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拒絕別人靠太近是心理疾病嗎?


這不是一種心理疾病,因為我見過很多人都這樣,我也是這樣。我給你分析分析吧。

首先,我們人都是有自我保護意識的,即使人是群居動物。有時候雖然很想和別人親近,但是發現自己始終無法做到讓別人離自己太近,總是覺得距離一段距離才是最安全的。

所以,基於這種自我保護心理,有的時候我們會或弱或強的去拒絕這種親密接觸或者是別人想要去接近你的意願。這是可以理解的,不是病。

第二,我們都有個心理舒適區,不想被別人輕易進入或者是打擾。

所謂心理舒適區,就是指人們習慣的一些心理模式,是你感到熟悉、駕輕就熟時的心理狀態,如果人們的行為超出了這些模式,就會感到不安全、焦慮,甚至恐懼。生活中當我們面對新工作、接受新挑戰時,內心會從原本熟悉、舒適的區域進入到緊張、擔憂甚至恐懼的壓力區。(這個概念來自於搜狗百科)

在這個心理舒適區範圍之內,你能夠允許別人與你適當的親近,因為此刻的你很熟悉自己的心理狀態,熟悉自己的行為,也清晰別人的行為,而且會對這種與別人之間的交往過程感受到駕輕就熟,不會有不舒服的感覺。

而當你與他人的關係或者是狀態跨過了這個範圍,你的潛意識會不自覺地去拒絕這種交往,甚至有些排斥,不僅僅是你想保護你自己,還因為在這個心理舒適區邊界的時候,你已經有了不太舒服或者是一定的心理反應,本能會告訴你拒絕他人,本能地開始保護自己。

第三,想讓自己待在心理舒適區之內,想要進行自我保護,其實都是「我不想別人傷害我」的另一種解釋。

基於我們在過去的經歷中,在過往的原生家庭中得到過的傷害,我們會本能的進行自我保護,而且也更加深化了那種「不和別人親近」就會不受傷害的想法,只不過或許你未必能夠很清晰地認識到這種想法,但實際上你在那麼做而已。

我也是,小時候家裡人不管我,我自己在一個地方長大,每次想要有人關心我的時候,我總是下意識的躲開,我總覺得對方有什麼企圖。所以迴避和拒絕成為了我自我保護的一種方式,我覺得只要我不和別人親近,我就不會被傷害。大有因為怕花落,而選擇不去種花的意味。

而且,在我多次和家裡人表達了我需要愛,需要關懷卻沒有得到回應的時候,我變得漸漸地自卑,我覺得我不值得被別人那麼好的對待。所以每次當有人靠近的時候,我就會躲開,不想讓對方看到我自卑、孤獨等等最深層次的心理狀態,不想讓別人看透我,因為我覺得我深層次里有一些東西是不允許被別人窺視到的。這就還是回到了那個自我保護意識。

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這種不敢、不想、害怕和別人進行親密接觸的行為很多都來自於原生家庭,來自於小時候,有的也是在後天逐漸形成的。但最根本的還是要歸結為年少成長階段,那個脆弱而又渴望關懷的那個階段。

第四,如果走出這種狀態,我有幾點建議:

1、你可以試著去接納自己,無論是過去的經歷,還是破爛不堪的原生家庭,有的事情已經改變不了了,特別是外在的狀態和環境,你自己首先得接納,不能認為那個是可恥的,那個是丟人的等等。你首先得能夠學會愛上自己,才能夠相信別人能夠愛上你。

2、你可以試著去接納些人,嘗試著去接納每一個人的完美以及不完美。但我建議別那麼快敞開心扉,而且毫無保留,因為人與人之間並不是無縫對接才是最好的,適當保持距離也許更好。

3、你可以試著從原生家庭中走出來,我們從小到大以及後天的很多很多行為都時時刻刻被原生家庭影響著,如果我們能夠認識到原生家庭只是你出生的一個地方,你只是藉由你父母的身體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你不是任何人的附屬品,會不會好一些呢?

我們窮盡一生,其實也是在不斷地擺脫原生家庭的路上,你們不要被彼此牽絆。

4、敞開心,去接納一些你真心認為值得你敞開心的人,去和她(他)一起去經歷一些事情,一些人,你會發現在和別人交往的過程中,你能夠看到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其實,一切我們與他人交往之間的問題,都是與自己的問題,首先你要做的就是要接納自己,愛自己,這樣你才能夠真的愛他人,才能夠真的被愛。

說句實話,我高中的時候也想過自殺,後來因為勇氣不足而放棄,但這段過往和經歷我從未和任何人提起,我覺得這是我心底的一個秘密,也曾經因為這個,我放棄了戀愛,因為我怕自己傷了自己,也怕我傷害了別人。

所以,我們其實都是一樣的,會有很多想要自己獨處的一個區域和範圍,不必害怕,試著去接受,慢慢就好了。雖然我後來敞開心扉,也受到了傷害,可是那又怎麼樣?生而為人,哪有不受傷害就健健康康長大,然後又健健康康變老的呢?

敞開心,放輕鬆,你會發現我們自己不可怕,別人也不可怕,我們都是一樣的。但無論什麼時候永遠別讓自己在別人面前透明化,也就是別毫無保留的接受任何一個人,那樣的傷害你承受不起。

好啦,這段簡單的話,我反覆寫了好幾遍,因為網路和電線的緣故,只希望我們都能夠幸福,也希望大家都能夠從黑暗的過去中走出來,無論現在或者將來的生活將會是什麼樣,總要試著從過去中走出來才能夠知道。

所以,勇敢的走出來吧!加油!


一個人現在的關係特點,往往與幼時的關係經歷存在聯繫。當別人靠近你時(對你好),你卻想把別人推開,背後的原因也許是當別人靠近你時,會喚起過去曾經產生的一種痛苦經歷,為了避免體驗這種痛苦情感,你本能地選擇推開對方以保護自己。

為了更好的理解這種現象,講一個類似的故事。在影片《情如物證》中,主人公馬丁天生是個盲人,他通過觸覺來感知世界,觸摸別人的身體是他與別人建立關係的途徑。馬丁的母親因為馬丁的先天缺陷而不願意帶他出去見人,羞於有這樣的兒子,因此馬丁一直不確信母親是否愛他。有一天幼小的馬丁帶著好奇去觸摸正在沉睡中的母親,當觸摸到母親的乳房時,母親驚醒過來,對馬丁的行為大加斥責,認為他很粗魯。生理殘疾而心理脆弱的馬丁之後不再去觸摸母親,壓抑了親近母親的願望,並對母親是否真正愛他產生了強烈的懷疑。成年後的馬丁遇到一個深愛他的女人茜莉亞,茜莉亞為了接近馬丁甘願成為馬丁的管家三年,而馬丁一直對她採取拒絕的態度,不敢涉入愛河。在三十歲生日那天,茜利亞主動地向馬丁示愛,把馬丁的手放在自己的乳房上。馬丁產生了強烈的生理反應,但卻最終推開了茜利亞。之後茜莉亞又有同樣的示愛,馬丁再一次推開了她。馬丁並不是不愛茜利亞,否則不會讓她三年來一直當他的管家,馬丁是不敢愛對方,因為他對於自己是否是一個值得被愛的人是不確信的。當茜利亞讓馬丁觸摸乳房時,勾起了馬丁曾經被媽媽拒絕的痛苦情感,他潛意識裡覺得這樣的一種關係是不被接受的和會被拒絕的,自我保護的本能讓馬丁選擇了逃離。


電影《情如物證》

有些長的故事只是想說明一個類似的道理,也許當別人靠近你時,勾起了幼時你曾經產生過的痛苦經歷,比如曾經想親近別人但被拒絕的痛苦情感,於是本能的採取自我保護的逃離措施。也許具體的經歷你已經忘記了,但當別人親近時習慣性逃離的行為模式則存留下來了。

幸運的是馬丁最後重新建立了對母親的信任,他相信了母親曾經告訴他的一些話,而不再像過去那樣的懷疑。這種確信母親是愛他的情感,使他真正相信自己是一個值得被愛的人,於是他象徵性地去觸摸了玻璃,那是母親身體的代表,這意味著他放下了對母親的恐懼與敵意,願意重新與母親建立關係。這種重新萌發的親近願望也會帶給他在另外的親密關係中的安全與信任。如果你也能像馬丁那樣建立起對於親密關係的信任,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並能放下親密關係情景中的恐懼與敵意,那麼當別人與你親近時會更加覺得安全而不再逃避。


最不理解一直提問這些類似問題的人,因為無知淺薄所以太自以為是了,以為人家不願理你就是心理疾病社交恐懼自卑~~~也不看看自己什麼德行,人以類聚物以群分,不懂嗎?!也是這樣淺薄無知肯定來自家庭出身父母甚至祖輩無知所以自大!就算你不懂氣質品味素質~~~但你總知道自己的出身層次成長環境吧?!你也應該知道人家和你各方面都不一樣吧?!所以,層次不同,無法交流,感興趣的點交談內容因為出身學識見識教養素質~~~完全不同層次,你還非得讓人配合你?!是你有病吧?!你是有自大狂霸道自私的缺陷人格病!你沒治了!你願意接近人家是源於「近朱者赤」,別人不願接近你是因為「近墨者黑」,你想可別人不願,強買強賣嗎?!舉例就像一直不理解有些女的倒追倒貼上趕著男的,是女追男隔層紗,可倒貼的結果即使追到手也是讓自己卑賤卑鄙,然後看誰都不放心,整天誣陷訛詐別人,這才是有病!



不讓靠太近看是和誰嘍?

人人都需要安全感,陌生人之間的安全感距離大概是一米左右,靠得太近一定會有一方會覺得很尷尬和不舒服甚至想逃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除外)。

可惜的是,現在有好多人「自來熟」。和你並不怎麼熟悉,一見面就往你跟前湊,特別是有的人身上的味道大的簡直難以形容!

只有很親密的人才可以離的很近,比如親人、情人、閨蜜……如果連這些人都不可以靠近,那的確可能有點問題……


推薦閱讀:

女兒四歲,膽小懦弱,在幼兒園被欺負,回家不敢說,我很著急溝通,卻被女兒誤解,如何解決?
13歲少女殺同學,還碎屍,你們看到了什麼?
如何讓自己不再兩天減肥三天暴食?
感覺班上有個同學像是得了精神病,我該怎麼辦?
孩子(6歲)去過家庭條件較好的同學家玩以後,一直說我們家太破,我該如何扭轉孩子的這種心態?

TAG:心理健康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