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長城旗下豪華品牌WEY首款量產車VV7c/VV7s?

你覺得WEY的首款量產SUVVV7c/s如何?WEY作為長城旗下的豪華品牌,它的豪華除了內飾外體現在哪裡呢?

VV7s:

VV7s內飾:

VV7c:


謝邀。簡單說一下這車的外觀設計吧。

2014年在北京車展媒體日,和當時在長城設計團隊的朋友一起逛展,當年哈弗發布了那台標誌性的Coupe Concept,我和朋友特意過去哈弗的展台去看這台車,媒體剛剛採訪完長城設計副總裁Pierre Leclercq。由於之前和長城有過項目接觸的關係,與Pierre聊了十幾分鐘這款出自他手的Haval Coupe Concept,之後與Haval內飾設計的負責人,前阿爾法羅密歐的內飾設計經理Ramon坐在車裡仔細研究過了這車的內飾。

【哈弗couple concept】

和Pierre幾年前在印度Pune的ISD DSK設計學院有過一面之緣,當時代表公司被邀請去參加學生畢業展的設計交流活動,Pierre同樣是受邀發言者。彼時Pierre還是BMW M產品線的設計經理,當時他講了自己設計BMW X5和X6的項目,PPT里放了自己的原稿草圖,看得下面的學生激動不已。

【BMW X6 Concept官方發布草圖】

這個比利時人2013年出走寶馬,來到中國上海,帶領一群歐洲人和中國人把長城這個品牌的設計從三流一路做到了一流。

【Pierre先生】

VV7c/s的設計,基本就是2014年發布的這款Haval Coupe Concept作為原型量產化以後的結果。

【coupe concept與VV7s對比】

於是大家就明白了,這車的曲面語言看起來是如此的寶馬,因為它就是出自貨真價實的寶馬設計師之手。不僅Pierre本人是寶馬的明星設計師之一(當然,寶馬的明星設計師實在是太多了),2014年的時候長城在上海K11的設計中心裡,我認識的前寶馬設計師就至少3個。

從最終量產車的三維數據上,我們看到造型團隊爭取到的胚子是很棒的:一個中級SUV的尺寸,4765mm的長度比Q5長出136mm,1930mm的寬度比Q5寬出32mm,而車高一樣,因此VV7s比起設計感非常均衡的Q5來,更加修長動感且態勢兇猛。2950mm的軸距,比起Q5的2807mm整整多出來143mm,意味著內飾空間更富足的同時,前後懸在整車長度的佔比更少,車身的站姿也就更加紮實。

【側面比例與q5對比】

站在實車面前,高昂的車頭與兇狠的進氣格柵凸顯的攻擊性會更強烈。那個與BMW3系如出一轍的貫穿霧燈的大嘴更是霸氣側漏,不愧是之前掌管BMW M產品線的負責人。一氣呵成的腰線與飛揚的DLO線形可以兼顧肌肉感與簡潔,側面乾淨的幾條線比例上找不出問題。車尾與車頭的感覺呼應的很好,霸氣收斂了一些,更加乾淨利落了些,精神十足。

前後車燈設計是一個很大的亮點。記得當時Coupe Concept的宣傳片就是在玩車燈。豎向的幾何矩形陣列極具現代感,是國內為數不多讓人眼前一亮的車燈graphic新玩法,尤其是尾燈的效果,讓人懷念08款的奧迪TT(當然,新款TT的OLED燈組也不錯,但是是勝在技術,而非設計)。

也不是一點毛病也沒有。當年Coupe Concept展出的時候,就覺得這車是趕工趕出來的,因為大體態拿捏的雖然好,細節沒深入下去,層次感不強,第一眼感覺很好,但是缺少「第二眼」元素,不耐看。奇怪的是,距離2014年已經3年過去了,按理說量產階段有足夠時間深化細節,但是看量產的圖片,並沒有什麼改進。

總的來說,這款車的外觀設計是達到了國際水準的,儘管有些細節不到位,但瑕不掩瑜。

當然外觀只是一個產品設計的一方面,這款車的內飾設計相對外觀設計並沒有那麼出彩,材質上捨得堆料,但豪華感塑造上仍缺火候。交互方面採用了比較成熟的系統,沒有驚喜也沒有錯誤。如果整體設計可以打70分的話,細分到外觀是可以打到80分的。鑒於這個市場用戶對外觀的關注其實要明顯多過內飾、色彩材質及交互,策略上說WEY的做法是對的。

(圖片取自各大汽車網站,侵刪)


十分同意@阿卜杜拉丶趙肆 的說法,國內車市因為家庭用車普及而帶來的井噴已經接近尾聲了,特別是今年以來,不僅僅是增速放緩,部分廠家甚至要開始面對前所未有的銷量跳水的窘境(最明顯是法系車及韓系車)。下一階段,市場會向從家庭用車往個人用車的方向轉,表象上就是豪華品牌或者是個性化產品的一個爆發,而長城在這個節點推出高端子品牌WEY,動機顯而易見。

倒是要提一下,長城在WEY之前是有做過高端化的嘗試的,但那會兒把車輛體積和級別捆綁在一起的做法明顯沒有帶來預期中的成功,所以這次他們找來了外援Pierre Leclercq,與其說是找他來提供設計,我更認為是讓他來給WEY這個新品牌,或者說是這個新品牌的首款產品VV7c/s定調性。而Pierre Leclercq也證明了他的價值。

首先是車型級別的確定方面,作為WEY品牌首款車型的VV7是一款中型SUV,體積上它能給設計師足夠的自由的發揮,成本上可以給產品經理足夠的空間去布配置,而對於用戶來說,先是價格可以保證在一個能接受的範圍內,然後在駕駛質感/使用成本/日常便利性這三個方面也能達到相對合理的平衡。與此同時,接下來的第二款產品VV5,也只需要在VV7上適當做一下減法就能推出了,簡化了接下來的工作量和工作難度。

其次是設計方面,SUV與Coupe跨界的這一思路的確為專攻SUV的長城開闢了一條新的出路,就如同當年的極光之於路虎一樣(不得不說,當跳出了寶馬的約束後,Pierre Leclercq用行動表明了他心底里或許更贊同的還是英國人的處理方式, VV7s/c在神態上毫無疑問是更接近極光,而非Pierre自己的前作X6)。正如我在16.78-18.88 萬元,WEY 首款量產 SUV 的價格有競爭力嗎?六個配置車型哪款更值得買?里說的那樣,豪華品牌的設計決不能只為功能服務,如果說WEY品牌有什麼方面能讓我真正贊同它是一個高端品牌的話,那麼其設計算是最重要的因素。

而至於產品力/性價比的方面,同樣地我在16.78-18.88 萬元,WEY 首款量產 SUV 的價格有競爭力嗎?六個配置車型哪款更值得買?里也說得很詳細了:VV7全系標配連同前方碰撞預警和主動剎車功能的ACC自適應巡航,連合資豪華品牌的同級車型,也都只有高配車款才有這個配置,以保證盈利;而售價區間才16.78-18.88萬,整個區間甚至都低於很多合資非豪華品牌同級競品的門檻。可以說,VV7在戰略上是瞄準同級合資品牌競品的,但戰術上卻是連自主品牌同級競品都要絞殺掉的節奏,如果說在經銷商布網方面真的是和哈弗共用網店的話,不成為爆款的可能性還真是挺小的。


長城在SUV的路上越走越遠,然而大H6家族熱銷的背後是其他車型的慘淡經營。所以在繁榮的表象下,長城內部一定充滿了危機感。尤其在中國市場過幾年走出汽車普及大潮帶來的SUV熱之後,汽車不再是一個家庭的車輛,而像歐美一樣更加私人化,那麼長城是否還能保持今天的勢頭呢?

在我看來WEY這個定位相對高端的品牌是長城做出改變、爭取突破的嘗試。當然說嘗試可能分量有點兒輕了……

現在的造型趨勢,無論大小,汽車全面年輕化,減弱「家庭」「實用」這種普適性意向,突出更私人化的年輕和運動的感覺。為了今天的新品,長城早在幾年前就開始布局。年輕、運動並且在SUV市場表現不俗的豪華品牌,第一個聯想到的是什麼呢?於是長城招來了寶馬SUV車型的設計師。於是現在看到的WEY量產車在整體感覺上非常有寶馬的味道。

比如這個前臉的整體感覺,尤其上下格柵的大小比例,只要加一些寶馬的元素上去就會更像寶馬。我覺得一個設計師的從業經歷是難以磨滅的,尤其在經過多年的品牌化語言熏陶後,這種設計的感覺會在設計師的腦海中沉澱下來。所以團隊成員中有不少寶馬設計師的WEY自帶寶馬風格也並不奇怪。

前燈加一個「天使眼」,上格柵換成雙腎,咦,寶馬4系?在中國品牌車型中,很罕見前臉沒有大量鍍鉻裝飾,這樣脫離了「重金屬」審美的設計風格意味著長城的設計團隊取得了非常高的話語權。

VV7的前臉有多個版本。比如上面這個比較像寶馬或者賓士常用的M or AMG風格套件。

前臉風格有三種。至於最下面這個大嘴版本,實車效果非常

另外尾部造型也有三種,其中兩種都配置了雙邊四齣排氣,對於最大馬力不超過250匹的SUV來說,這樣的造型未免太過浮誇。但說不定迎合了一部分消費者的口味也未可知。

但不得不說,雙邊四齣的排氣視覺效果很高級。因為水切在經過B柱後就大幅度上揚,所以後輪輪包的面積非常大,這裡看上去就很壯。如果說尾燈向前延伸的面叫「肩膀」,那麼輪包這裡就可以說是三角肌。從後45度視角看一台車夠不夠壯,這裡的體量很重要。

從側面看姿態,如果去掉車身細節,把這張照片剪影化,也很像寶馬的輪廓。一般來講,中國品牌SUV基於前驅的布局會讓A柱的位置非常靠前,前門的門縫線距離前輪輪眉位置也會非常近。而VV7則把這個問題減輕了許多。更修長的發動機艙會讓車看上去更運動。

這台車的一個設計亮點就是造型比較純粹的頭燈。三個豎著的矩形DRL是其他品牌沒有用過的,辨識度一定很高。但後來找過一些細節圖,我覺得這款燈在一些細節上可以做得更好一點。

內飾設計讓人眼前一亮。橫向貫穿式設計以及IP上大型面的飽滿度加上圓形出風口,整體感覺都在向BBA之類的豪華品牌靠攏。雖然IP上面沒有真皮,前面還沒有真皮,但看著沒有廉價感。這就是設計的意義。

圓形空調出風口很難得的沒有使用什麼渦輪啊,風扇啊之類已經用爛掉的意向。就一個簡簡單單的空調出風口,多好啊~

方向盤的形狀、大小、粗細都有些特色,使用的材質也稱得上高端。但我不太理解為什麼握感比較好的打孔真皮要放在下面呢?當然也可以理解成是為了把手肘抵在扶手箱和門板上很舒服的開車姿勢而設計的。

全液晶儀錶也沒有缺席,當然這顯然是高配車型的配置。界面的設計風格也挺主流。

Console部分很有大眾的味道。包括檔桿球頭的設計,各種按鍵的形式都很像大眾的那套體系。大面積的黑色鋼琴烤漆,簡單的按鍵,一切都符合這個價格級別SUV車型的定位。

作為服務於車載系統的各種功能鍵,最主要的還是系統的邏輯。

空調控制面板則比較樸素,音量鍵也擠在了這個地方。

UI設計風格有一些特色。從一個home圖標來看這又是一塊觸屏。

但這個位置似乎不太容易夠得著。在中國品牌車載系統普遍設計得比較一般的現狀下,使用一塊觸屏是最簡單的解決辦法:不用什麼高成本的旋鈕和複雜的菜單結構,直接一塊屏幕搞定這個問題。省掉了按鍵,又提升了檔次,看上去一舉兩得。但對於車載系統的觸屏,結合我自身的體驗來看,我一直覺得,「圖片很美」。

總的來說,VV7無論從我個人還是行業內的評價都不錯,很多地方的設計都很純粹,沒有過多的裝飾。這在國內品牌來說是很難得的。而且外飾和內飾都讓我想起了一些豪華品牌的coupe 車型,運動感營造的很到位。


以上


謝邀

這個問題要從幾個方面來說。

評價一款車,首先我們看一下這個車的發動機,變速箱,底盤。

WEY首款量產車VV7c/VV7s的發動機是自己的GW4C20A的2.0T雙流道渦輪增壓缸內直噴發動機,額定功率172kw,最大扭矩360 牛米。

這款發動機採用了鈉空心氣門、缸內直噴、雙可變氣門正時、智能啟停等技術,排放標準同樣可達歐Ⅴ+標準,技術比較成熟,發動機是可以放心的。


在變速箱方面,VV7使用的是一款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器。 它採用濕式雙離合模塊避免乾式雙離合自動變速器的硬傷,這款變速箱的核心部件由上游廠商提供,技術基礎比較成熟。但是產品是WEY自己製造的,匹配也是WEY自己來做。

從目前的第三方試駕表現看,這套動力在急加速、高速巡航時表現出來的智能和順暢程度還不錯。低速下匹配還有進一步完善的餘地。


在懸掛上,VV7採用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後多連桿式獨立懸架設定,整體調校上還是以舒適為取向。第三方試駕稱經過凹凸路面時底盤表現的很規整,並無鬆散的感覺,懸掛能夠很輕鬆的過濾掉路面的顛簸。VV7s會硬一點,操控極限高一點。

從三大件看,VV7並沒有太多亮點。

VV7的亮點在設計、內飾和配置上。

VV7的設計師是Pierre Leclercq,他是頂著寶馬X5、X6外飾主設計師光環的,在卸下寶馬M子品牌總監的位置之後,他加入長城汽車任設計副總裁,開發WEY的新車型。

歐洲車是很注重設計個性DNA,擋住車標,你也能知道這個車是什麼品牌,秘密就在於設計的DNA。

Pierre Leclercq給WEY的設計DNA就是它的豎形DNA設計元素。除了車標、車燈以及內飾使用「豎型」旗杆式DNA設計,前大燈、前霧d燈、車尾尾燈、高位剎車燈和後霧燈也都採取豎型設計,給品牌塑造鮮明的個性。

在汽車整體外形設計上,VV7採用了「豹式」前臉,並應用了「黑豹式」仿生造型設計。採用了非常明顯的轎跑式SUV設計理念。

VV7有意縮短了後懸,提高了腰線,車頂做了流線處理,從而提升設計的動感,讓車看起來有蓄勢待發的奔跑感。這個和Pierre Leclercq的寶馬X6的設計理念有點類似。

因為說,VV7的設計是很出彩的,為了提升車的豪華感,它在2.0T的車上用了四根排氣管。至少在外觀上做出來豪車的派頭。

在內飾上,VV7也是刻意追求豪華感,它採用目前流行的弧面設計方式,注重整體氛圍。控制台的上半部分,VV7採用了鍍鉻的炮筒式空調出風口,中控台上方採用了解析度高達1280*720的9寸彩色液晶顯示屏。同時,VV7全系標配了12.3寸全彩數字虛擬組合儀錶,並集成速度、胎壓、藍牙電話等大量車載信息。這個虛擬儀錶盤還可以切換主題。

在方向盤的設計上,VV7採用的3幅多功能方向盤。方向盤下部也採用了賽車上常見的直線設計,線條輪廓有蘭博基尼的影子。

VV7的按鈕,旋鈕都做的很有質感,這些都是為了提升整車的豪華感。讓你一進入車廂,就感覺這款車檔次不一般。


在配置方面,VV7將安全重為了重點考慮。提供了正常駕駛、危險警告、碰撞減緩、發生碰撞以及碰撞後緊急施救等不同階段的「全過程安全」保護。VV7全系標配自適應巡航(ACC),在0-150km/h速度內實現巡航控制、跟隨控制。

此外,VV7還配備了駕駛輔助系統(ADAS)、前碰撞預警(FCW)、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EB)、車道保持系統(LKA)、駕駛疲勞探測系統、車道偏離預警(LDW)、半自動泊車功能系統等配置,主動安全上基本配置齊全了。

在舒適性配置上,VV7配置了Climate Control空調系統,高保真環繞音響,12揚聲器支持杜比音效5.1聲道播放;全系標配全景天窗,力圖給使用者製造豪華感。

總體來看,VV7有一些前幾年韓國汽車的思路。在核心技術上跟上主流,在外觀設計,內飾設計,配置上下工夫,提升消費者體驗,獲得消費者認可。

相比大眾、通用這些合資品牌,VV7在配置、軸距全面碾壓,同時還有價格優勢。

再加上長城自己的網點優勢和消費群體,VV7的銷售前景還是很看好的,月銷量過萬基本沒有懸念。

對長城來說,,推出WEY品牌的VV7如果能站穩,就可以推出更高端的型號進軍更高級的市場,屆時也許會和大眾,通用正面交鋒。


怎麼辦 GLA和VV7 我該怎麼選???????????????????

C級和VV7我該怎麼選?????????????????

長城終於放低姿態了,不拿卡宴,X5對標了

這是長城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


謝邀

再說VV7這兩輛車之前我可以簡單的談談最近國內自主品牌和一些Start up的設計運作方式,大家也知道,提升工程和工藝上的能力是一件需要長期積累的工作,但是對於重新確立設計的形象卻顯得較為「容易」,對於一些品牌經常有一些類似「就差一個好設計」這種論調。

基本上來說一派是啟用中國的設計高層(通常也是有海外背景),培養中國本土的設計師來具體執行設計方案層面的工作,當然了基本上他們的team里還是有一些顧問性質的外國人。要麼呢就是另外一派,挖國外成熟主機廠的高級設計師甚至現在可以直接挖總監或者VP級別的設計主管來直接組建設計團隊,通常來說他們也會帶來幾個得力的前同事或者其他類似背景的設計師來一起操作具體方案層面的設計。為什麼要說這件事情,是因為有的答主也提到長城的設計副總裁 Pierre Leclercq 是之前是寶馬設計部門負責M系列產品的設計主管。和許多國內自主品牌早年間吃過虧不同,當年確實有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國外設計從業人員來到國內就坐上了高層,或者就是花了大價錢找一些老牌設計公司,但是得到設計方案要麼重複要麼不走心。最近幾年國內的車企挖來的設計總監或者VP確確實實是項目經也豐富管理經驗也很豐富的設計師,也都處於當打之年,不至於是簡單的領一份高薪退休合同。另外很重要的一點事他們同時會來帶數位相同經驗背景的設計師,具體來負責外形,內飾,色彩等等具體設計細分部門。這樣的好處就是,可以短時間內快速的建立起一套在流程和水準上比較接近他們原先團隊的工作氛圍,因為很多老闆也明白,請一個光桿司令明星設計師有時候並不起太大作用,因為這些人早已不在具體操作方案層面的問題了,更多的時候他們做的是選擇題而不是填空題。

仔細觀察一下長城的設計團隊的每個重要位置包括manager和senior基本上都是跨國車企的,外形是原GM和VW的,內飾是原先BMW的,零部件是原先BMW的,CAD是原先GM的,所以說綜合來看基本上就是一個全洋團隊了,年紀也普遍集中在30多40多,基本上都是還能出方案的年紀,所以長城做出讓人眼前一亮的設計並不奇怪,畢竟老外的設計體系和設計質量控制體系實踐了這麼多年,做出「不犯錯」的設計還是沒有什麼難度的。

具體說說 VV7c/VV7s這兩款車,說實話,關於駕駛感受相信大家隨便看看主流汽車網站的文章,或者各種自媒體車評人的試駕報告,這種視頻類的資料比在知乎上打一萬個字都來的直觀也更易懂。但是鑒於還沒有人具體說說設計,我就拋磚引玉,簡單聊聊

首先說結論VV7c/VV7s的外觀設計非常出色,內飾設計讓人失望,並沒有做到內外合一。

外形具有高完成度的曲面和比例,幾乎教科書的SUV姿態,協調的SUV設計比例, 完全秒殺了一些轎車平台抬高出的SUV,VV7c/VV7s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這輛車的設計出發點或者說風格取向並不是傳統的自主品牌風格,並沒有強調過多的裝飾面也沒有用過多的細節設計,而是非常純粹的表達了「比例」,「體量」,以及「曲面」。整個前臉居然找不到一個鍍鉻件,確實可以稱得上純粹了。如果大家拋開這個格柵,仔細的觀察前臉的比例,特別是下保險杠的造型,其實可以看出非常多的X5,X6的風格,雖說設計師自己延續自己的傳統是一件無可厚非的事情,但是我總覺得離開一家公司之後總應該有一些切割會更好,雷諾的設計副總裁 Laurens van den Acker 基本上還是和在馬自達時期的設計風格做了一個比較好的切割的同時,又保留了個人風格,在設計行業的人基本上還是能看出來,其實不論是馬自達的飄逸「流雅」還是雷諾的感性高光線造型都是在一個設計語言體系里的,但是呈現給消費者的感官卻截然不同。

相比之下VV7C/VV7S和寶馬X6和X6 M的關聯還是明顯了一點,特別是兩個版本下保險造型區別的方式,之前有答主說前臉像奧迪我倒沒有覺得,我倒是覺得整體曲面的感覺更像是X2 Concept,畢竟X2代表了BMW最新的設計語言。

開玩笑隨手P一個,幾乎毫無違和感

當然了貌似車展上紅色的新概念車 Pi4 VV7x 貌似想和過去徹底做一個切割,但是呈現出的結果略有一些生硬了,大嘴處於車頭的最突出部,曲面變化略激烈,但又被框在一個大黑框了,又缺乏內部的層次區分,感覺略有生硬。不過我覺得就VV7得完成度來說,應該量產車會做得更好一些,這個show car嘛應該只是試試市場反應。

說道內飾的話其實沒什麼好說的,相比外形的基金內飾太過保守,甚至不如長城自己的其他新車型更大膽,得到的結果就是既沒有新鮮感,有因為缺少一些經驗沒有獲得豪華感,就是一種看上去也不賴但總歸感覺太平庸的感覺。

無論如何VV7是我在本次車展最喜歡的車型之一,走出了一條不同於其他自主品牌的設計風格。


花17萬買RAV4也就150馬力的2.0NA,布座椅還得手掰調節。
花這錢買豪華品牌,也就買個夏利那麼大的,保不齊還是個三缸的。
又是豪華品牌又是中型SUV還245馬力的2.0T內飾好NVH優秀,才賣17萬?莫非長城老總是你親戚?
所以我覺得這就像0首付買房0利息貸款一樣,理性看待謹慎選擇,反正除非是自己老爸掏錢買房送你,其他情況無論如何是不可能真的0利息0首付的。


動力、懸掛、舒適性這些東西,大家都說的差不多了,我來說說WEY VV7c/VV7s的電子配置和主動安全吧。

先說說我一直關注的車燈。很多小夥伴覺得車燈無所謂,但是我個人對車燈情有獨鍾,畢竟車燈很多時候是畫龍點睛之筆,對夜間行駛的安全性至關重要,也是提升科技感的利器。

VV7c/VV7s全系標配全LED大燈,前後燈均為全LED。LED大家都不陌生了,就是發光二極體。近年來,大功率LED技術迅速發展,使LED車燈技術不斷成熟。LED燈光亮度高、能耗低、體積小、速度快、壽命長,且除了上述優勢外,LED等還有一個巨大的優勢就是非常方便汽車燈具的造型。LED光源可以通過多顆LED組合形式,多隻反射鏡或者透鏡進行光學設計,從而讓燈具更佳緊湊,還可以實現各種不同的燈光造型。因其點亮速度在微秒級,比傳統車燈快的多(普通燈泡約0.3秒),所以可以實現各種動態燈光效果。其中VV7c/VV7s流水轉向燈就是LED製造的動態燈光效果,相信這種流水轉向燈大家在新款奧迪A4/A6等車型上也見過了(車燈跟著奧迪走,肯定錯不了),效果的確是相當不錯,回頭率很高。

當然,現階段LED車燈的成本還是比較高,但VV7c/VV7s都用上了,對得起「豪華車」這個稱號。上圖吧,這燈光,的確是很有豪華感,因為沒見到實物,打滿分有些說不過去,但是我至少會給90分。

下面說說整車的顯示系統。

整車具有多塊液晶顯示屏幕:儀錶盤、中央液晶屏和後視鏡都是液晶顯示。

全液晶儀錶盤:12.3英寸數字虛擬儀錶盤,可更換主題風格,顯示信息非常多。三種主題風格和三種駕駛模式可以選:主題包括時尚、經典和運動;駕駛模式包括普通模式、經濟模式和運動模式。這些不同主題和模式都可以搭配出不同的配色和儀錶樣式,給駕駛員的視覺效果是非常棒的。

中央液晶屏:9寸中央液晶屏,1280*720的解析度,看電影都沒問題,還支持觸控和按鈕控制。就體驗來說,實際上觸控應該不如按鈕控制更方便,畢竟伸著胳膊去觸控,不會太舒服。不過這裡說一點,那就是如果這個液晶屏做成隱藏式的就更好了,不用的時候可以收起來,使用的時候鑽出來,和奧迪的設計類似。畢竟這麼大的液晶屏,個人覺得在中控台上稍微有些不協調。

後視鏡流媒體:後視鏡也是一塊液晶屏幕,顯示的是車後部攝像頭拍攝到的畫面,此攝像頭在高位剎車燈旁邊。這塊屏幕實用性很強,比普通後視鏡的視野好太多了,大概是普通後視鏡的3倍視野,完全做到車尾無死角。除了這顆攝像頭外,整車共有4顆廣角攝像頭,實現了全景影像顯示。不過據說試裝車的這塊屏幕有亮度不足和反光的毛病,不知道量產車還會不會有此問題。

很多小夥伴覺得液晶屏現在不是到處都是么?多幾塊液晶屏有什麼了不起的,但是實際上,車載的液晶屏幕比日常使用的手機、平板等的液晶屏幕要求要高得多,要兼顧運動抗震、防冷、防熱等各種要求。受液晶本身的物理性質限制,液晶在極冷的條件下會成為真正的晶體,在過熱的條件下又會成為真正的液體或者各向同性物體,無法在電壓的作用下進行物理旋轉,從而降低甚至失去顯示性能,屏幕越大,這種現象越嚴重,這一點大家可能有所體會,就是低溫下的液晶屏幕普遍會有拖尾現象。所以對於車載LCD來說,其成本比普通平板、手機的LCD成本要高的多,在這方面VV7c/VV7s也不計成本的採用了三塊大液晶屏幕,雖然LCD的顯示還有許多其他指標,例如點距、亮度、可視角度、對比度等,我們無法現在確定VV7c/VV7s的表現,但單看已經知道的參數配置,VV7c/VV7s的用料還是非常厚道的。


最後說說主動安全系統。

安全的車不一定豪華,但豪華車必須安全。主動安全指的是能夠避免車禍發生的安全保護裝置,過去的汽車安全設計主要考慮被動安全系統,也就是車禍發生後如何保護駕駛員和成員,在被動安全上,現在的車都不錯了,但是在主動安全上,差別還是很大的。作為定位豪華SUV的VV7c/VV7s,做好被動安全的同時,也必須在主動安全下足功夫。VV7c/VV7s在主動安全方面的配置非常全面,ACC自適應巡航、FCW前碰撞預警、AEB自動剎車系統、LKA車道保持、LDW車道偏離預警、LCA併線輔助、CTA倒車側向警告全有了,可以說是該有的有了,足見VV7c/VV7s對安全性的重視。

對於以上這些系統,ABS、EBD、ESP是它們的基礎,是必不可少的,這三樣系統的功能大家肯定都很了解了,這裡就不多說了。FCW、LDW、LCA、CTA這四個預警系統讓多數情況下容易遇到的變道、併線、倒車等發生危險的幾率大大降低;AEB自動剎車系統可以在遇到障礙物的時候自動施加制動,讓整車的安全性大大提高;ACC和LKA在確保安全性的同時,讓長距離駕駛更加舒適。LKA和LDW通過前風擋玻璃上的攝像頭實現,LCA和CTA通過雷達實現,足見VV7c/VV7s整個車身也是布滿了攝像頭和雷達。唯一遺憾的是自動泊車系統未標配而是作為選裝,如果在加上自動泊車系統,這方面的配置,VV7c/VV7s就滿分了。沒有標配自動泊車系統,VV7c/VV7s也是90分以上,完全對的起豪華SUV的稱號。當然,這裡要提醒一句,這些系統都是輔助,大家在開車的時候一定要認真要專心。

除以上這幾部分外,VV7c/VV7s還有Telematics車聯網和AQS空氣質量自動控制系統,前者可以實現車輛一直在線,這方面廠家提供的資料並不多,估計僅僅能實現一些簡單的網路應用;後者相當於具備了車載空氣凈化器的功能,CADR值為15立方米每小時,還可以自動根據車內外空氣質量選擇內外循環,是非常實用的。

總體來說,WEY首款量產車VV7c/VV7s配置的電子配置和主動安全設置,深得我心。至於這些系統用起來到底怎麼樣,還要靠實踐的檢驗,但是我對它的前景持樂觀態度。


瀉藥~

前不久的上海車展上,長城的 WEY與吉利的 LYNKCO 一起成為了國產汽車的焦點。這兩個品牌是國內汽車廠商再次試圖向中高端市場衝擊的標誌,或許不久後還會有其他廠家效仿這種行為。

說具體的車之前,我想先談一下國內汽車市場近年來的一些變化,在我以前的一些文章里,曾經對2016年自主品牌汽車的銷量進行過盤點,也對其中的明星車型進行了點評。2016年是自主品牌汽車的井噴之年,大量優秀的新車型湧現,並且有著非常驚人的市場表現,其直接結果就是自主品牌汽車的市場佔有率明顯提高,從2012~2013年低谷時的32%左右逐步回升至41%,在所有車系中穩居第一,並且超過了排名第2德系和排名第3日系的總和。而且,這次自主品牌銷量的猛增,跟2010年左右時那種國產車火爆銷售有著本質的不同。2010年時大部分自主品牌的主力車型基本都是低價低質的山寨車型,完全靠低價佔領市場,低劣的產品質量造成了國產車口碑的全面崩壞,以至於引起了2012~2013年自主品牌銷量大幅度下滑的惡果。而2016年自主品牌汽車銷量端的驚艷表現,更主要的是依賴高水準的產品實力。一系列新推出的車型不僅得到了各大汽車媒體的廣泛好評,更是在市場上用實際銷量證明了自己,真正是叫好又叫座。目前的自主車企,並不像幾年前那樣僅僅滿足於在10萬元以下的低價市場窩裡橫,有不少強者都在嘗試主動向上突破,推出售價15萬甚至20萬以上的車型,直接跟主流合資車進行叫板,前面有哈弗的H8、H9,售價直接定在20萬以上,去年年底的傳祺GS8,主力車型也在18~20萬的區間,而且銷量表現相當不錯。在這個市場變化的基礎之上,可以說自主品牌嘗試推出面向中高端的獨立品牌的時機,已經基本成熟了,長城選擇這個時機跳出來放出WEY這個大招,既是對自身品牌影響力的一次提高,也是一次投石問路,無論是對自身後續的車型戰略,還是對於其他國內汽車廠家,都具有參照價值。


說回WEY的首款車VV7C/VV7S,這其實就是同一款車,搭配了不同風格的外形套件。從外形設計上看,VV7明顯是偏向運動的轎跑型SUV,不走尋常路,與哈弗系列中庸的外形風格形成了極大的反差。VV7的外形高度還原了WEY品牌發布時W01概念車的整體設計風格和細節,六邊形的進氣格柵、狹長的頭燈、低矮的側麵線條,溜背式尾部設計,傳遞出強烈的運動氣息。VV7原創度極高的優秀設計,出自長城全球設計總監Pierre Leclercq(皮埃爾·勒克萊爾)之手,他是比利時人,曾在寶馬任職十年,作品有第二代寶馬X5(E70)和第一代寶馬X6(E71),因此在VV7的身上隱約能看到寶馬X系SUV極富動感的造型風格。

VV7定位於一款中型SUV,車身尺寸為4749x1931x1655mm,軸距長達2950mm,這個尺寸在中型SUV中也屬於很大的尺寸了。

VV7的兩個版本,主要是在首尾處的外形套件上有一些區別,其中VV7S的造型相比VV7C更加的激進和運動,尤其是尾部,居然配了四齣排氣管,就問你怕不怕?對於部分喜歡高調的小夥伴們,這次終於可以以能夠承受的價格,體驗到原廠四齣排氣管的魅力了!

說完VV7誇張激進的外觀設計,再來聊聊內飾。VV7的內飾明確的想要傳達出一種豪華、富有質感的信號,設計風格與某豪華品牌車略微有些相像,同樣是懸浮中控大屏,下面布置圓形空調出風口的設計。用料方面,VV7不惜工本的大量採用了皮革、軟性搪塑、金屬拉絲和鋼琴烤漆飾板等多種高檔材料,最終營造出的豪華感也非常的好,不僅在自主品牌中獨樹一幟,在同級合資車中也難逢敵手。在製造豪華氛圍的同時,VV7也沒忘了自己轎跑SUV的身份,一個帶有換擋撥片的平底方向盤,恰到好處的提醒駕駛員,你開的並不是個有著豪華內飾的D級車,而是一個還帶點運動范的大傢伙。略有不足的是,內飾設計和用料還是有些偏中規中矩,如果能像外形一樣,再大膽、再激進一些就更好了,比如方向盤用點Alcantara材料,或者中控面板上的黑色按鈕換成銀白色航空鋁合金材料的等等。

配置方面是自主品牌汽車的強項,VV7全系標配的配置,可以令合資車型黯然失色:全景天窗、LED大燈、電動座椅、無鑰匙進入和一鍵啟動、自動駐車、GPS導航、定速巡航等等一大堆配置都是全系標配,這些東西在很多合資車上可是只有頂配才有的。而VV7的頂配車型,相比最低配僅貴了不到2萬元,多了帶記憶功能的真皮座椅、電動後備箱、infinity音響、併線輔助、車道偏離預警等一些功能,對於有配置需求的人來說還是很划算的。另外,VV7還提供了幾個選裝包,包括泊車輔助、流媒體後視鏡、座椅通風按摩等,有需求的可以進行選裝。

WEY品牌是獨立運營,將單獨建設銷售店面,並不在哈弗4S店進行銷售,因此目前還沒辦法接觸實車,動態部分表現如何,無法評價,暫且從參數上簡單說說。

VV7的發動機是長城自主研發的GW4C20 2.0T直噴渦輪增壓發動機,這台發動機廣泛使用在哈弗品牌旗下H6COUPE,H7,H8,H9等多款SUV車型上,而VV7上裝配的這台則是高功率調教版本,最大輸出功率達234馬力(172kw)@5500rpm,最大扭矩360NM@2200-4000,動力參數在自主品牌當中目前是最高的,而與合資車型豐田漢蘭達和福特銳界相比,三者排量同為2.0升,漢蘭達最大功率220馬力,最大扭矩350NM,銳界最大功率245馬力,最大扭矩350NM,VV7的發動機功率高於漢蘭達而低於銳界,扭矩方面則高出兩者10NM。單從發動機動力參數上看,VV7完全有能力與合資對手一較高下,而且VV7與銳界一樣能夠使用92號汽油,而漢蘭達只能使用95號及以上標號的汽油,VV7的燃油適應性更好。

傳動系統方面,VV7裝備了一台代號為7DCT450的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這台變速器出自長城自己的變速箱工廠,使用了來自博格華納的濕式雙離合模塊,最大承受扭矩為450NM。長城宣稱這台變速器能夠避免乾式雙離合的可靠性問題,但實際可靠性表現,還有待實際檢驗。至於這台變速箱與發動機具體的匹配程度如何、是否存在雙離合低速換擋頓挫的通病,還得等接觸實車之後,才能體驗和進一步判斷。

底盤方面,VV7採用了這級別車非常常見的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獨立懸架系統,從媒體報道上看,VV7的底盤還是偏向舒適調教的,並沒有外形看上去那麼運動。具體的感受,等以後有機會接觸實車了,再進行補充吧。由於目前VV7全系僅提供了前驅車型,後懸掛處並沒有出現傳動軸和差速器,不知長城未來是否有推出四驅車型的打算。

最後上個初步結論,畢竟沒接觸實車,結論都是基於現有公開資料做出的,可能不夠準確:VV7主要的賣點在於個性突出的運動轎跑外形、豪華氛圍十足的內飾、高到逆天的舒適性安全性配置以及最重要的——僅有16.78萬至18.88萬的售價,性價比極其突出,而其動力總成和底盤調教,則並不像外形看上去那麼的激進和運動,反倒是走的舒適路線,動力夠用,底盤舒適,與激進的外形形成了強烈反差,個性顯得有些分裂。


VV7的潛在消費者,很可能是一些追求個性、喜歡運動風格、預算又比較有限的年輕消費者,他們可能更追求那種運動范的感覺,至於實際動力是不是很炸裂,在有限的預算面前,只能做出一些讓步了,不過結合VV7的售價,它的動力還是能夠接受,畢竟價格比合資對手便宜了近10萬元。對於這類消費者,VV7應該是完美的契合了他們的需求。


之前我在另一個話題下從品牌營銷角度分析了一下WEY,下面是我之前的回答:

16.78-18.88 萬元,WEY 首款量產 SUV 的價格有競爭力嗎?六個配置車型哪款更值得買?

沒有細講VV7的產品力,主要是因為那時候我沒怎麼接觸實車,媒體文章會更有參考價值。最近聽聞部分哈弗4S店裡已經有了WEY的店中店,還有試駕車,我就過去簡單體驗了一下。以下說說我實際接觸的感受,包括靜態和動態,照片是手機拍的,比較渣,湊合看看就好。
首先是外觀:

這裡補充一句,這是一家上海的經銷商,照片里入鏡的哥們兒我聽他說是從溫州趕來看車的,因為當地都沒有試駕車,聽說上海有,就特意跑過來,看來是只差體驗感受了。

店裡剛好放著一台VV7c和一台VV7s,仔細看了下,兩款車都是中配,也就是超豪型,其實外觀上基本只有從輪轂樣式和尺寸分辨頂配和其他配置的區別,因為頂配(旗艦型)用的是21英寸的輪圈,低配和中配用的是20英寸。其他的外觀部分就很難分辨高中低了,基本沒區別,全系都是一樣的全LED大燈,下格柵中間也都有ACC的雷達,全景天窗也都有。細節方面,無鑰匙進入、前後駐車雷達、後排隱私玻璃、車頂行李架……這些你能想到的所有能從外觀看出細微區別的地方,VV7全系都是標配。可以說VV7的丐版也一點都不丐。

VV7c和VV7s中低配車型的輪圈:

展廳里,兩台VV7的每個輪圈中央的logo都是正的,當然這可能已經是一個很多經銷商都需要考核的細節,但也可以看出WEY從一些經銷商管理層面就開始跟豪華品牌看齊。

VV7c和VV7s之間的區別主要是外觀部分,前後不同風格的保險杠、不同樣式的輪轂、不同樣式的排氣管、然後車身格柵和飾條VV7c用了亞光銀,VV7s用了高亮黑。很顯然,VV7c主要想走優雅路線,VV7s則更注重運動氣息。兩個版本的玩法,寶馬和賓士都玩得很溜,WEY也借鑒了這一點,至於你喜歡c還是s,喜好因人而異,但考慮到s其實整體定價高於c,所以可以看出WEY有意將s定位更高一些,就跟寶馬m運動套件版比普通版貴一些一樣,而從配置上來說,除了上面提到的套件區別,高中低配的VV7s比VV7c都多出了360度全景影像,另外,頂配的VV7s獨有的感應尾門,從定價上看,似乎價值1000元。

然後簡單看看內飾:

先不管內飾設計元素是不是集大成者,反正整體感覺挺協調,用料和做工也都算細緻。

全系標配的全液晶儀錶,確實要在豪華品牌的中高配車型上才會見到。

方向盤也是全系標配有多功能按鍵、真皮包覆、換擋撥片。造型也比較運動,唯一沒看明白的是打孔的部位反而不是手會經常握住的部位。

內飾材料:

中控台都用了較軟的搪塑工藝,當然了,對於豪華定位來說,這是最基本的。

前後車門內飾從上面的搪塑到下面面板和扶手的皮質包覆,手能觸碰到的地方都是軟的,特地強調一下後門,因為有些主流合資車上面,前後門的材質有區別,以此來節約成本。

操作手感:

圓筒形的空調出風口也是賓士的最愛,VV7通過外圈的旋轉來控制風量大小,手感也還不錯。

習慣去通過車內旋鈕來感受豪華,奧迪就喜歡用旋鈕的手感、阻尼、聲音來塑造豪華感,VV7的這個多媒體操作主旋鈕手感還可以。

換擋桿:

VV7換擋桿造型相對來說比較保守了,純機械式,採用7速雙離合,因為看到全新H6上都使用了電子檔桿,相信未來VV7改款會做點文章。

座椅及空間:

整體包裹感不錯,軟硬也適中,中低配用的模擬皮,頂配是真皮,質感來說,仿皮的也不錯了,只不過中低配是六向電動調節,頂配是八向帶記憶,副駕是全系標配的四向電動調節。全系都標配了前排座椅加熱,對北方的消費者來說照顧的比較周到,畢竟是北方的車企,南方的消費者倒是沒啥感覺。

我身高接近180,前排駕駛座調整到比較舒適的情況下,後排依然可以二郎腿,當然了,VV7有2950的軸距,這點表現是應該的。

全系標配全景天窗已經說過了,對SUV來說,沒有這個配置很可能會讓消費者最後轉移目標,VV7顯然明白這一點。

一個吐槽:

可能是為了外觀造型妥協,後車窗的可視範圍和跑車差不多,這是從後排角度拍的,如果從前排駕駛座後視鏡里看,真的有些窄。當然其實很多人開車根本不用內後視鏡,不過幸好,中高配的VV7都配備了流媒體內後視鏡。

這個配置之前在凱迪拉克上有看到介紹,優勢顯而易見,不過也不是完美無缺,一方面,這不是純粹的光學反射,並採用了廣角,那距離感可能需要適應,還有就是在陽光強烈的環境下可能會有反光情況,影響效果。

再補充一些看到的細節:

VV7車門下緣採用了完全包覆式,這樣上下車完全不用擔心蹭臟褲子。

車內氛圍燈(三色可調)、車門邊緣警示燈有光源,而不是反光燈。

很容易營造豪華感的發動機艙蓋板,最早是雷克薩斯等品牌商出現的。

VV7s上貨真價實的雙邊四齣排氣,據銷售說,兩種排氣管的聲音有些不一樣,因為我只試駕了VV7c,是否有區別就無法驗證了。

前排和前風擋玻璃都是用了夾層的隔音玻璃,對提升車內隔音效果有一定功勞,可惜的是後排沒有,作為補充,後排玻璃採用私密玻璃。

簡單說說試駕感受:

體驗的是VV7c旗艦版,可惜試乘試駕的路線不長,路況也不算很空曠,所以不算體驗全面,簡單說說一些感受吧。
首先是隔音,VV7確實達到了較好的水平,畢竟靜音性是豪華感重要指標之一。動力方面,因為沒能深踩油門,所以動力儲備不敢說,但油門反應比較直接,和變速箱匹配也不錯,2.0T發動機平順性也不錯。這車有駕駛模式選擇,運動、節能、普通。節能模式下,油門會遲鈍一些,尤其是較深踩下油門時,提速反應也不明顯,轉速不會被拉高太多,保證了經濟性。而運動模式下,7DCT變速箱首先就主動降了檔,轉速也較高,由於道路較堵,我還是切換為了普通模式,基本適應城市道路。變速箱在低速行駛過程中換擋頓挫也不明顯,如果你想考驗這款雙離合變速箱的實力,可能要更長時間駕駛。
還有就是行駛品質,底盤整體調校還是偏向舒適,這也符合大部分買SUV的消費者的訴求,懸掛在過坎和顛簸路面的過濾性還不錯,雖然用了21英寸大輪圈,但車內舒適性還是得到了保留。
VV7配備了很多主動安全配置,主要體驗了一下ACC和車道偏離提醒,基本都達到了較好的效果。唯一要吐槽的是轉向燈開啟時的滴答聲,雖然從音調上能看出WEY想製造出一種豪華質感的聲音,但分貝稍微大了一些,讓人不會願意經常開啟,希望後期可以修改一下。
因為主要是從主觀去體驗了一下實車,所以沒有看到和體驗到的就不一一列舉了,比如很多的科技配置、豪華配置,這個都可以去看看配置表,反正VV7這款車全系標配的配置已經不低,但考慮到頂配也就貴了不到兩萬,所以頂配也是很值得選擇的,這是其他車型中少見的情況。
最後談談經銷商網路,目前,WEY是以店中店的形式掛在部分哈弗店內,而WEY的獨立經銷商門店已經在建設中,據悉,上海將有兩家WEY的經銷商店,屆時,哈弗店內也不會放WEY。所以可以看出,WEY也是希望可以完全獨立化運作,接待我的銷售顧問未來也會去專營店工作,現在雖然在哈弗店內,但只接待WEY的客戶。還聽到一個消息,跟WEY沒多大關係,那就是哈弗的紅藍標,未來也將獨立開店。

最後的最後,還是那句話,車好不好,可以去店裡看,上海車展前,就算媒體的試駕車都只是試裝車,現在經銷商內的展車和試駕車都是量產版本,直接去體驗一下,你會有更直觀的感受,個人覺得,VV7是一款值得購買的車型。


參加了本城經銷商的試駕會,跑過來說兩句。

主要看了VV7S,很明顯,我只是想看看這車到底做到何種程度了,所以單單從車入手,談談感受。


內外觀感

(競品居然找來CR-V和森林人)

毫無疑問,VV7的設計取向是 歐系風格的運動豪華型SUV,起碼這是魏派想要的,至於夠不夠格,且看下文。

類似定位的車型還有捷豹F-PACE,BMW X4 X6等等。比起這些前輩,VV7在外形設計上,不得不承認已經不落下風。完成度很高,細節處理的也沒有大的失誤。

(僅作設計上對比)

VV7前臉的布局和比例幾乎和F-PACE一樣,但不太會給人借鑒的感覺,因為細節的處理手法不同。

全LED的大燈,沒毛病。

不知道保定總督府門前的旗杆長什麼樣,這標誌大概是近幾年國內新品牌中設計最出色的之一。

頂部收窄創造成寬大的肩膀,以犧牲內部空間為外觀服務,多見於豪華取向的車。

尾燈與大燈及標緻呼應,有三條明顯突起。

四齣排氣質感不差, 非常運動,看上去很唬人。

長城太懂大家想要什麼,關門聲非常結實,手感也好,特別是後門。

內飾用了大面積軟材料,設計上無疑有奧迪的影子。VV7S用了下方切平的方向盤,但實際上並不好用。

遮陽板能伸長一節,小成本大作用。

Infinity音響,只有頂配有,長城H8也上過,個人感覺是,這個價位的車,即便配了名牌音響,也不要做太高期望。

頂配還有完整的主動安全系統,這些東西對我而言完全是無意義的,不知道這些配置普遍使用率

有多高?

配置太多,按下不表。


跑起來怎麼樣?

經銷商用樁桶擺出一個不大的試車場地,U形彎、繞樁、麋鹿測試、顛簸路面基本都齊了。

但是問題來了,負責試駕的老哥完全不懂駕駛,入彎不減速,完全沒有走線意識。

眼看著要撞才踩剎車,猛打方向。結果是過彎速度明明很慢的情況下,車輪就突破極限,車就華麗麗的推頭滑了出去。然後ESP就介入救車了。引來圍觀大叔大媽的一陣痛批,這是在搞莫斯啊!?


1.雖然發動機輸出功率達到172kw,但是實際感覺遠沒那麼強大。加速情況下,等待渦輪起正壓的過程不太好受。

2.長城自製的7速雙離合,激烈駕駛下,換擋慢,也不夠聰明。日常若是很溫柔的開,大部分人應該不會表示不滿。

3.低速下懸掛側向支撐力不錯,車身姿態還算可控。(條件限制,不能測接近極限狀態下表現)

4.下方切平的方向盤沒有搭配上快手的轉向比例,方向盤打滿3圈多,實際體驗感覺換圓的會更好。


簡單來說,VV7給我的感覺是在所以看得見摸得著的地方,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準,無論是設計、用料、還是做工。畢竟那麼多老外的高薪不是白給額。 但是作為車的本質,駕駛與機械層面,魏派還有很長的路得走。


個人主觀感受,不值得買。
這破車跟雷克薩斯Es一樣,當初我想換車,不知中了知乎誰的邪,說什麼雷克薩斯腳踢奧迪,拳打寶馬,於是跑去雷克薩斯店裡試駕,這加速,真是酸爽,百米估計十秒朝上,底盤感覺像十幾二十萬車的水平,除了殼子和內飾,三大件簡直就是所謂豪華車之恥。
我最討厭某些自詡豪華的車,三大件卻用落後的技術,基本不見更新,弄個樣子貨來忽悠人了。
雷克薩斯絕大多數車型如此,這個長城升級版也是如此。
所以,我買了百米加速5.6秒的凱迪拉克Ct6,這隔音,這加速,還有這柔韌的底盤..感覺跟那雷克薩斯Es以及另外兩款雷克薩斯的Suv相比,三大件直接秒殺。
話又說回來,這知乎,我想買個好車的時候,知乎一面倒的說雷克薩斯好,動力不足但買菜夠了,底盤散了點可買菜夠了,隔音渣一點,但買菜夠了。
可....可....可.....為什麼高級長城出了一款和Es一樣理念的所謂「豪華」車,價格十幾萬起,還是SUV,怎麼.....所有人就突然不買菜了呢,莫非知乎汽車俠們流行開十幾萬的SUV去賽跑,開四十萬朝上的雷克薩斯買菜?
其實吧,車這東西,各有所好,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受眾,愛雷克薩斯的買菜車,其實也無可厚非,因為每一個買車人,都有自己的需求。
可是....汽車俠們,評價一個新車前,能不能先試一試,再下定論。就比如我試過了Es,我覺得不適合自己,我選擇了用錢投票,但也極少說雷克薩斯的車多爛。
怎麼一款剛上市的新車,一輛SUV,和雷克薩斯Es等車型走的相同的路線,加速比Es這轎車還快一丁點,油耗雖高,價錢卻是Es的一半,而且還是大塊頭的SUV,怎麼一下子,就開始口誅筆伐了呢?
莫非在這裡,只有鄙視和傲慢才會帶來優越感?
光怪陸離的世界啊!


普通品牌汽車都造不好,居然還來豪華品牌,你是逗我嗎?

沒這個本事就別招惹那麼大的帽子。分分鐘讓你破產。

吉利都是收購沃爾沃才敢弄豪華品牌的,我問問長城有什麼技術?

哈佛H9賣出去沒有?


然而所謂的高端豪華品牌賣的還沒自家哈弗貴。。。 那麼開這個子品牌意義何在?還不如老老實實掛個哈弗標了


不要誇wey,否則你會被噴是水軍。
不要買suv,否則你會被噴裝逼。
知乎的氛圍連貼吧都不如。


這車之前各種評測都出來了,質感好,造型帥,用料足這些都是優點,各大評測也基本上都是說很好!但是,作為一部豪華品牌,運動定位的車。動力卻實在不行,這點普遍也沒啥人說。2.0T,百公里加速10秒多。。。。雖然很多人說加速情況要看車重,我剛剛看了新GL8的加速,也是2.0T,也是快兩噸了,人家5米車長的MPV,百公里加速都8秒多。。。。你這運動豪華SUV沒有。。。說不過去吧


謝邀。

2017上海車展過去了這麼久。再回頭,別有番趣味。

很多朋友說,17年上海車展是自主品牌大爆發的一年。然而我覺得,2017年上海車展,不僅是自主品牌大爆發的一年,更是很多品牌達到分水嶺的一年。

今年上海車展,我是帶著妹子一起逛的。妹子對於車算是既不懂且無興趣,教了她很久現在終於能認出86,smart,mini等少有的幾輛車,原因是這幾個傢伙造型比較有特色。

攤手。

我能怎麼辦,我也很絕望啊。

所以,帶著妹子從1館逛到7館,到了豪車館,一看隊伍很長,妹子也累了,直接就撤出吃日料去了。

於是,2017上海車展於我,在其中度過的時間不長,吐槽的不多,留下的印象也不深。

其中,上汽MG的概念小跑車,吉利Lynk@Co的01和長城WEY的VV7是少有的幾個逛完還能記住的亮點車型。

聊WEY VV7之前,要從2017年上海車展這另兩個讓人「眼前一亮」的展車說起:

【上汽MG E-motion】:

上汽自主品牌榮威和MG近一年來的產品表現,知乎老司機們應該都看在眼裡。王曉秋總上任後,大刀闊斧地對上汽內部員工進行調整,重視品質,重視造型,重視科技。我記得那段時間,每周五下班前HR都會發一封公司內崗位調整通告郵件,人員名單常常長到郵箱一頁都顯示不完,而且這種狀態持續了好久,特嚇人。帶來的結果就是,從16年榮威RX5上市起,上汽榮威和MG的新車產品力驚人。

而上汽MG作為運動基因深入骨子裡的英倫品牌,近些年交的答卷大概只能算勉強及格吧。不知道公司高層能否有勇氣真的恢復MG的運動精神。

如果MG真的出了小跑車,我一定會買一台,當然前提是我買得起。


【Lynkco 01】:

吉利李書福幸福地收購了沃爾沃,可無奈沃爾沃作為末流豪華品牌,被福特爸爸壓榨了這麼久,唯一的剩下的亮點是「安全」。安全的意思是,沃爾沃除了車身結實以外,基本已經沒什麼技術實力了。豪華品牌大肆宣傳車身主被動安全,等效於前幾年自主品牌瘋狂堆疊車內配置的思路。

現如今,吉利用沃爾沃老S40的平台,拓展出Lynkco這幾款車。作為上一代的老平台,技術實力自然沒有任何優勢,吉利可以突破的,大概就是這類似於日產JUKE一樣的奇葩前臉造型了吧。大概在吉利的理解里,90後=奇葩吧,笑而不語。

作為一個奔三的90後,我個人是無法接受lynkco的造型的,也許這個造型是00後喜歡的風格?為了不同而不同,管他美不美?可是00後有錢買這個車么?


【長城WEY VV7】:

車展逛了一圈,手一直被妹子拉著,基本沒拍什麼照片。只能從某車之家上找了VV7的照片,左邊白色的是VV7s,右邊紅色的車是VV7c。

說老實話,我以前一直吐槽長城的造型,但這一次,光從上面這倆照片來說,WEY是被某車之家黑了。

先不論WEY這種極簡風格造型是否符合消費者的審美,只從實車觀感來說,車展上的VV7比某車之家拍出來的效果,要好太多了……

17年上海車展上所有的車中,我應該是在VV7這兒停留最久了。

排隊坐進駕駛座不久,副駕駛就進來了個大叔,40歲上下年紀。他進來就問我覺得這車咋樣,說他還真想買。於是我倆坐在車裡開始仔細觀察內飾,閑扯了至少10分鐘,原本在車門外排隊等著體驗的一個年輕小哥都無奈走開了哈哈。

方向盤大小蠻合適,造型還可以,握起來手感沒什麼抱怨。中控換擋區域的造型,看起來很高檔,可是,這大面積的鋼琴烤漆表面,開個一周之後,大概就全都是指紋了吧。座椅填充挺厚實,左右包裹也不錯,合格。

想想這車的指導價,16.78到18.88,再想想這車的動力,2.0T發動機最大功率234馬力,最大扭矩360Nm,配合7速濕式雙離合,不算領先,也不拖後腿。估計實際日常用起來,油耗也能接受。

說老實話,這價格,18萬夠買老款途觀的1.8T,動力要弱得多,配置就更沒法比了,造型嘛,老途觀你還沒看夠么?

這WEY VV7確實很長城。

一如長城這些年的路線:造型不會很驚艷,但也沒什麼短板;動力不會很強(以前甚至很弱),買菜也夠用了;油耗不會很低,反正最近油價低;配置很豐富,內飾很厚道,空間足夠大;

老百姓買菜時需要的東西,WEY都有了。你要說再17萬上下的車型里挑選,VV7絕對不會是產生腦殘粉的車,如我乎的本田。但坐在車裡,你會真覺得這車真的值這價錢。大概這就是長城集團一直佔據SUV銷量榜頂端的原因之一吧。

【感嘆】:最近努力向更高價位拓展的幾個品牌:上汽MG的E-MOTION和榮威的VISION-E一重一輕兩個概念車,展示了面向未來的純電方向,以新技術,新角度嘗試突破;吉利用上一代的沃爾沃平台,換殼降價銷售,試圖以另類造型吸引吉利認為的「90後都市新白領」,當然造型也是吉利認為的年輕審美,呵呵噠;而長城則在自家現有產品的基礎上,升級配置,同時外觀造型嘗試極簡風格,我倒是覺得看起來比Lynkco要順眼得多,某種意義上也更「紮實」。

說完WEY,突然還想說說JEEP吉普。

在本屆車展上,我唯一駐足拍照的品牌就是JEEP。不是因為JEEP的車有多兩眼,而是因為JEEP的男車模們;

JEEP,專業SUV製造者。

大概,按照JEEP這屆車展挑選車模的定義,應該改成:

JEEP,專業基佬製造者吧。

大概JEEP覺得中國這樣的男人才會開JEEP?也是有點醉醉噠,JEEP你這是怎麼了。。。

JEEP這樣的表現,在合資車企里並不唯一。5年後回想本屆車展的表現,大概那幾個不那麼強勢的合資汽車品牌,已經顯露出不可逆轉的衰弱跡象了吧。

全球車市的未來,定會屬於中國品牌。

而JEEP,在美國的地位,大概就是長城目前在國內追求的吧。

所以,長城也好,廣汽也好,上汽也好,在互相擠兌揶揄的同時,慢慢已有擠掉合資品牌的氣勢了。

以上。


這車的豪華體現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比如廠家的油耗做假,比如轉彎沒有側傾,然後就可能會失控!


謝邀。


WEY有哪些野心?

1、尺寸壓制。


途觀這輛車我想大家都知道,只要貼上了大眾標,不管什麼車都有人買,這個絲綢之路版雖然聽起來像是新款,但對於途觀粉絲多多少少有些失望,絲綢之路版並不是全新途觀L,而是在現款途觀基礎上新增的車型,外形基本與老款途觀保持一致。1.4T的19.98萬元車型畢竟已經快8年的歷史了,很難說絲綢之路版不是為了清理庫存。反觀這個長城WEY VV7,長城自己的新品牌,定位高於哈弗,主銷車型的終端售價也比途觀要便宜了一些。把這兩款產品拿來比較,不知道題主是不是故意的,確實會有些摸不著頭腦,不過兩款產品既然有價格交差的區間,一個是國產豪華品牌新貴,另一個已經處於產品周期末尾,但現實情況是,如果你手中攥著20萬元左右的預算想要購買一台SUV車型,是選擇一輛國產豪華品牌還是踏踏實實選擇一輛已經被市場認可,技術成熟品質可靠的合資產品,我相信在這道選擇題面前還是會有不少人猶豫不決。

2、產品調性上探

中國汽車行業在這個領域的先行者觀致最先做了這種嘗試,提出了這個問題「汽車行業還需要一個新品牌嗎?」

應該是從觀致開始,開啟了大肆聘用合資與外資高管和技術人員,正向研發,直接定位中高端品牌的思路。

做了同樣事情的還有一眾自主品牌,比如江淮以及奇瑞等等,但是都作為前浪死在了沙灘上。

經過多年的沉澱,長城魏建軍的對這種現象的看法則十分的接地氣:"自主品牌沖高過早的話可能會導致準備不充分,對技術、定位、品牌建設的方法都理解不透徹,做法比較衝動,而現在,根據十年多的發展,我們對這些方面的理解很深入了。" 


"WEY品牌定位是豪華、輕奢,並不是奢侈的高端品牌。外資品牌在SUV上沒有10萬-15萬的價位,給消費者也不是遙不可及的感覺,它的定位就是主銷產品在15萬-20萬元,這是佔據了合資品牌中主流產品的價位段,但是我們產品做工配置真的是和高端產品沒有什麼太大差距,包括動力性能,但是它賣的價位非常低廉,能給顧客帶來驚喜。" 

  (全部被罩蓋遮住的發動機艙)

就像其他朋友實車感受的那樣,看到很多合資產品影子的內飾。總體來說符合輕奢的定位。

3、全洋班的腔調,以及死磕的心。

哈弗與WEY首頁的調性區別

「WEY品牌」的首任CEO為Jens
Steingr?ber ,也就是嚴思,奧迪董事。曾在奧迪汽車公司服務長達30年,先後在奧迪汽車公司的生產部、銷售部國際銷售部等多個部門擔任要職,負責多款全新奧迪車型的項目開發與上市工作。

WEY的造型總監——也是大家都提過的,皮埃爾·勒克萊克,前寶馬設計總監

負責雙離合變速箱的格哈德?亨寧,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傳動模塊項目執行總工,曾分別作為大眾和賓士自動變速器研發團隊掌門人。

負責整車安全性能的亞歷山大? 提貝里奧 任其SUV汽車安全技術專家,曾效力於通用、大眾、賓士和福特,領導過多個綜合性國際項目

負責NVH的艾倫?克雷頓任長城汽車技術中心NVH性能開發部專家。曾在福特干過15年的NVH工作。

彷彿為了彌補H8/H9當年開發工作屢遭質疑的情況,這些外方專家在WEY的首頁大大方方的放了出來。作為汽車的賣點予以宣傳。見http://www.wey.com/news3.html

按照採訪所說,長城現在副總級別的外籍人員有6名,外籍專家三百多人,總共有來自二三十個國家的人。

大家也可以注意到,主要外方專家以及高管的入職時間,恰恰是H8/H9倍受市場質疑的2013、2014年。可以想見當時長城是憋了一股氣要提升研發的實力。而外方人員的引入,又是對整車幾個關鍵性能方面研發與驗證能力的提升。

在最後的採訪中,魏建軍提到:「把自己姓都堵上,只能成功!」


與自己和解。

魏總一直是個較真的人。

他的每次發言都語出驚人,「打敗外資品牌」「戰勝競爭對手」「讓中國的SUV崛起」。種種說法,彷彿他每一次都在豪賭一場戰役,都有種軍旅跟鐵血氣質。

1990年,當魏建軍承包下位於保定城南的南大園鄉長城汽車廠時,企業只有60多名員工,且負債纍纍。在長城汽車的早期生死存亡的階段,的確應該這樣,如果領導的意志不夠強硬,企業內部就會不斷的自我質疑,最終導致戰略的模糊和企業走向的不明。

我們看到之前長城的營銷調性,也像是魏的為人一樣,心直口快。當新車出現問題,長城的回答就是整改不好,無限期推遲上市。當自媒體反饋車輛的問題時,與其他公司砸水軍不同的是長城反而從公司層面發布公告虛心接受。

而我和一些做零部件的供應商曾經交流過,某些非歐美系主機廠,為了提前將車型上市,重要認可試驗不做完都可以商品化投放,就是為了趕上一波營銷的時間節點。

耿直是長城營銷的一種特質,這種過分耿直的態度當然也有它的反面效應,不投放廣告,不搞過多的營銷和傳播。而一旦出現任何問題,牆倒眾人推,從貼吧到各路媒體,就會將問題聚焦到長城身上。


時代變了。在經歷過哈弗品牌上探的艱難時刻之後,從管理者層面,魏總好像變得更加的圓潤了。

 以往總是面對媒體表達直接的他這次也拍起了硬照,用他的話說,叫賭上自己的姓來做營銷。

 當初和海龜拍桌子的他現在也能承認差距了「我們需要什麼樣的人就聘請過來——這幫人的眼界比我們寬多了」

這並不是和世界和解,而是向自己和解。


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對wey有了新的認識:
1.就目前vv7的水平來看,撐不起豪華二字,定價也還是很務實。
2.不談豪華,vv7的目標人群很窄。配置固然高,內外飾固然漂亮,有沒有擊中消費者的g點?不好說。
3.銷量的話,我不認為vv7能大賣,3-5k了不得了。vv5定價合適,可能有8-10k的量。


推薦閱讀:

逍客和ix35怎麼選?
同價位買奇駿還是科雷傲?
斯巴魯最大的SUV來了,車長5米值得等待嗎?
漢蘭達跟斯巴魯森林人哪個好?
吉利遠景SUV,這車怎麼樣?

TAG:汽車 | SUV | 汽車設計 | 長城汽車品牌 | 汽車導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