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不上朝的萬曆皇帝,為何能輕輕鬆鬆打敗日本?



首先打敗日本的並非萬曆皇帝一人,而是整個明朝,當時明朝的官僚制度還屬有效,不會出現像晚清甲午中日戰爭那樣,以李鴻章一人敵日本全國之力。萬曆時期,明朝的國力雖然開始轉弱,但畢竟是老大敵國。日本雖然由豐臣秀吉、德川家康一統天下,但畢竟在生產力上和明朝沒有本質的區別,甚至還不如。在國家規模上,日本只相當於明朝的二十六分之一。在豐臣秀吉統一以前,日本諸侯爭霸,幾千人的戰鬥就已經是大戰。豐臣秀吉統一日本之後,才能雲集二三十萬軍隊,所以不論國力還是軍力,明朝都和當時的日本不可同日而語。

就萬曆皇帝來說,他和自己的爺爺嘉慶一樣,絕非暗弱之主,甚至還頗通權術,只是不如明太祖和明成祖那樣雄才大略,有那樣好的歷史條件。《萬曆十五年》和《明朝那些事兒》有記載,萬曆皇帝當政之初,還是頗思振作的。當時朝堂之中,文有張居正這個難得一遇的「救時宰相」,武有戚繼光、李成梁這兩個精臣良將,又經過「一條鞭法」、「考成法」等改造,明帝國的政治效率、經濟實力和軍事力量都有所提升,這構成「萬曆三大征」的雄厚資本。萬曆皇帝幾十年不上朝,但並不代表他不關心國事,有史家分析,這一是因為萬曆皇帝有嚴重的足疾,二是和官僚集團冷戰。再加上當時的李氏朝鮮正處於平順時期,有李舜臣這樣的名將,又有天朝上國的支持,日本當然難逞其志了。



明萬曆皇帝朱翊鈞即位時年僅10歲,由大學士高拱 、張居正 、高儀輔政。


張居正接任首輔後,在李太后的支持下,於萬曆元年(1573年)進行政治經濟改革。



朱翊鈞在位前十年,由於年幼,由母親李太后代為聽政,太后則將一切軍政大事交由張居正主持裁決,實行了一條鞭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社會經濟很大的發展,是為「萬曆中興 」。



萬曆長期不上朝,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為了躲避朝臣噴向他的口水。也許有人會說,皇帝有生殺予奪的大權,還怕朝臣抨擊,殺幾個不就完了?事實上,只有昏君才會濫用刑罰,像萬曆這樣經過長期儒家經典教育的君主,是不會採用這種行為方式的。



在明代,上朝就像是召開全會,人多嘴雜 ,並不適合問政,尤其是在口水滿天飛 的時期,上朝只能是給大家提供吵架的機會,對於政務的處理,沒有什麼益處,將其取締,對於遏制不正之風,倒是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皇帝處理政務的主要渠道,跟今天有相通之處,也是召開小範圍會議,召見相關人員或是通過公文(奏摺)等渠道。


萬曆十五年,為了躲避群臣的騷擾,萬曆宣布實行「靜攝」,從此不上朝。許多人認為萬曆長年「不朝」,是萬曆怠政的一個重要表現,也是國事艱難的原因。事實上,不上朝和不理政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萬曆三大征 」的勝利就是在不上朝的時期取得的。



工人喜歡把活干在明處,老闆則願意在幕後控制,萬曆作為明朝最大的老闆,每天不上朝,改為「靜攝」,其實質也是在幕後操縱。他之所以能夠這樣做,有制度的保證和道家理論的支撐。



應該說朱元璋在制度建設上達到了封建社會的最高水平,各項制度不僅全面,而且完善,大多數制度從維護皇權的角度看,極具合理性。以至於清朝幾乎全盤照搬明朝的制度,而康乾更是對朱元璋佩服得五體投地 ,發出了「治隆唐宋」的感慨。


說起萬曆皇帝人們更熟悉的是他30年不上朝的故事,作為皇帝最重要的是每天的朝會,為何萬曆皇帝30年不上朝呢?

按道理說萬曆皇帝是沒有資格登上皇位的,他是明穆宗的第三個兒子,母親是李貴妃。也就是說朱翊鈞既非嫡出,也非長子,按照明代「立嫡,無嫡立長」的繼承原則,他根本沒有機會登上皇位。然而歷史有時候就是讓人難以琢磨,朱翊鈞的兩位哥哥都先後夭折,最終他以皇長子的身份繼承了皇位。

萬曆皇帝在親正之初是非常勤勉,做了不少事情。因此我們不能說萬曆皇帝是平庸無能之輩,即使當年沒上朝也能完成了「萬曆三大征」。(「萬曆三大征」 指的是在東北、西北、西南邊疆幾乎同時開展的三次軍事行動:平定哱拜叛亂;援朝戰爭;平定楊應龍叛變)

萬曆皇帝之所以30年上朝,原因眾說紛紜,但有三種說法最常被人提起:其一、萬曆皇帝不願意上朝,這是他對文官集團的一種無聲的報復抗議;其二、對明朝發展現狀的逃避。著名歷史學家黃仁宇在其成名作《萬曆十五年》的結尾出這樣總結,

「1587年,是為萬曆15年,歲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在這個時候,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晏安耽樂,首輔的獨裁或者調和,高級將領的富於創造或者習於苟安,文官的廉潔奉公或者貪污舞弊,思想家的極端進步或者絕對保守,最後的結果,都是無分善惡,統統不能在事實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

其三、萬曆患了足疾。關於萬曆皇帝這個病,他自己這樣說,「足心疼痛、步履艱難,腰痛腳軟,行立不便。」多年以來很多史學家一直對萬曆皇帝這個借口表示指責,然而當1956年定陵發掘之後,人們發現了真相。「無論是棺內萬曆右腿蜷曲的痛苦形狀,還是屍骨復原後,右腿明顯比左腿短的情形,都足以說明這位皇帝生前確實患有嚴重的足疾。」

二戰時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由於腿腳不大好,所以在二戰過程中的各種公開場開會時,給後人留下的都是座姿,為何?原因就是脊髓灰質炎,也就是小兒麻痹。

萬曆曾打得日本300年不敢出門!

明朝,可能是整個中華歷史上盛產「昏君」最多的朝代之一。他們或多或少有些比其他朝代的皇帝更奇葩的愛好,同時還比較開明,不控制言官輿論,所以很多的皇帝總是被罵得狗血淋頭。

明朝的萬曆皇帝,前十年奮發圖強,中間十年由勤變懶,最後近三十年「萬事不理」一直奉行者「不郊,不廟,不朝」的三大原則,被臣子整整罵了三十年。將其判為昏君。他的主要特徵,是貪酒、貪色、貪財而又貪權,始終「魁柄獨持」,可謂操權有術,從這一點說,他不是一個庸人之輩。但他又缺乏明太祖、明成祖那樣的雄才大略

但就是這樣的一個昏君,在任期間幹了一件很解氣的事,就是發動了著名的「萬曆三大征」。對朝鮮出兵擊退日本的豐臣秀吉,極大地震懾住了日本。一直到了19世紀末的甲午戰爭之前,整整300年不敢染指中華。

萬曆皇帝在擊退日本後,發表了一番抗日宣言。以此詔告天下,由此奠定了東亞三百年的穩定格局。

「我國家仁恩浩蕩,恭順者無困不援;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這一句流傳甚廣。

我大明朝一向仁義為先,順我者有任何困難我們都會幫助,但同時也不是好惹的,敢在我眼前沒底線的蹦躂,你再厲害也要干你!讀之尤為熱血沸騰,彰顯了大明王朝的豪邁氣魄。

大明王朝,雖然沒有漢朝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霸氣,但終其一朝不割地,不納貢,不和親,不賠款,是一個彰顯了民族骨氣的年代。

而後來歷史學家們發掘萬曆皇帝的陵墓,發現其生前可能患有嚴重的足疾,這也許是導致其三十年不上朝的直接原因,而非史書記載的沉湎酒色。


最多也就是慘勝,何來輕輕鬆鬆打敗之說?


推薦閱讀:

哪裡能買到正宗的普洱茶?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如何理解呢?
如果孫悟空進入封神榜里,會是什麼地位?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我問燕子你為啥來,燕子說?

TAG:明朝 | 明神宗 | 文化 | 歷史 | 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