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包括太祖曹操)對外戰績勝率極高,是否屬實?又是如何做到的?
不用網傳,你看看三國志上面武帝文帝明帝的傳記,裡面有不少關於如何擊敗鮮卑、烏丸、高句麗,還有和羌胡和匈奴的交集。資治通鑒裡面根式十分詳細的記錄了曹魏和北方游牧人的戰鬥。比如武帝的時候,曹彰就是在西北抵禦羌人和鮮卑的入侵。在和袁熙袁尚戰鬥的時候,基本上滅了烏丸的勢力,並且重重的打擊了高句麗。文帝的時候,連續出擊高句麗,伐吳伐漢,抵禦鮮卑,打的北方人不敢南下找事,吳漢兩國也不敢北伐。
之所以能夠這樣高的勝率,第一,大魏一直實行軍屯制度,當兵的有飯吃,種地還能鍛煉身體,訓練不耽誤,而且連年的戰爭使得軍隊的戰鬥力很強。國家的賦稅不用大量花在軍需上,因此賦稅低。再怎麼著,北方也是人口多,比吳漢加起來都多。220年一共768萬人,100萬在四川,230在吳國,剩下的全在大魏。而且北方農業技術也比南方先進,人口回升快。還有就是魏朝時騎兵已經完全使用馬鐙了,這是的騎兵在面對步兵時有了巨大的優勢,再加上具裝騎兵在中國開始盛行,超長的馬槊,還有魏國的強弓,使得大魏的騎兵得以橫行霸道,碾壓吳漢的步兵,揍哭那些缺裝備的北方游牧人。
在經濟政治軍事的三重優勢下大魏得以利於不敗之地,然而當大魏已經強大到有實力一統天下的時候,卻被司馬家奪了天下。
實際上,所謂的魏武帝根本不存在,曹操從未稱帝只是漢相和魏王,所謂的魏武帝,只不過是後來追封的。曹操的對外戰爭,實際上是漢朝的對外戰爭,因為曹操是打著大漢天子的名義,對外出征的。而後來所謂的魏國,對外戰爭勝率高,只不過是一個縮影,那個時候吳國、漢國對外戰爭的勝率也很高,包括割據分裂的燕國,照樣如此。其最終原因,主要是依託天漢強大的餘暉,正所謂——國桓以弱滅,獨漢以強亡。
這應該是一個不可否認的歷史事實!1.從三國演義上看:寵劉貶曹諷孫。2.曹魏最優秀的是恭賢慕士。招慕賢才。3三分天下靠誰統一的?這更說明了曹魏的戰績。4.曹魏愛民,凡曹軍所到之處,首先是安民,曹操帶頭不損老百姓莊稼。加之曹謀士多而優秀。良將輩出,下得民心。得民心者,可安天下!
推薦閱讀:
※魏忠賢在明朝權勢滔天,為何鬥不過一個剛登基年僅17歲崇禎的皇帝?
※你認為誰是順治的寵妃呢?
※為什麼歷史有反清復明而沒有反元復宋的活動?
※中國歷史最早出現黑人是什麼時候?
※金庸的《袁崇煥評傳》怎麼招來如此罵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