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諮詢師的認知就是合理認知?

你說我的是不合理認知就是不合理認知?那你又怎麼知道你覺得的合理認知就是合理認知 (無挑釁意..


謝邀。首先說, @貓不群的答案是錯的,他的意思是:心理諮詢師必須在滿足一定的資質之後,才能判斷你的認知屬於不合理認知。而符合這幾條資質的諮詢師又「鳳毛麟角」。

事實上,不是鳳毛麟角的問題,甚至不是有沒有人的問題
而是在諮詢過程中,根本就無所謂嚴格意義上的「合理」認知。

「合理」一詞,英文應是rational,也翻譯作理性。出自Ellis的REBT(理性情緒行為療法),也算認知治療的一支近親。這個流派認為,人類的情緒問題都是因為「不合理」的信念導致的。比如Ellis 把帶有「應該」,「必須」這類詞的人際規則,看作是一類不合理信念,叫「絕對化的要求」。所謂不合理,不是說要求本身不合情理,而是說它的態度是非常強硬、堅決的,不滿足就不接受。就像說:「人生就應該奮鬥!」,這個要求合理嗎?Ellis不管,隨便你。他管的只是那個感嘆號——那種死板而不容變通的態度。換句話說:不管你信什麼,你的信念有多強硬?允不允許被打破?打破之後你會怎樣?這是問題關鍵。如果過於執著,已經到影響正常情緒狀態的地步,比如一看到有人不好好奮鬥,就怒髮衝冠,暴跳如雷,呼籲知乎刪帖封號,那就屬於不合理信念。另一位持同樣信念的,雖然也有不滿,但發文吐槽,友好討論,不影響日常生活,吃得香睡得著,就很合理。
然而,用合理和不合理這種形容,太容易有歧義,總讓人以為是事理層面上做評判。在現代認知治療中,已經停止這種用法,轉而用functional或dysfunctional,會更清楚明白。中文教科書上翻譯為「功能協調」及「功能失調」,其實是比較笨拙和偷懶的,別說來訪者聽不懂,就連諮詢師自己也未必能掌握到精髓。我一般把它翻譯為「好用」和「不好用」,諮詢時也是這樣問來訪者:
你覺得這個想法怎麼樣?好不好用?

好用的意思就是,這個想法能給自己帶來好處,或者利大於弊,或者至少是利不小於弊。
會不會因為這個想法的存在,為生活帶來(也許是自己沒意識到的)過度的麻煩?
合不合理,好像要有一個權威來判斷;好不好用,則是親歷者自己說了算。
只要過馬路遵守交通規則,就一定不會被車撞。這個想法合不合理(合乎事實)?不太合理,但它好用。反過來說,「再遵守規則也沒法根除被撞的概率」,也許合理,但它不好用。
所以這事就是誰用誰知道。諮詢師要做的只是詢問並尊重對方的感受,不需要替人做出判斷。

再多說一點,其實諮詢師自己的認知,也未必全是「好用」的。
因為諮詢師也是俗人一個,生活中一樣充滿了大大小小的麻煩。我們一不留神就會忽略,某些麻煩其實跟自己某些潛在的想法有關(所以我們也需要接受諮詢)。過去的觀點認為,看到「不好用」的想法就需要及時修正,讓來訪者的生活變得更「好」。現在,乾脆連這一層價值判斷也取消了。我們認為,好用也好,不好用也好,說到底都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我們沒有立場(也沒有義務)指手畫腳。說到底,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點不好用的想法,這本來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所以連「好不好用」這一點,大多數心理諮詢師也不會主動評判了。
那麼,心理諮詢還做什麼呢?如果諮詢師不指手畫腳,來訪者是否也就失去了改變的機會?
這個問題,就要問來訪者自己了。通常他們來到諮詢室里,是帶著一定的痛苦或好奇來的。他們感到生活中存在某種不對勁,想搞明白問題究竟在哪。諮詢師的任務,是接下他們的「委託」,再用專業的理論技術幫助他們自我探索,了解自己潛在的想法,及其與情緒行為模式之間的聯繫。在這個過程中,來訪者掌握著更大的主動權,而諮詢師是不帶預設的:想法就是想法,只有不同的功能利弊,卻沒有對錯之別,高下之分。來訪者越主動,諮詢師越中立,諮詢越能進展得深入。反過來說,如果來訪者的態度是「請您幫我看看我哪兒不合理」,或者諮詢師的態度是「來讓我幫你看看你哪兒不合理」,這個治療聯盟就有問題,諮詢很可能做成一場批鬥大會,難以有真實的改變。

當然,這只是在心理諮詢這一特定過程中,諮詢師和來訪者的互動狀況。實際生活中,心理諮詢師不可能時時扮演這樣一個鏡子般純粹的角色。我們也會想吐槽,想發表觀點,想爭論。我想這就跟法官走出法庭,也可以對其它案件發表私人看法一樣吧。我們也會支持這個,反對那個,但都只代表個人的觀點,絕不意味著比其他意見具有更高的合法性。——像我在知乎回答問題,指指點點的情況也不少,這並不是諮詢師本色,充其量不過是一個有點心理諮詢經驗的知友,在用諮詢得來的見解發表觀點。只要形成了觀點,當然就有對錯,錯了你可以反駁,當然我也可以反駁回去。


認知心理學認為,認知錯誤是導致壓力及情緒問題的原因。
在諮詢中,諮詢師會教授來訪者如何識別認知錯誤,並加以修正。
常見認知錯誤通常是非常典型的,來訪者通過學習自己就可以識別。

另:諮詢師的認知不一定全是正確的,但一般可以識別出來訪者的認知錯誤。


這個問題太適合專長認知行為治療的@李松蔚 師兄來回答了,我就簡單說一點:

是不是「不合理認知」不是靠治療師一個人評判的,而是通過和來訪者討論去探索的。

至於如何探索,認知治療里有一系列的技術,比如垂直下降、檢查證據、連續性標定等等等等。

附上一本@李松蔚 師兄當年送我的書和一本實驗室師姐師妹們翻譯、@李松蔚 師兄審校、認知治療之父貝克和我們實驗室導師北大心理系錢銘怡教授作序的書的照片,對認知治療或認知行為治療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


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極的信念或想法,往往導致情緒障礙和自我挫敗行為。

「諮詢師的認知就是合理認知」就是典型的 不合理認知。

——————————————好了,上菜。———————————————
1.理性情緒療法(Rational Emotive Therapy,RET)
RET是Ellis在本世紀50年代創立的,艾爾伯特.艾里斯認為情緒障礙是由於非理性信念、絕對性思考和錯誤評價所形成的
認知療法即是使患者改變非理性信念,代之以理性的生活哲學,則可以促使患者的情緒好轉(核心:改變認知)。
理性情緒理論認為,對事件正確的認識一般會導致適當的行為和情緒反應,而錯誤的認知往往是導致一個人產生不良情緒的直接原因。

理性情緒療法正是藉助理性思考方式來對抗非理性思考方式,以消除非理性思考而導致的情緒困擾和心理疾病的心理治療技能。這個理論對調適人們遇到挫折而產生的不良的情緒方面,有著很好的作用。
A.RET的基本理論觀點
1)、造成心理問題往往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個體對事件的評價與解釋。個體想法和解釋改變了,情緒和行為就會跟著改變。
2)、人具有追求完美的傾向,在和別人進行比較時常產生否定性自我評價,形成非理性思維(不合邏輯),進而導致自我挫敗的行為。
B.常見的非理性思維:對自己、對他人和對周圍環境事物的絕對性要求和信念。
(不是諮詢師的認知!)
非理性思維(信念)的特徵是:
絕對化的要求(demandingness) 比如 天生如此、絕不可能、總是……
過分概括化(overgeneralization) 比如 一定、必須、應該……
糟糕至極(awflizing) 比如 徹底失敗了、全完了、

C.ABCDE理論(理論核心)

A:刺激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
B:個體的信念系統(Belief system);
C:情緒反應和行為後果(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Consequence);
D:與不合理的信念進行辯論(Disputing irrational beliefs):包括審視(Detecting)、界定(Defining)、分辨(Discriminating)、爭辯(Debating);
E:新的情緒和行為的治療效果(new Emotive and Behavioral Effect)。

D.舉例

——————————繼續吱吱——————————————————
有一類很容易判斷出來不合理的認知。
那就是 無自知力,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認知不統一,對自身狀態無法正確地認知。

– 在精神病學臨床上,常把「自知力」作為是否有精神病的指標;
– 所謂「無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完整」,是一種患者對自身狀態 的反映錯誤或成為自我認知統一性原則的喪失。

當然,這種情況 就不該找心理諮詢師而是精神科醫生了。

另外,諮詢師不會告訴你說,你這是不合理認知,你這是合理認知。
因為這不符合心理諮詢的要求。

————————2014- 7-1 23:00 ————————————————


很累,睡覺先。


———我又出現了 只想繼續說說之前被 熊深處 認為不相關的東西—————
以下:
1.為什麼心理諮詢師要對認知進行區分?

2.心理諮詢師對認知進行區分的依據是什麼,有哪些分類?

3.心理諮詢師對不同認知的態度是什麼?

1.不同的人對事物有不同的認知與適應性。
認知、情緒、意志是一個人正常心理活動的主要構成部分,三者互相影響。
對同一事物的不同認知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影響,相同的認知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影響。
認知對人的影響會體現了學習、生活、工作、人際等方面。

正如 unicorn uc 所說的,主要體現的是 適應性不同的問題。

對於85分的成績,學霸認為糟糕至極,影響了情緒,對自己沒有信心,給自己更多壓力;學渣認為棒極了,影響了情緒,對什麼都感覺很愉快,更容易接受更容易學習。
這個例子不典型,只是為了說明上面的觀點:不同的人對事物有不同的認知與適應性。

對於正面、合理、積極的認知,我們沒有必要去做什麼。
而那些負面、不合理、歪曲的認知,常常會把來訪者的生活弄得一團糟,甚至影響他人的生活。

而作為諮詢師,首先必須對來訪者的認知狀態有所了解、有所評判,才能審視自己是否能夠幫助來訪者,是否需要轉介等。

2.造成困擾的不僅僅是現實,而是對現實的認知。
第一步其實是區分,對現實的與客觀的認知是否相符,僅僅是認知出了問題,而非生理疾病或精神疾病。
心理諮詢師能夠解決的是一般心理問題與嚴重心理問題,對於精神疾病需要找精神科醫生。

而對於造成困擾的認知一般採用非理性思維的三個特徵去判斷。

非理性思維:對自己、對他人和對周圍環境事物的絕對性要求和信念。
(不是諮詢師的認知!)
非理性思維(信念)的特徵是:
絕對化的要求(demandingness) 比如 天生如此、絕不可能、總是……
過分概括化(overgeneralization) 比如 一定、必須、應該……
糟糕至極(awflizing) 比如 徹底失敗了、全完了、

當然,脫離個體光談特徵無法體現。
不同個體有不同的認知特徵,心理諮詢師需要用自己的專業能力去發現對個體造成困擾的認知點,並幫助個體發現,引導解決。

3.理解、寬容、友好。

因為諮詢師也是俗人一個,生活中一樣充滿了大大小小的麻煩。我們一不留神就會忽略,某些麻煩其實跟自己某些潛在的想法有關(所以我們也需要接受諮詢)。過去的觀點認為,看到「不好用」的想法就需要及時修正,讓來訪者的生活變得更「好」。現在,乾脆連這一層價值判斷也取消了。我們認為,好用也好,不好用也好,說到底都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我們沒有立場(也沒有義務)指手畫腳。說到底,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點不好用的想法,這本來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這個問題,就要問來訪者自己了。通常他們來到諮詢室里,是帶著一定的痛苦或好奇來的。他們感到生活中存在某種不對勁,想搞明白問題究竟在哪。諮詢師的任務,是接下他們的「委託」,再用專業的理論技術幫助他們自我探索,了解自己潛在的想法,及其與情緒行為模式之間的聯繫。在這個過程中,來訪者掌握著更大的主動權,而諮詢師是不帶預設的:想法就是想法,只有不同的功能利弊,卻沒有對錯之別,高下之分。來訪者越主動,諮詢師越中立,諮詢越能進展得深入。反過來說,如果來訪者的態度是「請您幫我看看我哪兒不合理」,或者諮詢師的態度是「來讓我幫你看看你哪兒不合理」,這個治療聯盟就有問題,諮詢很可能做成一場批鬥大會,難以有真實的改變。

[ 上圖 了解和改變不合理的觀念 ,不是由諮詢師去說,而是通過不同的方式讓來訪者自己去發現、去感知,只有他/她意識到了不合理的所在,才能發生改變。]


在下也是認知行為取向的心理諮詢師。 @楊鵬
並不是我們說合理便是合理,我們說不合理便是不合理,我們都是從心理諮詢的理論出發的。
早期提出人的不合理認知的心理學大牛有艾爾伯特艾利斯以及阿隆貝克這兩位心理大牛。

艾爾伯特艾利斯認為所有帶著「凡是、一定、必須」的信念都是不合理信念,譬如「努力就一定會成功」、「我必須獲得所有人的認同」等等。所以艾利斯的療法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尋找人信念當中的「一定、必須」等信念,把必須換成「希望」。

「我一定要找那個妹子來做我的女朋友」 換成「我希望可以讓那個女生做我女朋友,如果最後沒有得到她,我會很遺憾,但我不會自責,我也不是一個沒用的人,我依然是快樂的」。


貝克認為人在很多時候都有自動思維,譬如有一天妹子開車在路上歡快地走著,突然遇到了一票的紅燈,於是她頓時心情便不好了,然後她就開始想:「老娘今天運氣真是糟透了,老娘命真不好」,於是她拿起電話打給他老公,結果她老公卻一直沒接,於是她又開始想:「我老公幹啥去了,他怎麼不接電話啊,他是不是不愛我了,他是不是外面有人了,他是不是打算不要我了,媽蛋,當初說好了是彼此的天使現在說變心就變心,老娘真是命苦啊....」其實事實上她不過是遇到了幾個紅燈而已。
貝克總結了人的13種非理性思維,比方說喜歡給自己貼標籤啊(我是一個失敗的人),把所有的事情都歸因為神啊,過度概括自己啊(僅僅考試沒考好就覺得自己是廢人)啊等等。

貝克的療法在於尋找人的自動思維以及自動思維過程,讓人知道他「只是考試沒考好,他並不是一無是處」,「他只是失戀了,失戀並不是世界末日」等等。

.......................好了,以上便是不合理認知的基本的理論基礎了..............................................

上面所提到的這兩種理論的確是從諮詢師的經驗提出的,這也是認知療法一直被詬病的地方,但是後來的諮詢實踐證明了這兩種理論是很合理的,目前也沒有更好的理論可以代替它們。

最後附上李松蔚老師在知乎的一段答案,他找的「必須和應該」找得非常好。
原題鏈接為什麼面對愚蠢的人我們更容易憤怒?

判斷他們是「愚蠢的」是一回事(其實未必愚蠢),對愚蠢感到「憤怒」,又是另一回事。
影響我們情緒和行為的,往往不是事實(這是個愚蠢的人),而是我們的信念(這個愚蠢的人喚起了我的某些想法)。我在別的答案中有提到這一觀點。現在我再說詳細一點兒。

很多心理學研究者發現,憤怒和人們對公平的需要有關。我們感到憤怒,往往是我們認為一件事情並不公平,打破了某種既定的規則,換言之,是「不應該發生的」。理性情緒行為療法的創始人Ellis(這個人和這個療法在心理治療領域曾經都非常有影響力)把帶有「應該」,「必須」這類詞的人際規則,統統看作是一類「不合理信念( irrational belief)」,叫「絕對化的要求」,絕對化就是不允許有例外。比如,「男人就不該罵女人」,「學習好的人就必須得到尊重」,等等。Ellis認為,越有這種musturbation傾向(這是一個冷幽默,懂的自然懂)的人,就越容易在和別人的互動中感到憤怒。

注意,這些信念本身未必不合理,不合理的是「應該」和「必須」那種過於絕對化的態度。
比如你可以說:我希望男人不要罵女人,或者我覺得好男人是不會罵女人的,但是,我知道這個世界上也有很多極品男人不符合這個希望。——這樣的信念,就是Ellis認為合理的,它不絕對。
這樣的人遇到了這種事件,就不會被喚起過多的情緒,頂多是有點無奈和小不爽。
所以,如果你對愚蠢的人感到特別憤怒,你需要根據憤怒的強烈程度,反思一下你這方面的信念是怎麼樣的,是否某方面的公平感被打破了,讓你覺得,他們的愚蠢挑戰了你的秩序或者規則?

根據問題補充說明裡的幾種情況,讓我分別揣測一下吧:
第一種,你看到了一條愚蠢的言論而憤怒,你也許在想:「愚蠢的言論就不該說」;
第二種,你因為助理不能幹而憤怒,你也許在想:「這麼蠢的助理就不應該浪費我的時間」;
第三種,你因為被愚蠢的人嘲笑而憤怒——啊,你自己都說出來了:「我都沒拿你(土到爆)的品味開玩笑,你憑什麼嘲笑我?」你瞧,你那麼的計較和他們之間的公平,當然會憤怒。

所以我猜,在你的信念體系里,愚蠢的人就應該低調,夾著尾巴做人,不懂的話就少說,不會做的事就應該抓緊學,既然給聰明的老闆打工,就應該反向思考,替老闆節省時間提高效率,而且,絕對不應該去嘲笑一個比自己品味高的人……可就連這些最低限度的要求,啊啊啊他們都做不到!

你心裡會覺得:這不公平!他們就這樣天經地義地愚蠢著,照樣活得很像回事兒,憑什麼!
如果你去培智學校參觀,遇到真正的低能兒,你憤怒嗎?
如果你告訴我:會憤怒!會恨不得一把火把這個地方燒掉!……那好吧,也許你的信念過於不合理了,你的信念是:「愚蠢的人就不該出生在這世界上」,那就有反社會的納粹潛質了……
但我估計你不會。我估計和真正的笨人打交道,你也許會不耐煩,焦躁,但不會有那麼憤怒。
你會想:「和笨孩子打交道真費勁,不過沒辦法,誰叫他們是低能兒呢?耐著性子吧……」
如果你發現了這種差異,那結論也就呼之欲出了:
已經被標定為「低能兒」的「愚蠢」,可以接受;正常人當中的「愚蠢」,火冒三丈。
——你憤怒的並非「愚蠢」,而是這些愚蠢的人,你覺得「不該」跟你一樣被當做正常人。
不能接受他們這麼蠢,卻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有力地證明你們的高下差距,而且他們還膽敢嘲笑你?
不!答!應!

需要有一個裁判,高高舉起你的手:「我認為,這位先生勝利了!他的對手是如此低能,以至於世人一致裁定,他們不配和這位先生相提並論!只能被蓋上愚蠢者的印戳,永遠受到我們的嘲笑!」
你的憤怒就會煙消雲散,心平氣和。大概,這就是你想要的「公平」吧。


你說我的是不合理認知就是不合理認知?那你又怎麼知道你覺得的合理認知就是合理認知
其實這裡的合理和不合理只是因環境等條件的不同而變成合理和不合理
上面很多前輩回答的大多數合理情緒理論也就是Ellis的ABC理論,這個理論前輩們都說得很詳細我就解釋了,重點在於所說的認知也好信念也罷是ABC中的B,合理和非合理也就是B的不一樣而已,而不合理的根源在於適應性太差。

沒錯,其實合理和不合理的核心在於適應性中。人類生存在這個大環境中,我們為了自身的需要實現為了自身的慾望滿足,最起碼要做到的就是先進行適應。而作為人類要適應性的並不像動物一樣只是自然環境,我們有個很重要的不同就是在於社會環境。
這個社會由文化構成,而文化由人創造,而我們要適應的就是這種社會下的這種文化,所以,簡單來說你要適應的就是與其他人的關係。像社會文化學派會認為神經症的形成就是由於對當時當地的文化的不適應,如果在那個大環境的社會文化前提下,每個人都會情緒低落的,都會興趣喪失等等的,那麼抑鬱還能說是一種神經症嗎?恐怕不能,反而不抑鬱才成了一種病。
因此合理與不合理的界限就在於此,你的認知能否適應當今的文化,當今的人際關係,人際關係不單單是你和其他人的關係,還有你和你自己自身的關係,有些人喜歡自傷自殘,我覺得這不僅僅是因為要引起外界別人的關注因病獲益,還是一種與自身關係不和諧的表現。
所以當你的認知能夠適應的話,那麼我覺得你就是合理的,當你的認知不能夠適應的話,那就可能是不合理了。而你覺得你合理,那是因為那種認知能夠適應你自己,但是能不能適應其他人呢?
而諮詢師做的大多是引導,用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去引導,諮詢師的認知一定是合理一定是適應的嗎?我也不這麼認為,每個人都會有不適應的認知,只是體現在哪裡表現在哪裡而已。而諮詢師由於有督導等訓練,因此他的三觀在會不斷靠著主流前進,而且所謂助人自助,我覺得助人自助的真諦不在於幫助來訪者自己幫助自己,而更在於幫助來訪者的同時也幫助諮詢師自己,有了這個么不斷成長的過程,因此認知會不斷趨向於合理的地方。
當然前面很多前輩講的很有道理我也很贊同,而我在這領域的時間絕對是比較短的,因此有神馬說錯的請批評指出多多包涵=w=


雖然我是心理動力學取向的,但我知道課本上不論對認知療法還是心理動力學療法的描述都是粗糙而簡略的,不論任何取向,諮詢師不斷反思自身認知(信念,情緒)都是必修課。


不存在這個問題。
心理諮詢師不是政委。
如果有心理諮詢師這麼跟你說話,建議你換一個。


大一壓力好大,去找學校心理健康老師。老師給我說了一堆,但我也接觸過相關知識,很容易就看穿了他的意圖——他想給我積極的心理暗示。
於是,我直接問他:你這是給我積極的心理暗示嗎?
老師愣了一下,然後反問我:我要說不是,你是選擇相信我還是相信你自己?
思慮再三,回答他:我相信你。

所以,對錯重要嗎?讓你走出來才重要!


想法就是想法,只有不同的功能利弊,卻沒有對錯之別,高下之分。這句話,說得好。很多來訪者,都是停留在」想法有對錯之別,有高下之分「而不能走出來,固著了,才出現諸多的心理問題的。其實,心靈自由了,回歸本心了,讓想法發揮它的功能作用就好了。


如果有心理諮詢師用「合理」「不合理」來搪掩你的話,那就趕緊撩吧


不是心理諮詢師說你的不合理認知是不合理認知,而是心理諮詢師根據一般人群心理統計的常模以及你的認知對你造成的困擾而做出相應的判斷。醫生可以根據他的專業知識指出你的器質性疾病;同理,心理諮詢師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指出你的不合理認知。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

我拿自己為例子吧。

比如我,一個女生,211大學畢業,信託公司工作,薪水30w,有89平米新商品房和一輛10多萬代步車,身高長相在平均水平以上(自認自認)

我和心理醫生做心理諮詢,述說了我感到無比的痛苦,因為覺得抑鬱症耽誤了自己的學業以及事業,事業發展不夠好。

其1,一個女醫生說,你這樣的生活水平已經很好了,很多人都比你差,你應該滿足了。。。吧啦吧啦吧啦。

其2,一個有名的男醫生,我只告訴他我211畢業,我說我心中一直想成為一個精明能幹的女強人,他一聽,就來勁了,說,我就喜歡胖胖的傻傻的人,每天吃好睡好就很開心的,你幹嘛不做這樣的人?女強人多累阿云云。

這兩個醫生就是典型的拿他們的認知強加於我,第一個,因為在她的世界裡,我這樣的收入及個人條件已經屬於中上了,所以她覺得我應該滿足,應該止步於此,不應該再糾結痛苦。

第二個,更搞笑了,簡直打算從性格顛覆我,他準備讓我以後就痴痴傻傻做傻大姐了。

但真相是,我做不到。即便我去嘗試過,但最後也會失敗。

我認為醫生這樣的引導就是錯誤的。

我現在是這樣引導自己的「目前我的身體已經很累了,我必須要休息」「我的身體重於我的事業,我必須暫時放下我的事業,等待我的身體恢復,如果身體恢復了,如果我還有力氣,那就再去拼搏「

我肯定了我自己向上的、好強的性格,我肯定了自己對追求事業的執著,但我告訴自己,我的身體目前支持不了,我必須要休息,我必須要放下我的事業要全心地投入休息。然後再根據身體等的情況去綜合判斷。

目前國內的醫生,真的很不專業,包容心也不強。他們的世界很窄,沒有受過專門的訓練。

他們基本就是拿你的情況和他所見識過的那些人的平均情況去做比較,而不會針對你這個個體,去幫助你理解你的痛苦,支持你的理想。他們就是一刀切的簡單粗暴。


因為如果你花了時間,給了錢,找了個諮詢師,那個諮詢師的合理認知卻認知不合理。 那麼這個認知一點都不合理。


推薦閱讀:

心理諮詢師與來訪者的關係,更像感情深厚的好友還是商家與顧客間的支付關係?
軍訓被當學長的教官侮辱毆打,我該怎麼辦?隊伍里卻還有人向著教官,這是怎麼回事?
爸爸就去世了,妈妈远嫁,现在上了大学,每隔一段时间都会难过一次,能提点东西矫正一下我的人生观吗?
沒有心理學、醫學背景,研究生畢業,軟體開發行業,對心理學感興趣,希望提升一下自己,有必要考心理諮詢師證書嗎?
求一切治療厭食的方法?

TAG:心理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