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內生態環境這麼差,環境專業的就業卻一般呢?

化學本科生,即將直博,攻讀環境化學,但很苦惱,因為好多環化師兄師姐最後找工作還是到了分析方向。大家都說環境專業有前景,可我怎麼看不到社會對這方面人才的需求呢?


美國新入職環境工程師前來怒答一記。上面很多答案都說的很好,但是確實如 @山羊月前輩所說,沒有說到點子上。我根據自己所了解的來回答一下前輩提出的問題。

國內環保從業人員面臨的困境關鍵在於環保專業人員提供的服務因為環保產業本身的公共屬性被嚴重低估。同時環保項目本身缺乏利潤來源,嚴重依賴政府補貼,只有設備商能夠盈利。

首先要明白,在任何一個環保項目中(污水/給水處理設施建設,土壤修復等),環保從業人員(環境工程師)的角色是一個精通process粗通相關專業知識(土建,電工,控制,結構等)的大腦,職責是提供解決方案。

在美國,進入這樣的consulting company是大多數環境工程師的歸宿,consulting收取的服務費用提供了很大一部分的環保產業的利潤。按照有效工作時間來計算服務費用,一個剛從高校畢業的young engineer公司對甲方收取的服務費用大約在90刀/小時,utilization rate在80%-90%(就是你所有工作時間中的80%-90%)都能拿來收費。Consulting company對應國內比較像設計院和從事諮詢和設計的私企,對比一下服務費用就知道差別了。

當然美國環境工程師的薪水比起碼農來還是天壤之別,第一年在60k左右,大約每年漲薪5%,拿到PE以及成為project manager之後會漲得多一點。project manager(非senior)就是年薪十萬的水平了。不過好處在於consulting company絕大多數不在灣區/紐約這樣的宇宙中心,房租壓力大約是碼農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生活還是很舒適的。

為什麼能夠收取這麼高的服務費用?以污水處理為例,市政污水處理建造/運營的費用以污水處理費的形式均攤在了百姓身上,而中國的污水處理費是嚴重偏低的,僅有三十個城市的費用達到了0.8元/噸及以上。出水要達到一級B標準,處理費用在1.2元/噸以上。工業污水處理則是企業生產的固定成本,嚴格的環保法律體系幾乎讓企業沒有作假的空間,同時回收技術的利用(如厭氧處理產氣)可以獲得減稅。


說到這裡,大家都應該看明白怎麼回事了。政府在環保行業體現出的問題,同樣存在於其他行業,畢竟這幾十年的發展是通過剝削人口紅利和環境紅利來獲得價格優勢。對於這個問題我是比較悲觀的,稍微敏感點,就不細說了。

以及,所謂的環保意識,在我看來,等價於支付意願,即你為了保證自己健康的生存環境願意支付多少錢,因為環保的最終歸宿是人,落腳點在於公共健康。可惜,我們接受的環保教育從來沒有告訴我們這一點,環保意識不是關緊水龍頭和不隨地亂扔垃圾。

人們願意花高價購買超濾/納濾級別的凈水器,卻不願意為廉價的公共服務多支付一點升級的費用,這是所有公共服務行業的悲哀。

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這個答案吧。


國內院校的環境專業一般都是環境科學和環境工程!還有些環境監測,環境規劃等分支專業!但比較少!環境科學偏化學分析~向監測方向偏!環境工程就是工科和設計有關!主要就是污染治理設施的設計,比如污水處理廠的設計!
這些專業都戴著環境的大帽子!環境來環境去的!不要以為別的專業不懂什麼是COD,不要以為你懂什麼三級處理,什麼SNCR法就顯得很專業!其實不然啊!環境專業的知識面廣度方面沒得說,天文地理水文氣象化學物理等都學!說直接點就是環境學是建立在其他的多個專業的基礎上的!你什麼都學但什麼都不精通!只是大概學了下而已!
相比這些基礎專業的學生你就是比別人多學了點環境學的理論而已!但就專業來說根本沒有這些基礎專業的學生學的紮實!比方環境科學主要學的就是化學方面的知識,但和化學專業同學比化學方面的專業程度絕對不行!
就業方面來說和大環境有關!雖然天天喊生態建設但難度很大!經濟發展還是第一位的!往細了說可以這樣理解!環保基本就是和工業企業有關!污染企業要環保就得強設施!一套三級污水處理沒個一兩千萬搞不起來,一套幾十平米的袋收塵沒個千萬建不起來!有老闆說建這個都是小錢!但建好了運行費不低啊!一噸污水處理成本少說兩三毛!一條布袋少說400元以上!一年沒個三四百萬搞不定!不建不行建了環保局讓你裝在線監測天天監控超標就罰款!開停都得報告!稍微不注意就得有蹲局子的危險!運行成本,人力成本,心理壓力……,哪個老闆願意真心實意去搞環保?環保監管部門的壓力也很大!好好管吧把企業弄得要死不活沒有GDP!不好好管吧怕蹲大獄,一個字難!所以環境專業的在企業在政府幹本專業的都不好乾!壓力很大!而且待遇一般!
另外,污染治理設施生產商一般都是從傳統製造轉過來的!這些企業的確需要環保專業的人才!但不多啊!因為這些製造企業搞研究的都要博士之類的大牛!搞出來一個新技術就全國範圍賣產品賺錢了!至於基層可能需要一些環境專業的人去搞調試!但不一定別的專業的搞不了啊!這些公司一般在省會建辦事處然後就服務各地州就基本夠了!其實也要不了幾個人得!
這兩年環境監測逐漸市場化!監測公司要的是會幹活的不一定要環境專業的o!環評,環境監理等等環境相關的專業公司其實人員不一定就是非要環境專業的!但取得職業資格的註冊工程師基本都是本專業的!呵呵!全國有多少人呢!
你算過全國有多少高校嗎?現在環境專業基本在每個學校都有!這個專業普及基本是從2000年左右就開始了!你算算全國培養了多少環保專業的學生!
我是06畢業的!環境科學專業!一個三流學校!估計你們沒聽過就不說校名了!工作換了好多了!但還算幸運事業單位招考進環境監測站了!月薪不到3000!算是在環境監測的同行里高的了!我大學同學43人,到現在干環境相關工作的只有5個人!據說比例挺高的!
心涼了嗎?
同學,沒的選擇!明明是門技術!但感覺用不到正道上!感覺你學識淵博,那就活你來干吧 ,因為別人不怎麼懂!感覺數據還行,領導說了不行,要符合政治要求……
心涼了嗎?我是拔涼拔涼的!
你是學環境專業的嗎?祝你好運!


說句不客氣的話,我覺得上面所有答案的思路都有些歪了。我的思路是:利潤不可謂不大,只是我們應該反省為什麼該被環保產業掙的利潤被其他產業拐走了,拐走了不算,這些利潤最終沒有反哺到環保產業,反而成就了一個畸形的,圍繞著環保產業而生的商品市場的繁榮。如何平衡這個市場和環保產業之間的利益分配關係,促進環保產業的發展才是關鍵。


舉個例子,飲用水危機帶來的是凈水器產業3000到5000億潛在的市場利潤,霧霾危機成就了面具產業,口罩產業,空氣凈化器產業的繁榮,食品危機成就了代購產業,旅遊產業,甚至食品消毒劑,保鮮殺菌電冰箱等產業的繁榮。所有這些「畸形」的繁榮,竟然沒有給環保產業本身帶來一毛商業利潤,沒有給學習環境的學生一份工作希望,沒有給國家的政策帶來一絲改良刺激,這不是問題的關鍵,什麼是問題的關鍵?


感謝@用戶名符合要求已被完美學姐拋棄的韓神的邀請。

我覺得有兩個重要問題:環境專業學生學非所用,畢業後到企業根本不能解決實際問題,此其一;環境產業相關的工作待遇不好也不體面,對好一點學校的環境專業學生沒有吸引力,此其二。

所謂學非所用者,今日大陸高校獨立環境院系所學課程特別廣泛分散,但是缺乏深度又遠離實際。比方說,一個汽車企業要改進催化劑減少尾氣排放,我覺得今日前二十名的學校環境畢業生去了壓根就摻和不上,因為學校學的和這個差太遠了。請問這樣的學生畢業了,企業要他/她來幹什麼呢?即使企業要了他/她,他/她真能給我國環境事業做什麼功勞嗎?

所謂缺乏吸引力者,今日大陸真正和環境事業直接相關的單位,一般設施簡陋待遇低下。比方說污水處理廠,比方說垃圾填埋站,這些都是真正要應用環境工程/科學知識,又直接和環境事業相關的,但是一般好點學校的學生,誰願意去呢?我本科同學畢業在天津做環境監測工作,一個月兩千塊錢,不給解決檔案,常常半夜出去監測。請問這是在逗我們嗎?畢業生做什麼不是做,為什麼要去做待遇差又不體面的工作呢?

當然,也有就業很好的環境專業學生,比如從事環境評價環境政策之類事業的學生。這些固然也是對環境事業出力,然而我想說的是,今日我國有的是可以在辦公室里高談闊論的人,但是我們更需要更強更硬更酷的環境工程師,真真正正到第一線去,給老百姓喝乾凈的水,呼吸乾淨的空氣。環境工程不該是什麼阿貓阿狗都能來混的,它真真正正需要特出的人,來做了不起的事。

上面兩點概括地並不一定全面,但是我認為是亟待解決的兩個問題。在教育上讓學生能用,在企業上讓學生有用,這樣才可能吸引受過良好教養水平過硬的學生去企業,這樣才能由待遇優厚受人尊敬的環境工程師真正解決環境問題。

這是我想說的。


大四狗,即將畢業,之前寫了一堆都刪了。簡單說一下。

我認為原因主要出在:

  1. 時間。國內對生態環境的重視也只是近幾年的事,對該行業的投入還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就導致環境行業中普遍工資不高,我目前在一所211院校,環境工程本科,周圍的同學找工作最高的工資4000左右,只能是勉強糊口。更不用說很多女生在上海找到3000+的工作,生活質量堪憂。
  2. 寡頭統治。正是由於前面的因素,導致環境領域在前幾年還是一片藍海,企業少,只有幾家國企和研究院。這樣就形成了「買方市場」,也進一步導致工資待遇低,人才流失嚴重。當然這兩年,這個現象有所緩解也是不爭的事實。希望能夠越來越好,市場的活躍才能保證待遇的提高。
  3. 學生的綜合素質不能滿足企業需求。環境專業是個交叉學科,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什麼都要學,這樣導致了這個專業目前的課程設置是個大雜燴,不成體系。很多學生也因此很迷失,不知何為重點,只是學校讓學什麼就學什麼。好多學生到畢業了CAD還畫不利索,這樣的局面既有學生自己的問題也有學校引導的問題。綜合素質不能滿足企業的要求也就直接導致了很多畢業生面臨畢業及失業的窘境。
  4. 泛濫。如今的本科院校,要是有興趣去查一下,恐怕會發現幾乎沒有哪個學校不開設環境專業。很多專科院校也加入到浩蕩的大軍之中,使得前幾年環保人才的「匱乏」變成了如今」泛濫「。很多企業也因此要花大量成本在篩選人才上面。結合上面一個因素可以想見很多中小企業是很痛苦的,一方面需要招人,一方面又招不到合適的人才。我想這麼尷尬的情況恐怕短時間還會繼續。

深夜碼字思路混亂,有錯誤在所難免,還請批評指正。謝謝!


題主你題目寫反了。
正確寫法:國內不重視環境保護,環境專業就業差,所以環境污染嚴重。


學了八年環境,剛回國幾個月在等博士畢業證,接觸了幾家環保企業,對這個問題描述的現象深有同感,寫寫我自己的想法。

寫說說我自己的經歷。接觸的這幾家環保公司,第一個是一家湖北天門市中型水處理公司,有自己的實驗室,老闆很隨和健談,和我聊了很多國內環保現狀,按他的話說就是現在國內搞環境的公司大部分是利用環保這個噱頭,技術粗糙,撈政府的錢,然後再靠資本市場運作賺錢,這位老闆還是在美國留過學的,對水處理有自己的想法,可惜的是畢竟他們廠能負擔得起的實驗室設備一般,甚至我覺得在那裡實驗危險係數不低,所以我一天後婉拒,離開。
第二家是武漢某知名上市水處理環保公司,投了簡歷以後沒想到這家大公司搞了個大陣仗面試我,董事長一干人等坐會議室一排,面無表情就開始各種提問,我能回答的問題是澳洲那邊水處理的現狀,答不了的是中國污水處理現狀,結果被該董事長一頓批,覺得我本科學習牛X,博士是浪費生命,中國需要的是基礎技術,知道怎麼應對各種基本檢查。他說的最屌的一句話是只要污水能應付檢查不喝死人就行了。。。。。真不敢相信是從一個上市公司董事長嘴裡說出來的。
第三家是在一段旅途上偶遇的年輕創業者,做膜的,本科畢業後在環保企業工作五年不爽自己干,好在有一些固定客戶,在這一行混的還行,但對這個行業的前景並不樂觀,簡單來說就是認識中國的環保還停留在粗放式發展的階段,都是落後的技術,應付著政府政策,環保行業要發展是肯定要轉型的,而什麼時候轉型看來就有點遙遙無期了。

經歷了這些人和事之後我在想,中國現階段真的是環保行業很好的發展階段嗎?答案是no,儘管政策在吶喊,媒體在曝光,但在金錢和環境的抉擇面前絕大部分的國人還是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犧牲環境吧,在生存哲學盛行的社會談環境保護還是太奢侈了吧。
中國現在的環境還是持續的惡化嗎?是的,就以現在的污染速度和敷衍地處理速度,以及人口增長和全民環保意識的缺失註定環境問題總體是在持續地惡化。

所以現在中國的環境行業在等待一個拐點才能到黃金髮展期,那時候每一個學環境的學生肯定能輕鬆找到工作,就像今天的人工智慧一樣。

我只希望在咱們越接近那個拐點的時刻,受環境破壞所帶來傷害的人不要太多和太慘。

---------------------------------------------------------------
沒想到第一次答題一天之內有那麼多前輩後輩及感興趣的人看到,受寵若驚
感謝大家的關心,其實我本人並不悲觀
我想我們學環境的人確實需要一顆耐得住寂寞,抗得了壓力,還能在生活中偶爾逗得了X的心
:)


2015年,中國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45531.7億元,與上年相比增長16.4%。環保市場繁榮,但環境科學/工程等專業就業差也是有目共睹的,那麼這些工作機會都被誰搶走了?

環保行業有許多細分領域,我們看看環境專業的需求到底怎麼樣。不想看的直接拉到最後看結論。

一、政府、事業單位

  1. 環保局、監測站、監察大隊系統:環境專業為主,也有其他專業的,比如化學、生物、經濟、計算機、動物、植物等等。
  2. 環境科學研究院系統:半個研究機構,大部分都是環境專業的,也有其他需求。
  3. 中日友好環境保護中心、中國環境報社、環保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環保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環保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環保部環境保護對外中心、北京衛星環境工程研究所等事業單位:小部分要求環境專業,還涉及到GIS、核能、小語種、文學、安全、計算機等專業。
  4. 環保設計院、規劃院系統:對環境工程專業需求較高。
  5. 其他政府機構:城管、園林、國土、水利、海關等部門都有極少量的環境專業需求。
  6. 中科院和高校環境院系:環境科學/工程專業有很多老師不是學環境的,化學、生物、土壤等都可以。

二、企業

1、環境監測

(1)設備供應商:生產自動監測設備,包括水、氣、土、雜訊監測設備等。先說研發,氣監測,較少招環境專業的,以光學、電子、計算機專業為主;水監測,招環境、化學、電子、計算機等;土壤監測,招光學、儀器、電子、計算機等;雜訊監測,不需要環境專業的。生產和銷售也不需要環境專業的。代表公司:聚光科技。

(2)監測服務提供商:包括監測儀器運維、第三方檢測機構。運維隨便什麼專業都行,儀器都是自動化,簡單培訓就可以上手;第三方檢測,環境、化學專業都有需求。代表公司:譜尼測試。

2、污染治理

(1)水生態修復:河流、湖泊、水庫、濕地、海洋修復。技術層面需要環境、生態專業,這個其他專業不好替代;工程方面,不好意思,不怎麼需要學環境的。

(2)地下水與土壤修復:地下水、城市棕地、農田土壤、礦業用地等。技術層面需要環境專業;工程方面,不好意思,不怎麼需要學環境的。代表公司:北京建工修復。

(3)污染治理設備供應商:挖掘機、化學藥劑、大棚、覆蓋膜的生產……這些都不需要學環境的吧。

3、廢水、廢氣、固廢處理

(1)污水處理公司:技術和工程設計需要正牌環境專業的,施工、運維也需要一小部分。代表公司:碧水源。

(2)固廢處理公司:除了專業處置固廢,有的公司還製造固廢處置設備。技術上不怎麼依賴環境專業的,也需要化學、土木、機械、電子、計算機、化學等專業。代表公司:桑德環境。

(3)其他非環保行業公司的環保部門:這些部門的職責是,處置生產製造型企業產生的廢水、廢氣,使其達標排放。通常一個部門只有幾個人,負責日常維護、指標監測,設施的建設依賴外部專業環保公司。代表部門:五糧液的環保部門。

(4)廢水、廢氣、固廢設備供應商:水泥、鋼筋、吊塔、布水器、化學藥劑……這些都不需要學環境的吧;不過除塵器之類的可能需要那麼一點點環境專業的。

4、清潔生產與節能減排

(1)清潔生產與工藝改進:根據各個行業情況,需要不同專業的人來優化生產工藝,不需要學環境的。

(2)節能減排:因為涉及到回收處理和末端處理,所以需要一些學環境的。

(3)清潔生產與節能減排設備:鍋爐、藥劑、管道……這些都不需要學環境的吧。

5、環境經濟金融

(1)環境交易類公司:碳交易、排污許可權交易、節能量交易等,需要一些專門的環境經濟學人才,其他的需要金融、經濟、計算機類專業。代表公司:北京環境交易所。

(2)券商、投資機構:環境產業投資,需要少量具有環境專業背景的人做技術層面的支持和產業研究。

6、諮詢公司

(1)專業諮詢公司:為EHS、環評、環境管理規劃、清潔生產、政府招標採購等提供諮詢服務,需要環境、安全、化學、氣象、管理等專業。代表公司:挪威船級社的相關部門、專業環評公司。

(2)平台性網站:搭建行業和細分領域信息平台,提供資訊、會議、培訓、中介等服務,通常屬於一些國企,但隱姓埋名不透露,需要一些環境、生態專業的人做行業研究,做編輯,寫文章。代表網站:中國環境修復網。

7、環境數據服務

(1)雲服務與大數據:主要需要學計算機的,環境專業的也就是做一點支持。代表公司:北京思路創新科技、其他IT公司。

(2)遙感服務:需要GIS、計算機專業的,環境專業的也就是做一點支持。

三、非營利性機構

1、環保NGO

像WWF這樣的,不是需要項目管理、對外合作、對外宣傳,就是需要去保護動植物,學新聞、管理、動物、植物、生態的多好,哪裡還需要找環境專業的人。當然,也有一些NGO需要。

2、學會、協會、基金會等

具有政府背景,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中華環保聯合會等。這方面不太了解,不過也不大需要專門環境專業的。

結論:國內生態環境差,節能環保市場繁榮,證券公司都想來分一杯羹,但是看上面這些環保細分領域,除了環評、水氣固廢處理,其他的幾乎都不需要環境專業的人,而是更需要其他的專門人才。以上沒有具體數據支持,不知道每個細分領域環境專業畢業生的具體比例,但應該與我估計的差不多。一個大雜燴專業,暴露的可替代性和樸實的業餘氣質,註定打醬油。


我是做環保行業的獵頭。我來說一句,其實就大環境而言,國內的投資力度很大。目前國內興起了很多資本和熱錢,這兩年不管什麼實業集團都進入了環保業。像中電,像金鑼,像旺旺等等。再說一下,職位需求,我覺得這方面沒有人會比做招聘的人更懂人才的需求信息。職位需求很多,可是人才的沉澱度不夠。什麼意思呢,很多人剛剛做了一年,兩年就會離職去另外一家,因為誘惑很大,不管是從薪資還是平台,總會有很多的選擇,也就造成了用人單位壓根不看你的CV。像廢氣廢水這塊的處理工程師,從我在招的職位來看,聚光的薪資開的和小公司開的不一樣,中電開的薪資和聚光開的不一樣。那麼,我怎麼去選擇?我如何知道自己的賣點?我怎麼保證這家企業會選擇我?其實不管什麼職位,什麼薪酬,歸根結底還是個人的一個獨有優勢。我夠穩定,我技術好,我能從項目做到技術等等。現在崗位的綜合化程度越來越高,從以前我專註做技術就行,到現在,我可能會參與項目施工管理。從以前項目施工負責,可能我現在還會有技術設計圖設計的要求。
回答題主的問題,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多實踐多學習,畢業之後盡量選擇大平台,大企業。穩定三到五年,再出來,你會發現,這個世界都是你的機會。


看了一下感覺沒有一個答案說到點子上的。

先說我的結論:為什麼環境生態會差?這個問題跟環保行業本身發展好與壞是沒有關係的。

因為目前認為的環保行業範圍,如果是說一般的大眾認知,是集中在末端治理這一範疇,所以即使環保產業繁榮,只能說明末端治理的繁榮,而末端治理的繁榮,本身就是被動和不重視環保的表現。

真正的環保是本質環保,環保理念是要滲透進每一個工業領域的每一個角落,源頭控制才是環保的王道,怎麼樣才能使工業系統的污染物源強降低,而不是產生了大量的污染物之後再想辦法去治理。另一方面,從監管角度,什麼樣的項目應該通過環評審批,什麼樣的應該槍斃,什麼樣的企業應該鼓勵,什麼樣的企業應該重罰或者關停。

如果能做到這些的話,即使現在人們理解中的環保產業走向消亡,生態環境也差不到哪兒去。


@山羊月先生的說法很有啟發性,說到痛處了,我想補充一些東西,結合我這兩年見聞說一說

我們公司就是造水處理設備的,算是環保行業的公司了,可因為是專攻設備製造,主要的用人一般不需要環境專業的,除非是可以做銷售的,類似的情況在行業里非常多——一家環保公司里可能沒幾個有環保專業背景。

其實呢,真正能給環保專業的學生提供大量就業機會的是那些多如牛毛的環保工程公司,但是國內的最近出現的很多環保工程公司都很。。。怎麼能說的體面點呢?。。。野生,對就是野生,其前身一般都是些建築工程隊,房地產不景氣之後,看環保行業可能有機會,就用一些合理合法的手段(各位自己腦補)弄了一些環境工程施工資格證,就開始接工程,不會設計工程怎麼辦呢?就去找設計院用一些合理合法的手段弄了一份設計稿,就四處買好設備干就行了,天可憐見,他們真的什麼都不懂,跟我們交流起來那叫一個費勁,尤其去年下半年,這種情況特別多。

說一下行業現狀,環保設備公司面對的是一個自由競爭的市場,甚至可以說是一個惡性競爭的市場,利潤確實有限,我們公司因為設備確實行業質量最好之一,所以還勉強過得去。但是環保工程公司是真tmd掙錢,各方面關係整明白了,政府的錢太好掙了,各地政府都需要大量的環保工程,本來我們公司去年也計劃在今年自己開一家環保工程公司,但是兩會之後環保行業太火了,訂單做不完,就擱置了。因此我有理由相信,在未來的一兩年正兒八經的環保工程公司會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能極大的緩解環境專業的就業壓力

最近在浙大蹭了幾節環境工程的專業課,聽浙大的老師講我發現就算是浙大的環工程畢業生的如果要做本專業的就業面也是非常窄的,一般來說就幾個選擇,一是去設計院,二是去污水處理廠之類的環保工程做管理,跟其他的院校也都大同小異,真的是很令人扼腕的一件事

最後是我與建築隊,呸,是環工程公司老闆們的日常:

哲部:我們這個設備需要土建的質量一定要好,不然設備的運行可能會出問題

板 :放心,我們幹了十幾年建築了,土建質量一定有保障!

哲部:嗯,嗯,很好,很好,呵呵。。。


本人某985環境工程畢業生,身邊大大小小強強弱弱同專業同學無數,相信有資格答一記。

遙想剛入學的時候收到環境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心情是極好的,彷彿看到碧水藍天,樹蔭處處,鳥語花香。看院內各種牛逼教授的課題,彷彿個個都可以拯救地球,當家裡人大二勸我換專業時,我止不住搖頭,我記得當初我說的原話是:讀書總要為這個社會做點什麼吧!

。。。。。。。

大三進入院長課題組,跟各種碩博師兄師姐做實驗,別人dota我燒磚,別人啪啪我記數。依然不亦樂乎,覺得自己可以拯救地球。

大四開始找工作,我和同學們在寬廣的場地內到處尋找寫著環境工程的牌子,很少很少,每次有人找到立刻廣而告之,小攤位上馬上排起了長龍,不一會兒,聽到唏噓和叫罵聲,才知道,這家公司的名字里有環境工程四個字,卻不招環境工程的學生。

最後就當我們快要放棄的時候 終於在場地的最角落發現招環境工程的牌子,那一瞬間,大家不約而同的大叫著,沖了過去。。。。開始排隊了,一開始得幾個同學都情況不好,搖著頭離開了,正當我感覺到有什麼不妙時,輪到我了。

您好,

你好,請自我簡單介紹一下。

我早爛熟於心,噼里啪啦說完,他微笑著,我越來越有自信。

我一結束,沒有問其他的問題,直接來一句,你是黨員嗎?

啊??!!

我抬頭看了下公司牌子,不是國企啊。我對黨不感興趣啊。。。只好說不是

他似乎馬上失去了興趣

後話不表,一個月後,有同學進了設計院,我家二老都是搞建築的,對這座城市的設計院有一定了解,在他們的支持下,我去一家看起來很牛逼的設計院面試。

聽過我的學校和專業後,面試官很有興趣,直接談到了薪資。一個月2k。正在我反應的時候,突然進來了另外個學生,好像是剛面試完,忘了拿什麼東西。我出房間後找到他,他來自一所差一些的大學,給排水專業,我弱弱地問他工資,小夥子倒也大方,4k。

什麼?!我強忍心中的怨氣,重新走進辦公室,問個究竟。

"哦,因為你的專業的問題"

我扭頭走了。

又一個月後,找到了工作,北京房地產公司做工程管理4500一個月包吃住,我沒去,還好很久之前做了退路,我選擇了出國,換了專業。

現在回過頭看原來的同學,無非幾大類:
無敵學霸,留美前十,全部回國,設計院或者環境諮詢。
保研大神,全部繼續科研。
普通大眾,設計院或者工程管理或者國企。
學渣,銷售或者創業。

除了環境諮詢和國企,其他人過得都不輕鬆,過平均水平就不錯了。

可能你說還有混的不錯的啊,我敢保證,他們如果是別的專業很可能就在人生巔峰了。

所以在此小小的建議,如果你只是想找工作,買房買車生活,還是早點換專業吧。

如果你真的想拯救地球,請科研一條路走到死,我覺得還是有前途的。不過,我覺得你換個更細的專業拯救地球可能會更快些。

手機碼字,不求贊,只希望親身經歷能小小得幫助到看過這條答案的人。


忍不住蹦出來了,先寫一點,以後看時間慢慢更新。
看了樓上的一些言論,有些還行,有些偏的厲害。
這個問題要深入的看,當然不能一杆子打死,環境類分的很細,我只說我了解的:先說我自己。從業十二年,目前在一家設計院,做規劃。白色收入20+。
先介紹下個人背景,十六年前進了一個當時還算是二三本之間的大學,第二志願,報到的時候一問,本專業入學成績第一名,問了下畢業的師兄,當時跟大部分人一樣,覺得畢業找工作前途不是很明朗。但是手中一把爛牌也要打下去不是?當時的專業名稱是環境工程(其實學下去才發現,偏給排水),課程嘛,有些很水,有些還是比較有用的,首先是學不完的化學,從基礎化學學到分析化學,從生物化學學到有機化學,這些是從業的基本知識,談不到深入,但是起碼你得懂。其次是各種繪圖,機械製圖、畫法幾何,當時還是手繪為主,CAD課程只有半個學期,自己感興趣,後來在畢設深入了解了下,編了幾個lisp程序。畢業之後,仗著指導老師的關係,進入一家日本設計院駐中國辦事處(其實就是工程外包,搞清楚這個之後,後來就走人了),混了兩年,做了一個機場的市政給排水設計、一個區域的市政給排水設計之後,覺得實在是沒勁,(接觸過幾個日本老工程師,在日本做這個都是專科畢業,敬業精神佩服死我了,但是讓我一輩子玩管道我受不了)然後考研,進了建築老八校,周圍同學的綜合素質倒是高了一些,但是並沒有發現有多高大上。
-----------------------------------------------------------------------------------------------------
以上背景交代完畢。總結兩個詞:平淡、專業性不強。相信大多畢業生對環境類專業的感覺是一樣一樣的。
1、環境工程類
本科畢業搞工程的有十人左右,污水廠建設、中央空調工程、給水排水施工,單位以中建、中鐵等單位居多,畢業十周年發現有一半跳離施工,走上中層管理。
2、環境影響評價類
本科畢業搞這個大概有4、5人搞這個,門檻低,進入一家甲級資質單位,一般一兩年就可以收入中等,後續發展嘛,一般般,就目前來看發展比較好的也是進入管理層,談項目拿提成,寫報告的比較苦逼。
3、公務員類/環境管理類
為啥放在一起,因為這個就比較雜了,本科畢業的時候大概班裡有一半左右的人干這個,一個女生,當了城管,當年城管的口碑還沒那麼糟糕,平時也不用上街掃攤位,工作比較輕鬆,環保局,這個部門人最多,搞環境監察執法的,不累,收入還可以,以二三線環保局最舒服,有個人時間;南水北調辦公室,這個比較牛,據說待遇很好。
4、教師
本科有一個大哥,成績中等,讀博後去了一所985環境學院當老師,現在是教授,開始帶研究生,收入加上項目課題還是蠻不錯的。
5、其他
搞電子商務的,06年入行,搭上順風車,目前估計年入百萬以上。富二代,晃蕩幾年接受家族生意。
----------------------------------------------------------------以上班裡的畢業生去向及現狀交代完畢

原諒我是一個啰嗦的人吧。
為啥說這麼多?因為你問生態環境差與畢業生就業的關係,根本就是一個偽!命!題!
剛畢業的人談國家環境政策對環境類的影響,操那心干毛?環境類畢業,誰說你一定要做環保了?沒有誰攔著你干別的,本科畢業現在還真正搞環境的不超過10個,其他是做了一段時間因為種種原因走向了環境相關或者是完全不相關的行業,除了自己干或富二代的同學,總體來看收入相差不是特別大,當地中等偏上水平。
做凈水器、空氣過濾器,這些都是做產品的,別去跟風,其興也勃,其亡也忽。專業設置沒有傾向性是因為高校也不知道你們畢業以後會去幹啥。要說專業性強,上面說的日本設計院用的給排水專科畢業生,你恐怕又要哀嘆選擇空間太窄了。
關於教育:基本上工程類的畢業生都會跟你大談學校課程設計太水,畢業不好找工作等等,所以這不是環境工程本身的問題,是百分之90以上的工程類畢業生共同的主觀感受!談這些沒用,趕緊往社會上靠,趕緊找機會實習,沒五年工作經驗的人,妄談專業那是耍流氓;十年工作經驗以上,還在討論學校和專業優劣的,那是loser。
關於就業:跟身邊的學土木、暖通、建築的同事聊過,他們班裡畢業的人,去向比例也差不多。所以怪專業出身不好的人,你們可以省省吧,你們不要把自己的平庸,怪罪於專業,怪罪於學校啦!


不管什麼專業,不管在哪個國家,永遠缺的是金字塔頂端的人,環境類人才尤甚,因為你要面對的情況比坐在電腦前編程的程序員複雜多了,所以環境類的人才招聘企業不願意要一個剛畢業懂個COD、BOD、SBR、A20的小屁孩。放下幻想,少看些知乎上大忽悠動不動報幾百萬的年薪,沒用!踏實幹事兒,提升實際工作經驗與人脈,你要是還在環境專業里,不要停止學習,走穩點,別作死,三年內在二線城市中等偏上收入還是能達到的。

有時間多跟你們專業工作多年的畢業生聊聊,看看人家的人生軌跡,遠離盧澤,帶你到溝里不償命的。

這裡的學生黨居多,肯定會出現啥985、211之爭,放一個工作20年的老人的答案吧:
【三本學生沒有出路嗎?】張子文:作為一個211畢業,工作20年的老人,看到很多答案都笑出聲了。特別是985211的小屁孩兒們居高臨下的都快高潮了,已經忘了自己畢業時也要面對自己在社會中也是渣的事實。 這年頭,評價成不成功不就是錢和地位唄,我見識沒他們廣,只能說… 三本學生沒有出路嗎? - 張子文的回答


關於這個問題,我來拙答一下,以供參考。

先說結論:環境,是一門非常非常綜合的學科,目前仍然是「誰污染誰治理」

首先,說一說我所在的地礦行業。地礦行業的環境污染,可謂是相當大。採礦,要有環境污染,選礦,要有污染,冶煉,要有污染。而就我所接觸到的,目前主要是國土資源部門在處理這種環境問題。環境監測也是國土資源部門在做,比如各省的地質環境監測總站。而這裡的從業人員,基本都是地質專業的,因為只有本行的,才清楚哪些環節有污染,污染機制是什麼,怎麼預防、怎麼治理。比如,就以尾礦庫為例,你不清楚礦山建尾礦庫的過程、尾礦庫的運行機制等,怎麼知道它的污染機制呢?

接下來,再說一說我最近接觸的幾個農田土壤污染的項目。土壤污染,基本就是農業部門在做。土壤污染的處理,既要保證農田產糧安全,還要治理污染,非常棘手。這一部分,國土部門也有插手,但是僅局限於礦山污染的農田。

再說一說水污染。這部分基本是水利部門在做。

還有個大氣污染,我對這個不清楚誰在做。

通過以上可以看出,基本上「誰污染、誰治理」。記得去年某項目(涉密,就不說項目名字了),就是國土部門牽頭,聯合農業部門、水利部門做的方案。各部門很排斥環保部門,因為覺得他們提出的方案不符合實際、而且環保部門的手還伸的有點長,啥都想管,就不像水利國土農業這幾個部門一樣,各管一段,互不干涉。

另外,再加一句,目前治理環境的項目,大項目,幾個億、幾十個億人民幣的項目,來自發改委和財政部,因為這兩個部門一個有權,一個有錢。


以上,可能就是環境畢業生就業的尷尬所在了吧


環境科學專業本科畢業兩年,目前從事環評工作,談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我的感覺我這個專業出路最對口的應該就是環評和環境監測了,環評市場更大一些,但是要說學環境為什麼前景不好,因為環境專業的在做環評方面沒有任何優勢
環評的核心是導則,想寫出好的環評報告一是要熟讀導則(像律師讀法律條款一樣),二是對生產工藝了解,這兩點學環境的都沒有優勢,因為學校里教的不是這些內容。
學校里更多的是傳輸一些環境的理念,以及一些發生原理,而需要用到這些知識的往往是一些更高層面的決策者,或新技術研發部門。環境是個雜學,優秀的環境學家往往是原本某一方面的專家(生物學家啦,氣候學家啦),閱歷豐富成為了雜學大家,而本身一上來學環境,目標是雜學家是很難學好的。
所以行業內部的情況是招人從來沒有限定專業的,只看證書,實際上往往其他專業領域的人會更具備優勢。
中國環境的前景不是看現有環境的好壞,而是看政府重視到什麼程度,單純吃政策飯的話整個行業規模不會增長,如果政策覆蓋更廣更加嚴格,企業能確實開始從環境角度考慮提高自己的長遠利益,環境在真正成為一個成熟的產業。


環境保護是公共問題,過去國家對這一問題並不重視,導致
(1)公共崗位少,各地環保局+環境監察的編製數應該不會多於城管隊;BTW,環保部的編製那是出了名的少。
(2)企業需求少,因為政府監管不嚴,過去企業要麼不用裝污控設備,也不需要招專業環保技術人員;要麼只需要招一個兩個,檢查來的時候能開車給展示一下設備運行就行了。

其實這幾年整個環保產業還是有較大發展,無論是市政公用工程還是環保設備製造都隨著環保政策的趨嚴而得到了迅速擴張,甚至部分領域已有成「紅海」一說。掌握核心技術的工程師,比如能夠作為核心骨幹管理運營垃圾填埋場、焚燒廠、污水處理廠,或者企業內部污控系統的人才還是短缺,畢竟我國開始這個專業領域的職業教育歷史不夠久,高質量的院校數量也不多。

但是也分專業啊。題主做環境化學,屬於環境科學領域的基礎科學,相對於現實實踐,走得遠了一點。

按照我粗淺的認識,目前國內環保產業的發展,還是抓一些主要污染物的控制,並且主要依賴一些入門級的技術,就是我這樣的本科基礎也能說上幾句的程度。在以擴大數量覆蓋面為主的發展階段,當然談不上質量的進步和精細管理。這種情況下,企業哪裡有那麼多的崗位留給環境基礎科學呢?而科研院所的崗位更是有限的,所以,貴專業畢業之後轉行一點都不奇怪啊。你估計也不大願意到哪個基層的污水廠當個月薪幾k的化驗員。

總的來說,環保產業的發展,跟政策的關係太密切了。現在整個環境領域裡就業方向最穩定的是環境諮詢,硬的包括環境工程諮詢,中間有環境影響評價,軟的有清潔生產、循環經濟、低碳發展、各種規劃各種報告。所有的這些崗位,大都是政策的產物。政策不要求「三同時」,工程諮詢要少一大半業務; 政策不要求環評,全國的環評工程師就要失業; 官方不強調可持續發展啊生態文明啊,哪裡來的那麼多規劃啊報告啊軟性文件。是政策的進步創造了這一個專業領域的就業市場。想想90年代,再想想現在,20年來,環境領域的各項產業確實還是有了長足的發展。要說環境污染,90年代的污染,也足以讓人不舒服了。比如淮河,比如滇池。

但是我們的發展確實還在半路,看看我們的各項環境指標就知道,我們現在還真的只是在抓主要矛盾。至於民眾,現在只是對PM2.5啊二惡英啊重金屬啊等大概念一知半解,要等到以後深入普及VOCs, PCBs, POPs等「小」污染概念,社會對各種微量污染物的治理都非常重視的時候,才會有大量的環境化學專業的就業機會吧。

其實豈止在國內,國外這種實驗室基礎學科,就業也很一般。我高中同學在美國環境毒理學博士畢業,在美國也沒有找到對口工作而轉行了。

沒有什麼可遺憾的。環境保護本來就是一種價值觀而不是一種獨門技術,除了生態學外,你看我們無論是科學技術層面還是社科理論層面都以其他通用學科為基礎,「環境」往往是一個定語,就像環境化學的本質是化學,環境經濟學的本質是經濟學一樣。退回到學科大類去就業,不妨看作曲線救國之路。如果有一天全社會都重視了,那麼環境方向一定會湧現出大量的包括應用和基礎研究層面的需求。那個時候我們的所學就能派上用場了。

作為環境領域理論經濟學專業的學生,雖然我不知能否畢業,不知能否找到一個對口的工作,但是我堅定地相信,只要中國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那麼我們一定會看到這一天。


所有工程問題最終都會歸結到一句話
甲方不想給錢。


我高考的時候,自己選了環保專業,當時很年輕很幼稚,一是覺得要做一些有益於社會的行業,二是覺得國家一直宣傳「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就業前景應該不錯。然而現在十年過去了,我也脫離環保行業了,國家對環保的態度還是沒變,雷聲大雨點小,宣傳可使勁,落到實處就蒙圈了,說實話,騙騙老百姓而已。
這幾年我也一直在思考,為什麼是這樣的呢,最後想想,歸根到底,環保是一個花錢的行業,而且還是一個花錢不一定起效的行業,投入產出比太低了。之前看報道說,國家治理太湖十年投入十個億,但太湖水質反而惡化了,很多人問這些錢都到哪邊去了?可能有腐敗,可能是貪污,我們不得而知,但說實話,就算十個億都扔進去治理太湖了,又哪夠啊,這可是一整個太湖啊!
所以這就是現實啊,在現在這樣一個追求短快平的社會,誰願意投資來干環保呢?而沒有投資,環保有自己的內生動力嗎?很不幸,沒有啊。


環境科學專業畢業。其實就業並不差,但是前兩年太難熬。
如果想做工程,不管是什麼學歷畢業,前兩年肯定是水質分析,廢水池清理,畫cad圖之類的雜活,熬過去了才能一步一步上去。而且真能做工程的時候也有可能面臨經常住工地,四處出差,在人跡罕至的地方工作等不便。
至於環評…中國國情,你懂的。
你也可以考慮做諮詢,做體系審核,但前提是最好有工廠ehs工作經驗,但工廠ehs的對口專業大多數情況下是安全工程……

順便補充一句,環境化學首先是化學,其次才是環保。如果題主真想做環保,路還是非常長的。


斷胳膊斷腿的窮人多,不代表生化義肢就有很好的銷路——因為窮人買不起,市場有效需求力的問題。


推薦閱讀:

環境工程女生讀研的必要性?
吃素真的環保嗎?
柴靜的《穹頂之下》對環境類專業的有些什麼影響呢? ?
今冬天變藍空氣變清,霧霾變少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該怎麼解決大型船舶螺旋槳砍死砍傷海洋生物的問題?

TAG:環境 | 職業發展 | 大學生就業 | 環境保護 | 環境學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