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keep軟體怎麼一下子就火了呢?

用keep進行健身已經半年了,有幾個問題一直沒有想清楚。
1、軟體中定製課程中為什麼只有運動課程,怎麼不加入一些準備活動、舒緩或拉伸課程呢?
2、在勳章中有連續多少天的勳章,但是定製課程設有休息日,如果休息的話肯定就拿不到連續勳章,這樣設置是否合理呢?
3、課程設置是否真像說那麼好,這樣的話健身教練不就成為一個即將消失的職業啊。


謝謝 @一分 邀請。

說一說我的經歷吧。

我前段時間,到一個辦公室去,給辦公室里的五個人上了一節課。
一個男生,是在場人群里體質稍好的。但是他跟我說,不想出太多汗。(我:。。。)一節課里本來我的設想是「簡單動作、高低強度結合」,後來變成了「簡單動作、低強度和低強度」,中間夾了大量休息。把所有的高心率動作都臨時改了。基本上,難度低到不能再低。
但是我仍然需要不斷鼓勵大家,仍然需要始終不中斷地示範,我示範一停下,那邊就跟著停了……他們臉上的表情也是真實的。

這次是個合作活動,只有這一節課,目地是科普一下泡沫軸用法,外加簡單的辦公室健身動作教學。然後我第一次意識到,原來大眾的身體素質,可以如此之差。


我自己是教練,日常找我上課報名的,最終試課結束付費的,都是運動素質稍強的。

這根本是兩個世界。
從不為健身付費的人,身體素質越來越差而不自知。
在從事各種運動的人,偶爾會遇到來自各方的壓力而不得不保持低調。
日漸隔絕。

這個問題下,有教練表示KEEP根本代替不了教練,那隻能說明沒接觸過從來不進健身房的人類。對,說的就是 @一分 。

普通用戶,分不清高抓和高翻,甚至杠鈴和啞鈴都有可能分不清。
普通用戶,不會想要深蹲蹲多大重量。
普通用戶,最多想到「要運動一下」,但是怎麼動,完全沒概念。

這就是現狀。這種情況下,KEEP代替教練,完全沒問題。但是其實,他沒有代替……我覺得實際上是KEEP這樣的APP,把越來越多從不運動的人們帶領到嘗試運動、開始健身的隊伍。它和教練做同樣的事,但是是在他新增加的地盤,新開發的市場上。那些人本來也不會去健身房,但是現在有了KEEP,健身成本變小了。

從社會上來說,應該是健身的人,變得更多了。


————————————————
答一下題主問題:
課程設置:……有拉伸啊。
勳章系統:不知道。

能否代替教練:
……真希望能代替一下……
以辦公室例子為例,現場的人要是跟著KEEP訓練過,哪怕既沒有減脂也沒有增肌,也沒有提高運動表現也沒有學會什麼高難動作,……最少是動了啊……也不至於我全程把本來很簡單的計劃又不斷降難度……
帶這種簡單的動作,特別累。教練要一直示範示範。這種低端重複動作要是KEEP能代勞,我非常感謝。


但是我自己的收費課程上,……來的都是稍有基礎的。要是他們能跟著KEEP練,也就不用付費了找教練了。及時反饋與糾正,新的課程設計和動作設計,針對個人情況的定製分析,現場的鼓勵和監督,都是教練的優勢。

這個市場會越來越均衡,會越來越各取所需、物有所值,會有分層,健身房會慢慢走向差異化定位。KEEP和其他的互聯網健身,會推動教練行業走向市場細分、根據用戶需求定位。會慢慢縮小兩極分化的現狀,會幫助市場建立起有梯度的層次,會擴大健身行業的最底層市場。


至於會不會消失?……這麼說吧,互聯網做教育的這麼多,中小學家教的收費還是越來越貴。


謝邀。
keep下過,不怎麼用,前兩個問題不太清楚。
第三個問題吧,我們館裡的不少會員都用keep,但我至今沒發現因用了keep而能夠自己練了的。keep對健身者是個補充輔助,或是初學者的嘗試。
還聽過相關人士的八卦,說某個健身軟體的一套訓練,開始的人數以數十萬計,最後跟著軟體完成整個計劃的500人。


1.我從不定製課程表,因為不喜歡別人安排我的生活。

2.我自己挑成套的課程或單項,每天20-40分鐘keep,從易到難,從k1到目前的k3,每天換針對的部位,今天腿,明天核心,後天腹肌,大後天手臂這樣。

3.熱身我覺得跑前準備和綜合熱身都還可以。

4.keep幾乎每套動作結尾都有拉伸,但程度不夠,特別是我現階段的主力啞鈴進階循環居然沒有拉伸…所以有時候我需要配合當天練的部位單獨在後面搭一套拉伸,比如這樣:

其實keep的拉伸很多:

我個人比較偏愛的是全身拉伸、上肢拉伸、三套瑜伽和生理期舒緩。

5.不是很care訓練等級、勳章什麼的,但看著等級爬升成就感還是有的。

6.我是有氧阻抗同時進行,keep不是全部。

7.效果是明顯的。
每28天一個階段,目前在第六階段:

8.我因為個人原因有圖書館、自習室、健身房恐懼症(不能接受很多人在公開場合做同樣的事情),去不了健身房是個遺憾,keep給了我一個方向,我是感激的,與大家共勉。

有人說我打廣告啊喂,keep你們趕快聯繫我給我打錢。


六大原因:

1.功能結構清晰:課程、發現、關注、我;

2.需求定位明確:塑身、增肌、減脂,移動健身教練;

3.滿足五大層次需求:

1)生理需求:減肥、增肌、塑身、鍛煉,包含系統的訓練計劃和單次訓練計劃

2)安全需求:主要適用於室內鍛煉,無明顯安全問題

3)社交需求:加好友、關注、粉絲、加油、評論、話題、小組、同城

4)尊重需求:被鼓勵、被請求加好友、被評論、上推薦

5)自我實現需求:成長體系、勳章體系,歷史記錄、分享訓練記錄、製作和分享水印照片、發話題

4.內容分類明確實用有效,適用不同類及不同使用層次的人群。

5.交互和設計簡約,用戶體驗操作流暢。

6.盈利模式:電商,廣告(暫不明顯),(周邊、收費計劃......)


正好剛看到篇文章,給蟹老闆的答案配個圖吧。


因為,能讓我這樣的健身小白,在家搗騰,還略有成效。


講真,我覺得Keep沒有Hotbody(火辣健身)好用,特別是HB上面的男教很帥女教很漂亮,音樂節奏和動作重複確實在陪著你從頭做到尾,而keep是一個動作反覆重播讓你跟著做,挺沒意思的。

啊啊啊,此處非軟廣,懶癌晚期我已經很久沒用這兩個APP了,放任腿上的贅肉自生自滅了

看了評論里朋友也出來說了keep糟糕的用戶體驗,我突然想起來,Keep這麼火可能是當初在各大平台上的營銷推廣做得比較好吧,但是要建立一個品牌光靠吹是沒用的,還得看客戶自己的體驗,體驗感不行就免不了被卸載APP的下場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
1.軟體中加入熱身準備活動的動作,舒緩拉伸動作是不難的,後續客戶有意願的話應該會加入更多。

2.問題二你所說的不合理也很容易完善。

3.課程是否設置的那麼好,我下過一段時間的KEEP。對於我來說,偏重於訓練二型B類的肌肉類型,通俗的說就是偏重於訓練最大力量爆發力。所以裡面的課程對我來說完全無法適用,因為都是些基本的健美練法。如果你是健美體系中高端的練習者,也不會跟著一兩款app跟著練。其他如跳操,拳擊,普拉提,一概不了解,不做評價
王寧說,他們解決用戶的基礎需求。
還有一點,拿引體向上來說

就跟其他同類的app一樣,說了我稱之為「正確的廢話」一大堆。你比如「挺胸,身體儘可能垂直上下運動」,當然,這是標準引體向上所要求的。可是告訴你這麼一句,你就知道怎麼做了嗎?
比如「拉起過程中,背部有明顯收縮感」,我可以直白的說,一個初學者,根本不大可能看這一句話就找到這種感覺。
比如「下落時不要完全下到底,保持肩背部始終發力」。首先,下不下到底完全看你怎麼練,有什麼目的性。然後不管你下不下到底肩部都應該鎖定,背與核心始終收緊。

就是舉些例子吧。實際上我覺得中高階的健身者完全沒必要靠一個app來練,而初學者也不可能靠一個app來學會一個動作。我曾經說過,光教一個深蹲,我就能給你上八節課,那還算少的。而當你學會了正確的深蹲姿勢,知道如何發力,好處絕不僅僅只是學會了一個動作那麼簡單。

那麼KEEP為什麼火?首先,互聯網+,是一種泡沫,當時容易融到錢。
然後營銷做的很專業,很有針對性。知道自己的營銷面向人群。(比如在地鐵打廣告,比如在知乎黃的答題。當然我說的只是一些很表層的營銷方式,他們具體的東西,可能也值得不管是不是行業內的人學一學。)
這是一款做的相對比較好用的社交軟體。(所以我覺得大部分人跟著練一段時間後都把它當做了一個純社交的東西,而那些健身計劃和動作,可能就不怎麼碰了。)
這是一款好用的APP。雖然我說了單憑跟著它學動作比較扯,不現實。但你看看那些同類APP,做的更差,差的不是教動作好不好,差的是不好用,不方便,不舒服,無法持續的吸引你使用。

KEEP真正的考驗是靠什麼盈利,以及如何持續長久的發展下去。而本人覺得以現在的方式繼續下去,依然不可持續,但他們會怎麼變招,靜觀其變吧。

此文僅代表個人觀點。


第一,健身趨勢所致。

第二,這款產品設計與製作走心

展開分析:

趨勢層面

  • 各式各樣的互聯網+體育產品如雨後春筍般的競相出現在大眾視野,各自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市場,籠絡各自的用戶群體,構建護城河。
  • 以傳媒為主的視頻網站/門戶網站,比如騰訊、阿里、新浪、虎撲、體奧等。
  • 以健身服務為主的運動管理類產品,包括跑步為主的跑步社交工具,代表產品有悅動圈、咕咚、悅跑圈。還包括以健身為主的健身社交工具,比如Keep、火辣健身、FitTime等

需求分析:

需求一:想健身卻無從下手

需求二:想健身可不想去健身房或覺得健身房收費

需求三:時間、空間的限制。

需求四:對健身資訊、知識的了解。

需求五:社交的需求。

需求六:裝備的需求。

需求七:飲食的需求。

所以。。。。。。有了產品戰略

產品定位:移動健身教練。

標語:自律給我自由。

特點:集健身指導、社交、記錄於一體的移動健身APP。

面向用戶:健身小白或剛入門的健身用戶。

好了,進入技術層面~

假設:你對身材不滿意,希望瘦一點,改變肥胖的現狀,你就需要

  1. 系統科學有效的健身方法:

對健身領域各種內容平台的關注我發現其實健身內容都是同質化的,翻來覆去都是那些內容,大家的宗旨都是「管住嘴,邁開腿」,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站在現在(健身愛好者)的角度來看,這些內容基本都能保證科學以及專業性,但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碎片化,健身小白幾乎不具備內容分辨能力,一些看似專業卻不適合小白水平的知識很容易對健身小白產生誤導,這很容易打擊小白本來就不強健身積極性。

系統化方面個人覺得做的不錯的是硬派健身,將知識系統化輸出成一本《硬派健身》,筆者購買了這本書,結果卻是無法堅持看下去,歸根結底作為一個健身小白,只希望有個簡單的方案幫我解決健身問題,而且這個方案越簡單越傻瓜越好,跟著書本系統學習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成本,作為一個只把健身當工具的小白幾乎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2. 長期堅持下去的動力(激勵):

內容平台的激勵方式基本都是雞湯文章,比如《xx健身兩年終獲完美身材邂逅女神走上人生巔峰》,每次看完雞湯文都會激情澎湃,恨不得馬上出門跑個一千米,可這種動力來的快去的也快,當發現健身過程中需要面對的
問題多如牛毛的時候,這種動力很容易消失殆盡,從過來者的角度來看,健身和學習一樣是個偏自我驅動且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改變註定是痛苦的,這個過程需要持續的內部外部激勵,僅僅依靠雞湯是不夠的。

個人認為對缺乏系統健身知識以及自我驅動力的健身小白而言,健身內容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知識需要付出精力去學習才有效,而有健身需求不等於有學習健身的需求,大部分和筆者一樣的健身小白只希望把健身當作改變身材的工具手段,並不希望在這方面付出太多精力,且內容無法伴隨健身過程持續給予用戶激勵,所以針對這部分用戶(也是絕大多數用戶)更好的解決方案是...

然後就有了設計

為了激勵,有了整個產品

製作走心的證據

然後還是不信服,其實真的,背後還有一些工作

數據工作的一切都圍繞用戶展開,用戶在產品中留下痕迹,才留下了數據。

所以我們跟隨用戶的腳步,梳理用戶在產品中的路徑。

路勁梳理完成之後,設計時在每一個步驟上標註此處誕生的純量指標(100),然後再步驟與步驟之間標註轉化率指標(90%)

Ps:與產品本身的流程不同,此流程只關注用戶以及與用戶產生互動的運營行為

那你為什麼就是喜歡它呢?

keep的用戶體驗完爆硬派,硬派連個基礎的網路服務都做不好,keep的細節則摳的很舒服。keep的視覺焦點很清晰,每次只有一個,硬派則要想想來想去才能明白要做什麼。

交互設計:

  • 從訓練課程的流程來看,keep的產品邏輯構建比較流暢,從訓練前中後三個階段進行相應的交互。訓練頁面分別為添加訓練、訓練課程、跑步(騎行)頁面,點擊左圖中參加訓練跳轉到中間頁面,用戶進入真正訓練頁面需要三步;
  • 從產品角度分析,雖然兩圖的內容都包括動作介紹、打卡人數、鍛煉時間、難度,但左圖用戶進入後第一眼感知的是參加訓練,不需要任何學習成本進行點擊,中圖引導用戶點擊開始訓練以完成打卡功能,換言之,左圖引導用戶加入此課程群組,中圖引導用戶在群組裡打卡;
  • 從情感角度分析,點擊參加訓練是用戶在做決定,帶給用戶的心理感知是自願參加,用戶往往喜歡為自己的行為買單從而暗示自己完成訓練,中圖開始訓練進一步增強用戶參與感完成打卡,顯示第幾次訓練刺激用戶,次數少對用戶而言是種鼓勵,激發用戶天生的攀比不落人後的心理,次數多則滿足用戶炫耀、虛榮、自我肯定、自我認知的心理

所以。。。。。

而且keep採用的運營方式也是如此走心

打卡功能

每次完成訓練後,用戶才可以打卡,內容編輯窗口有便捷的話題標籤插入功能(包括最新和歷史話題推薦),可以一鍵同步社交平台。

內容規劃

健身內容根據訓練體系、KOL、飲食結構、生活場景等不同維度分解出很多內容。內容空間雖大,但專業性和體系的要求都非常高。在微信公眾號上,Keep有「活動、答疑、福利、分享、課堂、食譜」等十多個常態輪換欄目,欄目的焦點圖風格統一。微博話題在微博上,常態話題有「#Keep課堂#、#KeepEatHealthy#、#Keep問答#、#Keep Talking#」等不同的內容體系。內容專業度、新鮮度和規範上都做到很高的標準。結合熱點和節日,讓用戶通過APP社區或微博參與活動話題,送出獎品。話題形式有統一的主題,在微博上還有話題主頁,也有機會上熱門話題榜。

推廣過程:

QQ群、百度貼吧、豆瓣群組都是深度興趣用戶聚集地,在QQ群因為大家都是平等的,所以可以直接用連接推廣的方式,貼吧和群組更適合發布有價值的內容文章來吸引用戶關注,在適當時機在話題引導。

SEO搜索推廣

用戶運營:KEEP抓住大學學生這類高聚集的群體進行用戶運營,通常一個人使用就會帶動周邊宿舍很多用戶加入。

社交網路傳播:據說該創業團隊有成員在網易做過,所以深諳新聞傳播的方法。

專業榜單的運營是導流的最佳入口,APP

Store,應用寶,安卓市場等。

keep運營可分為以下階段:

早期獲取用戶,在知乎、微博等渠道儘可能多的出現在用戶面前,刷取存在感

培養種子用戶,在微信公眾號設置的欄目以及微博專業話題吸納熱愛健身且愛社交的用戶,同時為社交網路傳播埋點

提高用戶活躍度,無論是社區運營、微博話題、線上線下運動,目的在於增加社交關係沉澱,從而增強用戶粘性

提高轉化率,前面幾項最終目的是完成相應轉化,從而實現盈利

所以,keep有溫度而已

在看市場反應

再付我做這個產品分析的思路,共同學習:


以前也沒用過,群里有人推薦就下了一個。最近兩月基本每月一千分鐘的樣子,還算堅持不錯吧。
個人的看法:
1、不適合完全沒有健身課基礎,沒有教練指導的人群。也許很多小白在用,如果只是提高興趣,讓他們能夠嘗試,未來能夠在健身上加大投入的話,很好。但是如果小白認為能夠取代健身教練,那麼練多傷多,練長傷重。Keep上的指導太不夠了。沒有教練指導,不明白原理,健身是很容易受傷的一個東西。
2、最適合的人群應該是有過健身基礎,身邊有人指導,基礎知識已經有了的群體。健身課很貴,不是所有人都有經濟實力和時間來持續上健身課。有個半年健身課的經驗,Keep上很多動作了解要領,有些動作其實是基礎動作的變通和結合,keep一定程度上能幫助這些人保持健身的習慣。
3、對於前面第2項的人和更高水平的人,Keep可以幫助記錄健身的努力,一定的社交功能也挺有趣的(我確實挺喜歡在Keep上看美女,健康)。
個人感覺將來還是應該往線上線下一體化來發展。智能設備、遠程教練也可可能是很好的方向。我覺得他們家還是有前途的,但是不創新則死。


嗯,我也是在知乎上看到後就變成他的迷妹了,也安利了很多人用,不過keep只是輔助作用具體看自己。像我這樣周圍沒健身房(市區外)不愛跑步的,keep就很實用了,而且我又有健身的基礎,之前在市內有去健身房一段時間。我認為keep畫面也好,動作也好,各方面都比單一的運動好。我不喜歡跳健身操,不喜歡一直做一套運動。而那些去健身房都堅持不下的,keep對他也沒用。
2016-8-18現在已經訓練了110天了,397次運動,運動前我是120加的體重,現在是106的體重,前90天是正常吃喝的,現在已經吃健身餐了,希望年前下90斤!


總覺得keep蓄力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會在全國遍地開花的開連鎖健身俱樂部,走實業路線


天時:移動互聯網發展及人均Gdp的提高滿足了用戶在碎片化時間健身的需求
地利:在Keep出來之前就已經有了很多國外視頻類健身App,但是keep的視頻課程和產品設計上用戶體驗是最好的
人和:keep運營團隊在社交化運營上是同類產品最強,比如在豆瓣、知乎上有很多keep運營人員在做推廣,keeper來點個贊吧
另外keep不會讓教練消失,但是會倒逼教練更進一步淘汰一批買課和數數教練
keep也不會滿足所有用戶,初級用戶健身是需要運動場景的但是這點恰恰也是keep不能滿足的;所以機遇與挑戰並存!
加油!


問題一、二在使用過程中沒有發現,應該是已經添加了這部分內容、
講講問題三、
這個app相較於其他的健身軟體優化好了兩點、
1、頁面清爽整潔,進入後就直奔本日訓練主題

2、有成套的待選訓練模式,懶人福利,哪怕你什麼都不懂,但是最開始的時候跟著app提示練就好、所有的訓練項目按著待辦事項的模式排列好,每完成一項即可獲得愉悅的成就感

但是永遠不要忽視一個正確老師的重要


因為Keep開始做廣告了。

1、軟體中定製課程中為什麼只有運動課程,怎麼不加入一些準備活動、舒緩或拉伸課程呢?
其實課程中還有「綜合熱身」這樣的熱身單次訓練,可以在正式訓練之前讓身體達到一個較好的運動狀態,訓練完之後還可以參加「辦公室拉伸/上肢拉伸/軀幹拉伸/舒緩拉伸」這樣的訓練進行拉伸放鬆。
除此之外,每個單次訓練中也穿插著拉伸和放鬆,結束之前也會有一個針對訓練肌肉點的放鬆。


2、在勳章中有連續多少天的勳章,但是定製課程設有休息日,如果休息的話肯定就拿不到連續勳章,這樣設置是否合理呢?
課程表是根據用戶選擇的健身目的和健身基礎,由 Keep 推薦或者用戶自定義產生的一個訓練計劃,強度是根據選擇的健身基礎決定的。在休息日會向用戶建議「BMI&<25%,慢跑40min以上;BMI&>25%,快走、自行車、游泳等有氧運動40min以上」,希望幫助用戶更好地達成自己設定的目標,但不是一定要完成的。
覺得題主提這個問題可能是因為用了半年也沒有發現 Keep 里有熱身和拉伸活動,現在有了瑜伽之後更是有了更多的休息日選擇。在休息日做些舒展拉伸的動作,我覺得還是蠻合理的呀。


3、課程設置是否真像說那麼好,這樣的話健身教練不就成為一個即將消失的職業啊。
這樣說其實是欠妥當的。App 里課程設置的專業和科學能為用戶提供有效的指導,能滿足相當大一部分人群的運動需求,並且減少了時間和場地的限制,降低了用戶參加體育活動的成本。例如,「2分鐘碎片減脂」,「4分鐘 Tabata」 可以讓沒有大段時間去健身房但是又想動一動的用戶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而很多無器械課程也是在房間或者客廳就能完成的。
健身教練手把手對動作的糾正,面對面對健身問題的解答效率是不會被取代的。
總而言之就是,面對的需求群體不同,但是 Keep 和教練都有自己發光發熱的地方。但是如果非要說「課程設置好,健身教練就會消失 ----&> 健身教練沒消失,那 Keep 課程設置就是不好」 就有邏輯問題了吧。

以上,儘可能客觀的回答。

作為一個2015年8月註冊的 Keep 用戶,我看著 Keep 一點點越做越好,真的很開心,也不斷地推薦家人和朋友來 Keep 和我一起運動,保持一個健康向上的生活狀態。:D

利益相關:Keep用戶,海外研究生在讀,Keep 產品實習生。


第1個和第2個問題已經在現在的版本里進行了完善。
關於第3個問題 我覺得教練職業還不會消失,畢竟現在還很多有錢人有需求,而且keep不能發現訓練中的問題給會員解答。
但是在我在健身房的訓練時,會有教練跟我說跟keep做就是毀人啊,來我這買課才是王道。


keep大概用了兩年,斷斷續續,說一下感受。

首先,keep能夠成功的一個點在於,它分級合理,分類清晰,針對不同程度、不同部位以及不同人群做了較為科學的劃分。課程的細化讓大部分人都能夠找到自己的需要。

其次,內容安排上的合理性。除了分級分類以外,keep在內容上有器械和無器械,但就目前來看無器械較多(也可能因為個人偏重無器械),可以說訓練成本低,只需要一個運動的空間就可以,沒有其他設備上的限制,操作簡單化,而且時間上多為十幾分鐘,安排合理,符合當下人們碎片化的時間管理。

然後,鍛煉氛圍的營造。因為對其他健身軟體不太了解,但就keep而言,它所提供的內容是不錯的。首先,有標準的動作示範以及訓練過程中的語音提示,如計時、計數、動作糾正等。在鍛煉過程中,彷彿是和健身教練同步進行,有讓人努力跟進的心理效果,以及較強的監督效用。同時,背景音和提示音的營造氛圍效果也是不錯的。

再者,keep在健身app的基礎上,進行社交軟體化的設計,打卡、徽章、發動態、上熱門等,都是在無形中促進用戶堅持訓練。大家在看到別人的健身成果,大多數人都會是膜拜、羨慕的心理,自然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像他們一樣的人,而動態的評論、點贊加油,也是激勵因素,不少健身同好一起交流,促進鍛煉。(另說一句,點贊加油簡直滿足人的虛榮心,現在鍛煉完後就會彈出窗口讓用戶為其他同時段鍛煉的用戶點贊加油,大大提高了點贊加油的數量,不過這種表面形式上的東西,其真實含量已經沒多少。不過也的確是一種互相激勵的好辦法)

另外,keep的營銷做得不錯,線上線下的活動不少,用戶參與度也不錯。以及明星效應和一些健身達人所帶動的粉絲效應,也是keep能一路走紅的原因。(感覺不少熱門達人都是請來造勢的=_=)


至於能否代替健身教練————————

你也太小看健身教練了吧,就相當於你自己捧著本書自習和一個嚴bian厲tai的老師盯著你一對一的學習,你覺得哪個更靠譜?【學霸請自動忽略這個比喻】
健身教練是能夠教你系統科學合理地進行專門的健身鍛煉,形體塑造、肌肉鍛煉,不是一個小小的app就能夠做到的。app是為了那種沒時間去健身房/沒錢請教練的人(更多是後者=_=)服務的,那些每天泡在健身房或者被教練一對一訓練的,哪有什麼功夫去搭理什麼app,根本無視好嘛。

以上是暫時想到的,本人健身小白,如有健身大神,求帶飛!


看了一圈各位沒太說到點子上就讓我有點兒無語了,尤其是一些虛假引導。

關於Keep為什麼這麼火以及各產品模塊,其實樓上有思維導圖的 @小屁孩長不大 回答基本上說清楚了。

對於樓主的前兩個問題,解釋起來兩點:

1、對於拉伸等課程肯定是有的,但現階段不會作為重點。這也很正常,畢竟企業產品延展開發是需要時間的~尤其是課程的設計上來說,當然更希望早起更有針對性,標準化的產品出來,畢竟目標受眾就是最主要的70-80%,先滿足他們的需求,再滿足小眾,專業的需求。其實,有用KEEP很長時間的用戶會發現,每隔幾個月課程都是有推陳出新的,頻率還是不錯的。

2、KEEP是面向大眾化的APP,大部分新客戶是沒有健身基礎的小白用戶,受眾的人群非常廣,所以產品設計之初,對於工作日或者休息日並不會設限制,事實上,Keep的課程有很多是針對辦公室健身的,也就是隨時隨地運動起來,所以,積分勳章依然有意義。

3、我著重想要說明的是您提到的第三點。

不能說KEEP會完全搶掉健身教練的生意,但是通過互聯網平民化,標準化,社群等對比在傳統線下健身房需要做到的同等規模下成本居高的情況,搶掉部分原有客戶是肯定的。但是,那20%的高端或者專業訓練的客戶依然需要傳統健身房。

我不贊同純競爭之說,因為KEEP作為互聯網載體,也將健身市場容量也開發了更多,有很多並沒有那麼強烈慾望的用戶也能通過如此低的門檻開始鍛煉了,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1、隨著互聯網產品的普及,還是那句話,健身房,健身會所,私人教練那些都是給有特殊需求或專業的人準備的,這一類人絕對不會是佔比高的那一部分;

2、有辦過健身會員的人都知道(先說明,我本人是辦過的,而且年費8000多應該算湊活的中端會員了,所以請某些胸肌大無腦的人別說什麼:你沒體驗過就沒資格說。。。 之類的話,整個一傳銷口吻)。

健身房能夠提供有價值的資源是什麼?

a-器械 這個我承認,確實比個人家庭強。但是,不好意思,本人部隊武警出身,健身方式都是野路子,在我看來,未必需要那麼專業的設備。我是那80%普通人,頂天了也就要健康減脂etc. 而這些跟器械沒有必然關係;當然,有肯定好,只不過,權衡一下之後,貌似沒必要;

b-私教專業化培訓

首先,優質的私教少之又少。各位動動腦筋想想,你的教練有幾個真的非常懂理論,而且有長期實戰經驗的?作為健身房的營利性來說,常常都是教練邊培訓邊接單的,我之前的會所遇到過,文化水平低的可怕,最基本的理論都解釋不清楚,這樣的人你指望他教你?其次,內容部分,真正健身的人其實應該會贊同:一個成年人,真正需要學習的健身動作和理論,其實差不多1-1.5年就學完了~這又不是什麼高深的天體學~剩下的內容隨著時間的積累和新理念的補充,慢慢了解也夠了。所以,如果能夠藉助互聯網產品的標準化課程,其實可以防治很多二把刀教練的錯誤傳達,真正做到點對點的教育和傳輸。同等情況下,每個教練的個人喜好,文化素質,行為能力都被產品標準化了,而且健身內容教學互聯網的邊際成本顯然是低的可怕的。

(有人說,那KEEP的教學也不一定完全科學呀!第一,所有的事情都沒有絕對完美的;第二,在能做到的情況下,KEEP也比大多數教練做的好。內容有問題,發現之後可以修正嘛~把高頻率的問題儘快修正,再次傳播,這速度不比你一家一家健身房,針對理解能力參差不齊的教練培訓效率高啊~)

c-社交 嗯,說實話,去健身房除了真正健身就只有兩個目的:

I -顯得自己有面子,老子有錢------在互聯網時代,還這樣想的人基本上是SB;

II -看妹子,泡妞------呃。。。說實話,現場真沒幾個好看的。好看的都在KEEP社區上(不得不說,這一點KEEP抓的特別好,社群里妹子可以反覆看,隨意看,有視頻,還能互動~更別提排行,計量等其它功能了)至於泡~有能力在健身會所泡妹子的人,也絕對不缺這一兩個~大實話

最後一點,很多健身房的營銷策略是:你給自己下一下狠心,總有一個比你優秀的人在健身!

大哥,隨隨便便做一下成本估算和分析就知道,健身房的服務和銷售是兩個體系的好么~

服務就是正常運營的所有成本,物業,設備,教練,保潔等等費用

銷售就是會籍制,那麼在我固定運營成本一定的情況下,銷售是越大越好呀~那如果這個情況的話,你的有限設施投入總有一個上限的吧,請問,假設你有20台跑步機另加30台其它設備,同一時間段情況下滿載數量就是50人呀~難道還能兩個人互相胸推???

所以,健身房的套路是不斷的營銷,洗腦,加入新會員,因為他們知道這裡面95%以上的人是不會經常來的~這些超過正常運轉數量的就是利潤呀~

好的健身私教在前一兩個月還會跟你聯繫,排你的時間,後來,也不會主動上杆子答應你的~

這就是為什麼,管理好自己的身體,永遠是你自己的事情。外部能夠提供的永遠都是環境,優良的環境會促進你提醒自己,再次堅持,但,不止只有去健身房入會一種方法。用KEEP是手段,去健身房也是手段,那麼哪一種最實惠最省力最便捷?就看自己的需求了,很顯然,在這方面KEEP是非常有優勢的。


很早就下載keep了,但也是最近一個月開始使用,目前有點上癮,而且開始帶動老公一起做了。滿足了我不想去健身房的目的。我家附近沒有正經的健身房,有那麼三兩個小規模的,空氣混濁人多機器不夠用,去了幾次就再也不想去了。我的目標很簡單,就是鍛煉。


關於問題
問題1:很多人答了,很多準備工作,只能說題主使用不仔細。我最喜歡的還是最後泡沫軸全身按摩。
問題2:這個是否合理我還真不好說,反正我休息日的時候也會簡單做個拉伸,比如睡前拉伸。而且我也不看重什麼勳章。
問題3:課程設置,我覺得在認清自身條件和運動能力的情況下定製的還是比較不錯,關於健身教練,我覺得對於真正想健身的人反而會促進他去找私教,特別是那些仔細閱讀訓練說明和動作說明的人。

關於健身教練,鑒於朋友之前是這個行業中的,圈子裡魚龍混雜,有些湊數的水平真的還不如app.但是對於深層次的訓練,真心建議找靠譜私教。

任何APP的終極目標都是要盈利…在keep商城買了健身墊和跳神,感覺質量不錯還沒有味道……不知道keep是要大力發展線上商城還是什麼……


每項運動開始都有熱身活動。
有上下肢、軀幹、泡沫軸全身按摩等放鬆。


推薦閱讀:

有人用过keep的21天减脂课程表吗?坚持下来的有没有效果?我刚准备开始,之前练得是零碎的训练~
如何利用keep軟體制定計劃?
初入健身房女生如何進行減脂訓練?
keep上的瘦腿訓練有用嗎?
你都碰到過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私教會員不來上課的理由?

TAG:Keep健身軟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