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粵語版的歌詞似乎總好過國語版?填詞人偏心嘛?

為什麼粵語版的歌詞似乎永遠好過國語版?填詞人偏心嘛?

粵語的歌詞,總體上,總是更些有衝擊力。不少國語版的填詞似乎只是為了追求意境,不像粵語詞那樣直抵人心表達一個故事。

假若一首歌同時有國語版和粵語版(即使不少歌詞是同一個填詞人),那就更好地體現了粵語填詞確實更棒。。粵語版歌詞總感覺會更消極、更心碎、更有衝擊力,也更有代入感。。而且粵語總有古文的感覺,似乎一句話能表達更多的思想。。而且感覺粵語版里,歌手的聲音、演唱也處理得更好。。。不過這類歌基本是十幾年前的老歌了~~唉

真的是填詞人偏心嘛?還是政策限制?還是語言本身的、明星內地和香港定位區別造成的?
------
《我不是偉人》粵-陳小春
無法死心 忘掉自私非愛人
還有私心 仍能令你為我牽掛餘生
偉大到自卑也是人
無法 誠懇豁達做個偉人

余情未了/然而為愛 總有記恨 我講真

《獨家記憶》國-陳小春
我喜歡你 是我獨家的記憶
誰也不行 從我這個身體中拿走你
在我感情的封鎖區
是你 是給我一半的愛情

有關於你 絕口不提 沒問題/沒限期/沒關係

--------
《不如不見》粵-陳奕迅
像我在往日還未抽煙 不知你怎麼變遷
似等了一百年 忽已明白
即使再見面 成熟地表演 不如不見

《好久不見》國-陳奕迅
我多麼想和你見一面 看看你最近改變
不再去說從前 只是寒暄
對你說一句 只是說一句 好久不見

----------
《明年今日》粵-陳奕迅
誰捨得改變 離開你六十年
但願能認得出你的子女
臨別亦聽得到你講再見

在有生的瞬間能遇到你
竟花光所有運氣

《十年》國-陳奕迅
我們是朋友 還可以問候
只是那種溫柔
再也找不到擁抱的理由

情人最後難免淪為朋友
直到和你做了多年朋友

----------
《救生圈》粵-Twins
當天所有承諾 一早消散不可兌現
忠誠變做感情里的弱點
從前童話終於給你親手破滅
說穿了你只當我救生圈
就拋出海再算

《翱翔的小年》國-Twins
大家全心投入 進步刻苦不管多少
堅持繼續抓緊眼前目標
從未停下腳步總有一天炫耀
起飛了閃爍光亮每一秒
是翱翔的小鳥

-----
《K歌之王》粵-陳奕迅
誰是垃圾 誰不舍我難過 分一丁目贈我

我只想跟你未來 浸在愛河
而你那呵欠絕得不能絕
絕到溶掉我

《K歌之王》國-陳奕迅
愛如潮水 我忘了我是誰 至少還有你哭

我想來一個吻別作為結束
想不到你只說我不許哭
不讓我領悟

------
《眼紅紅》粵-Twins
我最初臉紅 現在雙眼通紅 
再幼稚還是覺得戀愛如夢
這失戀感覺怎形容 初戀難忘 初次心痛

拿著舊日合照 想起我才撒他嬌
也許今天以為哭得太少

《只要我長大》國-Twins
只要我長大 就可以愛你嗎
你教我認得愛卻不能碰它
愛你有運氣的時差 無法開花 愛卻發芽

不是說努力嗎 堅定就能得到嗎
為何現實裡面卻有落差

--------
《下一站天后》粵-Twins
即使有天開個唱 誰又要唱
他不可到現場 仍然仿似 白活一場(真夠嚴重的) 不戀愛教我怎樣唱

幾多愛歌給我唱 還是勉強
台前如何發亮 難及給最愛在耳邊低聲溫柔地唱

《莫斯科沒有眼淚》國-Twins
莫斯科沒有眼淚 大雪紛飛 你冷的好憔悴
單身的我 原本以為 可以一輩子不跟誰

莫斯科沒有眼淚 我卻流淚
不住哭的讚美 讓我付出不怕心碎 是你最好的美

PS:和莫斯科有啥關係啊,我不懂了~,強行莫斯科的感覺……

-----

還有數不勝數諸如此類的情況……


據說粵語詞壇有 「兩個人寫出六百萬人心聲。」 ,其一是說這話的黃偉文,另一則是大名鼎鼎的林夕。香港歌壇的繁榮很大功勞都歸功於這兩位作詞人。這裡說一下他們部分歌詞中背後的故事。

黃偉文

謝安琪《喜帖街》

就似這一區,曾經稱得上美滿甲天下。

但霎眼,全街的單位,快要住滿烏鴉。

喜帖街是香港的一條舊街區,那裡有很多印刷公司,他們主要印刷喜帖,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賣結婚用品的店鋪。所以很多香港人結婚的時候都會到這條街選購新婚用品還有印喜帖。這是一條承載著一代香港人感情糾葛的老街。由於市區重建的需要,市區重建局(URA)決定清拆喜帖街兩側的店鋪,改為大型商場。這不是一首單純的情歌,而是在鼓勵人們逆境中積極面對人生。

Twins《下一站天后》

在百德新街的愛侶
面上有種顧盼自豪

大丸百貨已經被拆掉了,百德新街卻依然人群如潮湧。香港地鐵中銅鑼灣站的下一站天后。

楊千嬅《可惜我是水瓶座》

要是回去沒有止痛藥水
拿來長島冰茶換我半晚安睡

黃偉文爆料《可惜我是水瓶座》中「長島冰茶」的詞確有其事,「那夜她收工後連點了8個 Long Island Iced Tea,她從來沒說而我也一直沒問,那個令她偶爾哭崩的人其實是誰,我只靜靜地陪著她喝,直到扶她上了的士」。他還溫柔的說「楊小姐,看見你現在過得幸福,我就安心了」。另外楊千嬅的星座也是水瓶座。

陳奕迅《陀飛輪》

勞力士 無止境

活著多好 不需要 靠物證

如果大家來過香港,就會發現片地都是勞力士的特約零售商。巴士司機,地盤工人,銷售員,甚至不少大學生手上都戴只勞力士。 在香港,勞力士是成功人士的象徵。

陳奕迅《浮誇》

在世間

平凡又普通的路太多

屋村你住哪一座

香港公共屋邨(簡稱公屋)是由香港房屋委員會或香港房屋協會興建的公共房屋。現時香港一半的居民均居於公屋。

林夕

陳奕迅《富士山下》

試管里找不到它染污眼眸

取自英文句子——can not identify sadness through test tube。悲傷不是一種實質的東西,不能從試管里(化學,比喻真實的物質)里提煉出來,既然如此,為何不把這種感覺當成是虛構的呢?

林夕說,其實,你喜歡一個人,就像喜歡富士山。你可以看到它,但是不能搬走它。你有什麼方法可以移動一座富士山,回答是,你自己走過去。愛情也是如此,逛過就已經足夠。

陳奕迅《K歌之王》

《K歌之王》粵語版前奏使用的則是王菲的粵語歌曲《約定》的前奏,為的是襯托出第二句歌詞「我願意和你約定至死」。
唱完「分一丁目贈我」後的間奏,正是《再見二丁目》。

楊千嬅《再見二丁目》。
原來過得很快樂 只我一人未發覺
如能忘掉渴望 歲月長 衣裳薄 無論於什麼角落 不假設你或會在旁 我也可暢遊異國 放心吃喝
日本劃分街道的單位是「丁」。「目」是第幾的意思。 幾「丁目」是地址。有的慢慢成了地名或車站名。

那一年,林夕和黃耀明以及另一位好友一起去日本看U2演唱會,結束後林夕約黃耀明在二丁目見面,然後等了黃耀明3個小時他還沒來。一直聽到路邊唱片店的音樂。後來回房間,在住地的衛生間里寫了《再見二丁目》。

「歲月長,衣裳薄」,出自韋莊《菩薩蠻》的第三首第一句,「如今卻憶江南樂,當時年少春衫薄」。

陳奕迅《一絲不掛》
不聚不散 只等你給另一對手擒獲
那時青絲 不會用上餘生來量度
「一絲不掛」常被佛教用來指了無牽掛,不為所困。這首詞林夕用絲這一意象通貫全篇,寫得相當巧妙而且恰當。

楊千嬅《假如讓我說下去》

我想哭 你可不可以暫時別要睡

一個掛著十號風球的颱風夜,林夕在家噩夢醒來,腦海閃過某個挂念著的舊情人。天搖地動之際,等不及的他趕緊撥通電話,想把此刻的忐忑和對方分享,他也更想知道對方平安與否。
可是,電話通了。那頭卻傳來心不在焉的困意,還沒完全醒過來的對方,根本不理解林夕此刻的感受。林夕試著想講述此刻自己的心事,但對方卻敷衍著,勸他既然現在心思這麼多,不如正好把此刻的心境寫成歌詞,而後掛斷了電話。
被掛斷的電話所刺激的林夕,真的就開始寫著歌詞。所以,就有了「我想哭,你可不可以暫時別要睡」的《假如讓我說下去》。

謝安琪《鍾無艷》

在《鍾無艷》這部電影里,只有當皇帝闖禍需要擦屁股時才會找她,而大部分時候,皇帝都跟夏迎春在一起。所以鍾無艷對皇帝說:「你始終是有事鍾無艷,無事夏迎春。」

永不開封的汽水

讓我抱在懷內吻下去

汽水開封后,裡面的「汽」會慢慢逸散,汽水就沒那麼好喝。與其冒著會讓汽水變難喝的危險,不如就讓這瓶汽水永不開封吧。雖然嘗不到,但看著還是會覺得有些甜意吧。

梁漢文《七友》

白雪公主不多
認命扮矮人的有太多個
早有六個
多我這個不多
我太好心還是太傻

七友用白雪公主和小矮人做比。城堡里的愛情童話故事主角永遠屬於王子和公主。自作多情的小矮人再呵護備至,也不能得到哪怕是一丁點的愛意。等到公主蘇醒過來,她又奔赴在尋找王子的途中。

並不能籠統的說粵語歌歌詞總是比國語歌的好,也不能說是作詞人偏心,只能說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吧。林夕和黃偉文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從小開始用粵語交流,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粵語版歌曲的歌詞的措辭相對國語來說比較貼切,加上獨特的香港元素和個人經歷,使得歌詞更加迷人。
我個人偏愛粵語歌。

圖轉自網路,部分資料來自網易雲網友。


1.首先優秀的填詞人在香港,以粵語為母語,粵語詞更好多麼正常。

2.香港樂壇對音樂的審美就是寫出打動人心內涵豐富細膩的歌詞,及能唱進人心裡曲風多樣的歌手。

3.粵語講究的是先有曲後有詞,粵語有九個聲調,林夕的押韻功夫登峰造極,而且他們善於將粵語歌的每個字的發音聲調完全融合進歌曲里,粵語九個調填詞會比國語四個調填詞難,但是會比國語聽著更有韻味,根據曲子填詞,比如黃偉文作詞的浮誇,就算用粵語念出來都會有一種唱歌的感覺,而且念出來的感覺會和這首歌的本身的曲調語感差不多,也是粵語歌獨有的特點魅力

4.粵語詞保留了很多的古漢語,總是能用最精鍊的辭彙表達出豐富有詩韻的句子。
比如「 攔路雨偏似雪花,飲泣的你凍嗎」中「攔路雨」「飲泣」「凍」三個字,立馬簡練的將冬天的氣氛烘託了出來,再配上前奏,甚至能讓你在夏天的時候感到一絲清涼。


港樂雖然沒有八十年代輝煌,但卻更精緻了,能遇見港樂也是我們的幸運

最後,感謝永遠有歌把心境道破

再次更新一些粵語歌獨有的魅力。

1.粵語歌的獨特比喻,以及朦朧意蘊。
比如浮誇里有一句「嘴巴卻在養青苔」,你可能會很奇怪嘴巴怎麼會養青苔,但你想一下現實中青苔是在什麼情況下才會長,,久而未動長期忽視之處,所以這句就是表達自己很長時間沒有說過話的意思,再舉個例子,富士山下中有一句「何不把悲哀感覺假使是來自你虛構,試管里找不到它沾污眼眸」,會不會奇怪怎麼又和試管扯上聯繫了,這句表達的是眼淚里悲哀這種感覺只是虛空的,不是實質的東西,不能從試管中提取出來
這種比喻在粵語歌里有很多,需要自己去領悟,如果實在領悟不了可以在網上找理解或者和我討論,不過也正是有了朦朧感和獨特比喻才讓粵語歌變得更加耐人尋味,觸動內心,這種說不出又真實存在的情感,值得反覆聽,細細品味。

2.香港獨有的的詞或者句式。
比如任我行里有一句「天真的只有你令神仙魚歸天要怪誰」,首先這裡面「神仙魚」,其次這種句式也是和普通話不太一樣,需要結合上下文理解,會使人有種新鮮感。

3.粵語詞壇發展多年形成的文化底蘊。
比如在「再見二丁目」中有一句「如能忘掉渴望,歲月長衣裳薄」,「歲月長,衣衫薄」兩句經常被人所誤解。「衣裳薄」出自於韋莊《菩薩蠻》「如今卻憶江南樂,那時年少衣衫薄」,寓意為年少衣衫輕薄,可以縱情山水,肆意遊樂。連起來理解即是:如果能忘卻這種種渴望,在接下來漫長的歲月中我也可以肆意玩樂的吧。


《富士山下》第二段主

情人節不要說穿(cun)
只敢撫你發端(dun)
這種姿態可會令你更心酸(sun)
留在汽車裡取暖(nun)
應該怎麼規勸(hun)
怎麼可以將手腕忍痛劃損(sun)
人活到幾歲算短(dun)
失戀只有更短(dun)
歸家需要幾里路誰能預算(sun)
忘掉我跟你恩怨(yun)
櫻花開了幾轉(zun)
東京之旅一早比一世遙遠(yun)


發現好多人偏題(⊙_⊙)題主是說同曲的國粵兩版,不是拿整個粵語歌圈和國語做比較。
-------------------分割線-------------------
一直很喜歡粵語歌,也一直覺得同一首曲子粵語詞總勝過國語詞。
個人認為原因有三:
1.粵語存古意。「小」=「細」,「喜歡」=「中意」,「放下」=「放低」等等。總覺得這種表達更加含蓄婉轉。比如「唇膏一轉出是他,細意吻我嘴巴」,如果把「細意」換成「小心」就差了截意思。
2.國粵兩版主題不同。以前部分粵語老歌國語版基本不動主題,只有語言習慣上的一些不同,這樣雖然保證歌詞質量但總覺得是兩首一樣的歌,沒必要兩版都聽。而後來的歌,比如題主舉的《不如不見》和《好久不見》,一個是絕塵而去的瀟洒,一個是徘徊原地的留戀,雖然能做到前者的人不多,但是大多數人都希望自己是前者,自然就更愛粵語版。
3.粵語詞人對國語的意境把握的不如粵語純熟。
「明天你要揚帆出海 明天我要多賺兩塊,
更應該 努力不懈的存在 來年笑得更開懷。」———《歡送會》

「好景不會每日常在 天梯不可只往上爬,愛的人沒有一生一世嗎 大概不需要害怕。」———《喜帖街》


……嗯,不多說了。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啦~推一首哥哥張國榮的《全世界只想你來愛我》(粵語版《左右手》),兩個版本都很棒!


因為國語版的歌很少去弄個粵語版本出來,而粵語版卻總弄出國語版本來。比較起來當然是原版比較好。


你若講同一首曲的兩版歌詞,似乎大概率都是粵語版的更好,我是贊同的。

原因有一是,畢竟香港兩偉文這種天才作詞人作品當然是粵語寫起來更順手,再寫國語版雖不像外國人讀中文,也總有些生疏,自然粵語版好的更多一些。當然你要找國語更好的詞,也是有的,不如粵語版更佳的那麼多而已。

你又想,為何國語作詞人歌詞不翻成粵語版來唱。就要扯到粵語的音調問題了,有一個苛刻的准入門檻在。粵語歌翻成國語,因為大陸市場大呀,而且國語比粵語好學的多。你要國語歌翻成粵語,難道是大陸歌手去爭香港樂壇么?(苦笑)所以真正造詣到的,如李宗盛也不會去做這種事情。

一是改變了用詞環境,國語詞人寫出來的粵語歌詞肯定比粵語詞人寫的國語詞更爛,此條不接受反駁。
二是沒有錢賺,實在沒有這個必要非做這麼個事情。

當然你不能說國語歌詞就是比粵語歌詞差,我們只說同一首歌的粵語版比國語版好的概率大多了。


——————————
分割一下,這裡又要另開部分來說,光說用語習慣,並不能為「粵語歌詞看起來更艱深更有韻味更有衝擊力,粵語歌手發音也更精緻」提供保證。

這要提到粵語是有九個調了,九個調不一定是好事,比如學起來是真的難學,就像外國人學中文一樣,門檻太高,平常的使用也有不少錯音的笑話。但是在歌唱來說,顯得更為豐富了。


題主講粵語歌詞更像文言文,跟粵語的用語習慣有關係。比如很多的倒裝,「我先去吃飯」成了「我食飯先」。很多的文言用詞,比如像和似,沒有和未,今天和今日。很多的語氣詞,「你吃飯沒有」變成「你食咗未」。

你看慣了國語用法,看文言文覺得艱深難懂,那麼粵語歌詞也具有部分這種艱深。很正常的事情。因為倒裝需要變回來,省略需要展開,古詞要變今詞,語氣詞需要結合語境。

韻味就是這種半文言的韻味。艱深和衝擊力就在這一來二去的腦力理解中出來了,而且表意更為豐富,是因為這種半文半白的粵語用法能在同樣音調下塞更多詞藻意蘊進去啊。

舉個例子
余情未了/然而為愛 總有記恨 我講真

余情未了你用普通話講,四個字講不完的,講出來也沒有味道。而文言用法就很舒服。

再來
其實我怕你總誇獎高估我堅忍
其實更怕你只懂得欣賞我品行
無人及我用字絕重拾了你信心
無人問我可甘心演這偉大化身
其實我想間中崩潰脆弱如戀人
垂在你兩臂中低得不需要身份


堅忍,品行,信心。這種詞雖說太直白沒有味道,但是前面太多詞堆起來場景了啊。配料更豐富更容易出感覺吧。跟國語詞里的古風歌詞有接近,但是古風歌詞作詞者差了太多所以顯得粵語詞更值得推崇吧。

先寫到這裡,歡迎探討。


填詞人是哪兒的?中國人寫英文歌詞比中文歌詞差,有什麼疑問么?


以上幾位的言論基本贊成,但是還是想補充幾點。
第一點,《塵緣》一曲尚在林夕風格形成階段,所填詞作比不過娃娃很正常。
第二點,羅大佑的歌曲自己作曲填詞可以隨意改動不合音的地方,與粵語再翻填難度不一致。而且並沒有給填詞人自由發揮的空間,只能翻譯一下國語的文本,就算林夕這樣有才的人,填出的《滾滾紅塵》雖說最後一句「子子孫孫」驚為天人,但是整詞看,總感覺還是比不上國語。就算是林夕讓他原曲把《催眠》、《開到荼靡》翻譯成粵語,估計也很難趕上國語。
第三點,粵語音調多意味著選用的字眼合音的概率比國語更低,但是也更好押韻。自己動手填過詞的就經常會出現「詞極到位,但原音不似」的現象。倘若對旋律掌握到了一定程度,其實旋律對於填詞人用詞的掣肘就比較低了。除非像《冷戰》《白信封》這種旋律顛到難以捉摸的詞會明顯國語會比粵語易填。
第四點,粵語填詞習慣一字一音,而國語填詞更我鬆散。此外,粵語先詞後曲的可能性不大,最多如盧國沾也不過個位數。而國語先詞後曲的作品不在少數。
第五點,要對比可以拿林夕已經步入成熟階段的《償還》-《紅豆》,《乘客》-《花事了》,《黑擇明》-《月黑風高》進行對比。其實國粵皆有特色,並無誰明顯更好的一說。
第六點,粵語有時候比國語好,除了在國粵填詞花的心思和時間不同以外,對於自己填慣的語種會有更好的發揮。私以為李焯雄的《紅玫瑰》就比《白玫瑰》更好。而李焯雄的母語卻是粵語。有些時候是因為填詞人的心境不一樣,如《難得有情人》的國粵兩版就是在不同心情填出來的詞,相差頗大。更多時候是粵語火了,之後加填國語詞,這樣填詞時處處要保留回粵語的意思,就回到了第二點。當然,如《約定》這種不同填詞人填的詞作,粵語遠超國語是更多的是填詞人本身水平和發揮的原因。
第七點,近幾十年粵語出產好詞的數目遠多於國語,粵語詞更難填但是質量卻更高的原因也有不少人在研究。我認為除了文化環境不同,還有一點是粵語詞壇起點更高,各位不妨看看粵劇時代、黃霑盧國沾鄭國江時代,這種起點導致粵語詞壇比國語詞壇發展得更快更吸引人才進入詞壇。當然,香港文化圈狹小,受眾更少,社會的接受能力更強等因素也有可能是原因之一。


大部分是,很多原因上面都說了的,我來說一些例外,羅大佑寫的很多歌,追夢人,你的樣子,滾滾紅塵,東方之珠等國語版歌詞更好,其他王菲的一些歌也是如此,無間道,紅玫瑰也是國語好於粵語的


環境不同,唱歌是要賺錢的,歌曲質量要讓位於商業利益。神曲橫行,選秀橫行的國語歌市場是導致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市場由聽眾決定,聽眾的審美提高需要時間積累,況且決定一首歌是否好聽主要是在於作曲,聽眾對於作詞的審美提高更要靠後一些。國語並不缺好的作詞人,也不缺好作品,相反好的作詞人現在缺少足夠大的市場空間。再過幾年可能就會變化。對於那些作詞人,作曲人,歌手,監製等等,這都是些無可奈何之事。


a。距離產生美,聽不懂看得少,陌生化即是美感。
b。內地填詞確實普遍一般,流行音樂在港台肯定比大陸產業更成熟。
c。粵語聽得少,好聽。另外音調比較多變。
d。港式填詞的傳統。


大多數答主認為粵語音調豐富,作歌詞似乎天然優於國語。對此我持反對意見。反對。。反對。。反對。。

答主汪火師的回答中所舉的例子,很能說明問題。就是題主所舉的那些作品,給粵語歌重新添國語詞的,應該都是香港人,對於國語不如粵語掌握的熟練而已。

事實上,題主所舉的歌曲,都是先有粵語歌詞與曲調,而後為了向內地推廣,重新配上的國語歌詞。但是,既有曲調,歌詞在音調上,就會受到限制。除了意向表達,每個字的平仄聲調都需與曲調配合起來。顯然,這些國語歌詞在這點上做得並不好。因而聽起來就很彆扭。

就拿題主所舉陳小春那首兩個版本的歌詞逐句對比一下就可明白:PS:對比中粵語歌詞以粵語發音的平仄清濁為準(本人年輕時曾在廣州生活過一段時間,粗識粵語,對粵語發音的平仄輕重判斷基本無誤)。

無法死心 忘掉自私非愛人——粵

我喜歡你 是我獨家的記憶——國

起首粵語歌詞與國語歌詞在平仄與節奏上就有極大差異,粵語中的「心」、「人」,都是平聲;到了國語中相同節拍處的「你」、「憶」卻是仄聲。首先一個,歌詞的韻腳十分重要,因為在曲調上,這些位置通常在樂句的收束處,慣作長音或重音處理,而聲調的平仄,關乎到旋律的抑揚。在先有曲調的情況下,本應用平聲聲調的地方,換用了仄聲字,味道必然不對。

按理,有經驗的詞作者通常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但為什麼還會這樣?唯一的解釋,只能是國語詞的創作者對於普通話發音不甚標準。因為粵語中的「你」是平聲,「憶」是入聲。入聲這個聲調本屬仄聲,但因其發音短促,故有時出現在平聲節拍位置並無大礙,所謂「以入作平」就是這種用法。但可惜,在現代國語(普通話)里,已經沒有入聲這個聲調了。憶字在國語里確確實實地是仄聲音調。同樣地,「我喜歡你」中的「喜」字,粵語聲調也是平聲,國語里是仄聲。所以詞作者也是把這個字當平聲字用了。「是我獨家的記憶」中的「獨」字,粵語是入聲,國語是平聲,這裡是當仄聲用。「的」字作為連詞,國語中讀得很輕,但對比粵語同位置的「非」字,在曲調中卻不應是弱拍。這裡節拍的強弱可能就有錯亂。這一點,在後面還有很多,比如:

仍能你為我牽掛餘生——粵

從我個身體中拿走你——國

偉大到自也是人——粵

在我感情封鎖區——國

後面的就不詳細比對了,大家可以自己讀一下,感受粵語與國語在音調節奏上的差異。其實也不一定非要會說粵語才能看明白,只要對比粵語歌詞與國語歌詞的輕重音位置,就能感受到它們在節奏上存在著的巨大差異,這樣的兩種歌詞套在同一個曲調上,必然有一種是與曲調相悖的。

再用同樣的方法,去看汪火師回答中所舉的國粵語歌詞,兩者在音調節奏上基本是契合的。因為那些歌是先有國語和曲調,然後經香港的詞作者填詞,他們對粵語的音調節奏的把握當然很純熟,所以可以寫出適合曲調的歌詞。

而香港人說國語是個什麼樣子,大家心裡都有數。所以,讓他們來填國語歌詞,還真不是偏心,實在是國語說不準確,能力有限。


為什麼你的語文作文的文筆似乎總好過英語作文?你偏心嗎?

你舉的例子大多數作者的母語都是粵語

他們的粵語歌詞比國語好,難道不正常?


也許並不是詞的問題,而是粵語聲調更多,唱出來不易變調,想平鋪直敘地說話,更具有感染力。

粵語有九個聲調,國語只有四個,而音譜為七個。仔細聽會發現粵語歌用的音和平常說話的調基本相同,而國語卻大多都要變調才可以。所以粵語歌音域更廣、表現更飽滿、感染力更強。


誰知道那些個填詞的怎麼想的,明明是一個人,粵語版歌詞卻明顯比普通話版好不少。
唯一能想到的原因就是,人家母語是粵語,聽說讀寫都是粵語no.1的,可能用普通話創作就稍遜一籌……

不過有些答案扯粵語九聲六調的就讓人很看不過去了,又不是所有普通話歌詞都不如粵語歌詞!

給大家分享幾個例子:
內地音樂有一個發展的巔峰,就是民國末年老上海的時代曲,歌仙詞聖的詞曲創作功力,真的嚇人。建國之後,這一批創作人去了香港或者台灣,影響了一大批人。

No.1 月圓花好

作曲:嚴華(周璇前夫)

作詞:范煙橋(江南大才子)

浮雲散 明月照人來
團圓美滿今朝最
清淺池塘 鴛鴦戲水
紅裳翠蓋 並蒂蓮開
雙雙對對 恩恩愛愛
這園風兒向著好花吹
柔情蜜意滿人間

月圓花好-王維倩

月圓花好-高博文、解燕(蘇州評彈版)

粵語版

晚風送 吹走了朦朧
吹走了朦朧
星照楊柳月照夢
池塘輕送 鴛侶情濃
艷麗花容 照在塘中
晚風送 吹不走情濃
今朝重逢 情感百千種
我倆心相同 愛難封

月圓花好-陳松伶

要說秀恩愛,范大才子這首詞算是秀出了境界。如果用一幅畫表現戀人愛情的幸福美滿,該選什麼內容?范煙橋把時間定格在,看到心上人朝自己走過來的那一刻。

全歌基本沒寫戀人,只是像畫畫一樣,把這一刻畫了出來,池塘里鴛鴦戲水,旁邊並蒂蓮開。畫上題八個字,雙雙對對,恩恩愛愛。畫名:柔情蜜意滿人間。

正所謂「心中有佛,看人即佛;心中有屎,看人即屎」,談戀愛的人看出去的景都是成雙成對的。

N0.2 夜上海

作曲:陳歌辛(歌仙,《梁祝》作者他爸)

作詞:范煙橋

夜上海 夜上海 你是個不夜城
華燈起 樂聲響 歌舞昇平
只見她 笑臉迎 誰知她內心苦悶
夜生活 都為了 衣食住行
酒不醉人人自醉
胡天胡地蹉跎了青春
曉色朦朧 倦眼惺忪 大家歸去
心靈兒隨著轉動的車輪
換一換 新天地 別有一個新環境
回味著 夜生活 如夢初醒

夜上海-王維倩

夜上海+夜來香+鳳凰于飛-林寶

粵語版

人著迷 痴迷 燈光酒色樣樣齊
華燈起 多趣味 像出影戲
誰是誰 只伴隨 她的心中暗淚垂
人已累 想跌墜 內心粉碎
酒不沾到亦陶醉
沉於煙花 迷亂又怨誰
燈色昏暗朦朧帶醉
人生苦笑仍然是學那轉動車輪
換一個新樂園
要享美景大自然
懷緬著璀璨夜 往昔景況

夜上海-陳松伶

No.3 天涯歌女

作曲:賀綠汀(湖南的)

作詞:田漢(沒錯,就是寫國歌那位)

天涯呀海角 覓呀覓知音
小妹妹唱歌郎奏琴
郎呀咱們倆是一條心
愛呀愛呀郎呀
咱們倆是一條心
家山呀北望 淚呀淚沾襟
小妹妹想郎直到今
郎呀患難之交恩愛深
愛呀愛呀郎呀
患難之交恩愛深
人生呀誰不 惜呀惜青春
小妹妹似線郎似針
郎呀穿在一起不離分
愛呀愛呀郎呀
穿在一起不離分

天涯歌女-林寶(上海話)

天涯歌女-林寶

粵語版

作詞:鄭國江(香港人)

天涯呀海角
去找真知音
小妹妹歌唱 郎弄琴
琴弦歌聲 正好詠同心
唉呀唉喲 琴弦歌聲正好詠同心
珠淚呀 雨點印
已沾濕衣襟
歌女的心裡 無別人
常常憶起 往昔患難情深
唉呀唉喲 常常憶起往昔患難情深
生活呀 再苦困 我甘心等一生
天會荒呀 地會老
然而不變的是這情恩
唉呀唉喲 然而不變的是這情恩

天涯歌女-陳松伶

天涯歌女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作詞人是大陸與香港最頂尖的,可以對比觀察兩地作詞的特點。

可以發現,粵語歌詞更加地複雜、文藝一點(為啥粵語版的我總感覺有一種自帶的憂愁),少了一些女人的嬌美、哀怨、柔弱、迷離。


再介紹一些老上海的時代曲吧,雖然這個題目下好像並不太適合分享這種歌......

明月千里寄相思

畢竟這首歌是得到國際認證的,哈哈哈!這應該也能算是古風歌了吧!

《暹羅之戀》里,Mew(Pchy演)的阿公喜歡彈這首曲子給阿媽聽,然後阿媽就把這首曲子教個了Mew。

作詞、作曲:劉如曾

夜色茫茫罩四周 天邊新月如鉤
回憶往事恍如夢 重尋夢境何處求
人隔千里路悠悠 未曾遙問心已愁
請明月代問候 思念的人兒淚常流
月色蒙蒙夜未盡 周遭寂寞寧靜
桌上寒燈光不明 伴我獨坐苦孤零
人隔千里無音訊 卻待遙問終無憑
請明月代傳信 寄我片紙兒慰離情

明月千里寄相思-王維倩

講的就是戀人分居兩地,女人只能看著月亮犯相思。

四季歌

南山南里的插曲。盜墓筆記里棺材旁邊彈琵琶的,唱的就是這首曲子,改了詞。

作曲:賀綠汀

作詞:田漢

春季到來綠滿窗 大姑娘窗下綉鴛鴦
忽然一陣無情棒 打得鴛鴦各一方

夏季到來柳絲長 大姑娘漂泊到長江
江南江北風光好 怎及青紗起高粱

秋季到來荷花香 大姑娘夜夜夢家鄉
醒來不見爹娘面 只見窗前明月光

冬季到來雪茫茫 寒衣做好送情郎
血肉築出長城長 儂願做當年小孟姜

四季歌-周璇四季歌-蘇州評彈

其實春夏秋冬描述的分別是 與情人離別、漂泊到江南、思鄉、愛到奮不顧身(其實我也不知道最後一段是神馬情況)。有人說情人離別的原因是因為抗日,最後一段也提到了長城......

天涯歌女和四季歌的曲都改變自江南民歌。賀綠汀和田漢真的好喜歡改編啊......


再聊聊老上海時代曲跟港台老歌的區別吧。

老上海的歌,不管想表達什麼主題,都是從女性角度去寫的,演唱的也清一色都是女性,而且一般都是小女人的形象。聽這些歌,能看到各種各樣的女人,在河邊等情人的女人心情從期待到埋怨、沒了情人音訊而在家哀怨的、洞房的、暗戀卻又得不到的......

港台老歌,我覺得就比較大氣一點。比如我超級喜歡的甄妮《海上花》里「轉身浪影洶湧沒紅塵」。


其實根本原因。。還真是因為香港歷史上第一次移民潮,大批頂級文化人,知識分子,盡數彙集到了香港。
從那,起了頭。那個高度,後世的國語作者們實在趕不上。國,粵,兩派詞人最不一樣的地方(或者也可以理解成最重大差距),就在於此。
再多說好像就敏感了。。
移民潮的年份好像也不能提。。


其實是你偏心


原因之一可能是因為音韻。

粵語九音六調,有些字詞和句子結構還保留了古語結構,平時說話已經很富有音樂性了,填起歌詞來那簡直不能太爽了。而普通話只有四個音調,填詞的時候會讓作詞人很為難的,因此有時為了配合曲子的旋律,有些字就用不上,甚至必須改動句子進行遷就,這就很影響歌詞的表達了。


更新一下,提個反例(個人意見):

像羅文的《塵緣》,粵語版作詞是林夕,國語作詞是娃娃。個人就喜歡後者,不喜歡前者。前者太直白,啰嗦,意境不夠。

究其原因,正如評論區以及其他答主所說的,要看這首歌的原創是哪種語言。後來者基本上都受限於原創的曲調和主題,跟演唱者也有很大的關係。這裡同樣有反例,提一下菲天后的《約定》和周惠的《約定》,前者同樣太直白,短於意境。(詞作者又是……)


因為一般你認為的這種歌填詞人都是粵語母語的,普通話可能都說不利索,那就更談不上押韻了,肯定沒粵語好了,諸如林夕,偉文那些,你聽聽王傑的,我更覺得國語版的比粵語版味道好,你要找人把周杰倫的歌改粵語版試試,不是災難也沒了味道


因為填詞人的國語比粵語差啊。


推薦閱讀:

為什麼像王菲、陳奕迅這些很厲害的歌手原創歌曲很少?
客觀來講,陳奕迅現在的演唱水平下降了多少?
如何評價歌手陳奕迅?
陳奕迅告別演唱會的最後一首歌會是什麼?
陳奕迅這一輪演唱會結束了,以後可能幾年後才能再看到,大家心裡怎麼想?

TAG:音樂 | 香港 | 陳奕迅 | 粵語歌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