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拉姆斯的圓舞曲 Op.39 原始版本究竟是不是四手聯彈?

今天幫學生選曲子,突然發現一個問題:網路上大部分專業鋼琴家演奏的勃拉姆斯的圓舞曲Op.39都是獨奏版本的,我也去查了一下,確實有很多獨奏的譜子。但我翻到原始的出版冊時發現這首曲子原本是四手聯彈的,比如第15首的譜子如下:
左手部分

右手部分

更詭異的是,獨奏版本的譜子跟四手聯彈的譜子調性是不一樣的!四手聯彈的譜子是A大調,而獨奏版的是降A大……

視頻連接可以給大家看一下,爆炸頭彈得獨奏版
074 勃拉姆斯 圓舞曲(華爾茲)Op39 No15 世界鋼琴經典名曲100首

譜子我並沒有找到正規出版的,網上流傳的一些也確實顯示是降A大調,跟爆炸頭彈得是一樣的。

究竟這個版本演變是如何進行的?是僅僅第15首被修改了還是整個Op.39全部被調整過?獨奏版的曲目是否是勃拉姆斯的本意還是後來人修改的?如果是的話,為什麼修改過後的譜子也可以作為很正規的曲目在音樂會上演奏呢?


勃拉姆斯作品39號的16首圓舞曲創作於1865年,此時他正居住在維也納,寫作這套曲目是受了維也納當時越來越流行的圓舞曲熱潮的影響。這套作品之所以特別重要,是因為這是勃拉姆斯第一次嘗試寫這種短篇幅的鋼琴音樂,他對這類樂曲的喜愛一直持續到了晚年最後的音樂作品。

另一個有意思之處是,這套曲目的版本數量之多,在勃拉姆斯的音樂創作中絕無僅有。他生前一共出版過3個版本,都是1866年由Rieter-Biedermann出版的。

- 為四手聯彈所作,首演於1866年11月23日,演奏者是克拉拉·舒曼與阿爾伯特·迪特里希。這也就是這套圓舞曲的所謂原始版本。
- 為鋼琴獨奏所作(簡單版)。
- 為鋼琴獨奏所作(音樂會版),首演於1868年11月15日,勃拉姆斯本人彈奏鋼琴。

而在勃拉姆斯去世之後的1897年,為雙鋼琴所改編的第1、2、11、14、15等五首圓舞曲的樂譜也出版了,也是在上述同一家出版社。所以這就一共有了四個作曲家欽定的樂譜版本。

勃拉姆斯在完成為四手聯彈所作的版本之後不久就開始將其改編成鋼琴獨奏版本,但是他寫了兩個版本:音樂會版與簡單版。由於作品問世之後十分受歡迎,勃拉姆斯先是為鋼琴獨奏改編了音樂會版,此後又為了照顧到業餘鋼琴習練者的水平而寫了簡單版。

原題目中提到的第15首調性在不同版本中不一樣的問題,存在於作品39號中的多首圓舞曲中。在將四手聯彈原版改編成獨奏「音樂會版」時,勃拉姆斯將第13-16這四首都降低了半音,而在「簡單版」里這四首的調性不變。不知道為什麼作曲家要作出這樣的調整,從音樂上看兩種調性孰優孰劣,應該是見仁見智的事情。

另外,「簡單版」中的第6首由原作的升C大調降成了C大調,極大地降低了演奏難度,這倒是比較容易理解的。

這幾個版本的樂譜在imslp上都可以找到。
16 Waltzes, Op.39 (Brahms, Johannes)


推薦閱讀:

不同時期的古典音樂是如何劃分的?
四部和聲重複音的位置如何確定呢?
什麼是密接和應?
如何評價德沃夏克(Antonín Leopold Dvo?ák)?

TAG:鋼琴 | 古典音樂 | 勃拉姆斯Brah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