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若孫策不死,是否能在曹操官渡之戰時,重創其根基亦或者使其覆滅?


感謝邀請,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看孫策有沒有有沒有這個實力,打仗打的是實力,孫策有沒有這個實力,我的回答是有,雖然實力不如袁紹和曹操,但文臣有二張張昭和張竑和周瑜,武將有孫策,太史慈程普韓當黃蓋,孫策集團能文能武,之所以掃平江東足見其還是有一定實力的,其次看有沒有時機,也有,正當曹操與袁紹決戰之際,曹操的後方其實很空虛,糧草困難甚至不足一周之需,此時從江東經壽春,汝南給予,直搗許昌,奪取漢獻帝,控制東漢小朝廷也有可能性,孫策不死可以說即有實力也有機會重創曹操,讓曹操腹背受敵,但若說覆滅可能性卻不大。一孫策與曹操相爭,袁紹得利最大,實力也會更強,他也不會讓孫策做大,曹操雖受打擊,但曹操集團在中原實力不是輕而易舉就打敗的,起手下的文臣武將,人才濟濟,受到重創卻也難徹底打垮,最有可能形成的局面是一超袁紹,二弱曹操和孫策,兩者更可能的可能是握手共抗袁紹,實現實力均衡。以待時變。

但歷史沒有假設,孫策的早亡與其個人英雄主義緊密相關,一個集團的領導只講個人英雄主義,不講團隊合力註定敗亡,蓋世英雄項羽亦如此。

所以曹操與袁紹決戰的勝利是群體智慧的力量,即使孫策取得暫時勝利,也改變不了曹操集團當時的發展進程。


若孫策不死也不會在官渡之戰攻擊曹操的。我們來分析一下當時的局勢環境:

一,當時袁紹無論地盤、軍力、糧草均超過曹操,雖有挾天子以令諸候的政治優勢,但袁紹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其政治優勢也是強大的。在官渡之戰中初期曹操明顯處於劣勢,假如孫策率軍夾擊曹操,曹操敗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但孫策將面對更為強大的袁紹,甚至陷入與更大對手(袁紹)的對決中,這不符合東吳利益,坐山觀虎鬥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二,當時孫策在東吳處境也是艱難的,不宜出兵攻曹。孫堅從江西率軍攻佔江東而後又失去江東,後孫權從袁術處借兵並帶領其父原手下的一部分老將重新攻佔江東,他們父子二人在江東士族和本土各種利益集團眼中就是來「搶食」的外來軍隊,雖然被孫策用兵征服,但內心不服甚至敵視,這也是孫策被暗殺的原因。因此在江東局勢未穩而出兵攻擊曹操,則江東有各種本土利益集團有暴動的可能性,因此穩定江東局勢是孫策一段時間的重中之重事,根本不可能對外作戰。

三,荊州地處東吳上游,水軍也很厲害,孫策之父孫堅就是被荊州大將黃權殺的,荊州劉表不但與東吳結下世億,而且對東吳構成重大威脅,因此東吳在內部不穩,外部有荊州兵威脅之時斷然不會在官渡之戰出兵攻擊曹操,那樣做無勝負都將面臨更大的危機(江東內亂和面對劉表和袁紹的軍事威脅),更別說在孫策與曹操作戰時有可能出現劉表趁機偷襲江東和江東本土集團造反了。

四,孫策爭奪天下的首選策略:在北方各軍閥混戰中孫策有很大的可能性不會參與其中,他應該先穩定東吳然後解決荊州的威脅,先攻下荊州然後再奪取西川統一南方,這個策略是魯肅先提出的,後來周瑜也一直有此戰略規劃,只是出現了劉備集團而未能實現,但孫策不死,劉備集團尚未出現之前,孫策有極大可能先統一南方然後再與北方集團對決或劃江而治,決不會在後方不穩還處於威協中去參與北方混戰。因此若孫策不死是不可能在官渡之戰時重創曹操的。


感謝相邀,試著說說,不妥指正,愚見:

孫策即使不死,也不能在官渡戰中,重創曹操,更不會滅操,甚至比袁紹敗得更快。主要是曹操廣招人才,手下能臣濟濟,為其效勞的文臣廣有謀略荀攸、荀彧、郭嘉、程煜都是戰略家,對形勢判斷客觀準確;武將曹仁兄弟、夏候兄弟及于禁、張遼等有勇有謀,兵法嫻熟,實戰經驗豐富。而且,就曹操來講也能識人善任,能夠發揮每個人的特長。當時能與曹操一較高下的只有袁紹,而且也只有袁的團隊人才和曹操近似,文臣武將也是濟濟滿帳。唯一區別的就是他們倆人的區別,正如郭嘉所言,導致袁的失敗。而孫策則不然,沒有曹和袁那麼多人才,乃父死後原氣大傷,不得不依附在袁術門下,雖然個人勇武,但非常無奈,這時他是不可能與曹爭鋒的。退一萬步,即使孫郎擁有袁紹那樣的人才和實力,但就兩人的見識與能力來講,他也遠不是曹的對手,從他征戰江東的對手來看,能力普遍不夠,不是英雄,遇到他不是望風而逃,就是開門投降,即使有抵抗也一觸即敗,沒有象官渡之戰那樣計謀百出,因此他才能順利收下江東,而碰上一個象樣的,就僅劉表,他也不能對付,否則他也不可能死那麼早。所以,他不是曹操的對手,也不可能動搖曹的基業。但他仍不失為一個英雄,為東吳打下了良好的基業,也得到後人的稱頌!


孫策不死,天下將陷入另一場混亂,北方統一的時間會推遲:

一、孫策己決定北上參與袁曹角逐,這點多部史書均確載,孫策以曹操為對手,對袁紹態度不明朗,官渡雙雄會或變為三雄會。

二、曹操兵力有限,再抽出人馬去迎孫策,官渡前線有崩潰的可能,曹操只能採取守勢,地盤將被大幅壓縮,揚、徐部分地區可能歸孫策,袞州可能歸袁紹。

三、新形勢給劉錶帶來了新機遇,他雖然保守,但此刻大約也坐不住了,成為逐鹿中原的另一極。

四、在上述情況下,曹操即使不被消滅也會迅速被削弱,屆時主要看袁紹和劉表如何角力。

四、孫策是最大變數,如果一切順利,可能會有大發展,但戰勝袁、劉的可能性不大,江東子弟思鄉,不能久在北方,孫策得到便宜後適時收手的可能性大。

五、關中是一重要地區,迫於形勢他的擁戴了曹操,如曹操失利,關中或將由馬超、韓遂主導而自立。

六、假如形勢如之上所推測,長江以北就有六大割劇勢力同時存在(按綜合實力大小排名):袁紹、劉表、曹操、孫策、馬超與韓遂聯盟、遼東公孫氏集團。

七、以袁紹和劉表的能力,迅速統一北方將遇更大困難,統一時間表或許延後數年,或許提前開啟南北朝和五代十國那樣的局面。

以上純屬個人推測,歡迎批評指正。

喜歡三國的朋友,歡迎關注本人最近出版的新書《三國全史》上下冊,噹噹網暢銷新書,多次排噹噹網歷史類暢銷新書排行榜周榜、月榜第1名。


應答,不能,孫策誰勇,孫策自己寧死講過,戰場上弟不如我,治國弟遠勝於我,養兒當如孫仲謀曹操所講,曹操何須人也…。


孫策當時的兵力連北上攻破陳登都沒條件。自己就在陳登手上吃了虧。加上內部一直處於與江東豪族的權力鬥爭中,還有山越作亂。實力連劉表都比不上。而最有希望改寫戰局的只有劉表,但他自己也陷於荊南張羨的叛變上。錯過了機會


不可能,孫策不死也無法參與官渡之戰!荊州當時還在劉表手上!要從江東到官渡路途太遠,而且江東更適合水戰!而且就算孫策不死也會聯合袁紹,當時孫策可是投靠的袁術,袁術和袁紹親兄弟卻猶如仇敵!v


絕對不會。理由有三:一、孫策從後偷襲曹操從戰略上說不明智,此時中原大戰從表面看袁紹是更強大的一方,聯合強大的袁紹滅掉弱勢的曹操,讓自己面對的是更強大的袁紹實為愚蠢。二、從道義上不合理,曹操狹天子以令諸侯,孫策從後偷襲可謂名不正言不順。三、情感上不接受,曹操與孫策合力滅掉呂布,從情感上孫策與曹操有舊,孫策與袁紹無舊。同時孫策對劉表有殺父之仇,因此孫策必然先滅劉表。


推薦閱讀:

孫策被刺客所殺,刺客究竟是誰所派?
諸葛亮真的指定了蔣琬與費禕做為繼承人嗎?
三國里最讓你感動的友情是哪兩人之間的?
《三國演義》中,為什麼鐵籠山之圍姜維不用火攻,而被司馬昭逃脫?
諸葛亮安葬在定軍山,墳墓至今無人敢動,據說和墳頭上兩顆樹有關,是嗎?

TAG:曹操 | 三國 | 孫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