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世紀西歐「哥特式風格」流行開的社會原因是什麼?
社會的審美取嚮往往可以以當時的社會背景作為解釋,比如羅馬的宏偉源於對「文明」的自豪,拜占庭的宏偉則是其神聖形象的需要,14 世紀人文主義是由於南歐市鎮文化的繁榮,19 世紀初新古典主義是政府的民族主義宣傳需要,20 世紀的納粹德國和蘇聯偏古典的建築風格是為了營造「偉大」形象,以使民眾支持「人民的政府」等等諸如此類。那麼 12-14 世紀「哥特風格」是因為什麼樣的社會需求得以產生或流行開來的呢?我查到的許多資料說和基督教的禁慾之類的有關,但是如果是這樣的原因,那為什麼該風格不是流行於基督教顯然更有號召力的 6-11 世紀?
自答。先給答案:
「哥特風格」是一種積極的藝術風格,出現在 12 世紀的歐洲併流行開來,原因是這段時期的歐洲已經發展得非常充分,戰亂大體平息,形成了封建領主間、各自治地區間比較好的交流機制,教會也起到了較好的社會教化作用,社會繁榮、工藝進步,從而產生「哥特風格」這一積極的美學取向。
後來之所以會被誤讀成糟糕的、缺乏美感的、陰鬱的,一方面是 14 世紀流行開來的黑死病給當時的歐洲社會造成了嚴重的心靈創傷,當時流行的哥特風格便成為一種負面記憶的符號。另一方面是文藝復興藝術家們的引導,使歐洲社會長期對中世紀的保持了「黑暗」偏見。但是在 20 世紀以來,西方史學的研究成果、民眾的認識都已經逐漸趨於客觀,中世紀、哥特風格都被重新認識,其積極光明的主流面被認可。
而中文文獻對哥特風格的負面表述,一是源於非史學領域的許多「學科史」內容跟不上西方的成果進度,二是 20 世紀在英國流行的「哥特風」次文化鞏固了「陰鬱詭異」這一印象,三是中國大陸的意識形態傳統對「封建社會」的一貫表述。
最後感謝 @李政隆 回答的啟發,剛開始碼字時,本答案是他的回答下的評論,結果我寫著寫著字數太多,不適合作為評論了。因此單獨作為答案分享了。
------正文分割線
作為題主,我對「哥特風格」的理解錯誤了,所以發出了這樣一個錯誤的問題。本題題乾和題目表述結合來看,問的其實是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 12-14 世紀的歐洲已經這樣繁榮了,卻產生了哥特風格這樣陰鬱的審美取向?」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哥特風格真的是陰鬱的嗎?是基督教「禁慾」主張的成果嗎?
在昨晚提出問題時,我正在閱讀一本介紹歐洲圖像裝飾風格的藝術史書籍,該書對哥特風格的評價極低,將其表述為「基督教迫害」的風格表現,有一種「陰暗詭異」的特徵——這也符合中文資料里對哥特風格長久以來的看法,比如在「哥特式藝術」的中文維基詞條上,就是這樣表述的:暗色調為主,充斥著鮮血,死亡,絕望,詭異的氣息。繪畫人物通常臉色蒼白帶血,姿勢扭曲,詭異,驚悚。經常作用殘缺的翅膀,羽毛,鎖鏈等元素。而建築則多為教堂,等具有宗教神秘性的事物。
在另外一些書籍中,我也看到類似的表述,多數是政治史、藝術史、設計史等史論著作,編撰者通常是中國高校的研究機構。今天下午回想起來,我凈是在參考一些「不太專業」的史論書籍,方向錯誤,應該找一些更客觀的信息源的。
於是我還是找了維基百科入手,想從英文詞條"Gothic art"的 notes 和 preference 獲得書單,但在正文就直接找到了想要的內容:The "Gothic" qualifier for this art was first used in Raphael"s letter to Pope Leo X c. 1518 and was subsequently popularised by the Italian artist and writer Giorgio Vasari, who used it as early as 1530, calling Gothic art a "monstrous and barbarous" "disorder". Raphael claimed that the pointed arches of northern architecture were an echo of the primitive huts the Germanic forest dwellers formed by bending trees together - a myth which would resurface much later in a more positive sense in the writings of the German Romantic movement. "Gothic art" was strongly criticized by French authors such as Boileau, La Bruyère, Rousseau, before becoming a recognized form of art, and the wording becoming fixed.
簡單總結就是,把哥特式描述為「混亂」、「野蠻」,只是 16 世紀的一些文藝復興藝術家的一些個人看法,並不是一種客觀的藝術史觀點。
於是我找了另外一些更專業的中世紀專著,比如 Judith M.Bennett 的 &中世紀中期發生在經濟、宗教和政治上的種種變化,也伴隨著文化和理性方面的重要發展。…此時的文學,見證了戰爭史詩的繁榮昌盛、抒情詩的復興、傳奇文學的誕生,以及充滿想像力的寓言故事和市民文學的巨大成就。建築業經歷了類似的戲劇性變化,過去那種厚重堅實、牢牢植根於大地的羅馬風格,逐漸為高高在上、富於精巧細緻的哥特風格所取代。…牆壁成為一個單純的屏障,不再是結構上的必需,並且漸漸被巨大的彩繪玻璃窗取代;這些玻璃把教堂內部變得既明亮又美麗。巧合的是,製作彩繪玻璃的技藝,正式與哥特建築革命同時出現的。在 12、13 世紀,人們在閃亮的藍玻璃、紅玻璃上描繪出《聖經》片段和宗教傳說,在那個時代,如此明亮華美的窗飾是無與倫比的。…高聳入雲,似乎在挑戰重力,要一直拔伸至天堂…而此後歐洲建築史上也很少有如此突然間勇於創新和富有自信的時期了,真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這時再反觀中文資料對哥特風格的常見描述「充斥著鮮血,死亡,絕望,詭異的氣息」,還有許多史論書籍描述的「象徵了基督教扭曲人性、崇尚苦難」之類的,深深有一種「萬惡的封建主義」感。這種誤取應該是來自 20 世紀 70-80 年代的歐洲殺馬特風,因為他們也把自己稱作哥特…一個次文化的圈子引來中文這麼多的誤解也真是麻煩,還帶來這個錯誤的知乎問題,真是抱歉。推薦一本書以表歉意吧——「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於 1999 年出版的《風格問題: 裝飾藝術史的基礎》,作者是「阿洛瓦·里格爾」,我在谷歌拼了半天也沒查到作者的名字英文怎麼拼寫,有知道的麻煩告知一下,謝謝。
這本書是剛才朋友發給我的pdf,我還沒有看,但是看目錄就覺得是非常棒的一本書,其中有關於阿拉伯的花紋裝飾風格介紹,這種概述型書籍還是比較有價值的,乾貨滿滿,有興趣的可以自己查查網上的 pdf 文件,畢竟二十年前出版的不一定能找到實體書。風格問題 (豆瓣)這個問題隨便從一個角度(如國別,時間)來分析都夠寫好幾篇論文…我簡單瞎說幾句。
首先要明確西歐在中世紀初期的普遍文化狀態。5世紀替代羅馬帝國的日耳曼人在此之前是住在森林裡的真正的蠻族,從出土的文物來看,原始線狀和幾何圖形裝裝飾風格已經在蠻族間流行,從哥特風格可以看到這種欣賞偏好的延續。但要說他們對基督教可以說基本沒啥理解。
這些蠻族在之後的6-9世紀就是在打打殺殺搶地盤,雖然皈依了基督教,但很難說這種皈依在社會層面上有多大影響,人們生活還是簡陋的地方主義農牧和游牧,修道院保存下來但只是一座座文化孤島。有很多因素阻礙兩者間的交流,例如蠻族在一開始並不懂拉丁語。查理曼大帝和奧拓大帝都曾意識到自己所統治的「國家」在文化上的簡陋,都曾經發起過文化復興的運動,去理解古代文化。
6-10應該算是日耳曼文化和基督教拉丁文化的融合時期,理解,模仿才是當時的主基調。
還有就是經濟和技術水平,戰亂,入侵,生產力水平低下,一片凋敝,這就是6-10世紀的歐洲。以哥特式大教堂來舉例,不考慮文化上蠻族還並不理解大教堂這一點,但就建造的物質基礎都組織不起來,就更要提扶壁和飛拱技術了。
12世紀就不同了,首先是歐洲人富了,經濟有所發展。再次,經過幾個世紀的傳教,宣傳,基督教與蠻族文化間緊密融合,基督教的價值演變為人們的普遍文化心態,這種融合必然表現在藝術和文化作品上。12世紀是人文主義的時代(蒂爾尼語),大量古典人文知識得到復興,這讓歐洲人也有了發展的必要技術。
你要說禁慾之類的,我覺得不妥,這只是哥特風格傳達的效果,但不是原因。只是基督教的彼岸價值追求對這種風格的影響較大。
簡單說,6-9世紀歐洲人開始理解基督教,10-12世紀基督教與日耳曼文化緊密融合,兩者結合的結果就是哥特風格。解決的就是人們對於信仰與救贖的需求。
糾正一點,基督教的號召力在6-10並沒表現得很強,到不如說只是貴族的遊戲,普通老百姓普遍還是原始信仰。 這種局面的改進是緩慢的,差不多到9世紀才慢慢改變。
順便我想問問…你上面這一段話(體現驕傲,偉大啊啥的)是從哪裡看的………
推薦閱讀:
※請告知一些歐洲古代,與現代有所差異(不管大小)的常識?
※把戰國變法,移植到歐洲某個國家,哪個國家會異軍突起,進而統一歐洲?
※黑死病對中世紀的歐洲藝術產生了什麼影響?出現了哪些相關的藝術作品?
※冰與火之歌中有多少個侯爵?
※十字軍東征給歐洲文明帶來了哪些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