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型依戀人格的人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是否不適合談戀愛?應該怎麼克服這個心理?
就算有了互相喜歡的人也很難在一起。我原來以為是我太保守,不知道為什麼關係達到某個臨界就會這麼慌,為了安全感,會幹脆破罐子破摔。費解。
藉助理論來解釋、概念化自己這個人,這樣做的壞處,就相當於國外電影里常見的警察辦案,抓到幾個小流氓就結案,定性為違反治安管理條例,而背後的犯罪團伙、乃至地下社會、黑金政治,全部被忽略、遮掩。
表面以下的系統結構不改變,小流氓當然是抓不完的。
如果自己的熱情僅僅在糊弄過去就算的程度——就像一個只想應付差使的警察,那麼就抓住這些理論概念化,時不時用它安撫一下自己的焦慮得過且過。代價是,自己的內心世界和現實生活,都繼續原地打轉,許多煩惱也時不時反覆出現。
如果你對於「了解自己」的熱情,更接近骨灰級玩家,而不滿足於上面說的狀態,那麼進階的選項可以是——接受心理諮詢。
自己看書也好用心琢磨也好,就像是開頭的比方里,一個本身腐敗的體系派出了一個調查員,就算他本意再高潔敬業,上級、同僚、親友、自己的生存,無不被系統本身掣肘,而且他本身的許多認識、信念、情感,都出自那個系統的熏陶,你又怎能期望他能真正顛覆些什麼?
心理諮詢師就不同了,收當事人的錢的意義之一,就是為了禁絕諮詢師的私心——不討好、不包庇、不貪婪,儘可能真切、且完整地映照出你的內心、你的生活是什麼樣子,儘可能清查整個系統的扭曲、而非僅僅滿足於幾個小case的結案。
所以就像很多人了解的——心理諮詢又「慢」、又貴、又艱難。但真能堅持下來,這一切都會有所值——其中大多數人可能會同意:超所值。
回到你個人,你有多想了解自己、改變困擾自己的模式?只有足夠強烈的意願和熱情,才能進入更深的層面、才能在諮詢中獲得足夠深遠的回報。當然只想做個票友,鑽研些書本上的知識,那也無傷大雅。只不過,就不能指望獲得更深的理解、或真正改變固有的內在模式了。
迴避型依戀
迴避型依戀者在親密關係中,就像脫離鹿群的小鹿,讓人憐愛卻又難以靠近。
在《志明與春嬌》中,張志明就是迴避型依戀最好詮釋:在親密關係中,無論是開始階段,還是最終走進穩定期,每個關係遞進的節點,無不逃避退縮,給人一種永遠長不大的孩子的表象,令人著急。余春嬌是焦慮型依戀,兩人相愛相殺。影片節奏跌宕起伏,劇情不斷反轉,讓人情緒起起落落。
在親密關係確立前,情緒起伏讓人心動(迴避型依戀者總是讓人覺得很有魅力)。在長期親密型關係中,建立健康良好互動穩定的關係,才是雙方的需求。可迴避型依戀者情不自禁地就把親密關係帶入如同電影情節跌宕起伏,讓對方心累不已。他們自己也會被這種行為折騰的很難過,想改變卻無能為力。
哪裡丟了東西,就去哪裡找。心理機制的建立,是在遭遇傷害的時刻,一種本能地自我保護,哪怕這種心理機制是不成熟不健康的。迴避型依戀的人,往往在童年或者青少年時期,父母中一方長期缺位(通常是父親),而另一位(通常是母親)會潛意識地把子女分化出伴侶的身份角色。對子女的互動中,不知不覺帶入伴侶相處的模式。因此,父母(通常是母親)就有以下的行為:
親密即控制。由於伴侶雙方的一方缺位,導致在潛意識層面,對伴侶關係產生關係破裂錯覺,雖然不會上升到理智層面,可是潛意識中會對缺位伴侶的替代人——子女產生強烈控制欲,進而強化伴侶關係沒有破裂的事實,為理智提供證據。這種行為的隱蔽之處在於,它往往帶著愛和照顧的名義。比如說:「孩子,你不能這麼做,你必須按照我說的來。」「孩子,你別不開心,我這麼做,完全是愛你啊,你不懂啊,我不能看著你犯錯,我這是為你好啊,你怎麼這麼不體諒媽媽的心!」這種行為,對迴避型依戀子女造成的影響是對親密依戀的認知錯位。在子女認知中,親密=被控制,從而對親密產生迴避的本能反應。另外,這還會造成孩子明顯地心理獨立期滯後,外表冷酷內心敏感脆弱等隱形問題。
責任的推脫。因為把子女分化了伴侶角色,所以在父母遇到問題和困境,自己無法解決而無法求助於缺位的伴侶時,本能地就會把責任推脫到毫無反抗能力的孩子身上。比如:「我是為你,才忍受這一切委屈。」「我這一輩就這樣了,我唯一念想就是你能有出息。(潛台詞就是我為了你犧牲了我的幸福)。」「你一定要出人頭地啊,否則我這些苦就白吃了。」由於孩子的年齡幼小、心理幼稚、認知不全面等原因,基本上來者不拒地承擔了這種類似原罪的責任,認為問題確實在自己身上。可是自己幼小又無力解決這種本不屬於自己的問題,由於上面控制造成的迴避機制,又在面對問題時進一步得到強化。在成年後親密關係相處中,對方通過撒嬌、嘮叨、埋怨等不同方式來尋找情緒共鳴或者需求關注時,迴避型依戀者就將其解讀為:對方將問題丟給自己(雖然對方本意並不是這樣)。可在迴避型依戀者的視角中,問題丟給我,我又沒辦法解決,這就是痛苦。此刻,他們立刻就轉向迴避的心理機制,直接逃避這種痛苦。其實,想想蠻有趣的,就好比馬戲團的小象長大後,仍然覺得自己掙脫不了小時候的鎖鏈。另外,這種兒時記憶也會造成迴避型依戀者缺乏應對問題的勇氣,不能正視現實。
缺乏真正的依戀。由於以上原因,導致父母對孩子是一種強控制加責任的推脫的相處模式,而恰恰缺失了父母與孩子的正常的親子關係,孩子得不到完全信任的依戀感。他們進化出的迴避機制在自我保護的同時,不斷強化自我暗示:我不需要依戀,我不需要親密關係。外化給人的印象就是,迴避型依戀者是獨來獨往的人,很難融入集體中,對人感情冷漠,缺乏正常情感交流,戀愛過於理智等等。可是,潛意識中對親密依戀的渴求缺從沒有停止,雖然被理智這個守門人全部屏蔽。在行為上就會表現出不斷尋求新的親密關係,這樣才能獲得安全感,可是他們又無法把握(更多是心裡層面因素)長期親密關係,所以一旦從吸引到親密關係確立,他們就會尋找各種理由結束這段親密關係。在迴避型依戀者中,花花公子和花花公主不在少數。可是別忘了,在他們記憶中,親密=傷害,他們是在逃避傷害。
在親密關係中,一方如果遇到另一半是迴避型依戀者,雙方應該怎麼做,才能讓迴避型依戀者走出錯誤認知,共同塑造出健康穩定的親密關係呢?
剝離給迴避型依戀者的控制感。雖然這種控制感更多是種假象,是由迴避型依戀者自己腦補出來的。比如,直接告訴對方:「親愛的,我只想和你戀愛,從沒想過要控制你。」另外,迴避型依戀者要糾正親密即控制的錯誤認知。如果,迴避型依戀者存在心理不成熟、外在冷酷、內心脆弱等不同問題,也要從自己角度一點點做出合理地改變。
建立正確的親密相處觀念:對方在尋找情感共鳴和尋求關注時候,並不是向迴避型依戀者推卸責任和問題。即便,親密關係中真出現了問題,作為一個成熟獨立的個人,迴避型依戀者也有能力解決這些問題,而不是逃避問題。就像告訴馬戲團的小象,你已經長大了,力氣足夠大到輕輕一扯,就能擺脫那條困擾你的鎖鏈。
親密關係中安全依戀的提供。安全依戀是純粹兩個人的信任的依戀。迴避型依戀者,內心極渴望依戀、行為模式上抵觸依戀,行為和意識高度不統一,他們需要更多的陪伴,雖然他們並不明確提出。
好了,每個愛上迴避型依戀者的人,都是墜入人間的天使。當你們陪同迴避型依戀者建立正確的相處觀念、健康的親密關係後,你們收穫的愛情也較普通人體驗更豐富(迴避型依戀者在世俗觀念中是浪漫體貼而又富有魅力)。
發佈於 2017-06-12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更多迴避型依戀分享 關注公眾號msj4526諮詢微信s4526s
迴避型依戀人格
迴避型依戀人格是三種依戀類型中最複雜最矛盾的一種。1973年,愛因斯沃斯採用陌生情境法(strange situation)測驗親子依戀關係,實驗說明,屬於迴避型依戀人格的嬰兒,當媽媽離開實驗房間一段時間再返回時,嬰兒會表現出漠不關心,但是試驗測試結果卻表明嬰兒的心律和壓力水平(荷爾蒙、皮質醇)都在媽媽離開後有顯著升高。這說明,迴避型依戀人格雖然慣於表現出滿不在乎的樣子,然而他們的內心並不是風平浪靜,毫不在意的。因此,面對迴避型依戀人格,你應該調整好心態,仔細觀察是哪些行為使得他們想要逃避與退縮,儘可能地多與他們進行溝通,培養他們對你的信任感與依賴感。這個過程並不簡單,也會伴隨著迴避型依戀人格在行為上的反覆逃避,但是如果能通過長期的堅持,讓迴避型依戀人格意識到親密與獨立是可以並存的,那麼艱辛的付出也是值得的。
如果你是一個迴避型依戀的人,你需要練習信賴別人,給別人一個靠近自己心靈的機會,而不是每次在拉近親密距離後又將讓他人推遠。逃避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學會表達自己,袒露真實的感受才是真正的成熟與勇敢。你害怕受傷時所做出的自我保護行為,往往對他人而言是一種深深的心理傷害。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人的性格都是在不斷變化中的,你現在屬於哪種依戀類型僅僅代表你現在的狀態,並不意味著你永遠都將是一成不變的。因此,不需要將成人依戀類型看作是一種人格標籤,也盡量不要隨意給他人貼標籤,所有的心理學理論都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了解自我,幫助我們更好地生活。
推薦閱讀:
※男朋友的前任很漂亮,該怎麼調整自己的心理?
※「 愛上一個自己討厭的人,這種感情往往是最要命。 」這句話如何理解?
※灰原哀和小蘭對柯南的愛有哪些不同?
※怎麼跟妹子做自我介紹?
※女生用怎樣的方式追求男生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