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薇導演的《致青春》這部影片到底怎麼樣?


  

首先得承認,《致青春》不是趙薇請人代導的,因為全片的混亂、稚嫩、粗糙,都不可能是一個成熟的電影創作者所為。影片打著青春類型片的旗號和趙薇本人的品牌號召力,贏得了市場上的巨大成功,這是趙薇和媒體、資本聯動的成功。除了這些,在電影本身的品質上,它基本乏善可陳。  

看完這部電影我不禁想問一個問題,誰的青春里能只有愛情?呵呵,恐怕沒人的青春里能只有愛情吧?若說《致青春》是一部愛情片那她做的不及《那些年》。記得當初看《那些年》的時候好多人都哭了,哭過之後還能從中找尋到我們各自的影子,無論或多或少,我們都會感同身受。而對於《致青春》我由始至終都是作為一個看客,不是我不想融入,而是她的劇情,她的意境無法把我帶入,我不知道其他人是什麼感受,但是我從開始到最後看的都是不痛不癢。  

若說夢想是青春里必不可少的話題,那《致青春》沒有《老男孩》做的好。《致青春》里我沒有看到他們的夢想,一絲一毫都沒有看到,他們有的只有生活,愛情,我不僅想問導演把青春定義為了什麼?或許在每個人的心裡對於青春都有不清不楚的定義,但是在這部《致青春》里,我連一個含糊其辭的定義都沒有看到。我不能設想一群沒有夢想人如何能在自己的青春里活的精彩。  

有人不禁要問,為什麼要把《致青春》和其他的影片作比較?她只是《致青春》而已,她應該有她不一樣的東西呈現出來,再說她的票房那麼高,至少就這來說她應該是成功的吧。但是我們不要忘了,票房雖然是一部電影最根本的追求,但是一個好的電影人追求的遠不止這些。對於電影,我們要懷著崇敬的態度去對待,因為她是一門藝術,一門眾人努力的藝術,她的失敗或成功不能全歸咎於導演。就拿這部影片來說,如果你看過原著你再去看這個電影,你真心會替編劇的智商感到拙機。陳孝正在原著里是一個雖然出身貧寒但是卻刻苦努力,雖然有些自卑但是也不乏自信,我相信編劇也是想把他往這個方面塑造,但是我們看看影評呈現給我們的是什麼?自卑,不願與人交往,把自己圈起來,還不聽取別人的任何意見。我不知道編劇是怎麼想的,一個主人公差點被他塑造成一個反派。  

再說鄭微和陳孝正的愛情發展,在那個不算特別開放的年代,就算他們是學生,他們接受的是先進思想的洗禮,但是我還是想說一句你們發展的也太快了吧?

原著中的含情脈脈,心照不宣沒了,有的只是鄭微一次見面,一次爭吵就喜歡上了陳孝正,陳孝正在觀眾暈暈乎乎的感覺中接受了鄭微。影片想極力把他們的愛情描寫的刻骨,描寫的讓人感同身受,但是他們越是刻意給人們的感覺就越假。陳孝正本來是一個老實的學生,可是在他和鄭微接吻的時候卻變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流氓,第一次接吻就直接摸女主的胸,這是生理上的本能反應?還是他內心本質的暴露。對此,我無任何看法,只能呵呵。  

再說其他人物,張小北在原著中本來是一個努力的好學生,女博士,可是在這裡面卻成了,一個假小子,一個自尊心極強,強大到可以拿自己的自尊去傷害別人的人。並不是每一群人的青春里都必須有一個叛逆不羈的人,我們不必為了某些人的青春把所有人的青春都雜揉到一群人裡面,這樣對所有人都是不公平的。 或許影片的導演到最後也發現了主題與原著的背離,於是他們開始了補救。他們想儘力把影片的結尾表述成原著的結尾,可是,可是這些情節,我也只能說呵呵了。林靜的出場算是什麼?推動情節還是為了營造一個結尾?阮莞的死又是為了什麼?烘托一種悲傷?但是從觀眾的反應來看,她的死不僅沒有給觀眾帶來悲傷的情緒,反而把很多觀眾嚇了一跳。  

對於其他人,其他情節,我不想再去做過多的評述,我不評述並不代表他們塑造的就是成功的,觀眾心裡自有看法。對於沒有看過原著去看影片的人,我只能說你們可能會看不懂,因為當中有很多情節直接被忽略了,至於看過原著的,我就奉勸你們還是別看了,我怕有些東西會坍塌。  

關於最後,我想說我們不能為了電影去拍電影,我們要在尊重觀眾的基礎上去拍電影,拍對得起觀眾的電影,而不是一味的為了票房去做電影。


【祭奠早已逝去的追不回的青春】

無聲的嘆息,無眠的長夜,

無力的青春,無名的葬送,

無欲的迷茫,無塵的追求,

無比的理想,無底的深淵!

四年電影首映日,

第一時間去觀影,

感懷頗多心悸動,

再度回望憶青春!






追憶往昔少年夢,

青春不在心茫然,

早生華髮催人老,

不堪回首年華逝!

高中三載跨世紀,

石榴學子酸甜蜜,

勇於拼搏青春祭,

啟發人生新開始!

霧(五)茫茫感路漫漫

思(四)念念陰雨綿綿

清(青)冽冽借酒消愁

捻(年)珠珠祈願心靜


這是趙薇以導演身份的第一次亮相,雖不能以完美評價,但作為新人導演趙薇的付出和努力也確實可圈可點。這部戲也讓江疏影、楊子珊等女星活躍在了公眾視野。江疏影在做客深度人物訪談節目《星月對話》時就談到了「導演趙薇」。

王江月:你印象中的趙薇,跟你實際在拍攝那幾個月裡面認識的她,導演趙薇,有反差嗎?

江疏影:有反差,她是個特別隨性的人,她是雙魚座的,很感性,但是她在專業上的,在導演這部分,演員這部分的要求就會很高很高,是幾乎像吹毛求疵,追求完美,所以當時演那個戲壓力很大。

王江月:而且我看微博上也偶爾會有一些互動,比如說這個就是,說導演生日快樂,導演這個稱呼叫習慣了,一輩子都改不了,你現在見到她,也都是叫導演?

江疏影:對,改不了叫導演,因為趙薇導演,對我影響挺大的,也是我人生的一個恩師,可能沒有當初她找我去演阮管的話,我有可能真的不做演員了,所以趙薇導演對我的影響很大,包括我們在拍攝中,她可能以一些過來人,她跟我們去分享了她自己的一些經驗,都會教給我們很多東西,真的是那種敬業的這種精神,全身心的投入,演戲的這個熱愛的電影的那顆熱愛之心,包括那股熱情,都會讓我覺得,哇,就很不一樣。


只看過《致青春》的小說,沒看過電視,對於這本小說,我覺得沒有特別淋漓盡致地體現青春的愛戀,因為它夾雜著太多現實因素,當然因為男主女主在大學上學,所以有些因素無法避免。其實我覺得女主鄭微還是喜歡陳孝正多一些,在我看來鄭微最後選擇林靜的理由夾雜太多,毫無疑問鄭微是喜歡他的,但是當時的鄭微失去了最好的朋友,而且陳孝正當時已不在她的身邊,所以毫無疑問在最需要安慰的時候林靜是最好的選擇,所以我覺得《致青春》這部影片包含太多其他東西,並沒有十分純粹的愛戀。


因為親自看了電影,坦白說開始是因為趙薇這個名字才有了看這部電影,作為一個處女作作品,我給她打八分,影片充分發揮了關於青春這個題材的元素,把其中的四個女孩子成長的過程展現在觀眾面前,就業,家庭,情感,在整部劇中娓娓敘述,讓人更加會理解生命的過程,又因為趙薇知道了楊子珊,江疏影,現代風給人眼前一亮的感受,繼續會支持這樣的精彩,支持趙薇未來的事業。


推薦閱讀:

TAG:趙薇 | 致青春 | 娛樂 | 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