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港澳台居民跟大陸居民深度交流後對大陸的看法有所改變嗎?
我從未去過大陸,但已在對岸網站遊蕩了四、五年,從豆瓣到微博到知乎。拜我們封閉的媒體和有意無意對大陸視而不見社會所賜,我來之前與自己認識之後的海峽對岸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剛開始過來的原因是影視與文學,覺得這邊人才濟濟受益良多,接著開始關注對岸的生活、以及大家面對問題的想法和做法,才了解原先對你們的刻板印象有多深。這裡有著太多太多自由且深刻的靈魂,發自內心關心這個國家社會未來的發展,所謂的洗腦,僵化的思想,我倒也想送回給我這邊自己的同胞。
我真的很幸運,在這裡遇見好幾位願意與我深入交流的朋友,引導我了解那一段我們不曾碰觸的歷史,了解其中的痛苦和驕傲,以及你們最後的選擇。所以我現在頗能理解並尊重對岸的體制,也相信為人民謀福利,並沒有絕對的、單一的方法,而且更令我動容的是,這個國家裡還有好多人,即使情況有時艱難,也堅持著自己的信念,全心讓這個國家越來越好,更符合人民的期待。
所以,就題主的問題,我覺得與大陸人民深度交流後,對我自己而言,確實徹底改變了我原先對大陸的所有看法。
作為香港愛國政治陳營成員,智庫成員,我想我有一定話語權
簡單地說,香港沒有苦難抗日,反國民黨法西斯,為建國而流血的歷史經驗。香港抗日和日治的歷程,談不上非常慘烈;英殖時代,抗日的主角被塑造成駐港英,加軍隊;憋黨東江縱隊,雖有戰跡,但主要作戰還是以廣東為主體。反正就是,首先一個主子來了,然後另一個主子打贏原來的主子,殺了些人,但是統治方面不比原來的主子惡劣多少;然後舊主子又回來,香港「重光」了。
香港人不管愛不愛國,其實都對國家二字,沒有多少深刻,根本,現代的認知。他們也許很有國際視野,國際經驗,但同時立足於中國立場的,少之又少。
故此,所謂的愛國陳營,分做三種
一,消費式愛國,中國強大了,有錢了,說自己是中國人,人家不再欺負不再白眼。
現代中國大部分時候,談不上強大,談不上輝煌,可是我們愛國,為的是祖國偉大,而不是強大,為的是祖國的苦難,而不是輝煌。可是,不少香港愛國愛港的思想,是相反的。這是認主子的心態。
二,葉公好龍式愛國,中國什麼都好,都在進步,香港越來越壞。
容我說清楚,一些香港人反華,並非大家以為那樣,因為中國強大,自己衰落,而是因為社會矛盾尖銳,從而找靶子;所以信奉反對派宣傳的人,靶子是中國,而那些反感反對派,但又一樣感到社會矛盾無處發洩或矛盾威脅到自己的人,就反過來構築一個想像中的中國,樣樣都比西方強,反對派顫抖吧。你跟他們理中客討論中國問題,他們立馬把你打成黃絲港獨。他們又能在大陸找到搖旗吶喊的網民,收粉絲,樂此不疲。
三,投機式愛國。很多愛國團體是這樣。花錢請人來遊行,然後對著記者,說自己來幹嘛?來反中央。最近撐警的團體罵洋法官,有人用的字眼竟是「狗品支那官」。那位陳淨心,以前在 愛護香港力量 群組中,當我提議遊行舉國旗,她卻立馬獨斷反對,原因是怕給「染紅」,和愛國址上關係。現在呢?
第一種心理,要是知道中國還不強大,遠遠還未騰飛,也許會失望;但是只有一點點,因為他們本來就是消費,只要國家對外還能撐住場面,內里的問題,他才不管,又不用他付出成本。何況,這些人要麼都是富二代,官二代,所謂年青才俊,本來就與我們不是一個世界的
第二種,他們自會把所有觀點分為愛國或公知黃絲,所以什麼都聽不進去。所有反對的意見,只會強化他們的戰鬥意志。
第三種,跟第一種一樣,中國真實的國情,和我有什麼關係?我愛國,跟國家有什麼關係?我下自己的一盤大棋而已。
所以,一開始就很「愛國」的那些香港網民,大體離不開這三種,沒治;不太愛國的人,反而沒有預設的心理期望,他們要麼不愛國,要麼刮目相看更真心。
反正,歷史經驗是一切。沒有歷史經驗,一切都是虛的,異化的。20170429更新,本文修稿後投稿於此
http://mp.weixin.qq.com/s/bIBxqlSJsXz_Ag4h1tDr1A
----------------------------------------------我是台灣人,為了追一位妹子開始使用微信,開始第一步跟大陸的交流,跟她的聊天我知道台灣人是許多大陸人眼裡的上賓,可台灣人卻總是小瞧大陸人。
大陸認為我們是一家人,但好多台灣人總覺得「假惺惺自作多情,我們是不同的」,妹子說過「我們都當你們是同胞,可你們老是罵大陸」。
台灣人做錯好多,從來沒人有理由對自己好,有一群人願意接納、包容即便身處不同的兩地,也應該能坐下好好聊聊吧?就這樣罵人不對吧?總說小島2300萬人素質優於13億人的,我可真看不出來。
中秋假期我上大陸找她,去之前我心裡想的依舊是那句「台灣人大陸人是不一樣的」;但也僅僅一天,我改觀了我們那裡不一樣了?有人懂規矩有的人不懂、有人懂禮貌有人沒禮貌,台灣以前也是這樣路上能看見的好壞也是一半一半,現在台灣人有規矩有禮貌,為什麼台灣沒什麼人相信大陸會更好?
我和她的朋友一同聊天、吃飯,我們一樣都在煩惱,煩惱明天的晚餐,想著那時候買房,盼著破萬的薪資;不論自己懷抱的是什麼樣的政治立場,「我們都是為生活打拚的小市民」,政治說白了離我們好遠。
台灣人常說民主好,人人都能投票決定臺灣未來,可是真的每個百姓都知道那條是臺灣該走的路嗎?投了一票真的看見更好的未來嗎?還是選擇相信政客的謊言?
我和她連同中秋假期一同結束,妳要麵包我只有愛情,撇開愛情我們都只是為現實煩惱的小市民,生活中大陸人、台灣人沒有什麼區別。
過了一陣子,我在臉書加了一位北京的大哥,過去我和妹子聊天沒有聊過政治、產業,認識大哥才開始聊這些,實話說一開始我只當他吹牛的。
他說淮河以北都有暖氣(部分地區沒有)、大陸高鐵自產、每個省市都有機場、用二十年高鐵通歐洲、打了好多北斗衛星上去,說實在這些資訊以前我幾乎不曾接觸,但網上搜後才知道這些都是真的,還在更進一步的拓展。
閒聊之餘他調侃的說「二十年臺灣都做了些什麼?不會都只是立法院、國會吵架、打架吧?」我真不知道要怎麼回答,但也只能摸摸鼻子認了。
這位大哥後來向我推薦知乎,他說裡面各種問題都有,起初我半信半疑可下載後對比同性質論壇發現「ptt 真是弱爆了。」
因為知乎我在上頭認識幾位朋友,起初聊天都以為他們全是社會人士,後來加了微信才知道我們都是90後的,一樣都是90後臺灣人卻不見得對兩岸有如此清晰的價值觀,更不懂國際各國的大小事。
太陽花學運那時,我還在學校一位教授感嘆的說「不是不能去,而是你們想好為什麼要去嗎?」我想當時去的人根本不了解為什麼反對;大選時許多同學開始討論起要投誰?可是總歸那句「我家是 綠/藍 大概跟他們一樣」。
投票前一天另一位教授課堂說「現在是台灣的關鍵時期,在座各位同學會是最關鍵的一代人,以後台灣的命運在同學手上,未來任何大選都要能更全面去想適合台灣的路,不能只是聽人說就投了」,教授說的很對!可惜台下只有10多人剩下的都翹課,在座也不一定有聽。
相對比,我認識的大陸的青年比台灣好很多,雖然一樣都在聽,但大陸青年會進一步思考這些言論的適當性,能夠反駁、推翻甚至創造更優秀的想法。
跟大陸青年聊天後才知道討論是怎麼回事,互相推翻、舉證最後達成共識,想起以前大學跟同學的討論、報告好像都是他們聽我說,不能讓自己的思想更上一層樓。
多跟大陸人聊天後,再回頭跟台灣的朋友聊天,突然覺得,原來以前的自己也是這樣的無知、狹義、不客觀,總覺得眼前的天是世界的全部,實際上卻不曾踏出去走走,從來只是聽說。
台灣呀!是個養老退休好地方,要想看見更大的視野那該出去走走,這裡能讓人見識的太有限,當對岸持續二十年的快速發展,台灣改變了多少?
過陣子,將離開台灣去大陸,家裡笑我蠢、不知足,總說現在你已經強過許多人,台灣是個小地方,在大的理想也會被慢慢消磨,消磨了理想,現實剩下什麼?什麼也沒有而心慢慢被掏空,生活看似規律早八晚五六日休息,可說穿了不過就是木偶,當初的熱情、理想早已消逝。
放開現在手裡擁有,是為了擁抱更大的一片天。
——————————————————————————————————————————
3/7晚間更新
下班回家後看見好多讚好多留言,真的嚇了一跳,沒想到獲得那麼多的贊同,真的很謝謝大家。
以下就統一回覆了,大陸是有好多地方不那麼的好,但我喜歡好的看著好的那一面,不好的部份我想會越來越好,「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我深信不疑。
要去的城市就不透露了,會轉個幾圈去看看更多的地方,最後落腳在心中嚮往的湖畔邊看看湖邊風光。
這趟路是讓自己長見識、進步的,拐騙、無信只能是讓自己墮落的,即便往後日子幸苦與否也必需時刻警惕「莫忘初衷」。
跟妹子的故事呀.....簡單說「路過了彼此的全世界,因為妳的路過讓我有改變的機會」。我是港籍,香港居住,父親也是港籍,父母現在都在深圳生活,我每周末都回深圳看望父母。我平時刷ins,刷twitter,也刷微博,刷知乎。看東方日報,也看網易新聞。上YouTube,也上b站。在香港玩pokemonGO 在深圳閑時玩英雄聯盟白金2。可以讀寫簡繁體字,也懂+1s一人我飲酒醉。說那麼多,我算是了解兩地的人了吧。
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有些失望,因為很容易引來一些居心不良的人。大家對於兩岸三地的看法有很多,但是絕大多數人談的都是負能量的東西,其實真的很不好。
打個比方,很多人說香港不好,但是我相信在知乎上的大部分人都沒有去過香港。他們看到這些負能量的消息,就會對香港產生偏見,也會覺得香港對內地產生偏見,其實真的有這些事情嗎?
就像我有位東北朋友,不愛每天都洗澡,我就會覺得他臟嗎?我沒去過東北,會就因為他,覺得東北臟嗎?顯然是不理智的。但是也是基於我對這位朋友的了解,才沒有對東北人是否「臟」產生誤會和偏見。事實上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沒有一個很客觀的機會去了解香港的情況,大家有意無意營造出這種偏見的氣氛,真正去了解去客觀看待的人少之又少,我覺得這對於所有人都是不公平,都是很可惜的。
就以香港為例,現在香港的確處於社會不團結的時期,矛盾激烈,我個人是真的很不喜歡香港這樣,內耗只會阻礙社會的正常發展,在我眼裡香港政府許多舉措都因為社會矛盾激烈而實行的不理智,比如限奶粉出境到內地,對「水貨客」的不客觀對待。我覺得其實這些都是商機,既然有人欣賞港貨,就應該更加保證質量,增加供應量,維護出口商品貿易的秩序才對,而不是簡單的驅逐「水貨客」,限制奶粉出境。
這些只是小小的例子,香港確實有很多事情姿勢水平不足,錯過了許多機會,現在香港處於社會分裂的狀態,是香港人自己的惡果。我的觀點是,香港確實有不好的地方,我雖然只舉了小小的例子,但是有很多事情,香港確實做得不好。
但又比如現在的美國,其實也算是處於社會分裂的狀態吧,川普總統隻手遮天,天天搞大新聞,修牆還有移民政策,都是充滿偏見的政令,儘管川普自己有自己的見解,我們不討論。但是他的政令,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不友好的,可以說美國社會現在也很糟糕。但是我們可以直接說美國是一個不好的國家,一個不好的地區嗎?美國目前仍然是世界第一強國,這是無法爭議的。儘管它有許多不好的地方,無論對內還是對外,但是我們不能簡單的說美國是一個不好的國家。
可能這個類比不是很恰當,但是我還是想傳達給大家一個觀點,香港有許多不好的地方,但是香港絕對不是一個不好的地方,不要讓不客觀的言論影響了自己。記得過年在深圳看的《康熙王朝》,伍次友讚揚孝庄皇后用的是譽滿天下,謗滿天下(感謝評論區朋友的指正)。可能我這樣引用不是很恰當,但是評價一件事情不能過分的關注它的不好,好的地方也很重要。
我認為香港絕大多數地方都是好的,不管是愛國心,還是香港人自身的素養。我認識的所有香港人里,不存在歧視大陸的現象,不存在說誰不支持中國大陸,我們會談論大陸偶爾出現的食品安全新聞,但是絕對不會覺得大陸的食物都不能吃,這些明顯都是幼稚的言論,但是總是能在網路上看到有人這樣去形容香港人對大陸的偏見。甚至媒體也有責任,經常能看到網易新聞app上只報道香港不好的事情,比如發生遊行活動,或者是哪個公眾人物說了不好的話,這些都是個別的例子,無法代替整個香港。但是你只報道香港的不好,出了偏差,是要負責任的。報道香港好的新聞我只在app的深圳欄目下偶爾看到介紹香港美食。娛樂欄的新聞就經常是報道藝人不那麼好的事情,比如出軌比如言論不當,但是這是因為公眾存在著對娛樂圈的好奇心,可以從這些角度報道,但是對於香港問題,也不能這樣報道啊,香港是可以用看到娛樂圈的角度去看的嗎,我相信許多人也不贊成這樣。
真的,絕大部分在知乎上談論有關香港的回答,都是神仙打架百姓遭殃,只有極少數人真的去關心去了解香港是怎樣,內地是怎樣,兩地應該怎樣。我的媽媽就是廣東戶籍,我的爸爸也依然那麼愛她,願意跟她一起生活在深圳,我媽媽可以選擇辦香港戶籍但是她不願意,這些並不妨礙我們家的和諧。
其實香港看待內地 根本就沒有什麼看法,就像看待空氣一樣,很普通很正常,偶爾談到空氣的重要性,很重要。偶爾談到空氣有霧霾,很擔憂。我認識的所有香港人都是這樣平常心,根本沒有什麼奇怪出眾的看法。拿一些不能代表所有人的事情蓋個帽子給全體香港人,說香港人不愛國之類的,是不是有一種欽定的感覺?
香港是香港 內地是內地,雙方肯定有不同的地方,就像我來往兩岸還要換sim卡一樣。兩邊都有自己的社會體制和文化,一國兩制是鄧小平爺爺說的,求同存異互相借鑒是周恩來爺爺說的,地區與地區之間本身就不應該談論互相有什麼看法,因為就是很普通的看法啊,只有個別出眾的不好的看法才會借著討論的機會說出來影響大家。反分裂反地域鬥爭是全人類的事情,各個國家都有地區之爭,我希望大家都保持一個和諧的平常心,就像你看待自己的身體的每一個器官一樣,難道真的要評價出來「我的腎是好的,我的肺是壞的,我喜歡我的腸,不喜歡我的胃」嗎,哪個器官都是那麼好不是嗎?不都是一樣的嗎,真正愛國的人,會整天去想河北對河南的看法,北方對南方的看法嗎?不都是一家人,有什麼好看好討論的。
可能文不對題,答非所問,習慣說粵語可能語序有不對的地方,請見諒。認識一個香港美女同事,海外留學,非常洋化但是又非常受到香港本地文化的浸潤。我大概是她認識的第一個內地同事吧,平時關係很好。
有沒有影響她我不知道,但是出乎我意料的是,她並沒有想像中那樣歧視內地。她非常認可內地的經濟發展,也可以從各種網路媒體得知內地已不再是從前的老破小。她也會舉著手機給我看關於內地遊客種種不文明禮貌的新聞但是對於香港本地的種種不好也從不掩飾其不滿。有時候我也會跟她談笑風生,講述那些年帝都霧霾的日子我是如何的苦中作樂,讓她詫異不已。她真是一個很有教養的人,你禮貌對她她也會對你敬意三分。
個人感覺,交流是潛移默化的,不是跟她扯著脖子爭論內地現在如何如何好,如何不同以往,而是以身作則讓她們感受。當然如果有些不實的報道我也會據理力爭,不予許別人抹黑我大內地,哈哈。
想要別人尊重你,自己先尊重自己。我是一個台灣人, 父母雙方都屬於本省人(祖上都是清朝時渡台, 歷經日本殖民時代), 家裡主要講國語(大陸說法是普通話)跟台式閩南語(我個人也不太喜歡以台語概括, 畢竟客家族群亦不少, 但台灣閩南話經早期客閩交融和日語影響, 已有別於廈門閩南語, 故以台式閩南語稱之。) 我經歷比較特殊, 我從未到過中國大陸, 但現在身邊友人幾乎都是大陸人, 且遍及中國各省(本人在國外留學), 女友也是大陸人, 所以應該還有點底氣來回答這個問題。
一般而言, 兩邊的政治制度應該是最大的爭議點, 而我未出國留學前, 也對中國的政治有種先入為主的誤解, 但很多都是歷史課本跟新聞的錯誤印象。而跟大陸同學接觸之後, 我才對何謂政治有了更深的體會, 想法也改變很多。 首先, 屁股決定腦袋, 雖然在中國國內, 言論不算特別自由, 且並無真實意義上的民主選舉, 但中國同學在出國後還是會很犀利且熱情地談論國內的議題, 不論政治或環境方面, 甚至也接受並樂於理解某些政治上不存在但真實存在的歷史事件, 這跟台灣出來的同學並無二致。因此, 很多台灣人對大陸人的思想上的誤解應該是缺乏交流所致。
再者, 跟中國同學交流之後, 我給自己下了一個何謂政治制度的簡單定義, 所謂政治制度, 就是一段時間之內, 國家跟人民都認可的相處方式。為何我會這樣說, 因為我曾經問了不少大陸同學, 如果有機會直選國家領導人, 或者普遍地舉行民主選舉, 覺得如何? 我得到了驚人一致的答案: 雖然民主政治聽起來不錯, 但我不覺得現行的制度有哪裡不好。這也顛覆了我出國前的一些想像, 我傻傻地認為所有人應該都會渴望民主政治, 後來我才知道, 人民更需要的或許是安定感, 而大陸現行的政治制度, 提供了這樣的安定感, 他們的確不用像其他國家一樣擔心突然冒出一個激進的民粹領袖。而這或多或少展現了保守主義的政治思想。(避免誤會, 覺得保守主義是貶義詞的人, 在罵我之前, 先去查一下定義。)
最後說到自身這幾年的心得, 不得不說, 我也是出國後才開始認真思考台灣和中國大陸的問題。台灣的漢人自明清兩代渡台, 這是一次民族性格上的轉化, 從大陸文明轉型成海島文明, 歷經明清兩代的歧視統治, 和後來的日本殖民時代, 兩邊的隔閡不可謂不大, 外加近百年來的政治敵對, 誤解, 衝突跟時不時的遷怒, 歷史自發地造就現在的種種。但說到底, 都是信息的不對稱和人出於主觀的誤解。
只有一句結論, 希望雙方都能從中有一份理解之同情。我是台灣人。上研究所才開始接觸到大陸學生,之前都沒有機會接觸到。畢業以後到大陸工作,更是接觸到了很多大陸的社會人士。
接觸到大陸人以前,我對大陸人民倒是沒有任何不好的印象。但是很同情大陸人民,覺得因為大陸不民主自由,大陸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以為大陸人民人生最大的煩惱,就是因為政府專製造成的不自由。
接觸了大陸人以後,發現雖然大陸的民主自由度是比台灣差一些,但是大陸一般人民的生活,跟台灣人並沒有什麼不同。大陸人跟台灣人一樣,會為了考試成績不好而煩惱、會因為喜歡的人不喜歡自己而煩惱、會因為工資太低缺錢而煩惱。也跟台灣人一樣,其實很少因為「政府的施政方式」而煩惱。應該說,他們也不是隨時隨地都在想著政治的問題,隨時隨地都在「感受到不自由」的。
大陸人跟台灣人一樣,最關注的還是自己的讀書戀愛工作結婚的民生問題,也一樣都對美好的生活有所期待。並沒有「因為不民主自由,大家就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回事。不會。看法都是源自屁股坐哪邊。我跟日本人深度交流了8年多了,一直都認為日本是中國前進路上的一塊絆腳石。。
我認識的都挺好的,不然也不會來知乎。
我以前總覺得內地人被黨洗腦,什麼都以黨為尊,什麼都照單全收,不懂思考。其實,內地有一群智者意識到這個問題,也甚為擔憂......
反觀港澳台,不見得全部都具有批判思維。有很大一部分的人被媒體洗腦,媒體說什麼就信什麼,只願意相信片面的「事實」。更可怕的是,我們只有很少人意識到自己的「無知」......
所以,我不認為批判性思維有地域界限,畢竟哪裡都有智者和跟風豬。我是香港90後 , 我很少回內地,只有和內地來港的新移民成爲朋友。
內地人對法治的想法:
法治應該: 情、理、法兼備
香港人對法治的想法:
法治應該: 理、法兼備 , 不應埋會 情
PS: 因為大部分的港人認為每一個法官眼中的 情 都不一樣的。
內地人對民主不會完全認同,也不會完全反對。很多時是因爲內地選村長的經歴。
我的朋友說他往的村莊是一個空心村,是無年輕人,大多是老人和小朋友,而選村長時,很多老人都會因傳統觀念和一些小利益(如:候選人會派紅包和食物)而選某人作村長。而不是選自己認為有才能的人。
並不是每個內地年輕人都愛tg 和愛國。而非每個內地年輕人都像Facebook 常見的五毛一樣。
原來內地年輕人很容易加入tg,不過聽聞有很多是為了前途而加入。也有些是為了改革tg 而加入。所以tg 是什麽人都有。使感覺上 tg 有改革(最少更重視人權,聽他說內地的人權對比他小學的時候好了)的希望。
在我眼中tg 最大問題是 透明度太低,某些官員犯錯不用被罰,有些沒做事的官員就取了別人的功勞。
原來中國的民主和法治是有地域之分,沿海的官員是較願意聽民意。內陸就..
而內地的新聞自由比我想像中高,如內地的媒體原來會報道政府的不足之處。
感覺中內地的人才移民問題好嚴重,他說他爸爸很多同事也移民,好像主因是空氣問題。
切實地希望這條問題的答案都是香港或者台灣民眾寫的。
深度交流對我來說必須要面對面談,網上聊天不算。這條答案不明顯地觸及政治,原因在於我在飯桌、酒吧和一般關係的朋友有三不談: 宗教、政治、性取向。當然確實有心了解的話也可以談談,真要「深入」的話大家都需要做預備功夫,否則太容易流於「吹水」,那就不是深度交流了。以下是我兩點看法,組織到更多的想法會再更新:
1. 原本以為幾大城市的婚姻觀會比較「現代化」(這裡沒有褒貶),意思是比較著重組成一個新核心家庭為主,和原生家庭保持一種稍遠的距離。實際上在我的幾個朋友和員工的案例,婚姻像一場雙方家族的公司併購或者收購活動多於對伴侶的盟誓,談的主要是資產凈值(房子、車子、票子、家底)、投資前景(工作、專業)。我明白貧賤夫妻百事哀,但是一上來談的就是這些,還有些朋友結婚沒兩年已經離婚,對我的衝擊也是頗大的。另外,幾個員工放假或者辭職結婚,找我這個兼管員工關係的聊,她們像給我上課,教我內地家族的婚姻觀如何,多於我給他們「輔導」,因為我聽得目瞪口呆。問到她們不管任何限制的話希望找的對象或者婚姻是怎麼樣,我得到的其中一個答案是,起碼不是這樣談成的婚姻。
2. 很希望移民。當全世界的公司都在中國插旗,認為中國是未來事業發展所在的時候,許多人都在謀劃移民大計,普遍程度和選擇的地區遠超我想像,強調移民是確實地移民,不包括因為希望取得高考移民優勢而移民到加勒比海的。較突出的例子是,有些中國女學生在泰國畢業後一直逾期居留,希望找到個男生結婚換國籍。其中一個泰國員工的女友就是這樣,她希望的是擁有一個新的可能,而不是留在中國讀研、找工作、相親、生孩子。泰國人有一個好就是一旦相信你了就把你當兄長看,什麼都跟你說,不過我無法評論她是不是愛他,但我感到的是她很希望離開,哪怕是一個希望也好。
3. 有些人工作努力奮鬥確實是為國家而作。坦白說香港人工作大多是為兩餐,說服務社會已經是極度崇高的理念。認識一兩個內地朋友,他們的工作學歷要求不比別人低,卻比很多人苦,待遇也不算很好,而且出境不自由,但他們覺得可以為國家作貢獻也是值得的,這是我第二次聽別人說話聽得我目瞪口呆。這句「值得」不是在電視訪問裡面看到的,我們都覺得對方是可以交心的朋友,我是第一次相信有人真心相信這種價值觀。
評論區對第3點我的反應有點驚訝,只要把3點連著看也就不難理解當中的對比帶來的違和感。補充一下,在幾年的工作里見證過何謂資本家無祖國,再談起這位朋友,雖然讓我目瞪口呆,但他真心的選擇讓我尊敬,不像許多人口說一套做的是另外一套。
我的看法可能對一些內地朋友覺得老生常談,也肯定是片面的,我無法對13億甚至130人進行採樣調查,所以懇請評論區內就不要說我片面膚淺不夠了解內地了,反正這個答案本身就是我一點膚淺片面的觀察。
為什麼我們的國家在乎少數民族的感情,在乎台灣省2300多萬人,在乎香港這座小城市700多萬人,卻不在乎10幾億其他人,這樣的國家真的是讓人看不上,更別談喜歡了。我很愛國,也不可能改變,我厭煩了對台灣省人稱同胞,稱台灣省寶島,稱香港東方明珠,愛怎麼鬧都可以,關我鳥事。
我是香港人,目前在台灣唸書。上學期到大陸的一所985作交流生,認識了很多朋友,也跟他們交流過想法。在沒有去交流之前對大陸並沒有核板印象,因為我認為自己對大陸的認識不深,只是透過媒體去了解並不科學,因此選擇親自走一趟。不能說對大陸的看法有所改變,但至少我比以前更了解大陸了。
我發現大陸的學生也跟我一樣,他們並不了解港台,只是透過媒體的報導去形成心裡對港台的看法,對於兩岸三地的關係媒體總是有一套議程設置,形成大家互相排斥的現況,我更相信了解彼此必須透過有效的溝通。
我觀察和了解到的一些事情:
1.大陸的手機APP使用很發達。前一晚在支付寶上買了電影票,第二天到電影院門口的取票機掃一下二維碼就可以拿到票進場看電影。用滴滴打車超方便,但如果我不想花錢想搭公車或地鐵就很不方便。我在大陸期間買東西都是用支付寶,幾乎沒怎麼用過現金。小黃車很便宜而且速度很快很好騎。我在唯品會買一件衣服,第二天就從另一個省送到學校了。這些APP 的確讓生活更方便,社會更先進。我認為能做出這些事情都是發展中國家的優勢和競爭力的表現。
2.有一個同班的同學經常跟我吃飯,我們會互相交換情報,我跟她說香港的事情,她跟我講大陸的事情,她會羨慕我們社會的自由和進步,我會反思中國的制度或許不完美,但對這個又大又複雜的國家而言或許是好的,而且很多事情都在慢慢推進是我們有目共睹的,以後也許再有機會到大陸生活是更不一樣的社會面貌迎接我。很多香港人的偏見就在於針對大陸不好的情況作出諷刺,形成主觀的反感,比如旅行的不文明行為﹑霧霾現象等。台灣人以前到日本旅行也同樣被日本人嫌棄吵﹑沒有禮貌,但十幾年過去了已經沒有了這個話題,因為年輕的一代受到好的教育。
3.我在985看到中國的未來,學生關心社會﹑學習認真。對於學校或者銀行等機構的行政效率我是很不高興的,但身邊的同學卻是相反,做事有效率有邏輯。這些學生的數目是多麼的龐大,可想而知未來的中國會更不一樣,香港和台灣這麼小的地方要怎麼比?
太多想法不能盡錄啦~希望我的這些看法會幫助到大家~
深度交流之後,就會覺得大家都是可憐的小市民,什麼政治不政治,愛國不愛國都不重要。
大家都是生活逼人。
大家都受不了父母,受不了房價,吐槽老闆。
相信我,深入交流之後,很多時候都會因為階級相近達成共識,
在香港讀書的一名廣東人,來香港半年,下面僅代表我接觸的一些香港人的想法。
老師上課的時候會經常講內地的一些例子,基本都是一些真實存在的弊端,但會被他們放大來說,使我們內地生敢怒不敢言。舉個例子,某老師上課時說過:「我在商場的時候看過農民裝扮的大陸人拿著一大袋錢購物,我第一反應就是,那是貪來的。」
在我看來,香港人對內地的看法一般都是「沒素質,內地品牌沒保證,內地東西會爆炸,內地人的錢都是貪來的」。這種看法讓我很無奈,曾經有人問過我,你們在內地上中學是不是學些小學的東西?也有人調侃過我,你是Make in China,那你會不會爆炸啊哈哈哈哈…
有次有個女生跟我說,我很討厭你們內地人來我們香港讀書,來搶我們學位,來搶我們資源,還搶我們名次(香港教育除了英文其他科一般比內地淺一點,我們學習沒什麼難度)。很無奈啊。
但是香港人不全是這樣,有些老師和學生都很好很善良,大多都不會歧視我們。我們班主任是教中國歷史的,她對我們說「你不要介意一些香港青年對內地的偏見,他們都沒有經歷過那些年代,也沒有了解過歷史,在我眼裡,他們都是愚蠢的,我覺得我是中國人」。
香港只是有一小部分極端而愚蠢的人,大多香港人都很善良,只是多多少少會有一點對內地的偏見。
來自台灣。從小就在大陸念書,可以說我已經是標準的「大陸人」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也會去接觸很多歷史、政治有關的書籍,開始看待兩邊不同的變化。
其實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認為這是兩個非常不同的地方。兩邊不同「國旗」,似像又不像的文字,不同的語言環境,可以說兩地的整體氛圍是很不一樣。
我在這裡一直念著本地的學校,其實大家也不是特別在乎我是不是「台灣人」,
從初識自我介紹的驚呼到後來的習慣打成一片,
其實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十分簡單純粹而不是帶著政治與有色眼睛去挑選。
隨著近年大陸日新月異的變化,台灣好像慢慢的有些止步不前,
網路上對待台灣更多的是謾罵。
但網路畢竟是網路,鍵盤俠也只能躲在屏幕的背後無限開噴。
現實生活中,大陸的朋友仍有許多想要跟我一起探討有關台灣的種種,很多台灣的親戚也在跟我了解大陸的變化,甚至想去走走看看。
生活中的每一個人是可以清楚且有自己獨立思考去認知的,但輿論以及所謂政治正確可以讓所有人盲目跟風。
使用知乎有了蠻長一段時間,雖然對於台灣很多人是持批評甚至謾罵的態度,但是我覺得這也是讓我們可以通過罵聲中見真知。
有時候雖然遇到很多批評台灣的言論十分惱怒,但是很多答主和文章也是有許多客觀理性的認識,這樣也是一種學習吧。有吧。
我本來以為有些大陸人黑台灣,是特別針對台灣,直到我後來發現一大堆言論像是「河南人偷井蓋」、「上海人地域歧視」,也就覺得沒什麼了。
中國人最大的誤區 就是老覺得其他國家或地區的人對中國的偏見 是因為對中國不了解、沒有深度交流而造成的。
事實上 世界上只有日本 才能做到(以旅遊者的角度)深度交流 提升對日本的好感。(因為如果是在日本工作 日本的職場氛圍並不會讓人有好感)
你去美國 發現紐約地鐵 街道 遍地垃圾 破破爛爛 犯罪率高的要命
你去巴黎 發現也是髒亂差 走在街道上就感覺不安全
你去韓國 發現韓國並不像韓劇那麼好
美國這種世界第一國家 加強交流之後 都會發現這麼多缺點和不足 更別提中國只有8000美元人均GDP 很多旅遊景點還在坑蒙拐騙宰客的前提下 指望別的國家或地區的人深入交流之後能夠改變看法
補充一點:很多沒和中國交流的人 會認為中國不民主 沒自由
跟中國交流過的人 確實會改變中國不自由的看法
但是, 他們會形成 中國人素質差 的看法
香港台灣就是,以前老說中國沒有自由,這兩年開放交流之後,開始說中國(大陸)人素質差了
沒有既定看法就談不上是否有改變,剛好在跟幾個常往返兩岸的朋友聚餐,索性寫些閒聊的內容好了~
1、民眾有很強的國家認同感(P.S. 哪裡都有人移民歐美國家,拿這點說事沒意思~ ),特別是近幾年的國際形勢不斷變化,不論海外還是國內都能夠比較團結地維護國家尊嚴和利益,但仍不乏舉著「愛國」旗幟,發洩自己對於社會不滿的投機分子,部分情況下亦顯得太過於激進;
2、大部分的年輕人都很有拼勁(P.S. 在大學裡得過且過的學生也不在少數,只能說哪裡都一樣~ ),國際觀普遍還不錯,可是對於自己社會的關懷度有待加強;
3、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差異太明顯,由此延伸出來各類的地域黑,部分經濟發達城市亦開始出現了相當濃厚的排外氛圍和本地意識(P.S. 十年前可還是一片和氣唉~ );
4、城市的基礎設施越來越好,但是軟體和細節部分有待加強,諸如盲道、天橋等設施經常是被佔用或設計不當;
5、空氣質量不好,雖然經濟發展階段的環境污染不可避免,但整體還是沒有足夠的環境保護意識(P.S. 特別是環保部門的監管力度不夠~ );
6、不少政府部門人員的服務態度有待加強,部分行政流程也稍顯繁複;
7、女性的自主意識沒有像毛時代那樣「頂起半邊天」,有向男權、夫權投降的趨勢;
8、法律規定的民主制度沒有廣泛的落實,有的地方可能已經自主選出過多任人大代表,有的地方卻連選票是什麼都不知道;
9、整體國力越來越強是事實,但不少和平年代出生的民眾喜歡對外國人「秀肌肉」,滿腦子都覺得「武力」是解決一切國際問題的方法,讓人很難理解之餘,只會被歐美國家當做「中國威脅論」的證據;
10、與第1點有些類似,民族自尊心比過去更強,某種程度上很像美國的黑人們,委實是「說不得」的狀態~
11、政府對於弱勢群體的重視程度不足,沒有系統性的輔助政策;
12、智財權(知識產權)的意識相對欠缺,基本上呈現外企好於本國企業,城市好於農村的情況;
13、很喜歡用ROC在大陸時期的人事物來討論現今的台灣現狀(P.S. 沒人會用紅軍的水平來預測解放軍的軍力啊~ ),經常把蔣光頭和馬卡茸掛在嘴邊;
14、現階段更強調「集體利益」而非「個人權益」;
15、文化氛圍還不夠濃厚,那些國學大師怎麼看都像是鬧著玩~(P.S. 實在是懷念南懷瑾先生啊~ )
16、多數城市的新建築沒有自己的地方特色,除了在廈門集美見過當地多是「穿西裝戴斗笠」的建築形制,基本沒能在這方面讓人留下太多印象~
暫時只聊到這些,繼續吃飯ing~
你好,我算是你題目中的香港居民,爺爺輩從廣東移民(逃難)到香港,也有很多大陸的好朋友,應該符合你題目中的標準。
首先想強調一點,這種類型的討論和答案都很容易刺激起對立和衝突,而不是包容和理解。所以我的回答不會包括政治性、體制性的討論。雖然這一點不是干貨的表現,但我認為在這種討論下,理據性、數字式的鋪陳反而不太適合。
這是我這麼多年來,與大陸居民最深度最透徹的一次交流。
我是香港出生,香港受教育,香港長大,而且也是個中國歷史的愛好者,生活在我們這個華人社會多元化的年代,其實對世界不同類型的華人社會本身就很感興趣。所以在中學年代就喜歡參加一堆關於中國的論文、專題比賽,例如改革開放、十二五、中國近代革命的那些。我的家庭背景,我成長環境,我接受的教育和經驗當然讓我很早就對現在的中國大陸產生了一些看法。這裡我無意爭論誰是誰非,我只是想說,這些年月漫長中形成的看法會否因為一次深度交流去受影響?我的答案是Yes and No.
我是幾年前參加港大的一個交流活動認識了他,他是個浙江人,清華大學的工學生,但在我眼中,他根本就是個不折不扣的全能型江浙才子。那年的活動,很幸運的,我們都選了一個法治的題材,結果大家被分在同一組,還成為了一個月交流團的同房。
我們交流文學、政治、經濟學、文化、哲學、音樂。他雖然是工科生,性格稍為內斂自持,但又極為開明包容,他擅長經濟學,我們常常討論西方古典經濟學、共產主義經濟學,中國經濟增長模式,說科奈,談卡夫卡,聊卡爾維諾,還有霍布斯、托爾斯泰、陶斯托也夫斯基,我前二十年渴望討論的東西,都在一個個夜晚中爆發起來,我會的東西他都會,他會的東西我卻很多都不會。他懂得寫詩,懂得彈給他,常常書寫他的昆德拉故事,我也把我愛的樂隊MLA 介紹給他,一起玩著三國殺,聽著社會主義青年,享受著介乎法國與旺角間的詩意,只因當時我太緊張。
我們在香港薄扶林看著海聊天,在天津一起追查被強拆的小人物故事,在那間他口中「距離世界一流大學只有500米」的學校裡,那個小小的賓館中議論家事國事天下事世界事,一起騎著單車遊清華園,這是一場流動的饗宴,這是我們年代中的巴黎。
我想不到還有甚麼交流可以比這樣的一次更深了,以致我以後很多年都一直在懷緬這一段日子。回到題主的那個問題,深度交流是否會改變我們對兩地的看法?對於這一點,我還是認為,一個人的見解和價值觀是經過漫長的時間、經歷而逐漸建構而成的,這並不會輕易改變。
我能夠與他這麼暢所欲言,亦可能是因為他是比較開明,而我又比較立場溫和而已,真正令我們深度交流可能亦是因為我們都沒有過份在意對方的立場和背景,純粹是志趣相投,有感而發。
推薦閱讀:
※在國外認識台灣人是種怎樣的體驗?
※中國的姓氏為什麼起源大都是上古帝王的姓?
※台軍戰鬥力如何?
※為什麼《假面騎士》與《奧特曼》之流的特攝在大多數中國人眼裡就是幼稚的代名詞?
※如何評價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甘比亞恢復外交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