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鋼琴師》里斗琴主角只聽別人彈一遍就一字不落地也彈出來了,難度有多大?

如同《海上鋼琴師》裡面斗琴一樣,第二輪1900隻聽了一遍就一字不落地彈出來了,這是什麼樣的水平?


給你講個真實的「傳奇」——約瑟夫.霍夫曼

18歲時,約瑟夫.霍夫曼在安東.魯賓斯坦(Anton Rubinstein,1830-1894,十九世紀最受尊敬的鋼琴家之一,被認為是可以和李斯特相提並論的人物 )的指揮下舉行了他的回歸音樂會,演奏了他老師的《D小調鋼琴協奏曲》,這部作品終其一生都是霍夫曼的保留曲目。從此霍夫曼開始了他的音樂會生涯。他並不是那種毫無主見,只在一個有限的節目單裡面的湊合的人。他不停地工作,建立起了一個巨大的曲目庫。在俄國,霍夫曼極其受歡迎。1912年他在聖彼得堡演出的時候,連續舉行了21場門票告罄的音樂會,期間沒有重複一首曲目,一共演奏了255首不同的作品(背奏)!他的記憶力絕對可靠,但更讓人吃驚的是他很少練琴。一部新作品一到他指下,就能呈現出出色的地方。事實上,他確實不需要樂譜。他可以在聽到一部作品
後立即在鍵盤上複製出來,一個音符都不差!

也難怪安東.魯賓斯坦稱他為「音樂世界前所未見的奇蹟」。羅西娜.萊文涅(Josef Lhevinne的太太,著名鋼琴家,教育家) 很喜歡講霍夫曼到第比利斯(喬治亞首都)旅行演出的故事,他們下午時經常聚在一起。有一次,約瑟夫.萊文涅(Josef
Lhevinne,1874-1944,俄國鋼琴家、教育家)彈奏了一首霍夫曼沒聽過的曲子。萊文涅告訴他這是李斯特的《羅蕾萊》
(Lorelei,時長6分鐘+)。「請再彈一遍」霍夫曼說。然後大家共進晚餐,隨後一起陪伴霍夫曼去音樂廳。「他彈的太棒了,」羅西娜回憶說。「第一次安可的時候,他走出來向我們眨眨眼,然後就像我的約瑟夫(萊文涅)一樣彈奏起那首《羅蕾萊》。」


難度在於有的人練一輩子鋼琴也做不到,有的人14歲就做到,區別在於對音樂的記憶天賦。


這個難度是因人而異的,就像蕭邦六歲(大約是六歲…歡迎指錯)作曲一樣,我十六了才開始嘗試寫一些調子,蕭邦六七歲寫的曲子是今天我們八九級考級的難度,這個沒辦法具體明確難度,有些生來天賦異稟,有些人生來平庸,還有一個後天興趣,熏陶的各種原因。但是不管是哪種,都得努力去練習才能取得向海上鋼琴師那樣的水平。


推薦閱讀:

李斯特的夜之和諧音樂性相當好,難度也不太高,為什麼知之者甚少,鋼琴家也少有演奏?
黃河鋼琴協奏曲從音樂質量上來說是個什麼水平?
為什麼 20 世紀初的鋼琴家彈奏的速度普遍比現在的快?
李雲迪牛在哪?

TAG:音樂 | 鋼琴家 | 海上鋼琴師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