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般的輿論都認為 Apple 或 iPhone 不行了,各種 Android 機輿論卻很好?

以前看到有人說,小米是這樣定位的:我不是買不起用不起蘋果,因為我是發燒友。這樣給了「屌絲」很強的優越感,而現在看起來大多數人都想當然的將蘋果當作奢侈和裝X的工具,對蘋果用戶大多冠以人傻錢多,而其人大多沒有使用過蘋果產品,卻很願意抹黑蘋果,以增強自己作為安卓用戶的優越感。這是為啥?是媒體造勢?是對手引導?還是就是蘋果的不足,自身出了問題?


這就像我們說萬惡的資本主義再過幾年就要玩完了一樣的效果。


因為很多Apple用戶像我一樣不參與任何爭論。 你說錢多人傻也好,叫我土豪也行,你說什麼都好,我全部承認。^_^


有不少評論問及股價問題,我在最後補充了一下,謝謝。
iPhone 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是5%不到(如果有覺得蘋果市場佔有率太低的,不說是街機么?別問我,去問IDC,他們的數據我也不太信,可沒有數據又不成,請查看文章中關於蘋果中國區佔有率部分:IDC研究公司預計iPhone中國市場份額翻倍),而被叫成是街機,知道為什麼呢?事實上,在主流一線城市的中高端人群中,iPhone的佔有率非常高。這樣一來族群定位就明晰了。

你說的問題,是媒體主流意見主導的結果,6大利益因素導致了媒體必然是反蘋果的:

1-在中國廣大的二三線城市,iPhone的普及率不及2%,中國人歷來就有仇富的種子,喊衰蘋果符合中國網路主流屌絲文化,可以讓媒體獲得最大關注及認可,要知道現今媒體的作用,已是挑撥情緒為主,報道真相為輔了。而大多數攻擊蘋果的人,一是從來都沒有用過蘋果的人,二是買來不太會用的裝X黨(確實看過某攤販用過iPhone,且貼了磨砂膜你懂的,且沒裝過任何軟體),三就是下面要提及的五毛黨。

2-蘋果的市場推廣費用不及三星的一個零頭,而整個Android的市場推廣費用又是蘋果的多少倍呢?再加上黑莓、谷歌、微軟和諾基亞呢?一個不投媒體推廣費用的公司,不等著媒體罵么?很多負面信息是故意的栽贓且很好解釋,但那需要蘋果掏錢,媒體:「我罵你了,你得來鏟負面吧?不然影響很差的說!」 蘋果說:「你隨便,我懶得理你,鏟負面沒半毛錢。」 媒體氣死,PR公司沒飯吃,攻擊蘋果當然符合媒體及非蘋果的廠商大量的推廣公關費用的利益,之所謂「吃別人的嘴短」,所以啊,要不是與日俱增的用過蘋果就知道好的鐵杆粉絲,包裹CCNV在內的各路媒體瘋狂誇大的真假負面+各路水軍集結起來,黑死蘋果還真是不算難事。

3-蘋果的一直以來是讓運營商最不滿的公司,合作條件異常苛刻,價格貼補政策驚人,且不允許運營商從軟體中分成,不讓運營商安裝本可大賺一筆的出廠軟體等等,買手機的那一刻,你就會看到不刷機沒法擦拭的垃圾軟體;以及因為利益鏈條和沒必要就永遠不希望你升級的那個恆定系統版本,全世界範圍內,最大的運營商都是最後沒有辦法才讓蘋果進入的,合作的同時也問候蘋果家人無數次了,運營商的霸權被顛覆的同時,一方面各個運營商渠道非高端客戶推廣會全力推非蘋果手機,另一方面會有巨大的能量推動輿論攻擊蘋果。

4-部分軟體開發人員,一方面碼農玩家居多,android開源可以讓他們玩個夠,但更關鍵的,中國各路灰色產業發達,賺快錢就要沒底線,惡意App泛濫,他們在和運營商捆綁合作的時候,可以在新售手機中出廠安裝各種含有監測隱私、偷跑流量的代碼的軟體,顯性及隱性的流氓信息獲取手段防不勝防,安卓要想避免,還要自己買回來刷機。在蘋果這樣的事情干脆被封殺,新機不會有任何多餘軟體,而很多流氓軟體商就是登陸蘋果軟體商店,也會被審核無情打壓,如360在蘋果的App Store就全面下架,而在中國越是大型軟體公司越是流氓,他們也跟進了攻擊蘋果的陣營。

除了媒體之外,還有一部分用戶原因是:
5-蘋果提供軟硬一體化的解決方案,但高效而便捷是封閉換來的。封閉不是問題,Windows就是一個軟體封閉的系統(只是硬體開放),軟體開放的系統Linux早被微軟打成了商用極小眾市場。而在中國,習慣盜版和免費的國人,特別是喜歡折騰的年輕人,想用盜版軟體還要等越獄、簡單實用但無法太過折騰的iOS產生階段性審美疲勞及抱怨。比如九宮格輸入法,是很多人攻擊蘋果的一個點,之前為什麼不開放第三方輸入法?答案其實很簡單,第三方公司開發的輸入法,會超出單個軟體的許可權看到其他軟體中的東西並可以追蹤,比如輸入銀行密碼,就可能被百度輸入法截取。蘋果是一家對安全及隱私看的很重的公司,不可能同意這樣的方案(更新部分:蘋果在最新的iOS8中加入了第三方輸入法支持,但安全性問題已經被考慮在內,解決方案如下:首先,在 secureTextEntry 屬性為 YES 的輸入框內,比如密碼框,iOS 系統將強行調用系統默認輸入法,以保證用戶的信息安全;其次,默認情況下輸入法是沒有 Network access 聯網許可權;第三,保證所有第三方輸入法都有「切換到其他輸入法」按鍵等等,較為滿意的在開放和安全之間找到了平衡)。

6-喜歡不斷變化、不斷折騰的活躍族群更愛發言,而支持蘋果的主流用戶很少會參與網路論戰,顯得蘋果好像沒有什麼支持者。主流輿論影響一部分,而大多為浮躁隨意的語言暴力跟風又是一部分,君不見果黑大多滿嘴髒話、肆意攻擊和自以為是的,人云亦云,本質原因就是蘋果的軟硬體價格更高,若不是五毛,自然是沒有經濟能力哪怕去嘗試一下的,怨念可以理解,素質卻不敢恭維。喜歡並長期使用蘋果的人主流是認可蘋果的體驗價值。

關於體驗,我最新補充一下。比如最近一篇:手機淘寶安卓客戶端的各種問題,臃腫、耗電、捆綁軟體、崩潰、廣告等等,為什麼淘寶在iPhone上就服服帖帖?這就是iOS平台的力量。
如何評價手機淘寶安卓客戶端?

有人談到了蘋果股價,我在最後補充一下。
以華爾街引領的美國證券市場投資人,與蘋果公司的目標及手法不同。前者要求利潤、市場份額及成長性最大化。蘋果公司股價市盈率雖然不高,只有不到十倍,但股價的堅挺需要蘋果保持發布移動設備之初的擴張速度近十年,可高端智能手機的總會漸趨保和,投資者顯然為了利益最大化,長期以來一直希望蘋果發布覆蓋高中低端、大中小屏的系列新產品擴大市場份額,就像三星一樣。但蘋果也顯然更看重品牌形象、高忠誠高質量客戶及利潤率,要知道願意為體驗溢價付費的高質量客戶一直以來是蘋果的目標。這與投資者目標無法完全重合。股價上上下下實屬正常。
而目前蘋果仍舊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截止到2013年8月19日,蘋果股價收盤報502.33美元,市值超過4564億美元,遠遠超過埃克森美孚的3869億美元和谷歌的2863億美元,就算髮布會後仍舊如蘋果歷次發布會一樣下跌了不到8%,暫時仍舊是第一。
蘋果客戶的高粘性與增長可以保證像龜兔賽跑中的烏龜一樣穩紮穩打,而安卓客戶的高速增長大多來自功能手機即低端無利潤客戶,以現在的規模看,份額增長已無意義,最關鍵的是高質量客戶的絕對數量。大型特別是海外開發者仍舊不會因為安卓幾倍於蘋果的市場份額就優先發布安卓應用,仍舊堅定的選擇iOS首發,恰恰說明了這個道理。
2014年8月8日,蘋果最近的股價估計又快歷史新高了吧,股價黨消失了么?

over


可能這個問題要專業人士來回答才對,我來湊個熱鬧,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我用過好多牌子的手機,體驗過不一樣很多不一樣的系統:安卓、蘋果、塞班、黑莓、webos,那時候微軟手機系統還是叫WM...我這個窮二代喜歡淘一些二手機然後把玩。
這不是重點,重點是玩機就必須去各大論壇下載軟體吧,我遇到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就是,很多都覺得自己的手機牌子、自己的手機系統是這個世界上最狂拽炫酷吊的,這是其一,也是前提。
其二是噴水果是什麼意思,是自己的觀念比這個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公司要牛逼啊,他們可能就看了一眼外觀,5S跟5差不多,5C就是多彩塑料殼,就會語重心長憂國憂民特別高瞻遠矚的說一句:哎,可惜喬布斯走的早。
當5s出來是800萬像素的時候,我看了很多人的評論,很多所謂"有主見"的人士開口就是:連魅族都不如,800萬,垃圾!
5s你都沒摸過,沒拍過照,憑什麼這麼說,不可思議。
如果你用zol手機客戶端就更清楚了,不管什麼帖子,就算是庫克今天中午吃了什麼午飯這種雞皮蒜毛無關痛癢的新聞,評論都能噴起來。(我只是舉例,沒這樣的新聞)
其三蘋果目前是街機,相信其他品牌的用戶對街機都能很有默契的排斥。加之曾經很多人,尤其是窮學生,以為iphoneQQ在線就是高端大氣上檔次了,淘寶甚至還推出5元掛一個月蘋果這種畸形的項目,相信好多人都會很討厭這種行為吧,自然而然也不喜歡蘋果。
最後事實上蘋果股價在跌,安卓佔有率越來越大,還有微軟異軍突起,手機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消費者的選擇越來越多。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但是說蘋果不行,安卓要崛起的那些人,有多少人是能拿出依據的呢?大部分是自己可笑的消費觀。
如果一個經濟能力有限的朋友,買了一部國產手機,在朋友偶爾嘲笑的時候,他能夠認識到:我現在就沒錢,所以只能用這個價位的手機,而且他功能全、性能好又實惠,挺好的啊,他還會跟蘋果比手機像素么?


關於各種安卓 (Android) 機卻吹噓得很厲害,無非就是堆參數,普遍直觀,消費者也清楚明白。你去解釋為啥HTC的400W比一些號稱的800W照相效果好,誰懂,who care?你去說720P和1080P,肉眼難分辨,who care?我這要的就是高端大氣上檔次,這樣消費者才有可能買單。雖然明面上我參數好看,比你的高,但實際上還是一分價錢一分貨,這個是普遍定律,如果說拿個2000價位的和5000價位的比,還要說2000價位贏過5000價位,這種硬傷就不要理會了。
還有一點, 一粉頂十黑,其實用不用過蘋果安卓都不重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有差異性的地方就會有俗世的風箏。關於媒體也是,對於一款產品會在不同網站上看到粉和黑的評測,迎合不同消費者的口味。
關於蘋果不行,在手機嚴重同質化的今天,蘋果並沒有做出大的突破,並沒有前幾代推出時的驚艷了,是這個市場瓶頸了還是消費者挑剔了,各種原因吧,但這也無礙蘋果是市面上最好的手機之一。


我想說我當初選擇iPhone的最大原因,不是因為它有多貴買了會顯得多高大上,也不是因為iOS操作體驗多人性化,更不是因為大家都說好那就是真的好。
只是因為我第一眼就迷戀上iPhone機體的外觀設計。這種極簡的質感真是美到我心裡去了。
當然用過之後,就再也不想用回Android了。
但不知道像我這樣單純迷戀Apple產品美學設計的人有多少。


中國在一線城市的中高端用戶大多為iphone,在一些南亞國家他們的Iphone的佔有率很低。個人很喜歡蘋果的軟體生態圈。國人對軟體的態度向來是免費才是王道,包括如今的互聯網,幾乎所有的應用都是免費的,而只有少數的增值服務才會收費。
其實對於優秀的軟體,個人認為收費是理所當然的。這不僅僅是尊重勞動。從軟體行業來講,更多的是鼓勵優秀的軟體。
大多用戶適應了安卓市場免費的魚龍混雜的各種質量的應用,這都是因為根深蒂固的軟體這種非實體價值就應該免費的錯誤認識。
看了各大公司發布的旗艦手機,硬體配置和工業設計都非常不錯,但是有一點是硬傷,就是安卓系統的軟體生態系統太複雜,沒有嚴格的控制,也沒有良好的盈利模式,免費為王的概念繼續延續下去,會造成對於app的品味越來越差。


我想起一句話:我吐槽iPhone是因為它沒有給我足夠的驚喜,而我吐槽安卓是因為他們真的做的很渣。


應該說蘋果是一個軟硬體深度結合的發展路子,這種路子封閉但相對有效率。與封閉相對應的就是開放,但開放的結果是發展迅速又難以控制。
每種東西都有其問題所在,但這兩種系統若不同時存在,對世界則是災難,最終會導致進步緩慢走向極端。
所以安卓應該感謝蘋果,蘋果也應該感謝安卓,他們為對方各自樹立了榜樣。


大約2011年下半年,後知後覺的我準備買台智能機,我就赤裸裸一小白,準備了1500塊,對買一台打電話的設備手機而言,乃土豪所為,土豪欲有所為,皆因在朋友處看到一台翻蓋全鍵盤的諾基亞N97 mini,如同一台小電腦,據說可以上網,這對電腦依賴症的樓主很有吸引力。網上查了一些信息,搜到了鳳凰網,就每天在鳳凰網的科技新聞板塊晃蕩,差點就去買了個水貨戴妃、里程碑啥的,貌似彼時n97 mini水貨也要2500吧,三星那時推出的galaxy手機看造型和後蓋覺得挺帥,可惜價格接近三千,那是可望不可即的了。
在購機前我的老毛病犯了,打個比方,想買的A商品100元,但110就能買到更好的B商品,站在B商品面前,再加個十幾塊就是更好的C商品…於是心理價位一直被推高,最後很可能買的是價值好幾個100塊的東西。我決定拿這1500塊業餘做個小投資,等幾個月至少也能買個2000+的手機吧。之後我也在不斷關注智能機市場,努力了解、比較後得到的不少信息,比如CPU若干、像素若干、單核雙核、可拆電池內存擴展卡等等不附帶療方的狗屁,從現在來看,基本都是被無恥小編的軟文洗腦,輕易就會被論壇人員給瞧扁了。
公元2012年1月13日,一大早我來到聯通公司,把銀行卡里賺的錢刷了接近五分之一,簽了台黑色的iPhone4S合約機。
我經常潛水各大論壇關注科技新聞,對手機、平板都算有了點了解,我熟知各大旗艦的參數配置、水貨行貨價格、合約機裸機優劣,甚至工藝材質也能說上一二,出門逛商場也都很有興趣的把玩過,朋友們有時手機有點小問題我也能幫助解決下,即使是android手機,我也經常興緻勃勃的給朋友推薦合適的手機。我有一台黑莓的備用機,我考慮過lumia備用機,但沒有買過,我對諾基亞不放心,即使是從硬體質量來說,也許我是例外,舉世都相信諾基亞耐摔可砸磚可擋子彈,我相信諾基亞是優秀的,但我不會再用。我自用只會選擇iPhone,從沒考慮過會換android手機。iPhone4S被偷後買了台iPhone4暫用,然後很快我又去買了台iPhone5,現在正考慮什麼時候去弄個iPhone5s,太他媽誘惑人了!
感謝蘋果,如果沒用過iPhone,也許我現在只是拿著帶有運營商標識的智能機在論壇對黑蘋果沒有性價比的卓粉點贊的一名水手。


這個和蘋果股票為什麼跌得那麼厲害是一個問題,為什麼股票跌,是市場沒信心,不樂觀。
蘋果要讓市場有信心,樂觀,目前只有三種辦法:1,轉變原來的競爭方式;2,重新拾起創新;3,綜合實力比對手高一截。
很顯然,蘋果目前更多地選擇第二種第三種,因為它沒出廉價iPhone。問題在於:做得還不夠。
但是個人以為這種唱衰只是相對而言,蘋果公司本身還是非常強大的一個公司,科技行業四大天王之一。


唱衰喬布斯後的 Apple 儼然已經成為目前很多媒體和人的主旋律。但是為什麼我覺得 Apple 的時代仍然是正在開始?也許有一天 Apple 終會衰落,但不是現在。

Apple 是一家做電腦的公司么?是一家做手機的公司么?不是。Apple 是一家做生態環境的公司。Apple 現在的確每一代手機的跨越創新很小,但是當其他家還在拼手機時,Apple 仍然在搭生態。在 Apple 的基礎生態里,可進可退的機會點太多了,同時處在很多互聯網服務的上游。喬布斯時在做的事情,現在依然在做。表面上喬布斯的創造是一台台機器,實際上他最擅長的是搭生態,從 iPod 時代搞定唱片公司建立 iTunes 的音樂生態開始,Apple 就不僅僅是在造設備了。而其他安卓廠商,依然在拼手機。

用戶買 Apple 的理由是什麼?品牌是一個因素(例如拿出去顯得高端大氣上檔次),但不是全部。iPhone 就是好用,不僅僅是這部機器,不僅僅是隨機帶的系統,而是這一整套生態所帶來的體驗。Android 手機是有很多點來吸引到新用戶的,例如超大屏,例如更多個性元素,但是我們周圍用 iPhone 的人,有多少轉去用 Android 手機了?是的,單從手機上來看跨越是不大,但 iPhone 4 的用戶如果換手機,他們會考慮繼續買 iPhone 5s 或者 5c,還是會轉去買 Android 手機?現在 Android 已經做的不錯,但只能說還在追趕中,還沒有到能達到 iPhone 體驗的程度。

Apple 的挑戰是既要鋪量,延伸生態,又要平衡品牌。5c 的退出不錯,但是只打年輕、炫酷這個牌不一定真行。消費者在這裡看的還真不是五彩繽紛,是價格。而這方面 5c 其實不徹底,在美國的合約價還 OK,99美元,沃爾瑪賣的合約機最低能到79美元,但是在中國,合約價還不確定,零售價4000多,這個價格真有些不上不下。

要鋪量就把鋪量往極致了做,要品牌就區隔出品牌來,把 5s 和 5c 完全拉開。這並不是不可能,寶馬 X1 和 X6 都有各自的用戶,X1 也沒有影響到 X6 的銷售。iOS 需要通過量來普及,以前 Touch 能起到作用,但「隨著時代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 Touch 變雞肋了 。

如果 5c 賣2499,行業里會不會哀魂遍野?我覺得會的。下一步再在生態環境中把價值補償回來,錢總是能賺到的,只是長線還是短線之分罷了。這一點三星等等還真做不到,一部手機賣出去後,三星還能影響到用戶多少?Google 要做到也沒那麼容易(所以 Google 為三星做嫁衣了)。但是 Apple 搭建的生態,是有實力做到的,只是或遲或早的問題。

Apple 的問題是雖然夠強勢~至今卻還沒有很好的用起自己的生態環境,這條件要放在中國互聯網圈,哼哼~呵呵。

唱衰 Apple 是很容易的,但如果只看到外功,看不到 Apple 的內力那就錯了。

--

每次 iPhone 新版發布,都會有 Apple 黔驢技窮、創新乏力的說法,但是如果從生態的角度來看,每一次都能看到亮點。例如這次的 64位、協處理器、指紋 Home 鍵(前幾天寫的關於指紋 Home 鍵 和臨界點的文章:http://zhuanlan.zhihu.com/design/19581439),這一步步下去,基礎會越來越實。


為什麼黑蘋果的人那麼多呢


先舉個例子
一個之前全都是用安卓低端機的人
換了個iphone6
各種不習慣
說這不好那不好
一口一個蘋果垃圾
但是嘴巴這麼說,身體很老實
光套子就買了幾個。。
你問他為什麼買
他說他只是喜歡這個土豪金的顏色
然後他的言論是
蘋果也沒什麼了不起
就是用來裝x的
另外他對iphone6ios殺手級應用的付費很不理解

我們來分析一下
首先他買了蘋果想要獲得完美的體驗
第二他買了很多套說明他非常愛惜
第三他的無知的言論說明他的階層還比較低
第四他無法定位手機應該處於消費品還是奢侈品

我們來想一下這樣一個畫面,一個小夥子拿著兩個月工資買了個蘋果,他以為會有什麼驚天動地的變化,但事實上沒有,他對操作體驗還停留在能用上面,對流暢度什麼並沒有關注,並且他深深的被其他人的言論所左右,他覺得土豪金好看的絕大部分原因是前面兩個字,換句話說他說蘋果裝下,其實最想裝x的就是他本人。

iphone再好也只是一部手機,比安卓旗艦也貴不了多少,就這麼56千的東西,太多路人無腦黨腦子裡想的是奢侈品,是脫離階層的法寶,ipad也是一樣,買了ipad就瘋狂的找最能凸顯和安卓平板不一樣的應用,找不到就說ipad垃圾,這種無腦黨充滿了社會下層,他們絕不是蘋果消費的主力,他們的消費能力也就停留在嘴上。

五六千的iphone也還是手機,不可能是超級電腦
三四千的ipad也僅僅是個好一點的平板,不是你的斯塔克黑科技
換句話說,真的要像你們想的那樣
你們買得起么?
消費品就當消費品用
什麼掉漆什麼玻璃劃傷
勞力士幾萬一只照樣有劃痕
雖然我沒買過
但是我想十幾萬的pp帶久了肯定也有劃痕
那五六千的,三四千的你想要金屬沒劃痕不掉漆?
真的這樣您又買不起了。。

還有不要超過自己購買力
你花兩個月工資當個寶
等你一個月買幾個的時候
你就會發現有別的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而不是整天扣著看屏幕看邊上倒角有沒有掉漆
不過我想這種無腦黑也不會有這一天

另外中國的底層甚至中層消費者沒有付費購買app的習慣
也就是買的手機用不起app
而只能嘴硬
說什麼安卓好什麼的
為什麼中國那種低劣的免費平板網遊有人玩?
免費是最貴的很多人不理解

真誠的獻給大家
消費品就是消費品
三四年必換的東西幹嘛糾結呢
ps以上僅適用於有蘋果設備的用戶,如果閣下還沒有蘋果設備卻整天嘴巴不停的出現限制級辭彙,那閣下真是社會中最穩定淤泥,怎麼翻也翻不出什麼了。


因為一幫窮屌絲(實在想不到更形象但是文雅的詞,歡迎更正)總是試圖證明自己2000塊買的安卓手機比5000塊的iPhone還要好。

補充一下答案,爭取把等級炮的打擊範圍再擴大點,哈哈哈。


一部分深深覺得他們比apple公司市場部的人牛逼,高端點的會擺出證據說apple公司從不做市調,所以他們比我sb是應該的,殊不知喬布斯傳里說過
了,apple不是不做市調,而是做了市調壓根不讓你知道。。。。回到這段的第一句話,他們覺得5c就應該賣2000元,然後橫掃市場打得三星小米魅族滿
地找牙從此以後apple一統天下太平,殊不知iPhone5的硬體成本加上設計成本運輸成本人工7788的,升級到5c雖然外殼換成塑料再加改動不大設
計費也省了,這麼一算少個800我個人覺得也是合情合理的,然後賣2000基本就是賠本賺吆喝就算不賠本利潤也是極其微薄的從而導致5c大賣還順帶搞得
5s不好賣然後下季利潤率大幅下降反應到股市上就是大跌股東各種不幹從此apple邁向倒閉的節奏。

別人不知道,我身邊看到的,安卓換apple後喜大普奔的看得比較多,apple換安卓然後又默默換回apple的也有,apple換安卓然後各種歌頌的不是沒有,少。總結下來我覺得是安卓各種亂七八糟的rom各種偷流量還有流氓apn,先不說費用問題,由此帶來的耗電發熱速度變慢就導致了使用體驗不好。

第二次添加:
別人都一直覺得我是果粉,儘管我多次聲明我真的不是,至於他們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其實,安卓是個不錯的系統,可惜就是被國內這幫做rom的玩壞了,各種木馬各種偷流量,再加上國內訪問google服務那叫一個不流暢。。。。下班後我還要找片下片找字幕和妹子聊q我很忙的有時間測試那麼多個rom找出最合適我的么?(忍不住再次吐槽一下國內各種號稱極度完美一rom在手別無他求的作者,這股風氣十年前palm年代就颳起了,原配系統組件的肆意刪除,各種第三方軟體的肆意添加,導致在使用中由於缺失組件造成各種莫名其妙的錯誤還不報錯!還要浪費大量時間來排錯)安卓和ios之爭,就好像win和osx,鬥了那麼多年,各有優缺點,也沒見誰把誰一板磚拍死了,我在公司用mba,因為osx下的多點觸摸甩win下的幾條街,在家用win7,因為win下的potplayer可以讓我細細調節字幕的各個細節,甜豆花咸豆花甜豆漿咸豆漿甜粽子咸粽子對於我這個吃貨來說真沒什麼好爭的,只要是好吃我都愛吃啊為什麼一定要爭個你死我活呢嚶嚶嚶


如果周圍群體這麼感覺,因為這是媒體主流意見的引導;

如果周圍一些安卓用戶這麼以為,因為他更多可能是沒用過或者沒用會過iOS。


從數據上看,蘋果在跌,安卓在漲。而媒體一直喜歡做的事是,晴天借傘,雨天收傘。另外,一個跌一個漲都是跟自己比,用不著放在一起比一下。


Apple:作為一個三好學生怎麼才考80分呢?
Android:作為一個差生居然也能考60分?


我買過3gs 4 4s 5,ipad 2 3 mini身邊朋友很多跟我一樣。
你真以為我們都是傻逼啊?
它唯一的缺點就是:我沒有一台macbook,所以有時不方便。
不是它有多好,是其他的太次了!
而且,我從3gs就開始越獄,現在還越獄,但是我是個付費用戶了。
那些完全可以用ipa安裝的遊戲、軟體,假如真的很好,我會花錢買正版。因為有些做的真的很用心,或者對我生活質量真有了改善。累計到現在應該花了1k左右。
而且,我身邊這樣的人越來越多。我覺得這才是一種「健康」的發展模式。


看到一排排的Apple衛道士,讓我這種Android-Apple-Android而且唱衰蘋果的人情何以堪。
一味噴Android的人,你真的用過Nexus/Galaxy s/Note/米最新嗎?別一副「中華酷聯我都用過」的嘴臉好么?Android的世界一直在發展,請你跟上來再噴


在自然界中,能夠生存下來的,從來不是最強大的和最兇猛的,而是最能適應環境變化的。


推薦閱讀:

苹果 WWDC 17 的 Keynote 演示文稿有哪些亮点?
在蘋果官網付了1台iPhone6s的錢結果收到兩台,要不要主動退還?
iPhone 有哪些令人無法忍受的缺點?
如何评价 iPhone 8、iPhone 8 Plus?

TAG:手機 | 蘋果公司AppleIn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