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 Kik 在中國沒有機會?


IM這類產品,永遠是網路效應為王,產品創新只是錦上添花。

Kik在美國能快速爆發(是否能成就一個龐大的商業,存疑),是基於這樣幾個原因:

  1. 美國的簡訊資費比較昂貴(非套餐價格10到20美分一條);
  2. 商務人士不怎麼使用簡訊;
  3. (iPhone、Android等)新一代智能手機逐漸普及,為Kik類應用提供了良好的用戶基礎和發展平台;
  4. 沒有一個大一統的無處不在的IM服務。

上述條件,在中國幾乎都不存在。1毛錢一條簡訊人人皆可承受,再加上各種各樣的套餐,簡訊近乎免費。智能手機目前只是少數經濟寬裕人群手中的玩物。手機QQ和飛信幾乎全覆蓋。

目前國內Kik類應用很多,做得也不算晚,但沒有一家能像Kik一樣進入爆發期,這還不能說明一點問題嗎?


同意keso說的幾點美國的環境條件,我覺得幾年後中國和美國在這幾個條件上會是趨同的。kik類應用會有市場。

但就像微博一樣,騰訊這樣的公司很容易分半壁江山,想想當年騰訊做SP,做移動QQ,我覺得本質是一樣的。

2011下半年到2012年,智能機在國內市場普及會成為一個10X的速度的變數,給kik類應用打開一定的空間。因此,資本平台都要布這個局,即使今天看不到這種應用的快速成長也要先有所準備。


Kik 在中國不被看好理由很多,但歸根結底,恐怕還是害怕兩個角色 :

1 騰訊
2 運營商

IT 企業基業常青的有,但從統計看,騰訊常年在廣泛的領域中( 1000 多種產品 )霸佔潮頭,正常解釋能說通的可能性(智商,執行能力,產品能力。。。的差距)太小。更像是開外掛了。
運營商就不多說了。

所以害怕不是懦弱。避開,反而是明智。

但是,如果誰真的有挑戰的勇氣(哪怕旁敲側擊的探一探,比如小米),我還是選擇喝彩而非念糟。

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是難得的洗牌機會。是 10 年來最好的一次也說不定。3Q都能博一博,為什麼這時就輕易講沒機會呢?


kik的背後蘊藏的是基於IP的移動互聯網通訊,這股趨勢肯定會衝破運營商的圍牆花園。因此kik不只是一個軟體,而是一股現象。未來所有的手機軟體都可能具備kik的功能。

但簡訊仍然有相當強的生命力,因為它是電信級的服務。你發了簡訊得不到回復,會懷疑對方人品,而不會是通道。kik要成為這類服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未來是美好的,道路是曲折的。我們不能懷疑未來,也不能丟掉現在。


我覺得主要是飛信和QQ把握了主要的人際關係。kik類產品本質上還是IM,和飛信QQ等沒有根本區別,只是設計更加優秀。

不願意嘗試新鮮事物的用戶從這類產品上看不到特別吸引人的特點,快、極簡都是要體驗之後才能知道的,而「免費」這種特點是可以看到的噱頭,可惜飛信也有。

我個人是很支持kik類產品的,但因為大家都用飛信,所以kik想要佔領更多的市場,感覺在中國還是有些難


正身或者100%抄襲的山寨沒戲,但是,如果進行各種轉基因嘗試,說不定也有一絲甚至二絲的可能,去威脅到企鵝在手機上暫時還並不強勢的權力


中國做kik的命運很有可能跟多年前的VOIP一樣,因為你動了中國運營商的乳酪。


如果飛信做成Kik形式,不在線的時候直接發真實簡訊,Kik類似應用就沒法混了。
大家都在博飛信的PM是個傻子?


我覺得還是運營商的問題,中國的運營商把持壟斷,不太可能拱手相讓自己的地盤,政策上和策略上都會有壓力。所以前景並不看好。Skype已經被禁了,還會留著kik?


推薦閱讀:

LINE 在台灣是怎麼推廣的?
從這個手機截屏,能看出多少信息?
做手機 App 創業應該如何尋找天使投資?
如何看 ifttt 在中國傳播和發展機會,國內網站推出類似服務機會有多大?
為什麼移動應用能拿到這麼多錢的投資?

TAG:中國互聯網 | 移動應用 | 即時通訊IM | Ki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