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皇帝30年不上朝,為何還是輕輕鬆鬆打敗日本?


萬曆皇帝,一個被清朝黑到墨水瓶里的皇帝,其雄略不亞於康熙皇帝。

他幼沖踐祚,在張居正和馮保的外臣和內臣的輔佐下,開始推行萬曆新政,並且是從思想上到行動上都支持張居正的改革。

在政治上的改革主要是推行的章奏「考成法」。是針對官僚作風和文牘主義而提出的,意在「尊主權,課吏職,信賞罰,一號令」,提高朝廷機構辦事效率。按照考成法的要求,事必專任,立限完成;層層監督,各負其責。

在經濟上推行的改革有二,一是清丈全國田畝;二是推廣「一條鞭法」。清丈全國田畝為明朝總計支出新增一百四十餘萬頃。「一條鞭法」把各州縣的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征總為一條,合併徵收銀兩,按畝折算繳納。這樣大大簡化了稅制,方便徵收稅款。同時使地方官員難於作弊,進而增加財政收入。

萬曆朝的前十年,在朱翊鈞的支持下,張居正在政治上、經濟上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政府面貌煥然一新,經濟狀況也大為改善。

在軍事上,張居正派戚繼光守薊門,李成梁鎮遼東。除了防禦之外,還採取與韃靼俺達汗之間進行茶馬互市貿易,採取和平政策,使得北方邊防鞏固,在二三十年中,明朝和韃靼沒有發生過大的戰爭,使北方暫免於戰爭破壞,農業生產有所發展。在東南沿海地區分段設寨,修整兵船,嚴申海禁。在他當政的萬曆初年,基本上肅清了多年以來一直困擾明廷的「南倭北虜」的邊患。

張居正死後,萬曆皇帝開始通過向各地徵收礦稅銀的方式,增加內庫的內帑,可見其也是搞經濟的一把好手。

就這樣有錢有權國家安定,萬曆皇帝開始走下坡路,消極怠政,但是如果放在遠古肯定有人稱頌為無為而治。

萬曆二十年(1592年)到二十七年(1599年)朝鮮遭到日本侵略,王京陷落,八道失陷七道,僅靠近明朝邊境義州一帶尚存。朝鮮危急,請求明朝援助,朱翊鈞鑒於唇亡則齒寒,拿出內帑的銀子派李如松,麻貴抗擊小鬼子,這是在比清朝面對琉球、朝鮮將亡的政策強的多。戰爭前後七年,后豐臣秀吉死,日軍撤兵,明朝聯軍乘勢進擊,日軍大敗。可見萬曆並不是昏聵之主。

萬曆作為明朝最大的老闆,每天不上朝,改為「靜攝」,其實質也是在幕後操縱。他之所以能夠這樣做,有制度的保證和道家理論的支撐,照樣能治理好國家。清朝皇帝雖然勤政,但是自嘉慶開始皇帝多是庸君,無才能,使得清朝末年遭遇外辱。


首先哪有輕輕鬆鬆啊!明朝的抗倭援朝戰爭是一個漫長而又艱苦的戰爭。為什麼這樣說,首先明朝幾乎是同時進行三場戰爭,北方寧夏,西南楊應龍。所以明朝不是傾全國之力來打日本,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其次,萬曆皇帝在位48年,這是非常漫長的,在古代這大概是三代人差距,不能說在他萬曆20年到萬曆26年能打贏一場戰爭,就說他對臣子長達28年冷戰,是對國家沒有傷害。相反這種怠政,不負責任越到後來,對國家傷害越大。

另外日本真的有二十萬大軍嗎?把雜兵,僕役,義從,民夫都算上可能有,但是明朝最多時,大概有八萬人,打下城市全部交給朝鮮人鎮守,而日本,對朝鮮人特別血腥,很少有朝鮮人願意為日本賣命所以佔據的城市據點,全都要由日本人自己鎮守,那麼明朝可以靈活調動的軍隊與日本可以靈活調動軍隊是差不多的。即使日軍多,也多不了太多。覺沒有像一些幻想家想像的那樣,4萬對抗20萬大軍。李如松碧蹄館之戰,日軍確實數倍於明軍。那是冒進中了人家的埋服,比較特殊。

另外日本方面,當時豐成秀吉剛剛統一日本,他是收服了各路諸侯,而不是消滅了各路諸侯,比如德川家康,比如毛利輝元,比如伊達宗政,比如上杉景信,對豐成秀吉沒那麼忠心,他們不喜歡這個從底層來的,心狠手辣,不擇手段,喜歡黃金不喜歡武士刀的土老帽。上杉景信獻給豐成秀吉一把上杉謙信用過陣太刀,謀士怕豐成秀吉不喜歡便用黃金編織了一件黃金刀衣,果然豐成秀吉不怎麼喜歡寶刀而喜歡黃金刀衣。而德川家康,豐臣秀吉更是通過把自己年邁的母親給德川家康做人質,才換取德川家康的合作。後來更是許諾,打下明國,把日本留給德川家康。所以日本不是很團結。也可以說他們的統治集團是危機四伏的。

明朝當年,政治背景,是萬曆二十年,萬曆十年是1582年,萬曆十五年是1587年。請記住這幾個年份,為什麼黃仁宇要寫一本《萬曆十五年》因為這「萬曆十五年」上承萬曆十年張居正改革,下啟萬曆三大征,和爭國本。其實一些明朝滅亡時國家政治的影子都能在這看見了。皇帝想要自己三兒子做太子,大臣就是不讓,皇帝也沒辦法。大家就這樣冷戰著。其實皇帝有沒有辦法,有的,萬曆的爺爺,明朝最聰明的皇帝嘉靖帝,當年他非要給自己弄「皇考本生父獻皇帝」的稱號,當時幾乎滿朝文武都不同意,可是嘉靖帝做到了,嘉靖帝拉一份大臣打擊另一派大臣成功了。可是萬曆帝就是沒我他爺爺水平,他只會冷戰,只會拖下去。他既不是個好皇帝,也不是個好父親,更不是個丈夫,他要是真想立三兒子,是可以辦到的。他不辦,然後不能絕了鄭貴妃和福王的念頭。最終造成自己家庭和國家的悲劇。王皇后凄涼的死去,大兒子整天提心弔膽,鄭貴妃最後暗淡收場,三兒子死的最慘,明朝政局波詭雲譎,波濤洶湧可見一斑。

我再講這樣一個故事,特有意思,萬曆帝的父親,隆慶皇帝,剛剛當時皇帝,一天想吃果仁餡餅,他就叫太監弄,後來一問花了五十多兩銀子。皇帝大驚問「我當裕王的時候,總去地安門外小市場吃這種餡餅,五錢銀子能買一大堆,你這怎麼這麼貴」。太監說「您當了就必須吃這個五十兩的」。皇帝要求一個小小的餡餅就會被下面的人放大一百倍。想起明宣宗喜歡斗蛐蛐,那一隻蛐蛐就相當一匹寶馬的錢,多少人家破人亡。好皇帝尚且這個樣子,萬曆帝還想補償福王一下,那下面官員得什麼樣。

抗倭戰爭明朝贏了,卻暴露了很多問題,

第一為什麼在戰爭之前,商人陳申提醒過明朝當局,明朝到臨敵還會手忙腳亂。不禁讓我想起後來,萬曆三十六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的8年前,努爾哈赤發動戰爭的10年前。就有一個言官給萬曆帝上過書,說了很多話,提醒當局說女真很可怕朝廷要小心文章分析的很到位。可是泥牛入海。

第二輕視敵人,完全認為日本是野蠻民族,不會打仗,結果先頭前鋒兩隻軍隊全軍覆沒。這又讓我想起以後的薩爾滸,不要覺得這沒有關係。

第三盲目,本來朝鮮是全國覆沒,朝鮮人是很好嚮導。可是在戰爭前期都沒有用過。這都是不應該有損失。

第四大局思維,明朝這時候可以說是有千載難逢之機,明朝能打贏日本那麼可以大力發展海洋事業,真正做到走出去,可是沒有這樣。錯失良機。抗日之前,朝廷黨派林立,大家互相攻訐,你贊同的,我就反對,我是為了反對而反對。 但是日本來了,舉朝上下,多少年沒這樣統一意見了。抗倭到底。正好可以借這機會重整朝局。可是又沒有做到。打完了仗接著斗。這種爭鬥遲到會有爆發的那一天。之後萬曆帝死後,明光宗繼位,東林黨一度勝利,然後被斗敗的齊楚浙魯黨,又在魏忠賢領導下重整旗鼓斗敗了東林黨,之後東林黨又崇禎帝啟發下起來斗敗了魏忠賢。現在有一種論點,東林黨誤國。可是我說一件事,後來崇禎朝任事最長的內閣首輔溫體仁浙江人,浙黨,打擊周延儒,隨便帶上錢謙益,可是錢謙益不找同窗,不找同門,不找老鄉,找當時的大太監曹化淳疏通。因為曹化淳的師父是王安。王安在移宮案中幫助過東林黨,後來王安被魏忠賢害死,錢謙益給王安寫過墓志銘。再加上錢謙益賄賂曹化淳。曹化淳是太監。那和太監私相授受是不是「閹黨」?那麼怎麼界定他們。他們真的又什麼主義有什麼理想嗎?

這些問題以前是這樣有,以後還是有,這樣的損失以前有以後還是有。而且以後損失的更多。


首先要說這個題目問的很沒知識,輕鬆打敗日本,是不是神劇看多了!朝鮮碧蹄館之戰被10倍於明軍的敵人包圍,明軍死戰不退,甚至為了拖住日軍,提出大將單挑的戰略!十幾個大將輪番上陣,最後不是因為小早川久攻不下,又誤判明軍一支小股部隊為明軍主力來增援而撤退的話!明軍很可能全軍陣亡。

先補補歷史知識,神劇看多了都以為是神了!

公元1592年(大明神宗萬曆20年;日本後陽成天皇天正20年/文祿元年;朝鮮宣祖25年)3月,秀吉自全國動員了三十餘萬兵力,以其中西國部隊為主的15萬8700人編成九個軍團渡海至朝鮮作戰。

5月2日日軍攻克朝鮮王京漢城,俘虜朝鮮王子。6月5日再克平壤,朝鮮國 李昖再奔義州。並請求明朝救援,使臣一日數發。

8月,明朝以兵部右侍郎宋應昌經略備倭軍務,並詔天下督撫舉將材;又於10月16日,命李如松總理薊、遼、保定、山東軍務,並充任防海御倭總兵官,其弟李如柏、李如梅為副總兵官,一同開赴朝鮮。明朝從全國範圍調集了4萬精銳將士。

明大將李如松先擊敗日軍小西行長15000人於平壤,再以3000人對陣 由的立花宗茂、小早川隆景、毛利元康、小早川秀包、吉川廣家等率領的20000名日軍於 碧蹄館,雙方未分勝負。後縱火燒毀日軍龍山糧倉逼退日軍於漢城。隨後在7年的打打談談中終於擊敗日軍,使日本二百年不敢妄動。這才是歷史!


不上朝不代表不處理政務,日常的奏章還是會看的,而且人事任命權也是牢牢控制在手裡的。萬曆皇帝和大臣們溝通主要是通過內閣,比如當時鬧得很嚴重的「國本」之爭,主要是通過當時的首輔申時行在從中周旋。

至於為什麼能打敗日本,我覺得是張居正當首輔的時候積累下來的資本吧,況且明朝在當時也算得上是響噹噹的大國,財力和軍隊戰鬥力都是很強的。但是「輕輕鬆鬆」的說法肯定是不對的。


一百年不上朝,掌控這朝廷就是有能力的政治家,崇禎天天上朝不懂得政治平衡之術,導致一個利益集團做大連皇帝的意志都傳達不下去,它不亡國誰亡國?不要說什麼明亡於萬曆,萬曆三大征都打勝了,歷史哪個守城之君能人在皇宮裡把這幾件做到?我就認為萬曆是有為的好皇帝。


推薦閱讀:

羅斯柴爾德家族與建文帝朱允炆之間有沒有關係?
朱元璋殺盡功臣,為什麼最後只留下了信國公湯和一人?
正德皇帝朱厚照到底是怎麼死的?
為什麼北宋滅亡,南宋可以守住半壁江山,而南明卻存在不了多久?
清軍繳獲明朝武器比200年後的英國武器先進鴉片戰爭為何沒用?

TAG:明朝 | 明神宗 | 戰爭 | 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