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有守大城必野戰的說法?


什麼叫守江必守淮?假如南北方軍事對峙,南方軍主力必不沿長江南岸布防,而是將機動部隊布置至淮河(最遠)一線,將長江至淮河之間廣闊空間作為戰場,爭奪戰略主動權。在此地帶南方軍可以選擇進攻、守城、騷擾,在敵軍主力來攻時(失利)退守長江北岸,得到戰略據點、長江水軍的配合:水軍掩護或乘船轉移,水軍可以上岸、偷襲或者劫對方糧道。江淮間水網密布,沒有水軍支持很難取勝,而北方軍要在此地建造訓練水軍施展不開,加上北方軍南下必須繞開雨季和酷暑,在江淮作戰實在痛苦不堪。「守江必守淮」是絕不丟失戰場主動權,利用江淮特有地形、氣候和長江的屏障優勢,靈活機動的主動防禦。守江的底線在於堅守襄陽、安慶、合肥等城(相當於攻城戰的城門),是南方軍據點和出發陣地,失去了就失去戰略主動,變成死守長江南。元軍克襄陽則亡宋、太平軍失安慶則滅亡,國軍在徐州蚌埠不能果斷南撤,損失全部野戰主力,再想劃江而治成功可能性為零,都證實了守江必守淮的道理。

同樣在大城市爭奪戰中,如北京西安濟南這種戰略要地,守軍(動員平民參戰)往往在10萬以上,低於這個量級還是棄城吧。在守城戰中,防守方不能全部部署在城內,這叫被動死守、守死,守軍主力需駐紮在城外,甚至分兵到離城較遠的山丘、水源紮營,與城市互為犄角,即使來了援軍,也是作為機動力量駐紮城外。城下守軍以壕溝、木柵等作為防線,任務是防止敵軍靠近城門和城牆,城牆守軍以弓箭、火炮等火力配合支援。在這種戰法下,攻方被層層阻擊,往往付出很大的傷亡,同時不能隨心所欲的選擇攻擊方向,因為城外守軍在城牆火力掩護下可以快速機動,彌補薄弱防禦陣地,失利時可退回城內休整,更要命的是城牆外守軍是能在攻方不利的情況下進行反擊、夜襲的(守方能從城內追擊敵軍極少發生,等列隊出城敵人早沒影了),這種戰法叫「守險不守郫「與「守江必守淮「是同個道理,電影《聖女貞德》、《特洛伊》就體現了這種戰法,袁崇煥率關寧軍在北京城下大戰皇太極也是如此。所以古代守大城必有野戰,證實了積極防禦是最有效,守方仍擁有一定的戰場主動權,在這種情況下攻方往往不能迅速達到戰役目的,只能選擇撤軍或長期對峙消耗。假如攻方隔絕孤城外界聯繫、攻城錘開始撞擊城門、搭起雲梯爬牆頭的時候,那是到了絕境(守方無野戰力量),城破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據說唐長安城外郭全長約70餘里,如果題主帶領一萬人來防守,全部人員兩班倒守城。每次5000人上城牆,另5000人休息的話,那麼就意味著城牆上的每個人必須看守7米長的防禦距離。

而事實上要想長期守城,二班倒是不行的,最好必須三班以上,而且也不能光把人放在城牆上,城門必須留人,還必須有大量後備人員在城內運輸糧食和物質,搶救傷員搬運屍體。像這麼大的城市,還必須留出多支預備隊隨時支援,甚至還需要在城中四處巡邏防止城內有人鬧事等等。

所以很明顯,一萬人守大城明顯不夠,與其到處都人手不夠,不如把軍隊拉出去在野戰時打一仗,哪怕輸了也可以逃走,不至於全軍都留在城裡等死。

另外一個原因是:像長安這樣人口眾多的大城,由於有大量居民存在,非常依賴附近農村為其提供糧食,燃料,清潔用水,城內的垃圾也需要每天送出來。這種大城市一旦被封鎖,甚至根本用不著攻城,只需要等待這種大城內部就會出現大量的騷動甚至內鬥。所以歷史上著名的易守難攻之地,多是像釣魚城,襄樊,或者山海關這樣的純軍事要塞,而非北京,西安這樣看起來非常宏大壯闊的大城。


其實這是一個軍事戰略的問題。

自古以來,守衛首都等重要城市,很少有在首都的城牆下爆發激烈的攻城戰的,如果敵人能直接對首都攻城,那一般都是王朝末期了。守衛重要城市,靠的是外圍關隘和野戰,很少有憑城而守的。


(舊北京城牆,可以通過和人的對比看出它的規模)

無論是漢唐的長安城,明清的北京城,都是人口超過百萬的大城市。這樣的城市都有共同的特點——高度依賴外部供給。

北京城每天要進出海量的物資,別的不說,過去的城市沒有下水道,北京城裡的糞便都存在露天旱廁,需要每天靠「糞夫」拉出城外作為肥料,這樣才讓北京城不至於被糞便淹沒。一旦城市與外界的交通斷絕,單這一條城裡人就受不了。電影的例子比如西安,民國內戰的時候楊虎城守西安,當時劉鎮華的鎮嵩軍圍攻西安,西安城內糞便堆積,臭不可聞,加上陣亡將士的屍體運不出去,城中瘟疫流行,簡直是人間地獄。

但臭味終究還是小事,更重要的是——沒有糧食。

古代的圍城戰,幾乎九成都有缺糧的記載。最初是物價飛漲,「斗米千錢」,然後是百姓斷糧,「掘鼠而食」,最後的最後就該「人相食」了。這種記載實在是太多,隨便舉個例子,張巡守睢陽,城中糧盡,把自己的小妾燉了給將士們吃。祖大壽守錦州,殺百姓而食,而且「積骨為薪」,把骨頭還當柴火用。太平天國天京保衛戰,連洪秀全本人都沒飯吃,吃青草糰子,其他人的狀況可想而知了。

所以,守城絕不能被對方徹底包圍城池,必須主動出擊,只有主動出擊才能掌握一定的主動權,讓對方不敢在城下紮營,這樣才能保證城市的生命線。

除此以外,由於古代大城市城牆長,防守方需要大量的士兵,很難每個地方都照顧到。但攻城方卻可以集中力量破其一點,所以防守方是很被動的。這種時候不如集結有限的力量主動出擊,防止對方從容安排進攻。另一方面,讓士兵們固守城牆上這最後一條防線,士氣也成問題,主動出擊有助於振奮士氣。
明朝的袁崇煥就是不明白這個道理,一心想用北京的堅城利炮消滅皇太極,卻不明白崇禎帝是不可能允許他在北京打一場收城戰的,帝國的首都北京不是半堡壘的寧遠,他袁崇煥不能想怎麼樣就怎麼樣,所以袁崇煥被殺,並不十分冤枉。


大城沒法靠守城解決問題。這也是我和朋友談到的:大一統時期對首都很少有真正的攻堅戰。

劉邦攻咸陽破了武關基本就結束了秦,後來唐長安、宋汴梁、南宋臨安、大元大都、大明京師,都很少有城池攻堅,主要是外圍據點攻防與城外野戰。

(洪武北伐,元軍基本是外圍作戰,沒有守衛京師;在河南大梁作戰,也是城外野戰)

首都防衛兩原則:第一、外圍據點攻防;第二、城外野戰。相對而言大城都是如此。

為什麼呢?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大城人口眾多,守城難以管理。一個人口幾十萬的城市,在地方圍城後,如何實現幾十萬人的戰時管理,以及城外逃入難民的管理,是個非常頭疼的問題。同時城內人口大量增加,很可能傳染瘟疫之類。

第二:大城消耗眾多,水、糧食、柴草供給龐大。一般攻城都會切斷糧道、水源,對於大城而言,都不用完全切斷,只要對其運輸供給通道有騷擾就足夠了。

第三:大城守衛從城外到城內需要兵力太多。在軍事防禦上,每個垛口平均需要五個士兵,城防(包括城外)佔百分之六十,預備隊佔四十。以明代北京城為例,以周長20公里算,1萬垛口,城垛口就需要5萬人,然後城外、城門需要同樣的數量,加上預備隊,至少需要15萬人防禦。這僅僅是被動防禦。

(于謙指揮的就是城外野戰)

第四:大城影響力大,輿論複雜。比如首都被圍,輿論壓力很大。袁崇煥被殺、楊嗣昌成奸臣。

在作戰中核心是考慮成本、影響。

最上是外圍決戰;

其次是外圍防禦;

再次是城外野戰;

最下是死守大城(但基本這是無奈等死的辦法)。

(李自成北伐成功就在於,崇禎連城外野戰能力都沒了,完蛋)

所以說大城不到萬不得已不嬰城自守。


感覺這種說法有些絕對了。

在某些條件下,在某些時期,其實完全可以依託城牆本身以及合理的戰法,進行有效防禦,挫敗敵人的進攻。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天啟六年正月的寧遠保衛戰。

努爾哈赤親自率領五六萬大軍,帶著馬步車牌勾梯進攻寧遠。袁崇煥、滿桂、左輔等人率領不到兩萬將士,堅壁清野,西洋大炮也被安放到城牆之上。

這是一次完全沒有野戰的大城攻防戰,沒有外部援軍,守軍方面的戰術很簡單,就是完全的防守,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出擊,甚至自己用土把城門從裡面完全塞住了。

攻城戰最激烈的時候,八旗軍突破了明軍的炮火,把一種穴城的楯車運到城牆下,並派人用斧頭砍挖城牆,砍出多處大洞。城上守軍使用火攻,將砍洞的八旗軍燒死。

戰鬥當中,明軍也派出一些勇士縋下城牆,把八旗軍的戰車燒毀。但這屬於守城戰的一部分,並不是真正意義的野戰。

寧遠之戰,明軍以少勝多,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成功擊退八旗軍的猛攻,除了覺華島上損失慘重,整個城防戰勝得非常漂亮。

這說明,只要戰術得當,純粹依託城牆的城市防禦戰是可行的。

與寧遠之戰相對應的另一個典型是崇禎二年冬天的北京保衛戰。

皇太極率領八旗軍從龍井關、大安口突破長城防線,直抵北京城下,袁崇煥率領祖大壽的關寧將士入援北京,加上大同總兵官滿桂等部援軍,在德勝門、廣渠門等處與八旗軍激戰。

實際上,皇太極率領八旗軍長途奔襲北京,不可能攜帶任何攻城的重裝備,而北京城防異常堅固,城高壕深,即使沒有外部援軍,皇太極既不能形成完全的包圍之勢,也無法強攻拿下北京。

一個證據就是,當袁崇煥被捕入獄之後,祖大壽率領關寧軍東奔山海關。在朝廷的催促之下,滿桂移營永定門外,在這裡與八旗軍激戰,最後滿桂戰死,黑雲龍、麻登雲等人被俘。

此時,北京城外基本沒有了援軍,按理說,皇太極應該放心攻打北京城了。但是他並沒有,而是轉往他處搶掠。因為他很清楚,當年帶著重裝備的八旗軍沒有打下小小的寧遠,現在他更沒有能力打下堅固的北京城。而且他孤軍深入,隨時要顧及自己的退路。

這個例子中,滿桂的犧牲其實是沒有必要的,袁崇煥和滿桂在北京城下的苦戰,更多的是政治上的需要,軍事意義不大。

另一個例子是崇禎十五年春天的開封第二次保衛戰。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開封守軍完全依託城牆,擊退李自成的多次進攻,在這裡就不細說了。


我們得先明白一個知識,那就是中國從古至今建成一般建在交通幹道上,大城一般都是重要的交通樞紐,首先我們得明白一個軍事主要打的是什麼(其實就是在打路,打運輸線),從古至今軍事戰爭都有一個特點並不是一味的見城就攻(除了那些掠奪性質的戰爭),而是選擇性的首先攻擊那些位置重要的城池然後在打那些周邊的其他城池,因為一般來說重要的城池都是交通比較重要的地方,就像樹榦一樣,我只有先打通路的一個幹道,那麼這個節點與自己後方的路就通了,這樣我的後勤和援兵就可以源源不斷的到來,這樣其他的那些小路上的小城我想打哪就打哪很容易佔一大片。還有就是一個一般大城都不是孤立的城池,周圍肯定會有很多其他的大城和小城,這些城池通過道路就像蜘蛛網一樣構成一個綜合地區城防系統。而這些大城一般都被小城或者其他要塞所環繞是這片城防系統的大腦和核心,如果敵方軍隊已經逼近大城,肯定就是周圍其中有其中一些周圍的小城被攻陷了,「圍點打援」就是針對攻擊大城所常用的一種戰術,首先是派出一股部隊進攻城池(佯攻的意義最大:),然後大部隊肯定在以佔領的那幾個小城附近,等待你其他系統內部的軍隊前來救援,如果你的這些部隊救援了那麼我在這之間的路段設伏或者包抄你的援軍,如果不來那麼我就逐漸吃掉你大城周邊的這些小城最後徹底包圍你的大城,在此過程中我方已經完全佔領了一大片這方區域,自己後方的兵源和後勤補給也能很安全的不斷到來(除了對方小股部隊偷襲之外)在軍事上已經達到了戰略目的,這樣除了那個被圍的大城我方已經掌握了對這片區域的實際管轄。接下來就看你對方其他的援軍來不來了,不來則要麼全力攻打大城要麼就圍著等著投降。要是你方其他地方有援軍趕來的可能性的時候,那麼我方則會不惜一切代價攻擊大城如果不能攻下來那麼自己就有失敗的可能到時候自己會陷入被反包圍。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我方在剛開始派出部隊進攻你大城的時候你的其他地方的援軍大部隊又趕來了,這種情況就很容易形成雙方軍隊在野外形成新的對壘,也很容易形成野外殲滅戰,甚至雙方大決戰。當然這也與雙方實力有關,如果我方實力較弱,那麼優秀的將領肯定會選擇撤兵,如果雙方實力對等那麼就看誰厲害了,長平之戰和三大戰役就是這種情況。所以中國自古就有守大城必野戰的說法,根本不是為了占城,而是為了消滅對方有生力量,削弱敵方軍事實力,戰國名將白起就是這方面的優秀代表。而小城尤其是在邊疆的要塞就不是這種情況了,攻方會拼了命的攻,守方也會拼了命的守,這就是原因所在。


不是守大城必野戰,古代軍事術語管這叫"守險不守陴",意思是說,守城戰不能單純是消極的被動的站在城樓看風景,必須利用城外的險要地勢,層層消耗敵軍的兵力和士氣。即便是死守,也要保留出擊通道,時不時對敵軍發起反擊和偷襲。

說了這麼多,其實真正的核心意義就是,你要掌握戰場的主動權,不要讓敵人牽著你的鼻子走,對你的動向了如指掌。

一味憑牆死守,就犯了這種大忌


具體案例可以參照明末袁崇煥為何要將對後金的防線從山海關推進到200里外的關寧,其實都一個道理,防禦必須和進攻相結合。我個人的總結就是:有守有攻,進退自如;有守無攻,坐以待斃;有攻無守,自尋死路。

在冷兵器時代,大城、堅城有著巨大的戰略意義,所以大國交兵,繞過城池、純粹野戰的情況並不多見,圍是肯定要圍,諸如圍魏救趙、圍點打援之類的詭道那也是層出不窮,而冷兵器時代,守城對人口、糧秣、兵器補給、醫藥的消耗都非常大,如果純粹打消耗戰,那基本上也是耗不起的,即便能僥倖劫後餘生,那也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所以也才有了守江必守淮這種戰略要地的延伸,荊州戰役,主戰場一定是在襄陽、樊城,劉備佔據益州後,首先要拿的就是漢中,數百年前他的老祖宗劉邦也是從漢中起家的;東晉謝安大破前秦,戰線延伸到了合肥一帶……


古代守大城會遭遇兩個問題,一個是人手不夠,容易出現缺口;一個是人手足夠,但因為守城者與城中民眾太多,後勤容易出現問題,敵人再圍而不攻,城必陷落!

所以兵法上,有以攻代守,攻敵之必救的說法,以此讓敵人無法集中主力攻城與圍城,或陷入我運動戰中,或因無十足把握而自行撤退。

在具體戰術上,是 以正合 以奇勝。用一定兵力在正面阻遏敵人,爭取時間。再用精銳兵力,對敵人展開騷擾、突襲、斷敵後勤,尋找機會聚殲其主力。

所以守大城,守是基本態勢,而野戰突襲、斷敵糧道、斬首戰術的「攻」,往往是取勝的關鍵!


都答非所問,守城必野戰主要有幾個原因,一是要破壞對方的攻城器械,不管是衝車,投石車,巣車,攻城錘都對城防以及守城的部隊影響很大,需要通過野戰破壞,主要是用火油燒毀或者用重武器砸;二是要鼓舞士氣,如果一直被按在地上打肯定傷士氣,要派出強力部隊,衝擊敵方,打亂節奏,提振士氣;三是要保持於外界的聯絡,要收集情報,友軍什麼時候來,敵方的後勤怎麼樣,必要的時候可以運輸糧草和軍備等。


推薦閱讀:

黑格爾和馬克思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我們在大多數時候分別討論他們的哲學?
馬克思提出剩餘價值理論,那剩餘價值是什麼?
如何看待沈鵬的書法,對「丑書」怎麼看?
聞一多為什麼和沈從文關係不好?
為什麼說古代帝王論痴情,只服明宣宗朱瞻基?

TAG:文化 | 社會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