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太宰治的一生及其藝術作品和成就?
如何評價太宰治的一生及其藝術作品和成就?對於日後的文壇和日本文學都有哪些影響?他在文壇中的地位是怎樣的呢?
以後如果自殺,我希望也能去太宰治投湖的那裡去死,然後發現水已經只能到膝蓋。
太宰治說:我出生時就是人生的高峰。
先父是貴族院議員,他用牛奶洗臉。他的兒子過得一天不如一天,需要靠寫文章掙錢。因此我可以理解所羅門王無盡的憂愁以及賤民的骯髒。
一天不如一天,這是太宰治對自己童年時期的總結。童年影響人的一生,他把自己對那個青森世家幽靈一般氣氛的恐懼排斥,寫在數本書里,《人間失格》就在其列。
書中第一句話(除去前言)便是:
我這一生出過不少丑。
他形容童年的自己是幼小而悲哀的滑稽。這本書從頭到尾都被陰鬱慘淡的調子壓著,時不時出現一些黑色幽默,卻使整體的基調更加沉重。
而在《富岳百景》中他寫:
那天晚上,我在寓所的房間里獨自咕嘟咕嘟地喝酒,且一夜未眠地喝到天明。拂曉時分,我在寓所的廁所里站著小解,透過蒙著鐵砂的四方形窗戶看到了富士山。那又小又白、左側微微傾斜的富士山難以忘懷。一個賣魚的騎著自行車從窗戶下的柏油馬路上疾奔而過,聽到他嘴裡嘟囔著什麼:「哎呀,今天早晨富士山看得可真夠清楚啊。好冷啊。」我佇立在昏暗的廁所里,一邊撫摸著窗戶上的鐵砂網,一邊感到陰鬱而泣。那種神傷,我可不願再次體味。
我太喜歡這段文字了,太宰治的才能是儘管無法徹底擺脫心魔,但他能寫出來還寫得絲絲入扣,一個作家能把自己的痛苦寫得這麼細膩,他就有寫作方面的天才,更何況他是完全把自己剖開了寫在書里啊,太宰治是無法把他和他的作品分開來談論的。
而前兩年有一長段時間我狀態低沉到底,他的書一直伴我左右,所以我對太宰治是熱愛的,他給過我很大慰籍,我很感謝他。
附一張修治小哥的圖
先佔座留坑,留著慢慢寫完…總感覺答不對題呢…
【二月十六補充】
之前有看到三島由紀夫對太宰治的評價:氣弱,人也很討厭。我看到這個評價還是蠻為他抱不平的,一個能真實面對自己的人難道是討厭的人嗎?為什麼不討厭虛偽要討厭脆弱?
「我們寂寞且無力,別的什麼也不會,所以我如今深信,至少秉持誠實贈言,才是真正謙虛的美好生存方式」。
而後來我明白一點,對待能戳中你最脆弱處的人的方式,一種是珍惜,一種是排斥,前者因為被理解,後者因為恐懼。
我不知道怎麼學術的評價他的作品,也不知道他在文壇什麼地位。
我想說的是,看完《人間失格》,我站在很高的樓頂,非常平靜,然後看見樓下夜市陸續開了,就下去買了個三勺辣椒的煎餅果子,坐馬路邊吃得鼻涕和油淌一臉,從沒那麼安心過。
這是個跑題的答案,摺疊我吧。
他是一個活著的死人。
不記得在哪裡看到的這句話,聯繫他的作品,印象深刻。從此以後明白,不是每個人都必須活著,也有選擇死亡的權利。我不知道爲什麽樓上提到的都是《人間失格》《斜陽》這樣的作品,或是陰暗、懦弱這樣的特質。我覺得但一方面的評論或許會使對太宰治先生的評價失去全面性。
我認爲,在看待太宰治先生「放棄生命」這一選擇的同時,首先應該發現他作品中所展現的「熱愛生命」。此處先以《跑吧!美樂斯》爲例,若是有空、有人感興趣的話,我會在之後寫下關於別的作品的分析。
1. 《跑吧!美樂斯》
暴君迪奧尼斯(Dionys)因疑心病濫殺無辜激怒了淳樸的牧羊人美樂斯(Melos),美樂斯暗殺未遂被捕。在被處決前美樂斯與國王約定給他三天時間為妹妹操辦婚事,而自己的摯友塞里努丟斯(Selinuntius)則作為人質留在錫拉庫薩。國王雖然不相信他,但是為了置其於死地故意答應了他條件。
美樂斯在回錫拉庫薩的途中經受了河水泛濫、山賊(可能是國王故意派來的殺手)襲擊和自身意志動搖的考驗。為了讓國王意識到自己的醜惡,拯救自己的摯友,再次奔向錫拉庫薩。在第三天黃昏終於到達錫拉庫薩履行了承諾,也成功地改變了國王的想法。
它其實是改編自德國作家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ch Schiller)的短篇故事《Die Bürgschaft》,而席勒的這個故事源頭是古希臘的羅馬作家蓋烏斯的《達蒙和皮西厄斯》(英文名:Damon and Pythias)。 在最後的結尾,希臘故事中僅僅提到國王赦免二人,而太宰治版本的國王大呼一聲:「能讓我也加入你們嗎?希望你們能答應我的願望,讓我也成為你們的同伴。」 這個故事在太宰治一貫以來用頹廢來抵抗的基調里,呈現出一些罕見的熱血和希望。
——引用自Wikipedia
故事的大體梗概如上文所述。但引用內容中提到的「熱血與希望」衹是相對於更廣爲人知的作品的文風差異,這一短篇小説,我認爲體現了太宰治先生對於人與人之間信任是否存在的「搖擺不定的態度」,但最終卻下了「人性本善」的結論。
主角美樂斯的設定是淳樸卻對於邪惡十分敏感的牧羊人,這樣的設定與《人間失格》中的大庭葉藏幾乎是截然相反的。大庭葉藏相對而言反映了不少人性的醜惡面,而美樂斯正直、善良,並且對人性的善有著堅定不移的信念。這裡我認爲,如果大庭葉藏在太宰治先生本人看來,是他「自己的寫照」,那麽美樂斯或許就是他的「嚮往」了。
「國王陛下要殺人了!」
「爲什麽要殺人呢?」
「他堅信我們將要犯上作亂,但所有人都沒有那種想法呀!」
「他殺了很多人嗎?」
「是的,最初是國王陛下的妹婿,接著是陛下本人的太子,然後依次是他的妹妹、他妹妹的孩子,再然後是皇后陛下,跟著則是賢臣亞歷斯大人……」
「太可怕了。國王莫非瘋了?」
「不,陛下沒有瘋,他衹是無法信任別人罷了。……(以下略)」
而在這一片小説中,對應這美樂斯這一角色的,是對人性毫不信任的國王。這一角色將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將對人性醜惡面的不信任放大到了極緻,甚至連血緣的羈絆也不能使他安下心來。這樣兩個理想化的角色是必然會存在衝突的,因此有了美樂斯刺殺國王,然後被捕的劇情發生。
面對美樂斯的刺殺失敗,兩人有了如下的對話。
「你?」國王惻然一笑,「真拿你沒辦法……像你這種傢夥,永遠無法瞭解我的孤獨。」
「住口!懷疑別人是最可恥的事情。一國之主竟連子民的忠誠都要懷疑!」
「懷疑是正當的心理防備,這就是你們所教給我的——人心難測!人類本就是私慾的化身,絕對相信不得。」暴君淡淡説著,言罷輕輕一嘆,「其實,我對和平呀,是很憧憬的。」
「那算是哪門子的和平,無非是要保住你的地位罷了。」這次輪到了美勒斯嘲笑國王,「處死無罪之人,就是你所謂的『和平』?」
這裡,兩者的言論就普通人的價值觀而言,其實都是不能接受的。一個是相信人性絕對的善,另一個則相信著人性的絕對的惡。而在我看來,哪一個角色相對更接近真實呢?其實我認爲是後者。後者對於私慾的堅信,在面對人性時選擇自我保護,這樣的人格更接近於如今的時代特徵,也更容易引起共鳴。而太宰治先生的其他作品,之所以常常認爲「能夠引起共鳴」,我認爲正是因爲類似的原因。而在這樣一部過於理想化的作品中,在這樣兩個過於極端的兩個角色面前,這種獨特的虛幻感和錯位感也別有風味。這也是太宰治先生其他同類作品所共同具有的吸引人之處。
同樣的,作爲善意的體現,這裡塞利努丟斯代替美樂斯作爲國王的人質,若美樂斯三天未歸則要被處死。而美樂斯在處理完妹妹的婚事之後,立刻趕上了回去的旅途。
「我這是爲了赴死而跑,是爲了救下擔任我替身的朋友而跑,是爲了破除國王的陰暗心思而跑。」
然而旅途中,天氣、災難卻沒有給他機會,似乎是可以要讓他毀諾一般,最後出現的山賊的對話更是耐人尋味。
「哦,如此説來,你們是被國王派來這裡特地等我的?」
山賊們一言不發……(以下略)
這一情節的設定顯然是暗示了,山賊的到來是國王的示意,同時使國王的人格更加接近真實了——國王並非是相信著純粹的惡,而是寧可這樣相信來進行自我保護。這也印證了我關於國王這一角色象徵「寫照」的推論。而這樣的惡意,相比於真正相信著人性是純粹的惡意而言,是更加卑劣的。之前尚未展示傾向的,文中的善惡天平有了第一次搖擺,人性的惡壓制了善,指向了他心中對於性惡論的認同,對人性的不信任。
美樂斯脫離重重困難之後,力竭而無法趕路。因爲力竭而無法信守承諾——同時也意味著性命得以保全,美樂斯心中卻沒有任何慶幸或喜悅,出現的情緒是「悲傷、羞愧、憎惡國王(惡行)的感情,和決心自殺明志的想法」。這裡出現了一個樓上的諸位多次提到的關鍵詞「自殺」,而我也認爲,這裡美樂斯的自白頗具象徵意味——美勒斯熱愛著生命,這是上下文中已經得以體現的,但同時,美樂斯必須放棄生命,之前是爲了追尋正義與善,之後則是對善意未必完滿的無奈與失望,以及對於惡意的憎惡。我認爲,這某種程度上體現了太宰治先生的自殺動機。太宰治先生其人是否有過追尋正義的行爲,我不甚瞭解,希望能有人解答,而動機中的後者,我認爲與其自殺是相吻合的。
而這裡出現了第二次搖擺——泉水給了他力量,似乎象徵著善良總會得到天意的相助,這裡又再一次體現了他對於向善的嚮往與追求。
【甚至,純猜測,與前面重重困難結合,是否意味著太宰治先生相信,善良終究是會有好報的。】
而在文章的最後,結局是塞利努丟斯獲救、美樂斯得到了赦免、國王被感動而決心相信人性。最後塞利努丟斯的自白,在被捆縛的日子裡懷疑過美樂斯、美勒斯對友人的懷疑給予友情破顏拳、美勒斯因爲路途艱險而赤身裸體,意識到之後的害羞,這也像前文中的國王唆使山賊一般,讓文中的善良多了幾分人味。
綜上而論,太宰治先生的作品,未必每一部都是陰暗的;同樣的,我認爲其人也未必是如樓上諸位所説「活著的死人」「陰暗」,但我非常同意他是「懦弱」的。
雖然作品風格不盡相同,但我認爲,其多數作品中,其實反映了類似的想法,即「渴望著人性之善」和「面對著人性之惡」,「熱愛生命」卻「恐懼生命」。他不懈地追求著人性之善,卻又害怕受到傷害而努力地自我保護。他對「生而爲人」的矛盾與複雜充滿怨懣與恐懼,探尋無果之後,他選擇「徹底放棄爲人的資格」——自殺。他是一個懦弱的人,沒有勇氣在黑暗中繼續尋找自己心中所渴求的光亮;他是個崇高的理想主義者,在現實與追求的矛盾中,他對兩者合一的探索一直堅持到了他生命的最後一刻。
最重要的是,他是個偉大的作家。他勇敢地寫下了自己的心緒,用別樣而獨特的手法、文風,或陰暗、或夢幻、或天真、或滄桑,將自己的探索之路留待後世評説。
附:關於文壇地位和後世影響,我不是專業人士,對日本文學的淺見還不足以回答。若是以後學識足以回答了,定來補上。
補一句,不停重複陰暗、抑鬱、絕望這樣的詞來形容太宰治先生的諸君,能多讀幾本他的書再來答題嘛?
他怎麼能把我最不想告訴別人的想法和心態平平淡淡的寫出來,真噁心,但戳心。
懦弱的天才 通透的混蛋
非常遺憾《goodbye》沒有寫完。
悲痛不幸的人很多,但是像太宰治這樣的,絕望出了境界,抑鬱出了水平,讓世人願意分享他的痛苦,真的不多。怎麼說呢,他是一個既幸運的不幸運者。最不幸的,就是沒有太宰治的才華,只有太宰治的悲傷絕望。
我這麼消極的人一點也不敢碰他寫的東西。
日本電視節目《歷史秘話》,做了一期太宰治專題,把他充滿罪惡的一生呈現了出來,當然整體上是正面評價。 感興趣的可以參考一下。
http://m.v.qq.com/page/h/o/3/h0116pvpno3.html?ptag=www.baidu.com%23v.play.adaptor%232mreferrer=http%3A%2F%2Fwww.baidu.com%2Fs%3Fwd%3D%25E5%258E%2586%25E5%258F%25B2%25E7%25A7%2598%25E8%25AF%259D%2B%25E5%25A4%25AA%25E5%25AE%25B0%25E6%25B2%25BB太宰治是追求善意而失敗最終因發現社會本質的悲觀性而自殺的。《人間失格》《斜陽》都有很明顯的表達。
我想做個好人,我想讓所有人做個好人。啊,這不可能。在這個社會裡,別人做不了好人,連自己也做不到。我怎能這樣骯髒地活著。還是死吧。
大體就是這個意思。
跑題了。
如果你真的懂他,當你第一次翻開他的書的時候,會不敢讀下去,卻又一而再再而三的翻開來和自己的想法一一印證,然後巴不得世界上他的所有作品都消失,會把那些不該公諸於眾的想法攤在紙上的也只有他了。
我欣賞他的絕望,痛恨他的文章。
他是絕望的最底層,卻能讓我感到久違的一絲溫暖。
我希望他存在,只對我一人而言;
更希望他消失,對其他所有人而言。
太宰病患者,接觸太宰是因為看到太宰的五次自殺經歷,當時想著,這傢伙真有趣啊。人類是矛盾的結合體,這句話同樣適用於太宰,對於生的眷戀,對於死的渴望。我並不喜歡外界對太宰的印象僅僅是頹廢派,《如是我聞》展現了太宰對於文學界尖銳直觀的批判,《潘多拉的盒子》就展現了太宰意外陽光的一面。太宰並非完全地絕望,坂口安吾說人要在正確的道路上墮落到底,可太宰做不到,從哪一部作品來看,太宰都仍然對於世間抱著微弱的希望。正是因為這樣才可悲。論所謂的成就,如果是從世間的角度看,太宰的小說直擊人的黑暗脆弱面,所以很多人厭惡,因為看到了被暴露在陽光下的自己。人類能看到的、能聽到的,不過是自己所想看到的、聽到的而已,所以不能夠以素直之心接受。不應該以社會來評價太宰,而是從自身、從個體的角度來評價他的成就,而對於他的成就,我給出的評價就是「他是具有為人的資格的。」太宰先生其實是個好孩子啊(泥垢!!!)
人間失格的太宰治
太宰治的書帶著自傳性質,出生於二十世紀初的太宰治因出身之故和處於時代交叉節點,書中透著寒氣和悲涼,讓人抑鬱沉重。這個把自己活成「悲劇」的作家又有著文人的傲慢,所以有很多「文人相輕」的描述,將自己和其他文人都描繪成無賴、花心的酒鬼形象,彷彿終日無所事事,就剩調笑和喝酒。倒是對於女人的描述,太宰治用了一種既看不出女人有什麼好,可處處又透著善良、信任、純潔、純真、知書達理的品性。他們在太宰治的文章中與「主人公」總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彷彿脫了女人就沒辦法講故事,但彷彿女人才是禍事之端,讓人氣短。
文章中處處透著太宰治的矛盾,彷彿是一個將死之人氣若遊絲的在跟你講艷情故事,氣氛凝重卻又透著對生的渴望。讓人非常壓抑。
我想大概太宰就是因為活在此種矛盾之中,所以自身也就抑鬱難安,終日想要尋死。在新思潮中,受到馬克思和魯迅思想的影響,可知是多麼的想要用理性和哲學來批判世界、拯救國家、拯救自己,但是天生悲觀的文人是做不到的。活在時代交界處的文人,就是用來以身試法,用自身的犧牲換取精神的振奮的,可是太宰治做的太不足了。
雖說這點做的不夠好,但是太宰治內心還是充滿對美好事物的嚮往的。儘管是一個活了39歲卻自殺過6次的人。
在我看來,女人在太宰生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可能有背景因素,整個亞洲父權都處於統治地位,因此顯得不親切,太宰治卻是內心細膩豐富的,於此格格不入。
對於女人,《人間失格》中與大庭葉藏殉情的恆子,是惹人憐愛的、可愛的,與她共渡的一夜是「獲得解放的幸福夜晚」;與他結婚的小新娘靜子是「打從心裡信賴」「看她的一顰一笑,感到心中有股甜甜的暖意」。《斜陽》中對於「母親」的描述,也是「真正的貴族」「最後的貴族」。這些描述已然是悲觀的太宰治能給的最高讚賞了,對於男人的描述大多都是懦弱、好吃懶做、好色的。
大概可以引申為,太宰治對於人類的整體不信任和懼怕,可能都來自於對其他男性,而女性至少還是溫暖的。這讓我覺得還是有些局限性的。
太宰治沒有太多堅硬的針砭時弊的外殼,更多的就是文人本身憂鬱的氣質裹挾著思想的進步、時代的風起雲湧和自身身份的變更所混雜的矛盾。偶像的去世、得不到認可也讓太宰治備受打擊,這樣鑄成的悲劇難免讓人覺得可惜。
這樣的一生,讓人體諒卻難懂。
太宰先生 真的是非常溫柔的人啊
看完人間失格發現作者的想法不是很消極,我很多時候也是這樣想,感覺很有共鳴。
對@鏡塵 的回答中,關於評價角度的敘述十分贊同。太宰治本人就如同他筆下的作品一樣。 以《人間失格》《斜陽》這樣典型的無賴派為主,卻又出現了積極陽光的《奔跑吧梅勒斯》,同時也有《如是我聞》這樣尖銳的論調。簡單的類比一下:太宰治的一生中,多數的時候是痛苦彷徨的,但這些痛苦並沒有讓他喪失心中的希望,儘管日夜被這些令他感到生而難以為人的矛盾折磨,他事實上並不是格局狹隘卻過度放大自己感受的人。
《人間失格》
太宰治的作品
黑暗消極
轟動一時
ps:我是看《文學少女》才知道的太宰治
大庭葉藏正是我的真實寫照啊原來
被太宰治圈粉的小迷妹
推薦閱讀:
※《源氏物語》中紫姬為何深惡明石姬?
※請教下賴山陽兩首漢詩中的掌故?
※我讀完解憂雜貨店 居然一點觸動都沒有 完全沒有讀白夜行後的百感交集 這是什麼原因呢?
※俳句的結構和形式是怎樣的?
※如何評價小說《挪威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