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雍正王朝》中的誠親王?
首先,感謝邀請作答。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也許很多人只注意到了始終處於奪嫡熱門人選的四爺、八爺還有他們身後的一幫皇親貴胄、朝中重臣,也許對於劇中的三王爺誠親王基本沒有什麼印象,但細細品之,竟然發現,誠親王能夠在劇中獨善其身並最終得以善終,不乏他自己的手腕與智慧。
首先,毫無疑問,誠親王是諸王爺、皇子中最有學問之人。
再者,其人雖不好爭鬥,不屑於俗務,但也絕不是懦弱無能、遇事就避的之輩,從下面的幾件事情中便可看出端倪:
一、大爺暗中算計他,結果被康熙直接一語點破,而後來誠親王也不失時機的藉機地報了此仇;
二、在熱河之時,康熙沒有讓他代替自己招待蒙古王公貴族,他雖有些失落地走進屋子,甚至連李紱的招呼也都沒回應,只是輕輕掀起衣角坐在椅子上,但終究一言未發,終未知可否,有的,僅僅只是一個能夠反映出其內心落寞之情的背影。
三、在康熙皇帝賓天,一群皇子正在床前為立儲之事扭打成一團之時,誠親王卻沒有任何動作,僅僅只是靜靜的摟著幾歲的小弟弟,默默念佛。他既沒有公開站出來,像十七弟那樣信誓旦旦的說遺詔是傳位給四阿哥,也沒有站在八爺那邊,對康熙皇帝賓天之前所說的話語進行任何解讀。但當詔書宣讀後,誠親王卻又是第一個俯身稱臣,擁立四王爺即雍正皇帝位,從中,也不難看出他明哲保身的性格。
四、後來李紱先給他透露了伯倫樓考題泄密之事,誠親王在認真分析時局後,勸李紱先暫時把事擱下,不要稟報,這麼做,一是因為尚未確定考題是否真的以被泄露,二是知道雍正皇帝正為了諾敏的事而雷霆大怒,此時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貿然覲見,一旦所報之事與事實不符,自己也極有可能引火上身。待後來正如李紱所料,果然東窗事發,此時他能夠非常明確的建議李紱去找李衛幫忙,一事因為李衛確有能夠調兵的權利可助其搜查考場,二來考題泄密之事非同小可,也不是一般人能夠做的出來的,誠親王在沒有確鑿證據指認是何人所為的情況下,只能冀希望通過李衛,這個雍正皇帝身邊的親信之人,先來捅一捅這個馬蜂窩,換做旁人,不僅沒有這個膽量和魄力來接手這個差事,況且事情一旦辦砸,就不單單是一顆人頭落地的大事,但李衛畢竟是雍正皇帝一手調教出來的、是皇帝身邊的紅人,膽大、心細又有手段,而且對雍正皇帝忠心耿耿,就算出了什麼岔子,也完全可以藉助於雍正皇帝對李衛的感情來抹平一些事情。所以在關鍵時刻,誠親王指點李紱去找那個被正統文人(當然也包括李紱在內)所瞧不上的李衛幫忙,不僅說明誠親王有識人之明,還對複雜的朝局有著深刻的了解。
五、再到後來,雍正皇帝派誠親王、弘時、弘晝一起,去抄八王爺的家,弘晝以活出喪為名,硬是在家閉門不出以謝絕這個差事。當時的誠親王已然看出弘晝的心思卻未點破,其實,看著誠親王一臉的無奈,在他的心中,何嘗又不想學學弘晝,免得落那個無情無義的罵名,但是他知道,這是雍正皇帝親自安排的,也許事情本身的意義已經超出了抄家的範疇,弘晝作為雍正的皇子,可以不去,但誠親王作為雍正的兄弟,如果自己硬要推辭不去,尤其是在那個敏感的時刻,就不能不引起雍正的猜疑,自己能否善終也就不得而知,所以,誠親王也只得硬著頭皮,和弘時一道去辦這個棘手的差事。
縱覽看出誠親王的所作所為,儘管其熱衷於文學、編書,但他依然保持著對朝局的清醒的認識,這也是他能夠得以善終的原因之一吧。
第一,誠親王允祉與雍正同年死(老三比老四大四個月),同為五十八歲。第二,允祉為康熙指定的繼位人,正大光朋扁後的遺詔繼承人就是老三,雍正系篡位。當時老大被圈禁,老二(兩立太子)被廢,老四太陰毒,老八樹大招風,老十四火侯未到,只有允祉學識淵博,寬厚待人,又排行靠前,是玄燁欽定的繼承人。才有了雍正繼位後先封其誠親王,後賞其免跪的特權。老四篡了老三的位,這是歷史。
在熱河之時,康熙沒有讓他代替自己招待蒙古王公貴族,他雖有些失落地走進屋子,甚至連李紱的招呼也都沒回應,只是輕輕掀起衣角坐在椅子上,但終究一言未發,終未知可否,有的,僅僅只是一個能夠反映出其內心落寞之情的背影。
推薦閱讀:
※電視劇《小別離》的女主角是誰?
※如何評價TVB劇「金枝欲孽」?
※《白夜追兇》的時間線是什麼?
※怎麼看待黃海波這個演員?
※如何評價譚松韻童顏的長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