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人狂追「洋品牌」?

是否大部分中國品牌的質量都不能讓人放心?如何努力才能有真正意義上的明星品牌?


我在一家外貿公司上班,主要負責驗貨的,我來說說我的觀點:

很多洋品牌都是made in china. 比如小姨子從沖繩買回來送我的日立牌電動刮鬍刀,朋友送我的美國帶回來的嬰兒用的塑料勺子。why?

第一,我可以負責得告訴你,這些東西都有權威機構的檢測報告的,另外進口國的抽檢也比較嚴格。因此安全和品質比較有保障。

第二,國內生產廠家對產品生產的態度不一樣。比如如果他們的客戶是日本採購商,他們心裡明白,日本的客戶對品質要求是比較高的,如果貨發到日本出現質量問題是比較麻煩的,有時候索賠起來要賠不少,因此在生產和質檢過程中就會認真一些。我們公司底下做收納的工廠,如果做供給美國的貨,就不會去做供給日本的貨,因為日本品質要求比美國高,做美國貨的對質量的要求和控制達不到日本的要求,最終會賠錢。一個工廠的負責人就這麼對我說:「做日本貨麻煩啊,我給國內做貨,差不多就可以了,出點問題大不了降點錢就賣掉了,再不行放淘寶上賣。」(據我所知,淘寶上的收納不少事外貿的尾單或者是驗貨不合格甩出來的貨)

再舉一個栗子:現在不少飯店裡盛裝麵包油餅饅頭用的容器,是一種塑料條編製成的,你們一定見過,比如下面這種

材質為PP,是一種無毒塑料,所以廣泛用於食品接觸類產品。出口用的PP塑料都是新料,同時使用環保的色母料(給塑料上色的染料)以及發泡劑。產品需符合進口國標準(如美國FDA食品接觸標準)。一般客戶會要求第三方驗貨公司在大貨中隨機抽取樣品送到檢測機構(如SGS、ITS等)做檢測,貨發到目的國後,目的國的海關也可能會抽驗檢測。如果檢測不合格,那麼這批貨客戶就可能全部退貨。那麼工廠會怎麼處理這批貨呢?你猜……

另外還有一種用回料PP和不合格色母料加工的產品,回料一般重金屬超標,而不合格的色母料含鉛鎘特別高,然而這兩種料都比較便宜,因此……

買外國貨也不全是崇洋媚外,有時候是被逼無奈的選擇吧~

≠========================≠===============

7月4日點贊居然快過千了,看來大家還是對這個問題感同身受的。我再來說點題外話。

很多知友在討論造成這個局面的原因,有說是國民性格使然,有說是國家經濟原因,也有說zf管理不善.

我沒有研究過發達國家對產品質量的管控是如何發展到今天的,但是我認為應該是消費者倒逼zf。你不可能指望生產者去主動提高產品品質,否則世界上就不會有這麼多質量管控標準。zf為國民服務,國民對生活資料質量要求越來越高,zf就要出台各種標準法規來為生產者設定最低線。剩下的就由消費者用腳來投票了:有的生產者的產品品質可以高出這個標準很多,那麼他就可以進入高端市場;如果只是剛剛站到底線上,那麼他就只能在低端市場里銷售。這是我比較狹隘的理解,請各位指正。

說到國內監管不足,我覺得原因如下:
一可能是人力物力不足,畢竟國家太大,人口太多;二是zf責任心不足,我們滴公務員的服務對象畢竟與某些國家是不太一樣的;
三是社會正處於發展階段,原罪是普遍存在的。歐美髮達國家也曾經走過這樣的一個階段;
四是信用和道德嚴重缺失。大概老馬的資本家利潤說可以解釋一下。

暫時就想到這些,歡迎討論,畢竟與這些年來各種食品安全問題的層出不窮還是有很大關聯的。

≠========================================

今天看了暴走大事件第三季第39集,裡面黑到了我朝的監督部門,還有質檢全蛋男神大爆料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買的不是產地,買的是出售國的標準。


Trout(特勞特)的定位系列,一直是我十分推崇的廣告營銷類入門讀物,書中的觀點除了對品牌建設有幫助外,也可以用反向推測的方式來研究消費者的消費購買習慣。

國人狂追「洋品牌」,是崇洋媚外還是另有原因?

不必事事皆上升為愛國或崇洋的高度,我將種消費行為稱為「原產地訴求」。

咱們來舉個例子:購買瓷器,你是會捨近求遠的去到歐美髮達國家,還是一心就認準了景德鎮?或者日本的手做?

若你是品味土豪,你想耗資千萬把家中庭院打造成蘇州園林,你會找德國設計師來做景觀嗎?最遠也是找到日本的設計師對不對?

可口可樂聯合利華做子品牌能力再強,也不大敢碰涼茶這個土生土長的原產地認知明確的細分類產品啊!你要喝涼茶,你會買國產,還是舶來品?

這就是人們複雜消費習慣中的一個細節。我稱之為「原產地訴求」。

電器與科技類產品,在我們的心智認知中,本身就是舶來品。我們會自然而然的更願意相信原產地的質量。其他答案列舉各項事例,但是,我們大多數人的消費行為真的真的沒有那麼複雜。

在營銷里,只有認真,沒有事實。

記得好些年前,我與一位韓國友人就當時熱議的,所有的東西都是韓國人發明的這件事在討論。

當然,我的言語並不激烈,我只是好奇韓國國民會如何看待這件事。

我驚訝的發現,政府這樣的宣傳引導,對國內產品的銷售是有效的。因為一些韓國民眾會認為,那些東西本來就是韓國的,韓國就是發源地,自然購買本國的產品要更加正宗。當然,一些優惠政策的補貼也在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此處就不詳盡表述。

話題扯回來。

我們該怎麼做?

記得在書中,我讀到這樣一個案例。由於年代久遠,已不記得細節。

大意是,江西景德鎮政府對外自豪的說,本地的主要政府收入已經不再依賴瓷器或相關旅遊了。

讀到這裡,我是痛心的。

我們好些地區,正在砸掉自己手中的金飯碗,某些地區,甚至以砸掉金飯碗為榮,長久以往下去,原產地優勢的商品,我們還能剩下多少?這才是我們該反思的。

為便於查看,所有答案都在個人收藏夾內( ENO[觀點與成長]ENO[美學與穿搭]),希望幫到需要的人。


我拿著華為手機打開知乎看到你這個問題。著實嚇了一跳,趕緊打開海爾冰箱拿一瓶82年的營養快線壓壓驚,頭上的格力空調吹著涼快的風,我好不愜意,從美的電飯鍋里拿出煮好的思念水餃當早餐,換上班尼路和以純的衣服去上班,都是牌子貨,穿著飛一般的特步快速跑到公交站,迎面來了一輛比亞迪電動公交,我衝上去給售票員小妹優雅的刷了公交卡,隱約看到她的都市麗人內衣,一回頭就聞到旁邊妹子頭上霸王洗髮水的duang味,很快就到了公司,打開聯想電腦看到同事發的消息,她居然說老北京布鞋比普拉達的還好穿,真是不可理喻,我決定和她保持距離,我可是有格調的人,不一會主任開著QQ到了公司,他說要升級了換車,打算換奧拓,他的生活質量真是穩步提高,不禁感嘆大家這麼多人在一起工作真是緣分,富士康真箇是好地方


有一句古語,對這個解釋的很清楚:人離鄉賤物離鄉貴。舶來品看起來比本地貨受歡迎,是自古以來的。


所謂的「支持國貨」,指的是在質量或性價比相近,或者國貨略差的情況下,選擇國貨。而非無條件地選擇國貨。這是大前提。
而崇洋的問題當然也要辯證地看。
1,國外商品有而國內無,或者國貨質量水平太差無法滿足性能要求,那麼當然不會買國貨。這一點與你的什麼政治傾向都無關。
2,國貨與外國商品相近或國貨略差,此時選擇不買國貨。這是出於對品牌的信任,或者對於品牌國籍觀念較弱。這屬於個人選擇,是正常行為,沒理由批判。
3,國貨的性價比或性能顯著高於外國產品。按照正常人的邏輯無論如何不會選擇外國商品,此時仍然有人,堅持認為「國貨就是爛,洋貨就是好」。那隻能說,智商稅該收就收吧。
如果辯證地看,第1,第2兩種人選擇洋貨是完全正常的,可以歸為「另有原因」。第三類已經不能用「崇洋媚外」來形容。我也不知道用什麼形容。
樓上說第三類人沒有?我怎麼見過很多呢。


首先就是品控和質量要求問題
西方的市場(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一般想洋貨洋品牌沒人會想坦尚尼亞或者辛巴威的XD)比較完善,同時對產品的質量要求和其他規定都比國內嚴格
我們都知道很多所謂的洋品牌(如某日本馬桶)其實生產地都在國內,但是你在國內是幾乎買不到同樣的東西的,原因就是國內的要求和出口的要求根本不在一個水平上。
就連電腦里都有的某60,你去他們的國際網,下個國際版看看,給洋爹的特供就是不一樣,嘿!
就好像我做了一堆東西,品質從1-10不等,那我自然是一等一個價,而且要優的給優,要良的給良,實在賣不動的才當殘次品處理。

其次就是消費力問題
在中國,平均月可支配收入三千的(扣除五險一金,養老育兒),就已經超過十二三億同胞了,所以在購買力遠不及水深火熱的資本主義人民的情況下就想著有他們的消費品質量水平是不現實的。
說句極端點的,外國人的日用品,在國內幾乎就可以是奢侈品(就像普普通通的外國牙刷牙膏加起來就上百,就是上面說的月可支配三千的都不是全消費得起)
所以內需的層次水平還達不到和外國持平,國內廠家在這時「趕英超美」在經濟效益考量上就是笨蛋。買得起「奢侈日用品」的人群當然只能找洋牌子。

更別說在各個領域上嚴重落後的技術力了………………
就看我正在打字的這台電腦,裡面各個原件幾乎就沒有能同質替代的國產品。
就連機箱這種看起來沒什麼技術含量的鐵殼子,如果要求稍高一點國產都開始腿軟。
講真的,中國的核心科技就是軍用上都時常捉襟見肘,更別說民用了……畢竟我們底子太薄。

所以購買洋貨(這裡我還真不敢用支持,怕政治不正確)可以說是伴隨收入水平提高,消費水平提高的必然選擇……


隔行如隔山,不敢評價其他行業其他產品。只說藥品。
1.親戚很多在醫院工作。一直用的某進口麻醉藥,250多元。幾年了,根據病人體重年齡按照說明書增減量,幾乎從沒有意外。
去年醫院為了節約藥費,換了某國產麻醉藥,40多元。每一個批次的葯,效力都不同。同樣體重年齡性別的病人,這個月按照說明書給葯就行。下個月就得增加幾毫升。下下個月卻要減少幾毫升。搞得每次都像賭博一樣,試探著用藥。
2.內分泌科降糖葯。同樣的藥物,一樣的劑型配比。國產葯就是比降糖葯降糖效果高出一大截。按照藥理左右,不可能達到這個效果的。不知道是國產藥物裡面添加了其他成分,還是擅自提高了濃度。
3。同學在藥廠化驗室工作。自己家人病了,乳腺癌,也不吃自己廠的葯。只吃進口的。。。。她說,藥品成本算一下,再把人工,稅收,設備折舊。。算進去,400多一支的藥物,利潤不超過250。而給醫生的回扣達到220-230。給醫藥代表和銷售經理等各級銷售員的獎金接近80。能從哪些環節來節約成本維持利潤?
所以,即使是他自己檢驗合格的藥品,他也不會給他家人吃。

我自己的例子。避孕環。結婚時用的計劃生育辦的免費避孕環(補充修改:該避孕環價格幾百,只是因為國家補貼,所以才免費。國家補貼,和質量低下,不應該相等),疼了得半個月,流血不斷。不得不取出來。修養半年,換了進口的,1300多一個的避孕環。也有點滴出血,半個月。但是不疼。然後就沒事了。連痛經也好了(我有內膜異位症,痛經很嚴重)不是迷信外國技術,也不是錢太多不得不擺闊。但是中國是避孕環大國,生產使用避孕環的數量肯定比任何國家都多。為什麼就是不能做出好的避孕環?
即使再窮,餓著肚子,我也會存錢買進口的避孕環,不會用計劃生育給的免費避孕環!

@ 朱朱

歪果的月亮圓不圓不好說,但是他們的青黴素是不用做皮試的。因為引起過敏的一般不是青黴素本身,而是葯裡面的雜質。


1.07年買的戴爾筆記本,現在依然在服役,沒修過。
2.11年買的聯想y470,硬碟壞過一次,數據全丟失,主板壞過一次換了主板,好處是聯想售後服務真是不錯,不過我是不會再買了。
3.蘋果mp3,不小心放衣服里被洗衣機洗了,毫髮無損,接著用。
4.英雄鋼筆,不說手感,下水不流暢不穩定,畫條長直線必有缺口,換了百樂78g,沒這問題。
5.一同學,12年美國購回聯想筆記本,至今無損壞,仍可服役。
所以說,東西好才是王道。


哪個好用買哪個

而且,題主你這個問題問的很無趣,我舉個例子,幾乎所有的手機攝像頭都在用索尼的cmos,那麼你買了個小米華為,你這算不算崇洋媚外?算不算用日貨?

為啥到了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還要問這樣的問題?


如果中國人都「狂追洋品牌」,中國企業早統統倒閉了。
其實絕大部分中國人還是堅持用國產品牌的,因為他們買不起洋品牌。


我不崇洋,我崇優良


1很多洋品牌海外代購的產品其實都是國產。
2國外的檢驗檢疫標準大多數比國內高,執行的比國內嚴, 執行的比國內嚴, 執行的比國內嚴。重要的事要說三遍。
3國貨里好用又實惠的東西很多,但很不注重設計和推廣營銷,所以很多人不知道自然也就不會買。
4暫時就這麼多。


很多像洋品牌是國產牌子的
很多真洋品牌是國產製造的
所以買東西 像我這種窮人 只需價廉物美


你看看那些國產聊天工具、國產安全軟體、國產瀏覽器、國產網站(未來還有國產手機、國產路由器等),連TM這些玩意都知道國際版少流氓點少放點廣告,還賴人家崇洋媚外?


中國人狂追洋品牌,根本原因是——中國人窮
聽起來有點矛盾是不是?
其實不矛盾,邏輯如下:

1. 中國人窮,導致消費層次不高,進而導致大部分中國消費者對商品要求低——便宜、堪用就是王道。
2. 便宜堪用的商品最有銷路,廠商就沒有動力在內銷產品上採用高標準。
3. 於是國內低價低質商品泛濫,久而久之,中國消費者默認國貨都是低質品,只配得上低價。這又導致國內廠商向中高端發展困難重重,於是更沒動力——賣低價低質的商品企業才能活到明天,賣高價高質品短期內也難以扭轉消費者多年成見,撐不了多久企業就得餓死。
4. 隨著經濟發展,一部分中國人富起來了,他們對品質有了更高要求,但國貨無法滿足他們,於是他們轉向追捧國外商品。
5. 這部分先富起來的人,絕對數量多,在國外掃貨揮金如土讓老外們印象深刻,但其佔中國總人口的比例卻很低。中國人大部分仍然只買得起便宜貨。

其他知友的回答,什麼中國企業不爭氣啦、監管部門失職啦,這些都不是國貨疲弱真正的原因,都是皮毛。
國貨疲弱真正的原因其實很簡單:還不到時候。
經濟發展仍處於歐美日幾十年前的水平,產業層次不高,導致大部分就業人口收入低,進而導致消費層次低,然後才有了國貨不舉的問題。


其實並不是說崇洋媚外,只要是好的產品就會贏得市場。只是說現在在中國太方便,可以買到各個地方各個國家的東西,競爭不過別人,就顯得我們崇洋媚外了。
作為女生的日常,就是衣服鞋子盡量買街邊小店,包包會買國外的牌子。
化妝品護膚品一半一半,有良心國貨一定支持因為真的便宜不止一點點。
電器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手機也是會考慮國產。
買國外貨其實仔細想想也就是一些技術門檻高一些的,或者設計新穎的產品吧~~

總結是,只買對的產品~ 就這麼簡單啦。


這是需要很多品牌共同努力的。

國外為什麼質量好?因為90年代外國產品就是比中國好,而且好很多,以至於消費者都形成國外質量好的思維慣性了。

如果國貨要翻身的話,同理,得有大批打臉國外的口碑才行


之前在東莞的一家工廠做過暑假工,是給外國品牌加工皮包的。外國人提供原料,工廠加工製作。每次出貨的時候,外國人都來驗貨,是一個一個驗,稍微有點瑕疵的就得扔掉,工廠再自己買原料加班製作補齊。最後的原料進出要平衡,不允許任何殘次品被帶出去。出口國外的產品質量是非常好的。

當然國內品牌的質量也有好的,但是大部分檢驗程序都沒那麼嚴格,有時候你給質檢員塞兩包煙就過了,很少有返工的現象。


本人喜歡籃球鞋,你能告訴我籃球鞋中國的有什麼蘊含籃球文化的籃球鞋么?好,不說情懷說實戰,現在我開始買李寧了,為什麼,音速系列良心了!我開始買匹克了,為什麼,帕克系列良心了。我有400塊肯定買李寧不買耐克,性價比啊!不是崇洋媚外,好東西我肯定買,誰都不是冤大頭。國產的安踏我買它幹嘛,簽了帕森斯,湯普森,隆多,出國一雙像樣的鞋沒有?那你賣400是幾個意思啊?!怪我崇洋媚外咯?


推薦閱讀:

今年秋冬要怎麼搭配衣服和鞋子最好看最時髦?
相比於西方,為什麼中國喜歡健身的男人不多?
沒用完的紙質筆記本該如何利用才能使價值發揮到最大?
為什麼日本的大街上沒有早餐供應?
自由職業者典型的一天是如何安排的?

TAG:生活 | 生意 | 商業 | 生活方式 | 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