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在丟失東方大片精華後,為何還能造出武器最終反敗為勝呢?
一個大前提蘇聯太大,外加三方面:一,蘇聯軍工撤得快,二,德國自己作死,三,英美大力援助。
首先,蘇聯國土面積實在是太大,對付這樣的大國,閃電戰肯定不是好辦法。拿破崙先前就吃過大虧,並且導致了後來的崩盤,直到流放孤島。想一口氣吞下去,會被噎住的。地大人多,吃一拳頭也扛得住,回過頭來耗死你。
圖一:T34雖然有一萬個缺點,但倆優點就夠了,便宜,容易生產。
其次,在二戰以前,蘇聯就已經決定建設烏拉爾工業區了,蘇德戰爭的爆發,只是加速了這一搬遷和建設的過程,不是禍到臨頭想到這一出。正因為如此,蘇聯軍工產能才回復這麼快。
圖二,黑豹在實戰中確實NB,然而就是難伺候的大小姐,難生產,容易壞。
第三,德國自己作大死,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但是直到1942年,還沒轉入戰時軍工機制,仍然大量生產民品和奢侈品,甚至到1943年,東線打崩了,工業也只有三成能力用在軍工上。蘇聯沒啥好說,拖拉機廠都在造坦克了。
蘇聯在武器製造方面,強調簡單夠用,不搞精品。德國是寧可前沒東西用,也要不緊不慢生產虎式坦克。
圖三:虎式根本就是行為藝術,產量不上來統統白扯。
最後,二戰中英美輸血很及時。光看武器產量不看原材料不科學。舉個栗子,鋁。造飛機不可能光用木頭。美國提供的是現成的鋁。蘇聯省了煉鋁的過程,和消耗的大量電能和燃料。其它的鋼,航空燃油啥的更不用提。
這與蘇聯在戰前的準備功夫到家有關。1.二戰前,歐洲戰火漸濃,斯大林已經有意識地把大量重工業遷往烏拉爾地區的喀山等地。2.二戰爆發之初,蘇軍雖然損失慘重,而斯大林卻要求堅持不懈的抵抗,並派得力將軍(如:朱可夫等)指揮前線戰鬥,贏得了寶貴時間,成功地把德軍拖入寒冬天氣中。3.二戰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勝利,使蘇聯成功地保護高加索地區油田,為日後反攻德軍提供充足的燃油動力。4.衛國戰爭期間,蘇聯人民利用媒體宣傳,激起了人民愛國反侵略的熱情,全國人民萬眾一心,投入反抗德軍侵略,以及工業生產中。所以,在二戰後期,不斷有大量新式武器出現並投入戰鬥。
因為蘇聯並不僅僅在歐洲地區建設有工業,西伯利亞與烏拉爾山脈附近都有大量重工業廠區。而且蘇聯並未有在東歐全部損失重工業,大量重工業及其工人被撤往烏拉爾山脈重新恢復生產,而此時德國的裝甲部隊已經鞭長莫及,陷入困難。德軍也缺乏遠程重型轟炸機隊而無法對烏拉爾山區進行攻擊。
推薦閱讀:
※鄭和下西洋船用動力是什麼?_?如今,航母都怕惡劣天氣,暗礁,他們如何避免的?
※如何看待F-35A今年爆出多起的醜聞?
※薩達姆的兒子和孫子犧牲後,美軍最擔心的事為何沒有發生?
※38歲考註冊會計師還值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