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振宇是不是騙子,為什麼?
「認識」羅振宇是《羅邏思維》開播的時候,記得當年都是守在電腦前打開優酷等著節目刷新,後來羅胖開通了微信公眾號,每天60秒也是天天聽.再後來守在電腦前看羅胖的「跨年演講」也許我知識有限 或許是我眼界比較窄、但我始終覺得羅胖的節目做的很好、雖然有些觀點不符合主流,但就是這些另類的角度給了我一個重新釐定認知的視角.後來羅胖賣書了,賣會員了、再後來什麼都賣了、商業的意味就變的越來越濃厚了.很多人就開始諷刺、批判、謾罵。
其實羅胖的節目除去,商業元素、說句良心話真的的很良心!但為什麼羅胖會在商業運作上失敗呢?其實是從目標客戶上剪羊毛的手法出現了偏差、繼而一錯再錯、像羅胖這樣的思想節目受眾基本上都是一群 「文藝青年」他們的特性是敏感、聰明、羞於談錢、鄙視文化商業化.我不想贅述.
羅胖是不是騙子?這個問題很搞笑!這是一個商業社會、文化人也要吃飯吶!難道文化人從事商業運營是錯誤嗎?難道文化人想賺錢就是無恥下流?文化人就應該甘於貧困看著你們胡吃海喝 泡妹子?誰說棲守道德就要安於貧困?
既然是商業行為 ,那就是有風險,你既然選擇享受服務,就要有承受風險的心理準備!這是最基本的商業準則,不但賣方要遵守買方亦然!
最後簡單的說一下 羅胖團隊的運營套路、他們是以文化產媒體的方式通過節目內容吸引受眾客戶、再由客戶保有量開發節目的周邊商品、這樣的套路本身很穩健,但他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國的互聯網用戶習慣於吃「免費午餐」一旦收費就會形成逆反心理!這才是羅胖栽跟頭的根本原因!羅胖的節目說過互聯網商業模式中流量的重要性、但恰恰他的運營團隊對「流量」的認知產生了偏差!這種偏差是致命的、互聯網的流量不是客戶群體的多寡、而是點擊量、互動回復量、「流量是不能通過直接剪羊毛產生利潤的,平台是吸引流量的工具,流量是平台繁榮的保證、但流量不應該直接產生利潤更不應該吃獨食,平台也不應該是封閉式的單方產品輸出、而應該是互動的交流的,應該把平台最大限度的交給個受眾群體讓平台在受眾群體的作用下自我發展自我修復 自我產生商業價值.而羅胖的團隊曲解了平台、流量、利潤、的運營方式所以栽跟頭就在所難免.
最近有人罵羅振宇是騙子。
但討論羅振宇是不是騙子有什麼意義呢?沒什麼意義。真正值得討論的是,羅振宇及其締造的得到、這兩年興起的知識付費,在歷史上將呈現怎樣的意義?
對於得到,和菜頭是極具洞察力的:
「得到」的定位,準確說法是「知識中間商」。得到App的火爆,證明的確存在旺盛的市場需求。討論「知識焦慮」的那都是純粹的屁話,得到成立的根本原因,不是什麼語音模式念書念文章,不是什麼上班族網路時代學習方式,也不是什麼知識焦慮下的自我陶醉和自我滿足。它解決的是在知識領域內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扮演的是將難度知識轉化為大眾能理解的中間人角色。
就是中間人、中間商。別小瞧了中間人,現在我們說的中介、平台,都是中間人。淘寶、京東是賣家與買家的中間人,微信是人和人聯繫的中間人,百度、今日頭條是人和信息聯繫的中間人。中間人的角色在互聯網和真實社會中,極其重要。
再延伸到知識付費。人為什麼需要學習知識?學習知識究竟有什麼用?
人為什麼需要學習?知識滿足什麼需求?學習並非人類所獨有,自然中的魚類、鳥類、昆蟲、其他哺乳動物同樣有學習行為。烏鴉會學習喝水,泥蜂記憶洞口周圍景觀特徵識別洞口,大猩猩會用木棍取食白蟻,小獅子跟隨母親學習捕獵。
把所有動物的學習行為歸結到一起,學習的根本作用在於:提升對環境的適應性,提升生存幾率,為了在自然激烈競爭中更好活著。
知識是有價值的,可以變成現金,也可以變成身份地位。人類幾大權力來源:相貌、權力、財富,知識。有價值的知識,可以換來權力、財富。
前互聯網時代的知識變現。最早的知識變現可能是姜子牙、諸葛亮這類謀士。他們輔佐國君建國、治國,靠的就是謀略,靠的知識。作為對價,他們換來了權力和俸祿,位極人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後來科舉取士,四書五經八股文知識可以變成官位。
書籍報紙時代,誕生金庸、古龍、余秋雨這些知識變現的領軍人物。
電視電影互聯網時代,出現易中天、于丹、韓寒、郭敬明這些知識變現人物。
所以知識變現從來不是問題,有價值的知識一直是權力來源,一直可以變現。
無論諸葛亮時代、科舉取士時代、書籍報紙時代、電視時代還是互聯網時代,知識需求一直存在。
需求一直存在,只是滿足需求的載體變了。知識載體從口耳相傳、竹簡,變成紙質書,再到報紙廣播雜誌,再到電視,再到PC,再到智能手機。
移動互聯網變革工業時代學習方式。原有學習方式是在學校聽課,走出校門就是看書、培訓。移動互聯網時代,學習方式演變成:在公眾號、電子書閱讀,在QQ、微信群學習互動,聽知乎Live演講,看斯坦福公開課、Ted視頻……
工業時代以來的傳統課堂學習仍在,但對人的作用正在下降,學習方式在信息時代正在發生深遠而不可逆的變化。也許再過20年,傳統學習方式都遭淘汰,新的學習方式才是常態。
總的來說,有大量知識,難度太大,理解學習成本太高,羅振宇負責將有難度的知識轉化為大眾能理解的信息,降低學習成本,所以其存在具有意義。
而人為什麼需要學習知識?
因為環境迅速變化,適者生存的規律沒變。學習讓人理解環境變化、調整自身行為,從而提高生存幾率、讓人活得更好。
謝邀。
因為一篇題為《羅振宇的騙局》的自媒體文章,羅振宇再次陷入爭議。
這篇文章,將羅振宇以及大部分知識付費都稱之為「大忽悠」,引的不少人贊同。
其實這樣的質疑出現過不止一次。從2014年起,就有人稱羅振宇為騙子,並解析羅振宇是怎麼騙錢的。此後關於羅振宇和羅輯思維「坑蒙拐騙」的說法更是屢見不鮮。
那麼,羅振宇到底是不是騙子?
這得從 得到 的產品和商業邏輯說起,它喊出的口號是「碎片時間,終身學習」。它旨在為有學習需求卻沒有足夠的學習時間與學習渠道的人提供學習機會。
基於這個主旨,得到 將散落的碎片化知識整合起來,形成一個新的知識產品。這些知識中有些門檻很高,專業化程度較強,一般人比較難得到。
這個模式其實和超市內販賣商品沒有什麼大的區別。
你有需求,我有商品,而且我的商品是明碼標價的,我也並沒有逼著你去買我的商品。
所以這是一個很常見的市場行為,當你在超市裡買下一個商品時,你不會認為說這是一個騙局,超市主人是一個騙子。
羅振宇本人在10月31日回應了「騙局爭議」。他說,「那篇黑文真的沒說錯。有的人就那樣,他訂了知識產品,訂完覺得沒用。沒用又花了錢,他得吐槽。」
「我們不會搭理外界的聲音。他罵我有他的道理,我不說他是對還是錯,我不聽。」
支持羅振宇的人覺得他這番回答很好,反對他的人認為他是在逃避問題。
但對於那些有著學習需求的潛在消費者而言,他們仍然不知道這個邏輯是否正確。這個知識商品究竟值不值得付錢?
羅振宇給他的app起名得到,但其實我們都知道,沒有一種東西,知識也好,別的也罷,是你學了就肯定能夠領悟的。
我們上了這麼多年學,遇到過許多教的好的與教得不好的老師。
但即使是教的再好的老師,也不敢說,他教過的所有學生都能理解他所說的。
但是那些差生,也交了學費呀,他相當於從學校買知識,但是效果不大。但是,這能說老師是騙子,這是個騙局嗎?
不能,對吧。
同樣的,羅振宇也不能保證每一個購買了 得到 產品的消費者都一定理解其中的意思。
所以當遭遇罵名時,羅振宇也許也覺得委屈,這都要看個人悟性,不能說你沒理解,就說我是騙子啊。
但是你要是之前宣傳的時候,讓購買知識商品的人誤以為,買了這個,就一定能得到些什麼。結果人家什麼也沒得到,可不得說你是騙子嗎?
這就產生了問題,當初羅振宇有沒有為消費者做出 你買了這個,一定能得到什麼的暗示?
這肯定有啊,我們走進書店,是不是總會看見一個書架上擺滿了《一個月學會與美國人交流》,《七天速成日語》之類的書?
買了真有可能一個月學會和美國人用英語交流?真可能七天學會日語?
不可能的。
但還是有人買啊,買了的人也知道,這不可能的。也沒人說,寫書這人,是個騙子。
再聯繫一下我們平常電視上看的廣告。德芙,縱享絲滑。這個廣告詞記得吧? 德芙應該都吃過,絲滑嗎?我覺得,不啊,還有點齁嗓子。
還有等等等等我們耳熟能詳的廣告詞,這些都有誇大的成分,但是消費者也沒去找他們啊,也沒說他們是騙子啊,這是為什麼?
嚴格來說,這些和得到的產品差不多,字裡行間都營造出了一種美好藍圖,給了消費者暗示。
為啥就羅振宇挨罵呢?
我認為,是因為知識產品還處於新興狀態,消費者為內容付費的意識還處於萌芽狀態。
得到的註冊用戶有一千多萬,日活躍用戶不到百萬,而這百萬中,又有多少會付這筆錢呢?
買了得到知識商品的人,大多數應該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對這個商品抱有很大期望的。要是買了這個課,結果什麼都沒有獲得,那可不得說你騙人嗎。
去超市買商品,即使沒有介紹說的那麼好,但我好歹擁有這個東西。
但是知識呢?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我要是看了這個課,沒有得到知識,那我就相當於白花這個錢了。除了付款憑證,甚至沒啥能證明這個東西的存在。
消費者還沒有習慣知識付費產品的特性,這可能是產生分歧的原因所在。
所以,羅振宇被罵,是不可避免的。你的產品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不可能讓所有人都能得到什麼。
這個是他在給app起名得到時就該想到的。
但是再想想,到底是挨罵好呢,還是產品無人問津好呢?
這麼一想,羅振宇好像也沒什麼好委屈的了。
謝邀 做的算是一個知識服務商,把知識通過他自己的方式加工,最後呈現給需要的人,說說賣的書,價格是比較貴
最開始的時候羅振宇做的是邏輯思維,是一個視頻節目,平時在視屏里最後都會說句,死磕自己愉悅大家,羅振宇自己的說法是,做一個讀書人,說給大家聽
後來的視頻節目一直都是在優酷平台播出,一開始的視頻是20分鐘左右,發展都最後,一個視頻最少都是在50分鐘,同時也開了微信公眾賬號,裡面賣一些書,讀書用品,每天公眾賬號會推送60秒的語音,並同時擁有自己的app得到
在2017初,邏輯思維離開優酷,搬回自己的平台,得到,視頻節目,換成了,每天一段10分鐘的音頻
介紹下得到,是一款學習的app,每天都有很多知識界的大咖,比如李笑來老師,薛兆豐老師(我也定了他的專欄),等等,還有沒天聽本書,其中羅振宇,和李翔商業內參是免費聽
每年12月低,邏輯思維都會做一場跨年演講,主要是羅振宇,一個人,連續演講4個小時,今年是第三界,會在上海的賓士中心,雖然我沒錢買票去看,每天都會看直播,去年直播在優酷看的,花了30充了優酷會員才能看
首先有人在網路發過,在得到上學習了沒用,個人覺得學習,不管學什麼都是會有用的,只是沒那麼快得到回報,算是個長期的投資
不能算騙子,但內容粗製濫造嚴重,模式重複,最近每期都會賣書。這感覺就好像懶得寫文案,就找來十個文案粘貼複製一樣。不存在多麼高深的理論,一切都只是換個名頭。《羅輯思維》大體的運作模式可以用做電商的基本思路理解。第一步:製造內容,這個時期的《羅》內容很有吸引力,而且節目時間沒有現在長,節目的節奏感把握的比較好,基本幾分鐘會有一個「包袱」吸引你看下去。但因為標新立異太多,特別是題目標題黨很嚴重,免不了被人說成期期給歷史名人翻案。第二步:產生流量。製造內容隨之而來的是流量。要把流量聚攏起來,就需要一個「根據地」,線下叫沙龍,線上他給取名叫「社群」。「社群」之目的與其說是「互動」和「互聯網思維」的「根據地」,不如說是賣家通過聚攏買家,培養買家習慣而讓買家在想找到賣家的時候知道賣家在哪裡,從而達到降低推廣成本,提高再次購買率。這和淘寶賣家給買家開的QQ群差不多(當然會有不同)第三步:形成訂單。在形成訂單的過程中,按老羅自己的話說「我們做了很多互聯網思維的嘗試」。開始只是搞搞線下活動,收收會員費。終於在不斷努力之後老羅發現了賺錢的新大陸,「賣書」。從只推薦書到賣書,老羅也走了挺久的,嗯,挺久的……(我猜原因可能有兩個:一個是怕開始就賣書,人都跑光了,畢竟他老羅不是美少女,沒人願意看老頭,比如某講紅酒的視頻,我就是願意看,和內容無關,就是因為人漂亮,話說這位美女就在知乎……第二個可能他自己也沒想好方向)終於老羅們找到了方向,便有了現在每周一期,每期50分鐘的廣告。手機碼字,先到這裡。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定義騙子是什麼,再歸納羅振宇的特徵,再比對騙子的特徵,最後下結論。這是一個三段論的邏輯,也是認定事實的方法。如果只是單純認為羅政宇開始做羅輯思維的時候聲稱自己是個讀書人而現在是個商人就認定他是個騙子的話,那可能是對這兩個詞的概念把握的不是太準確,商人和讀書人可同時存在,且不對立,且讀書人為什麼就不可以是商人呢?我們沒有必要一定要把誠實、善良這些正面的詞語同貧窮、低調或老實等特質捆綁起來,也不需要把賺取財富和貪婪、欺騙等詞語捆綁,需要看到一個人的行為是否客觀上利於社會整體的利益提升,是否造成了社會正效應,而不要總是去扣著別人的動機。
羅振宇得罪了某些人,有些人眼紅他的成績,人家賣課程,你願意買就買不願意買就不買,沒人逼你也沒人誘惑你,誇大療效。又沒有。
邏輯思維,就是賺了錢,為了做的更好,就找更多的厲害的人,然後賺更多的錢,再做的更好。這是邏輯思維最簡單的商業模式。
如果羅振宇不收費,就會只有他一個人做義務勞動,最後邏輯思維的思維就僅限於他一個人的認知,很快就會枯竭,相信每個用戶也不願意看到的。
比如噹噹網,賣書好吧,沒有人不知道有多麼的慘淡。
這個定義莫名其妙啊
羅胖只是轉述知識,你願意花錢就聽收費的
不願意花錢就聽免費的,為什麼說人家是騙了?
騙的意思是捏造事實,他所有的知識點都是有出處的。
換句話說,很多人是眼紅他的規模不斷變大,你不僅僅可以學習羅說的書,還可以學習他說話的方式,他說話的預期啊
知識付費,本身就是對的,你付了小錢,獲得大量知識,這是等價的
但是,不要以為聽了羅胖的幾次聲音,幾次書的評說,你就能成功,他不是成功學,他要求你的知識要有積累,要有基礎,要有一定的經歷,再輔以他的付費知識,才有前途
挺好的啊,沒覺得騙子啊。一切都是公開的,早時的「邏輯思維」免費,沒事就看看,覺得挺好玩。現在叫「得到」,開始收費了。我沒有買,不聽不看便是了。選擇權在自己啊。不能因收費就鄙薄人家,不買就是了。可玩的東西很多,何苦逼迫自己又埋汰他人呢?
騙子?騙你什麼了?生意人做交易你情我願的,小心人家告你誹謗。
推薦閱讀:
※今日頭條文章和視頻如果超過2天未被推薦,以後還會推薦嗎?
※頭條號運營1個多月,原創度10分,怎麼提升才能轉正?
※看到很多人說做自媒體月入過萬,到底能不能有那麼多?
※頭條的悟空問答和知乎如此相似,之後會如何發展?
※劉鑫背後到底有沒有公關團隊,為什麼一直在微博撒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