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華為不做我國的電腦處理器產品呢?


這個問題需要仔細說一下,華為本身是世界通訊設備巨頭,近年來進入了手機行業並開始自主研發海思/麒麟晶元,海思/麒麟晶元主要用在華為自己的移動設備中。

我想題主是看到海思/麒麟晶元取得了巨大成功所以提出了這個問題。我準備從兩個方面回答這個問題,華為研發晶元的水平(以麒麟為例)和自主研發PC用CPU的難點。

首先,先說華為研發移動晶元的水平(以麒麟970為例)

麒麟970基本參數(來自華為官網)
CPU型號:麒麟970
CPU核數:八核 + 微智核i7
CPU主頻:4*Cortex A73 2.36GHz + 4*Cortex A53 1.8GHz
GPU:Mali-G72 MP12
NPU:神經網路處理單元

1、麒麟970的核心架構來自ARM授權

通過華為官網提供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麒麟970的CPU和GPU的核心架構都來自於英國ARM公司。

英國ARM公司是全球領先的半導體知識產權 (IP) 提供商。全世界超過95%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都採用ARM架構。


簡單說華為購買了arm的技術用於設計970晶元,目前華為沒有自主研發處理器核心架構的產品問世。

2、麒麟970的整體設計由華為獨立完成

買到的核心架構並不能直接用於晶元生產需要進行整體設計,這個就類似於汽車,你買了一台汽車的發動機,但是它並不能直接安在鐵殼上跑起來,需要進行設計和整合。這個部分是由華為獨立完成,對此華為也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國內能夠自主進行該部分設計的還有小米(松果)、全志/瑞芯微等(平板和電視盒子晶元供應商)。


3、麒麟970的生產由台積電完成

麒麟970由設計變成實物的生產過程不是華為自己完成的,是由台灣晶元代工巨頭台積電完成的。

台灣電子時報網站8月16日引述行業消息人士稱,台積電已經生產了第一批麒麟970處理器,生產規模為4000個12英寸晶圓(一片晶圓加工並切割出大量的晶元),台積電使用了該公司的10納米FinFET工藝。 消息人士稱,華為海思也增加了處理器代工訂單,到今年四季度,台積電的麒麟處理器交貨量將大增。


4、NPU寒武紀的技術由中科院寒武紀提供

麒麟970一大賣點是集成了AI晶元寒武紀,該技術是由寒武紀科技提供的,寒武紀科技是中科院孵化的一個項目。

眾所周知,寒武紀的前身是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下的一個課題組,由陳雲霽、陳天石教授領導。   該課題組早在 2008 年就已經開始研究神經網路演算法以及晶元設計。寒武紀第一代方案在 2012 年推出,65nm 工藝下功耗為 0.485W,面積 3.02mm2。平均性能超過主流 CPU 核的 100 倍,但面積和功耗僅為 1/10,表現相當驚人。



5、麒麟970的通訊模塊由華為獨立設計並擁有知識產權

這個部分,就不用多說了通訊模塊方面華為自身就是業界巨頭,無需多言。

接下來,我們說自主研發PC用CPU的難點


難點1:核心架構(含指令集)研發難度大

目前主流的X86指令集技術的CPU是我們最長用的,也是英特爾和AMD生產的。X86技術的歷史非常複雜,簡單可以理解為英特爾擁有x86技術的大部分知識產權,英特爾和AMD通過極為複雜的交叉授權協議使AMD擁有X86技術。也有其它公司,通過授權獲取了該技術但並不用於pc產品。

有多家公司設計、生產並售賣x86處理器及其兼容產品,其中包括: 英特爾(Intel) AMD Chips and TechnologiesCyrix(被VIA收購) IBM IDT 國家半導體(NS,National Semiconductor) 日本電氣(NEC) NexGen(被AMD收購) Rise Technology(被硅統技術收購) SGS-Thomson 矽統(SiS) 德州儀器(TI,Texas Instruments) 全美達(Transmeta) 聯華電子(UMC) 威盛電子(VIA)

所以華為基本無法通過授權獲取生產CPU所需要的X86技術。自研核心技術有難度過大,華為目前還沒有推出魔改的arm架構(雖然和PC CPU是完全兩個事情,但是這裡只是舉個例子),所以我們很難確認華為是否有自研的實力。

還有一條曲線救國的道路:MIPS

國家隊的龍芯的技術核心就來自MIPS,但已經進行了消化吸收實現了技術自有,具體的這裡就不多講了。

難點2:沒有可以適配的系統

假設華為擁有自己研發核心的實力,成功研發出了華為CPU。那麼就需要一個來運行的系統了,市面上常見的系統有三種:微軟的windows,集聚全世界智慧的linux,還有蘋果的MAC OS。微軟的windows目前可以在x86和arm上運行,考慮到華為的這個晶元是給PC用的,再考慮微軟和英特爾的聯盟,基本不用指望微軟適配華為CPU了。linux目前能跑的架構還是有一些的,但是問題在於linux是網友智慧的作品,指望網友幫華為適配貌似不現實,只能華為自己適配,但是華為基本沒啥像樣的軟體業務所以我們表示擔憂。至於蘋果系統...........估計等蘋果破產再考慮吧。

難點3:軟體生態難以搭建

假設華為找到了一幫有夢想有追求的少年完成了linux的適配工作,那麼下一部就得搭建軟體生態了。那麼問題又來了,畢竟現在linux上都沒有一個能好好用的QQ,你指望騰訊去給你開發?你個不能玩LOL不能上QQ的電腦估計也沒多少人會買,因為架構自己研發的所以又不適配linux生態的軟體..............用的人少自然也沒人開發。


最後的問題在於,假設華為自己研發了CPU又找到了一幫有夢想有追求的少年完成了linux的適配工作然後又花錢雇了一大幫開發者完成了軟體適配。那麼問題來了,賣給誰?

大家都知道PC是一個正在下滑的市場,市場規模不斷縮小。而且國家政府擁有國家隊開發的自有體系,所以也很難賣給政府採購。


結論:華為目前看不具備開發PC處理器產品的實力,即使克服困難開發了也沒用市場可以擴大銷量。


首先華為不是一個主營晶元設計的企業,華為所有的晶元都是圍繞自己的業務研發的,而且其他的電腦巨頭,戴爾,惠普,蘋果也都沒有自己的電腦處理器。

電腦不像突然出現的智能手機,給新加入的企業一個相對低的起點。電腦晶元起點太高,英特爾一家獨大的時間太長,僅有一個AMD相抗衡,想短時間追上太難。電腦銷量也遠沒有手機那麼大,換機頻率也低,各種其他晶元可以隨意更換。這就導致出貨量不會像手機晶元那樣巨大,成本無形中會特別的高。

最後華為雖然在電腦處理器上沒有研發的打算,但是華為在自己的伺服器領域已經投入研發了不少晶元。目前華為正在自研的伺服器處理器,暫時研發泰山1612處理器還是公版A57核心,相信慢慢的會想手機晶元一樣得到發展的。


這段時間華為出盡風頭不假,但是也要看行業的好嗎。華為主業是網路通訊設備,現在在手機行業的風生水起,跟他在老本行的研發實力也是有很大關係的。但是不要覺得手機晶元厲害了就能舉一反三做電腦處理器,要真這麼容易估計高通早就做了。現在的電腦行業是一個非常成熟的行業,而且主要幾大元器件能做的就那幾家,技術的封鎖加上wintel聯盟的牢固,其他廠商沒有個重大突破是很難進去分一杯羹的,但這也是一個行業需要革新的前兆。。現在蘋果在外圍技術和系統上的獨樹一幟嘗到了一些甜頭,已經讓華為和小米等中國手機廠商躍躍欲試,已經推出了一些機型進行嘗試,但是從根本上來說,並沒什麼大的創新,只是因為技術提升做了一些改進,而且基本是在模仿蘋果。做到蘋果和華為這種體量的公司,都不敢輕易嘗試,可想而知電腦處理器的難度。

不過,後續等著技術進一步發展,現在採用arm架構的手機晶元在未來性能會逐漸向電腦晶元靠攏,做手機晶元的自然也會有機會做出電腦晶元,不過這個差距會要多長時間才能消失就很難說了。


1.PC處理器現在還是X86架構,全求有這個授權的公司只有三家,一個是AMD一個是Intel還有一個是不爭氣的台灣企業。IBM也沒有將這東西增加授權的意思。

2.如果自己開發架構,那要生產一台完整的PC就得自己完成主板、內存、各種硬體更換。

3就算硬體弄好了,還得重新開發一套基於新架構的操作系統。

4各種軟體體系還得獨立完成

5 234步都做完了,還得搶已經被分完的市場。

如果你是企業老闆就算你有這資金有這技術你會這樣做嗎?


華為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前瞻性。未來純粹的PC處理器會隨著PC的消失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功能更強大更全面的適於萬物互聯的移動處理器。現在再去從頭研發PC處理器已經沒有意義。手機的未來就是作為萬物的中心---人與萬物互聯最重要的一個節點,這個節點要求設備具備強大的處理能力,要遠遠超越現有的移動和PC處理器。手機由智能手機---智慧手機---個人隨身信息處理中心的過渡將是革命性的。在可預見的未來,一個完整的人必須是「人+處理中心」的不可分割的「組合體」,一個人的任何的社會活動,都要由人和「機」共同完成。。。。(想聽後面的要收費了。。哈)


華為手機晶元是因為ARM架構免費開放,自己研發一下找代工就行了。但是PC的門檻是何等的高,英特爾的x86是不免費開放的,AMD也是Intel分出來的。你研製新的架構Windows操作系統都懶得理你給你優化。只能跟著Intel屁股後面走,很難很難。只寄希望於ARM開發PC用的高功耗的處理器架構。華為跟著研發還有希望。抗衡x86的唯一希望就是ARM.


首先要明白一件事,華為的海思手機處理器不是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先是通過ARM授權,做來二次開發;其次,手機處理器的指令系統和電腦處理器的指令系統有天壤之別,不是說玩就玩的;第三,電腦處理器的指令系統牢牢抓在英特爾手裡,AMD是仙童半導體(英特爾前身)分家來的,自然獲得指令系統授權。如果電腦處理器沒經授權就來玩,英特爾會用侵權費告訴你什麼叫知識產權。


為何華為不做我國的電腦處理器產品呢?不是不能做,這是領導決策問題,在2000有位管理科技人員提出作手立項,正非未同意,主研發,CpU一GpU晶元,高通晶元很火,任正非選擇是正確的,天下的事做不完,專心做好一件事就不錯,這就是遠見未的暑光,實現了,出了國門與世界同行。


華為公司現在是光想著怎麼賺錢呢,一個公司到如此的規模還在一心想著賺錢,而不是肩上諸多的責任,註定沒辦法得到民心,昨天看到一個網友調侃華為水軍說,先有華為後有天,不買華為是漢奸。可見華為一系列的行為造就了一個怎樣的形象。


如果說電腦處理器已經來到了8代酷睿的時代,那麼手機處理器還處在486的時代,這是一個群雄逐鹿的時代當年就有英特爾,威盛,AMD,IBm等相互廝殺沒有絕對的巨頭也沒有絕對的技術霸主,所以華為的處理器是有市場的有市場就有研發的必要,而經過了從486到現在20多年的時間電腦處理器沒人能和英特爾爭霸了


推薦閱讀:

華為訴美國 IDC 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二審判決中存在哪些問題?是否有不妥之處?
P8的RGBW感測器是什麼?
如何評價華為的 Tron 遊戲機?
為什麼現在流行智能家居?小米華為海爾都做了智能家居系統,哪個系統更好用?
大家覺得vivo,OPPO,華為,小米哪個質量更好?

TAG:英特爾 | 硬體 | 數碼 | 華為 | 電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