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 20 世紀初的鋼琴家彈奏的速度普遍比現在的快?

這裡不是說 20 世紀初的鋼琴家手指跑得比現在的鋼琴家快,而是說他們普遍選擇用比較快的速度來演繹曲子。


世紀初的演奏家在速度上的特點不是特別快,而是彈性大。之所以會產生「速度快」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聽的都錄音而非現場。當時錄音有時間限制,快轉唱片一面五分鐘不到,只能猛趕進度甚至大大刪節,海菲茨的早年的門德爾松協奏曲末樂章,Bauer的月光奏鳴曲末樂章,都是這種狀況下的悲慘產物。如果當時的大師有今天的錄音條件,我們所聽到的幾乎必定會是更加舒展的演繹。甚至作為一個不太合適的類比,許多人在捲筒錄音上就表現得不同,比如d"Albert演奏BMV582或是Hoehn演奏Hammerklavier慢樂章,足以反駁「黃金時代鋼琴家都彈得飛快」的說法。

很多人從部分錄音會得出施納貝爾是機械快速的鋼琴家,但是他事實上演奏慢樂章是被同行高度讚賞的頂尖高手,即使從他的錄音中,Hammerklavier和D959的慢樂章也顯然證明了這一點。

樓上有人講到科爾托,事實上單論速度,科爾托可以彈得很快(李斯特)或者很慢(肖邦前奏曲,巴赫),重點是要如何表達音樂。如前所述,當時錄音受到技術限制頗多,不比今日想怎麼錄就怎麼錄想錄多久就錄多久,一句錄七八十遍錄音師也得陪著你練,實在搞不出來還能修。當年大家為追求唱片銷量,往往多錄製快節奏的炫技小品之類,既合乎錄音時長要求,也好賣。我們今天以管窺豹,不免就有了「20 世紀初的鋼琴家彈奏的速度普遍比現在的快」的錯覺了。

以及孫先生關於其他樂器的演奏沒有特別快,顯然也是難以完全成立。薩拉薩蒂的錄音,海菲茨的早期錄音,甚至西蓋蒂早年的錄音也是一路狂飆。Colonne的樂團錄音也是如此(不過樂隊錄音在當時就更加潦草)。這也從側面證明了錄音技術問題在這方面無所不在的惡劣影響,因為在更晚期的錄音中,我們聽到西蓋蒂的巴赫和海菲茨的門德爾松顯然遠遠不止如此。


有一些可能的原因。
1.特別早的錄音,由於技術的限制,唱片錄音的時間有限,因此必須彈得快一些。
2.有可能因為某些鋼琴家使用彈性速度較自由,導致聽上去速度快。而且當時的演奏常常缺少反覆,因此演奏時長都偏短。
3.排除技術因素,總體來講20世紀初的演奏會比今天的快,不僅是鋼琴。一個可能的解釋是,當今的演奏更注重揭示音樂作品作為canon的一面,採用較慢的速度,更有利於將音樂作品的結構因素呈示出來(當然,其效果不一定好)。而當時的演奏更自由,詮釋者的地位也較高,因此常常出現快的段落更快的情況(慢的段落不一定更慢)。


現在才是越彈越快


No.1 歸咎於他們的演奏熱情的差異,以一個較為片面的角度來說,他們的確一生只做一件事,Maxs一生都在吹小號,1900一生都在彈琴,他們將自己的專長作為事業,並將它作為了解與體會整個世界的途徑,彼時他們所能體會的世界是無限大的,現在世界突然縮水了,心中很多的信仰也就很容易化了,專心做音樂的人們,越來越少了。
No.2 這絕對不是生物進化或退化的緣故,而在與觀念與心態的差異,在於欣賞或攀比,自豪或有失顏面。當人們在抱有欣賞的態度去看待事物的情景下,獲得往往更多,我不知道在持有攀比心理或試圖擠垮他人從而成就自己的扭曲狀態下,人還擁有幾分對藝術本身的熱愛?越來越多的人,將它當做一種無聊的表演,在表演的過程中,少的是自己的體會。
(人文精神角度)

No.3 綜上訴述的兩點原因直接影響到了現今的大多數鋼琴音樂工作者對曲目的熟悉程度,換而言之,20世紀的大多數鋼琴家對曲目的熟悉程度更深,就有便於更好地控制演奏速度,演奏者的心情也與速度相關,當演奏達到心神合一的境界,速度只是一種形式。然而現今,在師資方面也較欠豐沛,對曲目的了解也比較淺顯,在相當大的範圍內受到了金錢的制約與利益的衝突,學習音樂的目的越發的冗雜與紛擾,
(時代背景影響技術差異)


我也有這種感覺,終於找到知音了。但是,這個問題非常難搞。沒有資料的話,只能憑空想像;找資料也很難。我只把我曾經思考過的方向列一下。

1. 首先,只能說是大多數鋼琴家。不然的話,Cortot怎麼樣?

2. 但大多數鋼琴家快,已經足以讓人產生困惑了。於是,看看其他樂器。小提琴,似乎早的人也有慢的,Elman比Heifetz慢多了。交響曲,Furtwangler比Toscanini慢。總體來說,小提琴和交響曲沒有讓人覺得20世紀初特別快,如果有,請@Lawrence Li賜教。

3. 那就是鋼琴有某種特殊性了。會是鋼琴本身構造發展階段的體現嗎?我覺得不是。鋼琴的形式在那時候已經很固定了,貝希什騰、貝森多弗的幾台琴一直延續到今天還在用。更重要的是,鋼琴大師不會因為琴輕一些就擅自彈得快一些。琴的輕重是不會影響大師的品味的。快慢問題,應該還是當時的鋼琴家思想上的東西使然。

4. 聯繫第二點,我斗膽提出一個輔助本問題的見解,那就是:交響樂跟弦樂,有著共同的心理特質;而鋼琴,則代表著另一種不同的特質。鋼琴長期不是交響樂的配器成員。鋼琴的心理特質長期兒樹一幟。弦樂跟交響樂的心理特質,不能簡單地說「偏慢」,但由於音樂的豐富性和強烈的歌唱性,音符之間的雕琢空間大於鋼琴。因此,往往寧願別太快。Paganini No.1小協的第三樂章,我總拜託演奏者別貪快別貪快,務必要不慌不忙地把所有地方做好了。但哪怕是Schubert的那個D960,第四樂章那一大段強的動機,我也覺得能快一些還是快一些好。這這例子也是舉得不三不四……

鋼琴作為打擊樂器被納入交響樂團,也正是二十世紀初的事情,關於這個問題魯賓斯坦還跟斯特拉文斯基(沒記錯的話)吵過。

重點還不是鋼琴被納入交響樂團,而是,交響樂團指揮在音樂界的地位慢慢地高於鋼琴家了。許多鋼琴家彈而優則指(Cortot就是雖然早期但卻指揮過樂團的,難怪不快)。而且現代的音樂專業教育也有「通識化」的傾向。以交響樂的高度來理解鋼琴作器的「結構」什麼的(這個我不是專家),使得,後面的鋼琴家,漸漸失去了原本由肖邦、李斯特延襲下來的純鋼琴家特質了,而是近似帶著交響樂和弦樂的心理特質去彈琴了。另一方面後來者的技術越來越完美,今天出道的幾乎沒有技術上不完美的。所以,很多微妙的觸鍵也變得能夠做到了,鋼琴音樂在音符間的挖掘空間被越來越多地關注。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關注得很好。但也有好的例如Zimmerman。至少這些人證明了,鋼琴作品確實值得彈得慢些。這就好像Elman的價值一樣。

總之,鋼琴演奏在20世紀初保留著自成一體的心理特質,本來就快;但後來,在交響樂的心理特質影響,變慢了。

==========================
另一種解釋:

有時我們看到德國希特勒的視頻片段,或者抗日戰爭中八路軍的片段,會覺得裡面的人動作快一些,可能是播放速度快了。這該不會是由於20世紀初的錄音都只有留聲機唱片,由於播放速度的問題,讓我們覺得偏快吧?如果是這樣的話,中央C的頻率也會較今天的標準偏高?但麻煩的是歷史上確實修改過中央C的標準頻率,這兩件事如果混為一談就麻煩了。


其實題主已經在問題描述里已經回答了一部分,因為他們的手指跑動地更快。
舉個簡單例子,一個平時說話很快的人向他人描述某個事物,除去某些特定的場合(比如跟小朋友講話,想要解釋的東西晦澀難懂),根據講話人本身特點,要不是你去提醒他慢一點,他的語速一定是很快的。
相反,一個平時講話做事慢條斯理的人,只能因為偶爾情緒波動比如緊張而語速突然加快,想讓他變得快速只能靠平時多加準備和練習,其他時間還是跟著本性走的。
那麼彈鋼琴也是一樣的。

不過,在速度選擇上,確實有些老一輩的鋼琴家反而處理的更慢,尤其在速度標記為慢板的曲子中,他們認為這樣的速度更能表現作曲家的意圖。但是只要去看看他們演奏的快速作品,光憑速度都可以秒殺當代的大多數鋼琴家。

總之,一切都是在表達作曲家意圖的大前提下,在自己技術能力能駕馭的情況下,剩下的處理空間,速度怎樣才是演奏者自由發揮的,而且這多多少少也是能體現演奏者品味好壞的指標之一。


推薦閱讀:

李雲迪牛在哪?
會彈鋼琴的人在不用以考級為目的再學琴以後,你們還會聽鋼琴曲嗎?會聽鋼琴協奏曲嗎?
同樣的一首Nocturne in E flat major, Op9 No2 為什麼我聽得李雲迪版本和Finghin Collins版本差距這麼大?
將肖邦27首練習曲都能流暢無誤甚至栩栩如生地彈下來,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TAG:鋼琴 | 鋼琴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