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為何早飯都不吃炒飯,盒飯,蓋澆面等午餐晚餐都可以吃的食物?而大都吃油條豆漿麵包牛奶?

覺得很奇怪,我有時就吃這些,覺得沒什麼不好,而且早飯多吃也是提倡的。其中有什麼營養學的道理嗎?

---------------------
8.13更新
最近在新加坡,已經養成早上吃一盤燒雞面的習慣了。。。這種享受簡直是豆漿油條包子帶不來的,更不用說麵包啥的了。。。。親身試驗一個月,沒有任何副作用,早上精神杠杠的。哈哈


謝邀,其實這個答案不應該從營養學的角度看,應該從民俗和社會發展的角度看。

我小時候住農村,早餐是 饅頭,粥,或蛋炒飯,這要取決於昨天晚上剩下的是什麼飯。

這是因為早餐供應時間短,農村自家做飯 供應量又不能完整精確的原因。

早餐供應時間短,決定了幾乎所有的早餐都有一個 做法簡單,做得快的前提。我去武漢時,人家早餐是吃熱乾麵的, 油條豆漿呢,這是源於非農村務工人員的一種並不太長的飲食傳統,因為務工人員要早起去工作,不在自己家做飯,那基本上去吃路邊攤,油條和豆漿都有一個特點,自己在家做費時,但批量製作用於出售則方便。所以它成了不少地區路邊攤的主要早餐 。


因為早上你沒功夫做大餐,能最快吃到嘴裡的就行了,這和營養學和地域沒關係,所有的早餐都是五分鐘內做完端上來的。


以下幾張都是我們家的早飯,每天都是這個配置
不多說,放圖

體驗就是只有我媽在家的時候我才能吃上這種配置的早飯,因為我媽五六點就起床開始準備了,如果我自己一個人吃,基本就是牛奶燕麥粥加一個西紅柿一個雞蛋或者樓底下吃油條豆腐腦,畢竟這麼多菜是需要花功夫做的,早飯多吃一直是我們家奉行的原則,基本就是將近八點半九點吃飯,中午不吃或者只吃水果,下午四五點吃晚飯,基本不會感覺到餓。


誰說的?東北四省(含內蒙部分)早飯是真正的飯,炒飯算個啥?我在瀋陽,大連,滿洲里都吃過四菜一湯的早飯,包括但不限於溜肉段兒,燒茄子,尖椒干豆腐,大醬炒雞蛋等。


因為起不來啊
起來了做也很麻煩啊

包括一些飯店也不會說起來準備各種菜
而是一般粥啊,湯啊,餅之類的,簡單而且可以做很多很多。

什麼早上吃的清淡不存在啊,我小時候在家我們就喝牛肉湯,羊肉湯,那時候湯喝完,油糊一嘴,厚厚黏黏的。

所以感覺早上不吃那些中午晚上吃的應該就是太麻煩了吧

炒飯炒麵等這些我們學校食堂從高中到大學一直有啊


我在不同地區的早餐食譜

天津:
1.老豆腐+油條*2
2.煎餅果子+豆漿
3.挂面湯
4.雲吞+牛肉燒餅
5.麥噹噹
6.泡麵

南京:
1.鴨血粉絲+湯包*2(單位:籠)
2.皮蛋瘦肉粥+湯包/雞丁燒賣*2(單位:籠)
3.肉鬆麵包+阿華田
4.糖芋苗/赤豆元宵
5.牛肉鍋貼/燒餅+餛飩
6.麥噹噹

成都:
1.素椒面/牛肉麵/排骨麵(1兩或2兩)
2.三明治(全家)+阿華田
3.抄手(紅油/老麻/清湯)
4.醪糟圓子/醪糟蛋
5.麥噹噹

蘇錫常:
1.大排面/小排面/鴨腿面(清湯/紅湯/干拌)
2.豆腐湯+大包(僅限常州)
3.大包+豆漿/牛奶/豆奶
4.湯包/小籠包+小餛飩

題主是哪來的錯覺,認為全國都是豆漿燒餅油條的。你說我吃得熱量低不?


你這簡直是瞎問。中國人吃面當早餐的地方不要太多哦!

其實吃飯的也有,比如日本人的早餐如果是和式的,就是米飯,烤魚醬菜味噌湯啥的,和晚飯根本沒啥區別。當然前提就是得有一個勤勞的主婦或者方便的店家。


知乎出現這種問題再次說明改革開放對我國人民生活的巨大改變……你們大概忘了,就你爸媽或你爺爺奶奶那代人,大多還是體力勞動者吧?Mmm……你們的也許不是,但我家裡人是~~從體力勞動者的角度上講,早飯過後不到10分鐘就要開始出汗了,那麼喝點粥既補充體力,又為後面馬上要開始的出汗提供了水分儲備,有啥不好?當然你會說可以吃乾飯呀然後再喝水啊~~可是早上起來大多數人並不會感到很渴,這個時候你不會有喝很多水的慾望~~而等到你開始幹活出汗,你才會真正感到渴,這時候好想停下來喝口水啊~~可是體力勞動是很繁重的,有時候更是爭分奪秒的,停下來喝水?開什麼玩笑?

其實作為非體力勞動者,我從小就不愛早晨喝粥,因為我吃完飯立馬要喝茶,喝粥再喝茶,廁所跑不停……多跑廁所有啥不好啊?還有利於尿路健康~~然而你們知道潮汕平原人口密度有多大嗎?如果你不知道,早讀時間去趟中小學女廁你就知道了……男廁就算了,男的好解決~~

不過如果是不用上學在家裡,那就無所謂了,自己家廁所愛跑多少趟跑多少趟~~

況且喝稀粥並不一定意味著「隨便湊合」啊……

潮汕人的「喝粥配鹹菜」,長這樣:

這是菜市場上的鹹菜攤~~我媽是個早睡早起的好姑娘,她每天早上都早早起來到市場上買回五六種鹹菜~~水淋淋的白粥配上爽口的鹹菜,很是開胃~~

最近想了解中醫的世界觀所以讀了點書,感覺在傳統時代很多人脾胃都蠻差的,早上起來沒什麼胃口正常得很~~有段時間我身體不太健康,早上起來之後至少要過兩個小時才有食慾,所以大早晨起來吃大餐,感覺怪怪的……不過身體好了之後就沒有這種問題了,只要我是醒著的,第一件事就是一會兒吃什麼?!……

我最喜歡的就是秋刀魚飯了,還有普寧豆醬配嫩豆腐,百度找不到圖……:

豆漿no way,太甜~~油條我還是挺愛吃的,但我更愛豬腳圈:

當然老喝粥吃現在的話也很無聊,所以還有很多其它的選擇~~

我一直都有失眠的毛病,我媽要是早晨起來見到我還沒睡,就會跑去給我買粉湯類的早餐,讓我吃完了再去睡~~(因為粉湯類必須馬上吃,但如果我還睡著,就不會給我買~~)

粉湯的多種選擇:

真珠英菜豬血湯:

粿條湯:

尖米丸:

水面:(圖暫缺)

重度體力勞動者,比如建築工人什麼的,或者十幾二十歲能吃下一頭牛的壯小夥子們,偶爾早晨起來想大幹一場,就會跑去吃……比如說粿汁:

配著滷味吃:豬頭肉、滷蛋、吸滿了豬油和滷汁的豆乾……光是想想口水能淌一地……

大早晨幹掉一碗豬腳飯的也大有人在:

潮汕地區的夏天很長,特別是在盛夏里,到中午大家基本都熱得跟條狗一樣,沒什麼食慾,所以中午吃清淡(例如上面介紹的粿條湯、尖米丸等),早晨反而吃油膩、豐盛~~

當然,早晨再豐盛也不可能有夜宵豐盛~~到了晚上8點以後,好吃的才會真正登場,這個就不細說了~~順便講一句,砂鍋粥是晚上才吃的,早晨一般不吃~~

對體力勞動者來說,這絕對不會too much~~賣菜的大媽大爺清晨4點已經在趕往菜市場的路上,晚上因為夜生活豐富(潮汕的夜生活並不為年輕人專屬),也不會太早睡,一天下來就是需要這麼多能量!

不過現在體力勞動者沒有以前多了,還能像體力勞動者那樣一天到晚吃吃吃嗎?當然可以!少食多餐嘛~~能讓你既不辜負美食又不用為自己的腰圍操碎了心~~記住,千萬不要把每一頓飯當成你人生中的最後一頓飯吃,無論你面對著多大的美食誘惑,你要告訴自己後面的內容更精彩,所以意思意思,點到為止就好了~~

潮汕是個有著濃厚的商業傳統的地方,早餐要吃得豐盛的話,當然不是自己做啊……誰那麼閑……要在早晨7點吃到一碗地道的粿條湯,需要有一幫吃苦耐勞到骨子裡的速食店主,5點鐘起來開店,6點半就緒,客人7點到,就有熱騰騰香噴噴的早飯吃啦~~所以在潮汕地區,一般速食店都是分時段營業,賣早的不賣晚,賣晚的不賣早,因為開速食店需要的工作量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想像,一般沒有請僱工的夫妻店,兩人辛苦奮鬥一整天也只夠賣半天~~

而站在食客的角度講,如果我7點鐘起床,7點半離開家到外面吃早餐然後去上班,我不能掏出手機打滴滴去2公里以外的地方吃完再趕地鐵去公司吧?我得出門左拐步行100米以內就有一家速食店,而且人人都是出門左拐步行100米有家速食店,這就必須有很多很多的餐飲從業者,很多很多的餐飲從業者,就必須人口多,就必須多生孩子,多生孩子,就必須計劃生育政策執行不力,計劃生育政策執行不力,就必須有強大的社區力量用以對抗非常時期的政府暴政!所以……你說說沒有宗族我們怎麼辦啊?連頓吃都沒有了……當然宗族文化主要體現在生育率高,而不是糟蹋女人和重男輕女謝謝~~女人還要生孩子啊,糟蹋了咋生啊?當然你會說把女性當生育機器,然而,女性本來就是生育機器……難道叫男人生孩子?生多生少主要還是看個人和家庭需要,還有社會需要,潮汕地區整體經濟條件決定了潮汕人就是需要生這麼多孩子,這個不是只和傳宗接代、多子多福的傳統觀念有關~~而是一個地方的整體政治經濟文化條件所決定的!你國的計劃生育政策,不也是按需生產嗎?不也是按照功利性的需要制定出來的嗎?二胎政策不就是為了維持人口紅利嗎?那跟潮汕人為了維持市場經濟的繁榮而多生孩子有任何本質區別嗎?那些覺得潮汕就是一個封建愚昧重男輕女的破地方的人,麻煩多讀點書謝謝~~扯遠了,繼續說潮汕飲食文化~~

速食店林立,鋪租就不能太貴,最好是自家的房子,所以城市化程度太深,房價飛漲,也不可能有很多物美價廉的夫妻檔速食店~~

所以,潮汕的食文化,特別是早晨和夜宵文化,是在潮汕地區特殊的政治經濟文化北京下成長起來的~~近年來大大小小的美食營銷號,多多少少讓大家知道了潮汕美食的美名~~但是聲名在外,很多人卻不知道這一美食文化背後所依傍的那群人的生活方式~~其實每一種美食傳統後面都是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例如魯菜背後的宮廷文化之類的~~潮汕美食文化的背後則是一群勞動人民,一群不肯為了庸庸碌碌的生活而犧牲掉自己對生活質量的超高標準,從而養成了更加勤勞肯乾的習性的勞動人民~~商人,特別是販夫走卒,是一群把勤勞變成一種生活習慣,把它養在血液里的人~~所以潮汕人一般生活節奏都很快,每天爭分奪秒幹完自己的活,然後剩半天時間使勁兒玩,生活工作兩不誤,極其瀟洒~~摩托車文化,也是城市化程度不高的地方為適應現代快速的生活節奏應運而生的~~

我現在每次回家都感覺和自己家裡人格格不入,生活節奏是我媽的1/50……她一天下來能幹100件事情,而我,好一點的話,能寫一小段論文……狀態不好的話,直接變成一頭病豬,除了躺在床上刷知乎之外,啥也不想干……雖然我目前還沒有大富大貴,但明顯感覺到和我媽已經是兩個不同階層的人了……她每天要那麼辛苦,才能吃得上一碗粿條湯,而我就舒舒服服坐書桌前,寫了一段論文摘要,就感覺好有成就啊,點一頓麻辣小龍蝦犒勞下自己……有時候感覺,我這是何德何能,吃這麼好?命這麼好?不過做我媽而不是做我,也有一點好處,那就是,她每天用力地幹活、用力地生活,然後心安理得地吃,心安理得地一覺到天亮,而我……算了不說了……我想你們懂的~~

我不知道知乎有多少用戶的上輩人就是體力勞動者,我只想說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的生活方式非常不同!因此觀念各方面,也難免有脫節~~中國改革開放30年,在一兩代人的生活方式之間形成了巨大的斷裂,現在很多年輕人不了解自己父輩人的生活,額……其實父輩還好,如果是隔一代以上,那就……很多人不嫌棄自己爺爺奶奶都算善良的了……

所以我經常會在知乎上看到一些類似「是否經濟條件越差的人就越是傾向於出行的時候把所有的生活用品都帶在身邊?」問題描述則是農民工過年回家把自己的鋪蓋卷、洗漱用品、食具杯具等全背在身上云云……而且!竟然沒有人噴題主……當然我不是鼓勵大家去噴題主,而是,我覺得這種問題以及類似的問題,可以反映很多歷史變遷的細節~~也告誡我們,平常沒事多了解一下我們父輩人是怎麼過來的,有助於接地氣~~


其實要滿足人體需求,用不了那麼多種類的食物。


可以參照《駭客帝國》里的戰士餐。每天都吃營養豐富的糊糊就足夠了。這下,你高興了吧。


因為早上人體剛剛醒來,胃口都沒開,體溫也低,機體多缺水,熱熱的湯湯水水又稀乾結合的飲食利於消化又能暖身暖腸胃補水,吃起來比較舒服,有助於機體徹底蘇醒擺脫起床氣,精精神神的去上班上學。

你說的蓋飯啥的太干不易消化不暖身,早上看著它們就沒食慾,很少有人選擇吃這些,所以也就沒有賣的。


因為地區喜歡問題,因為你覺得一部分人代表了另一部分人的文體,還一些是簡單便宜的問題。

來,我告訴你,在長沙,早上是要吃面,吃粉的。
來,我告訴你,在新疆,早上是吃烤包子,薄皮包子的。
來,我告訴你,在廣州,早上是吃雞爪,蝦餃,蒸餃,腸粉的。
來,我告訴你,在我老家,一個早飯店有滷菜,有湯圓,有面,有湯,有各種東西。。


感謝邀請。從營養學角度講,早餐最需要的是充足的快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和足量蛋白質。有3-5克脂肪就足夠了,最好還包含一些維生素C和鈣。這樣看的話,傳統早餐並不具有多大優勢,沒有什麼明顯從營養學角度出發的「設計」。

所以我想,其實早餐和午餐、晚餐的差別,主要還是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方便快捷地提供足夠的熱量吧。


營養的角度來講,包子加豆漿雞蛋應該是不錯的。

也可以三明治/漢堡包加牛奶。

主要好處是可以坐著吃,也可以拿著路上邊走邊吃,也可以到辦公室利用上班時間吃。

如果早上上班了你坐到位置上從包里掏出一盤炒麵炒粉蓋澆飯來開吃。。。你老闆和同事會怎麼樣?


很多答主已經說了,早餐往往需要在短時間內做好,並且能短時間內解決戰鬥,畢竟全勤獎幾百沒有不說,倒扣幾十一百也是有的。

不過答主明顯沒在南方吃過早餐吧,特別是廣東,廣東的早茶茶點很早就有街邊小店在賣,例如腸粉,生滾粥,抄河粉,燒賣干蒸糯米雞,蒸餃排骨牛肉丸,廣大早餐店大把工薪階層的人在吃,等周六日就全家一起去酒樓飲早茶,我覺得,至少在南方,選擇還是很多很豐富的。


我早飯最愛吃的就是蛋炒飯,尤其是我奶奶親手炒的,特別好吃。


武漢的早餐各種粉面,除了熱乾麵這種意外還有各種羊肉面牛肉麵


實際上是外面賣啥決定了你吃啥 比如我以前中學校門口是一家千里香兼賣炒麵就有不少人早飯吃小餛飩和炒麵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至少在我們雲南

早餐可以吃米線
中午也可以吃米線
晚飯還可以吃米線

早餐可以吃餌絲
中午也可以吃餌絲
晚飯還可以吃餌絲

早餐可以吃炸洋芋
中午也可以吃炸洋芋
晚飯還可以吃炸洋芋

早餐可以吃餌塊
中午也可以吃餌塊
晚飯還可以吃餌塊
【這一條常見於不方便回家吃飯的學生】

出省以後早餐多是豆漿油條包子,好不習慣

我對我室友說起了我們雲南的早餐,她由衷地感嘆:你們吃得好油……


午餐吃什麼 晚餐吃什麼是世界難題。早餐吃了晚餐吃的。這樣會死的


問個問題:早飯是什麼?


推薦閱讀:

某寶買的這些活體沙蠶能吃么?
肯德基、麥當勞有哪些奇葩的下架產品在路邊攤被發揚光大了?
有哪些簡單易學又很高逼格的菜?
哪個牌子的燕麥好,用於代餐的?
怎樣水發海參?怎樣吃活海參?

TAG:美食 | 生活 | 飲食 | 營養學 | 營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