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與袁隆平相比哪個對人類社會貢獻大?
前段時間,莫言的新的中短篇集子在深圳舉行新書發布會,據說現場賣了有一萬本書,再之前就是夏天莫言有新的文章發表在文學雜誌上,裡面還有組詩《七星曜我》,看了那組詩,很難想像出那是一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的創作。再之前的新聞就是今年畢業季,莫言分別出現在北京師範大學和汕頭大學的畢業典禮上,發表畢業致辭。這種類似於走穴的新聞基本是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的常態。
而袁隆平是我們一小就進入課本的人物,他對於糧食領域的研發,對於人類功莫大焉,他也獲得了國際大獎,但這些年來他依舊是進一步做關於糧食的研究,又將糧食的畝產量提升,這種點滴的提升都可能讓更多貧窮地區的人吃飽飯。這是人類歷史上熠熠生輝的事情。
這並不是說文學對於人類的貢獻小,它的貢獻可能不是實用的,更多體現在它對人類語言,人類視野的進一步拓展,讓人更好地認識人的狀況,這種認識又進一步推動人去更好地開拓新的天地。
但是莫言除了從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來,沒有更好的創作之外,他以往的文學作品也不是人類文學領域最好的作品,它對於人的狀況,人類的狀況並沒有太多新的認識,對於人的語言狀況也很少有啟發性。
綜上所述,袁隆平對於人類的貢獻遠大於莫言,袁隆平極大地解決了一些人的溫飽問題,「民以食為天」,袁隆平做的事情會青史留名。而莫言除了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似乎讓一些人感到莫大的光榮之外,很難說莫言對於人類有何貢獻。
看到很多網友的評論實在是氣憤,所以出來說兩句。
為什麼大家非要褒獎一位貶損另一位呢。袁隆平是世界偉大的人物,但莫言同樣是中國作家裡最偉大的一位。
為什麼大家覺得《戰狼2》很好,因為他掃清了影視界哼哼唧唧小鮮肉的常態,樹立起了中國人的驕傲。莫言的小說也是中國作家裡獨樹一幟的人物。
好多人說莫言的小說是寫了中國人的醜態,迎合西方,而西方人樂意看中國人丑,所以頒獎給莫言。後半句我並不反對,西方人是在醜化中國人,這跟我們聯播里天天罵西方是一個性質的。
然而,我希望大家認真讀一讀莫言的小說,偉大的作品不是阿諛奉承,也不是歌功頌德,如果你們一味喜歡歌功頌德的文章,就去看郭沫若的詩歌。
美國有三部非常有名的小說:《在路上》、《麥田裡的守望者》、《憤怒的葡萄》,這三本小說當年都受到了輿論的嚴重批評,尤其是最後一部,因為《憤怒的葡萄》揭露了美國的黑暗面,當年出版的時候被罵慘了,但並不妨礙這部作品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
任何社會都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揭開不好的一面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莫言的作品記錄了中國的歷史變遷,講述了我們不願意提的往事,如果一個民族都選擇閉目塞聽的話,這個民族還有發展嗎?像柴靜那樣用於揭露問題的記者,難道他們都是吃飽了撐的嗎?
莫言的作品很早就已經定下了風格,難道他那麼早就要去迎合西方為了拿獎?如果認真看莫言的作品,包括日本村上春樹的作品,他們都是很早就定自己的風格,而不是為了去拿獎而添菊。即便是村上春樹的作品,很多也是揭露了社會的另一面。
我看到前面有人說,沒有人說離開了莫言不能活,但離開了袁隆平確實不能活。這個話說的也不是不對,但是你要記住一點,我們不是豬,我們是人。日本人把作家放在了錢幣上,尊敬他們對社會的貢獻,我們的社會對作家有何尊敬?
《生死疲勞》、《檀香刑》、《蛙》、《豐乳肥臀》....
以上作品都看過的朋友,歡迎一起討論。如果沒有看過的人,就在這裡罵人,我只送你一句話:我瞧不起你!
投射到整個人類社會來看,無疑是袁隆平袁老。生存,是人類之所以為人的首要任務。如果連飯都吃不飽,那裡有心思談文學創作乃至藝術。對於人類而言,有兩樣東西最重要,一類被稱為生存資料,一類被稱為發展資料。這兩者的關係是一前一後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就是這個道理。修建再華美的樓宇也要先打地基。我不否認莫言為中國乃至人類社會的巨大精神貢獻,他永遠是中國的民族驕傲,極大地提高了我國人民的文化自信,提到諾貝爾獎的時候,我們不再是暗自嗟嘆,而是可以驕傲地抬起頭說道,我們有莫言。然而,我還沒聽過有哪個人說「沒有莫言我就不能活」,但我在新聞上見過不少「沒有袁隆平我就會死」的人,袁隆平的突破性雜交水稻技術,幾乎是拯救了上億人。人口極速爆炸的時代,如果糧食的產量跟不上,很難想像第三次世界大戰不會發生。世界的資源將會壟斷在少數人手中,到時世界的秩序就是以糧食為核心展開。從我接受教育開始,袁隆平就一直出現在課本中,作為一個高風亮節的偉大的老人,科學家。很難說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哪一個更為高級,他們應該是互為表裡、互相依存的關係。將這二位比較其實也是對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的一個反思,當下我們當然要重視精神層面的發展,但切莫忘記了那些在背後默默付出的科學家,比如袁隆平先生。
為什麼會問出這樣的問題呢?莫扎特與布魯諾相比哪個對人類社會貢獻大?胡適與錢學森哪個對人類社會貢獻大?林徽因應該選擇徐志摩還是梁思成(誤)?大學專業選人文社科還是理工(大誤)? 首先,毋庸置疑的是,莫言與袁隆平,都有著極大的影響力(我們先不論哪個更大),他們都是對人類社會有大貢獻的不普通的人——與你我相比。 除這一條結論外,再沒什麼定論!首先你要清楚自己的價值觀是什麼樣的。且不談莫言與袁隆平在各自領域的成就與地位是否等價,也不論跨領域的pk是否可行,這道題的本質其實在將文學與農業,人文與科學,非物質與物質,精神與糧食相較而論。
不管你喜不喜歡莫言,只要你覺得文學無用,是消遣的玩物,不怎麼幫助人類進步,那你當然會覺得袁隆平貢獻更大,哪怕天平的另一邊是荷馬,是喬伊斯,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你都會堅定地選擇袁隆平——沒有糧食吃人就餓死了,哪來什麼人類社會呢?你一定這麼想。當然,社會的主流、絕大多數都站在你的身邊。 但是如果你相信文學,相信人文、藝術與思想,相信所謂的「無用之用」,哪怕你完全不否定袁隆平的貢獻,哪怕你完全不喜歡莫言的小說,你都會沖著這個問題皺起眉頭。怎麼能這麼比呢? 如果這個世界上只有莫言,那我們當然會死掉;但是如果這個世界上只有袁隆平,那麼有那麼一些人,活著也跟死了差不多。我們當然需要糧食,但是也一定同樣需要食糧——這才是一個值得過的人生。 最後,單純的比較毫無意義,有意義的是衍生出的討論和思考。
要論兩人的貢獻,一定要考慮地界和發展順序的。
莫言的作品代表的是精神食糧,而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則是實打實的糧食。如果將他倆的貢獻放在非洲,我想不用考慮就知道一定是袁隆平的貢獻大,而莫言基本會毫無存在感,畢竟非洲的饑荒讓許多人連飯都吃不上,誰有那種充盈精神去追求精神層面的生活呢?
可是如果將兩人的貢獻放到美國或者西方,又會是一種情況,在物質高度發達的美國和西方國家,人們溫飽早已經解決,所以更多的人們追求的是精神生活的極大富足。看書、電影、音樂、運動才是多數人追求的精緻生活,所以莫言的作品才會得到人們的推廣。反觀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可能就起不到實質性作用了。
所以說,袁隆平的雜交水稻使大量的饑荒地區的人們得到了生活保障,莫言的作品能成為許多已經滿足「小康」生活的人們(多是西方發達國家)的精神食糧。這也回答了第二個問題,為什麼莫言能入西方的法眼,而袁隆平不能。
另外有人說為什麼袁隆平不能獲得諾貝爾獎,原因是,諾貝爾獎是頒發給發現或創造出新技術的科學家,而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只是在已有的技術和理論上製造的副產品。但是所做的貢獻是足以拿下一個諾貝爾和平獎的。
所以個人覺得兩人的貢獻都很大,畢竟沒糧食吃的日子只會越來越少,飢餓感也會慢慢消失。而能讓後人了解前輩們當年的艱苦卓絕的,可能更多的是莫言的作品。當然沒有袁隆平前輩的努力千千萬萬的人還可能處在飢餓當中。
最後為兩位前輩瘋狂打call!
這個問題要多角度看,多角度解答分析,任何片面的對立都是單純的文字遊戲,沒有任何現實意義。
首先莫言能獲獎袁隆平不能獲獎最直接的原因是獎項設置問題,就好比你是一個好歌手,但去參加武術比武,沒你的參賽項目,你自然無法獲獎。 我們來看諾貝爾遺囑全文,「我,簽名人艾爾弗雷德-伯哈德-諾貝爾,經過鄭重的考慮後特此宣布,下文是關於處理我死後所留下的財產的遺囑: 在此我要求遺囑執行人以如下方式處置我可以兌換的剩餘財產:將上述財產兌換成現金,然後進行安全可靠的投資;以這份資金成立一個基金會,將基金所產生的利息每年獎給在前一年中為人類作出傑出貢獻的人。將此利息劃分為五等份,分配如下: 一份獎給在物理界有最重大的發現或發明的人; 一份獎給在化學上有最重大的發現或改進的人; 一份獎給在醫學和生理學界有最重大的發現的人; 一份獎給在文學界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最後一份獎給為促進民族團結友好、取消或裁減常備軍隊以及為和平會議的組織和宣傳盡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貢獻的人。實際上, 物理獎和化學獎由斯德哥爾摩瑞典科學院頒發;醫學和生理學獎由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頒發;文學獎由斯德哥爾摩文學院頒發;和平獎由挪威議會選舉產生的5人委員會頒發。 而農業方面的獎項則沒有單列,也就是文學獎是名正言順的項目,農業則有點距離。
其次要看,評獎機制,莫言能獲獎,是因為其文學作品站在了世界文學巔峰,也代表中國當代文學的高度,得到評委的一致認可。而袁隆平的成就,可以說貢獻也是很大的,但由於諾獎科學獎都是創新性,就目前來看,該項目已經錯過了申報最佳期,不存在創新問題,另外該項技術在世界多個國家花開多枝,與其類似的,小麥等農業技術一樣有重大創新。再就是雜交水稻在很多國家的種植面積不是很大。因此,客觀看,影響還是有限。
如果也比較他們兩個誰的貢獻大,我認為就如同比較,到底空氣重要還是水重要?二者學科性質不同,是不可比較的,都重要,對人類貢獻都大。只是對不同人群、種族、時代,側重點有所不同。
看著這個問題,我有種關公戰秦瓊的感覺。兩位巨頭,分別是兩種領域上的領軍人物,對於這個社會都是有貢獻的,但是如果非得要二者爭出一個高下,那麼我認為袁隆平先生對這個人類社會的貢獻更大。
因為有了袁先生的科研成果,才使得更多的人活下來,因為只有活下來,才有可能去看書啊,如果餓死了,連命都沒了該怎麼去品嘗莫言先生的精神食糧呢?因為生存永遠高於精神!
袁隆平先生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不僅是育種,還有育人,袁隆平的雜交水稻什麼好不好吃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行業帶來的希望,讓更多地人參與,這是第一人的意義,就像蒸汽機,瓦特之後無數的人加以改進。所以說絕不能忽視袁先生的貢獻。在這個領域裡面,袁隆平到成就不可忽視,然後就是在我們能夠有這個技術發展,能夠,占青占這麼多農田來搞工業區,搞到住房建設都是和這個雜交水稻的面積擴大分不開的。雖然每年能夠從國外進口那麼多年,且相當於外國人給我們種了幾億畝土地,但是如果沒有這個雜交水稻,那麼我們還需要進口更多糧食,糧食安全就成了大問題,當糧食安全產生問題,關係到民生,真要那樣誰還會有心情去吃精神食糧呢?
所以袁隆平對於人類社會的貢獻我覺得更大,他拯救了很多人的命,而莫言呢或許能拯救很多人的精神。。。
印度人口比中國還多,土地比中國還少,怎麼不見印度人餓死
難道印度也用雜交水稻?
雜交水稻相對於常規作物的缺點——雜交水稻需投入的肥料、農藥比常規稻種高出20%左右。另外,是雜交水稻耗水強度大,耗水高峰期持續時間長。 在種植成本上,比常規稻種高出不少。容易讓農民出現「增產不增收」的現象。另外,肥料、農藥的過於富集,也會對土地資源造成巨大的損耗。尤其是「超級雜交水稻」,所需的化肥、能源、水資源消耗特別巨大。
雜交育種是將一大批不知道什麼基因的遺傳物質轉進去,誘變育種是誘導未知突變,包括所謂的太空育種,太多未知基因變異。如果說不確定性,雜交育種和輻射育種(包括所謂的太空育種)不確定性遠大於轉基因。也就是說,雜交育種和誘變育種不確定風險非常大。
雜交水稻讓人看到了雜種的優勢,但很多人卻不知道雜交水稻是不能留種的,因為其到第二代雜交就衰退了。這和騾子並沒有分別
在中國,雜交稻根本就沒人吃。所謂超級稻根本無法證明其食用安全性。雜交稻養活中國人的說法根本就是無稽之談,實際上中國人的日常還是傳統口糧
諾貝爾獎沒什麼了不起。中國人獲諾貝爾獎的人少,原因不外乎:早年西方種族歧視意識根深蒂固,諾貝爾獎的把持者也不例外。他們不願意承認中國人取得的成就,更不想把諾貝爾獎頒發給中國人;社會制度、意識形態上的差異,是不把諾貝爾獎頒發給中國人的另一主要原因。新中國成立以後,國家制度是社會主義制度,意識形態奉行馬克思列寧主義,而西方國家實行的是資本主義制度,在意識形態上奉行的是資產階級的自由、平等、博愛。這種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差異,使諾貝爾獎的評獎標準,更多地是取向於代表資產階級意識形態或傾向於資產階級意形態的作品,對科學成果的評獎,也是更多地取向於持有資產階級立埸的人。所以說,諾貝爾獎是不公正的,不是站在全人類的立場上客觀公證地評價文學作品和科學成果,正因為如此,它沒什麼了不起。
至於袁隆平和莫言,兩者沒什麼可比性。如果非要比的話,筆者認為袁隆平對人類的貢獻更大。人類所有的文學作品,所有的科研成果,都是人在吃了飯或吃飽了飯之後取得的,一個人沒飯吃或吃不飽飯,他能幹什麼?他首先得想辦法解決吃飯問題,想辦法填飽肚子,讓自己活下去,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去考慮其它問題。袁隆平解決的正是人們吃飯或吃飽飯的問題,這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基本前提。無糧或糧少,就會發生饑荒,社會就會陷入振蕩和混亂。而莫言的小說,可有可無。說可有,是說它豐富了世界文學寶庫,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說可無,是說它無關大局,沒有莫言的作品,國家和世界不會發生文荒,更不會發生饑荒,社會不會發生振蕩和混亂。可見袁隆平的貢獻要大於莫言的貢獻。世界上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成百上千,而世界上的雜交水稻之父只有一個——袁隆平,這是不爭的事實。僅供參考。
莫言寫的文章符合西方人的口味,所以西方給他很高的獎。袁老的貢獻是任何人都比不了的,可以說他不僅為中國做出了貢獻。也為全世界做出了貢獻。在過幾百年幾千年人們都不會忘記他,而莫言就是一部小說,轟動也只是一時的,而他的小說和巴金矛盾相比差的很遠,中國的最高文學獎是茅盾文學獎,而為什麼沒有莫言文學獎呢,所以我不看好莫言以前不看好,現在也不看好,以後更不會看好。我崇敬袁老。
推薦閱讀:
※為什麼說日本文學界只關注中國三個作家(莫言、閻連科、殘雪)?
※下聯:路遙萬里莫言難。求上聯?
※如何評價莫言在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儀式上的演講在國內社交網路引起的反響?
※少兒適合閱讀《白鹿原》之類的書籍嗎?
※賈平凹與莫言相比誰的文筆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