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周分封天下,保八百年基業;而漢分封卻有七國亂,晉分封有八王亂?


所謂時移事易,自周以降,至於秦漢,已800多年,傳至魏晉,則有1200多年。周朝初建時的社會發展水平與秦漢時代、魏晉時代全然不同,政策施行的土壤——國土面積、人口數量、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人文思想發展水平等,都產生了很大的變化,自然所取得的效果就完全不一樣了。

武王伐殷,流血漂杵,史載有17萬商王朝在東夷戰爭中俘虜的奴隸士兵陣前倒戈,將商王朝為數不多的精銳部隊衝擊潰散,商王朝因此一朝被滅,商紂王登鹿台自焚而死,周武王姬發開國。

西周是典型的封建制度,基於家庭倫理關係的宗法制與分封制互為表裡,在家庭里以宗法制度管理家族事務,有官員曰「宗正」負責記錄整理;在國家政治制度,則就是封土建國,拱衛京畿,有官員曰「諸侯」負責保境安民。周王朝制定了公、候、伯、子、男五等爵位,按照與周王室正脈關係的疏遠程度分別予以分封,並在禮樂制度上加以區分。於是,宗法制與禮樂制就形成了周王朝的封建等級制度的基礎。

周王朝賴以維持宗法統治的根基,除了制度上的設計外,還有軍事實力、經濟實力的保駕護航。西周初年,周王室直接管控的土地,包括關中周源,還有以洛陽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地區,包括了山西、河南、河北、湖北、山東等地,在當時都處於人口密集、經濟發達的地區,直接控制的人口有80多萬人,周王室直接控制的軍隊有14個師。周制,100乘為一師,配車兵10,步卒20,合3000人,因此,周王室可直接調用的軍隊人數在70000-80000人之間。

周王朝分封國家71諸侯,同姓者40。當時全國人口共500萬餘,每個諸侯的平均人口數量,少者數千,多者數萬,周王朝擁有足夠雄厚的實力碾壓全國不服中央調遣的諸侯。各個諸侯之藩就國,地廣人稀,本來就沒有多少勢力可言,還必須仰靠著周王室的威懾才能壓服當地民眾服從自己的管理,所以在西周的武、成、康三朝,大約40年間,是西周歷史上的黃金時期,也是分封制的黃金時期,國家穩定,各個諸侯不斷在開疆拓土,王朝的領土面積和勢力範圍不斷在擴大,史載「成康之治」。

周昭王時不一樣了,志大才疏,在宗法制度下,作為嫡長子,他順利繼承王位,想有番作為,於是征伐南方的楚蠻(是一個蠻族),前後三次,損兵折將,甚至周昭王也在征伐的過程中喪命,史載「南巡不返」。周王室百戰百勝的神話破產,威信大失。此時魯國發生了小宗弒殺大宗的惡劣事件,作為共主的周王朝應當主持公道,徵召各國出師魯國,匡扶禮法。然而周王室聽之任之,於是,周王朝治下的各個諸侯國,開始自行其是,恃強凌弱,開始了春秋戰國時代的預演。

到了西周末年,經過200多年的和平發展,西周的人口已經上升到了2000萬人,周王室直接控制的人口也有增長,達到120萬人,軍隊人數也有增加。然而此時的情況已經不比周朝初年了,此時的齊國、楚國、晉國都已經成長為人口過百萬的大國了,尤其是楚國,野心勃勃,將周王朝分封在漢水流域的用來監視楚國的眾多姬姓諸侯國都給吞併了,已然成了一個龐然大物。此時的周王朝已經沒有絕對的實力碾壓全國了,只能作為一個實力最大的諸侯之一,成為諸侯之長。這個時候,周王朝的禮樂制度沒有了軍事、經濟實力的支撐,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了。這時出現了一個周幽王,來了個「烽火戲諸侯」,大失人心,結果被犬戎族攻破國都。周幽王死難,周平王東遷,西周結束,東周開始。

東周開始後,周王朝的禮樂制度基本就已形同虛設了,雖然齊桓公以尊王攘夷的口號團結了中原一帶的諸侯國,擊敗了蠻族對中原地區的野蠻摧殘,保住了華夏文明,也順利成為了春秋首霸。

孔子曰:

微管仲 吾其被髮左衽矣。

管仲是齊桓公任命的相國。

此後的中原諸侯各國,已經徹底失控了,處於大爭之世,人人皆有爭心,周天子已經成為了一個橡皮圖章,在天下還沒有決出有能力一統天下的霸主之前,作為一個名義上的共主存在。這個階段從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56年,一直延續了500多年。最後的周天子的封地,只有洛陽附近的幾個村子,人口3萬,比一個小諸侯國,尚且不如。

可見,失去軍事、經濟實力碾壓狀態下的分封制度,猶如鏡中花、水中月,看似美好,實則未必。周王朝真正能依靠分封制管控天下的時間,只有「成康之治」的40年,還有「宣王中興」的40年而已,其餘時間,周王朝已經力不從心。

非不欲也,實不能也。

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增加,社會管理制度的進步,加上王朝處於大爭之世時的思想文化的大爆發,華夏迎來了一次黃金髮展時期。站在周王朝的立場上,「禮崩樂壞」,「人心不古」,原有的宗法制、分封制已經失去了設置目的,成了一紙空文。

秦漢時期,傳統的分封制經過春秋戰國的洗禮,已經走了樣兒了,秦漢盛行軍功制,分為20等爵位。劉邦在剿除異姓王后,規定:非劉姓不王。劉邦的親族,大肆分封。這也是王朝初建時,封建統治者一般會採取的辦法。王朝初建,一般都沒有強大的宗族作為依靠,只要依靠血緣關係的分封,短時間內建立起統治實力。

劉邦分封的幾個諸侯國,佔據了國土的大多數,天下州郡54個,諸侯國分封用掉了37,漢朝中央政府只佔據了15個州郡,這樣就給了不法之徒的吳王、楚王等可乘之機,最終釀成了「七國之亂」。

至於晉朝的八王之亂,則是鑒於曹魏時期司馬氏篡權,而地方藩王無力舉兵勤王,天下輕而易舉被取代的教訓,而大封宗族,且都給了相當的兵權,可謂是上馬治軍,下馬治民,都成了獨立王國。在晉武帝司馬炎時期,尚能威壓,到了他的兒子司馬衷繼位,司馬家的各個王爺,看不上這個白痴皇帝,紛紛都有取而代之的打算,於是釀成了延續16年的「八王之亂」,把中原剛剛恢復過來的一點元氣給打沒了,直接造成了後來的「五胡亂華」。

所以,分封制之所以能夠成功,還是有賴於中央擁有碾壓的實力,分封的諸侯才能幫助天子鎮守邊疆;如果中央沒有足夠的實力,諸侯們躍躍欲試,自然國家難安。

中央與地方的博弈衝突,經過幾千年來的封建制度的演化,一直都有反覆,有秦漢時期的「質子制度」,後來唐朝的「節度使制度」,再後來宋代的「弱干強枝」,到了明代的「藩王守邊」,一直發展到清朝的「流官制度」,藩王只有虛名,沒有實封,只成了一個名譽性質的稱號。分封制在清代,成為了絕唱,地方上督撫權責分開,避免集權。國家也因此少有皇族內亂,國祚綿長。

分封作為一種社會管理制度,有其利也有其弊,其間的制度設計尤為重要。現代信息時代,經濟發展水平也遠超以往,開疆拓土的原始階段已經過去,民主共和成為主流,分封制已經沒有了存在的土壤,在某些君主立憲國家也僅為名譽稱號,作為一種歷史的慣性存在,已經沒有了當初設計者的初衷了。


各有各的時代背景,所謂封建,原意就是指「封邦建國」,也就是西周開始的分封天下制度。西周的分封有其時代背景和經濟基礎,當時的經濟中心就是關中地區+中原地帶,包括燕、齊、魯、楚、吳、越在內的大部分地區,由於經濟、文化和信息交流的限制,中央政府實際上難以實現有效的管理,這種情況下充分授權、由諸侯進行封邦建國的方式,符合當時的國情。

但到了戰國時期,隨著經濟的發展,交流空前增多,客觀上已經要求實現大一統,秦始皇統一天下,固然是秦國力最強,根子上也是因為當時中國大部分地域已經有了統一度量衡、文字和錢幣的需求。

而漢高祖劉邦得國之後,雖然剪除了韓信英布在內的軍功大將,但卻同時分封諸劉為王,分治天下,實際上是逆潮流而動,尤其是產生了中央政權與各分封國權之間的博弈和鬥爭,量變積累下來,到了文景時期,分封國的強勢已經極大影響到中央政權的穩定運營,只能通過戰爭來解決,當然戰爭也沒啥用,最後還是只能選擇推恩令這樣的曲線方式,才總算化解了藩國對中央政權的壓力。

整個東漢,實際上也是沒有採取藩國制,而是空前加強了中央對於各州的集權,但同時也放大了州牧(刺史)的權力,從而導致了東漢末年三國之變,諸如袁術袁紹曹操孫權,實際上跟分封時期的藩國也無二致了,這還是「異姓」王,所以在三國歸晉之後,晉帝又來了一次逆潮流而動,繼續用同姓王、分封制,這從根子上都是不利於中央集權的,亂是必然的。

所以,根子上還是在於中央集權與藩國分權之間的博弈,包括唐末的藩鎮,也是如此,五代時期,統兵大將動輒兵變稱帝,核心正是在於中央集權的弱勢。

直到明太祖朱元璋,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甚至撤丞相之位,帝權空前集中,雖有分封諸王,但基本上都只能吃供奉、無法過問當地政事。所以儘管明末農民起義此起彼伏,但諸王、各地統兵大將罕有鬧事者。

清廷延續了朱元璋的做法,更有過之而無不及。有清一代從親王、郡王到貝勒、貝子……都被統一安排在首都集中居住,不得皇命連京城也不能出,所以造反這樣的事兒,基本上就不再見了。。。


首先,從制度上來說,周是真正的封建貴族宗法禮儀制度,而漢晉基本上是延續秦的中央集權郡縣制(漢初的分封源於時代背景)。

再說說兩種分封的具體差別,周的分封類似於宗主國,並不干涉諸侯內政(各國有鑄幣造字及建立軍隊各種獨立權利),諸侯只是遙尊天子,並履行一定共同攘夷軍事任務。

而漢晉的分封有中央地方隸屬關係,只是在集權郡縣制下給予宗親的一種有限特權。漢七國之亂後推行推恩令,最終分化取消了獨立王國領地。總體上漢的建立是繼承了消滅封建貴族的郡縣集權制。

這兩種制度建立有其歷史背景,周的建立一開始就是聯合其它部族共同消滅商,滅商之後只是周部落更強大,大家一開始就沒有隸屬關係,基於共同的敵人形成聯合,最後推出一個天下共主的首領而已,一定程度上仍然是部落聯盟,這跟二戰美國帶領大家打敗軸心國之後建立聯合國有異曲同工之處,無論各國怎麼互相攻伐,聯合國作為共同地球最高機構仍然存在。而漢的建立是一超獨大,雖然也有諸侯聯合打敗楚,劉邦不得不分封了一些類似周的異性王,最後他也慢慢剷除了這些諸侯王,基本建立了一個集權郡縣制。

最後說說這兩種制度的好壞,漢晉集權統治,好處是國家合併統一,治理更高效,人民空前形成一個整體民族自我認同。壞處是,集權制下中央的干涉與地方經常形成矛盾,中央強則地方忍,地方強則反中央。(誰都不喜歡被控制,被統治)反叛成功當然就換國號改朝換代。而周這種鬆散的類似宗主國制度,並不損害地方諸侯的利益,也不控制干涉地方諸侯,天子頂多協商處理各國矛盾。所以,地方樂的你頂天子名號,而我行實際治理之權,故周前400年以天下最強實力可實際號召各諸侯攘夷,而後400年因自身衰弱只能享有名義共主,但其朝代之名得以維持800年。(日本天皇大部分不掌實權而稱萬世一系,各君主立憲國如果國王掌權恐怕也早改朝換代)

故而兩種制度各有利弊爾,但其造成王朝之名存在的長短自然是周這種鬆散制度更長。


分西周東周吧。

西周治,東周亂。東周中央集權控制力衰落,很難說「基業」二字。當然,這是一個漫長而漸變的過程。

周有禮而後世唯利,分封制就成了不合時宜的政治制度,亂就在所難免了。

周禮,涵蓋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飲食起居到祭祀喪葬,成為社會政治,教育,信仰的一套完整的文化結構。她不僅有嚴格的制度上的規範,更成為人們自覺的行為。這就保證了建立在這一文化體系上的政治制度的相對穩定。

但與任何制度一樣,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都會積下沉痾。隨著分封諸國利益紛爭的加劇,衝擊到了政治制度的文化基礎,於是過渡到了禮樂崩壞的春秋戰國時代。此時,利唯上。

正是由於人心思變而已變,分封制的不合時宜,秦統一之後,以郡縣製取而代之。

中國古代幾千年的歷史中,對政治制度和社會治理架構的探索從未停止過。秦立郡縣制,短短几十年即在下層社會的呼嘯聲中湮滅,漢復古分封大概也是以史為鏡吧。不過文化基礎已不存在,七國之亂也就不可避免了。

從分封制到郡縣制,這一漫長歷史過程其實也是中國古代文化重構的過程。統治階級不斷的尋求適合新時代特徵的思想方法,從周禮到獨尊儒術,幾百年的重生,為今後二千多年的中國古代文明奠定了思想和文化基礎。這期間雖然有反覆曲折和調整,但大體的方向並沒有改變。

直至清末。


回答這個問題非常複雜,盡量往簡單了說。這裡有著分封制和郡縣制區別。分封制在秦以後基本上就很難發揮好的作用了。項羽滅秦後,分封諸侯,不過三年就被統一到劉邦手裡。劉邦分封自己家人後也不過50年又亂了。證明了分封制已經不適用當時的中國了。那麼為什麼不適用了?這才是關鍵問題,嘗試分析後得出幾個結論:

1.在春秋時代的大發展之後,中國地區的農業生產力非常發達,產生了大量的剩餘勞動力。也致使土地這個主要社會生產資源迅速集中。小國寡民時代一去不復返,當土地資源限定,而人口又不斷增長,土地集中就演變為國家間的吞併。中國最先進入戰國時代。

2.法家的郡縣制是以君王集權為背景產生的。集權下,各種資源的利用率大大的提高,尤其在軍事方面,與軍功制的結合,軍事力量得到進一步增強。因此秦軍成為虎狼之師,天下無敵。一統天下就只是時間問題。

3.分封制的缺陷是,資源利用率不高,利益分配無法最優化。尤其是戰爭時期,軍隊由各個封建主組成,軍隊節制和作戰不能發揮出最大功效。戰爭所需的物資也不如郡縣制徵集效率高。而其最大的缺點是,分封諸侯之間的利益矛盾就很大,都想佔有更多的社會生產資源。其矛盾是不可調和的,因此戰爭也就是必然的。

歷史的規律是,在一種資源開發之初時,資源豐厚,分封制可以給各階層都帶來利潤,但君王的利潤雖無法最大化,但可以確保個階層之間利益均沾。當開發技術發展,資源出現瓶頸限制時,資源爭奪就成為了必然。由最上層分配利益,可以使資源的使用率最優化。


望大家指點。周在建國初期,在國都已經形成了一個商業文化初步的中心。每有各諸侯面見周天子都會有一定的震懾作用,作為一個政府首都。無論財富,文化,尤其武力都是最好的。而作為諸侯很是分散,和弱小。別的不說,說三兩個加一起都不一定是是周(以下以老大稱呼)的對手。再有當時的分封也是有義務勤王的。所以基本很難有人不聽老大的話。……隨著時間的推移,作為老大也有個人的喜好,有名的周幽王「烽火戲諸侯」都說明了這個問題。然而不作死就不會死,最終被犬戎幹掉。後來才有了西周。

當時周禮是整個社會的主要管理制度(孔子也有過恢復周的想法)。但是西周已經失去了對諸侯應有的震懾了,作為諸侯已經有了初步爭奪天下的資本(人口,經濟的增長),隨之波瀾壯闊的春秋時代慢慢到來。

在東漢末年,所謂的關東十八路。在對戰董卓時事實上並沒有取得勝利,作為董卓只是暫時退走主力並未消耗(呂布刺董很說明問題)。當然董卓在當時只是相國,對於朝廷還是很有控制力的。由此此可見在回到西周,就可以對比得出中央的武力是高於諸侯的。防禦更勝。作為東周,一個被諸侯擁立的帝王已經失去了對諸侯的約束力。作為帝王只是作用於象徵,直到秦武王結束了作為象徵性存在的周帝王,從此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裡。周朝八百年其實也就是西周才算是真正的統治。東周已經是名存實亡。

中央大於地方。只要沒有動搖這個模式。分封制或是封建制都是可行的。如果中央的控制力一旦被削弱到小於地方控制力就會動亂。從歷史的任何時期看都是由於中央對於地方缺乏有效的控制力才會崩盤。


周嚴格來說並不算適合封建王朝,而是分封天子制,周天子是天下共主而不是天下之主。天子也就想當一個所有諸侯國的族長,表面上天子最大可真正沒有那麼大的力度,而各方諸侯各有各的法律,和文化,大諸侯全是周姬氏族人,有吞併小國權利,所以在天子不太過分的干涉自己時沒有哪個諸侯願意犯天下而大不為的,為了一個稱謂去冒險失敗了後果不用說了。因為即使你僥倖勝利了最後還是按制度從新分封各國自己也得到一個名義上比諸侯高級的成為天子稱謂而已土地當然會自己的最好。沒人會去其他諸侯以對天子不敬而被群毆,其他小的諸侯更是沒有能力,而漢和晉不同啦!從秦以後進入封建社會皇帝有至高無上的權利,中央集權,皇帝和周時的天子那可不是一樣的啊,周天子做不了的皇帝都可以也有權利做,這時這個位置就太有吸引力了足以令人發瘋痴狂,搭上所有也值哈哈!


謝邀,西周還算有點自己的權利,不過自烽火戲諸侯後,周已經衰弱到不行。到西周基本沒有什麼地盤權力也大減。根本指揮不了諸侯國,周其實已經名存實亡了。西周一共275年,應該算的上真正意義的周。

諸侯分封的後期分裂是必然的,皇帝把土地和兵權分配到各個地區之後。在兩三代之內有過來往的,都是親戚朋友關係。等到多代之後誰也不認識誰,諸侯國為什麼要服從中央管理。特別是諸侯國強大到可以取而代之的時候,叛亂就是必然的。


按照錢穆的觀點,西周封建實際上是周人對其他民族領土的殖民統治。除成周和宗周之外,西周的其他領土都是外族定居和實際統治的,周人分封宗室和功臣到這些外族領土上建立封國,實際上就是建立了一個個的周人城邦,城邦內居住著周人,稱為國人,城邦外居住著異族,稱為野人。這些城邦只是異族海洋中的一個個定居點,隨著實力的增長和相互并吞,才形成了王國。所以在春秋之前,這些諸侯國都處於蓄勢期,直到春秋時鄭國才第一個開始了挑戰周王室的權威。而漢晉時期的分封則完全不同,不僅領土面積大,而且很多地方都領過了一定的開發,居住的也是漢人,這些諸侯國一開始就是實力強大的王國,也沒有異族的侵擾,沒有異族土地可供長時期消化,只能挑戰中央權威來實現擴張!


因為所處的歷史時期不一樣。

周朝的時候,人口計較少,交通不便利,周朝周邊是彪悍的少數民族或未開化的「蠻夷」,周的統治地域比較小,當時的交通條件限制了國家的疆域和對疆域的有效控制,周分封天下,真正的起到了屏藩朝廷的作用,周的分封制,使被分封的諸侯國去自己的封地,為了生存和獲得發展,不斷的與蠻夷等作戰,並不斷的開拓邊疆,不但屏藩保護了周天子,也促進了華夏文化的傳播,使周的統治得到更好的穩固。剛分封的時候,各諸侯國的實力都非常的弱,根本比不上周天子,也就不會叛亂朝廷了;

而漢朝和西晉的時候,國家得到了統一和發展人口也比較多,交通便利,各分封國的實力也比較大,封國之間便於聯合作亂,實力甚至要超過中央朝廷,當封國實力積蓄和壯大,而朝廷又出現問題的時候,封國就敢於冒險一搏,因此,封國制反而不利於朝廷的統治。

這是我的個人見解,大家有不同見解的歡迎評論,一起討論


推薦閱讀:

王圓籙把敦煌的文物賣給斯坦因,是對文物的保護嗎?
冉閔拯救了瀕於亡族的漢人,為什麼說這是互聯網歷史學所編造的最大的謊言?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寫過《俠客行》的李白是個一言不合就砍人的大俠嗎?
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時候,世界上的其它地區正在發生什麼?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