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從六品做到正部的官員有哪些?


(本回答摘自本人同名文章)

嘉靖朝四十五年中的歷任首輔,從第一任首輔楊廷和到最後一任首輔徐階,沒有一個是等閑之輩。而各位首輔的命運似乎也是一個魔咒:所有擔任過首輔的大臣,其最後結局都不能算太好,其中結局最為凄愴的就是夏言。

夏言

夏言字公謹(和周瑜的字很像),江西貴溪人。他性格機警,對時政極其敏感,而且文章寫得也很漂亮。在被調為言官之後,恰逢嘉靖繼位,他上書道:「正德年間的國家時局十分混亂,現在陛下您想要維新,請您每日臨朝,並取文華殿批閱奏摺,有問題召集內閣共同決策。如果事關重大,則要召集廷議。不要讓身邊的人鑽了空子,以免聖德有損。」朱厚熜很高興地採納了他的建議,而後來的嘉靖新政乃至整個嘉靖朝宦官勢力的勢微,與這封奏摺都有很大關係。

由於這封奏摺,夏言也獲得了皇帝的信任,而他也沒有辜負皇帝,在裁撤親軍、追回民田等工作上都表現的非常出色。這些還都只是副業,身為言官,名字里又有「言」,他在發言上更是屢有斬獲:他救下冤枉的永平知府,又制止了無功受祿的官宦子弟,還恢復了將南北京大臣及外放官員履歷呈遞御前的制度,一時間在官場上很有些炙手可熱。

這麼紅的夏言自然會受到當時首輔張璁的注意,而且夏言對禮的研究不比他少,這就更讓心胸有些狹窄的張璁對他忌憚不已。而夏言對張璁也不感冒,因為首輔大人沒有把按資歷他已經可以得到的太常卿的位置給他,兩人的梁子就這麼結下來了。

恰好對自己剛研究出來的郊禮頗為得意的嘉靖很想把這套禮儀編成書,他選用了夏言作為編修,並將他提為翰林侍讀,還參加經筵日講,儼然一位帝師了。夏言再接再厲,幫皇帝修訂了文廟的祭祀方式,皇帝也投桃報李地將他提為翰林掌院學士。不久,夏言又因為京城四郊的祭壇搭建完畢而被升為禮部尚書,這距離他剛被解除言官身份還不到一年。從六品的都給事中升任尚書者,明朝首人。

眼睛裡已經要噴火的張璁找了個借口把夏言扔到大獄裡面,結果不久就被皇帝親自下令放了出來。而由於張璁過於專制,導致群臣對他都很討厭,都寄希望於夏言能扳倒他。夏言此時不僅深受皇帝信任,還對下級官員很好,許多被冤枉的小官均賴他保全,他自然也就更受到大家的重視起來。皇帝都賜給他一個銀章,刻有「學博才優」四字以示嘉許。

鬥不過夏言的張璁漸漸淡出了政治中心,而與他同時因大禮議事件獲得榮華的霍韜想要和夏言斗,結果也輸得一塌糊塗。不久,夏言進入內閣,雖然不是首輔,但是首輔李時基本都聽他的。隨著李時的謝世,夏言也就順利接任首輔,並被賜予上柱國的榮譽頭銜,又是明代首人。

終於爬到權力最頂端的夏言享受到了權力在手的快感,但他很快也感受到了前任張璁的不快感:身為首輔且聖眷方隆,不可能不招致別人的嫉妒。而對他有些想法的主要有三個:霍韜、郭勛和嚴嵩。

霍韜是個沒什麼能力的人,他對夏言自然構不成什麼威脅。而郭勛雖然是個世襲的貴族,但除了貪贓枉法就是吃喝玩樂,雖然極其嫉賢妒能,但其政治鬥爭的本事遠在夏言之下。他趁著夏言回家丁憂的功夫想要扳倒夏言,結果反被擁護夏言的言官們狠狠參了一本,最後被扔進大獄,而這些事情背後的指使者正是在江西的夏言。此二人想要坑夏言一把,都被夏言輕鬆設計化解,而他真正的對手,則是他的老鄉嚴嵩。

在一次皇帝祭奠完自己生父以後,禮部尚書嚴嵩請皇帝再下一份官方文件以表示自己的孝心,而夏言不同意,皇帝也就作罷了。嚴嵩立即火上澆油,表示應該下,皇帝說:「禮樂這些都要皇帝批准才行得通嘛!」由此,嘉靖對夏言就有些疏遠了。

嘉靖是一個神經極度敏感的人,而且他一旦對一個人有了成見,就會找各種小借口來刁難他。夏言先後幾次,僅僅因為對答的時候稍稍遲疑了一點,或是在奏章裡面寫錯了字,就遭到極為嚴厲的申斥,甚至連那個銀章都被皇帝要求歸還過。儘管每次都能重歸於好,但是他的聖眷漸漸就衰弱了。

更可嘆的是,夏言竟然還被這位動輒稱自己為「老先賢」、對自己態度極其恭敬的嚴嵩矇騙,還把他推薦入內閣,甚至把他當做自己門生看待。這樣做不僅沒有讓嚴嵩對他感恩戴德,反而覺得受到了侮辱,日日謀劃要坐一坐首輔的位子。得知此事後的夏言勃然大怒,指使言官彈劾嚴嵩。嚴嵩忍下了所有的委屈,直到有一次獨對皇帝的時候,才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向皇帝控訴了夏言對他的種種惡行。

嘉靖被徹底激怒了,再聯想到自己賜給他道袍他不穿、要他騎馬他坐轎的種種,立刻下詔大罵夏言無人臣之禮,夏言只好自己引咎辭職。嚴嵩美滋滋地成了首輔,但他此時的能力又不足以勝任首輔之位;而嘉靖不久也有些失悔,覺得夏言還是很能幹的,很快又把夏言找回來繼續干首輔,嚴嵩只能滾回次輔的位子。

嚴嵩已經下定決心要弄死夏言,而夏言還沒有醒悟。不僅如此,他還得罪了權勢熏天的錦衣衛都督陸炳,讓陸炳也和嚴嵩結成坑死夏言的同盟;而那些因為他一紙奏摺失去權力的太監,他從來沒給過好臉色,讓這些閹奴轉而支持對他們很客氣的嚴嵩,天天在嘉靖跟前吹風,夏言也就離死不遠了。

不久,朝議收復河套,夏言認為可行,並且向皇帝推薦了自己岳父的好友、陝西總督曾銑。曾銑喜不自禁,接到夏言的私人信件後就準備出征,不想天威無償,突然降下聖旨被申斥了一頓。嚴嵩和陸炳立即抓住機會上書表示河套平原不宜收復,而且言辭間有彈劾夏言的跡象。夏言立刻反駁嚴嵩,表示內閣在做出決議時嚴嵩沒有反對,現在卻又來倒打一耙。

可惜夏言糊塗一時,他沒有想到的是皇帝最恨的是內閣勾結邊帥,而這位邊帥又是閣臣的姻親!直到皇帝的判決書下來,夏言才恍然大悟,可惜一切都晚了。即使負責刑獄的刑部尚書和都御史都力言不可殺,嘉靖還是痛下殺手,將六十七歲的夏言斬首示眾。

平心而論,夏言雖然上位手段也有些令人不齒,但在其任上立下了頗多功勞。雖然他把張璁排擠走了,但是嘉靖新政在他手上卻到達了頂峰。不僅如此,他還不結黨營私,以示清白。只是他算來算去,沒想到自己當時扶進內閣的是個白眼狼。而嚴嵩繼任後,嘉靖新政遂無疾而終,明代的國運也就由此走向衰落。


推薦閱讀:

TAG:明史 | 中國歷史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