形漸現,為後來進一步的金融貿易自由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二是開始重視民生建設,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強化華人參政。這一系列政策的效果極其顯著——香港經濟增速進一步加快,華資迅速崛起,開始在房地產和金融業初顯崢嶸。

1969年12月17日是香港金融史上值得銘記的一天。由華商李福兆牽頭籌備的「遠東交易所」(遠東會)正式開幕。

這是香港第一個專門以華人為對象的證券交易所,打破了外資在證券市場一統天下的格局。以此為起點,香港的證券市場進入了群雄逐鹿的「四會時代」:1971年成立的「金銀證券交易有限公司」(金銀會),1972年成立的「九龍證券交易所」(九龍會),最早的「香港證券交易所」(香港會)。四會爭相放寬上市條件,爭取上市企業,同時經紀行業的競爭性大增,下調傭金,提供保證金(俗稱孖展,margin)業務。

與此同時,香港開始實施十年建屋計劃(1972年)和居者有其屋計劃(1976年),香港的土地價格開始上漲,房地產成為了新興的商業活動。除了銀行信貸業務外,按揭服務又成為新的金融業成長點——不斷攀升的房屋價格反過來再刺激了投資的需求。金融業和房地產業之間形成正向的螺旋,形成強大的力量,推動著香港從製造業迅速向金融服務業轉型。

70年代開始,全球興起了一股放鬆金融管制的「自由化」浪潮,資本市場的全球化和一體化成為不可逆的趨勢。1973年,香港解除外匯管制,1974年開放黃金市場(黃金進出口自由),1977年建立商品期貨市場,1978年放開外國銀行在港設分行條件,開放銀行牌照,1978~1982年間徹底實現資本進出自由——香港成為名副其實的「自由港」。

政策上的壁壘完全被清除,輔之以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以及前20年打下的工業貿易基礎,此刻的香港,已經和世界站在同一個地平線上。

對於香港來說,上世紀70~80年代似乎是為它量身定做的時代,每一次的浪潮來臨它都穩穩地立於浪頭之上。

1978年中國內地正式實行經濟改革並逐步開放全球貿易。超過10億人口的龐大市場,近乎封閉的經濟環境,對任何掘金者都是巨大的誘惑。然而,意識形態的分歧使得兩邊都小心翼翼——城外面的不敢冒進,城裡面的也不願造次。此時的香港和香港人,充當了最好的潤滑劑和試驗田——天然的血緣地緣關係,使得港人對內地的政治語言體系並不陌生,內地對香港的資金也少幾分戒備。

在內地改革開放的早期,在對中國內地的境外直接投資(FDI)中,港資一直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這是一個絕對的帕累托改進:內地快速複製了香港模式,出口加工業從珠江三角洲向廣袤內地拓展,最終創造了一個「中國製造」的時代——在內地加入WTO之前,如此巨大的產量和市場,使得香港的地位變得格外特殊。藉此東風,香港順利完成了產業的升級換代,同時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國際資本進入中國內地的橋樑——各大國際企業和金融集團紛紛在香港設立亞太總部;香港毫無疑義地成為了亞太地區的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在亞太地區風頭一時無兩。

1986年,香港證券市場的交易額已從1969年的25.46億港元攀升至1231.28億港元。四大交易所的春秋戰國時代也終於走向了尾聲。1986年4月2日,香港證券市場結束了「四會時代」,合併後的香港聯合交易所(聯交所)成為香港唯一的證券交易所,全部採用電腦輔助交易系統進行買賣,極大提高了市場交易的透明度,減低了監管的難度。交易秩序的公開化,進一步推動了香港金融體系的國際化。同年9月22日,聯交所獲接納成為國際證券交易所聯合會的正式成員。至此,「紐(約)倫(敦)(香)港」的雛形浮出水面。金融業和相關服務行業成為香港的支柱行業。

從1970年到1994年,香港的人均GDP從925美元上升到21421美元,其間始終保持著兩位數以上的增長率(1985年除外),其中1979、1980、1981、1984年各年的增長率更高達31.3%、27.4%、20.6%和20.5%。那是一個遍地黃金的歲月,香港人跑馬、跳舞、喝下午茶,講牛津腔英語,出境旅遊……樣樣透著矜貴和紙醉金迷。

難怪在1992年的時候,有一首叫做《我的1997》的民謠風靡大江南北,歌里唱:「香港,香港,怎麼那麼香?讓我去花花世界吧,給我蓋上大紅章!」


從香港歷史中,我們可以隱約看到大陸、看到中國的未來。


本文為引用,原文:
極簡香港經濟史(上) 平民香港的底蘊
極簡香港經濟史(中) 香港為什麼那麼香


香港的記者跑的比誰都快,可是問來問去的問題啊,都


如同淀夫人和豐臣秀賴的大阪城。


不夜城的稱謂不親去hk恐怕不能感覺到。
【凌晨2點多,旺角的十字路口處綠燈亮起時來來往往的人群讓我覺得是早上上班的景象。路邊靠著牆壁 坐在樓梯台階上抽煙吃便當隨意聊天的年輕人不甚數,讓你感覺是在度過悠閑的時光而不是已經凌晨兩三點。
到了快5點經過一家小吃店,以湯泡飯為主,裡面只有一張空桌,彷彿24小時都在營業。我們點了一份難吃的泡飯,啤酒只有藍妹和青島。】

節奏緊湊壓力大。
香港地鐵的電梯速度是我見過最快的。
2月份又去,陳奕迅《月黑風高》的歌詞給我的感覺再貼切不過。凌晨2點多打車的司機已經是快60歲的老人,感嘆hk生活壓力之大。我想很少有比司機這個群體更能直觀的表現出一個地域的幸福指數。
ps:讓我更訝異的是在澳門看到一位計程車司機已然頭髮全白,脫衣服的動作都非常遲緩,推斷年齡起碼75+了。


沒去過香港,但是作為85後,還是被無數影視加新聞熏陶,以前對香港的各種喜歡變為對香港現在的各種失望。希望香港回到讓我們這些大陸仔仰望的高度,一直優越下去


金陵玉樹鶯聲曉,
秦淮水榭花開早,
誰知道容易冰消!

眼看他起朱樓,
眼看他宴賓客,
眼看他樓塌了.

這青苔碧瓦堆,
俺曾睡過風流覺,
把五十年興亡看飽.
那烏衣巷,不姓王;
莫愁湖,鬼夜哭;
鳳凰台,棲梟鳥!
殘山夢最真,
舊境丟難掉.


推薦閱讀:

最让你失望的国内旅游城市或者景点是哪里?
中亞國家名稱當中的「斯坦」是什麼意思?
中國水量最大的河是哪條?
世界上有哪些歸屬於A國家的領地卻處在B國家的?
全国有多少地级市、多少县级市、多少县、多少乡、多少村?

TAG:香港 | 城市 | 旅行 | 地理 | 廣東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