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摩拜進軍日本為何會碰壁?


進軍日本沒能成功,這主要有這樣幾原因。


首先日本這個國家的制度比較完善,是一個按照條條框框辦事的保守型國家,無論做什麼事都需要先去對照法律,而地方規定是不允許佔用社會公共資源,所以第一大問題就是根本沒有地方停車,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的自行車,都不得佔用公共道路,包括人行道。也就是說,共享單車要隨便找一個路邊停放,一轉眼就會被城市交通管理員開著卡車收走,你要把它要回來,得繳納3000日元(約200元人民幣)的罰款。摩拜單車、小黃車,如果你在東京投入1000輛,第一天就有可能被罰款20萬元人民幣,除非你這1000輛自行車乾脆都不要了。

本身它是一個自行車王國,家家戶戶都有自行車。日本城市裡的居民,去超市買菜、去幼兒園接孩子、去車站坐車,都會騎自行車。因此,自行車在日本的普及率比較高,城市居民並不需要太多的共享單車。

日本機關公務員和企業員工,在上下班途中遇到事故,都可以算作是「工傷事故」,保險公司和企業也必須按照工傷事故的標準理賠。正因為如此,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都不贊成自己的員工騎自行車上下班,而是提供交通費要求你坐地鐵輕軌上下班。因此,公司白領對於單車的需求量,在日本的大城市裡,幾乎很少有市場。

日本本身都有自行車出租,價格不高。在京都,許多景區甚至在京都車站走一分鐘的地方,都有專門的自行車出租行,所以,沒有中國企業的共享單車,在京都這樣的旅遊城市,已經有很成熟的租車市場。


最重要一點,日本道路交通法規定,日本所有的自行車在夜間必須開啟車燈騎車,而中國企業目前投放的中國式共享單車,沒有安裝車燈。這在日本是屬於不合格車輛,除非你只是白天騎車,如果是晚上沒有車燈騎車,遇到警察是一定被扣。


017-08-20 06:56 來源:航行天下的日本雜記

今年四月,《財經》雜誌的一篇名為《共享單車:資本局中局》的文章引起了大眾的注意,文中講述了兩大共享單車巨頭背後刀光劍影的資本鬥爭。有人說,看誰背後的資本巨頭最多最強,誰就能取得這場共享單車大戰的勝利。但是筆者認為,巨額投資只是拳擊台的一張入場券,而那個拳擊裁判,就是政府。

在拳擊運動中,只要雙方水平不是差距太大,輸贏主要看技術得分。而對於體量相似的兩大共享單車公司來說,他們在賽場上需要掙取良好的社會表現分並減少失分。低碳出行、促進自行車行業發展是得分,亂停亂放、出現交通事故是減分。他們的表現影響著裁判的判罰,裁判的一個決定就可以讓其中一個公司陷入萬劫不復之地。比如北京市推出的共享單車管理徵求意見稿中,提到共享單車要安裝衛星定位裝置,這對於現階段的ofo顯然是不可接受的。而在未來,政府必然會對共享單車亂停亂放開展整治,那麼各共享單車停放區的位置、大小也有可能為這場單車大戰划上句號。

為了爭取政策上的支持,兩大共享單車絞盡了腦汁,其中摩拜單車進軍海外市場的舉措,不僅開拓了新市場,「中國製造走出國門」、「中國創新馳名海外」也為中國贏得了美譽,為中國形象在海外的傳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對於這樣的公司,監管層自然不會輕易打壓。意識到進軍海外的巨大價值後,近日ofo也與日本軟銀旗下的軟銀商業服務株式會社達成基本協議,計劃9月進軍日本的東京和大阪。這樣一來,ofo就和之前宣布進軍福岡和札幌的摩拜正式展開了新一輪的對壘。

在這場大戰開始前,筆者有一個深深的疑問,那就是兩家公司是否對日本騎行市場有足夠了解。曾經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企業有很多,新蛋、Paypal、還有前不久的Uber,但他們都失敗了,原因是對中國市場不了解。換位思考一下, 我們中國企業進軍日本,是否就能成功呢?不如我們從生活習慣等方面來分析一下中日兩國的差異。

擺在眾多共享單車面前的第一大問題是法律。在筆者之前的作品《在日本騎共享單車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中提到,日本法律規定,晚上騎自行車必須開車頭燈,即使是在燈火通明的城市中,市面上銷售的自行車也都附有車頭燈。而在中國,幾乎沒有自行車帶有車燈,即使有人安裝了車頭燈,一般也只是用於無照明路段的騎行。這一點本身並不是什麼難以解決的問題,只是我們看到摩拜在札幌展示的共享單車顯然是沒有車燈的,說明摩拜的海外團隊對日本市場了解的還不夠深。

下一個問題是,海外共享單車的目標用戶是誰呢?是中國遊客么,由於國外交通費昂貴,共享單車看起來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遊客出行手段。但是不要忘了,在日本法律規定不得二人共乘、不得騎車打傘、禁止並排騎行、禁止騎行時打手機、禁止酒後騎行、在車道上禁止逆行,執法也非常嚴格,如果不了解這些法律,很容易違規。更重要的是,日本車道是靠左行駛,中國遊客很容易因為不適應變化而引發交通事故。如果要發展中國遊客這個目標客群,必須要提醒用戶注意當地的交規。

如果是面向日本本國人呢?無論是人數和使用頻度,這個市場比中國遊客大得多。但是據日本總務省2016年發布的《通信利用動向調查》顯示,截止到2015年末,接入互聯網的用戶中,使用智能手機有54.3%,而使用功能機的15.8%,可見功能機依然擁有不低的市場份額。面對這種情況,只有智能手機app的摩拜和ofo是否需要根據日本市場的功能機開發相應的手機軟體呢?如果回答是,開發成本是個需要考慮的問題;回答否,就面臨失去巨大目標客戶群的風險。

第三個問題是使用及支付,這兩者都需要使用二維碼技術。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目前國內流行的二維碼是個不折不扣的「日貨」。二維碼又稱QR碼,全稱Quick Response,由電裝株式會社旗下的DENSO WAVE INCORPORATED的原昌宏主持開發。雖然DENSO擁有二維碼碼的專利權,但針對業已形成規格的二維碼,公司明確表示不會行使這項權利。後來,無需成本、可放心使用的二維碼碼現已作為「公共的編碼」,在全世界得到廣泛應用。


推薦閱讀:

樓上住了一對沒素質的人,么辦?
網紅陳山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男人為什麼都喜歡18、20多歲,特別年輕漂亮的女孩?
當今社會,先買車還是先買房?

TAG:日本九州 | 社會 | 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