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是如何成了中華文化符號的?

這不是問是不是,要承認現實。就是問為什麼。
中國是瓷器的同義詞,而我們想到瓷器,藝術性的,幾乎第一映像就是青花瓷。
青花瓷是從什麼時候(要具體,最好有年份),在哪個地方——比如說什麼窯,被誰或者哪些人創造出來的。又是怎麼流行起來的?
青花瓷的藍白色一般認為應該是游牧民族的蒼狼白鹿崇拜,是怎麼被漢族接受,又潛移默化的。


青花瓷生產於唐代,興盛於元代。元青花大改傳統瓷器含蓄內斂風格,以鮮明的視覺效果,給人以簡明的快感。以其大氣豪邁氣概和藝術原創精神,將青花繪畫藝術推向頂峰,確立了後世青花瓷的繁榮與長久不衰。
但是元青花的繁榮至今仍然是個謎。

元青花的名字一聽就如雷貫耳。

2005年7月12日,英國倫敦拍賣了一件"鬼谷下山"元青花大罐,當時的成交價摺合人民幣是2.3億,以當天的國際牌價可以買兩噸黃金。這個罐子高27.5公分,腹徑為33公分,一共10來公斤重,可以買兩噸黃金,這就是我們藝術的價值。用錢來衡量藝術是一件非常庸俗的事,但全世界統一的一個標杆,只能用錢衡量。過去我們經常說價值連城,其實說不清楚。一具體說到錢,大家都聽得清楚。

以體積而論,這件元青花是全世界範圍內最貴的瓷器;單件工藝品的最高價,也是這件元青花創造的。中國古代陶瓷藝術在世界上的地位非常高,全世界的人用金錢表示對我們文化的尊重。

那麼,元青花為什麼價值連城呢?首先要了解背景。元代政府在拿下江山之前,就設立了浮梁瓷局,浮梁是什麼地方呢?白居易的《琵琶行》里說:"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這"浮梁"就是景德鎮,也盛產茶葉。由於景德鎮宋代青白瓷的成熟燒造,為元青花的誕生提供了一個基礎。

元青花之謎——藍色紋飾

青花的創燒有宋代創燒說和唐代創燒說,但地點都不是景德鎮,與景德鎮沒有傳承關係,也沒有因果關係。而且到目前為止,幾乎未見完整器,都是一些殘片,這些殘片的胎質跟景德鎮的胎質完全不一樣。所以我們也不能認為所謂的唐青花、宋青花跟元青花有什麼直接關係。

元青花有很多謎。第一個謎就是它為什麼是藍色的。首先,蒙古人尚白尚藍,是受波斯文化的影響。波斯的工藝提倡繁縟,與宋的追求完全不一樣。蒙古當時跟西域的關係密切,在13世紀初,由於成吉思汗異軍突起,他和他的繼承者多次征服了中亞、西亞,打通了中西文化交通的要道。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崇尚伊斯蘭文化的突厥人湧入中國,其中包括工匠、天文學家、醫學家等,帶來了西域的文化。

元朝建立以後,又有大批穆斯林知識分子、商人通過絲綢之路,源源不斷地進入中國。藍色是伊斯蘭文化的主色調,今天去中東我們依然可以看見到處都是以藍色為主的建築。

元青花之謎——突然成熟

元青花沒有初創期,沒有萌芽期,一出來就是一棵參天大樹,沒有小苗。過去任何一個窯口的發展脈絡,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元青花則不然,你看見的時候,就不是襁褓中的嬰兒,而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這有多種解釋。有的說元青花不是元代早期出現的,而是出現於元代的中晚期,受波斯的影響,原材料和工藝都是從波斯輸入的。另外一種說法是元代以後,大量北方工匠南遷。北方工匠繪畫能力都比較強,比如磁州窯就是以繪畫為主。工匠到了南方景德鎮駐紮下來,在景德鎮這麼漂亮的瓷胎上重新開始作畫,就跟一個畫家到另外一個地方畫畫似的,只不過就是換了紙,換了顏料而已,技藝上沒有什麼區別。元青花的這種突然成熟,至今從學術角度上講,還有很多問題尚待研究。

元青花之謎——題材眾多

第三個謎是元青花題材眾多。它跟其它瓷器的題材表現是不一樣的。它題材眾多,什麼都有。有花卉、魚藻、翎毛走獸、龍鳳、人物,什麼都畫。它為什麼畫這麼多題材呢?元青花早期的題材大致都是花卉呀、翎毛、走獸呀、龍鳳紋吶,都是這些,後期出現了大量的戲劇故事片、人物。第一個原因是受元曲和小說的影響,有情節,願意畫情節。第二個原因是景德鎮,在元朝後期的時候朱元璋駐紮在此。朱元璋在沒拿下江山的時候,長時間地駐紮在景德鎮。他對景德鎮的陶瓷的生產應該有過影響。所以它人物作品就開始漸多。


元青花之謎——造型碩大

元青花大器特別多,大盤、大罐、大瓶。土耳其托布卡宮裡有元青花大件幾十件,都是中國當時出去的。它大器多還有一個原因,跟蒙古人的這個性格有關,蒙古人粗獷、不拘小節。

比如高安出土元青花中有一個把杯,所謂把杯就是高足杯。這樣的就是把杯,喝酒用的。我們現在的酒杯都很小了,它這個酒杯很大,底下一攥。為什麼酒杯做成這樣呢?過去他是馬上民族。他騎在馬上,一隻手騰出來就可以攥住這個杯子。"欲飲琵琶馬上催"就是這個感覺。


我不覺得青花瓷是中華文化符號啊,兩漢的白釉瓷,唐三彩,宋五大官窯,元青花,明青花,清五彩等,都是中華瓷器的瑰寶,只不過元青花目前拍的價格最高罷了。


推薦閱讀:

唐代的時候唐三彩是全部用來陪葬的嗎?沒有日常用品么?

TAG:中國古代文化 | 民族文化 | 蒙古歷史 | 古瓷器 | 民族融合 |