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中國還有沒有大俠,如果有,大俠應該是什麼樣的人?


我有個老師,喜歡踢球,有次他踢球被人按在地上打。
身高不高,不壯,抽煙喝酒,隔三差五的換女朋友,除了長得帥之外沒有什麼優點。

然而他的老師是那個學校的副校長,他上高中的時候對他特別好,所以他在那個學校過的也算不錯。後來他們兩個人鬧掰了,同學中間流傳是因為他看不過他的老師的一些不好的行為。
後來他被那個副校長給打發去了後勤看宿舍,學校嘛,去了後勤,地位和收入都會大降的。

某一年(具體的就不能說了,太明顯,這個案子上過揚子晚報的)副校長被抓了,家裡瞬間從小富變成貧困-----他老婆沒有工作,兒子還小。
懶的詳細寫了,總之,後來的事情是我的這個老師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借了很多錢,給他老師的兒子治病。而這時候連副校長同志的親兄弟都不願管他們了。

庶幾近乎俠了吧。


聞君有智能汽車,巧手製成,極具匠心,不勝心嚮往之,今夜子時,當踏網來取,君素雅達,必不至令我徒勞往返。


大俠是一個費糧食的人

————————————

1

鎮子非常小,一片草原,一間酒館,一群羊,幾十戶人家。

牧羊的小童叫春生,他是唯一對李方帶來的消息沒概念的人。

李方帶來了馬匪的消息。春生年紀還小,不知道有一票馬匪在後面吊著是多恐怖的事情。這幫馬匪在幾十里外的山裡轉圈,他們沒來過這麼北,進了山不容易走出來,但李方殺了他們二十多人,他們遲早有一天會從裡面繞出來。

三月前,李方的師兄傳來消息,師傅被仇家所殺,散落在江湖的同門速去平落山商議復仇。李方的師兄弟們離得遠,他離得近,自己先行上了山。

可沒想到這山上竟藏了近百號馬匪,剛上山就打了一架,差點交代在山上。

李方往北跨過了幾座山才跑出來,之後便遇到了這個小鎮。

舊仇未平,新仇又起,活著就得去復仇。

2

剛到鎮子里那段時間,李方喜歡坐在外面樹底下養傷,春生挨著他放羊。

那群羊極其聽話,帶出來就吃,到晚上跟著回去。春生最喜歡和李方說:「你真的是太能吃了,我們全村的人加起來都沒你能吃。」

李方有一次問他,是這群羊吃得多,還是自己吃得多。春生會想一想說:「你可能沒大牛吃得多,但別的羊可比不過你。」

李方不知道為什麼給一隻羊起名叫大牛,就像不知道酒館裡怎麼有這樣一個掌柜。

掌柜姓甚名誰,李方沒有去問,他知道全村人的名字,唯獨沒有問掌柜。

當天李方拖著半個身子的血倒在村口,再醒過來已經包紮妥當,這嫻熟的手法出現在這麼北的地方,就像一片樹葉落在了沙漠里。

李方和掌柜聊過:「我暈倒前以為,發現我的人頂多拿沙子給我堵一下傷口,沒想到醒過來一看,連金瘡葯都敷好了。」

掌柜笑了一下,繼續拿毛巾摩莎碗口,李方瞧了一眼他的虎口,斷定這是用槍的手。

李方傷好五成的時候,愛上了這個酒館裡的糙酒。掌柜的說酒如其名,粗糙的很,和這邊的人,這邊的天氣很像,酒水裡面永遠像混著沙子,進了胃也晃蕩個不停。

那天村民試圖轟李方走,馬匪是李方帶來的,李方走了馬匪也就不來了。這是村民的邏輯。李方知道事情不會這樣,掌柜也知道。

3

李方確確實實在鎮子里停過,不管是一天,還是一個月,馬匪只要發現這件事,就一定會來。村民們救他時,就已經惹上了這幫馬匪。

春生說李方剛來的時候,渾身都是血窟窿,但沒有血流出來,衣服乾結在身上,黑乎乎一片,像是殺過羊的土地。

李方和他說這是血的顏色,而這種顏色馬匪再熟悉不過,他們會跟著過來複仇。李方知道這一路上必定有很多痕迹留下,他當時的傷太重了。

掌柜勸村民說,現在馬匪已經在幾十里外了,趕李方走也來不及,留下來還是個戰力。不如大家趕緊加強一下防衛,還能活下來。

村民不怎麼認同這件事,但村民信服掌柜。

李方知道馬匪還沒有這麼近,但也一樣,他能跑,這群村民跑不掉。那天晚上他喝了很多酒,和掌柜的說這幫村民有點傻也不夠傻,他們知道來找你,但他們不知道求我。從此他就愛上了這種酒。

槍越老越辣,但掌柜的手摸多了抹布,現在他辣的只有酒,擋不住那四十多個馬匪。求李方赴死,才是最好的辦法。

掌柜說:「你把那幫災星帶過來,不想扛住?」

李方笑著說:「你說的那是江湖道義,大俠們才講,我只是個武夫,受傷的武夫不擔心害死多少人,只想保全自己。」

掌柜的說自己也是個武夫,武夫之間可以互相理解。

後來李方在掌柜的那家酒館喝了很多酒,這是他喝過頂不醉人的酒,但這段日子也是他醉的頂頻繁的一個月。好像沒有一天不是醉的,好像沒有一天不泡在酒里。

他喝醉了就和掌柜的說自己的師傅。

4

師傅是江南最快的劍,這種快已經不是技巧,是一種心意。李方二十歲之前以為自己從來沒見過師傅出手,後來三十歲劍道小成,發現自己其實見過,只是那時的自己還看不到。師傅年輕時抬手只有劍影不見劍招,隻身在江湖中闖出赫赫威名,中年火候更上一層,出手時無處可尋劍影,一劍了無痕迹。

劍意便是心意,師傅劍快嘴更快,做人快人快語,開口便能傷人,做事不留情面。劍有雙刃,一刃傷人一刃傷己,早年時候結下仇家無數,仗著武藝不在乎,等到年老,仇家便來了。

「前人尋仇復仇,後人繼續尋仇。」李方醉的一塌糊塗:「這仇恨無窮無盡。」

春生也和一伙人有仇。

李方傷好到七成,春生便不太願意在樹下陪著李方了。他更想帶著李方在村子裡走一走,羊就在那,老實的很,吃飽就行。人不是羊,人在吃飽之外還有更大的需求。

春生帶著李方去了一戶人家的後院。

李方滿心疑惑的蹲在樹影下的灌木中,看來看去不知看些什麼,不一會那戶家裡出來個小姑娘端著盆掛晒衣服,李方這才瞭然。

李方輕言:「你小子偷看便偷看,帶我來幹什麼。」

春生打了他一下,讓他閉嘴。

5

樹影之下還是涼爽,李方索性直接躺了下去。春生看得聚精會神,李方心裡覺得好玩,想想情竇初開的年紀,好像距離自己已經很遠了。這些年打打殺殺之外仍只有打打殺殺。

但也不用看的這麼認真吧,不過是掛曬個衣服。

過一會春生不僅僅滿足於看了,他直接跑了出去。李方心裡一慌,還沒等攔住外面已經響起來打鬧聲音,春生一個人和四五個同齡的男孩扑打在一起,女孩嚇得蹲在牆邊上小聲哭。

這些孩子沒有學過武,打起來是撕咬踹錘,李方從一邊站起來拍掉身上的碎葉子,慢悠悠的走出去。小孩子打鬧,也不知道該怎麼勸。

但春生這孩子機靈,自己和他們打了一會便掙脫開,跑到李方身邊。這段時間李方帶來的消息把鎮子弄的人心惶惶,儼然是個大魔頭的形象,那幫孩子哪敢再追過來打,互相看了看就散了,撂下幾句不痛不癢的狠話。

女孩家裡人這時候才發現院子里出了事,女人開門到後院給孩子抱起來。

李方稍稍打了個招呼,借口說是過來看看防衛馬匪的措施做得怎麼樣。

女人說你看便看,何苦不走正門,大白天翻寡婦牆說出去多難聽,你又不是春生這麼大的孩子。

李方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問春生:「你偷看便躲好,怎麼還打起來了,難道這麼多人都是來偷看的?」

春生說:「你別管,回頭和你說。」

晚上時候李方還是泡在掌柜那裡,桌子上擺滿了糙酒。春生規規矩矩的坐在椅子上,挺羨慕的看著酒碗,可是掌柜的下了話,說他不許沾酒,春生也不敢造次,老實的和家裡羊差不多。

李方剛聽完女孩家裡的事。

6

這女孩的父親有一年出去賣貨,被路過的流匪給宰了,還是掌柜出面安排人給葬下。剩下母女倆人,養點小家禽勉強過活。村裡人心善的照顧她家一點,但在這種環境下,家裡沒男人一定會被欺負。這種欺負體現在孩子身上,小姑娘就常被村裡的男孩騷擾。

春生看不過去,遇見了就和他們打架,後來不用遇見了,春生沒事幹就去女孩家外面蹲著,碰見那伙小子過來就打,打來打去的,自己孤立了自己,平時只能和羊玩。

李方問春生:「自己活自己的,管別人家閑事幹什麼。」

春生憤憤的說:「不能因為是女孩就欺負,看不過去,這個閑事就要管。」

李方給自己到了碗酒,掌柜過來坐下,讓春生回家去了。

掌柜說:「春生俠義心腸,帶出這個小地方,以後或能成器。」

「俠義心腸都死得早。」李方給掌柜的倒了一碗:「罪大惡極才能活久,這孩子這麼好的心性,入江湖沒幾年就完了。」

「帶不帶看你,他也是苦命。」掌柜的把酒推回來:「喝膩歪了。」

掌柜派了村裡幾個壯勞力出去騎著馬溜達,作為斥候用。村裡人身上沒功夫,膽子也不大,碰見什麼生面孔就只知道跑回來。好在對周圍地形熟悉,也聽說過什麼是馬匪。

李方就圍著村子來迴繞,看各家村民的防衛工作,邊看邊搖頭。

三天後,斥候回來說看見四五十匹馬,在村子往南四十里地的茶攤歇腳。

茶攤挨著一個擋風的巨石,便於人馬防風喘息,平日里生面孔最多。來的那幫人模樣兇狠並疲憊不堪,一定是久經風沙了,非常可能是跟著李方過來的那一幫馬匪。

掌柜晚上問李方,村裡這個防衛如何,李方說甚至擋不住馬匪的頭一趟衝鋒。

那天掌柜在自家院子里挖了半夜,挖出來一方盒子,抱著坐到天亮,渾身土氣。第二天天剛亮春生就被掌柜的叫了起來,胡亂披上衣服帶出去,李方已經挎好劍在村口等著,三個人騎馬往南而去,一去四十里。

7

茶攤還是那個茶攤,外面栓滿了馬。

李方和掌柜在離著茶攤幾百米遠的大砂石後面下馬,偷偷瞄望,此時馬匪剛剛睡醒,正無精打採的準備洗涮。

春生困意剛退下去,還不知道是怎麼了,一臉疑惑。

掌柜說:「這批馬匪在山裡繞了太久,疲憊不堪,追過來全靠一份仇恨吊著,你露面,再往南走,村子就安全了。」

李方摸了摸自己的劍:「你帶春生先行,找路去江南,我有同門在那,安置生活不成問題。」

「我不走。」掌柜從懷裡掏出來一隻羊皮水袋遞給李方:「我老了可走不動,你帶著春生和糙酒一路走吧。」

春生急了,他已經聽明白了這是什麼事,顯然這倆人要犧牲其中一個,來換村子的太平。

「爺爺你……」

「這槍埋了不知道多少年,還能用么。」李方踹了踹掌柜背在身上的盒子:「糙酒其實挺難喝的,一直沒跟你說,我不想帶著糙酒死在北面。」

「只埋了三十二年,總該還有點用。」

掌柜打開盒子,裡面是一柄烏黑髮亮的長槍,沒有掛穗,通體泛著寒意。

「我活不了幾年啦,春生這個性子總得有人護著。」掌柜摸著手裡的長槍:「你記住,我今天護了你,就像春生護那家姑娘,也像你護在村子裡沒有走,憑的是心中俠氣。你不欠我,但以後你得護著春生。」

「春生上馬。」李方招呼了一聲,對著掌柜拱手:「算我欠春生的,你要是能活下來,去江南找我。」

「不了,發過誓,不再回中原一步。」掌柜抱拳回敬:「春生交給你了。」

李方拍馬出去在茶鋪前面晃蕩一圈,茶鋪裡面和下了鍋的餃子一般,嘩啦啦的追出來幾十號人,掌柜拎著烏槍撞上去,氣勢如虹。

春生倆人一路往南,跑過群山跑向中原。

李方不知道這位掌柜如何,也不知道春生心裡如何,只知道馬匪確實沒再追過來,糙酒也真的越喝越難喝。快到平落山的時候李方問春生:「想當大俠么。」

春生說想,學了功夫當了大俠,才能回去給掌柜報仇。

李方心想報仇啊報仇,這個仇是真的沒完沒了,還沒進江湖的人想報仇,入了江湖的人想報仇,退出江湖的人也免不了被仇追著。這個江湖總是這樣,一邊尋仇一邊俠氣凌然。

李方說,想當大俠就多吃點,大俠都很能吃。

作者: 小怪

首發於腦洞故事板公眾號8月24日

腦洞故事板

微信號:ndgs233

微博:@腦洞故事板


俠義精神是什麼?

2008年,我剛上大學,金庸先生來到我們的學校訪問。我那時候才18歲,生平第一次逃課就獻給了金庸先生。會上有提問的環節,有一個男生就站在我斜後方,一直想提問。主持人把話筒給他以後,他激動得都快語無倫次了。不過說的內容我到現在還記得:

"金先生你好,我是你的忠實讀者。我非常感謝自己能在少年時代讀到您的著作。您的作品深深地影響了我。今年汶川地震,我騎著單車跑到災區參與了救災。我心裡很害怕,但是我在路上一直都默念,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是這句話給了我勇氣,幫助我撐過了那段時光。感謝您!"

後邊他邊說邊流淚,台上的金先生頷首微笑,似是大大的欣慰。

當今中國還有俠客嗎?有的,這位騎單車去汶川賑災的同學,就是俠客。我記得韓寒是開車過去送的物資,那麼他就是更大的俠客。

我不禁再問題主一句,俠義精神是什麼?

在我看來,俠義精神的核心乃是」心懷他人,犧牲自我「。

這位同學冒著餘震,也要去四川賑災,他是俠客。

警察巡邏是本職工作。但是與歹徒槍戰,冒著被擊中的危險救下無辜群眾,便是俠行,因為他的工作不要求他付出生命。

做好事只能叫做「心懷他人」,犧牲了自己的利益也要做好事,才是俠!若是大到付出了生命,便確鑿無疑地是大俠!

想那聚賢莊上,蕭峰知道自己會被圍攻。更兼之,他已經明確說過自己此生不再與中原武林為敵,此次重出江湖,與人衝突,打破自己當時誓言估計也是難免。然而他為了阿朱這小小女子的性命,已經決定把自己的性命和名譽拋棄。

胡斐懲戒風南天,鍾家父子與他半毛錢關係都沒有,而且風南天許他以重金,更有袁紫衣這樣的紅顏知己苦苦阻攔,也沒有讓胡斐動搖半分。

回想武俠的主人公,哪個不是「急公好義以至於忘我」!

真大俠當如是!

他或許文化不高,或許行為魯莽,但誰也不能否認他有一腔血勇且毫不吝嗇自己的生命。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這一類的人們,就是現在也何嘗少呢?他們有確信,不自欺;他們在前仆後繼的戰鬥,不過一面總在被摧殘,被抹殺,消滅於黑暗中,不能為大家所知道罷了。說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則可,倘若加於全體,那簡直是誣衊。

要論中國人,必須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誆騙,卻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樑。自信力的有無,狀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為據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所以商人行商不是俠客,因為他雖然幫助人生活,但是自己也獲利。但商人若開倉賑災,那他就是俠客;官員治理不是行俠,但是拚死進諫,盡忠直言,便是俠行。

社會的法制不能照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說,如果一個小女孩眼看要被車撞倒,你要不要冒著被撞到的風險將她推開?當然不推開也無可厚非,但是有俠義精神的人就會選擇冒險一試。那麼有可能就會拯救一條生命。

所以任何社會在任何時刻都需要俠義精神的存在,用道德的高尚去彌補法律的不足。

然而犧牲精神同時也是危險的,它非常容易被人利用,變成危害社會的武器。這個時候就必須要像開頭的那位同學一樣,默念:「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為國為民,心中裝著更高遠的目標,至少能保證他不會成為為小團體利益犧牲的無知分子。

題主,你的身邊有好多俠客啊!

拚死搶救的消防員,揭露真相乃至受傷的記者,維護法律尊嚴乃至身陷囹圄的律師,這些人不是大俠嗎?

向他們致敬。

補充:

俠在中國源遠流長,從春秋戰國就開始有俠客存在。但是,如漢初田仲、王公、劇孟、郭解等人,與其說是俠客,倒不如說是黑社會組織頭目。他們也有幫助鄉里的時候,但更多的時候是魚肉鄉里,充當土豪劣紳的角色。

然而太史公依然為其列傳,何解?

所謂言必行,行必果,己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阨困,千里誦義者也。——《史記·遊俠傳》

為何俠客可以言必行,行必果?因為他們不愛其軀!說要割掉手指就割掉手指,毫不含糊,這才是大俠風範!

這批俠客,可能沒有高尚的道德信條,沒有豐富的文化知識,甚至也沒有對周圍人的友善,他們有的只有強烈的犧牲精神,隨時準備為某個目標犧牲自己!哪怕這個目標是不合理的!

這樣的人非常容易抱團,因為人與人之間的奉獻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幫助集體的構建。集體的構建則會強掉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紐帶,強化誠信的作用。

所以俠客必須


1、犧牲精神;2、極度誠信;3、重情重義。

但是這樣的俠義精神是危險的,因為它很有可能發展成為惡勢力。所以儒家對俠義精神進行了收編。數千年的改造之後,俠義精神已經多了」仁「和「為國為民」的內容。所以我們看到的俠義精神是這樣的:

1.強烈的犧牲精神;2.信守諾言;3..重情重義;4.儒家信條


如此,才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俠義精神,而其根本與核心乃是「強烈的犧牲精神」。


幾年前聽一個學姐講的。她在醫院實習的時候,有一天跟著老師出門診。她老師那時候還是個不到三十歲的住院醫師,參加工作不太久,還有點瘦瘦小小的。

門診到一半的時候忽然有幾個病人家屬闖進來,情緒很激動,又拍桌子又罵人的,氣勢洶洶的。學姐當時就嚇傻了,據她自己說,老師當時也嚇得發抖,兩個人坐在那兒跟木雕似的,一句話都不敢說。

大概幾分鐘以後,她老師忽然遞給她一本病歷還是一張表格還是化驗單什麼之類的(細節忘了),說,同學,你先把這個拿到住院部。學姐拿著東西就走,據她自己說,根本不敢回頭,跟家屬擦肩而過的時候半閉著眼縮著肩膀,感覺背後有什麼東西會忽然砸下來,比午夜凶鈴還嚇人,走出門的時候有種大赦的感覺。後來好像家屬吵了一陣也沒有過激行為,加上保衛科干涉,沒出什麼事。


學姐跟我們說這段經歷的時候還心有餘悸,她說老師是要保護她呀,可是她就很慫的逃了。

寫到這兒的時候,我好像又回到醫院那個場景,想到我讀研+工作期間也帶過實習同學,那如果遇到危險,我會不會讓他們先走?如果當時自己走不掉,還能不能分神去顧及到他們?答案讓我很沮喪,我希望別人有俠義精神,但我自己沒有。

是不是大俠我不敢說,但如果說俠義心腸,我覺得那個女醫生算一個。



昨天看到的新聞

前幾天颱風登陸

熱心市民周先生冒著強風,徒手幫忙清理路面,移走倒塌的樹木,

網友走進一看才發現居然是「發哥」周潤發。

英雄本色

莫以善小而不為

發哥威武!


中國當代有俠嗎?

有,一定有,只是要看你個人對俠的定義。你心裡中的俠是什麼樣的,那你眼中所見到的俠就是什麼樣的。不信,你看這個問題下面所有的答案,每個答案都不大相同。因為「俠」的定義沒有統一的標準,每個人都可以說出符合自己心理的「俠」。

當然,可能金庸小說的影響太過深遠,其提出來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一話語幾近成為一個人是否為大俠的標準。但有沒有人曾想過,怎樣才算是為國為民呢?是奔赴沙場,奮勇殺敵還是盡忠職守保一方太平?

這恐怕很難回答吧?可見這句話本身也是有一定的問題。再說郭靖說這句話前不也說過行俠仗義,救人困厄,也算是一種俠嗎?可大家卻為什麼總是喜歡口口不停的說為國為民,而不肯說救人困厄呢?

難道在世人眼中,只有做出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救得了全天下的人民才值得拿出來好好宣揚一番?可有這種本事的有幾人?

俠,是寄託了人的願景的,是被神話了的。誰都希望自己遇到社會的不公走到人生的低谷時有人拉一把,誰都希望一手遮天殘害聖靈的貪官污吏突然一天被人奪走性命,誰都希望國家危難之時能夠有一個蓋世英雄不費吹灰之力就換來人民的安居樂業。

可這些事普通人能做得到嗎?不能,但心中的那口氣該怎麼發泄,只有寄托在俠客這一形象之中了。

所以,我認為俠首先要還原成人,才更值得敬重與信服。

一個人可以默默無聞可以庸庸碌碌可以一生只是個小人物毫無作為,但是如果他能夠堅持一顆正義善良的心敢於為社會的不公而反抗、敢於為人性的胺臟所不齒、敢於為身邊的不平而申張,這樣的人就是俠。

這或許與《英雄志》中的盧雲堅持正道是同一道理。只是盧雲所認為的正道是做對的事,這顯然解釋的並不完整,不過並無妨礙我們理解。因為盧雲與我上段所提出來的人一樣,能夠為心中的氣而活。

將俠放置於當代,如果大量存在的話,只能說明這個社會急需要進步。不過,這並不妨礙普通人成為一個俠客,因為在我看來人性的醜惡永遠都是抹不去的,只要有人敢和這種醜惡作鬥爭,就已經是俠了。


你越想要出現大俠,就越說明社會法治不健全。

所以要回答題主的問題,得先想明白,究竟什麼是「俠」。

我看到有人說,俠就是做好事。做好事的人多著呢,甚至某種意義上說,做得好的帝王、主席他們也都是做好事的,他們為民造福了,他們做的不是好事嗎?

從這個意義上說,那句傳了很多年的「為國為民,俠之大者」也不盡然就是對的,它照樣可以推斷出為國為民的皇帝就是最有俠客氣質的人。

可他們是俠嗎?按照「做好事」的定義,他們是,可你是不是總覺得怪怪的?

是的,是奇怪。因為「俠」是做好事,但做好事不一定是俠。

很彆扭嘛。

然後我還看到有人說,俠是一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質。是的,獨闖聚賢庄為了阿朱治病的喬峰是大俠,但面對警察叔叔冥頑不靈的歹徒按照這種想法也是俠了?

也很彆扭嘛。

所以什麼才是真正的俠?

追本溯源一下吧,「俠」本出自「鋏」,「金」表明的是以武犯禁,也正因為這樣,韓非子才第一個提出那句話:「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韓非子何許人也?

大家都會說,法家嘛。

可法家是什麼,大家就不一定曉得了。我這裡也不過多引申,只一句,法家是推崇中央集權的學派。

中央集權。

無論是集權於一人,還是集權於一個階級。

那麼我想現在你該知道了,既然俠和儒反對的是中央集權,那麼反對的是什麼?

答:國家機器。

————————

現下我們有了三個結論。

一是俠是做好事的,但做好事的不一定都是俠。

二是俠是可以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質,但有這種行為的不一定是俠。

三是俠是對抗國家機器的。

這三條結論放在一起,會產生什麼樣的化學反應呢?

那就是,俠,是做好事的,敢於面對國家機器的人。

如果你說「做好事的」中的「好事」沒有區分,那我再加一句,「認為自己做的是好事的」。

也就是,「認為自己做的是對的」。

而且這個「國家機器」也可以再引申。我們改為「多數」,「多數」不僅僅是國家、體制,也可以是輿論鄉愿。

喬峰「雖千萬人吾往矣」,他面對的可不是國家,他面對的是悠悠之口,是鋪天蓋地對他的指責形成的輿論施壓。

因此,俠的定義是「認為自己是對的,並願意為之對抗暴力或輿論多數的少數」。

這時我們再回過頭來看說出「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郭靖。

按照我們的定義,郭靖為了天下蒼生而去反抗蒙古侵略者,可同時他也沒有被宋朝廷收編,這時的他,被稱一聲「大俠」,合情合理。

但「為國為民」卻失去了一個前提,前提是他不是體制內的人。

黃宗羲自命「繼指之為遊俠」,因為他和郭靖很像,一直跟著弘光、魯王,卻始終沒有加入朝廷體制。

——————————

所以當我看到,有人說領導人、有人說黨員,即便他們都是做的好事,他們又怎麼會是俠呢?

俠什麼時候才會出現?

答:在社會的公道是非得不到貫徹時

俠可以是為自己貫徹公道,也可以是為旁人。

你問我,現在社會還有沒有俠?

抱歉,我不知道,但我不希望出現,因為正如我一開始所說,你越想要出現大俠,就越說明社會法治不健全。

當然,這個社會還有一種叫做鍵盤俠的東西,那些玩意兒咱另當別論。

完。


見義勇為即為俠。

尤其面對高風險的時候,尤其不作為亦是你的本分的時候。

這樣的俠我們社會從沒有缺少過。


舉個例子:goagent的開發者


高中物理老師總是以一種cool,cooler,coolest的姿勢抽煙(只用一根手指頭),都是平時就上個課,帶了幾年課了,除了課代表還誰都不認識。全年都穿勁霸深色男夾克。總是帶著一種詭異的微笑瀟洒的慫腳尖。突然有那麼一天,512大地震了。他沒有跑下樓,站在樓道維持秩序(當然我早早一馬當先跑了,這都是大家說的)。後來地震沒事了,他點了根煙,瀟洒的走了。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有。第二個問題我想直接舉個例子,就是照片里的老人。他的名字叫白芳禮,你說他老人家算不算 大俠


取決於你對俠的定義咯
比較經典的定義,如韓非子裡面的,俠以武犯禁
結合武俠小說裡面描繪的武俠世界,甚至西方文化下的超級英雄的形象,大概可以得出結論,俠是遊離在體制之外,甚至對抗體制,用武力(當然如果引申一下,也可能不是武力)踐行正義的人。
這樣的人在今天的中國大概還是不容易出的,畢竟還沒到了社會解體、政權控制力瓦解的地步。


@孔鯉前輩在法制的角度上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解答,不過在我看來,「俠」的問題在今天更多的是一個道德問題。所謂以武犯禁的定義,恐怕再也不適用今天了吧。
不過即使如此,我卻依然認為孕育俠的土壤,已經基本不存在了。
令狐沖深受重傷,還要行俠仗義與田伯光鬥上一陣。最後用計取勝,田伯光坦然認輸。
如果在現實生活中,你覺得可能嘛?
正教十大高手圍攻少林寺捉拿任我行,不肯倚多為勝,卻用3場一對一的較量決定要不要放走這個殺人如麻的大魔頭,最後輸掉決鬥,也就坦然認輸。
這樣的境界,在現實中又有幾個?
俠義精神代表的道德境界和行為約束,讓我們每一個人心馳神往。只可惜這樣的行為在現實中往往得不到小說中的結果。
老人倒地,你上前援助,心想「這位前輩此刻有難,晚輩不去相助豈是大丈夫行徑?他又怎會暗算於我?」結果真的暗算了你。
路邊有人向你求援,說自己突發疾病要去醫院,卻又沒有車輛,你想「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位大哥言之切切不像假的」然後你就被釣魚執法了。
長此以往,你讓人怎麼相信行俠仗義是正確的事情?
中國需要的是一位堂吉訶德,面對道德敗壞秩序殘破的世界,戴上手套拿起長槍,向它發起挑戰。


易中天老師說過:中國人普遍有三個夢——明君夢,清官夢和大俠夢。
首先,希望君主是聖明的,國泰民安。如果君主不行,那就希望知府是青天大老爺,為地方老百姓申冤做主。如果官府也指望不上,那就希望有一個大俠行俠仗義,三更半夜去那貪官首級。


每一個男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古惑仔的夢。
@孔鯉 的答案,我並不全然反對,但我覺得寫得還不夠透。
所謂的俠,並不一定就是做好事的。太史公在《遊俠列傳》里寫的朱家、劇孟、郭解三人,以郭解為落墨最多。而郭解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我先摘錄下原文吧。

郭解,軹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許負外孫也。解父以任俠,孝文時誅死。解為人短小精悍,不飲酒。少時陰賊,慨不快意,身所殺甚眾。以軀借交報仇,藏命作奸
剽攻,休鑄錢掘冢,固不可勝數。適有天幸,窘急常得脫,若遇赦。及解年長,更折節為儉,以德報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為俠益甚。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
功,其陰賊著於心,卒發於睚眥如故云。而少年慕其行,亦輒為報仇,不使知也。解姊子負解之勢,與人飲,使之嚼。非其任,強必灌之。人怒,拔刀刺殺解姊子,
亡去。解姊怒曰:「以翁伯之義,人殺吾子,賊不得。」棄其屍於道,弗葬,欲以辱解。解使人微知賊處。賊窘自歸,具以實告解。解曰:「公殺之固當,吾兒不
直。」遂去其賊,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諸公聞之,皆多解之義,益附焉。

  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獨箕倨視之,解遣人問其名姓。客欲殺之。解曰:「居邑屋至不見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陰屬尉史曰:「是人,吾所急也,至踐更時脫之。」每至踐更,數過,吏弗求。怪之,問其故,乃解使脫之。箕踞者乃肉袒謝罪。少年聞之,愈益慕解之行。

  雒陽人有相仇者,邑中賢豪居間者以十數,終不聽。客乃見郭解。解夜見仇家,仇家曲聽解。解乃謂仇家曰:「吾聞雒陽諸公在此間,多不聽者。今子幸而聽解,解柰何乃從他縣奪人邑中賢大夫權乎!」乃夜去,不使人知,曰:「且無用,待我去,令雒陽豪居其間,乃聽之。」

  解執恭敬,不敢乘車入其縣廷。之旁郡國,為人請求事,事可出,出之;不可者,各厭其意,然後乃敢嘗酒食。諸公以故嚴重之,爭為用。邑中少年及旁近縣賢豪,夜半過門常十餘車,請得解客舍養之。

  及徙豪富茂陵也,解家貧,不中訾,吏恐,不敢不徙。衛將軍為言:「郭解家貧不中徙。」上曰:「布衣權至使將軍為言,此其家不貧。」解家遂徙。諸公送者出千餘萬。軹人楊季主子為縣掾,舉徙解。解兄子斷楊掾頭。由此楊氏與郭氏為仇。

  解入關,關中賢豪知與不知,聞其聲,爭交驩解。解為人短小,不飲酒,出未嘗有騎。已又殺楊季主。楊季主家上書,人又殺之闕下。上聞,乃下吏捕解。解
亡,置其母家室夏陽,身至臨晉。臨晉籍少公素不知解,解冒,因求出關。籍少公已出解,解轉入太原,所過輒告主人家。吏逐之,跡至籍少公。少公自殺,口絕。
久之,乃得解。窮治所犯,為解所殺,皆在赦前。軹有儒生侍使者坐,客譽郭解,生曰:「郭解專以奸犯公法,何謂賢!」解客聞,殺此生,斷其舌。吏以此責解,
解實不知殺者。殺者亦竟絕,莫知為誰。吏奏解無罪。御史大夫公孫弘議曰:「解布衣為任俠行權,以睚眥殺人,解雖弗知,此罪甚於解殺之。當大逆無道。」遂族
郭解翁伯。

考慮到有些人不愛看文言的原文,我來簡單用大白話翻譯下吧。並且,為了讓讀者更容易理解,我決定把時代背景和人物名稱都替換一下,這樣可能看起來更有代入感。

陳浩南是個古二代,他老爹就是個古惑仔,結果被香港皇家警察抓起來崩了。陳浩南繼承了他爹的古惑仔事業,從小就心狠手辣,手底下帶著N多條人命。他為了給朋友報仇連自己腦袋都能不要,又窩藏亡命的大圈搶劫犯,造假鈔,倒斗,啥壞事都干過了。儘管如此,陳浩南的命太硬了,所以雖然幹了那麼多壞事,居然一路逢凶化吉,沒有橫死街頭。
等陳浩南年紀大了一點以後呢,就開始洗白自己了,畢竟一輩子打打殺殺遲早不會有好下場的嘛。於是他的名言變成了好兄弟,講義氣。大把大把往外撒錢,誰有困難開個口,他一定出馬幫忙。但本性依舊沒變,有時候一點小事惹得他不高興了,還是照樣提刀砍人。手下帶的小弟也經常因為別人不給大哥面子,偷偷地給自己南哥報仇。
有一次,陳浩南的外甥在外面喝多了發酒瘋,覺得自己舅舅是銅鑼灣扛把子,牛逼閃閃放光芒,硬要灌烏鴉酒,結果把烏鴉逼急了,被一刀捅死。陳浩南的姐姐氣瘋了,逼著陳浩南去給自己兒子報仇。陳浩南四處放風抓人,結果烏鴉自己嚇尿了,跑來找到陳浩南求饒。陳浩南問明白了事情情況,公開宣布是自己外甥作死,被捅死活該,然後把烏鴉給放了。
南哥每次巡街的時候,街上的人都對他恭恭謹謹,只有一個叫生番的從來不給他面子,坐在地上瞪他。包皮說媽逼這貨居然敢不給南哥面子,我去劈了他!但陳浩南嚴厲制止了包皮。他說,人家不給我面子,說明我混得還不夠好,這不是生番的錯,是我的錯啊!你們千萬不要動不動就喊打喊殺,這樣可不好!南哥還跟香港稅務局銅鑼灣分局的公務員打了招呼,讓他們以後不要收生番開的報攤的稅了。生番幾次都沒被收稅,很奇怪,於是打聽了一下才知道是南哥關照的,趕緊脫光了膀子去找南哥跪舔。灣仔的小混混們聽說這件事,更加崇拜南哥了。
屯門的洪興內部不合,屯門扛把子壓不住,陳浩南聽說了,就去屯門調解。他晚上去到屯門,把兩邊的人叫來擺茶陣說合。兩邊一看南哥那麼牛逼的人物親自過來,紛紛嚇尿了,立馬同意和好。然而陳浩南卻說,你們別馬上和好。我作為一個銅鑼灣的扛把子,跑到屯門來平事,一下子就平妥了,屯門扛把子心裡怎麼想?這不是不給人面么?我回去以後,你們屯門扛把子再來調解的時候,你們再順水推舟和好,這樣才顯得屯門扛把子牛逼啊!
後來到了97年,香港回歸了。中央政府要把香港的富豪全遷移到北京八寶山去。陳浩南雖然賬面上資產還不到三百萬,但也上了黑名單。然後張¥萬#粘對蛤%蛤求情,說那個阿南啊,其實沒啥錢,不符合標準啊,就別遷他了吧。結果蛤蛤大怒,說一個混矮騾子的能讓軍委副主席給他說話,這還叫沒錢?給老子遷!於是陳浩南就被遷到八寶山了。臨行前,銅鑼灣人民紛紛給南哥送錢,總計一千多萬。提議把陳浩南寫上遷移名單的,是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司長梁愛詩,事後陳浩南的侄兒大頭給自己叔叔報仇,拿刀把她腦袋砍掉了。
陳浩南被強行辦了北京戶口以後,北京當地的黑社會也爭先恐後來拜訪,要跟南哥做好基友。梁愛詩被砍死以後,她的家人去告狀,結果在檢察院門口又被砍死了。蛤蛤聽說以後十分憤怒,下令嚴查到底,一定要把不法分子陳浩南捉拿歸案。結果陳浩南一個人身無分文地跑路,居然到哪兒哪兒都有人管吃管喝管住。東北喬四爺跟陳浩南從來不認識,陳浩南直接上門拜訪,喬四爺就全力幫他跑路了。後來警察順藤摸瓜摸到喬四這裡,喬四為了不出賣陳浩南,毅然咬舌自盡了。
過了很久,陳浩南才被抓住,結果仔細一查,發現他的殺人嫌疑都沒有證據,或是打著法律的擦邊球,無法立案啊。有一次,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李國章跟中央下來的調查組一起吃飯,同桌的還有陳浩南的小弟山雞。山雞誇他南哥講義氣,李國章覺得你丫簡直放屁,陳浩南就是個矮騾子王八蛋。山雞當場就掀了桌子,當著中央調查組的面掏出刀來砍死了李國章,砍死以後還把他舌頭給割了。警察讓陳浩南把山雞交出來,陳浩南說我不知道這事啊,你有證據嗎?山雞又死活找不著,於是辦案的警察就向上彙報,說這案子沒法辦啊,陳浩南確實是無辜的。最後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中紀委書記、常委魏!鍵*型同志終於看不下去了。他和蛤@蛤說,陳浩南這貨絕對不能留,不管他知不知道,但是我們還是必須弄死他。
既然中央已經決定了,陳浩南就被抓去打靶了。不但他被打了靶,他全家男女老少都被抓去打了靶,一個都沒留下。
陳浩南傳,完。
好,故事講完了,接下來是分析時間。
上面呢,是把郭解的故事,用現代的背景,現代的人物給講了一遍。用這樣的方式,可以更明顯直觀地看出,在太史公司馬遷的眼裡,「俠」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
1,俠要有能量。
這種能量是存在於地下社會的,例如陳浩南(郭解)早期的動輒殺人,窩藏逃犯等等。對於大部分俠而言,這種能量的基礎來源是武力,正如韓非子所言,「俠以武犯禁」。但單純的武力絕不是這種能量的最終表現形——通過武力以獲得的支配力才是這種能量的本質。陳浩南砍人厲害么?可能很厲害吧。但他一個人再牛逼又能砍幾個?當他混成了銅鑼灣扛把子以後,他已經不需要自己親自上陣砍人了。只要他一句話,一個眼神,甚至有時候不需要任何表示,自然會有人替他辦好這一切。比如砍死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司長梁愛詩的大頭,還有砍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李國章的山雞。
而當這種能量足夠強大的時候,就已經不僅僅局限於地下社會了。注意我改寫的譯文里加黑的部分,陳浩南可以讓稅務局的公務人員不收生番的稅(郭解讓尉史免除他人的勞役),可以讓軍委副主席給他說情(衛青替郭解說情),中央調查組的人下來會和他小弟山雞在飯桌上談笑風生(郭解門生可以出現在查案使者與當地儒生交談的場合)。他的能量,已經完全滲透到了國家暴力機器內,甚至達到了可以影響次高層的地步。
2,俠在某些必要的時刻,對抗國家暴力機器。
注意,這是在「某些必要的時刻」。在大部分的時候,陳浩南和香港政府是關係融洽,魚水情深的。也就是說,俠並不打算主動挑起與國家暴力機器之間的鬥爭。俠的需求是利益,不管這利益是金錢也好,權勢也好,或者是對自己虛榮心的滿足也好,都不是建立在與國家暴力機器的爭鬥上的。俠與國家暴力機器之間不存在零和遊戲,所以香港稅務局可以給陳浩南面子,不收生番的稅;軍委副主席可以替陳浩南說情,不遷戶口到八寶山;中央調查組下來調查的時候,也會和山雞同桌吃飯。這是國家暴力機器對陳浩南的付出。而相對應的,雖然太史公沒有明寫,但我們完全可以想像得到,陳浩南也會對國家暴力機器(的具體構成個體)進行利益付出。
但除開這些大部分的時候以外,俠和國家暴力機器之間還是會存在利益衝突的可能。在這種時候,俠會使用手中的能量對國家暴力機器進行對抗。比如大頭砍死梁愛詩(郭解哥哥的兒子砍掉楊縣椽的頭),比如山雞砍死李國章(郭解門客砍死批評郭解的儒生)這種報復行動。這種對抗是俠對自己武力的彰顯,也是太史公以及其他看客們對其做出正面評價的因素之一。
3,俠有自己獨立的倫理道德體系。
首先,如上所言,太史公對郭解的整體評價,是正面的。

是之後,為俠者極眾,敖而無足數者。然關中長安樊仲子,槐里趙王孫,長陵高公子,西河郭公仲,太原鹵公孺,臨淮兒長卿,東陽田君孺,雖為俠而逡逡有退讓君子之風。至若北道姚氏,西道諸杜,南道仇景,東道趙他、羽公子,南陽趙調之徒,此盜跖居民間者耳,曷足道哉!此乃鄉者朱家之羞也。
太史公曰:吾視郭解,狀貌不及中人,言語不足采者。然天下無賢與不肖,知與不知,皆慕其聲,言俠者皆引以為名。諺曰:「人貌榮名,豈有既乎!」於戲,惜哉!

這是什麼意思呢?大意是說,陳浩南全家都被拉去打靶以後,混古惑仔的越來越多。但是像XX啊XX啊這些,還算有點架勢。但XX和XX那就不行了,根本拿不上檯面,真是給老前輩丟人。我看陳浩南啊,長得也不帥,談吐也不行,但全天下的人都崇拜他,這才叫牛逼。所以說,有面子比有顏值重要得多了啊!
那麼,司馬遷為啥會給郭解那麼高的評價呢?
因為郭解滿足了司馬遷以及其他看客們對「俠的倫理道德體系」的幻想。
這種道德體系,可以借用李白的《俠客行》來完美闡述。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或者再白話一點,簡短一點的話,便於理解的話,只需要三個字就夠了。
講義氣。
郭解的侄兒和門客為啥砍死楊縣椽和儒生?講義氣嘛!
籍少公為啥寧可自殺也不出賣郭解?講義氣嘛!
洪爺為啥幫尹天仇排練雷雨?還是因為講義氣嘛!

所謂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是金庸生造出來的概念,而不是俠這個身份自古以來固有的概念。朱亥侯嬴為信陵賣命,刺殺晉鄙,並不是他們意識到解邯鄲之圍,對趙國魏國有多大的好處。他們沒有這種思維能力,也沒有思考這一問題的動機。他們行動的指導思想,完全也只是因為要對信陵君講義氣而已。
那麼,「講義氣」這簡單的三個字,為何會成為俠的倫理道德體系呢?
首先,在俠這一概念所出現的古代,政府對基層的管控力度是很低的。這種低下的管控力度不僅提供了俠生存的土壤,同時還造就了俠出現的必要性。
所謂提供生存土壤,是因為進行管理的能力不足,而造就了必要性,則是因為提供服務的能力不足。
所以,俠的社會意義,就是提供政府無法提供的公共服務。以郭解為例,他窩藏逃犯、調解矛盾,就是在為某些群體提供政府之外的公共服務。
政府有法律作為其運作準則,相對應的,俠也必須擁有自己的運作準則。沒有準則,就無法公平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務。俠的準則,就是「講義氣」了。
因為相對於政府作為國家暴力機器所制定的法律,俠的世界層面下的運作準則必然是缺乏上層強制力的。沒有俠警察去逮捕,沒有俠法院去審判,維護這個運作準則的,並不是某一個機構,而是所有存在於這個世界層面的個體。同時,相對於肉食者來說,俠作為整體素質低下得多的群體,也必然是缺乏理性的。兩者結合的結果就是,俠世界的運作準則,必須要簡明扼要,淺顯易懂,能夠被大部分人理解並接受,同時判定標準足夠清晰。
於是,那就只有義氣了。
你對我好,我就願意為你賣命。這就是義氣。
你對我好,我居然勾引二嫂。這就是不講義氣。
這是一個簡潔明了的概念,無論多麼沒文化的人都能理解。
用控制論的語言來說的話,所謂的「講義氣」就是要建立起一個自激系統,將善意的正反饋無限放大,同時所有人都有義務在惡意出現時對其進行人工干預,阻止惡意的正反饋的進行。
其實這個系統,在整個人類社會都存在,但僅僅在俠的世界裡,因為國家暴力機器無法進行有效管束,所以成為了至高準則。而俠在踐行這一至高準則的時候,可以為之踐踏法律。例如郭解門客殺人事件,就是對其至高準則的維護的典型表現。啊我朋友來找我打遊戲了。先挖個坑放著,結尾回頭再更吧。


當今世界七大錯覺之一:過去的都是牛逼的,只有過去的那些人才能稱得上大俠,現在人無論做什麼,都不算大俠。


俠之大者,為國接盤。


心有正氣,身負傲骨
這樣的人有很多


推薦閱讀:

周伯通为什么不和瑛姑在一起?
为什么辟邪剑谱一出世,江湖腥风血雨,而独孤九剑(令狐冲)出世,却无人问津?
金庸筆下的女主人公,哪位給你的印象最深刻?理由是什麼?
金庸筆下最難練的武功是哪一種?
虛竹後期武功天下第一,為什麼金庸其它書籍中沒有他的傳說?

TAG:武俠 | 金庸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