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南方定居的北方人很多,北方定居的南方人卻很少?


我自己長期在南方工作和生活,確實感覺到很多北方人願意在南方定居。比較重要的理由有:南方普遍地經濟社會發展程度高一些,人際關係簡單一些,個人在工作上和生活上的自由度和獨立性也高一些。

前不久在北方一個城市開會,閑聊中朋友說了一件事,就是在北方某些地區,省管縣的體制改革很難推動。所謂省管縣涉及到財政撥款方式的改變。以前省政府先把一大筆財政撥款給到地級市,然後地級市再往下把款項撥到所管轄的縣。由於中間要經過「市」這一道門檻,縣的獨立性就很小。錢可能來得很慢,經常會有剋扣;縣裡想發展個什麼項目,常常要先服從市政府的全盤考慮。很多時候,市並沒有把自己的好處輻射給縣,反而會抽取甚至吸干縣的資源。省管縣就是要改變這種局面,省里把財政的錢直接撥給縣,省掉了中間環節。有了錢做保證,縣一級的獨立自主性就會加強。

在我所在的珠江三角洲,縣級政府普遍歡迎省管縣,特別是那些比較富裕的縣,因為這樣一來他們可以更加自主。但是按我朋友所說的,北方地區的有些縣官們卻不喜歡這樣。理由很奇特,也很簡單。就是他們跟市裡的官員混得更熟,地理上是接近的,人情上是抱團的。想搞什麼項目,可以找市裡熟悉的官員,憑人情關係搞定。如果省管縣了,要跟省里打交道,對他們就不方便。一來人不熟,二來省級政府里也更強調按章辦事。

以上只是閑聊中談到的南北風氣的比較,細節上不一定都準確。但確實說明一種普遍的認知,北方的官場上,至少在比較基層的一級中,更盛行人情關係和抱團。而在南方,則不那麼看重過分熱情的抱團,比較願意把人際關係搞簡單一些,大多數時候,照章辦事走程序,事情反而更順利。

我自己一直在廣東,可能有偏愛,不便評價哪邊好壞。很多時候這也是一種生活趣味的不同。有人喜歡北方的熱情如火,豪爽大方,覺得南方人情淡漠,格局不大,沒勁。不過我接觸過很多在這裡定居的北方人,甚至做過一點小小調查,可以非常肯定地說,人際關係簡單一些,是南方的吸引力或者叫「軟實力」。很多並非在大城市的基層公務員跟我說,回到北方老家(通常是指小地方),那裡還是熟人社會,辦一點常規小事都要搞關係、託人情,實在是受不了。不如這邊好,凡是能按程序辦的事情,就按程序辦,生活更輕鬆。

可見經濟富裕程度雖然很重要,但肯定不是唯一的。很多人非常希望大環境是制度健全的,規範化的,比較有確定性的。在這樣的環境下,個人生活的自由度和隨意性要大一些,可以按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不必天天想著跟誰搞關係或者看誰的眼色。我個人覺得,南方更加有這種氛圍。


作為一個海漂過的北方人(天津),我覺得可以對南北方的差異進行一些評價。

從經濟環境來講:

我國經濟中心在於東部沿海,在東部沿海中最核心的經濟區帶無非是環渤海經濟圈、長三角經濟帶和珠三角經濟帶,三個最大的經濟圈核心地區中,南方地區就佔據了兩個(以秦嶺淮河為界,長三角中江蘇的經濟重鎮明顯在於江南地區),而即便在環渤海經濟圈中,也只有北京、天津、大連、青島、煙台等幾個有限的城市具有一定的經濟競爭力,而除了北京以外,其他城市多屬於胖子跑馬拉松——舊的產業格局無法甩脫,新的經濟增長極尚未建立,經濟轉型尚未見成效。基本上每跑幾步都要喘喘。

而南方城市則不遑多論,長、珠兩個地區的經濟高速發展的城市不勝枚舉,自古以來水即代表財富,事實上我國的城市發展也始終未能離開江河湖海的範圍,南方地區水量豐沛,所帶來的也是漕運經濟(現代河運、海運)的發展,在與歐美國家的航運貿易來說,南方諸多的深水港口天然有利於大型船隻停靠,並且在行程上而言南方港口也確實更能夠節省運輸成本;而在北方,大型船隻若駛入黃海領域,除了遼東、膠東兩個半島尖上附近,如想停靠天津港口,過於大型的船隻還要停靠錨地過駁,否則會面臨擱淺的風險。

而根據馬太效應強者恆強的定律,南方依據有利的天然地理優勢,在經濟水平上始終處於高速奔跑狀態。


從宜居環境來講:

在防沙治霾的三北防護林工程建立之前,我的印象里每到春季大約3、4月份的時候,總會看到天空被厚重的沙塵暴所掩蓋,那時候每天的天氣預報總離不開大風揚塵、沙塵暴幾個詞,而風沙被防治住以後,北方傳統粗放型工礦產業的弊病就顯露出來,昔日天氣預報中的沙塵儼然變成了現今的霧霾。

而在南方則無需多言,我記得在魔都上學時,全年未必患上一次重感冒,回家後生病咳嗽在回到上海之後呼吸道狀況明顯改善,這種生活環境的不同,也是印象人們選擇移居城市的選擇之一。雖然說南方的冬天(尤以長三角地區和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為甚)實在令人無法忍受,但總歸沒有人僅僅因為冬天難熬於是捨棄了江南而來到霧霾困擾的城市群吧?


從法治環境來講:

法治環境始終伴隨著經濟水平的發展而發展,在我的觀點來看,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城市,其法治環境也相對較高。有一次我到某個內地城市的基層看守所會見,就遇到這麼一件事:

在等待會見的過程中,一個公安人員到辦理送押手續的地方,得知準備提訊的嫌疑人正在與辯護律師會見,於是打了一個電話給領導,1分鐘後告知看守所管教:這案子有同案犯未到案,不允許律師會見!把那律師帶出來,以後不許會見!最終那個當地律師還是被迫離開了看守所。(根據刑訴法規定,只有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特別重大賄賂犯罪案件,在偵查階段才需要辦案機關批准,而所謂的同案犯未到案從來不是阻止會見的理由)。

而在南方城市裡,當手續齊備時,在履行律師職責時從未遭遇過困難。(行政許可、行政審批神馬的那種案件全國上下一個樣,沒有可比性)


所以綜合來說,南方城市更為便利,經濟水平發展相對較高,人文、政治、法治等環境都有較為明顯的優勢,所以單就移居而言,南方的備選更多,人數也更多一些。


我楊角風的回答一般與眾不同,換種視角看待這件事,或許能給你一些啟發:

看了其他人的回答,我再從經濟和文化談,顯得重複了,所以我就回答幾點,比較另類,忘博君一笑!

1、妹子

南北方的區別是必須要提妹子的。這就不用解釋了,南方的妹子小巧玲瓏,溫柔體貼,當然不是說北方的美女少,最重要的在於衣著!

在北方一年中大部分時間看妹子,都只看到一個球,對,一個球,一條腿!

在南方一年中大部分時間看妹子,都能看到兩個球,對,兩個球,兩條腿!

看懂的,自動去面壁……

北方人少(我所謂的北方指東三省那裡)南方人多,尤其是血氣方剛的小夥子,來了南方就不捨得回去了!

這絕對算一條理由!

2、何為南方北方?

還是要解釋一下何為南方北方吧:

有人說黃河以南就是南方,黃河以北就是北方。顯然這種理解是錯誤的,因為題主也說了,河南也屬於北方!

那麼是不是長江以南就是南方,長江以北就是北方呢?

但這是民間的說法,其實也不科學,真正的區分是秦嶺淮河。這是根據氣候來劃分的,秦嶺擋住氣流,導致南北差異大。而且在古代,尤其是涉及到南北兩個國家對峙時,往往也是以淮河為界,這樣導致兩邊的文化、經濟、語言、食物、民俗等等的不同!

有人出來反對了,是誰呢?是廣東,因為在他們眼中,他們以北都是北方……

3、必須提到身高

大家不要噴我,實話實說,平均身高的話,確實是北方人要高一些,南方人到北方以後,小身板無法跟北方大漢抗衡。

而北方人到了南方,有一定概率變成壯漢,比如小編楊角風,在北方普通的身高,到了這邊就成了巨人,以前很少聽到有人誇身高,到這邊反而成了身高的人!

我們中國人,尤其是男人,比較忌諱的一件事,就是被人談論身高,這跟國情有關,就像自古以來我們稱呼日本人為小日本,可見這種觀念多麼的根深蒂固,並且帶有略微的鄙視!

(聲明:楊角風絕對沒有一絲嘲笑的意味,我反而要抨擊這種情況!)

所以也就造成了,南方人不太願意去北方,北方人反而願意來南方……

4、食物的差距

雖然有時候在南方也是不適應這種飲食,但是明顯的,在南方食物的選擇太多了,而北方相對就單調的可憐!

比如小編楊角風曾經去過最北方,冬天除了肉還是肉,各種各樣的肉,要麼燉,要麼烤,要麼涮……且都是大盆的,吃起來是爽!

而南方就比較精緻,活的也比較小資,分量少,但是樣數多,兩邊一對比,還是南方的飲食更合理一些!

而且水果也多,要知道很多熱帶水果是很難運到北方的,小編楊角風小時候哪裡吃過荔枝、芒果、榴槤等等,當然也可能跟經濟基礎有關,更大的原因在於那時候的運輸水平根本無法大量運輸這種水果。

而到了南方,我吃過太多的第一次了,吃爽了以後,也不願意回北方了,水果也死貴死貴的,除了蘋果、梨等北方可以長的水果!

還有就是海鮮,這個必須要提一下,這就很容易理解了,作為愛吃的貨,還是南方好啊!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經濟發展不均衡,北方工作難找,南方要好找的多,這樣導致很多大學畢業生或者打工者都來到了珠三角和長三角,一旦紮根,又會引來七大姑八大姨投奔,這樣也就紮根南方了!

文化也不太同,北方辦事一般找關係,不然很難辦,南方的辦事效率要遠遠高於北方,當然也跟地區財政和人員有關,總之我在南方待著,只要依章辦事便可!

其他的大家的回答都比較詳細了,就不補充了!

我叫楊角風,換一種視角看世界,喜歡就關注吧!也可關注我公眾號:楊角風發作!更多精彩等著你發現!


正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咱們中國是個人口大國,無論你是哪個地方的人,只要有機會,通常你會選擇最有發展機會的城市,作為你的首選定居之地。

發展機會,是造成了人口流動不均衡的首要原因。

咱們生活的這塊土地,僅有東面靠海,而海上運輸業是現代國家的生命線,靠近海岸的區域,往往經濟獲得穩定的區域,也最能吸納外來人口。

環渤海經濟圈,長三角,珠三角,這三塊地域就是吸納外來人口最多的地區。

相比較而言,位於南方的長三角和珠三角,要明顯好於位於北方的環渤海經濟圈。

最近幾十年,全國各地的人口,無論是高學歷人群,還是體力勞動者,都在往上海或者廣州的周邊地區跑,帶動這兩地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快。

文化習俗,那東西與賺錢相比,你會為了所謂的文化,就放棄一個地方而選擇另一個地方嗎?

文化可以慢慢融入,生活習慣也能逐漸適應,與越來越嚴峻的生存相比,這些都不是事兒。甚至於所謂的環境,醫療,教育等等,也都不是事兒。

畢竟有錢了才能講究環境,醫療,教育是不是?

所以呢,北方人喜歡往南方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到了南方有錢賺。無論是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地區,還是以廣州為中心的珠三角,都是經濟發達,企業眾多的地區,也帶來了大量的工作機會。

工作機會,發展機遇,這是人口流動最主要的原因,其他一切都往後靠。

當然了,也有一些是例外。

比如說全國各地跑生意的浙江人,他們就沒個北方南方的忌諱,全國只要有大量人口聚居的地方,你幾乎都能看到浙江人的身影。

還有做沙縣小吃買賣的福建人,做蘭州拉麵的甘肅人,也是全國各地到處跑。

或許有人提出疑問,北京呢?北京是個隨時隨地可能大把撈錢的地方,按照上面的邏輯,全國的精英人口不是都要往北京跑?

沒錯,去北京的當然很多外地人,其中當然也包括南方人。

外地人去了北京,基本上只能跟著有門路的人蹭點湯喝,但那也足夠吸引很多南方人去往北京。關於這一點,筆者認為題目中描述有誤,北京的外來人口中,無論北方南方都很多。

一線選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二線選杭州,蘇州,寧波,廈門,成都。


作為一個典型的南方人(福建的),近十年來,我都在北方混著,所以跟這個問題正好是相反,是就我一個南方人紮根在北京,找了一個北方的老婆,在北方安家。

在到北京之前,我也在瀋陽待過兩年,以這兩年有限的認識,確實現在的東北正如很多網文所說的,投資不過山海關。東北的衰落不是沒有道理的。

那麼,以我最近這幾年到河南、河北、山西、陝西等等真正的北方中原地帶的考察調研,越來越覺得,南方比北方更適合人的生活和生存以及事業的發展,南方的機會很多,北方可能除了北京、天津等等有限的城市,其他地方相對來說,城市的機會少很多。

從自然環境來說,比如霧霾、沙塵暴等,南方的好已經不用說了,就從軟體的角度來說,南方的政務、交通、文化等等方面,都優於北方的,這可能是一些北方人到南方之後會覺得自己能夠真正享受到國民待遇的一種體驗,就比如說辦一個簽證、護照等,可能在北方一些地方要很久,甚至還要找關係,但是你就會在廣州深圳,你可能幾個小時就辦完了,甚至都不用到現場,也在手機app就能實現,所以,這種人文環境可能是南方真正的競爭力。

所以,就很可以理解為什麼越來越多北方人要去南方,再加上這些年北京的不人性的政策,也不斷在驅趕人回到老家。所以,作為一個紮根北方近十年的人,我正要準備要回到廣州了,回到我的南方了。


因為南方人的適應環境的能力比北方人強,再冷的天,無非就是多加幾件衣服的事兒,無所謂。吃飯問題也好解決,因為南方人從小就接觸到北方面食,麵條、饅頭包子加餃子,已經習慣了吃這些。而北方人則不然,從小對大米飯雖有接觸,但長期吃就腸胃不舒服。尤其是對氣候更是難以接受,我曾經與一位老北京在珠海共事,對於珠海在颱風季的大暴雨深感恐懼,說北京一年也下不了這麼多雨。空氣濕潤,一出汗,總覺得身體黏黏糊糊,太難受。夏天熱的時候,除了空調實在沒地兒去。所以怎麼也難以適應。此其一。

第二,南方人善於在外創業打拚,有這種遺傳基因,你看看溫州人、潮汕人、邵東人,那是世界出了名的。不管是南方北方,國內國外,都能適應!如下南洋、去歐洲,創美洲到非洲,哪裡都有這些人分布。而北方人則不然,只能往更北方去,如歷史上出名的晉商,山東人,晉商往北去到蒙古,山東人闖關東,很少聽過這些人往南方去的人。這就是歷史基因。現在也就有南方人到北方的「北漂」一族,而沒有北方人「南漂」一族。此其二

當然還有性格問題,南方人好折騰、愛闖。而北方人卻戀家好安逸,再苦再累也不願出遠門闖蕩江湖。另外在他們的骨子裡始終有個皇城根兒的情節,自命不凡,根本不削於走南闖北!這一點是我瞎猜的,準不準確,心裡自知!


中國歷史上從2000多年前的先秦時代起就是從北往南遷徙這樣一個大趨勢。最早的南向移民應該是避秦亂啊而來的六國人士。著名文化隱士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就寫了避秦亂而南下的人們尋到了一個世外桃園一樣的地方,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怡然自樂地生活著。

到了三國及魏晉南北朝,因為北方長期戰亂,胡人入侵,以及氣候原因,漢族人南遷的第二個高潮掀起, 從士族大家到普通百姓,衣冠南渡蔚然成風。 中原人口湧入南方各省,促進了當地的經濟文化發展,特別是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文化主流的融入升華 。以後每到王朝末年照例都會有一次巨大的南遷浪潮,唐末異族做亂和亂匪四起,驅趕著北人繼續南遷;有宋一代,整個南宋都是北方王朝整體搬遷過去的; 明末這種北人南遷的趨勢仍在繼續,更廣泛,更底層了……

幾千年來經過了無數次這樣的遷徙,可以說北方中原地區的人文經典、漢家精華都差不多悉數搬到了南方。從兩宋開始,科舉考試中第進士及舉人的最熱門地已變成了江浙及湖廣等地,而儒家文化的發源地中原、西北和華北各省,反而中選人數寥寥。

廣大北方地區經北方少數民族不斷侵入融化,傳統漢人的血統已經被稀釋淡化,文氣也很薄弱,風華物典,色澤不再。各種人文習慣和文明形態已跟南方有較大區別,相對來說更為粗獷。這種局面一直延續到近現代,南方更容易與海外西洋文明溝通,貿易發達,海運通暢,先後湧現出許多風氣較為洋化、工業產出精良精細的大中城市,而北方除哈爾濱、大連、天津等"沾"了外國人光的少數幾個城市外,均是傳統文化濃厚的地區(因為異族的數次統治也已不是真正的中原漢文明的傳統文化),當比如北方農民仇視外來文化鬧義和團的時候,南方各大區域"東南互保",保護了洋務運動以來的商業文明的自由發達。中國近現代的新革命、新文明、新文化、新制度、新時尚、新物品……基本上是由南而北引進,影響力漸次遞減。

綜合所述,由於歷史和近現代各種原因,南方各省尤其是東南諸省,相對來說現代文明氛圍更濃厚一點,物產和工業製作也更豐饒和精細,氣候和居民的性格也更適於居住,因而只見北人南遷,而不見南人北往。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響應國家號召,根據國家指令,大量的南方特別是上海及周邊諸省的工廠、商店北遷,大量的專家和技術人員被招喚進京,奔赴北方各省的重要崗位;上世紀70年代又有大量的南方城市知識青年被遷移派遣到黑龍江、內蒙古、陝西、新疆的建設兵團和農村農場……當然這些都帶有某種指派性,相信千年的習性沒有改變,大趨勢還是"孔雀東南飛"。


這個問答十分有趣,也非常值得研究探討。那麼,為何在南方定居的北方人很多,而在北方定居的南方人卻相對甚少,究竟是什麼因素在決定呢?!

於是圍繞這個熱門話題,有人提出了歷史(戰爭)說,有人提出了經濟(差異)說,有人提出環境(優劣)說,有人提出了風俗(習慣)說,但都似有以偏慨全,難以說服大眾之十足底氣。

做為一個在南方(嶺南)生活多年的北方人,小編也認真思考過類似問題,了解過一些南方人的內心感受,其實悟空問答這個問題,是針對當今社會的一個普遍現象,無需拉扯太遠太廣,可能大家忽略了一個相當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由來已久)的「氣侯影響人口遷徙說。」

北方的冬日冰天雪地,天寒地凍,衣服臃腫,霧霾灰濛,這對於一個習慣了氣侯溫潤、甚至冬天也暖和到綠樹紅花,藍天白雲,短裙絲襪的南方女子而言,那簡直就是個難以適應、無法想像的外界「酷冷」和心理「門檻」。呵呵,霍小姐有個絕對能幹的北方同事,找了個南方俏佳人,公司領導為開拓北方市場,就將他和媳婦一起調到北方。

誰知,男同事無所謂,從小在北方早就適應慣了,而打小在南方長大的媳婦則根本一下子適應不了,在漫長難熬的凜凜寒冬氣侯中,漂亮白皙的臉蛋皴裂了,性感的紅唇失去了水潤光澤,纖纖小手更是難以外露和觸摸冰水…於是耐不住南方媳婦沒完沒了的終日叼叼,原本想拉南方媳婦一同定居北方,還想大幹一場的男同事,只好三個月後無可耐何從北鎩羽而歸,重返南方。??????

而相對一下子到南方越冬生活的北方人而言,這種溫暖濕潤的冬天感受真是妙不可言,難以抵抗的誘惑啊!於是在南方定居生活的北方人,就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啦∽∽??????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圖自網路,侵刪)

在今天的中國,人口流動的大趨勢:由北方流向南方,從農村流向城市,從欠發達地區流向發達地區,從環境差地區流向環境好地區。

上述四個維度上,南方沿海的上海、深圳、廣州、杭州、南京和廈門等城市,基本上佔據了吸引人口流入的幾大優勢——既是大城市,又是發達地區,相對北方,環境較好。因此,南方的這些城市特別能夠吸引外地人,其中,對北方人的吸引更大。

為何?因為同為南方的其他地區,經濟和環境等,都還不錯,附近大城市對這些地區人口的吸引力就降低了。這就給給題主留下了這種印象——北方人到南方定居的很多,而南方人到北方定居者少。

(改革開放以來,人才南流,有「孔雀東南飛」之說。而留下的人,就不高興了,飛走的都是孔雀,留下的都是麻雀了嗎?)

其實,嚴格說來,是南方經濟發達地區,特別是環境不錯的城市,吸引了很多北方人前來定居。貴州、廣西和雲南等地,也屬於南方,環境也不錯,但對包括北方人在內的外地人吸引力就低多了。

另外,題主提到廣州約有320萬河南人,這主要原因是廣州等地開放較早,工廠眾多,工作機會多,很多河南人來務工。長年在廣州,社會關係逐漸建立起來,也逐漸習慣了當地的生活,便有了定居的傾向。而老家相對較低的社會發展程度,更讓那些有意回家發展者,忍不住停下腳步,嘗試尋求定居廣州。

真正能夠定居、立足廣州等大城市的北方人,絕對人數可能不少,但是占常年在廣州的北方人的比例卻較低。

此外,北京屬於北方,但是因為其豐富的資源,不是一樣吸引了外地人的進入?

應該碩,地域的南北本身,不是造成北方人南遷的原因。而是由於地域差別,造成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發展程度的差別,才是真正造成人們遷徙的真正原因。

總體而言,北方寒冷就不說了,環境破壞,空氣污染嚴重,社會發展程度較低,各種不透明,是其難以留住本地人,更難以吸引南方人的重要內因。具體到東北地區,經濟社會衰落是重要原因,而又與難以預測的危險國家挨著,還經常搞搞核試驗,有能力跑路的,有多少願意繼續留在那裡啊?

以上,是我的看法。留言說說你的看法吧~


大冬天裡,碼字不易,如果覺得文章不錯,記得點贊鼓勵哈。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風雅人文觀察。



題主想問的其實是:為什麼北方人遍地開花?南方人固守老家是吧?怕被和諧所以繞了一個大彎子。

其實,很多沒有去過北方的南方人印象中北方遠沒有南方人人豪邁大氣,然而去了北方才知道,北方人遠沒有南方自由,規矩很多,特別是河南,人情世故一定要遊刃有餘,才能混的開,否則就會處處碰壁自己反而覺得被針對。這是深層的,淺層的原因是北方人口較為集中,同時也造成了就業競爭大,空間資源緊張,水資源匱乏,物價高等等特點,相對南方而言生存不易,所以許多北方人到了南方後如魚入大海,幸福感爆棚,也帶動了更多北方人南下,比如題主所說的廣州河南人,廣州確有300萬河南人甚至更多,這個統計應該是準確的,與過年廣州到河南的票相等,佔了廣州人口五分之一,河南人為廣州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大部分來廣州的河南人吃苦耐勞非本地人能比,河南人為什麼這麼拼?你去河南生活一年就知道了


推薦閱讀:

多爾袞放棄稱帝機會,為什麼卻遭來順治的痛恨?
秦武王嬴盪是不是在臨終之際,留下遺命讓嬴稷即位?
為什麼道教在 20 世紀衰落了?

TAG:南方與北方 | 社會 | 濟南 | 太原 | 武漢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