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明月幾時有》有什麼看點嗎?

看了電影名我是很想去看,想多了解一下,哈哈,還是周公子演的,周迅給我一種魔力啊,很吸引人;你們覺得此電影看點有什麼?


聽說,香港導演竟然拍了一部紅色題材的影片

港片在我心中一直有五個主要題材,杜琪峰吳宇森為代表的警匪片,王家衛為代表的文藝片,徐克為代表的武俠片,爾冬陞許鞍華為代表的人文關懷片,王晶周星馳為代表的喜劇片。


印象中香港導演很少觸碰紅色主題的片子,也從未覺得適合。聽說今年竟然有一部關於抗戰題材的香港作品,還是在7月1日公映,第一反應是極為震驚的。


讓我更震驚的是,這部作品的導演是擅長文藝寫實的許鞍華。而看到演員陣容再次讓嘴型凹成O字。周迅、彭于晏、霍建華領銜主演,鮑起靜、梁家輝、郭濤、黃志忠、蔣雯麗、春夏、呂良偉、王菀之、梁文道、李燦森等聯合主演。總覺得這個名單一眼掃過去是一個非常奇幻的組合,兩岸三地的明星都有,但排放在一起看就特別有違和感。文化人梁文道甚至導演本人竟然也有出演。不過這樣的出乎意料卻讓內心有一絲期待。


一直很喜歡粵語中「看電影」的說法,去戲院睇戲。戲,讓我覺得是一種能讓平面的事情變得飽滿生動,立體而有靈魂的藝術。能抓住人心的戲,背後應該都有一個內心戲十足的導演,而許鞍華正是一位視角與眾不同的導演。可能這樣的奇幻組合,也只有許導演的影片才能看到,才能齣戲。


24號在奧海城The Sky參加了這部作品的提前放映會與導演分享會。巧合的是,第一次在The Sky看戲也是許導的作品,《黃金時代》。兩部作品有一絲相似的感覺,都有講述戰爭中的文化人的故事,經許鞍華之手,這些歷史故事都披上了一層文藝色彩。

《明月幾時有》根據真人真事改編,故事發生在太平洋戰爭爆發的香港淪陷時期。以歷史上著名的「東江縱隊生死大營救」事件為敘事線索,講述了以香港的奇女子「方姑」、神槍手「劉黑仔」為代表的英雄,在1940年代風雲變幻的香港展開生死救援的故事。1941年底,一批內地旅港名流和文化人在中共的部署下,經東江游擊隊和地下組織的護送,將何香凝、柳亞子、茅盾、鄒韜奮等數百文化名人及愛國民主人士成功營救出戰火紛飛的香港,史稱「搶救文化人」。

西貢東江縱隊紀念碑 PY/攝


雖然是一個戰爭故事,也有打鬥和血腥的場面,女性導演拍戰爭,果然還是有所不同。這絕對是我看過最文藝的戰爭片,片中有兩處大段讀詩的片段,一次是周迅飾的「方姑」朗誦茅盾的作品《黃昏》, 「風帶著夕陽的宣言走了,遠處有悲壯的笛聲,夜的黑幕沉重地將落未落。」另一次是日軍竟然背誦蘇東坡的詩詞還向翻譯官請教中文。這樣全新的視角審視戰爭,很意外,也很耳目一新。詩歌似乎就像在戰爭中的明月,在炮火連天中給身不由己的人一絲力量。


除了調性文藝,片子承接了上一部《黃金時代》嘗試新的敘事風格。選擇了兩條故事主線,一條由現今東江縱隊活下來的彬仔敘述故事,一條是以「方姑」為中心發展的故事。古今穿梭卻不違和,許鞍華的片子就像老火煲湯,慢慢悠悠,娓娓道來。觀眾也是,急不得,要耐著性子,才能品出味道。


自《桃姐》開始,許鞍華對於女性的特別視角在影片中總能深入人心。很少在抗戰片中看到女性形象,周迅還是頗為符合「方姑」這個弱女子的形象,有種以柔克剛的力量,緩緩而出。「方姑」的母親更是戳心,從一個「自私」的母親轉變成了死都不連累他人,大無畏的犧牲者。雖然是個小配角,沒有磅礴的英雄色彩,但這種抗戰中小人物的故事反而更能打動人。飾演者葉德嫻也是演技卓絕,包攬了淚點,預感明年金像獎的最佳女配角非她莫屬。而彭于晏出奇地適合演繹抗戰英雄,感覺整部片子的笑點,都被他一個人承包了。一個台灣人演港味武打戲,也有出彩的點。


出人意料的還有這部抗日影片的配樂,是著名的日本音樂大師久石讓,對於影迷的疑問,許鞍華從容地說,「我覺得電影是超越國籍的一種載體。」許鞍華的父親是國民黨文書,母親是日本人。許導說不會因為母親是日本人,而把日本人拍的特別好。


許鞍華表示想拍香港淪陷的故事想了很久了,苦於沒有遇到好劇本。《明月幾時有》背後的歷史故事很動人,但是動人不意味著容易拍攝,如果不用心投入,會容易讓觀眾覺得太簡單,也容易讓片子變成宣傳片。對於這部片是否為「香港回歸20周年的獻禮」作品,許鞍華坦言拍的時候沒這麼想過,但覺得這樣說也合適。許導說歡迎大家對影片有不同的感受和解讀,她認為一部好作品,是經得起觀眾的各種解讀的,如果是單一的解讀就會變成說教,就不會是好的電影了。

《明月幾時有》分享會 PY/攝

在文化娛樂越來越難做,在港片不被看好的時期,竟然出了這樣一個題材的影片。褒貶不一。

個人覺得特別有意思的一點在於影片的名稱,像是自問自答。影片中文名提出了問題,而用英文片名做出了回答。


明月幾時有?

Our Time Will Come.


而這個問題和答案,也應該是經得起各種解讀的。


我感覺算不上好也算不上壞,感覺就是好多關聯不大的片段串起來,不太像故事片。有點像散文,各個片段串起來,看完之後講不太出到底講了什麼故事,但那個時代的人物背景等等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沖著周迅去的。

因為進電影院之前並沒有看海報,也沒看電影簡介,只知道還有彭于晏 霍建華 郭濤等演員,心理預期是類似於《撒嬌女人最好命》這一類型的。所以電影開場了2分鐘,我才調整過來,這是一部紅色電影,關於香港抗戰的,當然,英雄身份還是屬於共產黨的抗日游擊隊。

先挑下電影缺點,那個方蘭(周迅飾)和黑仔(彭于晏飾)優雅從容地躲過槍林彈雨順利溜到小河裡,實在是讓人覺得太厲(Jia)害(Jia)了吧,雖然做了特效,但是欲蓋彌彰啊!一下我就齣戲了:我去,村長是個叛徒!

重點來了,說周迅。周迅剛出場的片段,第一反應是我女神老了,特別是眼睛周圍的細紋,顯出了滄桑。哎,看《撒嬌》時候還並沒有這種感覺呢。

但是,周迅還是周迅,有一種靈氣叫做周迅的靈氣。

#《黃昏》的念白#。「風帶著夕陽的宣言去了,像忽然熔化了似的;海的無數跳躍的金眼睛 攤平的為暗綠的大面孔。夜的黑幕沉重地將落未落,不知到什麼地方去過一次的風,忽然又回來了;這回是打著鼓似的:勃侖侖,勃侖侖!不,不單是風,有雷!風挾著雷聲!海又動蕩,波浪跳起來,轟!轟!在夜的海上,大風雨來了!」 方蘭對著矛盾先生(郭濤飾)朗誦了《黃昏》這一段,聽這一段時,我腦子立馬跟著想像:夜幕,打鼓的風,bolong bolong;夾著雷聲,大海,波濤洶湧,Hong Hong .....這是個不平靜的夜晚,在風起涌動的香港。這一段很享受,我認為是電影出彩的地方,這一段朗誦時不僅表露了方蘭對矛盾先生的崇拜,為後面的幫忙情節作了鋪墊,也為整部電影布上了風起雲湧的緊張基調,鋪起了堅定不移的愛國情懷。周迅的朗誦真的真的很好聽,我甚至想,接下來都是她一整段一整段的念白,聽著也很享受。

#送方母#。得知母親送情報時被憲兵隊抓走了,第一時間找黑仔,找組織,要救出自己的母親。可是當發現救母行動十分困難,有可能搭上整個的市區中隊和短槍隊時,方蘭不得不忍下痛狠著心放棄這個行動,那一幕的表演完全打動了我。周迅的演技實在是精湛,那憋著氣逼紅了眼眶,一圈比一圈深,又憋出了眼花,像要炸了,但又忍著,咬住不哭,往前走了幾步,終於受不住了,走不動了,蹲在地上,也只敢壓抑著哭.......哎啊,有一種演技叫做周迅的演技。這個又讓我想到《紅高粱》的九兒姑娘了。

#對不起,我連累了你#。電影中我第二喜歡的角色是方母(葉德嫻飾),非常飽滿的角色,是市井小民、愛打算盤;是疼女兒的母親,無條件接受女兒的男(性)朋友,時刻牽掛女兒的安危;是深明大義的愛國人士,雖已年老,仍燃燒著自己的蠟燭。自私,貪面,樂觀,幽默,倔強,對自己對女兒,始終堅持一條:不可以連累別人。但是,因為不放心阿四(王苑之飾)送那個非常重要的情報,加上對自己送信經驗有信心,再者和女兒並肩站在同一戰線的驕傲感,馬上又能見到女兒的欣喜感,方母主動要求和阿四一起送。然而,這一次方母被發現了,被日本兵抓走了。連帶著,在日本方的卧底(在第一端送出情報的人)也被揪出來,被關起來了,最後和方母一起,被殺了。臨死之前,方母對著卧底說了一句:對不起,我連累了你!............一輩子驕傲坦蕩的她,在槍口下不猶豫,不乞憐,只是充滿了愧疚,不斷責備自己,怎麼可以連累了別人。看到這時,我也久久不能平靜,堅持不連累別人的坦蕩,難能可貴。


就說這麼些吧。電影的一些情節並不連續,但仔細一想,就會明白。這種參與感也會讓觀眾很有成就感的哦。劇透太多也不好(其實是,手機打字太多很累的),就不細講了。

總的來說,我推薦這部電影。一呢,霍建華帥,彭于晏更帥,我周迅最帥;二呢,我知道了孔秀芳這個真人,了解了她的真事;三呢,它帶給我的感動和收穫遠遠超過那些商業片;四呢,畢竟現在也沒啥好電影;五呢,估計它的題材不太符合市場口味,拼不過那些單純圈錢的片(騙)子,能支持就多支持一下吧!

都看到這了,也不給我打個招呼,哼!

對得起她嗎 (^^)


久石讓電影配樂


音樂無國界!


首先,周公子如詩如畫。

另外,聊聊這部電影的內容。

地下傳送情報,發放傳單,在敵營卧底,游擊戰,被捕後受到日本人殺害。該有的都有了。

感動的地方有,

1)滿眼的綠。讓我覺得在壓抑,命懸一線的亂世中有一種輕靈。很美,很動人。

2)母親。在飢餓、紛亂的環境,和租客談話之前,仍然記得對鏡抿一抿鬢角。我很喜歡。

3)茅盾的散文。風帶著夕陽的宣言去了,像忽然熔化了似的,海的無數跳躍的金眼睛攤平的為暗綠的大面孔,遠處有悲壯的笳聲,夜的黑幕沉重地將落未落。

謝謝。


《明月幾時有》的英文譯名為《Our Time Will Come》,「我們的時代終將到來」,其實影片主旨和抗日神劇是一回事,無非是嘗試了另一種風格。但這種風格可能更適合「小確幸」,似乎許鞍華的其他影片也都是這個基調,不過這種風格放到嚴肅宏大的革命題材就有些水土不服了。

也許是香港人對抗戰的印象不是很深刻,所以可以用這種平淡瑣碎的態度去講述那段歷史。但在大海看來,打個比方,你能用王家衛愛情片的風格去講述盧安達大屠殺這樣沉重的故事嗎?這合適嗎?能引起觀眾的共鳴嗎?

如果說《明月幾時有》是一部命題作文,那許鞍華沒有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豆瓣長評:同樣是周迅,《明月幾時有》到底比《風聲》差在哪?


在去看之前沒有看宣傳,直接到電影院才選擇的,當然是沖著周迅,華哥去的,演技果然沒有讓人失望,講述了1941年香港淪陷的那段日子,小人物的表現更是淋漓盡致,方母從一個自私又有點尖酸的客棧的老闆娘,最後因送情報被抓住,到死都在一直堅持不會連累任何人,還在對扶著她的人說謝謝,演技非常棒!周迅扮演的主角方姑更是精彩,在得知救自己的母親會讓短槍隊和市支隊全部犧牲時,決定放棄時表情的痛苦,無奈,焦灼,看的我那個心疼,難受。香港僅有的紅色電影,演員演技在線,很值得!


有啊。電影的敘述不像一般的戰爭片,我覺得更像是一部人物紀錄片。

電影的角色塑造的好,周迅——獨立、自強又帶點可愛和文藝。葉德嫻——愛美、市井、堅強,說「就算死了也不要連累隊友」的時候我覺得很是幽默。王菀之——粗線條、膽小、負責任。彭于晏——機智、勇敢。霍建華——一開始我會覺得沒承擔的渣男,後來才知道是去了當卧底,還拼了命地通知方姑信息。

電影沒有通過一些很大的戰鬥場面告訴你當時的艱苦,但是卻通過一個個人物角色,一件件小事情讓你覺得當時的不容易。

總的來說,電影是很平淡地在敘述「那些年」發生的事情,所以會讓人覺得電影一點都不好看。其實如果靜下來想想,留意一些細節,你會發現,電影真的很不錯。


提前看了點映,值得一看,這部電影有點像在講那個時代,小人物的一個選擇,周迅的演技很棒,和葉德嫻的感情線很感人,葉德嫻塑造的人物特別鮮活,彭于晏在裡面的表現也很棒。
挺值得一看的~


演技派葉德嫻飾演的母親,既現實市儈又深明大義,既膽小如鼠又視死如歸,把那時那個時代的小人物動作心理神態,表現得玲離盡致,深深靜謐的黑夜,總會有人給你點燃一隻明燈。
周迅,裸妝上場,甚至不難看出,眼角有細小的細紋。歲月總是不饒人,即便是周迅你又能怎麼樣,可是即便如此,也掩蓋不了她的風采,一蹙眉,一笑間,或悲或喜,或怒或傷,一切一切渾然天成,她是上帝賜予影視圈最好的禮物。
華哥霍建華,彭于晏,一如既往地帥氣。

此外,影片開頭,矛盾先生的經典詩篇,很贊很贊很贊很贊很贊很贊很贊很贊很贊很贊!!!!!!!


明月幾時有,我喜歡這個電影。像是從抗日戰爭的厚重歷史書中隨意撕扯出的日常而英勇的一頁。文藝且悲憫的講述著戰亂時代的細碎勇敢卻不失腔調的生活。這種悲憫是電影中文人之間的夾縫求生,是老年彬仔落淚對方姑的想念,是戰爭對無辜國民的傷害。第一次看到老年彬仔出現覺得很跳躍,之後卻覺得每一次的 離間(影評里說的)都很恰到好處,讓觀眾從深深被帶入的電影裡面跳脫成為一個回憶者,繼而反應過來自己是一個在屏幕前看故事的人;深嘆一口沉重,再一猛子扎進到那個年代中去。看到方蘭權衡得失放棄救母之時,只敢唏噓世間竟有演技如此精湛的女子,將大義、勇敢、責備、堅定、脆弱等萬千情緒溶於一雙眼裡。當茅盾先生的《黃昏》再次伴著周迅那完美的聲色回蕩在耳邊時,心中的那一絲悲涼竟而轉化成了一種篤定!鏡頭掃過清晨的維多利亞港,一個嶄新的香港伴隨著晨光出現時,更是懷著對祖國深愛和先烈崇敬,予這和平時代充滿了感激。也忽而明白,這部命題電影在我心裡已然奪下了高分。


《明月幾時有》Our Time Will Come

一眾大牌明星
老戲骨
劉黑仔 彭于晏
梁家輝 彬仔 串場
周迅 方姑 劉海從有到無 也是從稚嫩到成熟的轉換的象徵

劉黑仔 槍法好 還把一口大白牙 抹黑了倆 因為游擊隊隊長職責所在 而在大拇指指甲蓋上所留下的流火傷疤 敬業至極 細節的把握令人震撼

(離開香港 避風塘 方姑
沈先生再見
勝利再見

方姑:你還說你是特地來感謝我的
我看你是特地來古僱傭我的吧 用兩個茶果
劉黑仔: 不 是一個半
於是,方姑自今日起參與市區中隊情報員

霍建華李錦榮 :快走
在危難之際游擊隊信息暴露之後,對為大佐日軍工作的國人所說的話,一張小紙條上 僅此二字。高度精簡。卻又體現了其中的肝膽相照。

想要現世安穩 多不易
兵荒馬亂 不知明日事
(這是對當時的女子出嫁只能草草敷衍,僅擺一桌酒席或是如方姑表姐所言:在這個年代能組建個家庭就不錯了。那個年代大家對婚姻倒不能說是完全失望,卻總帶著些消極悲觀情緒。


方姑母親:你看你, 人家都是英雄好漢。你呢,瘦巴巴的死沒什麼,別連累隊友啊。
以後都是靠你們年輕人啊。
方姑:如果每個人都像你這樣想 就真的等不到勝利了。
(得知女兒要參加情報通訊工作,阿媽嘴上說著,等不到她回家了,但是卻趕出來給阿妹送傘,還把是意味著全部身家一枚戒指給了阿妹。可見母親對方姑的關心支持,背後的強大支柱。從電影后半部分中頻頻幫方姑送情報中也能看出,其母是有一腔熱血的、血氣方剛,即便是最後被日軍抓捕至死都不肯透露一點消息…

方姑對幼年的彬仔說:影子是山狗的靈魂 會吃人心


細節/方姑給她母親送米,其母在飯桌上掉的一粒米都會仔仔細細撿起來,放進米袋,真感受到那個年代每一粒米都被好好珍惜

母:你要當心啊
方:你也要當心啊
母:你去哪裡啊, 伍記, 我去過了。
我幫方姑送過好多次了,我是老手了。

反被聰明誤 ,縫在口袋裡。但…
碼頭只查船不查人,很好的。但…
被捕後一直護著年輕人
母:我是鄉下人,我不識字。全篇這句話出現強調了好多遍,但每次日軍都是鞭打…毫無人情可言
在憲兵隊的高壓打擊下,她只是回答:不疼 沒有生第一胎那麼疼,你出去記得跟方姑說,我不會說的,我不會連累別人。
聽著心酸

(通風報信被捕)
方:你投敵了 ?
李:我覺得我會嗎
方:不會
李:一定要小心,我怕有人跟蹤我我就不過去抱你了
和李之間的愛情

方:我要跟你一起
劉:不 這一次 你救人 我掩護 市區中隊 和短槍隊。你聽我說,我不想救了你媽而給你送終,明白嗎。
和劉之間的革命友誼

風帶著…(茅盾文集)

方伯母到死都說不認識我 他們就把我放出來了

方母:對不起我連累了你 張小姐
(她們失去價值後日軍選擇讓她們自己挖坑結束)

在那個鏡頭結束後,鏡頭轉到了晴朗的天空,有暖陽。我發現那時能見到太陽真好,耀眼的陽光 。

大佐:成人之時的儀式 我想別的國家也有。這是我父親刮的六道疤。現在你收了兩刀, 你沒跪下, 喝兩杯你走吧。
大佐得知李可能是那個卧底,所做的一切。自以為是的日軍想要教育國人的想法悲哀。

畫面僅是全黑,而背景聲音中只有「砰」的一聲,想說這個結局也是能猜到的

最後,東江縱隊行動任務大致結束,接近影片尾聲。劉將要離開香港轉至柳州進行下一步任務,和方姑告別時的對話
方:你要記住我的名字 總能找到的
劉:一言為定


本回答不涉及對電影的評論與評價,單純劃重點(看點),直接回答問題。看點個人認為看點包括:

  1. 首先這是香港少有的紅色題材的電影,電影講述了香港及廣東部分地區的抗日歷史,算是填補香港電影界對這部分的空白吧,所以可以關注。
  2. 其次是劇本本身,講述的是東江縱隊搶救文化人和民眾抗日救援的歷史事件,這段歷史本身是非常有意思的,去過東江縱隊紀念館參觀,推薦了解該段歷史的背景。
  3. 導演許鞍華細膩的手法和對細節的處理。對該導演不熟悉的可以先谷歌百度一下,許鞍華的代表作有《千言萬語》,《天水圍的日與夜》,《天水圍的夜與霧》,《桃姐》。該影片雖是抗日題材,但是並沒有很多的血肉對抗,更多的反而是對人物的細節進行描繪,此處沒有例子,有例子就劇透了。出了對人物的細膩描寫,在對電影其他細節方面導演也是下了功夫的,比如找了當地的客家樓房,主角對話里夾雜的客家話背景等等。
  4. 主演周迅、彭于晏、霍建華的演技。演技依然不錯!
  5. 群星璀璨,眾多老戲骨,老戲骨的演技也很好。葉德嫻、郭濤、黃志忠、蔣雯麗、梁家輝、王菀之、李燦森、梁文道、張兆輝、馮淬帆 、苑瓊丹、唐寧、盧巧音、廖駿雄等。(對未能全部所有的名字表示歉意)
  6. 電影里的迷點。

(1)請問,這個「後面有條河,好像不是很深,裡面有我們的人」 是什麼鬼???!!!

我在YouTube上看的,難道是被惡搞了?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tvUDJL-ojU

(2)這是一部抗日題材片,劇組太牛逼了,居然找了久石讓來配樂!!!66666


香港導演拍的紅色題材片比較稀罕,要是大陸導演,可能噴的人會很多,不夠成


如何評價許鞍華的電影《明月幾時有》? - 知乎

歡迎觀看我的評論


周迅那張摸了十斤粉的臉,面部僵硬。還有一群人誇:哇!靈氣。


推薦閱讀:

周迅陳坤穿黑色高領毛衣氣質超贊,高領為什麼更有氣質?
《如果 愛》結局什麼意思?為什麼周迅和金城武沒有在一起?他們不是在北京和好了?
電影臉是一種什麼樣的臉?
范冰冰和周迅的演技誰好?

TAG:電影 | 周迅 | 明月幾時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