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了,還記得這一天老家都吃些什麼?


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是12月21日的22:11分,還有一個多小時就到冬至了。其實我對冬至這個時節還是比較有感觸的,因為在15年的冬至那天,我在準備考研,距離考試還有一個星期左右的樣子,我當時身心疲憊,一度想要放棄了,可是就是在冬至那天我給家裡打了一個電話,和父母說我感覺自己可能考不上了,有種明年二戰的衝動,希望得到他們的支持,可是父母並沒有理會我說的這個問題,反而問了我一句:今天是冬至,你在學校吃餃子了嗎?」說實話,我當時突然感覺有種暖意襲來,天底下最愛你的人莫過於自己的父母了,而我吃過最好吃的東西就是媽媽做的飯了,一直都好想媽媽,好想回家看看他們。後來我轉身去了食堂,剛好有個窗口專門出售冬至水餃,排隊的人很多,半個小時的樣子,我終於等來了一份熱氣騰騰的餃子,具體是什麼餡料的我已經忘記了,總之當時吃的就是一種情懷吧,窗口的阿姨還特意給我找了一個碗盛蘸料,但是我們家裡沒有吃餃子蘸餡料的習慣,但是這種行為也是讓我心動一暖,更加想起媽媽。吃完這碗餃子,我繼續回到自習室學習,最後順利考上了當初第一志願報考的院校,現在我已經是研究生二年級了。去年冬至的時候我還在懷念前年的那碗冬至水餃,所以明天我會再去食堂找找還有沒有冬至水餃麥了。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如果喜歡的話記得點贊和關注我喔!


應該說,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冬至這天是一定要吃餃子的,不管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過去老話說的好:「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習俗呢?其中有一種傳說,是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葯留下的。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他告老還鄉之時,正是大雪紛飛的冬天,寒風刺骨;他看見南陽白河兩岸的百姓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都被凍爛了,心裡非常難過,就叫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里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里煮熟,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們吃,大家吃完後,很多人的耳朵都治好了。


後來,每逢冬至這天,人們便模仿醫聖的做法做著吃,並稱之為「捏凍耳朵」。從此以後,人們把這種麵食稱之為「餃子,也有的稱它為「扁食」、「燙麵餃」或「水餃」,並傳說,冬至這天不吃餃子會凍掉耳朵。
當然,傳說歸傳說,北方人冬至這天吃餃子的習俗,有著悠久的歷史了,還有一句俗話:「餃子就酒,越吃越有」,所以冬至這天一定別忘了回家吃餃子,順便再和父母妻兒或親朋好友小酌幾杯,就更有情趣了!(圖片來自網路)


記得小時候,每到冬至,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母親總是燉一鍋老母雞湯,有條件的話,還會放一顆人蔘,說是禦寒養身。模糊記憶里好似隱藏著什麼?一時想不起來了!多年流浪在外,故鄉的習俗正在一點一點地在記憶里模糊!歲月不饒人,有時好懷念過去的時光!父母年輕時忙碌的身影!點點滴滴都成了過去,只叫人心裡久久懷念……


推薦閱讀:

什麼梨適合煲湯?
粉蒸肉如何做?
黑芝麻湯圓能不能吃?
哪種螃蟹最適合吃肉?

TAG:社會 | 冬至怎麼過 | 美食 | 民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