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主要支流之一的「湘江」常被稱作是哪個省的母親河?


湘江,湖南人民的母親河,千百年來,奔騰不息,也是湖南省境內最大河流。為長江主要支流之一。

發源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興安、靈川、灌陽、全州等縣境內的海洋山,上游又稱海洋河,在湖南省永州市市區與發源於湖南省永州市藍山縣的瀟水匯合,開始稱湘江,向東流經永州、衡陽、株洲、湘潭、長沙,至湘陰縣入洞庭湖後歸長江。全長817公里,流域面積92,300平方公里。

上游水急灘多,中下游水量豐富,水流平穩。干支流大部可通航,舊時是兩湖與兩廣的重要交通運輸線路。

湘江是長江中游南岸重要支流。幹流全長856千米,流域面積9.46萬平方千米,沿途接納大小支流1300多條,主要支流有耒水、瀟水、舂陵水、洣水、蒸水、漣水等。多年平均入湖水量713億立方米。湘江支流眾多,部分支流水土流失較重。零陵以上為上游,流經山區,谷窄、流短、水急,雨期多暴雨,枯水期地下水補給佔25%左右。永州至衡陽為中游,沿岸丘陵起伏,紅層盆地錯落其間,河寬250米~1000米,常年可通航15噸~200噸駁輪。衡陽以下進入下游,河寬500米~1000米,常年可通航15噸~1000噸駁輪,沿河泥沙淤積,多邊灘、心灘、沙洲。長沙以下為河口段,常年可通航50噸~2000噸駁輪,多汊道和河成湖泊。河口沖積平原與資、沅、澧水的河口平原連成寬廣的濱湖平原。湘江流域資源豐富,礦產以煤、鐵、錳、鉛、鋅、銅、銻等為主,湘潭是中國著名的錳礦區。水利和水能資源豐富,水能資源總蘊藏量470多萬千瓦。流域內建有歐陽海、千金廟、雙牌等大型水庫和20世紀80年代初期興建的東江水電站(裝機容量50萬千瓦)。

湘江水系地處長江之南,南嶺以北,東以羅霄山脈與贛江水系分界,西隔衡山山脈與資水毗鄰。湘江最大的支流是耒水,湘江主要支流耒水、瀟水、舂陵水、洣水、淥水和瀏陽河由東岸匯入幹流,支流祁水、蒸水、涓水、漣水、溈水從西岸匯入。湘江流域大都為起伏不平的丘陵與河谷平原和盆地,下游地區長沙以下的沖積平原範圍較大,與資江、沅江、澧水的河口平原連成一片,成為全省最大的濱湖平原。  

湘江流域的海拔高度上下游相差不大,但起伏不平,加速了雨水的集流。各支流的上游多曲行於山地之中,表現著山溪河流的特徵。湘江在永州以上稱為上游,水流湍急,河水有時穿切岩層而過,形成峽谷,流域內石灰岩分布很廣,岩洞較多,地下水對河水的補給量較大。湘江在永州至衡陽之間為中游,沿岸丘陵起伏,盆地錯落其間,亦有峽谷。湘江在衡山以下為下游,地勢平坦,河水平穩,沿河沙洲斷續可見。湘江河口散布著大小不等的湖泊,大都是昔日洞庭湖的遺迹。


湘江戰役——長征中最慘烈的一仗  

1934年10月10日晚,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率領中央紅軍主力5個軍團以及中央、軍委機關和直屬部隊,共8.6萬餘人,開始長征。紅24師和10多個獨立團等共1.6萬餘人,在項英、陳毅等領導下,留在中央蘇區堅持鬥爭。  

10月17日,中央紅軍南渡貢水。21日晚,中革軍委以紅1方面軍團為左路前衛,紅3軍團為右路前衛,紅9軍團掩護左翼,紅8軍團掩護右翼,中央和軍委機關及直屬部隊編成的2個縱隊居中,紅5軍團擔任後衛,開始搶渡信豐河,於25日全部渡河,突破了敵人的第一道封鎖線。但在隨後的行軍中,由於部隊、機關人員眾多,攜帶了大量笨重的物質器材沿山路行進,擁擠不堪,行動緩慢。直到11月8日,才在汝城以南的天馬山至城口間通過第二道封鎖線。15日在良田至宜章間通過了第三道封鎖線,進至臨武、藍山、嘉禾地區。這種大搬家式的轉移和甬道式的行軍隊形,增加了部隊的疲勞和減員,削弱了紅軍的戰鬥力。 

蔣介石欲圍殲我紅軍於湘江以東地區,於11月22日任命何鍵為「追剿軍總司令」,指揮西路軍和薛岳、周渾元兩部共16個師77個團進行「追剿」;令粵軍陳濟堂部進至粵、湘、桂邊進行截擊;令桂軍白崇禧以5個師控制灌陽、興安、全洲至黃沙河一線,扼要堵截。

11月19日,何鍵將「追剿軍」分為5路:第一路司令劉建緒,率4個師由湘贛邊向全洲以北黃沙河地域集結,築堡堵截;第二路司令薛岳,率4個師又1個支隊由茶陵、衡陽進至零陵地區結集;第三路司令周渾元,率4個師由資興、郴縣向道縣方向追擊;第四路司令李雲傑,率2個師與第三路配合,由桂陽向寧遠方向追擊;第五路司令李韞珩,率1個師協同粵軍和桂軍,由郴縣、桂陽向江華方向追擊。  

11月18日,中央紅軍分兩路繼續西進,右路22日襲佔道縣,左路24日佔領江華,隨後全軍在道縣至江華間渡過沱水,一部兵力西出永明(今江永)。白崇禧害怕我軍攻取桂林,遂令其主力由全洲、興安一線南下龍虎關、恭城一帶,以阻止我軍西進,並防止乘機進入廣西。這樣,全洲、興安一線敵兵力比較空虛。  

11月25日,中革軍委決定,中央紅軍分4個縱隊,從興安、全洲之間搶渡湘江,突破敵第四道封鎖線,前出到湘桂邊境的西延山區。此時,何鍵也令其第一路2個師由東安進至全洲、鹹水一線;第二路一部進至零陵、黃沙河一線;第三路由寧遠尾追紅軍;第四、第五路由寧遠向東安集結。  

11月27日,紅軍先頭部隊第2、第4師個一部順利渡過湘江,並控制了界首至腳山鋪之間地域。這時,後續部隊因道路狹窄,輜重過多,未及時趕到渡口。次日,敵「追剿軍」第一路由全洲向腳山鋪地區的紅軍第2師發起進攻,敵桂軍主力由龍虎關、恭城一帶向興安、灌陽以北進擊。接著,2路敵軍在飛機支援下,向湘江兩岸紅軍陣地發起全面進攻,企圖奪回渡河點,圍殲紅軍於湘江兩岸。  

紅軍指戰員不怕犧牲,浴血奮戰,經新圩、古嶺頭、界首、腳山鋪、鹹水等戰鬥,阻擊了數十倍於紅軍的優勢之敵,掩護中共中央、中革軍委和直屬機關於12月1日渡過了湘江,進至西延地區。但紅5軍團第34師、紅3軍團第18團被敵阻於湘江東岸,雖經英勇戰鬥,予敵以重大殺傷,但終因寡不敵眾,彈盡糧絕,大部壯烈犧牲,師長被俘,後遭殺害。其他各部也遭到慘重傷亡。渡過湘江後,中央紅軍從長征開始時的8萬6千餘人,銳減為3萬餘人。這是當時中央領導人執行逃跑主義的錯誤路線給紅軍帶來的巨大損失。  

1934年11月中旬,突圍的中央紅軍跨越敵軍的三道封鎖線,25日搶渡湘江。  

11月29日,湘軍和桂軍蜂擁而來,敵人向正在渡江的紅軍發起了進攻。兩岸的紅軍戰士,為掩護黨中央安全過江,與優勢的敵軍展開了殊死決戰。紅軍的阻擊陣地上,炮彈和重磅炸彈的爆炸聲不絕於耳,許多來不及構築工事的戰士們被震昏了,耳鼻出血。裝備單一的紅軍要用血肉之軀抵擋敵人飛機和重炮的狂轟濫炸,戰鬥的殘酷可想而知。但「保衛中央縱隊安全渡江」的口號仍響徹在陣地上空。  

12月1日,戰鬥達到了白熱化程度,敵人對我發動了全線進攻,企圖奪回渡口,殲我於半渡中。這是生死存亡的一戰,是意志的較量。狹路相逢勇者勝。紅軍將士硬是用刺刀、手榴彈打垮了敵軍整連、整營的一次次進攻,湘江兩岸灑下了無數紅軍將士的鮮血,渡口始終牢牢地掌握在紅軍手中。至當日17時,中央機關和紅軍大部隊終於拚死渡過了湘江。  

湘江戰役是中央紅軍突圍以來最壯烈、最關鍵的一仗,我軍與優勢之敵苦戰,終於撕開了敵重兵設防的封鎖線,粉碎了蔣介石圍殲紅軍於湘江以東的企圖。  

紅軍雖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鎖線,但付出了巨大的代價。5軍團和在長征前夕成立的少共國際師損失過半,8軍團損失更為慘重,34師被敵人重重包圍,全體指戰員浴血奮戰,直到彈盡糧絕,絕大部分同志壯烈犧牲。渡過湘江後,中央紅軍和軍委兩縱隊,已由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人。  

湘江一戰,是紅軍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慘敗。血的事實,宣告了「左」傾教條主義軍事路線的徹底破產,使廣大紅軍指戰員對王明路線的懷疑、不滿以及積極要求改變領導的情緒,達到了頂點。



跟湘江有關的詩句有哪些? 

1、《再上湘江》唐,柳宗元。 

好在湘江水,今朝又上來。

不知從此去,更遣幾年回。 

 

2、《渡湘江》唐,杜審言。

遲日園林悲昔游,今春花鳥作邊愁。

獨憐京國人南竄,不似湘江水北流。  


3、《秋宿湘江遇雨》唐,譚用之。  

江上陰雲鎖夢魂,江邊深夜舞劉琨。

秋風萬里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

鄉思不堪悲橘柚,旅遊誰肯重王孫。

漁人相見不相問,長笛一聲歸島門。  



4、《晚泊湘江》唐,宋之問。  

五嶺恓惶客,三湘憔悴顏。

況復秋雨霽,表裡見衡山。

路逐鵬南轉,心依雁北還。

唯餘望鄉淚,更染竹成斑。

  

5、《湘江曲》唐,張藉。

湘水無潮秋水闊,湘中月落行人發。

送人發,送人歸,白蘋茫茫鷓鴣飛。


長江主要支流之一的「湘江」常被稱作是湖南的母親河。

湘江,長江流域洞庭湖水系。是湖南省最大河流。是湖南省的母親河。

湘江,其源頭有4種說法:

一是傳統的正源(俗稱東源)為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白石鄉的石梯,河源為海洋河,北流至興安縣分水塘與靈渠匯合稱湘江;

二是南源,廣西壯族自治區靈川縣海洋鄉龍門界;

三是廣西興安縣南部白石鄉境內海洋山脈的近峰嶺,河源稱上桂河(白石河),往東流至西波江口稱湘江;

四是湖南省永州市藍山縣紫良瑤族鄉藍山國家森林公園的野狗嶺,河源為瀟水,在永州市的萍島匯合廣西來水稱湘江。

學界較流行的說法是白石河源。流經湖南省永州市、衡陽市、株洲市、湘潭市、長沙市,至岳陽市的湘陰縣注入長江水系的洞庭湖。如海洋河為源,湘江幹流全長844公里, 流域面積94660平方公里。


湖南省,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簡稱「湘」,也稱瀟湘,省會駐長沙市。位於長江中游,省境大部分在洞庭湖以南,故稱湖南;湘江貫穿省境南北,故簡稱湘。湘江顧名思義也就是湖南省的「母親河」了。


推薦閱讀:

稻城亞丁怎麼玩?
東南亞最值得去的國際有哪些?
同樣是去帛琉,為什麼朋友拍出來的照片很美,我拍出來的像是在國內呢?
帛琉的美食有什麼可推薦的嗎?

TAG:湘江 | 長江 | 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