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餓遊戲》和《大逃殺》有什麼區別與聯繫?

《飢餓遊戲》電影快上了,原著很多人都看過,都是關於競賽殺人以自保的題材,大家覺得這倆有何區別聯繫,哪個更好?


二者的相同點或者說賣點就是詳細展示怎麼短時間裡殺死一大撥平日跟你無緣無仇的人。

區別就大了。

飢餓遊戲里的社會分兩個階級,統治者和奴隸,奴隸永遠都是奴隸,統治者永遠是統治者。統治者拿奴隸耍著玩,奴隸們在競技場自相殘殺逗得統治者們哈哈大笑,還電視直播,喜歡哪個奴隸還可以現場贊助呢,玩真人rpg似的。冠軍又如何,不過是住進冠軍村的奴隸,還是隨時被玩的命。故事主線就是一幫奴隸起義,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沒啥說的。

大逃殺的社會是沒有階級的,或者說所有的人都屬於一個階級。整個社會只有兩種人,成年人和未成年人,或者說社會人和中學生。中學生是社會人的預備隊和候選人,想想看為什麼不是小學生殺人,也不是大學生殺人,而是中學畢業班殺人?只要你殺光了自己的同班同學,你就從學校「畢業」而一舉變成了社會人,你就會被整個社會接納,你就自動成為麻木觀看整個血腥屠殺的無數成年人包括你爸你媽的一員,然後你也會欣然給自己的孩子戴上項圈讓他殺光自己的同學後畢業。聽起來好變態啊就沒人反抗嗎?有啊,自殺的學生,空虛的享受殺人快感的學生,還有廢柴主角們,他們最後說什麼來著,「我們跑吧」——看吧,社會邊緣人就是這麼來的,只能在夾縫中生存嘛。大逃殺最恐怖的地方就是根本沒有什麼要推翻的,不管出於何種理由,只要你殺人或被殺,你就變成規則的一部分。認真回想一下人生,如果你突然發現自己不知不覺間變成了自己曾經最鄙視的人,大逃殺的故事就真實的發生在你身上了,而且恭喜你,你畢業了!


深作欣二的電影《大逃殺》是一部很老的片子了,老到最近我才第一次看它。可能之前很多人都已經看了類似的美國大片《飢餓遊戲》了。雖然幾乎是同一個類型,同一個套路的電影,美國人和日本人的視角和想法卻是完全不同,甚至可以說兩部片子的基調和價值觀是完全不同的。


美國人拍的片子,即使是這種殘酷的互相殘殺,也拍得很美很帶感,看得很爽。不知有多少人是沖著詹妮弗勞倫斯的好身材去的。儘管《飢餓遊戲》全片都在展示生死搏殺,但是飢餓遊戲宣揚的還是親情、愛情、同情心以及一個階級反對另一個階級的壓迫這種好萊塢電影中屢試不爽的母題,這可能是最基本的美國人的價值觀吧,不知是否有政治含義在裡面。

而日本導演深作欣二的《大逃殺》則完全不同, 影片有「暴力美學」的代言人北野武老師坐鎮指導,影片一大半的時間都是血腥的屠殺場面。並且從電影中可以明顯看出導演對於人性和生活所持的消極的態度。在只能活一個人的遊戲面前,除了拚命活下去,一切都是蒼白的。最善良的人,死的是最快的。同學之情是無用的,為了活下來,可以對身邊的同學用刀砍、用槍去射擊,用電擊槍去電,用感情去誘騙。親情是無用的,這場少年之間的屠殺原本就是由成年的父母組織並見證的。甚至我們認為可以至死不渝的愛情,也可以為了活下去這個理由而拋棄。如果你一開始便拒絕這個荒謬的生存規則拒絕非道德呢?那就選擇以死殉道吧。


整個片子整體的基調灰暗,可以看出所有的人活得都很壓抑。因窮困選擇自殺的父親很壓抑,被同學排擠孤立的女生很壓抑,怎麼努力也得不到女生清新的男生很壓抑,北野武扮演的不被女兒接受的班主任也很壓抑。儘管最後男女主角並沒有死。卻仍然是在某種程度上死了,成了全國通緝犯,亡命天涯,前途一片茫然。


大逃殺的緣起是,日本經濟崩潰,少年犯罪率上升,成年人認為少年們不尊重並對他們感到不滿,於是便有了這場用來教育孩子們的大逃殺遊戲。每次想到這一點,我便想到楊永信的網癮治療中心,家長們不也是把不聽管教的孩子綁送去電擊嗎?


電影裡面的大逃殺當然只是一場荒謬的遊戲罷了,但我們所謂的現實生活似乎也是一場大逃殺。


我們的出生便是精子的競爭選擇,幾億個精子競爭一個卵子,以獲取寶貴的存活機會。我們從大逃殺中脫穎而出,而我們幾億個兄弟姐妹都死在了競爭的路途上。


我們好不容易出生了,要去和兄弟姐妹爭奪父親母親的愛。


我們的教育是一場搏殺,小學有入學考試,中學有中考,甚至現在幼兒園也有入園考試。我們接受6年加3年再加3年的搏殺訓練,為的就是在和同齡人的搏殺中取勝並存活下來。在一場又一場搏殺考試中,我們拼盡畢生所學,擊殺所有技不如人的傢伙,為的是獲取參加下一場搏殺考試的入場券。


當然,規模最高的搏殺考試叫高考,有的人真的在這場搏殺中失掉了身家性命。


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嗎?當你從高等搏殺學校畢業以後,你獲得了初級的搏殺學位,你在溫室中的搏殺教育也就結束了。


你將被投放到真正的角斗場,在這個真正的角斗場中,你可能遇到獅子,遇到犲狼虎豹。請記住,這不再是模擬的大逃殺了,不會再有人對你手下留情了。你遇到的對手,將使出飛鏢暗器、下毒、誘騙等各種手段。只因為他們和你的目標是一致的。

打倒面前的所有人,在角斗場上活下去!


你將經歷無可計數的一場又一場的生死搏殺,要麼站著死,要麼跪著生。你可能無數次倒在血泊之中,舔舐著自己的傷口,你腦中模糊地想:「我受不了了,我就要死了」。然後僅憑殘存的一絲意識踉蹌著爬起來。


不知過了多少年,你戰勝一個又一個對手,你的身上傷痕纍纍,你發現自己老了,再也打不動了。


終於有一天,當你氣喘吁吁的把一個人按在地上,那個西裝革履的主持人過來告訴你。


你可以走了,去成為看台上的一員,因為你真的畢業了,

從這所社會大學「。


尾聲


西邊殘陽如血,照亮了你的暮年。你猛地扯下花白的鬍鬚,灑在眾多小小的墳塋前,


那些幼年的小夥伴,他們在青春中死去,而你用青春換了生存。


如果沒記錯,《大逃殺》在若干年間的不同場合看過3遍以上。《飢餓遊戲》則是剛看完,沒太大興趣重看。據說兩部電影都有原小說的情節基礎。因為沒看過小說,只能比較電影。兩部電影都有諾獎文學作品《蠅王》的影子:拿兒童開涮,鼓吹叢林法則。

顯然,改編都是成功的。

《殺》和《飢》都借鑒了青春影片的套路。主人公是常見的少年英雄,有顏有膽識,有情有義。當然了,血腥暴力的場面歸根到底是就事論事,是表意著暴力美學,也就是B級片的志趣,和青春主題並不衝突。只是《大逃殺》正片的遊戲競賽過程其實並不好看,拍得不夠過癮。

《飢餓遊戲》的影像更單純,它的目標就是老少咸宜,視覺奇觀,恭喜它成功做到了。

高成本的拍攝語境,導致了它從場景到布光乃至演員表演的各方面,都能找到好萊塢電影的蹤跡。你說它是考究、做工精良也好,中規中矩也行,總之觀影很過癮,但過後回想起來印象不會深刻:我所記得的全片基本是吃飯喝酒,跑啊跑,爬啊爬,咚咚咚,轟隆,幾個爆炸。電影演完了,我一臉懵逼。

當然了,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大逃殺》的情節很細膩,比賽的規則圍繞同班同學的相愛相殺。顯然對高中生來說,殺老同學未見得能下去手。日本電影向來迷戀殘酷,這種殘酷並不晦澀,它背後一定隱藏著日本文化里特有的孤獨和壓抑,也可以和現代權力規訓與階級統治掛鉤。

因為不太了解日本文化,這裡就沒法深入展開了。

我注意到一個細節,《大逃殺》里的高中生都身穿校服。這個符號的衝擊力很強烈。尤其是,導演還怕觀眾看不懂校服,引入了「千草」這個角色設定,讓單純的妹子在危機四伏的險惡叢林中換上了運動服跑步,幻想著男神騎車跟跑,卻遇到了猥瑣男和女妖,最後在男神懷裡死去,整個這一段拍得有點超現實的味道。與之前清一色的校服構成了強烈的視覺反差。

很多人把這種遊戲競技聯想到高考,也未嘗不可。

《飢餓遊戲》的元素或者說符號相對好理解一些。

我們看到了一個反烏托邦視角下巨大的城鄉差異,那裡的首都人穿著打扮十分怪異和浮誇,似乎是生活在某種永不止境的嘉年華氣氛當中,亦如同庫布里克電影里的人物。而女主角身處的鄉鎮農村則樸實無華,權力的觸角並沒有真正滲透到基層。

由此推導,《飢餓遊戲》所展現的「權力」根本就不是政治權力,也不是要批判國家機器,而是作為權力的資本,也就是所謂「資本權力」,誰有錢誰是爺——這正符合「飢餓」的含義。通過閃回橋段我們進一步發現,男女主角的人物關係始於「要麵包」式的施捨。飢餓對於農村娃來說是生死的問題,但對於吃著烤乳豬的首都人來說不過是一種視覺消費。

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麼,《飢餓遊戲》的故事一直在強調金主對遊戲參與者的贊助功能。當我們進入了《飢餓遊戲》的敘事當中,也就無意中將自身放進了農村人仰視城裡人「城會玩」的視線。

而所謂礦難,所謂弓箭,爬樹,捅馬蜂窩,無非都是在刻畫一個充滿悲情童年史的高大全農村女娃形象。隨後,這個故事進入了搞劈腿的套路,而且是在革命的名義之下進行。換句話說,《飢餓遊戲》講了一位智勇雙全的礦工二代,如何以救妹妹的名義考進了毛坦廠中學,並且和同桌的你,也就是男主角皮塔最終雙雙考入北大清華的神話。

當然了,《飢》畢竟拍在《殺》之後,而且是10年之後。它對《殺》的拔高就在於加入了真人秀直播的情節——這是一種常見的套層玩法。《楚門的世界》就是在這麼玩。在楚門的直播秀里,直播所隱含的監視功能細思恐極。

真要說有什麼聯繫,《飢》的確有不少《殺》的痕迹,是借鑒,也是致敬,可惜是東施效顰之作。好在它還有小說支撐——在今天,電影劇本大多是坨屎,而文學卻總是成為電影創作養分的時代,沒有小說原著,你敢拍電影嗎?

怎麼殺不是問題,你要講什麼才是問題。


大逃殺遠大於飢餓遊戲,前者整片可以分成數十個小片段小故事,每個人的性格和歸宿都很考究,就像是小時候收集卡片那種感覺,每個人都不同,都很重要,都散發著獨特魅力,都有自己的歸宿。最喜歡燈塔組的那幫女生,燈塔里發生的故事好震撼,而且這還只是眾多情節中很普通的一個。後者就是個好萊塢偶像劇,猶如暮光之城+分歧者+移動迷宮,典型美國青少年電影,大表姐在那杵著,完全沒有別人的故事,好單一的感覺。歐美能匹配大逃殺的,應該就是死亡實驗了吧,也特別震撼!


我覺得,認為《飢餓遊戲》不如《大逃殺》的人,可以去閱讀一下《飢餓遊戲》的小說。對,小說已經完結了。
讀完當然可能還是覺得《大逃殺》很贊,啊,看的時候確實血脈噴張。但我個人還是覺得,《飢餓遊戲》其實更穩健深邃一點。
其實倆者某種方面差不多——都變成了規則的一部分,而不是推翻。
沒錯啦,《飢餓遊戲》裡面,那個暴政推翻了。但"暴政」本身並沒有變化,男女主角從開始到最後,都是工具,不管利用他們的是哪一方。
失去的永遠在失去,得到的也未必真的得到,中國人怎麼說來著?「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勇士打敗了惡龍後,站在堆積如山的寶藏之上,長出了利齒巨爪和充滿倒鉤的尾巴。


飢餓遊戲里主角還有一些英雄的影子,有主角光環。大逃殺的主角完完全全是個普通人,感覺不到有什麼活下來的理由。說到底,大逃殺里正義善良之類的一文不值,和飢餓遊戲是兩種世界觀。


讀書時候花了無數節物理課時間為自己和同學們構思了完整的大逃殺情節的人來回答!
1.大逃殺是在一個平等階級社會發生的事件,飢餓遊戲是一個分化社會的貴族階層的殘暴遊戲
2.飢餓遊戲可以開外掛可以有贊助
3.最最主要的,飢餓遊戲的主角們明顯比大逃殺的懵懂少年們更有心理和生理上的準備


雖然 飢餓遊戲 和 大逃殺 都是先有小說後改編成電影~雖然 飢餓遊戲 的粉很努力地在宣稱這倆是完全不同的故事~表達的也是完全不同的中心思想~~~
實際上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飢餓遊戲 顯然是受到了 大逃殺 的影響~~都是反烏的架空世界~都是荒謬的統治階級~~遊戲模式別的就不說了~~飢餓遊戲第二部的賽場中限時區域災難難道也和大逃殺沒有一點關係?
無非美國人更喜歡把故事編得合理一點~匪夷所思之處少一點~更喜歡強調民主反對獨裁~~~日本人則更加天馬行空~反對的是霸權主義(我個人的理解這裡的霸權是指當時的美國)


把飢餓遊戲當大逃殺看的人與施惠國的那些狂熱觀眾有什麼區別呢!


大逃殺注重刻畫人性,人的選擇、反叛、遵從、相信、懷疑、先發制人、殘忍、自私、愛等等等等,人心裡的壓抑與絕望,希望與迷惘。
飢餓遊戲偏重政治諷刺,是一部反烏托邦電影。強權之後還是強權,只要有政府存在,本質就是強權。作為英雄和精神領袖,你只需要在後方錄製熱血沸騰的宣傳片,前方的戰場上是人民的血肉之軀,所謂政治宣傳。
大逃殺多線敘事,刻畫了不同的人的心理狀態,飢餓遊戲很遺憾的是沒有利用到電影多線敘事的好處。


大逃殺是心理片,飢餓遊戲是政治片


大逃殺之前好像沒有類似題材電影,應該是開創吧。飢餓遊戲很現代,很美國,而大逃殺真的很日本,基本涵蓋了所有可以遍及和探討的話題…飢餓遊戲跟大逃殺唯一的可比性,那應該就「同一題材下不同時代和不同形態的過去現在未來…」這樣的話題吧


飢餓遊戲其實是靠這種殺人秀來嘲諷這些當權者和上層人士的虛偽,整個故事就是一個華而不實的秀,正是這種誇張式的比賽,反襯了對特權階層的嘲諷
大逃殺不是什麼秀,就是真正的一場比賽,勝利者可以活下來,你沒有任何榮譽,你僅僅是有資格活下來


《大逃殺》

大逃殺的特色是人物都是同學們,已經認識對方,朋友得殺朋友,人物和觀眾都不知道應該信任誰,誰會騙誰。這個情況讓大逃殺很興奮,因為觀眾不知道這本書的節目時什麼,應該猜一猜每個人物有什麼樣的性格。有的時候,大逃殺談一談人物的以前的生活和國家的政府,可是情節集中殺人為樂贏得比賽。


《飢餓遊戲》

飢餓遊戲和大逃殺很不同因為人物沒有認識對方,所以殺人的後果比較小。飢餓遊戲的特色是戰爭。情節很複雜,因為凱妮絲要攻擊政府,改變那個國家人的生活。在這個系列的話題來說,一般的是怎麼改變政府,一般的是怎麼贏的飢餓遊戲的比賽。大逃殺的話題只是怎麼贏的比賽,人物沒有挑戰政府。


這兩本書都很興奮,有有殺人和血液,都是非常好的。如果你要看恐怖小說,覺得人物是最重要的,應該看大逃殺。如果你喜歡討論政治和戰爭,覺得情節時最重要的,應該看飢餓遊戲。


目的是一樣的,都是為了威懾國民,維護統治,不同


飢餓遊戲這個電影根本看不下去,拍成了偶像劇,也沒有北野武這樣氣質特別的演員撐場。好萊塢改編太套路了,非要扯上什麼階層,革命之類的來包裝,不如大逃殺簡單粗暴,就是殺,很爽。
另外,第一主角為女性的電影真的看不下去,她怎麼可能成為世界的中心,女性不可能嘛,尤其在那樣一個世界,不合理不合邏輯


前排提示!!!!!日本那邊好像支持不滿18歲的同學之間談戀愛,或者日本那邊根本沒有早戀這個詞。除了大逃殺其餘很多題材都有談戀愛。。。比如紀錄片,人生七年,英國拍的。紀錄片里就有幼兒園孩子談戀愛了,貌似大人還很支持。。在這個前提下,就能了解大逃殺里那麼多錯綜複雜的戀愛關係了。日本那邊可能沒有「早戀」這個詞。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Fate系列和PUBG(大逃殺)的關係?
《大逃殺》電影和小說的區別?

TAG:比賽 | 大逃殺電影 | 飢餓遊戲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