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一個國家、一個地方、一件工作或者一種生活方式,可以讓人生活的很愜意,幾乎感受不到壓力?

如果沒有,那有沒有壓力相對來說很小的?


謝邀!

我看到的問題是這樣的:

有沒有一個國家、一個地方、一件工作或者一種生活方式,可以讓人生活的很愜意,幾乎感受不到壓力?

看來大概只有天國符合了。


謝邀!

肯定有,但沒有壓力,你對生活就會無趣,然後你會陷入新的苦惱,如交流、緊張和抑鬱。當主要問題解決,次要問題會變成主要問題。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有沒有一個國家、一個地方、一件工作或者一種生活方式,可以讓人生活的很愜意,幾乎感受不到壓力?

答:沒有。

強戰勝於苦耕。美國的霸權地位怎麼來的?戰爭。中國的五常地位怎麼來的?戰爭。

以東南亞為例,他的命運就是魚肉。

美國要構建的是新的世界秩序,是西班牙3.0版,聯合王國2.0版。

1、經濟管理的模式不一樣。

美國改變了曾經的掠奪手段,以東南亞金融危機為例,中國、日本倒向美國以後,參與了美國打造的世界秩序,用血汗工廠堆積起來了GDP。當時的中國、日本想的是,如何拓展自己的戰略空間。於是雙方都把目光投向了東南亞,你懂的。東南亞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於是中國和日本開始爭搶著與東南亞簽訂自貿協定,反而是中日之間,達不成某種共識。但是,中國和日本投資的都是美元,於是美國人發現了中國和日本搞的副業,於是殺豬過年,這就是東南亞金融危機。東南亞金融危機以後,東南亞的經濟徹底垮了,因為中國和日本發現自己做的都是無用功。1997年,東南亞的經濟和中國比肩,危機以後經濟崩潰,最最最重要的是社會流動性的消失,導致東南亞再難經濟復興。這就是美國和英國管理或者說掠奪的方式不一樣的地方,美國的更加隱蔽,手段更加高明,產出更加高效,所以美國的方式不需要菲律賓,相反菲律賓還是一個經濟發展的累贅。

2、戰略棄子。

從戰略和戰爭方面講,菲律賓不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

二戰時,美國為什麼會被提前捲入二戰?答案是菲律賓。美國當時擴張的時候,只想的是佔領敵對國家西班牙的殖民地,根本沒想到自己把自己的戰略觸角伸到了東南亞。東南亞還有幾個老牌的殖民地帝國,他們是荷蘭、英國、法國、日本,還有在東南亞有幾千萬華人的中國。

其實美國想吞併菲律賓,只需要在憲法里加一句為亞洲人民的幸福和福祉而努力就可以了。

但美國不願意參合亞洲這個既得利益固話的小圈子。

所以二戰時期,美國奉行先歐後亞的戰略,給蘇聯一百多個億的援助,給中國僅十億美元,對於美國而言就是中國丟失了,戰敗了,對於他的全局也影響不大。美國要的是大西洋湖,不是太平洋湖。從偷襲珍珠港來看,菲律賓就是美國在亞洲的雞肋,假如日本先偷襲美國,然後德國再進攻波蘭,美國何以自處?先亞後歐?所以說菲律賓使美國的戰略主動,變成了戰略被動。

所以楊修說:食之無味啊。

戰爭只是表象,戰爭背後是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以越戰為例,中國先滅法國,再滅美國,再滅蘇聯,最後打越南,中國得到了什麼?中國的民族主義者心裡是有一筆賬要算的。同理美國心裡也很清楚,美國的戰略利益不在這裡,假如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升級,惹火燒身,即使最後美國贏得了戰爭,美國能獲得什麼?三十億饑民和暴民混雜的烏合之眾?

所以美國早早的就撤出了東南亞,因為菲律賓食之無味,東南亞食之無肉。

美國的核心利益是大西洋湖!不是日本、菲律賓、東南亞、東亞。對於美國而言控制力北大西洋(東側的西歐),就控制了全世界。

然後你再看東南亞和菲律賓,沒有任何戰略價值。

3、重返亞太

美國你說你剛剛搶劫完東南亞,再搞重返亞太,你還要不要臉啊?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熱烈歡迎。


雲南沒有壓力


中國南方的農村,不要結婚,也不用生娃,種種一畝三分地,所有蔬菜,肉魚自給自足,經常出去打打牌,挺愜意的,沒有壓力


瑞士


生活在中國,那個人是馬雲,工作是阿里巴巴董事,生活愜意,是很多人心中的爸爸,多金無壓力,隨便Ipo就是200億美刀!你覺得如何!


有阿~澳大利亞
房價低 所得高 生活開銷也不高 人普遍友善 社會進步


諾魯曾經是這個畫風,現在國家瀕臨破產。 所以說,想輕輕鬆鬆混一輩子的,還是算了吧。 畢竟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一種生活方式 那得多無聊啊


推薦閱讀:

蔡元培先生的偉大之處?
什麼樣的人可以被稱為擁有一個自由的靈魂?
為什麼孫悟空一次次被唐僧傷了心卻還是回到他身邊?
阿桑奇是一個英雄,還是一個危險分子?
自由和極權從成本和收益分析的話,誰的回報率更高?

TAG:生活方式 | 國家 | 自由 | 壓力 | 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