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三三制戰術,是怎麼運用的?
每日點兵為您解答:
說到當年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戰術素養,無疑是很高的,志願軍的步兵戰術具備了疏散隊形,分隊配合,小群突擊的特點。每個戰鬥組之間都保持合理的距離,避免在一發炮彈擊中時傷亡更多的人。當時志願軍步兵班一般會分為3個3人作戰小組。
在防禦作戰時,每個三人作戰小組通常會這樣分工,1名拿著步槍的步兵精準射殺敵軍,旁邊1名輕機槍手打出短點射,用以打亂敵人攻擊隊形,為戰友提供支援火力,再由另1位戰士用手榴彈殺傷敵人,使敵軍無法接近己方戰壕。一但敵人逼近,則全體戰士端起上好刺刀的步槍迅速起身,準備進行白刃戰。志願軍防守作戰的另一個特點是很講究火力配系和梯次配置,很重視單兵掩體,戰壕,立射/卧射工事,重視步兵五大戰術技能:射擊,刺殺,爆破,投彈,土工作業。
在進攻作戰時,志願軍的3人作戰小組會採取隊形疏散,低姿前進的動作,後邊伴有輕機槍和重機槍的掩護,戰士們有層次的突進。每個小組成前三角或者後三角隊形衝鋒前進,前後呼應,以避免密集火力的殺傷,並保證衝擊的連續性。同時,志願軍會在敵方的火力死角布置有迫擊炮,並在機槍手邊上通常布置1名特等射手用於射殺敵方指揮官或者機槍手。而己方的指揮官位於隱蔽的工事內,但距離迫擊炮陣地和機槍陣地只有10幾米,便於其指揮調動。
當志願軍開展進攻作戰時,首先要明確攻擊方向及可利用之地形地物,確定各組階段性掩蔽點等戰術要領,然後分組展開,待機槍組進入第一射擊陣地後,各組即向第一個掩蔽點機動。到達第一點後,展開火力殺傷敵人,同時掩護機槍組機動。等機槍組到位後,再壓制敵人,同時掩護其它組向前機動,如此循環。步兵班在進攻的過程中,會在距離敵軍工事的200米處略停,展開全班火力,清除已暴露的敵人火力點,同時利用煙幕彈、曵光彈為己方直瞄重火力指引敵軍兵力密集的陣地。
在更高級別的作戰組織中,志願軍一般應會進行兩輪試探性打擊,第一輪是正面打擊,消除全部當面火力;然後,第二輪集中打擊一側以造成敵軍配置不均而被迫機動,從而最大限度地消滅機動中的敵軍力量,為最後的總攻做準備。而在發起總攻,炮火準備尾聲時,步兵上刺刀匍匐前進,炮火停止後,展開全部壓制火力掩護攻擊中步兵,步兵應於100米左右轉為全速衝擊。
待已方完成炮火準備之後,志願軍的步兵會發起波次性攻擊。此類攻擊多以步兵小組機動為主,旨在尋找敵軍火力配置及死角,並利用已方炮火,及遠程火力大量殺傷守軍有生力量,為隨後的攻擊做準備。但志願軍也經常虛實結合,一旦發現敵軍的防線破綻,則立即突破滲透。
志願軍在開始攻擊後,會以分散為大大小小的多股部隊實施多點滲透進攻,強調利用非正面火力打擊敵軍。力求打亂敵軍通訊指揮及火力支撐體系。這種亂戰的打法非常兇狠,常常給敵軍造成全線崩潰的錯覺,屢屢得以實現戰役突防,並為志願軍戰術贏得了「小刀切黃油」的美名。
而以上這些,不過是志願軍在作戰中,最基本的「三三制」戰術而已,人海是什麼鬼?
簡單地說來,就是步兵班以三人為一組,一個步兵班大約會形成三個三人作戰小組。這就是我軍著名的三三制。
三三制戰術最早起源於抗日戰爭期間,成熟於國共內戰,大量運用於抗美援朝戰爭,是我軍步兵訓練大綱中的一種步兵「班組突擊」戰術。
三三制歷史的歷史來源
二戰末期,林總返回中國。鑒於當時八路軍一窩蜂的班組自由衝鋒經常被敵人優勢火力壓制,他提出了更高層次的三三制。
戰術單位,比如班排連,不能擠做一團,即使基本單位,也要明確分工,衝鋒,掩護,支援,從一開始就有區分。衝擊密度要結合對方的火力,不能總是人海衝鋒(事實上,突擊戰術也可以理解為人海戰術),一個戰鬥單位要按照分工交替掩護,層層推進。
三三制對中國軍隊影響最大的是,中國軍隊甚至一個班十幾個人,也會划出三個戰鬥小組。班長,副班長,還有一個小組長,各帶一部分人行動。這種精密的劃分,將戰術指揮權下放到了幾乎全體士兵。
後來,林總在教育中級指揮官時講述的三三制,被放大提升,進一步完善,形成今天的林總六大軍事原則之一。
電視劇《三八線》中關於「三三制」的場景重現:主要內容在長津湖戰役這幾集,我志願軍9兵團VS米帝第10軍面對面硬鋼。
(1)一個班9個人基本在一條散兵線上、但3人1組相互照遞進有梯次。
(2)進攻中相互掩護、裝彈和射擊看看班突擊到防線前,沒有一塊舉槍亂射的場景,而是掩護、裝彈、射擊。
突擊到防線前,射擊的只有中間一名士兵,其餘兩人並沒有射擊,暴露只有中間一人。
(3)三人一小隊,三角陣型衝鋒。
並沒有密集的人海衝擊,整個攻擊面上,你會看到一小團一小團的三人小組。非常明顯。
再和教材中的示意圖比較看得出來「三三制」原則在我軍的教育和應用非常廣泛。
「三三制」的意義:一張圖說明問題
三三制戰術是起源於抗日戰爭時期,當時由於八路軍缺乏重火力掩護,經常以密集隊形衝擊日軍的堅固陣地,產生嚴重的傷亡。。林彪針對這個情況,提出了在中高級指揮官戰略上注重集中優勢兵力(即著名的「一點兩面」)原則上,低級指揮官要注意適當分散兵力密度,避免敵方密集火力的殺傷,強調以密切的協同,層層推進,交替掩護進攻。 三三制戰術成熟於國共內戰,大量運用於抗美援朝戰爭。 三三制戰術原則是以班為單位分成三個戰鬥小組,每個戰鬥小組三人,為便於相互接應,一般排成三個梯隊。 三人戰鬥小組呈三角進攻隊形,每名士兵分工明確,進攻-掩護-支援。班長、副班長、組長,各帶一個戰鬥小組行動。戰鬥小組進攻時,兩名士兵在前,組長在後, 呈三角陣型,三個戰鬥小組組成一個戰鬥班,三個戰鬥班組成一個戰鬥群,進攻時呈"散兵線"隊形展開。戰鬥班展開時士兵根據組長或班長指令隨時變換戰鬥隊形,戰鬥群展開後用"口語"、"手語"、"軍號"或"無線電"來傳達戰術指令,一個總數27人的戰鬥群完全展開可以覆蓋800米寬的戰線。
三三制,簡單從隊形上來說是作戰時,每個步兵班分成三個戰鬥組,每組三人。組與組之間呈三角形分布,每組的三人也呈三角形分布。
這種戰術簡單靈活,既有助於減小傷亡,又便於各組之間相互支援。原理很好理解,如果一個班擠到一塊,敵人一發炮彈就全部報銷了。
而當組與組的間隔大到一發炮彈無法同時擊殺兩組時,在敵人炮火下生存的幾率便上升了。即便遭遇最可怕的機槍側射,由於各組呈三角形分布也可以避免兩個小組同時被擊殺的慘劇。
三三制經典戰術應用三三制的優點很多,比如機動靈活,各組之間支援方便,便於層層推進,交替掩護進攻。
如下圖進攻作戰中,小組1開始向敵人衝擊,小組2利用機槍向敵人射擊,掩護己方部隊。
下圖中1組抵近坦克,2組火力支援
再如下圖進攻敵方掩體時,互相迅速展開,從不同方向向敵人進攻。3組離敵人最近,一旦攻擊失利,1、2組可以迅速補上,保證突擊的持續性。
三三制並非完美無缺三三制的缺點在於需要團體間緊密配合,而這需要超強的執行力和艱苦的訓練。解放戰爭時期一些解放戰士或地方部隊短期內無法良好配合,反而一打就散,遭受損失。而這也從側面反映了解放軍對正規部隊強大的控制力,如果沒有良好的控制能力,一打就散的情形是難以避免的。
三三制戰術起源於抗日戰爭,成熟於解放戰爭,發揚光大於抗美援朝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的步兵突擊戰術經常打得美軍不知所措。美軍的直觀感受就是:無論哪個方向上看過去,到處都是烏央烏央的進攻的志願軍士兵,直接嚇尿。在打不過的情況下就用「人海戰術」來抹黑我軍。
但事實證明,我軍使用的步兵突擊戰術完全有別於小日本的無腦死亡衝鋒,我們的傳統法寶三三制,機動靈活,在戰場上發揮了巨大威力
最後解析一下最經典的一張照片圖中志願軍三個一組,完美執行三三制原則。當時我軍逼近敵人前線,手榴彈投彈組充當急先鋒,幾輪投彈過後,敵人的部署被打亂。火力組戰士們從陡峭一側隱蔽接敵,在投彈組的掩護下,乘機搶佔敵人的陣地。
最後再次向最可愛的人致敬!
不太準確,我想你要問的是「三角隊形」。
步兵在作戰時,單兵戰術動作之外最可以依賴的就是戰術隊形了。「三角隊形」很好理解,就是三個人,相互保留一定的距離(根據地形調整距離)形成一個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倒三角。這個隊形的優點在於,任何單兵都無法在不暴露自己的前提下同時攻擊三個人,也就是說貿然對三角隊形發起攻擊都會招致回擊。(包括機槍也別想同時掃倒三個,火炮是防不住,不過手榴彈要同時滅三個也難,這個就是三個人保持適當的距離的效果了)
同時,在三角隊形的基礎上,班進攻隊形就是以一個三角隊形為一個點,三個點擺出一個大的三角隊形(有人要說滿編12人,還有3個人呢?這個後面提到)。
以此類推,排進攻、連進攻隊形都是這樣。不過地形局限,不可能像電影裡面那樣擺出很標準的三角形。訓練有素與否,就看你的戰術動作是否到位,隊形保持是否穩定了。包括衝鋒的時候,同樣需要保持的。這也就是我們的「人海戰術」區別於日軍的「萬歲衝鋒」最大的不同。
人海戰術。關鍵字在「海」,這個海不是人多的意思,而是海浪的意思。海浪是有起伏的,這個人海戰術就是在衝鋒時,保持三角隊形,逐點躍進(單兵戰術動作,要領為單手持槍,上身彎曲盡量可能保持最低姿態並快速跑動,一次大概5到10米左右就卧倒或者躲在遮蔽物後。),就像海浪一樣,一個點躍進後就對敵進行壓制射擊,另外一個點躍進。如此往複,只要不是冰面那麼平的話,都能很快推進的。
有人可能要問了,那麼有沒有營進攻隊形呢?呵呵,真沒有了。實戰中,連進攻隊形展開的時候都不是很多了。不過防守時就用得多了。
在進攻作戰前,只要有條件的話,都會模擬訓練,找一個目標點相近的地形點,根據偵查到的敵方火力布置搞一個模擬戰場出來,哪些人員上、怎麼配合、每個人的任務、出現戰損誰對應補救等等都會反覆演練。剩下不需要上去的人就是預備隊了。(不到萬不得已,都會保留三分之一左右力量做預備隊,以便補充到最需要的地方)。營以上,排兵布陣就是戰役級別指揮員考慮的了。雖然不是嚴格的三角陣型,但是精髓是不變的,就是相互掩護,互為依仗。
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知道的三三制戰術。歡迎留言探討。
三三制戰術指的是:三人一小組(任務不同),三組一小群,三群一小隊,三隊……,分工協作,形成有序到持續的作戰效能,隊形還能因情而變。
舉例:一次打一發的步槍,需要一個裝彈過程,這個空隙,就可能形成損失。如何去掉這個空隙的風險呢?如何掩護戰友呢?如何形成有序和持續的機關槍一樣的效果呢?
三三制,用於銷售,搞大的項目訂單也有同樣效能:
一個負責客戶、一個負責產品、一個負責競爭對手,就形成了一個銷售單位。
負責客戶的:交哪些朋友、怎麼交往、如何開發需求、如何唱歌……如何售後轉介紹。
負責產品的:產品類別、針對性的問題解決方案;
負責競爭對手的:如何跟對方的銷售員做朋友,如何在客戶需要競爭對手的時候,競爭對手的銷售員嫖娼給抓了……
三三制,非常好用。
我軍的三三制既是編製體系,也是戰術原則。從編製體系來說,三班一排,三排一連,三連一營,三營一團,三團一師,三師一軍。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建國前的紅軍時期、抗戰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的單兵戰術小組一慣是三人一組,12人一班。林彪的四組一隊戰術原則就解釋說為突擊組、投彈組、火力組、爆破組。戰術原則上,一個班組的進攻作戰,從1500米的作戰預出發地開始,向敵陣地分隊形躍進,如前三角、後三角、左梯形、右梯形、橫一字、豎一字,到前敵600米開始作最後衝鋒的準備,如破雷陣、破鐵絲網、破坦克壕等。建國後,我軍體制又有所改變,步兵編製完全三三制,一班三個戰鬥小組,一組三人,全班九人,一個排三個班再加一個機槍班三挺機槍。連有火力排,營有機炮連,團有火力營。但萬變不離其衷,三三制是我軍建軍的根本。
三三制是林彪發明的。彪哥說:我們的人在打仗時往往是一大砣或幾大砣的衝來衝去,這是很有勇氣的。但在現代火力條件下,這是缺乏智商的行為。以三個人為一個作戰單位,不止戰時如此,平時訓練、日常時也要形成習慣。戰略上我們要盡量集中兵力,但在戰術上則要盡量的以三三製為單位分散。
轉百度介紹:三三制戰術最早起源於抗日戰爭期間,成熟於國共內戰,大量運用於抗美援朝戰爭,是我軍步兵訓練大綱中的一種步兵「班組突擊」戰術。
抗日戰爭時期,當時八路軍缺乏重火力掩護,經常以密集隊形衝擊日軍的堅固陣地,從而產生嚴重的傷亡。林彪針對這個情況,提出了在中高級指揮官戰略上注重集中優勢兵力(即著名的「一點兩面」)原則上,低級指揮官要注意適當分散兵力密度,避免敵方密集火力的殺傷,強調以密切的協同,層層推進,交替掩護進攻。
戰術原則
以班為單位分成三個戰鬥小組,每個戰鬥小組三人,為便於相互接應,一般排成三個梯隊。
三人戰鬥小組呈三角進攻隊形,每名士兵分工明確,進攻-掩護-支援。班長、副班長、組長,各帶一個戰鬥小組行動。
戰鬥小組進攻時,兩名士兵在前,組長在後, 呈三角陣型,三個戰鬥小組組成一個戰鬥班,三個戰鬥班組成一個戰鬥群,進攻時呈"散兵線"隊形展開。
戰鬥班展開時士兵根據組長或班長指令隨時變換戰鬥隊形,戰鬥群展開後用"口語"、"手語"、"軍號"或"無線電"來傳達戰術指令,一個總數27人的戰鬥群完全展開可以覆蓋800米寬的戰線。
以班為單位,三人三組成三角形推進或撤退,中國軍人用的少。
本身指的是戰場上戰士之間相互保護,並保持一定距離的戰術設計形態。說的是三人成組三角形陣型,陣型間也是如此,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兵力投入並提高用兵效率。一時一事,如果基本戰術組合被這麼簡單的理解,那就是笑話了。首先要知道戰場本身是一個危機四伏的地方,想活命一定要隨機應變。所謂「三三制」其實是最大限度減少人力投入同時可以完成相互保護的最有效組合。當然一定是在視線內,如果不在視線內相互保護如何實現?引申一下,這種戰術體系只能在特定的局面下使用,在現階段可透視裝備技術場合則純粹是找死。還是戰術設計的最根本要求:靈活機動,保存自己,有效殺敵。
推薦閱讀:
※為什麼俄羅斯海軍退役軍艦不回收鍊鋼,卻任由自然腐蝕?
※為什麼現在卵形炮塔的坦克逐漸消失了?
※如果以色列與伊朗發生全面戰爭會導致什麼後果?
※為何戰列艦要齊射而不是輪流射擊?
※為什麼戰爭中的直升機沒有門?
TAG: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