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和李清照認識么?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讀了那麼多東坡詞和易安詞,還是第一次想到他倆認不認識這個問題。
花了幾個小時考證,最終的結論是有可能見過,但是可能性不高。
首先來看蘇軾和李清照兩人的生卒年月。
蘇軾生於1037年,卒於1101年。李清照生於1084年,卒於1155年。
也就是說,他們兩人同時。。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時間是1084-1101年,也就是蘇軾49-66歲,李清照出生到18歲的時間。
然後我去翻出了兩個人這段時間的年表。
首先是蘇軾的
1084年49歲,元豐七年。4月離開黃州,奉詔赴汝州就任團練副使。4月遊覽廬山,寫詩《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本年寫詩《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紅燭照紅妝)、《次荊公韻四絕》(從公已覺十年遲)。寫詞《滿庭芳》(歸去來兮,吾歸何處,萬里家在岷峨)、《浣溪沙》(細雨斜風作小寒)。寫文《石鐘山記》。7月28日金陵舟中幺兒蘇遁夭折,請求暫時不去汝州,到常州居住。與王安石相見金陵蔣山,寫詩(從公已覺十年遲)。。本年曾到高郵,與秦觀共游。
1085年50歲,元豐八年。3月5日宋神宗去世,在位19年,終年38歲。兒子宋哲宗趙煦十歲即位,高太皇太后(宋英宗皇后)垂簾聽政。4月到常州宜興荊溪陽羨買田,寫詩《歸宜興留題竹西寺》(山寺歸來聞好語,野花啼鳥亦欣然)。5月6日出任登州知州七品(任期1085年10月15日至20日,五天)。9月18日升任禮部郎中。12月18日升任起居舍人六品。本年寫題畫詩《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寫贈別詩《送楊傑》(天門夜上賓出日,萬里紅波半天赤)、《登州海市》(東方雲海空復空,群仙出沒空明中)。
1086年51歲,元祐元年。王安石(1021-1086)去世,終年66歲。3月14日升任中書舍人四品。9月1日宰相司馬光(1019-1086)去世。9月12日升任翰林學士、知制誥三品。弟弟蘇轍任御史中丞。
1087年52歲,元祐二年。8月任經筵侍講(宋哲宗老師)。弟弟蘇轍任尚書右丞。本年寫詩《書李世南所畫秋景》(扁舟一棹歸何處,家在江南黃葉村)、《書晁補之所藏與可畫竹三首》(與可畫竹時,見竹不見人)。寫詞《水調歌頭》(呢呢兒女語,燈火夜微明)、《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
1088年53歲,元祐三年。蜀洛黨爭。知禮部貢舉。寫詩《書王定國所藏煙江疊嶂圖》(江上愁心千疊山,浮空積翠如雲煙)。
1089年54歲,元祐四年。3月11日蘇軾自求外調,出任杭州太守,充浙西路兵馬軍州事(任期1089年7月3日至1091年3月9日)。本年8月16日弟弟蘇轍出使遼。寫詩《送子由使契丹》(雲海相望寄此身,那因遠適更沾巾)。
1090年55歲,元祐五年。疏浚西湖,修建蘇堤,開辦傳染病醫院。本年寫詩《寄劉景文》(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春夜》(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1091年56歲,元祐六年。寫詞《八聲甘州。寄參寥子》(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召回任吏部尚書。不久外放,八月到任潁州太守6月。
1092年57歲,元祐七年。召回任兵部尚書、禮部尚書。不久外放揚州太守。寫文《潮州韓文公廟碑》。
1093年58歲,元祐八年癸酉。8月1日妻子王閏之汴梁去世,夫妻26年,終年46歲。9月3日高太皇太后去世。宋哲宗親政。蘇軾外放定州太守(1093年8月-1094年閏4月)。「兩年閱三州」。
1094年59歲,紹聖元年。4月12日改元紹聖,章惇為相。蘇軾發配嶺南,4月貶英州。6月再貶惠州。10月2日到惠州(謫居惠州1094年10月至1097年4月)。11月寫詩《朝雲詩》(不似楊枝別樂天,恰如通德伴伶玄)
1095年60歲,紹聖二年。本年惠州寫詩《荔枝嘆》(至今欲食林甫肉,無人舉觴酹伯游)、《食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寫詞《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賀新郎》(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涼)。本年沈括鎮江去世,終年64歲。
1096年61歲,紹聖三年丙子。7月5日侍妾王朝雲惠州去世,夫妻相伴23年,終年34歲。本年寫詩《縱筆》(報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輕打五更鐘)。10月寫詞《西江月》(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
1097年62歲,紹聖四年。4月蘇軾三貶瓊州別駕昌化軍安置(6月11日渡海到海南島儋州謫居,1097年7月至1100年6月)。幼子蘇過陪伴。蘇轍貶雷州。本年寫詞《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1098年63歲,元符元年。9月12日寫文(天地在積水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國在少海中,有生孰不在島者)
1099年64歲,元符二年。教育黎子云、姜唐佐等。寫春夢婆故事。寫完和陶詩。寫詩《被酒獨行》(但尋牛矢覓歸路,家在牛欄西復西)、《縱筆》(小兒誤喜朱顏在,一笑那知是酒紅)。
1100年65歲,元符三年。1月9日宋哲宗去世,在位17年,終年25歲。弟弟端王宋徽宗趙佶即位。向太后垂簾聽政。蘇軾調廉州安置。6月20日離開海南,寫詩《儋耳》(垂天雌霓雲天下,快意雄風海上來)、《澄邁驛通潮閣》(杳杳天低鶻回處,青山一髮是中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九死南荒吾不悔,茲游奇絕冠平生)。月末藤州與弟子秦觀見面。7月20日到達廉州。7月29日改舒州團練副使、永州安置。11月改提舉成都玉局觀,外軍州任便居住。寫文《答謝民師書》(大略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
1101年66歲,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辛巳。正月過大庾嶺。五月南京,六月常州。6月1日真州生病,7月18日常州遺言「吾生不惡,死必不墜」。7月28日(公曆1101年8月24日)卒於常州顧塘橋藤花舊館孫氏屋(今常州東坡公園)。葬於汝州郟城縣釣台鄉上瑞里嵩陽峨眉山(今河南嵩山南郟縣茨芭鄉蘇墳村)。時三子送終,蘇邁43歲,蘇迨31歲,蘇過29歲。弟弟蘇轍撰墓志銘。本年寫詩《題李公麟畫自像》(身似已灰之木,心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然後是李清照的年表
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
李清照出生於明水。
其父李格非,北宋文章名流。其母王氏,狀元王拱辰孫女,亦善文。
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
李清照2歲,居明水。
是年三月,神宗崩,哲宗繼位。
是年九月十三日,李格非為已故「同里人」、明水西三里之廉家坡著名隱士廉復
撰《廉先生序》(道光《章丘縣誌?金石志》)。
宋哲宗元元年(1086年)
李清照3歲,居明水。
李格非官太學錄。
宋哲宗元四年(1089年)
李清照6歲,隨父母居京師。
李格非官太學正,得屋於汴京經衢之西,名其堂曰「有竹」。
宋哲宗元六年(1091年)
李清照8歲。
李格非官太學博士。是年十月庚午,哲宗幸太學。十二月,李格非奉命撰文記哲
宗幸太學君臣唱和始末。
年末,李格非作館職。
宋哲宗元七年(1092年)
李清照9歲。
是年正月十四日,李格非撰《哲宗幸太學君臣唱和詩》碑文成。
宋哲宗元八年(1093年)
李清照10歲。
正月甲申,蔡確死於貶所,李格非有詩挽之。
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年)
李清照11歲。
是年,章為相,請編《元?諸臣章疏》,召李格非為檢討,不就,遂被降職通
判廣信軍(今河北徐水遂城西)。
宋哲宗紹聖二年(1095年)
李清照12歲。
李格非召為校書郎,撰《洛陽名園記》。
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
李清照17歲。
正月乙卯,哲宗死,弟趙佶立,是為徽宗。
李格非為禮部員外郎。
是年,李清照得見《讀中興頌碑》詩,後曾作詩和之。
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
李清照18歲。
是年,李清照與趙明誠在汴京成婚。趙明誠21歲,尚在太學作學生。
是年,李格非仍為禮部員外郎,趙挺之為吏部侍郎。
之前看到 @三種不同的紅色的回答中提到李清照16歲赴開封,但是我查閱的相關文獻
一般都認為李清照6歲就到了開封,原因是
所以我之後的推斷都是基於李清照在1089年已經到達開封。
可以看到,李清照人生的前十幾年經歷都是跟父親的仕途有關。
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也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被稱為蘇門「後四學士」。
也就是說,他必定與蘇東坡有交集。
《宋史》本傳稱其為太學博士時,「以文章受知於蘇軾」。經《楓窗小犢》等考據,時間應為1091年。
1091年,時年李清照8歲。
根據蘇軾年表我們可以看到,1091年這一年他經歷了三件事,被召回京,出任吏部尚書,外放潁州。
蘇軾接到詔令時是三月份,當時他正在杭州,回開封時還順便視察了一下湖州和蘇州的水災。找了很久資料都沒能確定古人從杭州到開封需要多久,但是我估計五月份蘇軾才能到達開封。八月份他就被扔去潁州了。
所以1091年,李格非跟蘇軾接觸的時間不會太多。
後來1092年,蘇軾又被調回京城任兵部尚書和禮部尚書,但是1093年8月就被調走。
李清照從1091年一直到蘇軾去世一直留在開封,這十年蘇軾的仕途起起伏伏,但是在開封的時間加起來也不到一年。
李格非作為蘇軾的後輩,兩人之間的交流應該更多的是後輩拜訪前輩,李格非也不會帶著女兒去,所以李清照與蘇軾見過面的可能性很小。
但是也不一定,說不定什麼時候蘇軾心情一好去了一趟李格非的蝸居,正好看見了年紀還小的李清照呢。不過即使這樣,兩人之間的交集也不過是李清照抱著李格非的大腿,李格非說一句,這是小女。
但是蘇軾應該是知道李格非有個女兒的,只是大概不知道這個女孩叫什麼、長什麼樣子。李清照也必定是知道蘇軾的,只是不一定見過那個爺爺長什麼樣子。
也許某一天李清照玩耍的時候跟蘇軾擦肩而過也不一定呢!
以上。
謝邀。
李清照1084年出生,就一直呆在濟南老家,直到16歲(1099年)時才赴開封。
而蘇軾在1084年以後,一直在汝州-泗州-常州-登州-開封-杭州-開封-潁州-開封-定州-惠州-儋州等地奔波,沒有記載到過濟南,所以不大可能在這時候見李清照。
而1099年李清照赴開封后,蘇軾又在儋州、廉州等地,1101年卒於常州,更加不可能見到李清照。
所以,兩人應該沒見過面。
如果認識的話,易安一定是說:你的詞都是什麼呀!完全就是詩,哪像詞啊!格律也不壓,完全不行嘛!
而東坡應該笑眯眯得看著眼前的小姑娘,嘴裡諾諾,心中則是too young!
對 @Cilyn果 的答案做一些補充。
我的結論建立在考據的內容上的,我去考據了一番,得出非常有意思的結論。
宋詞四大家柳永蘇軾李清照辛棄疾,時間分布相當均勻,前一個大後一個的年齡差都很接近。
柳永生於初宋,活躍於仁宗時代,沒有國讎家恨只有愛情,蘇軾主要在神宗哲宗時代,新舊黨爭,國家命運何方的淡淡憂傷,而李清照主要的時代卻是南北宋之交,戰火紛飛的徽宗高宗時代,而辛棄疾主要在南宋孝宗時代,他們基本上都是一個大家出生五六十年後,下一個大家出生,柳永蘇軾,蘇軾李清照,李清照辛棄疾,都在一個時間裡存在過,不過一個已經名滿天下已經到了人生暮年,一個還是小孩子。
時間沒問題,現在就要談論的是空間的問題,這是個很大的問題,古代濃郁的鄉土情結和糟心的交通通訊手段,往往一別就是數十年乃至終生不見,所以古人離別,千里搭長棚,送了一程又一程,官員若非公事調動,基本上一生就在一個城市裡了。
蘇軾柳永可以說是不認識,柳永一生輾轉汴京江南西北,未到過蘇軾家鄉四川(也有說到過,柳永一生基本上無法考證,他半生流落煙花柳巷,最後也就小吏一個,在正史裡面沒留下任何痕迹,當時的士大夫也看不上他,沒有什麼唱和與旁人的詩文記載,他的《望海潮》《雨霖鈴》年代含糊不清,人們從他的詞裡面推斷他的一生經歷,因此認為他有一首詞是他在成都所做,但即便經過成都,他也不可能認識還在眉山的一個幼童)
最重要的,蘇軾直到二十一歲,他才和父親和弟弟一起出川,從此踏上名揚天下的路,那之後他才真正和士大夫有交遊,那時候他才結識歐陽修這些文壇巨匠,而那時候,柳永已經離世十幾年。
李清照和辛棄疾也不認識,這兩人歷史記載得更清楚,雖然都是濟南人有一層老鄉關係,但辛棄疾出生的時候,李清照已經到了晚年,她在南宋度過了餘下的日子,而少年辛棄疾一直生活在金國,兩國敵對劍拔弩張,辛棄疾根本不可能見過李清照,他率領軍隊起義重返南宋時,也和李清照時間差極大,李清照已經離世整整十年。
結論就是,在他們之間,只有蘇軾和李清照具有真正意義上見面的可能性。他們在同一座城市,宋都汴京存在過,而且李清照父親和蘇軾同為士大夫,朝廷高官,我認為蘇軾李清照很有可能見過。
李清照之父李格非和蘇軾有交情(據說還是師生)士大夫交遊廣泛,在宴飲上,李清照見過這個大明星蘇軾也很有可能。
其實,見過面的最直接證據還是記載和記述,比如誰誰記在書里某年某月某日,我在宴飲上見到蘇大學士,還有李格非及其女兒,還有相互唱和的詩,還有以後寫的詩詞回憶起當年。前者如辛棄疾送給陳同甫的《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後者如杜甫懷念李白的詩「狂歌痛飲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正因為蘇軾和李清照缺少了這種情況,所以很多人覺得沒見過。
但其實想想也很正常,他們即使見面,也不會是那種風雲際會,絕代雙驕,包含欣賞和較力的見面,要知道李白和杜甫差距只有十幾歲,雖然杜甫生前不得志李白不太欣賞,但杜甫對李白可是佩服得緊,在詩文里記載了很多。
但四大家彼此年齡差距都太大,哪怕就是米芾李清照,或者歐陽修蘇軾那種情況也好啊,一個已經成名多年,一個是嶄露頭角的年輕人,前輩對後輩有欣賞提攜,彼此之間就有交流。
名揚天下的蘇大學士,只因為李格非見過李清照但蘇軾不會把宴飲之上一個小女孩放在心上。
其實宋朝四代詞大家,柳永蘇軾李清照辛棄疾,情況驚人的一致。
當柳永一身白衣,放浪汴京街頭,在那個沒有國讎家恨,只有愛情的輝煌盛世,飲井水歌楊柳岸邊,曉風殘月時,他是那個時代冠絕天下,無人可比的才子,無人不知,柳三變的九曲迴腸,而那時候的蘇軾不過四川眉山一書香門第里,咿咿呀呀,掌燈讀四書的小兒。
當蘇軾如日中天,他一曲「明月幾時有」如天人出世,豪氣衝天如驚濤拍岸,他一樽還酹江月,望大江東去時,只能嘆天下無人能與其抗手,英雄寂寞,已早生華髮的他不會想到,他在李格非宴飲上見過的那個清秀的小女孩,會扛起大宋文壇未來的旗幟。
有人說,趙明誠配不上李清照,其實這何嘗不是李清照的悲哀?蘇軾的傳奇已經絕跡人間,天下間的男子,縱然自稱才高八斗,有誰能得易安居士的青眼呢?她就是那個時代的唯一的詞聖。簾卷西風已是天下絕唱,生當作人傑更令天下鬚眉汗顏,人比黃花瘦,但黃花身邊的綠葉總是那麼黯淡,若李清照的丈夫能在詩詞一道上和她唱和,當是如何驚艷?
所以人們在李清照「落日融金,暮雲合璧」的詞作中解讀,牽強附會那首《青玉案元夕》是否是因為辛棄疾傾慕過李清照的絕代風采,「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之後,便有了辛棄疾的詞作「不肯過江東,玉帳匆匆,至今草木憶英雄。唱著虞兮當日曲,便舞春風」。
李清照和辛棄疾,合稱濟南二安,但這麼近,那麼遠,當李清照已經到了人生暮年,已經明日黃花,方有辛棄疾此人出生,當他嶄露頭角,稼軒之名,詞中之龍已經名滿天下,世間卻再無易安居士,徒留辛棄疾嘆息自己已經是天下第一,雖有劉過雖有陳同甫,卻只能認辛棄疾為宗師。
他們都不在一個時代。
李清照是山東濟南人,濟南當時叫歷城。父親李格非,是蘇軾門下的「後四學士」之一。蘇軾死於1101年,李清照出生於1084年。蘇軾晚年貶謫嶺南炎荒時,她尚在孩提時代。
【為什麼會有人說那麼多!給跪orz!
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是後蘇門四學士,深得蘇軾賞識。
李清照的公公趙挺之與革新派是政敵,而李格非又是革新派,蘇門四學士的陳師道因為不接受趙挺之的棉衣而凍死。應該是不認識的,但至少李清照對東坡先生的詞很熟悉,詳見"
至晏元獻、歐陽永叔、蘇子瞻,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於大海,然皆句讀不葺之詩爾,又往往不協音律者,何耶?
這是李清照對東坡詞的評價,認為他的詞不諧音律,不是詞算是詩
謝謝!李清照的父親雖然是蘇軾的學生,但是李清照幼年大部分時間是在歷城渡過的,大約在她五六歲時才因父親李格非作了京官而隨父母遷居東京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她是在東京長大的。而此時的蘇軾已經在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當知府了,其後更是遠謫嶺南,跟李清照更無交集了。
綜上所述,在李清照幼時她是在歷城,蘇軾在京,不過亦有可能見面。;後李清照在京,蘇軾在外,後被貶嶺南。二人無交集。。。所以總的來說。李清照有較大可能沒見過蘇軾,最多是幼年時期的事
題主跟孫中山認識嗎?
我們都知道蘇軾的一篇散文《記承天寺夜遊》——這篇文章中,蘇軾在元豐六年(1083年)與基友張懷民在一起散步;次年(元豐七年)李清照出生。
時間方面看,李清照與蘇軾相識的可能性並不大。
然而,介於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是蘇軾門生,二人倒是有可能相知。
蘇軾的生卒年是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而李清照的父親雖然是蘇軾的學生,但是李清照幼年大部分時間是在風景如畫,人文薈萃的家鄉歷城渡過的,大約在她五六歲時才因父親李格非作了京官而隨父母遷居東京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她是在東京長大的。而此時的蘇軾已經在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當知府了,其後更是遠謫嶺南,跟李清照更無交集了。
我也是文化人,那必須認識昂
從理論上講,他們的確不可能認識;從理論上講,大佬級別的人在任何時代都有認識的機會。
推薦閱讀:
※廣西為什麼很多人姓覃和韋?
※魯迅美術學院和魯迅有何淵源?
※怎麼看待網傳的「《進擊的巨人》作者是日本右翼,而作為愛國分子堅決支持禁這部動漫」的說法?
※為什麼中國未在蘇聯解體時進攻蘇聯以收復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