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房間里掛了「難得糊塗」,你對這四個字怎麼理解?


難得糊塗中的「糊塗」有兩種:自然糊塗與自在糊塗。自然糊塗就是我們說的糊塗,自在糊塗並不是糊塗,應該說是智者。

退休以後,閑下來了都特別在乎養生。想多活幾年,想高質量的活。高質量的活,重要的不是錢,是到臨終還能自理,是所謂「益壽、善終」。益壽善終的有兩類人,一是糊塗,二是智者。當然「糊塗」,智者不一定都能長壽,但這是長壽的必要條件。

「糊塗」的人是沒文化並且封閉的人。有些偏僻的地方很多高壽的人,人們認為是這個地方水土環境所致,很多人趨之若鶩,甚至把當地的水都當成延壽仙露。例如廣西巴馬。其實這些當地的長壽者是「糊塗」。

「糊塗」是一種境界,是一種自我完善的狀態。與人世間煩惱的隔絕,與人為的污染隔離,放下執著。與人為污染隔離不容易,與人世間煩惱隔絕更難!有文化的人想「糊塗」更是不容易。所以住到長壽村也不一定能長壽。

有些人在房間里掛了「難得糊塗」的橫幅,時時提醒自己要「糊塗」一點兒,但實際上還是不糊塗。就像失眠一樣,越想睡覺越睡不著。

我們這一代人都是有文化的人,下鄉時叫知識青年,初中畢業,讀了九年書,按百年以前的標準都是大知識分子。俗話說十年寒窗苦,都讀了九年了,起碼算百分之九十的知識分子了。年輕時都是知識青年了,老了還想「糊塗」就更不容易了。

智者是另一種益壽善終的人。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不惑,把眼前的事看明白了。知天命,對未來的事有預見。耳順,不為外界影響。從心所欲,不逾矩,四大皆空,天人合一。這是孔子給出的一個標準尺度。智者至少要達到不惑。能達到耳順,就是一種高層次的「糊塗」。過去能成為智者的人很少,因為能讀書,有文化的人本來就很少。讀了書,沒有悟,那隻能說是念書,當然也不能成為智者。

我們是普及教育的第一代,已經啟蒙了,想再回到原始的「糊塗」狀態是不可能了。想養生只有成為智者。第一步爭取達到不惑,能活到八十進而爭取達到知天命,能活到九十爭取終極目標能達到耳順。能活到一百歲也難達到不逾矩。

讀書養生並不排斥醫學治療。西醫、中醫都是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物質財富,當然應充分利用。尤其是中醫,完全是源於自然,天人合一。


難得糊塗,這是一個智者,心裡明白,清如水,明如鏡。巳看透,裝做不知。少一份煩惱,多一份開心。"難得糊塗",少管閑事,置身事外,少惹是非。難得糊塗,也是聰明,也是務實。也是指上了年紀的老人,″難得糊塗",聰明一世,糊塗一時。上了年紀的老人,不光糊塗一時,還是要明事理,該糊塗的時候裝糊塗,不該糊塗的時候要理智,分清場合。總之,讓自已清靜,安靜,一心無掛,樂觀開朗,保持好心態,晚年開心,快樂。




難得糊塗,指人在該裝糊塗的時候難得糊塗。"難得糊塗"是清朝乾隆年間鄭板橋傳世的名言,乃是他為官之道與人生之路的自況。後人感慨這"難得糊塗"四字中富含的哲理,便以橫幅的形式掛於家中,作為每每處世的警言。


推薦閱讀:

2018年城鎮居民醫保交費180元,其中個人買葯能用多少錢?
為什麼中國人寧願做好馬桶墊紙而不願意做好衛生間呢?
80天給患者做1100次冰敷,醫保保出天價賬單,如何評價醫院的行為?

TAG:生活哲學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